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49459A - 一种足部血管铸形标本包埋方法及模型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足部血管铸形标本包埋方法及模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049459A CN109049459A CN201810743232.4A CN201810743232A CN109049459A CN 109049459 A CN109049459 A CN 109049459A CN 201810743232 A CN201810743232 A CN 201810743232A CN 109049459 A CN109049459 A CN 10904945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n compound
- foot
- resin
- perivascular nerves
- add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9/00—Shaping by casting, i.e. introduc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into a mould or between confining surfaces without significant moulding pres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9/003—Shaping by casting, i.e. introduc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into a mould or between confining surfaces without significant moulding pressure;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hoice of materia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9/00—Shaping by casting, i.e. introduc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into a mould or between confining surfaces without significant moulding pres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9/02—Shaping by casting, i.e. introduc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into a mould or between confining surfaces without significant moulding pressure; Apparatus therefor for making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B29C39/10—Shaping by casting, i.e. introduc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into a mould or between confining surfaces without significant moulding pressure; Apparatus therefor for making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cast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9/00—Shaping by casting, i.e. introduc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into a mould or between confining surfaces without significant moulding pres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9/2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67/06—Unsaturated polyester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3/00—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 G09B23/28—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medic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lgebra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足部血管铸形标本包埋方法及模型,包括:将配方量的二元酸与二元醇经缩聚反应生成不饱和树脂;向所述不饱和树脂中加入无色钴促进剂,待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树脂混合物;向第一树脂混合物中加入消泡剂,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树脂混合物;按照足部血管铸形重量称取第二树脂混合物的分量,在所述分量的第二树脂混合物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固化剂,搅拌均匀,得到第三树脂混合物;将第三树脂混合物倒入足部血管铸形的模具内。达到了有效改善实验教学标本的严重损坏现象,能够更加清晰地观察到足部血管的结构特点及分布规律,大大提高教学质量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学教学模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足部血管铸形标本包埋方法及模型。
背景技术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直观性很强的课程,没有尸体标本和模型很难讲透,学生理解起来也很费劲。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模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人体解剖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模型和尸体资源与多媒体课件结合运用于解剖学教学可让课堂教学变得直观、有效,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接受新的知识,能较好地解决解剖学理论课教学中形象、直观的问题。
但本申请申请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由于足部血管标本在教学过程中被频繁使用,容易造成足部血管标本的严重损坏,如标本中的血管断裂、破裂等问题,从而影响实验教学效果,降低教学质量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足部血管铸形标本包埋方法及模型,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足部血管标本在教学过程中被频繁使用,容易造成足部血管标本的严重损坏,如标本中的血管断裂、破裂等问题,从而影响实验教学效果,降低教学质量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有效改善实验教学标本的严重损坏现象,同时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观察到足部血管的结构特点及分布规律,大大提高教学质量的技术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足部血管铸形标本包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配方量的二元酸与二元醇经缩聚反应生成不饱和树脂;向所述不饱和树脂中加入无色钴促进剂,待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树脂混合物;向第一树脂混合物中加入消泡剂,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树脂混合物;按照足部血管铸形重量称取第二树脂混合物的分量,在所述分量的第二树脂混合物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固化剂,搅拌均匀,得到第三树脂混合物;将第三树脂混合物倒入足部血管铸形的模具内。
