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40495A - 语音通话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语音通话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40495A
CN109040495A CN201810888679.0A CN201810888679A CN109040495A CN 109040495 A CN109040495 A CN 109040495A CN 201810888679 A CN201810888679 A CN 201810888679A CN 109040495 A CN109040495 A CN 1090404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ling terminal
called end
calling
internet phone
vo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8867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40495B (zh
Inventor
李春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8867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404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404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40495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97770 priority patent/WO202002980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404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404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0024Services and arrangements where telephone services are combined with data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04L51/046Interoperability with other network applications or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7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characterised by the inclusion of specific contents
    • H04L51/10Multimedia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006Networks other than PSTN/ISDN providing telephone service, e.g.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including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with a packet-switched transport layer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语音通话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当接收到主叫端向被叫端发送的呼叫信号时,判断主叫端和被叫端是否均满足网络通话条件;若否,建立主叫端与被叫端之间的电路交换域,并根据电路交换域实现主叫端与被叫端之间的语音射频信号的传输;若是,建立主叫端与被叫端之间的分组交换域,并根据分组交换域实现主叫端与被叫端之间的语音报文信号的传输。本发明当接收到呼叫信号时,通过分别对主叫端和被叫端是否满足网络通话条件的判定设计,以使自动开启分组交换域或电路交换域,实现数据业务的通话或语音业务的通话,无需用户手动的进行语音业务或网络业务选择,简化的用户的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语音通话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语音通话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现在的移动终端中,通话来电的处理方式有接听,短信拒接,微信拒接等,随着即时通讯工具在用户日常使用过程的普及,用户对及时通讯工具比如微信、QQ等应用越来越依赖,语音通话是通过语音并借助传输媒介的沟通方式,常见的有座机通话、手机通话、对讲机通话、网络语音通话等,可分为消耗流量及消耗话费的两种形式,为了节省基本通话费用,网络语音通话的使用越来越频繁。
现有的语音通话过程中,需要用户手动的进行语音业务通话或网络业务通话的选择,以对应控制进行CS(Circuit Switch)链路或PS(PacketSwitch)链路的连接,以保障后续语音通话的实施,但由于需要用户主动的进行选择,进而导致用户操作繁琐,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控制进行语音业务或网络业务选择的语音通话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语音通话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主叫端向被叫端发送的呼叫信号时,判断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是否均满足网络通话条件;
当判断到所述主叫端和/或所述被叫端未满足所述网络通话条件时,建立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电路交换域,并根据所述电路交换域实现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语音射频信号的传输,以进行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语音业务;
当判断到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均满足所述网络通话条件时,建立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分组交换域,并根据所述分组交换域实现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语音报文信号的传输,以进行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数据业务。
上述语音通话控制方法,当接收到所述呼叫信号时,通过分别对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是否满足所述网络通话条件的判定设计,以判定当前是否进行数据业务的语音通话,以使自动开启分组交换域或电路交换域,实现数据业务的通话或语音业务的通话,无需用户手动的进行语音业务或网络业务选择,简化的用户的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是否均满足网络通话条件的步骤包括:
分别获取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的本地网络状态,并判断所述本地网络状态是否均处于网络连接状态;
若是,则判定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均满足所述网络通话条件。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所述本地网络状态是否均处于网络连接状态的步骤包括:
分别判断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是否均处于WIFI连接状态;
当判断到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均处于所述WIFI连接状态时,判定所述本地网络状态均处于所述网络连接状态;
当判断到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和/或未处于所述WIFI连接状态时,分别判断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的移动网络端口是否均处于开启状态;
若是,则判定所述本地网络状态均处于所述网络连接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到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均处于所述WIFI连接状态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WIFI连接状态查询目标WIFI网络;
获取所述目标WIFI网络的网络传输速度,并判断所述网络传输速度是否大于传输阈值;
若否,则判定所述WIFI连接状态对应的所述主叫端或所述被叫端未满足所述网络通话条件。
进一步地,所述分别判断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的移动网络端口是否均处于开启状态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判断到所述移动网络端口处于开启状态时,查询所述移动网络端口对应的所述主叫端或所述被叫端的剩余流量值,并判断所述剩余流量值是否大于流量阈值;
