CN109050448A - 具有高效缓冲装置的汽车 - Google Patents

具有高效缓冲装置的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50448A
CN109050448A CN201810841732.1A CN201810841732A CN109050448A CN 109050448 A CN109050448 A CN 109050448A CN 201810841732 A CN201810841732 A CN 201810841732A CN 109050448 A CN109050448 A CN 1090504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automobile
spring
collision
trans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4173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84173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5044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0504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5044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023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高效缓冲装置的汽车,包括汽车本体,在汽车本体上设置有防撞装置,防撞装置包括固定座、导向件和传递组件,固定座固定在车体上,导向件包括中间部和平直部,在中间部的内凹面上设置有导向槽,在导向槽的两端均设置有传递弹簧;传递组件弹性伸缩杆和支撑环,支撑环套设在移动筒上,支撑环通过支撑与平直部连接,伸缩杆上铰接设置有两个导向杆,在导向杆上均设置有导向块,导向块均插入导向槽中,并分别各与一个传递弹簧接触。本发明,通过导向杆的转动以及传递弹簧的压缩,将冲击力通过导向块等部件转移到其他方向,继而减弱汽车整体在冲击方向承受的冲击力大小,防止冲击力较大时,车体产生损伤。

Description

具有高效缓冲装置的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具有高效缓冲装置的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即本身具有动力得以驱动,不须依轨道或电力架设,得以机动行驶之车辆。汽车一般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等四个基本部分组成。汽车车身安装在底盘的车架上,用以驾驶员、旅客乘坐或装载货物。轿车、客车的车身一般是整体结构,货车车身一般是由驾驶室和货箱两部分组成。。
汽车车身结构主要包括:车身壳体、车门、车窗、车前钣制件、车身内外装饰件和车身附件、座椅以及通风、暖气、冷气、空气调节装置等等。其中,车身壳体是一切车身部件的安装基础,通常是指纵、横梁和支柱等主要承力元件以及与它们相连接的钣件共同组成的刚性空间结构。客车车身多数具有明显的骨架,而轿车车身和货车驾驶室则没有明显的骨架。车身壳体通常还包括在其上敷设的隔音、隔热、防振、防腐、密封等材料及涂层。车身外部装饰件主要是指装饰条、车轮装饰罩、标志和浮雕式文字等等。散热器面罩、保险杠、防撞梁、灯具以及后视镜等附件亦有明显的装饰性。
在汽车的交通事故中,碰撞是最容易发生的一种事故形式。在低速碰撞发生后,汽车的碰撞部位会内凹变形,因此常在碰撞部位设置用于具有防撞功能的防撞装置,例如保险杠、防撞梁、不锈钢防撞杠,其安装位置如图1所示。现有的不锈钢防撞杠为硬缓冲装备,其通过自身的塑性变形,来保护车身不受损伤。现有防撞装置在使用时防撞效果不理想,只能将冲击力进行纵向吸收,无法将其转移到其他方向,当纵向吸收不完冲击力时,只能损伤车体以消除冲击力,不利于车体的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具有高效缓冲装置的汽车,解决现有防撞装置在使用时防撞效果不理想,只能将冲击力进行纵向吸收,无法将其转移到其他方向,当纵向吸收不完冲击力时,只能损伤车体以消除冲击力,不利于车体的保护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具有高效缓冲装置的汽车,包括汽车本体,在汽车本体的前端以及尾端均设置有防撞装置,所述防撞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座、U形导向件和传递组件,其中,
