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31831B -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031831B CN109031831B CN201811005198.7A CN201811005198A CN109031831B CN 109031831 B CN109031831 B CN 109031831B CN 201811005198 A CN201811005198 A CN 201811005198A CN 109031831 B CN109031831 B CN 10903183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
- electrode
- common voltage
- compensation sub
- voltage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6776 visual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在显示阶段,与补偿子电极对应电连接的公共电压信号线,用于传输第一公共电压信号,与常规子电极对应电连接的公共电压信号线,用于传输第二公共电压信号,且第一公共电压信号不同于第二公共电压信号,有利于减少补偿区域内子像素单元的实际充电电压,与非补偿区域内子像素单元的实际充电电压之间的差异,以有利于避免黑线或黑条的出现,从而提高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指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面板被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公共场所大厅的信息查询机等电子设备中,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目前,“屏占比”成为衡量显示面板优劣的一个重要参数。“屏占比”越大,意味着显示面板的边框越小,可以提高观看者的视觉感受。然而,随着屏占比的增加,势必会对显示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如何提高具有高屏占比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用以提高具有高屏占比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包括:
器件设置区域、围绕所述器件设置区域的显示区域、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
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公共电极和多条公共电压信号线,所述公共电极被分割为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子电极,每个所述子电极与至少一条所述公共电压信号线对应电连接;
所述显示区域包括包围所述器件设置区域的补偿区域,且所述补偿区域沿着第一方向延伸至所述显示区域的至少一个边缘,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公共电压信号线的延伸方向;
所述子电极包括多个补偿子电极和多个常规子电极,所述补偿子电极位于所述补偿区域;
在触控阶段,所述公共电压信号线,用于为对应电连接的所述子电极输入触控信号;
在显示阶段,与所述补偿子电极对应电连接的所述公共电压信号线,用于传输第一公共电压信号,与所述常规子电极对应电连接的所述公共电压信号线,用于传输第二公共电压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公共电压信号不同于所述第二公共电压信号。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阵列基板。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由于在显示阶段,与补偿子电极对应电连接的公共电压信号线,用于传输第一公共电压信号,与常规子电极对应电连接的公共电压信号线,用于传输第二公共电压信号,且第一公共电压信号不同于第二公共电压信号,有利于减少补偿区域内子像素单元的实际充电电压,与非补偿区域内子像素单元的实际充电电压之间的差异,以有利于避免黑线或黑条的出现,从而提高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开关控制电路与补偿子电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开关控制电路与补偿子电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的开关控制电路与补偿子电极的另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第一补偿子电极与第二补偿子电极的排布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公共电压信号补偿后的时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补偿子电极、像素电极、以及公共电压信号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补偿子电极与公共电压信号线之间的第一种电连接方式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补偿子电极与公共电压信号线之间的第二种电连接方式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中只是为了说明各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但并不表示各结构的实际尺寸大小。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参见图1所示,为了提高显示面板的屏占比,实现窄边框的设计,在显示区域设置了器件设置区域Q,该器件设置区域Q可以用于设置摄像头、听筒或传感器等器件。
由于在显示区域AA的挖孔,使得器件设置区域Q对应的数据线(标记为S1)电连接的子像素单元的个数,小于非器件设置区域Q对应的数据线(标记为S2)电连接的子像素单元的个数,使得标记为S1的数据线的负载与标记为S2的数据线的负载不同,进而导致与数据线S1电连接的子像素单元a的像素电压,与数据线S2的子像素单元b的像素电压不同。
由于子电极在显示阶段时用作公共电极,在触控阶段用作触控电极,且在显示阶段,各公共电极的公共电压信号是相同的,在子像素单元的实际充电电压为像素电压与公共电压之差时,子像素单元a的实际充电电压与子像素单元b的实际充电电压明显不同,从而导致在显示阶段时,会出现黑线或黑条(V-band),影响显示效果。
目前,为了解决V-band的现象,可以对数据线S1进行补偿,但补偿效果的前期评估与实际结构会有差异,使得评估存在难度,并且一旦成品产出后在硬件上无法再进行调整。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用于提高显示区域内设置有器件设置区域Q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并且在成品产出后还可以对显示效果做进一步地调整。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阵列基板,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中,图2和图3为两种不同结构的阵列基板,且图中仅示出了部分子电极、部分数据线、部分子像素单元;阵列基板可以包括:
器件设置区域Q、围绕器件设置区域Q的显示区域AA、以及围绕显示区域AA的非显示区域B;
阵列基板还包括公共电极和多条公共电压信号线(如实线U和U2),公共电极被分割为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子电极(如图2中的补偿子电极和常规子电极,以及图3中的n1-n4),每个子电极与至少一条公共电压信号线(如实线U和U2)对应电连接;
显示区域AA包括包围器件设置区域Q的补偿区域C(稀疏黑点填充区域),且补偿区域C沿着第一方向延伸至显示区域AA的至少一个边缘,第一方向平行于公共电压信号线的延伸方向;
子电极包括多个补偿子电极(图3中n1表示补偿子电极1,n2表示补偿子电极2,n3表示补偿子电极3,n4表示补偿子电极4)和多个常规子电极,补偿子电极位于补偿区域C;
在触控阶段,公共电压信号线,用于为对应电连接的子电极输入触控信号;
在显示阶段,与补偿子电极对应电连接的公共电压信号线,用于传输第一公共电压信号,与常规子电极对应电连接的公共电压信号线,用于传输第二公共电压信号;其中,第一公共电压信号不同于第二公共电压信号。
其中,第一公共电压信号可以为补偿后的公共电压信号,第二公共电压信号可以为未补偿的公共电压信号。也就是说,在显示阶段,与补偿子电极对应电连接的公共电压信号线,为对应的补偿子电极传输补偿后的公共电压信号,而与常规子电极对应电连接的公共电压信号线,为对应的常规子电极传输补偿前的公共电压信号;从而,实现对补偿子电极的公共电压的补偿,有利于减少补偿区域内子像素单元的实际充电电压,与非补偿区域内子像素单元的实际充电电压之间的差异,以避免黑线或黑条的出现,提高显示效果。
在具体实施时,参见图2和图3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阵列基板还包括多条平行于第一方向的数据线(如虚线S1和S2);在垂直于阵列基板表面的方向上,一个子电极与多条数据线交叠,如图2和图3所示,对于常规子电极1和2,均与两条数据线交叠,图中仅示出了部分数据线,而在实际的阵列基板中,一个子电极会与很多条数据线交叠;数据线包括第一数据线S1和第二数据线S2,第一数据线S1位于补偿区域C,第二数据线S2位于除补偿区域C之外的区域;并且,在显示阶段,第一数据线S1,用于传输第一数据电压信号,第二数据线S2,用于传输第二数据电压信号。
为了进一步地确定出第一公共电压信号与第二公共电压信号的关系,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公共电压信号中公共电压,与输入该第一公共电压信号的补偿子电极交叠的任意一条第一数据线S1上传输的第一数据电压信号中数据电压的差值为第一差值;第二公共电压信号中公共电压,与输入该第二公共电压信号的常规子电极交叠的任意一条第二数据线S2上传输的第二数据电压信号中数据电压的差值为第二差值;第一差值的绝对值与第二差值的绝对值之差在预设范围内。
其中,以第一数据线S1为例,第一差值可以理解为:补偿子电极3的第一公共电压与第一数据线S1上的第一数据电压之间的差值,即在垂直于阵列基板表面的方向上,与补偿子电极3交叠的子像素单元的实际充电电压。以第二数据线S2为例,第二差值可以理解为:常规子电极2的第二公共电压与第二数据线S2上的第二数据电压之间的差值,即在垂直于阵列基板表面的方向上,与常规子电极2交叠的子像素单元的实际充电电压。
而第一差值的绝对值与第二差值的绝对值之差在预设范围内,可以理解为:第一差值的绝对值与第二差值的绝对值在预设范围内是相等的;也就是说,与补偿子电极3交叠的子像素单元的实际充电电压,与常规子电极2交叠的子像素单元的实际充电电压,在一定的范围内认为是相同的,如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阵列基板中各子像素单元的实际充电电压的一致性,避免黑线和黑条的出现,从而提高显示效果。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范围可以设置为0-10%,如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与补偿子电极交叠的子像素单元的实际充电电压,以及与常规子电极交叠的子像素单元的实际充电电压之间的差异,进而减少黑线或黑条出现的几率。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范围可以进一步地设置为0-5%。如此,可以使得与补偿子电极交叠的子像素单元的实际充电电压,以及与常规子电极交叠的子像素单元的实际充电电压之间的差异更小,更加趋于相同,从而可以大大提高显示的均一性,有效避免黑线或黑条的出现,从而有效提高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补偿区域C可以沿着第一方向延伸至显示区域AA的至少一个边缘,未给出图示。当然,参见图2所示,补偿区域C还可以沿着第一方向延伸至显示区域AA相对的两个边缘,如此,可以全面地对需要补偿公共电压的子电极均进行补偿,较大程度地提高显示效果。
在具体实施时,为了能够对补偿区域C进行有效补偿,可以对补偿区域C进行分区设置,也就是说,补偿区域C可以包括:多个补偿子区域(图2和图3中仅示出了部分补偿子区域,如C1和C2),且一个补偿子区域包括多个补偿子电极,其中,一个补偿子区域包括的补偿子电极的数量并不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并且,各补偿子区域可以沿着第一方向呈一字排列,例如,图2和图3中所示的两个但不限于标记为C1和C2的补偿子区域的排列方式;从而在沿着第一方向,实现对各补偿子区域的依次过渡补偿,提高显示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对补偿区域C进行实际分区时,可以显示区域AA的长度,以及驱动芯片(如图2和图3中的IC)中的空置输出端(下述内容中有详细说明)为参考,例如但不限于,显示区域AA的长度为15cm时,若空置输出端共有24个,可以划分成24个补偿子区域,且已0.6cm为单位进行调整分区。
针对不同的分区,可以采用不同的补偿方式,具体为:
针对一个补偿子区域内的各补偿子电极,输入的第一公共电压信号均相同;
针对不同补偿子区域内的补偿子电极,输入的第一公共电压信号不同。
例如,参见图2所示,对于标记为C1的补偿子区域,补偿子电极1和补偿子电极2中,输入的第一公共电压信号相同;补偿子电极1位于补偿子区域C1,补偿子电极3位于补偿子区域C2,所以补偿子电极1和补偿子电极3中,输入的第一公共电压信号不同。
如此,可以依据实际的需求,有区别的对不同补偿子区域进行补偿,在增加操作的灵活性的同时,还可以提高补偿的精度,有利于减少各补偿子区域之间的差异,有效地提高显示效果;并且,对一个补偿子区域内的各补偿子电极,输入相同的第一公共电压信号,可以降低补偿过程的操作复杂性;又因第一公共电压信号是驱动芯片通过公共电压信号线传输的,所以在对一个补偿子区域内的各补偿子电极,输入相同的第一公共电压信号时,可以减少驱动芯片的运算复杂度,从而减少驱动芯片的功耗,有利于延长显示装置的待机时间。
可选地,为了便于对各补偿子区域的补偿,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非显示区域B包括与补偿子区域一一对应设置的开关控制电路,如图2和图3所示,由于图2和图3中仅示出了两个补偿子区域,所以在非显示区域B对应的示出了两个开关控制电路(K1和K2),但这并不说明非显示区域B仅设置有两个开关控制电路;其中,开关控制电路,用于在显示阶段,控制向对应设置的补偿子区域内的补偿子电极输入第一公共电压信号,在触控阶段,控制向对应设置的补偿子区域内的补偿子电极输入触控信号。
