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27330B - 截流控制阀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截流控制阀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27330B
CN109027330B CN201811176872.8A CN201811176872A CN109027330B CN 109027330 B CN109027330 B CN 109027330B CN 201811176872 A CN201811176872 A CN 201811176872A CN 109027330 B CN109027330 B CN 1090273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valve body
clack
hole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7687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27330A (zh
Inventor
廖仁领
代静
孙建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igh & Medium Pressure Val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igh & Medium Pressure Val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igh & Medium Pressure Val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igh & Medium Pressure Val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7687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273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27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273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273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273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5/00Check valves
    • F16K15/02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 F16K15/025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the valve being loaded by a sp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t Valv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截流控制阀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第一阀体,所述的第一阀体内设有上游端腔室和下游端腔室,所述的上游端腔室向上游一侧设有上游开口,且所述的上游端腔室内向上游方向设有阀塞弹簧,阀塞弹簧的外端设有阀塞,所述的阀塞与第一阀体之间设有阀塞密封结构,以使阀塞能在阀塞弹簧及上游端腔室内的介质的作用下堵塞所述的上游开口。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组合结构简单可行,其优点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截流控制阀,结构简单、密封可靠、且能实现控制功能,将其与设备配套使用时,能够实现产品的自控能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Description

截流控制阀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截流控制阀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轴流式止回阀是根据差流可调阀的基本原理衍生而来的。轴流式止回阀内部流道采用流线型设计,并设有导流体。主要用于防止液体倒流的地方,可有效地防止普通止回阀液体倒流时产生的水锤冲击和噪音,静音关闭并且密封性能好。但是轴流式止回阀的开启不受控制,在管路端口无法应用,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开启可控的截流控制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实现控制功能的截流控制阀及其使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截流控制阀,包括第一阀体,所述的第一阀体内设有上游端腔室和下游端腔室,所述的上游端腔室向上游一侧设有上游开口,且所述的上游端腔室内向上游方向设有阀塞弹簧,阀塞弹簧的外端设有阀塞,所述的阀塞与第一阀体之间设有阀塞密封结构,以使阀塞能在阀塞弹簧及上游端腔室内的介质的作用下堵塞所述的上游开口。
所述的下游端腔室向下游一侧设有下游开口,且所述的下游开口处设有第一阀座及第一阀瓣,所述的第一阀瓣上设有导通口,导通口处设有顶杆的一端,所述的顶杆的另一端通过顶杆弹簧连接至下游端腔室内侧,以使所述的顶杆能在顶杆弹簧的作用下堵塞所述的导通口。
所述的第一阀体还包括联通至下游端腔室的第一阀体平衡孔、联通至上游端腔室的第二阀体平衡孔、以及联通至第一阀体上游一端外侧的第三阀体平衡孔,所述的第一阀体平衡孔、第二阀体平衡孔和第三阀体平衡孔与导向控制器相连,所述的导向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阀体平衡孔、第二阀体平衡孔和第三阀体平衡孔之间的导通状态。
本发明还具有如下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第一阀体的下游端一侧连接有第一阀盖,所述的第一阀盖和所述的第一阀体共同构成所述的下游端腔室。
所述的下游端腔室内向下游方向设有定位轴,所述的定位轴上端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的第一安装槽用于与所述的导向套一端相配合,所述的导向套另一端设有第二安装凹槽,所述的第二安装凹槽内用于与所述的顶杆的一端相配合,所述的第一阀瓣中部向第一阀体一侧设有延伸段,所述的延伸段处设有联通至第一阀体下游端外侧的导通口,所述的导通口内设有第二阶梯结构,所述的顶杆外侧设有环向凸出段,用于抵持在第二阶梯结构的下侧,所述的环向凸出段与所述的导向套之间设有顶杆弹簧,所述的导向套沿所述的顶杆弹簧外侧设有竖向延伸段,且所述的导向套沿所述的第一阀瓣的延伸段设有横向延伸段。
所述的定位轴上端环向上设有第一阶梯结构,所述的第一阀瓣和所述的第一阶梯结构之间设有定位轴弹簧,所述的定位轴弹簧上端外侧设有环向的阀座压环,所述的阀座压环与所述的阀座及阀瓣相连。
所述的导向套一端与所述的第一安装槽之间设有定位轴套。
所述的第一阀瓣和阀座压环固定相连,所述的第一阀瓣下侧设有环向的第三阶梯结构,所述的阀座压环在环向上对应于第二阶梯结构的位置设有环向的凹槽,所述的环向的凹槽及第三阶梯结构之间的空间用于卡接所述的第一阀座。
所述的第一阀座及第一阀瓣与第一阀盖之间的接触面为斜面。
所述的导向控制器为控制导向阀,包括第二阀体,所述的第二阀体内设有第二阀座及第二阀瓣,所述的第二阀瓣能通过控制结构的带动离开或复位至第二阀瓣与第二阀座的配合位置,从而实现第二阀座内流道的导通或阻塞。
所述的第二阀瓣连接至控制结构,所述的控制结构包括压杆,所述的压杆一侧设有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包括一阻力面,当支撑架的阻力面与所述的压杆相接触时,所述的支撑架能为所述的压杆提供指向远离第二阀瓣与第二阀座的配合位置方向的作用力,以阻止所述的控制结构带动第二阀瓣向第二阀瓣与第二阀座的配合位置的方向移动。
所述的第二阀体内侧向内设有第一阻挡段,所述的第二阀瓣包括第一配合段,所述的第一配合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的第一阻挡段的内径,且所述的第一配合段与所述的第一阻挡段之间设有阀瓣弹簧,所述的阀瓣弹簧用于为第二阀瓣提供指向第二阀瓣与第二阀座的配合位置方向的作用力。
所述的第二阀体上依次设有第一调节孔、第二调节孔和第三调节孔,所述的第一调节孔和第二调节孔通过第二阀座内的流道相联通,所述的第二调节孔和第三调节孔通过第一阻挡段内侧的流道相联通,且所述的第一调节孔与所述的第一阀体平衡孔相联通,所述的第二调节孔与所述的第二阀体平衡孔相联通,所述的第三调节孔与所述的第三阀体平衡孔相联通。