所述固定座上远离导向件的一端固定在汽车本体的车体上,所述导向件包括圆弧形的中间部以及两个平直部,所述中间部的外凸面与固定座连接,所述平直部分别各与一个中间部的末端连接,在中间部的内凹面上沿着中间部的周线设置有导向槽,在导向槽的两端均设置有传递弹簧;
所述传递组件位于导向件的内侧,其包括弹性伸缩杆和支撑环,所述伸缩杆的轴线与导向件的中心线重合,伸缩杆包括依次连接并共轴线的移动筒、蓄能弹簧和移动杆,所述支撑环套设在移动筒上,支撑环的一对相对外壁上均设置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上远离支撑环的一端分别各与一个平直部连接,所述移动杆的一端插入移动筒的中心孔中,并通过蓄能弹簧与中心孔的孔底连接,移动杆的另一端铰接设置有两个导向杆,所述铰接的轴线垂直于导向件的U形面,在导向杆上靠近中间部的一端均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均插入导向槽中,并分别各与一个传递弹簧远离导向槽端部的一端接触;
在导向杆的彼此相对面上均设置有磁铁,所述磁铁彼此相斥以使导向杆的轴线均与传递组件的轴线形成锐角夹角,此时传递弹簧均处于原态。
当发生碰撞时,移动筒先与碰撞源接触,冲击力直接作用在移动筒上,继而蓄能弹簧被压缩,随着蓄能弹簧被压缩,冲击力的一部分能量转化在蓄能弹簧中,另一部分能量推动伸缩杆整体向中间部移动,同时导向杆在伸缩杆的移动下,均绕着铰接的轴线转动,导向杆远离铰接的一端随之互相远离,导向块沿着导向槽的槽壁向对应的传递弹簧移动,并压缩传递弹簧,进行冲击力的一部分的转化,并且随着传递弹簧被压缩,伸缩杆能继续向中间部移动,继而继续转化掉一部分冲击力。
本发明,不仅能通过蓄能弹簧的压缩以及伸缩杆的移动来多个部位将冲击力进行纵向吸收,且还能通过导向杆的转动以及传递弹簧的压缩,将冲击力通过导向块等部件转移到其他方向,继而减弱汽车整体在冲击方向承受的冲击力大小,防止冲击力较大时,车体产生损伤;同时,还能通过传递弹簧,在增长冲击力的缓冲路径的同时,缓冲装置在冲击力方向上增加的长度远远小于缓冲路径增加的长度,继而控制缓冲装置整体的体积,继而保证汽车的交通行驶、停放以及美观度。
同时磁铁的设置,以使本发明处于待工状态时,导向杆的轴线始终与传递组件的轴线形成锐角夹角,继而利于本发明进行缓冲时,导向块能顺利地沿着导向槽的槽壁向对应的传递弹簧移动,而不会产生导向杆靠近传递组件的轴线并互相接触,而导致在此位置产生运动死点,不便于导向块沿着槽壁移动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地,还包括触发系统,所述触发系统包括控制器、两个压力传感器以及两个气压缸,其中,
所述气压缸分别各固定在一个平直部上远离中间部的端面上,气压缸的轴线平行于导向件的中心线,其缸底与平直部连接,其活塞杆末端朝向远离平直部的方向;
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各固定在一个导向槽的端部,且压力传感器能采集来自传递弹簧的压力信息;
气压缸的驱动电机以及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器连接,压力传感器将其采集到的压力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来自压力传感器的信息,并控制驱动电机的工作状态。
在传递弹簧被压缩的过程中,压力传感器被触发,并将其采集到的来自传递弹簧的压力信息发送控制器,控制器接收来自压力传感器的信息后,启动气压缸,继而使其活塞杆顶向碰撞源,产生一个与冲击相反的力,继而抵消一部分冲击力,保护车体。
控制器、压力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接收压力传感器的工作方式均为现有技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具有高效缓冲装置的汽车,不仅能通过蓄能弹簧的压缩以及伸缩杆的移动来多个部位将冲击力进行纵向吸收,且还能通过导向杆的转动以及传递弹簧的压缩,将冲击力通过导向块等部件转移到其他方向,继而减弱汽车整体在冲击方向承受的冲击力大小,防止冲击力较大时,车体产生损伤;同时,还能通过传递弹簧,在增长冲击力的缓冲路径的同时,缓冲装置在冲击力方向上增加的长度远远小于缓冲路径增加的长度,继而控制缓冲装置整体的体积,继而保证汽车的交通行驶、停放以及美观度;
2、本发明具有高效缓冲装置的汽车,磁铁的设置,以使本发明处于待工状态时,导向杆的轴线始终与传递组件的轴线形成锐角夹角,继而利于本发明进行缓冲时,导向块能顺利地沿着导向槽的槽壁向对应的传递弹簧移动,而不会产生导向杆靠近传递组件的轴线并互相接触,而导致在此位置产生运动死点,不便于导向块沿着槽壁移动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防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防撞装置的侧视图;