例如,参见图2所示,图中示出了两个补偿子区域,分别为C1和C2,与补偿子区域C1对应设置的开关控制电路为K1,与补偿子区域C2对应设置的开关控制电路为K2;在触控阶段,子电极用作触控电极,所以开关控制电路K2可以控制向位于补偿子区域C2内的补偿子电极3和补偿子电极4输入触控信号,开关控制电路K1可以控制向位于补偿子区域C1内的补偿子电极1和补偿子电极2输入触控信号,以实现对显示装置表面的触控检测。
而在显示阶段时,子电极用作公共电极,所以开关控制电路K2可以控制向位于补偿子区域C2内的补偿子电极3和补偿子电极4输入第一公共电压信号(即补偿后的公共电压信号),开关控制电路K1可以控制向位于补偿子区域C1内的补偿子电极1和补偿子电极2输入第一公共电压信号(即补偿后的公共电压信号)。而对于常规子电极1至常规子电极4,由于其不需要补偿,所以无需设置开关控制电路,与常规子电极1电连接的公共电压信号线U2,可以直接将驱动芯片(如IC)输出的触控信号和第二公共电压信号(即未补偿的公共电压信号)分时输入至常规子电极1中,完成触控检测和显示功能。
如此,在设置开关控制电路(如K1和K2)之后,可以通过开关控制电路的设置,在触控阶段时,实现向补偿子电极输入触控信号,而在显示阶段时,实现针对一个补偿子区域内的各补偿子电极,输入的第一公共电压信号均相同,针对不同补偿子区域内的补偿子电极,输入的第一公共电压信号不同,从而实现分区补偿。
可选地,为了实现开关控制电路的功能,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参见图4和图5所示的开关控制电路与补偿子电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开关控制电路可以包括多个控制单元M;其中,一个补偿子区域包括的补偿子电极,与该补偿子区域对应设置的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的控制单元M一一对应设置;也就是说,针对一个补偿子区域,一个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的控制单元M的个数与补偿子电极的个数,设置为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如此,可以实现一个控制单元M控制一个补偿子电极。
例如,参见图4所示,开关控制电路K1包括两个控制单元M,且补偿子区域C1内包括补偿子电极1和补偿子电极2,一个控制单元M与补偿子电极1对应设置,另一个控制单元M与补偿子电极2对应设置。
具体地,为了实现控制单元M的功能,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参见图4和图5所示的开关控制电路与补偿子电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控制单元M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开关晶体管;其中,与补偿子电极对应电连接的任意一条公共电压信号线与一个开关晶体管对应设置。
例如,在与补偿子电极对应连接的公共电压信号线为一条时,控制单元M包括一个开关晶体管,且该条公共电压信号线与该开关晶体管电连接,未给出图示。
又例如,在与补偿子电极对应连接的公共电压信号线为两条时,控制单元M包括两个开关晶体管,例如图4和图5中与补偿子电极1电连接的,且标记为U3和U4的公共电压信号线,以及标记为T1和T2的两个开关晶体管,公共电压信号线U3和U4分别与两个开关晶体管(如第一开关晶体管T1和第二开关晶体管T2)一一对应设置,即U3与第一开关晶体管T1对应连接,U4与第二开关晶体管T2对应连接。
又例如,在与补偿子电极对应连接的公共电压信号线为两条,且补偿子电极为块状电极时,标记为U3和U4的两条公共电压信号线可以合并为一条,标记为U1,此时控制单元M可以包括一个开关晶体管(如第一开关晶体管T1),如图6所示,U1与第一开关晶体管T1对应连接。如此,可以减少开关晶体管的设置数量,从而减少非显示区域的占用面积,有利于实现窄边框的设计。
并且,在非显示区域B包括控制信号线,以及驱动芯片,驱动芯片包括:与公共电压信号线电连接的公共电压信号输出端,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控制信号线电连接,源极与提供补偿后的公共电压信号的公共电压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漏极与补偿子电极对应电连接的公共电压信号线电连接。
参见图4和图5所示,以第一开关晶体管T1为例,第一开关晶体管T1的栅极与控制信号线R1连接,源极与提供补偿后的公共电压信号的公共电压信号输出端W1连接,漏极与补偿子电极对应电连接的公共电压信号线U3连接;如此,在控制信号线R1输入的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将公共电压信号输出端W1在显示阶段提供的补偿后的公共电压信号传输至公共电压信号线U3中,并由公共电压信号线U3将补偿后的公共电压信号输入至对应的补偿子电极1中,实现补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不同补偿子区域内的补偿子电极,与对应设置的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的控制信号线传输的控制信号不同;针对一个补偿子区域内的不同补偿子电极,与对应设置的开关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的控制信号线传输的控制信号相同。
如此,可以实现针对一个补偿子区域内的各补偿子电极,输入的第一公共电压信号均相同;针对不同补偿子区域内的补偿子电极,输入的第一公共电压信号不同,从而实现分区补偿。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驱动芯片包括多个空置输出端(如图4和图5中的CG1和CG2),控制信号线的一端与空置输出端电连接,另一端与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时,说明控制信号线中的控制信号是由驱动芯片中的空置输出端提供的,也就是说,控制信号是由驱动芯片提供的。
并且,参见图4和图5所示,对于控制单元M中的两个开关晶体管(T1和T2),可以等效成电阻,栅极电压的大小决定了等效阻值的大小,调整控制信号可以调整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电压,进而调整栅极的开启程度,从而调整阻值,最后实现对漏极输出电压的调整。因此,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通过驱动芯片的公共电压信号端(如W1和W2)提供的公共电压是相同的,通过控制信号调整开关晶体管的开启程度,从而调整开关晶体管漏极输出的公共电压的大小,实现针对一个补偿子区域内的各补偿子电极,输入的第一公共电压信号均相同,针对不同补偿子区域内的补偿子电极,输入的第一公共电压信号不同,从而实现分区补偿。
若要实现针对不同补偿子区域内的补偿子电极,与对应设置的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的控制信号线传输的控制信号不同,针对一个补偿子区域内的不同补偿子电极,与对应设置的开关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的控制信号线传输的控制信号相同,具体的实现方式与补偿子电极的结构有关,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在补偿子电极为一个块状电极时,在一个补偿子区域内,与对应各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的控制信号线与同一空置输出端电连接。