操控所述的压杆能使得所述的第二阀瓣离开第二阀瓣与第二阀座的配合位置,从而实现第二阀座内流道的导通,还能使得所述的第二阀瓣阻塞所述的第一阻挡段内侧的流道。
所述的支撑架包括一支点,所述的支撑架的内端设有所述的阻力面,所述的支撑架的外端连接有拉簧,所述的拉簧能为所述的支撑架的外端提供作用力,以使所述的支撑架的内端的阻力面能向压杆提供指向远离阀瓣与阀座的配合位置方向的作用力。
所述的凹槽底端设有向下方外侧倾斜的第一斜面,所述的支撑架的内端的端面由上至下逐渐靠近所述的压杆,所述的支撑架的内端的端面底端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的第二斜面与所述的支撑架的内端的端面的连接处为所述的阻力面,当阻力面与所述的凹槽的底面相接触时,所述的第二斜面与所述的第一斜面相平行,所述的支撑架包括一支点,所述的支撑架的外端连接有拉簧,所述的拉簧能为所述的支撑架的外端提供作用力,以使所述的支撑架的内端的阻力面能向压杆提供指向远离阀瓣与阀座的配合位置方向的作用力。
本发明还设计一种截流控制阀的使用方法,所述的方法具体如下:需要开启阀门时,在下游端向顶杆施加指向上游端的作用力,使得导通孔开放,然后利用导向控制器连通第一阀体平衡孔与第二阀体平衡孔,这样上游端腔室内的介质依次经过第二阀体平衡孔、第一阀体平衡孔流动之下游端腔室,部分介质通过阀瓣平衡孔流动至导通孔处,并流动至下游端外侧,进而平衡阀座前后的压力,便于剩余的介质向第一阀座施加向下游端的作用力并平缓地打开下游端处的第一阀座,而阀塞前端的介质压力会克服阀塞弹簧的力,使得阀塞脱离原来的位置,使外部介质以最小的压力损失流入到上游端腔室内;需要关闭阀门时,导向控制器连通第二阀体平衡孔与第三阀体平衡孔,使得阀塞前的介质通过第三阀体平衡孔和第二阀体平衡孔流到上游端腔室内,提高了阀塞后侧的介质压力,阀塞后侧的介质力加上阀塞弹簧力,大于阀塞前的介质力,使得阀塞回到关闭位置,阻止介质的流通,此时,不再对顶杆施加向下的外加力,定位轴弹簧的弹簧力将第一阀座推回到原位,保证第一阀盖端口的密封有效。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组合结构简单可行,其优点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截流控制阀及其使用方法,结构简单、密封可靠、且能实现控制功能,将其与设备配套使用时,能够实现产品的自控能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截流控制阀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一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截流控制阀下游端腔室部分的示意图。
图3是一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控制导向阀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一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控制导向阀中压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控制导向阀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01为第一阀体,102为卡环,103为密封圈压环,104为第一密封圈,105为密封圈垫环,106为阀塞,107为阀塞弹簧,108为密封圈挡圈,109为第二密封圈,110为密封圈压板, 111为定位轴,112为定位轴套,113为定位轴弹簧,114为导向套,115为第一阀盖,116为第一阀座,117为第一阀瓣,118为阀座压环,119为顶杆,120为顶杆弹簧,121顶杆密封圈,122为第一连接螺钉,123为第二连接螺钉,124为第三连接螺钉,125为第四连接螺栓,A1’为第一阀体平衡孔,A2’为第二阀体平衡孔,A3’为第三阀体平衡孔,A4’为阀瓣平衡孔,200为控制调节器;201为底塞,202为防松垫圈,203为螺旋弹簧,204为第二阀瓣,205为第一阀瓣密封圈,206为阀瓣弹簧,207为第二阀瓣密封,208为阀座密封圈,209为第二阀座,210为第二阀体,211为填料垫圈,212为填料密封圈,213为卡环,214为填料压环,215为导向杆,216为第二阀盖,217为压杆,218