图5为防撞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
图6为防撞装置承受冲击力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俯视时,防撞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固定座,2-导向件,3-中间部,4-平直部,5-导向槽,6-传递弹簧,7-移动筒,8-蓄能弹簧,9-移动杆,10-导向杆,11-导向块,12-磁铁,13-压力传感器,14-让气压缸,15-加强板,16-接触板,17-内螺纹筒,18-限位槽,19-限位球,20-支撑环,21-支撑臂,22-汽车本体,23-不锈钢防撞杠,24-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2-图7所示,本发明具有高效缓冲装置的汽车,包括汽车本体22,在汽车本体22的前端以及尾端均设置有防撞装置,所述防撞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座1、U形导向件2和传递组件,其中,
所述固定座1上远离导向件2的一端固定在汽车本体22的车体上,所述导向件2包括圆弧形的中间部3以及两个平直部4,所述中间部3的外凸面与固定座1连接,所述平直部4分别各与一个中间部3的末端连接,在中间部3的内凹面上沿着中间部3的周线设置有导向槽5,在导向槽5的两端均设置有传递弹簧6;
所述传递组件位于导向件2的内侧,其包括弹性伸缩杆和支撑环20,所述伸缩杆的轴线与导向件2的中心线重合,伸缩杆包括依次连接并共轴线的移动筒7、蓄能弹簧8和移动杆9,所述支撑环20套设在移动筒7上,支撑环20的一对相对外壁上均设置有支撑臂21,所述支撑臂21上远离支撑环20的一端分别各与一个平直部4连接,所述移动杆9的一端插入移动筒7的中心孔中,并通过蓄能弹簧8与中心孔的孔底连接,移动杆9的另一端铰接设置有两个导向杆10,所述铰接的轴线垂直于导向件2的U形面,在导向杆10上靠近中间部3的一端均设置有导向块11,所述导向块11均插入导向槽5中,并分别各与一个传递弹簧6远离导向槽5端部的一端接触;
在导向杆10的彼此相对面上均设置有磁铁12,所述磁铁12彼此相斥以使导向杆10的轴线均与传递组件的轴线形成锐角夹角,此时传递弹簧6均处于原态。
当发生碰撞时,移动筒7先与碰撞源接触,冲击力直接作用在移动筒7上,继而蓄能弹簧8被压缩,随着蓄能弹簧8被压缩,冲击力的一部分能量转化在蓄能弹簧8中,另一部分能量推动伸缩杆整体向中间部3移动,同时导向杆10在伸缩杆的移动下,均绕着铰接的轴线转动,导向杆10远离铰接的一端随之互相远离,导向块11沿着导向槽5的槽壁向对应的传递弹簧6移动,并压缩传递弹簧6,进行冲击力的一部分的转化,并且随着传递弹簧6被压缩,伸缩杆能继续向中间部3移动,继而继续转化掉一部分冲击力。
本发明,不仅能通过蓄能弹簧8的压缩以及伸缩杆的移动来多个部位将冲击力进行纵向吸收,且还能通过导向杆10的转动以及传递弹簧6的压缩,将冲击力通过导向块11等部件转移到其他方向,继而减弱汽车整体在冲击方向承受的冲击力大小,防止冲击力较大时,车体产生损伤;同时,还能通过传递弹簧6,在增长冲击力的缓冲路径的同时,缓冲装置在冲击力方向上增加的长度远远小于缓冲路径增加的长度,继而控制缓冲装置整体的体积,继而保证汽车的交通行驶、停放以及美观度。
同时磁铁的设置,以使本发明处于待工状态时,导向杆的轴线始终与传递组件的轴线形成锐角夹角,继而利于本发明进行缓冲时,导向块能顺利地沿着导向槽的槽壁向对应的传递弹簧移动,而不会产生导向杆靠近传递组件的轴线并互相接触,而导致在此位置产生运动死点,不便于导向块沿着槽壁移动的情况出现。
实施例2
如图2-图7所示,本发明具有高效缓冲装置的汽车,还包括触发系统,所述触发系统包括控制器、两个压力传感器13以及两个气压缸14,其中,
所述气压缸14分别各固定在一个平直部4上远离中间部3的端面上,气压缸14的轴线平行于导向件2的中心线,其缸底与平直部4连接,其活塞杆末端朝向远离平直部4的方向;
所述压力传感器13分别各固定在一个导向槽5的端部,且压力传感器13能采集来自传递弹簧6的压力信息;
气压缸14的驱动电机以及压力传感器13均与控制器连接,压力传感器13将其采集到的压力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来自压力传感器13的信息,并控制驱动电机的工作状态。