例如,在一个补偿子电极与两条公共电压信号线对应电连接时,参见图4所示,补偿子电极1对应的控制单元M中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T1和第二开关晶体管T2,补偿子电极2对应的控制单元M中同样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T1和第二开关晶体管T2;并且,两个第一开关晶体管T1和两个第二开关晶体管T2的栅极电连接的控制信号线,与同一个空置输出端CG1连接。
如此,通过驱动芯片的空置输出端CG1输出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可以控制两个第一开关晶体管T1和两个第二开关晶体管T2同时打开,在显示阶段,为补偿子电极1和补偿子电极2输入补偿后的公共电压信号,实现补偿,提高显示效果。此外,该种设置方式,还可以减少驱动芯片的空置输出端的占用,即占用较少的空置输出端即可实现分区补偿,减少了非显示区域B的布线,从而减少了非显示区域B的占用面积,有利于窄边框的设计。
而对于第二种实现方式适用的补偿子电极的结构为:补偿子电极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补偿子电极和至少一个第二补偿子电极,为了能够清楚地说明第二种实现方式,首先,对补偿子电极的结构进行说明。
参见图3和图5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补偿子电极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补偿子电极和至少一个第二补偿子电极;针对与一个补偿子电极对应电连接的至少两条公共电压信号线,其中一部分公共电压信号线与第一补偿子电极对应电连接,另一部分公共电压信号线与第二补偿子电极对应电连接。
其中,对于一个补偿子电极,包括的第一补偿子电极的数量和第二补偿子电极的数量,可以设置为相同,如图5和图7所示,当然,第一补偿子电极的数量与第二补偿子电极的数量,还可以设置为不同,如图3所示,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此并不限定。
在一个补偿子电极对应连接有两条公共电压信号线(如U3和U4)时,参见图5所示,U3可以与第一补偿子电极(如斜线填充区域)对应电连接,U4可以与第二补偿子电极(如白色填充区域)对应电连接;当然,还可以是U3与第二补偿子电极对应电连接,U4与第一补偿子电极对应电连接,未给出图示,在此并不限定。
如此,可以有利于实现与显示面板的列反转或点反转的驱动方式相配合使用,提高补偿的精确度,提高显示效果。
并且,在阵列基板中,子像素单元是阵列排布的,且在列反转或点反转的驱动方式中,同一行中相邻两个子像素单元的像素电压的极性相反;因此,在补偿子电极包括多个第一补偿子电极和多个第二补偿子电极时,第一补偿子电极和第二补偿子电极交替排列设置(如图3和图5所示),有利于实现与显示面板的列反转或点反转的驱动方式相配合使用。
进一步地,多个第一补偿子电极和多个第二补偿子电极,在交替排列设置时,可以有各种交替排列方式,如图7所示,第一补偿子电极(斜线填充区域)和第二补偿子电极(白色填充区域)交替设置于两行中。
为了便于控制和布线,还可以如图5所示,第一补偿子电极(斜线填充区域)和第二补偿子电极(白色填充区域)交替设置于一行中,也就是说,各第一补偿子电极与各第二补偿子电极呈一字排列;并且,显示区域AA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子像素单元,一列子像素单元与一条数据线对应连接;在垂直于阵列基板表面的方向上,第一补偿子电极和第二补偿子电极可以均与至少一列子像素单元交叠。也就是说,第一补偿子电极与至少一列子像素单元交叠,第二补偿子电极与至少一列子像素单元交叠。
那么,针对一个补偿子电极,在显示阶段,与第一补偿子电极对应电连接的公共电压信号线,用于传输第一子公共电压信号,与第二补偿子电极对应电连接的公共电压信号线,用于传输第一第二子公共电压信号。
其中,第一子公共电压信号中公共电压,与输入该第一子公共电压信号的第一补偿子电极交叠的任意一列子像素单元对应连接的第一数据线上传输的第一数据电压信号中数据电压的差值为第三差值;
第一第二子公共电压信号中公共电压,与输入该第一第二子公共电压信号的第二补偿子电极交叠的任意一列子像素单元对应连接的第一数据线上传输的第一数据电压信号中数据电压的差值为第四差值;
第三差值的绝对值与第四差值的绝对值之差在预设范围内。
对于第三差值与第四差值的理解,与前述提及的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的类似,具体参见对第一差值,第二差值的描述,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此,更加有利于实现与显示面板的列反转或点反转的驱动方式相配合使用,提高补偿的精度,从而大大提高显示效果。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垂直于第一方向上,第一补偿子电极的长度和第二补偿子电极的长度相等,均用L1表示,而子像素单元的长度用L2表示,参见图3所示,L1大于L2,即第一补偿子电极的长度和第二补偿子电极的长度,大于子像素单元的长度相等;如此,在提高补偿精确度的同时,可以减少一个补偿子电极中包括的第一补偿子电极和第二补偿子电极的数量,避免因一个补偿子电极中包括的第一补偿子电极和第二补偿子电极的数量过多,而引起的每个第一补偿子电极和第二补偿子电极的尺寸较小造成的制作工艺难度增加。
当然,在垂直于第一方向上,还可以使得第一补偿子电极的长度和第二补偿子电极的长度,均与子像素单元的长度相等,参见图5所示,如此,可以保证在对公共电压信号进行补偿之后,每个子像素单元的实际充电电压是相同的,最大程度地提高补偿的精确度。
参见图5所示,子像素单元P1为用网格填充的区域,且网格填充区域与白色填充区域,以及网格填充区域与斜线填充区域,在X方向上,基本完全重叠,说明了在X方向上,第一补偿子电极、第二补偿子电极、子像素单元P1,三者的长度是相同的。需要说明的是,图中仅是为了说明第一补偿子电极、第二补偿子电极、以及子像素单元P1在X方向上的长度,而在Y方向上的长度并不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因此,基于图3和图5所示的结构,第二种实现方式为:一个补偿子区域内,第一补偿子电极对应的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的控制信号线,以及第二补偿子电极对应的开关晶体管电连接的控制信号线,分别与不同的空置输出端电连接。
具体地,参见图5所示的开关控制电路和补偿子电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每个补偿子电极包括三个第一补偿子电极(斜线填充区域),以及三个第二补偿子电极(白色填充区域),第一补偿子电极和第二补偿子电极呈一字交替排布,且标记为U3的公共电压信号线与三个第一补偿子电极对应电连接,标记为U4的公共电压信号线与三个第二补偿子电极对应电连接。
如果在X方向,三个第一补偿子电极和三个第二补偿子电极与一个子像素单元P1的长度相等时,且同一行中相邻两个子像素单元的像素电压的极性相反时,为了实现精确地补偿,可以向标记为U3和U4的两条公共电压信号线中,输入极性相反的补偿后的公共电压信号。所以此时,一个控制单元M的两个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的控制信号线需要与不同的空置输出端连接,如标记为R1的控制信号线与标记为CG1的空置输出端对应电连接,标记为R2的控制信号线与标记为CG2的空置输出端对应电连接。