若否,则判定所述移动网络端口对应的所述主叫端或所述被叫端未满足所述网络通话条件。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是否均满足网络通话条件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中是否存在相同的即时通讯应用;
当判断到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中未存在相同的所述即时通讯应用时,判定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均未满足所述网络通话条件;
当判断到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中存在相同的所述即时通讯应用时,判断在所述即时通讯应用中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是否互为好友;
若否,则判定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均未满足所述网络通话条件。
进一步地,所述当判断到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中存在相同的所述即时通讯应用时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即时通讯应用中将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互相加为好友。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语音通话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当接收到主叫端向被叫端发送的呼叫信号时,判断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是否均满足网络通话条件;
第一通话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到所述主叫端和/或所述被叫端未满足所述网络通话条件时,建立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电路交换域,并根据所述电路交换域实现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语音射频信号的传输,以进行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语音业务;
第二通话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到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均满足所述网络通话条件时,建立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分组交换域,并根据所述分组交换域实现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语音报文信号的传输,以进行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数据业务。
上述语音通话控制装置,当接收到所述呼叫信号时,通过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分别对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是否满足所述网络通话条件的判定设计,以判定当前是否进行数据业务的语音通话,以使自动开启分组交换域或电路交换域,实现数据业务的通话或语音业务的通话,无需用户手动的进行语音业务或网络业务选择,简化的用户的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移动终端执行上述的语音通话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语音通话控制方法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语音通话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语音通话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图2中步骤S21的具体实施步骤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语音通话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将结合相关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地解释。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的优选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为了使本发明的公开面更加得充分。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语音通话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包括步骤S10至S30。
步骤S10,当接收到主叫端向被叫端发送的呼叫信号时,判断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是否均满足网络通话条件;
其中,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可以为任意具有语音通话通能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或智能穿戴设备,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均为手机,且该呼叫信号通过采用拨号或选中联系人的方式进行的发送,所述呼叫信号中存储有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的电话号码;
具体的,所述网络通话条件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自主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网络通话条件用于分别判断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的本地网络状态是否有效保障网络语音通话的进行,所述网络通话条件可以为分别判断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的当前网络传输速度是否大于预设速度,若是,则判定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均满足所述网络通话条件;
优选的,在步骤S10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100,判断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中是否存在相同的即时通讯应用;
其中,所述即时通讯应用可以为任意具备网络通话功能的应用,例如微信或QQ等应用;
优选的,该步骤中通过分别获取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的应用列表后进行匹配判断,以判定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中是否存在相同的即时通讯应用;
当步骤S100判断到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中未存在相同的所述即时通讯应用时,执行步骤S101;
步骤S101,判定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均未满足所述网络通话条件;
当步骤S100判断到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中存在相同的所述即时通讯应用时,执行步骤S102;
步骤S102,判断在所述即时通讯应用中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是否互为好友;
其中,该步骤中通过分别获取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在所述即时通讯应用中的账号后,获取所述即时通讯应用中的好友列表,并在获取到的好友列表中查询对应账号是否存在,以判定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是否互为好友;
具体的,当用户A为主叫端,用户B为被叫端时,该即时通讯应用为微信时,用户A在微信中的账号名称为C,用户B在微信中的账号名称为D,名称C在微信中的好友列表为列表E,名称D在微信中的好友列表为列表F,通过分别判断该列表E中是否存在名称D、判断列表F中是否存在名称C,以判断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是否互为好友;
当步骤S102判断到所述即时通讯应用中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不是互为好友时,执行步骤S103;
步骤S103,判定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均未满足所述网络通话条件;
优选的,步骤S103还可以为:
在所述即时通讯应用中将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互相加为好友。
当步骤S10判断到所述主叫端和/或所述被叫端未满足所述网络通话条件时,执行步骤S20;
步骤S20,建立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电路交换域,并根据所述电路交换域实现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语音射频信号的传输,以进行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语音业务;