为柄套,219为支撑架,220为支座,221为拉簧,222为簧片,223为钢球,224为销轴,225为限位延伸段,226为横向延伸段,227为顶段,228为中段,229为底段,230为开口,231为第一配合段,232为第一阻挡段,233为阶梯结构,234为第一斜面,235为第二斜面;A1为第一调节孔,A2为第二调节孔,A3为平衡孔,A4为第三调节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原理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非常清楚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图1和图2,所述的截流控制阀,包括第一阀体,所述的第一阀体中部设有中部壁面,所述的中部壁面将第一阀体分隔为相联通的上游端腔室和下游端腔室,中部壁面在环向上设有镂空的结构以使得上游端腔室和下游端腔室相联通,例如中部壁面与第一阀体的内壁面之间通过环向设置的若干加强筋连接,工质通过加强筋之间的间隙流通。所述的上游端腔室向上游一侧,即本实施方式中的上游端腔室下端设有上游开口,且所述的中部壁面向下侧设有凸出段,用于固定连接向下设置的阀塞弹簧一端,阀塞弹簧的下端设有阀塞,所述的阀塞呈U形结构,且U形结构的底端呈锥形状,所述的U形结构的上端设有凹槽,用于连接阀塞弹簧的下端,所述的U形结构左右两条直边上端的环向外侧设有一台阶,台阶的环向外侧与第一阀体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与第一阀体之间还设有密封圈挡圈,密封圈挡圈和第二密封圈的上侧设有密封圈压板,密封圈压板与U形结构直边顶端通过第三链接螺钉相连,所述的U形结构左右两条直边下端的环向外侧设有另一台阶,所述的台阶与第一阀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上侧的阀塞与阀体之间设有密封圈垫环,第一密封圈下侧设有密封圈压环,密封圈压环的下侧设有密封圈卡环,以对密封圈压环进行限位,阀塞能在阀塞弹簧及上游端腔室内的介质的作用下堵塞所述的上游开口。
所述的下游端腔室向下游一侧,即本实施方式中的上侧,设有下游开口,所述的第一阀体上端通过第二连接螺钉连接有第一阀盖,所述的第一阀盖和所述的第一阀体共同构成所述的下游端腔室,所述的中部壁面上侧通过第三链接螺钉连接定位轴的下端,所述的定位轴由上游方向向下游方向设置,即由下至上竖直设置,所述的定位轴上端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的第一安装槽用于与所述的导向套一端相配合,所述的导向套另一端设有第二安装凹槽,所述的第二安装凹槽内用于与所述的顶杆的一端相配合,所述的第一阀瓣中部向第一阀体一侧设有延伸段,所述的延伸段处设有联通至第一阀体下游端外侧的导通口,所述的导通口内设有第二阶梯结构,所述的顶杆外侧设有环向凸出段,用于抵持在第二阶梯结构的下侧,所述的环向凸出段与所述的导向套之间设有顶杆弹簧,所述的导向套沿所述的顶杆弹簧外侧设有竖向延伸段,且所述的导向套沿所述的第一阀瓣的延伸段设有横向延伸段。所述的定位轴上端环向上设有第一阶梯结构,所述的第一阀瓣和所述的第一阶梯结构之间设有定位轴弹簧,所述的定位轴弹簧上端外侧设有环向的阀座压环,所述的导向套一端与所述的第一安装槽之间设有定位轴套。所述的第一阀瓣和阀座压环通过第一连接落定固定相连,所述的第一阀瓣下侧设有环向的第三阶梯结构,所述的阀座压环在环向上对应于第二阶梯结构的位置设有环向的凹槽,所述的环向的凹槽及第三阶梯结构之间的空间用于卡接所述的第一阀座。所述的第一阀座及第一阀瓣与第一阀盖之间的接触面为斜面,所述的顶杆能在顶杆弹簧的作用下堵塞所述的导通口。所述的顶杆的环向凸出段与所述的第二阶梯结构相配合并堵塞所述的导通孔时,所述的阀瓣的延伸段的壁面在位于所述的顶杆的环向延伸段的下侧,和导向套的竖向延伸段上侧之间的范围内设有与下游端腔室内侧相联通的阀瓣平衡孔。
所述的第一阀体还包括联通至下游端腔室的第一阀体平衡孔、联通至上游端腔室的第二阀体平衡孔、以及联通至第一阀体上游一端外侧的第三阀体平衡孔,所述的第一阀体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或其他公知的连接方式连接导向控制器,或者通过管道使得导向控制器与阀体相连接,从而使得所述的第一阀体平衡孔、第二阀体平衡孔和第三阀体平衡孔与导向控制器相连,所述的导向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阀体平衡孔、第二阀体平衡孔和第三阀体平衡孔之间的导通状态。所述的阀体平衡孔,用于调节阀塞前后的压力,形成压差,以便于打开阀塞。