优选的,所述向所述不饱和树脂中加入无色钴促进剂,待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树脂混合物,包括:不饱和树脂重量份为100份,无色钴促进剂重量份为2~4份。
优选的,所述向第一树脂混合物中加入消泡剂,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树脂混合物,包括:消泡剂重量份为1~3份。
优选的,所述向所述不饱和树脂中加入无色钴促进剂,待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树脂混合物,包括:所述的第一搅拌速率为600~900r/min。
优选的,所述向所述不饱和树脂中加入无色钴促进剂,待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树脂混合物,包括:所述第一搅拌的时间为10~30min。
优选的,向第一树脂混合物中加入消泡剂,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树脂混合物,包括:所述的第二搅拌速率为600~900r/min。
优选的,向第一树脂混合物中加入消泡剂,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树脂混合物,包括:所述第二搅拌的时间为10~40min。
优选的,所述按照足部血管铸形重量称取第二树脂混合物的分量,在所述分量的第二树脂混合物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固化剂,搅拌均匀,得到第三树脂混合物,包括: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与固化剂的重量份比例为1:1。
优选的,所述按照足部血管铸形重量称取第二树脂混合物的分量,在所述分量的第二树脂混合物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固化剂,搅拌均匀,得到第三树脂混合物,包括:所述第三搅拌速率为500~1000r/min。
优选的,所述按照足部血管铸形重量称取第二树脂混合物的分量,在所述分量的第二树脂混合物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固化剂,搅拌均匀,得到第三树脂混合物,包括:所述第三搅拌的时间为60~120min。
优选的,所述按照足部血管铸形重量称取第二树脂混合物的分量,在所述分量的第二树脂混合物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固化剂,搅拌均匀,得到第三树脂混合物,包括:所述第三搅拌温度为20~30℃。
优选的,所述将第三树脂混合物倒入足部血管铸形的模具中,包括:将1/3的第三树脂混合物倒入足部血管铸形的模具内。
优选的,所述方法包括:所述不饱和树脂的热变形温度为50~60℃。
优选的,所述方法包括:所述不饱和树脂的热膨胀系数为130×10-6~150×10-6℃。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足部血管铸形标本包埋模型,所述模型包括:原料以重量份计,不饱和树脂重量份为100份,无色钴促进剂重量份为2~4份,消泡剂重量份为1~3份。
优选的,所述模型还包括:固化剂,所述固化剂与所述树脂混合物的重量份比例为1:1。
优选的,所述不饱和树脂的相对密度范围为1.11~1.20之间。
优选的,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消泡剂。
优选的,所述模型为透明晶体。
优选的,所述模型的存放温度为-10~50℃。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足部血管铸形标本包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配方量的二元酸与二元醇经缩聚反应生成不饱和树脂;向所述不饱和树脂中加入无色钴促进剂,待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树脂混合物;向第一树脂混合物中加入消泡剂,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树脂混合物;按照足部血管铸形重量称取第二树脂混合物的分量,在所述分量的第二树脂混合物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固化剂,搅拌均匀,得到第三树脂混合物;将第三树脂混合物倒入足部血管铸形的模具内。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足部血管标本在教学过程中被频繁使用,容易造成足部血管标本的严重损坏,如标本中的血管断裂、破裂等问题,从而影响实验教学效果,降低教学质量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有效改善实验教学标本的严重损坏现象,同时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观察到足部血管的结构特点及分布规律,大大提高教学质量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按照足部血管铸形重量称取第二树脂混合物的分量,在所述分量的第二树脂混合物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固化剂,搅拌均匀,得到第三树脂混合物,对第二树脂混合物起到固化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足部血管铸形标本包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足部血管铸形标本包埋方法及模型,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足部血管标本在教学过程中被频繁使用,容易造成足部血管标本的严重损坏,如标本中的血管断裂、破裂等问题,从而影响实验教学效果,降低教学质量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有效改善实验教学标本的严重损坏现象,同时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观察到足部血管的结构特点及分布规律,大大提高教学质量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将配方量的二元酸与二元醇经缩聚反应生成不饱和树脂;向所述不饱和树脂中加入无色钴促进剂,待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树脂混合物;向第一树脂混合物中加入消泡剂,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树脂混合物;按照足部血管铸形重量称取第二树脂混合物的分量,在所述分量的第二树脂混合物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固化剂,搅拌均匀,得到第三树脂混合物;将第三树脂混合物倒入足部血管铸形的模具内。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足部血管标本在教学过程中被频繁使用,容易造成足部血管标本的严重损坏,如标本中的血管断裂、破裂等问题,从而影响实验教学效果,降低教学质量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有效改善实验教学标本的严重损坏现象,同时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观察到足部血管的结构特点及分布规律,大大提高教学质量的技术效果。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足部血管铸形标本包埋方法,请参考图1,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10:将配方量的二元酸与二元醇反应生成不饱和树脂;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包括:所述不饱和树脂的热变形温度为50~60℃;所述不饱和树脂的热膨胀系数为130×10-6~150×10-6℃。