其中,电路交换域也叫CS域,主要有语音业务(AMR 12.2K),视频电话业务(CS64K),在该电路交换域中主叫端与被叫端之间采用语音射频信号的方式进行通话,即正常的手机拨号通话功能,通过消耗话费实现通话;
当步骤S10判断到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均满足所述网络通话条件时,执行步骤S30;
其中,当判断到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均满足所述网络通话条件时,则判定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当前网络状态均良好,能进行正常的网络通话;
步骤S30,建立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分组交换域,并根据所述分组交换域实现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语音报文信号的传输,以进行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数据业务;
其中,分组交换域叫数据交换域或PS域,负责数据业务,包括PS384K业务(UE发起384kbps PS域数据业务,是用手机下载一些数据文件等),在该分组交换域中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通过采用数据报文的方式进行语音信号的传输,以实现网络语音通话功能,即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上采用消耗流量的方式进行语音通话。
本实施例中,当接收到所述呼叫信号时,通过分别对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是否满足所述网络通话条件的判定设计,以判定当前是否进行数据业务的语音通话,以使自动开启分组交换域或电路交换域,实现数据业务的通话或语音业务的通话,无需用户手动的进行语音业务或网络业务选择,简化的用户的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语音通话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1至S41。
步骤S11,当接收到主叫端向被叫端发送的呼叫信号时,分别获取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的本地网络状态;
其中,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可以为任意具有语音通话通能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或智能穿戴设备,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均为手机,且该呼叫信号通过采用拨号或选中联系人的方式进行的发送,所述呼叫信号中存储有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的电话号码;
具体的,所述本地网络状态对应包括所述主叫端或所述被叫端的当前网络的名称、当前网络传输速率和各个网络端口连接状态信息;
步骤S21,判断所述本地网络状态是否均处于网络连接状态;
其中,所述网络连接状态的判断用于判定所述主叫端或所述被叫端是否能保障网络通话的正常进行,即判断所述主叫端或所述被叫端当前是否有连接网络、网络的传输速率是否大于预设速率、网络的波动是否小于预设波动值;
请参阅图3,为图2中步骤S21的具体实施步骤流程图:
步骤S210,分别判断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是否均处于WIFI连接状态;
其中,通过获取分别获取并判断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上WIFI端口是否处于连接状态,以判断是否均处于WIFI连接状态;
当步骤S210判断到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均处于所述WIFI连接状态时,执行步骤S211;
步骤S211,根据所述WIFI连接状态查询目标WIFI网络;
其中,当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均处于所述WIFI连接状态时,可以通过查询对应WIFI端口信息以查询该目标WIFI网络;
步骤S212,获取所述目标WIFI网络的网络传输速度,并判断所述网络传输速度是否大于传输阈值;
其中,该传输阈值可以根据用于用户需求自主进行设置,该传输阈值用于判断该目标WIFI网络是否能满足所述主叫端或所述被叫端上网络语音通话的需求;
当步骤S212判断到所述网络传输速度大于所述传输阈值时,执行步骤S213;
步骤S213,判定所述本地网络状态均处于所述网络连接状态;
当步骤S210判断到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和/或未处于所述WIFI连接状态时,执行步骤S214。
步骤S214,分别判断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的移动网络端口是否均处于开启状态;
其中,该移动网络端口为所述主叫端或所述被叫端的本地网络端口,即用户的自身的手机网络;
当步骤S214判断到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的移动网络端口均处于开启状态时,执行步骤S215;
步骤S215,查询所述移动网络端口对应的所述主叫端或所述被叫端的剩余流量值,并判断所述剩余流量值是否均大于流量阈值;
其中,该流量阈值为用户在手机上预设的一数值,该数值用于当手机本地流量较少时停止网络语音通话功能的开启,以防止大量流量使用导致的话费费用的增加,提高了用户体验;
当步骤S215判断到所述剩余流量值未均大于所述流量阈值时,执行步骤S216。
步骤S216,判定所述移动网络端口对应的所述主叫端或所述被叫端未满足所述网络通话条件,判定所述本地网络状态未均处于所述网络连接状态;
当步骤S215判断到所述剩余流量值均大于所述流量阈值时,执行步骤S217。
步骤S217,判定所述移动网络端口对应的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均满足所述网络通话条件,判定所述本地网络状态均处于所述网络连接状态。
请继续参阅图2,当步骤S21判断到所述主叫端和/或所述被叫端对应的所述本地网络状态未处于所述网络连接状态时,执行步骤S31;
步骤S31,建立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电路交换域,并根据所述电路交换域实现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语音射频信号的传输,以进行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语音业务;
其中,电路交换域也叫CS域,主要有语音业务(AMR 12.2K),视频电话业务(CS64K),在该电路交换域中主叫端与被叫端之间采用语音射频信号的方式进行通话,即正常的手机拨号通话功能,通过消耗话费实现通话。
当步骤S21判断到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对应的所述本地网络状态均处于所述网络连接状态时,执行步骤S41;
步骤S41,建立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分组交换域,并根据所述分组交换域实现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语音报文信号的传输,以进行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数据业务;
其中,分组交换域叫数据交换域或PS域,负责数据业务,包括PS384K业务(UE发起384kbps PS域数据业务,是用手机下载一些数据文件等),在该分组交换域中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通过采用数据报文的方式进行语音信号的传输,以实现网络语音通话功能,即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上采用消耗流量的方式进行语音通话。
本实施例中,当接收到所述呼叫信号时,通过分别对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是否满足所述网络通话条件的判定设计,以判定当前是否进行数据业务的语音通话,以使自动开启分组交换域或电路交换域,实现数据业务的通话或语音业务的通话,无需用户手动的进行语音业务或网络业务选择,简化的用户的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语音通话控制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10,用于当接收到主叫端向被叫端发送的呼叫信号时,判断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是否均满足网络通话条件;
第一通话模块12,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模块10判断到所述主叫端和/或所述被叫端未满足所述网络通话条件时,建立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电路交换域,并根据所述电路交换域实现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语音射频信号的传输,以进行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语音业务;