通过空置输出端CG1向控制信号线R1输入第一控制信号,通过空置输出端CG2向控制信号线R2输入第二控制信号,在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可以控制第一开关晶体管T1和第二开关晶体管T2的栅极的开启程度,从而将公共电压信号输出端W1和W2提供的极性相反的信号,通过U3和U4输入至第一补偿子电极和第二补偿子电极中。从而对每个子像素单元对应的补偿子电极的公共电压实现精准地补偿,保证每个子像素单元的实际充电电压保持一致,提高显示效果。
例如,以图5中右边的补偿子电极为例,假设标记为P1的子像素单元与非补偿区域的子像素单元相比亮度偏大,也就是偏亮时,需要降低P1的实际充电电压,所以在当前帧,与P1电连接的第一数据线(图中未示出)传输正极性的数据电压时,需要增加与P1对应的第一补偿子电极的公共电压,将未补偿的公共电压V0与正的补偿值△1之和作为补偿后的公共电压,从而在增加与P1对应的第一补偿子电极上的公共电压的基础上,减少P1的实际充电电压,以降低P1的亮度。在下一帧时,与P1电连接的第一数据线(图中未示出)传输负极性的数据电压,所以需要减小与P1对应的第一补偿子电极的公共电压,即将未补偿的公共电压V0与负的补偿值△2之和作为补偿后的公共电压,从而在减小与P1对应的第一补偿子电极上的公共电压的基础上,减少P1的实际充电电压,以降低P1的亮度,具体可参见图8所示的对公共电压信号进行补偿后的时序图。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第二种实现方式,只要补偿子电极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补偿子电极和至少一个第二补偿子电极;针对与一个补偿子电极对应电连接的至少两条公共电压信号线,其中一部分公共电压信号线与第一补偿子电极对应电连接,另一部分公共电压信号线与第二补偿子电极对应电连接;并且,驱动芯片包括多个空置输出端,控制信号线的一端与空置输出端电连接,另一端与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即可采用第二种方式(一个补偿子区域内,第一补偿子电极对应的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的控制信号线,以及第二补偿子电极对应的开关晶体管电连接的控制信号线,分别与不同的空置输出端电连接),实现针对不同补偿子区域内的补偿子电极,与对应设置的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的控制信号线传输的控制信号不同,针对一个补偿子区域内的不同补偿子电极,与对应设置的开关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的控制信号线传输的控制信号相同,从而实现分区补偿。
在实际的过程中,不管是上述第一种实现方式,还是第二种实现方式,在对各补偿子区域中补偿子电极的公共电压进行补偿时,可以根据第一数据线的负载大小,以及时延大小等因素来确定。
例如,假设将补偿区域划分为24个补偿子区域,且24个补偿子区域呈一字沿着列方向排列,沿着列方向,补偿子区域的编号依次为1-24。其中,非补偿区域内子像素单元的亮度为LV0,常规子电极的公共电压为VCOM0;而补偿子区域1内子像素单元的亮度为LV1,此时调节补偿子区域1中各补偿子电极的公共电压,以使补偿子区域1中子像素单元调整后的亮度LV1’等于LV0,同样地,调节补偿子区域24中各补偿子电极的公共电压,以使补偿子区域24中子像素单元调整后的亮度LV24’等于LV0,从而实现补偿子区域1至补偿子区域24,其中的各补偿子电极补偿后的公共电压均匀过渡,保证补偿区域内各子像素单元的实际充电电压保持一致,提高显示效果。
以500NIT的白画面显示亮度为例,白点电压调整0.4V亮度变化范围可达到10nit左右,所以可以0.01V作为调整步长,调整不同补偿子区域的补偿子电极补偿后的公共电压,使得具有足够的空间对公共电压进行调整补偿,最终提高显示效果。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非显示区域B包括驱动芯片,驱动芯片包括多个空置输出端时,补偿子区域的设置数量可以不大于空置输出端的设置数量。并且,空置输出端为驱动芯片中未使用的输出端,即未与任何信号线连接,如此,可以仅需要利用驱动芯片的空置输出端,即可实现对控制单元中的开关晶体管的控制,无需在非显示区域B增加新的电路结构,仅需要布置控制信号线即可,有利于减少非显示区域B的占用面积。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补偿子电极为一个块状电极(参见图4所示)时,补偿子区域的设置数量可以等于空置输出端的设置数量,或者,在补偿子电极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补偿子电极和至少一个第二补偿子电极(参见图5所示)时,补偿子区域的设置数量可以为空置输出端的设置数量的二分之一。如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地设置,从而满足各种结构的需要。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中,对于子电极与公共电压信号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参见图9至图11所示的剖视图,其中,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补偿子电极、像素电极、以及公共电压信号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剖视图,图10和图11分别为补偿子电极与公共电压信号线之间的电连接方式的剖视图,U5表示与补偿子电极3电连接的其中一条公共电压信号线,P0表示子像素单元的像素电极,n3表示补偿子电极3,n5表示与子像素单元对应设置的补偿子电极;通过两个剖视图可以确定,补偿子电极(n5或n3)位于像素电极(P0)靠近阵列基板的一侧,并且公共电压信号线(U5)位于补偿子电极3靠近阵列基板的一侧,也就是说,补偿子电极3位于公共电压信号线(U5)与像素电极(P0)之间的膜层;并且,补偿子电极(如n3)与公共电压信号线(U5)在位于不同膜层时,可以通过过孔(如图10中的虚线圈所示)连接,或者通过跨桥(如图11中的虚线圈所示)的方式连接,以使公共电压信号线可以将补偿后的公共电压信号传输至对应的补偿子电极中。如此,可以在避免各结构之间产生相互干扰的同时,有效地利用阵列基板的空间。
当然,对于公共电压信号线、补偿子电极、以及像素电极之间的位置关系,还可以为补偿子电极位于像素电极远离阵列基板的一侧,公共电压信号线位于补偿子电极靠近阵列基板的一侧,也就是说,公共电压信号线位于补偿子电极与像素电极之间的膜层,未给出图示,不管是哪种相对位置关系,只要能够保证补偿子电极、公共电压信号线、以及像素电极的正常工作,实现正常显示即可,在此并不限定。