实施例1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截流控制阀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阀体,连接在第一阀体上的第一阀盖,第一阀体与第一阀盖用第二连接螺钉连接紧固,在第一阀体内设有阀塞,阀塞前后都设置有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由密封圈压环和密封圈垫环来支撑固定,密封圈压环前端设置有卡环,第二密封圈由密封圈压板和密封圈挡圈来支撑固定,密封圈压板与阀塞通过第四连接螺钉来连接固定;阀塞的内腔内设置有阀塞弹簧,阀塞和第一阀体上都设置有弹簧用定位轴孔(肩),以对阀塞弹簧进行定位;在第一阀体下游端设置有定位轴,定位轴上安装有定位轴弹簧,定位轴的下端连接着导向套,导向套与定位轴之间设置有定位轴套,导向套上设置有顶杆和顶杆弹簧,第一阀盖外端的通道口设置有第一阀座,第一阀座固定在第一阀瓣和阀座压环上,第一阀瓣与阀盖之间为金属斜面密封,第一阀瓣与阀座压环之间用第一连接螺钉连接紧固,第一阀瓣上设置有顶杆孔,顶杆与第一阀瓣间通过顶杆密封圈来实现密封。
实施例2
通过控制导向控制器来控制阀门的开启和关闭。开启阀门时,在下游端向顶杆施加指向上游端的作用力,使得导通孔开放,然后利用导向控制器连通第一阀体平衡孔与第二阀体平衡孔,这样上游端腔室内的介质依次经过第二阀体平衡孔、第一阀体平衡孔流动之下游端腔室,部分介质通过阀瓣平衡孔流动至导通孔处,并流动至下游端外侧,进而平衡阀座前后的压力,便于剩余的介质向第一阀座施加向下游端的作用力并平缓地打开下游端处的第一阀座,而阀塞前端的介质压力会克服阀塞弹簧的力,使得阀塞脱离原来的位置,使外部介质以最小的压力损失流入到上游端腔室内;需要关闭阀门时,导向控制器连通第二阀体平衡孔与第三阀体平衡孔,使得阀塞前的介质通过第三阀体平衡孔和第二阀体平衡孔流到上游端腔室内,提高了阀塞后侧的介质压力,阀塞后侧的介质力加上阀塞弹簧力,大于阀塞前的介质力,使得阀塞回到关闭位置,阻止介质的流通,此时,不再对顶杆施加向下的外加力,定位轴弹簧的弹簧力将第一阀座推回到原位,保证第一阀盖端口的密封有效。当管路破裂或顶杆被拆除时,阀门就会自动关闭,这一设计将防止阀门自行开启操作,即实现止回阀的开启可控制功能。
实施例3
参见图3,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控制导向阀作为导向控制器,控制导向阀的第一调节孔与第一阀体的第一阀体平衡孔,第二调节孔与第二阀体平衡孔,第三调节孔和第三阀体平衡孔通过直接对接或通过管道连接的方式实现导通。在所述的第二阀体上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调节孔、第二调节孔和第三调节孔,所述的第一调节孔和第二调节孔通过第二阀座内的流道相联通,所述的第二调节孔和第三调节孔通过第一阻挡段内侧的流道相联通。操控所述的压杆能使得所述的第二阀瓣离开第二阀瓣与第二阀座的配合位置,从而实现第二阀座内流道的导通,还能使得所述的第二阀瓣阻塞所述的第一阻挡段内侧的流道。
所述的控制导向阀包括第二阀体,所述的第二阀体内设有第二阀座及第二阀瓣,第二阀座与第二阀体的连接方式可以为螺纹式或压紧式或整体式或其他的方式,其中,螺纹式是指阀座通过螺纹旋紧到阀体上,通过不同螺纹倾角设计,可做到阀体与阀座之间严密金属密封,其安装维修不方便,需要使用特殊工具,欧洲的产品使用螺纹式较多;压紧式是指阀座通过阀笼或其它装置压紧在阀体上,阀座与阀体之间通常设置垫片,用于补偿垂直方向间隙变化,这种型式安装和维修方便,是典型的顶进式设计和可快速更换阀内件的标准设计,美国产品使用较多;整体式是指阀座直接在阀体隔板上加工得到,阀座直径可以达到最大,但是如果阀座损坏,则需要更换整个阀体,更换的成本较高。
在所述的第二阀座上端设置有填料函,所述的填料函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填料垫圈、填料密封圈和填料压环,所述的第二阀体在对应于所述的填料压环位置处的上侧设有环向的卡槽,用于卡接卡环,所述的卡环用于实现对填料压环、填料密封圈及填料垫圈的限位。在第二阀座内流道的上下两侧,第二阀座的外壁上设有环向的凹槽,用于连接两个阀座密封圈,以保证流体不能通过第二阀座与第二阀体之间的间隙在阀体内上下流动,从而导致泄露。