第二通话模块13,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模块10判断到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均满足所述网络通话条件时,建立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分组交换域,并根据所述分组交换域实现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语音报文信号的传输,以进行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数据业务。
具体的,所述第一判断模块10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11,用于分别获取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的本地网络状态,并判断所述本地网络状态是否均处于网络连接状态;若是,则判定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均满足所述网络通话条件。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11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111,用于分别判断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是否均处于WIFI连接状态,若是,则判定所述本地网络状态均处于所述网络连接状态;
第三判断单元112,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111判断到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和/或未处于所述WIFI连接状态时,分别判断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的移动网络端口是否均处于开启状态;若是,则判定所述本地网络状态均处于所述网络连接状态。
第四判断单元113,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111判断到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均处于所述WIFI连接状态时,根据所述WIFI连接状态查询目标WIFI网络,获取所述目标WIFI网络的网络传输速度,并判断所述网络传输速度是否大于传输阈值;若否,则判定所述WIFI连接状态对应的所述主叫端或所述被叫端未满足所述网络通话条件。
第五判断单元114,用于当所述第三判断单元112判断到所述移动网络端口处于开启状态时,查询所述移动网络端口对应的所述主叫端或所述被叫端的剩余流量值,并判断所述剩余流量值是否大于流量阈值;若否,则判定所述移动网络端口对应的所述主叫端或所述被叫端未满足所述网络通话条件。
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语音通话控制装置100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14,用于判断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中是否存在相同的即时通讯应用;若否,则判定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均未满足所述网络通话条件;
第三判断模块15,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模块14判断到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中存在相同的所述即时通讯应用时,判断在所述即时通讯应用中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是否互为好友;若否,则判定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均未满足所述网络通话条件。
好友添加模块16,用于当所述第三判断模块15判断到在所述即时通讯应用中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并不是互为好友时,将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互相加为好友。
上述语音通话控制装置100,当接收到所述呼叫信号时,通过所述第一判断模块10分别对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是否满足所述网络通话条件的判定设计,以判定当前是否进行数据业务的语音通话,以使自动开启分组交换域或电路交换域,实现数据业务的通话或语音业务的通话,无需用户手动的进行语音业务或网络业务选择,简化的用户的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当接收到主叫端向被叫端发送的呼叫信号时,判断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是否均满足网络通话条件;
当判断到所述主叫端和/或所述被叫端未满足所述网络通话条件时,建立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电路交换域,并根据所述电路交换域实现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语音射频信号的传输,以进行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语音业务;
当判断到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均满足所述网络通话条件时,建立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分组交换域,并根据所述分组交换域实现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语音报文信号的传输,以进行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数据业务。所述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上述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Claims (10)

1.一种语音通话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主叫端向被叫端发送的呼叫信号时,判断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是否均满足网络通话条件;
当判断到所述主叫端和/或所述被叫端未满足所述网络通话条件时,建立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电路交换域,并根据所述电路交换域实现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语音射频信号的传输,以进行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语音业务;
当判断到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均满足所述网络通话条件时,建立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分组交换域,并根据所述分组交换域实现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语音报文信号的传输,以进行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数据业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通话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是否均满足网络通话条件的步骤包括:
分别获取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的本地网络状态,并判断所述本地网络状态是否均处于网络连接状态;
若是,则判定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均满足所述网络通话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语音通话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本地网络状态是否均处于网络连接状态的步骤包括:
分别判断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是否均处于WIFI连接状态;
当判断到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均处于所述WIFI连接状态时,判定所述本地网络状态均处于所述网络连接状态;
当判断到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和/或未处于所述WIFI连接状态时,分别判断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的移动网络端口是否均处于开启状态;
若是,则判定所述本地网络状态均处于所述网络连接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语音通话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到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均处于所述WIFI连接状态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WIFI连接状态查询目标WIFI网络;