并且,在图9所示的剖视图中,T0表示位于每个子像素单元内的开关晶体管,该开关晶体管T0的源极与第一数据线连接,漏极与像素电极(如P0)连接,以便于将第一数据线上传输的数据信号传输至像素电极中。虽然在图中,开关晶体管T0为底栅结构,但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开关晶体管T0还可以是顶栅结构(未给出图示),在此并不限定,只要能够实现开关晶体管T0的功能即可。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3所示,可以包括:液晶显示面板50;其中,图中示例性的示出了液晶显示面板50中具有三个器件设置区域Q,但在实际情况中,并不限于三个器件设置区域Q;并且,液晶显示面板50可以包括: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阵列基板51,与阵列基板51相对而置的对向基板52,以及位于阵列基板51与对向基板52之间的液晶53,具体参见图12所示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如图13所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阵列基板的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由于在显示阶段,与补偿子电极对应电连接的公共电压信号线,用于传输第一公共电压信号,与常规子电极对应电连接的公共电压信号线,用于传输第二公共电压信号,且第一公共电压信号不同于第二公共电压信号,有利于减少补偿区域内子像素单元的实际充电电压,与非补偿区域内子像素单元的实际充电电压之间的差异,以有利于避免黑线或黑条的出现,从而提高显示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9)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器件设置区域、围绕所述器件设置区域的显示区域、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
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公共电极和多条公共电压信号线,所述公共电极被分割为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子电极,每个所述子电极与至少一条所述公共电压信号线对应电连接;
所述显示区域包括包围所述器件设置区域的补偿区域,且所述补偿区域沿着第一方向延伸至所述显示区域的至少一个边缘,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公共电压信号线的延伸方向;
所述子电极包括多个补偿子电极和多个常规子电极,所述补偿子电极位于所述补偿区域;
在触控阶段,所述公共电压信号线,用于为对应电连接的所述子电极输入触控信号;
在显示阶段,与所述补偿子电极对应电连接的所述公共电压信号线,用于传输第一公共电压信号,与所述常规子电极对应电连接的所述公共电压信号线,用于传输第二公共电压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公共电压信号不同于所述第二公共电压信号,以减少所述补偿区域内的第一实际充电电压与所述显示区域中除所述补偿区域之外区域内的第二实际充电电压之间的差异,所述第一实际充电电压为:像素电压与所述第一公共电压信号中公共电压的差值,所述第二实际充电电压为:像素电压与所述第二公共电压信号中公共电压的差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多条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数据线;在垂直于所述阵列基板表面的方向上,一个所述子电极与多条所述数据线交叠;所述数据线包括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所述第一数据线位于所述补偿区域,所述第二数据线位于除所述补偿区域之外的区域;
在所述显示阶段,所述第一数据线,用于传输第一数据电压信号,所述第二数据线,用于传输第二数据电压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公共电压信号中公共电压,与输入该第一公共电压信号的所述补偿子电极交叠的任意一条第一数据线上传输的所述第一数据电压信号中数据电压的差值为第一差值;
所述第二公共电压信号中公共电压,与输入该第二公共电压信号的所述常规子电极交叠的任意一条第二数据线上传输的所述第二数据电压信号中数据电压的差值为第二差值;
所述第一差值的绝对值与所述第二差值的绝对值之差在预设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范围为0-1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范围为0-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公共电压信号为补偿后的公共电压信号;
所述第二公共电压信号为未补偿的公共电压信号。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子电极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补偿子电极和至少一个第二补偿子电极;
针对与一个所述补偿子电极对应电连接的至少两条所述公共电压信号线,其中一部分所述公共电压信号线与所述第一补偿子电极对应电连接,另一部分所述公共电压信号线与所述第二补偿子电极对应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子电极包括多个第一补偿子电极和多个第二补偿子电极;
所述第一补偿子电极与所述第二补偿子电极交替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补偿子电极与各所述第二补偿子电极呈一字排列;
所述显示区域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子像素单元,一列所述子像素单元与一条所述数据线对应连接;在垂直于所述阵列基板表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补偿子电极和所述第二补偿子电极均与至少一列子像素单元交叠;
针对一个所述补偿子电极,在所述显示阶段,与所述第一补偿子电极对应电连接的所述公共电压信号线,用于传输第一子公共电压信号,与所述第二补偿子电极对应电连接的所述公共电压信号线,用于传输第一第二子公共电压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子公共电压信号中公共电压,与输入该第一子公共电压信号的所述第一补偿子电极交叠的任意一列所述子像素单元对应连接的第一数据线上传输的第一数据电压信号中数据电压的差值为第三差值;
所述第一第二子公共电压信号中公共电压,与输入该第一第二子公共电压信号的所述第二补偿子电极交叠的任意一列所述子像素单元对应连接的第一数据线上传输的第一数据电压信号中数据电压的差值为第四差值;
所述第三差值的绝对值与所述第四差值的绝对值之差在所述预设范围内。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域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子像素单元;
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补偿子电极的长度和所述第二补偿子电极的长度,均与所述子像素单元的长度相等。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区域包括:多个补偿子区域,一个所述补偿子区域包括多个所述补偿子电极;
针对一个所述补偿子区域内的各补偿子电极,输入的第一公共电压信号均相同;
针对不同所述补偿子区域内的补偿子电极,输入的第一公共电压信号不同。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区域包括与所述补偿子区域一一对应设置的开关控制电路;
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显示阶段,控制向对应设置的所述补偿子区域内的所述补偿子电极输入第一公共电压信号,在所述触控阶段,控制向对应设置的所述补偿子区域内的所述补偿子电极输入触控信号。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多个控制单元;