具体而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足部血管铸形标本包埋方法,其制作原料主要采用高透明的水晶树脂,即不饱和树脂,在模具中一次性浇注成型,完全包埋了人体足部血管,使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加清晰地观察到人体足部血管的结构特点及分布规律,使得解剖学教学变得直观、形象,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足部血管的结构特点及分布规律。在所述方法中,制作足部血管铸形标本的原材料是非常关键的,首先需要配制高透明水晶树脂,即就是首先将一定量的二元酸与二元醇经缩聚反应而生成不饱和树脂,所述不饱和树脂是一种热固性树脂,当其在热或引发剂的作用下,可固化成为一种不溶不融的高分子网状聚合物。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最大优点是工艺性能优良,可以在室温下固化,常压下成型,工艺性能灵活,固化后的树脂综合性能好,具有耐腐蚀性,电性能和阻燃性,树脂颜色浅,可以制成透明制品,品种多,价格低廉,被广泛应用。其中,所述不饱和树脂的相对密度在1.11~1.20左右,固化时其体积收缩率较大,固化后的所述不饱和树脂具有良好的耐热性,绝大多数所述不饱和树脂的热变形温度都在50~60℃,一些耐热性好的可高达120℃,所述不饱和树脂的热膨胀系数为(130~150)×10-6℃。
步骤120:向所述不饱和树脂中加入无色钴促进剂,待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树脂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向所述不饱和树脂中加入无色钴促进剂,待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树脂混合物,包括:不饱和树脂重量份为100份,无色钴促进剂重量份为2~4份;所述的第一搅拌速率为600~900r/min;所述第一搅拌的时间为10~30min。
具体而言,向100份已配制好的所述不饱和树脂中加入2~4份的无色钴促进剂和1~3份的消泡剂,以600~900r/min的所述第一搅拌速率进行充分搅拌,搅拌时间为10~30min,即所述第一搅拌时间,待所述无色钴促进剂与所述不饱和树脂充分搅拌均匀后,即可得到第一树脂混合物,进而为足部血管标本的制作提供了很好的原材料,是做好透明树脂足部血管标本的前提条件。
步骤130:向第一树脂混合物中加入消泡剂,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树脂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向第一树脂混合物中加入消泡剂,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树脂混合物,包括:消泡剂重量份为1~3份;所述的第二搅拌速率为600~900r/min;所述第二搅拌的时间为10~40min。
具体而言,向第一树脂混合物中加入重量份为1~3份消泡剂,以600~900r/min的所述第一搅拌速率进行充分搅拌,搅拌时间为10~40min,即所述第二搅拌时间,待所述消泡剂与所述不饱和树脂充分搅拌均匀后,即可得到第二树脂混合物,即所述树脂混合物已配制完成。
步骤140:按照足部血管铸形重量称取第二树脂混合物的分量,在所述分量的第二树脂混合物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固化剂,搅拌均匀,得到第三树脂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按照足部血管铸形重量称取第二树脂混合物的分量,在所述分量的第二树脂混合物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固化剂,搅拌均匀,得到第三树脂混合物,包括: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与固化剂的重量份比例为1:1;所述第三搅拌速率为500~1000r/min;所述第三搅拌的时间为60~120min;所述第三搅拌温度为20~30℃。
具体而言,按照足部血管铸形的重量称取相应的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的分量,然后在所述分量的第二树脂混合物中添加相同重量的固化剂,以500~1000r/min的所述第二搅拌速率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60~120min,即所述第二搅拌时间,在第三搅拌温度为20~30℃下,将所述树脂混合物与所述固化剂充分搅拌均匀,对所述树脂混合物起到了固化的作用。
步骤150:将第三树脂混合物倒入足部血管铸形的模具内。
进一步的,所述将第三树脂混合物倒入足部血管铸形的模具中,包括:将1/3的第三树脂混合物倒入足部血管铸形的模具内。
具体而言,将足部血管铸形放入模具中,并按人体原位将足部血管铸形固定在模具内,再将大约1/3的已添加固化剂的树脂混合物以0.01m/s的流速缓缓倒入足部血管铸形的模具内,不能形成冲力,避免使安放到位的足部血管铸形在冲力作用下产生移位,待一定时间后,将所述模具放入真空箱内进行抽真空,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将所述模具放入真空箱内抽真空后务必要缓慢放气,即就是从真空箱的透视镜中观察模具内的气泡慢慢消失,直到模具内的气泡完全消失殆尽后,才能把真空箱的进气阀完全打开,放完模具内最后的空气。然后将模具从真空箱中取出来,放在工作台上。
实施例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足部血管铸形标本包埋模型,请参考图1,所述模型包括:
原料以重量份计,不饱和树脂重量份为100份,无色钴促进剂重量份为2~4份,消泡剂重量份为1~3份。
进一步的,所述模型还包括:固化剂,所述固化剂与所述树脂混合物的重量份比例为1:1。
进一步的,所述不饱和树脂的相对密度范围为1.11~1.20之间;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消泡剂;所述模型为透明晶体;所述模型的存放温度为-10~50℃。