获取所述目标WIFI网络的网络传输速度,并判断所述网络传输速度是否大于传输阈值;
若否,则判定所述WIFI连接状态对应的所述主叫端或所述被叫端未满足所述网络通话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语音通话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判断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的移动网络端口是否均处于开启状态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判断到所述移动网络端口处于开启状态时,查询所述移动网络端口对应的所述主叫端或所述被叫端的剩余流量值,并判断所述剩余流量值是否大于流量阈值;
若否,则判定所述移动网络端口对应的所述主叫端或所述被叫端未满足所述网络通话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通话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是否均满足网络通话条件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中是否存在相同的即时通讯应用;
当判断到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中未存在相同的所述即时通讯应用时,判定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均未满足所述网络通话条件;
当判断到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中存在相同的所述即时通讯应用时,判断在所述即时通讯应用中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是否互为好友;
若否,则判定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均未满足所述网络通话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语音通话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判断到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中存在相同的所述即时通讯应用时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即时通讯应用中将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互相加为好友。
8.一种语音通话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当接收到主叫端向被叫端发送的呼叫信号时,判断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是否均满足网络通话条件;
第一通话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到所述主叫端和/或所述被叫端未满足所述网络通话条件时,建立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电路交换域,并根据所述电路交换域实现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语音射频信号的传输,以进行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语音业务;
第二通话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到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均满足所述网络通话条件时,建立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分组交换域,并根据所述分组交换域实现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语音报文信号的传输,以进行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数据业务。
9.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移动终端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语音通话控制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语音通话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810888679.0A 2018-08-07 2018-08-07 语音通话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0404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88679.0A CN109040495B (zh) 2018-08-07 2018-08-07 语音通话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PCT/CN2019/097770 WO2020029807A1 (zh) 2018-08-07 2019-07-25 语音通话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88679.0A CN109040495B (zh) 2018-08-07 2018-08-07 语音通话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40495A true CN109040495A (zh) 2018-12-18
CN109040495B CN109040495B (zh) 2021-08-10

Family

ID=64648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88679.0A Active CN109040495B (zh) 2018-08-07 2018-08-07 语音通话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40495B (zh)
WO (1) WO2020029807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0211A (zh) * 2019-05-17 2019-10-01 合肥移瑞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检测上下行语音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WO2020029807A1 (zh) * 2018-08-07 2020-02-13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语音通话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040060A (zh) * 2020-08-28 2020-12-04 北京纽曼凤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种通信方式的界面的设计方法
CN112188006A (zh) * 2020-09-11 2021-01-05 广州宸祺出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个人隐私保密的司乘通讯方法及系统
WO2023193506A1 (zh) * 2022-04-08 2023-10-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语音传输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1958A (zh) * 2005-08-08 2006-1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从分组域向电路域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EP1962540A1 (en) * 2007-02-26 2008-08-2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Apparatuses,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User-Directed Dynamic Domain Selection
CN101926137A (zh) * 2007-12-21 2010-12-22 意大利电信股份公司 管理用户之间的通信会话建立的方法和系统
WO2011163181A2 (en) * 2010-06-25 2011-12-29 Alcatel-Lucent Usa Inc. Universal mobile manager interworking to support global roaming
CN102546998A (zh) * 2012-01-13 2012-07-04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融合VoIP技术与电信网络语音通话技术的通信方法
CN103716849A (zh) * 2012-10-09 2014-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切换语音电话业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968024A (zh) * 2015-04-29 2015-10-0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通话方法及装置