一个所述补偿子区域包括的所述补偿子电极,与该所述补偿子区域对应设置的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的所述控制单元一一对应设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开关晶体管;
与所述补偿子电极对应电连接的任意一条所述公共电压信号线与一个所述开关晶体管对应设置;
所述非显示区域包括控制信号线,以及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包括:与所述公共电压信号线电连接的公共电压信号输出端;
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控制信号线电连接,源极与提供补偿后的公共电压信号的所述公共电压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漏极与所述补偿子电极对应电连接的公共电压信号线电连接;
针对不同所述补偿子区域内的所述补偿子电极,与对应设置的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的所述控制信号线传输的控制信号不同;
针对一个所述补偿子区域内的不同所述补偿子电极,与对应设置的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的所述控制信号线传输的控制信号相同。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片包括多个空置输出端,所述控制信号线的一端与所述空置输出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所述补偿子电极为一个块状电极,一个所述补偿子区域内,与对应各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的所述控制信号线与同一所述空置输出端电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子电极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补偿子电极和至少一个第二补偿子电极;针对与一个所述补偿子电极对应电连接的至少两条所述公共电压信号线,其中一部分所述公共电压信号线与所述第一补偿子电极对应电连接,另一部分所述公共电压信号线与所述第二补偿子电极对应电连接;
所述驱动芯片包括多个空置输出端,所述控制信号线的一端与所述空置输出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一个所述补偿子区域内,所述第一补偿子电极对应的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的所述控制信号线,以及所述第二补偿子电极对应的所述开关晶体管电连接的所述控制信号线,分别与不同的所述空置输出端电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区域包括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包括多个空置输出端;
所述补偿子区域的设置数量不大于所述空置输出端的设置数量。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子区域的设置数量等于所述空置输出端的设置数量,或所述补偿子区域的设置数量为所述空置输出端的设置数量的二分之一。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补偿子区域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呈一字排列。
1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晶显示面板;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如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005198.7A CN109031831B (zh) | 2018-08-30 | 2018-08-30 |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005198.7A CN109031831B (zh) | 2018-08-30 | 2018-08-30 |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031831A CN109031831A (zh) | 2018-12-18 |
CN109031831B true CN109031831B (zh) | 2021-04-09 |
Family
ID=64626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005198.7A Active CN109031831B (zh) | 2018-08-30 | 2018-08-30 |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03183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17148B (zh) * | 2019-03-21 | 2021-04-0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补偿电路、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
CN111243538B (zh) * | 2020-02-14 | 2022-08-0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的公共电压补偿方法及装置、显示面板和装置 |
CN111900186B (zh) * | 2020-06-17 | 2022-07-12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099273A (zh) * | 2020-09-27 | 2020-12-18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14280854B (zh) * | 2021-12-17 | 2022-11-25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器 |
CN114170962A (zh) * | 2021-12-17 | 2022-03-11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显示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
CN114355689A (zh) * | 2022-01-21 | 2022-04-15 | 鄂尔多斯市源盛光电有限责任公司 |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40064184A (ko) * | 2012-11-19 | 2014-05-28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
CN105632450A (zh) * | 2016-04-07 | 2016-06-0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的校正方法及装置 |