在传递弹簧6被压缩的过程中,压力传感器13被触发,并将其采集到的来自传递弹簧6的压力信息发送控制器,控制器接收来自压力传感器的信息后,启动气压缸14,继而使其活塞杆顶向碰撞源,产生一个与冲击相反的力,继而抵消一部分冲击力,保护车体。
实施例3
如图2-图7所示,本发明具有高效缓冲装置的汽车,控制器可以采用单片机,具体型号优选为:80C32E;压力传感器的型号优选为:TJH-10。
实施例4
在所述汽车本体22的前端以及尾端均设置有若干个防撞装置,且车体前端上以及尾端上的防撞装置沿着车桥轴线依次间隔均匀分布。
实施例5
所述导向件2的U形面平行于汽车本体22的前进方向。
实施例6
在所述支撑环20的内侧压入有轴承24,所述移动筒7穿过轴承24。
实施例7
在所述中间部3的外凸面与固定座1之间设置有加强板15,所述加强板15为直角三角形,其一直角边与固定座1连接,其斜边内凹成弧形,并与中间部3的外凸面连接,且其半径与中间部3的外凸面半径一致,加强板15有两个,并沿导向件2的中心线中心对称。
加强板15的设置增大了中间部3固定在固定座1上的稳定性。
实施例8
在所述移动筒7上远离中间部3的一端设置有依次连接的内螺纹筒17和接触板16,所述移动筒7的端部插入内螺纹筒17的中心孔中,并与内螺纹筒17丝接。
接触板16通过内螺纹筒17与移动筒7拆卸连接,便于根据不同车型或者工况条件,选择合适面积大小的缓冲装置的受力部位。例如,在矿用车上,可以选择面积较大的接触板16,在小型汽车上,可以选择面积较的接触板16。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具有高效缓冲装置的汽车,包括汽车本体(22),在汽车本体(22)的前端以及尾端均设置有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座(1)、U形导向件(2)和传递组件,其中,
所述固定座(1)上远离导向件(2)的一端固定在汽车本体(22)的车体上,所述导向件(2)包括圆弧形的中间部(3)以及两个平直部(4),所述中间部(3)的外凸面与固定座(1)连接,所述平直部(4)分别各与一个中间部(3)的末端连接,在中间部(3)的内凹面上沿着中间部(3)的周线设置有导向槽(5),在导向槽(5)的两端均设置有传递弹簧(6);
所述传递组件位于导向件(2)的内侧,其包括弹性伸缩杆和支撑环(20),所述伸缩杆的轴线与导向件(2)的中心线重合,伸缩杆包括依次连接并共轴线的移动筒(7)、蓄能弹簧(8)和移动杆(9),所述支撑环(20)套设在移动筒(7)上,支撑环(20)的一对相对外壁上均设置有支撑臂(21),所述支撑臂(21)上远离支撑环(20)的一端分别各与一个平直部(4)连接,所述移动杆(9)的一端插入移动筒(7)的中心孔中,并通过蓄能弹簧(8)与中心孔的孔底连接,移动杆(9)的另一端铰接设置有两个导向杆(10),所述铰接的轴线垂直于导向件(2)的U形面,在导向杆(10)上靠近中间部(3)的一端均设置有导向块(11),所述导向块(11)均插入导向槽(5)中,并分别各与一个传递弹簧(6)远离导向槽(5)端部的一端接触;
在导向杆(10)的彼此相对面上均设置有磁铁(12),所述磁铁(12)彼此相斥以使导向杆(10)的轴线均与传递组件的轴线形成锐角夹角,此时传递弹簧(6)均处于原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效缓冲装置的汽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发系统,所述触发系统包括控制器、两个压力传感器(13)以及两个气压缸(14),其中,
所述气压缸(14)分别各固定在一个平直部(4)上远离中间部(3)的端面上,气压缸(14)的轴线平行于导向件(2)的中心线,其缸底与平直部(4)连接,其活塞杆末端朝向远离平直部(4)的方向;
所述压力传感器(13)分别各固定在一个导向槽(5)的端部,且压力传感器(13)能采集来自传递弹簧(6)的压力信息;
气压缸(14)的驱动电机以及压力传感器(13)均与控制器连接,压力传感器(13)将其采集到的压力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来自压力传感器(13)的信息,并控制驱动电机的工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效缓冲装置的汽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汽车本体(22)的前端以及尾端均设置有若干个防撞装置,且车体前端上以及尾端上的防撞装置沿着车桥轴线依次间隔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高效缓冲装置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2)的U形面平行于汽车本体(22)的前进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效缓冲装置的汽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环(20)的内侧压入有轴承(24),所述移动筒(7)穿过轴承(24)。