CN105119937A (zh) * 2015-09-14 2015-12-02 深圳市优友互联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的通话方法与装置
CN105516084A (zh) * 2015-11-25 2016-04-20 广州市百果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方法、呼叫服务器
CN105847505A (zh) * 2016-04-15 2016-08-10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电话通话方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07182113A (zh) * 2017-06-08 2017-09-19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多模移动终端的连网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0495B (zh) * 2018-08-07 2021-08-10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语音通话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1958A (zh) * 2005-08-08 2006-1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从分组域向电路域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EP1962540A1 (en) * 2007-02-26 2008-08-2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Apparatuses,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User-Directed Dynamic Domain Selection
CN101926137A (zh) * 2007-12-21 2010-12-22 意大利电信股份公司 管理用户之间的通信会话建立的方法和系统
WO2011163181A2 (en) * 2010-06-25 2011-12-29 Alcatel-Lucent Usa Inc. Universal mobile manager interworking to support global roaming
CN102546998A (zh) * 2012-01-13 2012-07-04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融合VoIP技术与电信网络语音通话技术的通信方法
CN103716849A (zh) * 2012-10-09 2014-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切换语音电话业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968024A (zh) * 2015-04-29 2015-10-0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通话方法及装置
CN105119937A (zh) * 2015-09-14 2015-12-02 深圳市优友互联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的通话方法与装置
CN105516084A (zh) * 2015-11-25 2016-04-20 广州市百果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方法、呼叫服务器
CN105847505A (zh) * 2016-04-15 2016-08-10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电话通话方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07182113A (zh) * 2017-06-08 2017-09-19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多模移动终端的连网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29807A1 (zh) * 2018-08-07 2020-02-13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语音通话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300211A (zh) * 2019-05-17 2019-10-01 合肥移瑞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检测上下行语音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2040060A (zh) * 2020-08-28 2020-12-04 北京纽曼凤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种通信方式的界面的设计方法
CN112188006A (zh) * 2020-09-11 2021-01-05 广州宸祺出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个人隐私保密的司乘通讯方法及系统
CN112188006B (zh) * 2020-09-11 2021-06-04 广州宸祺出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个人隐私保密的司乘通讯方法及系统
WO2023193506A1 (zh) * 2022-04-08 2023-10-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语音传输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40495B (zh) 2021-08-10
WO2020029807A1 (zh) 2020-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40495A (zh) 语音通话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1945167B (zh) 一种来电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RU2402173C2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обеспечения извещения, когда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 становится доступным для связи
CN103024217B (zh) 一种实现客服业务的方法及客服系统
CN103259820B (zh) 选择通信方式的方法及其通信终端
CN111510564B (zh) 基于互动式语音应答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07484190B (zh) 网络连接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264923A (zh) 用于确定推送消息的可靠性的消息传送系统
CN108540673A (zh) 好友添加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3281685A (zh) 一种来电信息提醒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3716849A (zh) 一种自动切换语音电话业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262881A (zh)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883290A (zh) 一种联系人在线状态通知方法及装置
CN109005107A (zh) 通讯方法、智能终端以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N105635494A (zh) 一种基于dtmf实现通话双方状态交换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4811368A (zh) 一种匿名聊天方法及系统
CN101202964A (zh) 处理业务的方法以及终端
CN102326376A (zh) 座席终端接入呼叫的方法、呼叫中心及系统
CN105119937B (zh) 用户终端的通话方法与装置
CN106535150A (zh) 一种来电转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03634484B (zh) 终端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924812A (zh) 通话拦截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955136A (zh) 终端管理装置及方法、终端及其动作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CN102238261A (zh) 一种控制通话接收设备接听通话请求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200340A (zh) 实现通话管理的方法、通话管理系统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