CN106919287A (zh) * | 2017-03-08 | 2017-07-04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CN108255350A (zh) * | 2018-03-09 | 2018-07-06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696858B2 (en) * | 2013-07-08 | 2017-07-04 | Synaptics Incorporated | Display device having an integrated sensing device with improved proximity sensing |
KR102082409B1 (ko) * | 2013-08-28 | 2020-02-2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US9870105B2 (en) * | 2013-09-27 | 2018-01-16 | Synaptics Incorporated | Far-field sensing with a display device having an integrated sensing device |
KR102177128B1 (ko) * | 2013-12-30 | 2020-11-10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센서 일체형 표시장치 |
CN104536604A (zh) * | 2014-12-22 | 2015-04-22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CN104699354B (zh) * | 2015-04-01 | 2017-12-22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
KR102468762B1 (ko) * | 2015-12-14 | 2022-11-21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스크린 내장형 표시장치 및 구동방법 |
KR102468743B1 (ko) * | 2015-12-31 | 2022-11-21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터치 센싱 회로 및 구동방법 |
-
2018
- 2018-08-30 CN CN201811005198.7A patent/CN10903183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40064184A (ko) * | 2012-11-19 | 2014-05-28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
CN105632450A (zh) * | 2016-04-07 | 2016-06-0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的校正方法及装置 |
CN106919287A (zh) * | 2017-03-08 | 2017-07-04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CN108255350A (zh) * | 2018-03-09 | 2018-07-06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031831A (zh) | 2018-12-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031831B (zh) |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9904214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 |
EP3839935A1 (en) | Gate drive circuit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mobile terminal | |
US20160299614A1 (en) | Display panel,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7644948B (zh) | 一种发光器件、像素电路、其控制方法及相应装置 | |
CN107527599B (zh) | 扫描驱动电路、阵列基板与显示面板 | |
CN206627737U (zh) | 一种阵列基板和电子纸显示装置 | |
US10600382B2 (en) | Array substrate, data driving circuit, data driving method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US20160041438A1 (en) |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
US8089445B2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CN103487962A (zh) | 非矩形显示装置 | |
CN108873521B (zh)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20200035183A1 (en) |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3176835B (zh) |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2130698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5398528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1373779B (zh) | 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 |
US10074332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
WO2021227122A1 (zh) |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 |
KR20060086178A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 | |
CN103268041A (zh) |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 |
CN108594552B (zh) |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CN204719374U (zh) |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1948859A (zh) |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 |
CN112835217B (zh) |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