具体而言,所述足部血管铸形标本包埋模型的原材料由100份的不饱和树脂,2~4份的无色钴促进剂以及1~3份的消泡剂组成,即就是向100份已配制好的所述不饱和树脂中加入2~4份的无色钴促进剂,其中,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消泡剂,以600~900r/min的所述第一搅拌速率进行充分搅拌,搅拌时间为10~30min,即所述第一搅拌时间。向第一树脂混合物中加入重量份为1~3份的消泡剂,以第二搅拌速率为600~900r/min,第二搅拌的时间为10~40min。待所述无色钴促进剂、所述消泡剂与所述不饱和树脂充分搅拌均匀后,即可得到不饱和树脂混合物,所述不饱和树脂的相对密度范围为1.11~1.20之间,为所述足部血管铸形标本包埋模型的原材料,是做好透明树脂足部血管标本的前提条件。然后在所述不饱和树脂混合物中添加入相同重量的固化剂,以500~1000r/min的所述第三搅拌速率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60~120min,即所述第二搅拌时间,将所述树脂混合物与所述固化剂充分搅拌均匀,对所述树脂混合物起到了固化的作用,将足部血管铸形放入模具中,并按人体原位将足部血管铸形固定在模具内,再将大约1/3的已添加固化剂的树脂混合物以0.01m/s的流速缓缓倒入足部血管铸形的模具内,不能形成冲力,避免使安放到位的足部血管铸形在冲力作用下产生移位,待一定时间后,将所述模具放入真空箱内进行抽真空,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将所述模具放入真空箱内抽真空后务必要缓慢放气,即就是从真空箱的透视镜中观察模具内的气泡慢慢消失,直到模具内的气泡完全消失殆尽后,才能把真空箱的进气阀完全打开,放完模具内最后的空气。然后将模具从真空箱中取出来,放在工作台上,所述待模具完全固化,用碱水清洗所述模具的表面之,再用目数较多的砂纸将所述模具的表面打砂,将打砂处理后的模具用抛光机做抛光处理,所述足部血管铸形标本包埋模型就制作成功了,所述模型的存放温度为-10~50℃,为高透明晶体,进而使得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加清晰地观察到人体足部血管的结构特点及分布规律,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足部血管铸形标本包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配方量的二元酸与二元醇经缩聚反应生成不饱和树脂;向所述不饱和树脂中加入无色钴促进剂,待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树脂混合物;向第一树脂混合物中加入消泡剂,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树脂混合物;按照足部血管铸形重量称取第二树脂混合物的分量,在所述分量的第二树脂混合物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固化剂,搅拌均匀,得到第三树脂混合物;将第三树脂混合物倒入足部血管铸形的模具内。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足部血管标本在教学过程中被频繁使用,容易造成足部血管标本的严重损坏,如标本中的血管断裂、破裂等问题,从而影响实验教学效果,降低教学质量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有效改善实验教学标本的严重损坏现象,同时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观察到足部血管的结构特点及分布规律,大大提高教学质量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按照足部血管铸形重量称取第二树脂混合物的分量,在所述分量的第二树脂混合物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固化剂,搅拌均匀,得到第三树脂混合物,对第二树脂混合物起到固化的作用。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足部血管铸形标本包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配方量的二元酸与二元醇经缩聚反应生成不饱和树脂;
向所述不饱和树脂中加入无色钴促进剂,待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树脂混合物;
向第一树脂混合物中加入消泡剂,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树脂混合物;
按照足部血管铸形重量称取第二树脂混合物的分量,在所述分量的第二树脂混合物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固化剂,搅拌均匀,得到第三树脂混合物;
将第三树脂混合物倒入足部血管铸形的模具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部血管铸形标本包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不饱和树脂中加入无色钴促进剂,待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树脂混合物,包括:
不饱和树脂重量份为100份,无色钴促进剂重量份为2~4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部血管铸形标本包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第一树脂混合物中加入消泡剂,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树脂混合物,包括:
消泡剂重量份为1~3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部血管铸形标本包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不饱和树脂中加入无色钴促进剂,待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树脂混合物,包括:
所述的第一搅拌速率为600~900r/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部血管铸形标本包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不饱和树脂中加入无色钴促进剂,待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树脂混合物,包括:
所述第一搅拌的时间为10~30min。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部血管铸形标本包埋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第一树脂混合物中加入消泡剂,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树脂混合物,包括:
所述的第二搅拌速率为600~900r/min。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部血管铸形标本包埋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第一树脂混合物中加入消泡剂,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树脂混合物,包括:
所述第二搅拌的时间为10~40min。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部血管铸形标本包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足部血管铸形重量称取第二树脂混合物的分量,在所述分量的第二树脂混合物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固化剂,搅拌均匀,得到第三树脂混合物,包括:
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与固化剂的重量份比例为1:1。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部血管铸形标本包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足部血管铸形重量称取第二树脂混合物的分量,在所述分量的第二树脂混合物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固化剂,搅拌均匀,得到第三树脂混合物,包括:
所述第三搅拌速率为500~1000r/min。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部血管铸形标本包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足部血管铸形重量称取第二树脂混合物的分量,在所述分量的第二树脂混合物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固化剂,搅拌均匀,得到第三树脂混合物,包括:
所述第三搅拌的时间为60~120mi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43232.4A CN109049459A (zh) | 2018-07-09 | 2018-07-09 | 一种足部血管铸形标本包埋方法及模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43232.4A CN109049459A (zh) | 2018-07-09 | 2018-07-09 | 一种足部血管铸形标本包埋方法及模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049459A true CN109049459A (zh) | 2018-12-21 |
Family
ID=64819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743232.4A Pending CN109049459A (zh) | 2018-07-09 | 2018-07-09 | 一种足部血管铸形标本包埋方法及模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049459A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606A (zh) * | 1993-05-28 | 1993-12-22 | 李长文 | 人体标本封埋制作方法 |
JP2003231726A (ja) * | 2002-02-07 | 2003-08-19 | Hitachi Chem Co Ltd | レジンコンクリートの成形用樹脂組成物、その成形品の製造方法及び成形品 |
CN102010575B (zh) * | 2010-09-07 | 2012-07-25 | 黄海龙 | 环保型人体管道铸型填充剂及其配制方法 |
CN103183945A (zh) * | 2011-12-28 | 2013-07-03 | 上海贝诺装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727479A (zh) * | 2017-09-30 | 2018-02-23 | 福建中医药大学 | 一种铸型标本包埋保存的方法 |
-
2018
- 2018-07-09 CN CN201810743232.4A patent/CN10904945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606A (zh) * | 1993-05-28 | 1993-12-22 | 李长文 | 人体标本封埋制作方法 |
JP2003231726A (ja) * | 2002-02-07 | 2003-08-19 | Hitachi Chem Co Ltd | レジンコンクリートの成形用樹脂組成物、その成形品の製造方法及び成形品 |
CN102010575B (zh) * | 2010-09-07 | 2012-07-25 | 黄海龙 | 环保型人体管道铸型填充剂及其配制方法 |
CN103183945A (zh) * | 2011-12-28 | 2013-07-03 | 上海贝诺装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727479A (zh) * | 2017-09-30 | 2018-02-23 | 福建中医药大学 | 一种铸型标本包埋保存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丁彤: "《中国化工产品大全 下》", 31 October 1994,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
孔萍,刘青山: "《塑料材料》", 31 January 2010,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
徐竹: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及应用》", 31 January 2017,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
谭寿再: "《塑料测试技术》", 31 August 2013,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226883A (zh) | 一种核壳结构水性硅丙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641369A (zh) | 一种3d打印用光固化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1824162B (zh) | 不饱和树脂用组合固化引发剂 | |
RU2341540C2 (ru) |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искусственной горной породы и продукт, полученный данным способом | |
CN108624061A (zh) | 一种用于3d打印的光固化有机硅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9233468A (zh) | 涂料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9777024A (zh) | 一种3d打印用sla弹性光敏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634761A (zh) | 一种紫外光固化组合物及母版的制备方法 | |
CN103819134B (zh) | 硅砂砚台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250838A (zh) | 一种用于直写法3d打印硅酮结构的墨水组合物 | |
CN109049459A (zh) | 一种足部血管铸形标本包埋方法及模型 | |
CN102850075B (zh) | 一种透气鱼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016295A (zh) | 一种触摸屏裂纹修复的光学胶及其应用 | |
US3042548A (en) | Polyester resinous coating for spectacle temple bars | |
CN108877446A (zh) | 一种足骨原位包埋方法及模型 | |
CN109251335A (zh) | 基于改变聚吡咯聚合反应时间来调控其表面形貌的方法 | |
CN104277186B (zh) | 一种不饱和树脂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 |
CN109049460A (zh) | 一种肝脏铸形标本包埋方法及模型 | |
CN107312482A (zh) | 珠宝首饰制作中环氧树脂ab胶的浇注方法 | |
CN110028796A (zh) | 一种用于雕塑的硅橡胶材料及雕塑方法 | |
CN106381062A (zh) | 一种环保型紫外光固化涂料 | |
CN108484047A (zh) | 一种生土预制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951093B (zh) | 一种医用凝胶型仿生肌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009712B (zh) | 一种用于支撑材料的光敏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066854A (zh) | 一种合成镜面花岗岩及其制备工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1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