CN201810841732.1A 2018-07-27 2018-07-27 具有高效缓冲装置的汽车 Withdrawn CN1090504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41732.1A CN109050448A (zh) 2018-07-27 2018-07-27 具有高效缓冲装置的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41732.1A CN109050448A (zh) 2018-07-27 2018-07-27 具有高效缓冲装置的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50448A true CN109050448A (zh) 2018-12-21

Family

ID=64836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41732.1A Withdrawn CN109050448A (zh) 2018-07-27 2018-07-27 具有高效缓冲装置的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5044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8033A (zh) * 2020-08-31 2020-11-27 合肥托卡拉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速度传感及磁动力驱控的减速缓冲一体化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8033A (zh) * 2020-08-31 2020-11-27 合肥托卡拉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速度传感及磁动力驱控的减速缓冲一体化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99420B1 (en) Telescopic energy-absorbing device for rail vehicle collisions
CN102490788B (zh) 一种可伸缩的纵梁和设置有该可伸缩纵梁的汽车
CN109017645A (zh) 一种基于弹性件的高效缓冲系统
CN109050448A (zh) 具有高效缓冲装置的汽车
CN112590727B (zh) 无人驾驶汽车用减速装置
ES2160507B1 (es) Sistema perfeccionado para la absorcion de impactos en vehiculos automoviles.
CN109050447A (zh) 通过弹性件转向的机械高效缓冲装置
CN208498428U (zh) 应用于汽车的缓冲设备
CN109050449A (zh) 通过弹性件转向冲击力的方法
CN2744566Y (zh) 小型车追尾防撞保护装置
RU2404072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противоподкатной защиты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US4002364A (en) Back motion tire buffer
CN2196057Y (zh) 汽车减震防撞紧急制动装置
CN209987883U (zh) 一种汽车防撞保险装置
CN220549027U (zh) 一种多向防撞机构及半挂电源车
CN201015981Y (zh) 汽车减震保险杠
JP2008207673A (ja) 車両の前部構造
CN205573855U (zh) 一种车辆防碰撞装置
CN211075803U (zh) 无人驾驶安全防撞装置
CN212172153U (zh) 一种汽车用防撞吸能结构
CN104442651A (zh) 车头气囊保护系统
CN216443672U (zh) 车辆前舱总成和车辆
CN104442642A (zh) 乘车人员保护装置
CN216709233U (zh) 一种降低冲击力的客车防撞梁结构
CN102862533B (zh) 平头汽车防撞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