所述的第二阀瓣能通过控制结构的带动离开或复位至第二阀瓣与第二阀座的配合位置,从而实现第二阀座内流道的导通或阻塞,优选地,所述的第二阀瓣和第二阀座之间配合面为斜面,具体而言,参见图6,所述的第二阀瓣包括顶段、中段和底段,所述的第二阀瓣顶段端部为圆台形,且所述的第二阀瓣顶段外侧设有环向的凹槽,所述的凹槽内设置有第二阀瓣密封圈,所述的第二阀座底端为相适应的圆台形凹槽,用于与所述的第二阀瓣的顶段端部相配合,从而实现斜面契合,能够使得整个导向阀的密封性能和耐用性更好。
所述的第二阀体在第二阀瓣与第二阀座的配合连接处的下侧设置有阶梯结构,阶梯结构下侧阀体的内径小于阶梯结构上侧阀体的内径,所述的第二阀瓣的中段的外径与阶梯结构下侧阀体的内径相适应,所述的底段的外径小于阶梯结构下侧阀体的内径,所述的顶段底部的外径大于阶梯结构下侧阀体的内径,所述的中段外侧套设有阀瓣弹簧,且所述的阀瓣弹簧位于所述的顶段与阶梯结构之间,所述的第二阀瓣的顶段的底部端面即为所述的第一配合段,所述的阶梯结构的顶部端面即为所述的第一阻挡段。在所述的中段的底部外侧还设有凹槽以容纳第一阀瓣密封圈,当第二阀瓣向下运动,并脱离与所述的第二阀座之间的配合状态时,所述的中段与所述的阶梯结构下侧阀体的内壁相配合,此时通过第一阀瓣密封圈保证其密封。
所述的控制结构包括压杆、导向杆和支撑架,所述的第二阀瓣顶端设置有一凹槽,用于与所述的导向杆的一端过盈配合,导向杆的另一端向上穿过第二阀座,并从第二阀座的填料函处穿出,所述的填料垫圈、填料密封圈及填料卡环设置于所述的填料函内的导向环的周向外侧,所述的压杆底端设置有一凹槽,用于与所述的导向杆的上端过盈配合,在第二阀体的上侧固定设置有第二阀盖,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二阀盖和第二阀体之间通过螺栓实现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阀盖设置于所述的压杆的外侧,以实现对压杆的固定,所述的第二阀盖一侧设有用于与支撑架转动相连的支座、及用于供支撑架伸入第二阀盖内与压杆相接触的缺口,对应于缺口位置处,所述的压杆表面设有凹槽,所述的凹槽底端设有向下方外侧倾斜的第一斜面,所述的支撑架左端设有阻力面,且支撑架在靠近阻力面的位置设有一通孔,通过通孔与固定在支座上的销轴相配合,以使得该通孔位置作为支撑架的支点,所述的压杆的顶端露出至阀盖外侧,且所述的压杆顶端设有柄套。所述的第二阀体一侧设有横向延伸段,所述的横向延伸段外端固定设置一簧片后连接有拉簧的一端,拉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支撑架的外端相连。所述的支撑架的内端的端面由上至下逐渐靠近所述的压杆,所述的支撑架的内端的端面底端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的第二斜面与所述的支撑架的内端的端面的连接处为所述的阻力面,当阻力面与所述的凹槽的底面相接触时,所述的第二斜面与所述的第一斜面相平行,所述的拉簧能为所述的支撑架的外端提供向上的作用力,以使所述的支撑架的内端的阻力面能向压杆提供向下作用力,使得阻力面与压杆相接触时,压杆能克服阀瓣弹簧的作用力,且不会向上弹起。所述的支撑架的上侧设有限位延伸段,当外力推动所述的支撑架的外端向上运动并使得所述的限位延伸段与所述的控制导向阀相抵时,所述的支撑架的内端的端面与所述的压杆的外壁面相平行,并使得所述的阻力面不再与压杆相接触,从而压杆由于阀瓣弹簧的作用力而向上弹起。
所述第二阀瓣的底段内侧设有一腔室,所述的腔室内设有螺旋弹簧,所述的腔室顶端设有联通至第二阀座与第一阻挡段之间的工作空间的平衡孔,该平衡孔是通过联通至中段内侧,并由中段设有的联通至中段内侧的开口而实现与第二阀座与第一阻挡段之间的工作空间的联通的,所述的螺旋弹簧顶端设有钢球且所述的螺旋弹簧向钢球施加向上的作用力以使所述的钢球封闭所述的平衡孔,所述的腔室侧面设有开口,且所述的开口能联通至第三调节孔处。所述的第二阀瓣底部设有底塞,所述的底塞上端设有一延伸段,延伸段上设有竖直方向的长凹槽,所述的第二阀瓣的底部置于所述的长凹槽内,以使得所述的第二阀瓣只能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的底塞与所述的第二阀座底部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防松垫圈,以保证第二阀体底部的密封。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导向阀,包括第二阀体,连接在第二阀体上的第二阀盖和底塞,连接在第二阀盖上的支座,连接在第二阀体上的簧片,在第二阀体内设有第二阀瓣和第二阀座,第二阀瓣的一端安装在底塞的槽内,使其只能沿轴向方向运动,第二阀瓣上设有平衡孔,平衡孔端口安装有螺旋弹簧和钢球,防止阀腔内压力过大而设置,螺旋弹簧通过销轴固定在第二阀瓣上的弹簧孔内;第二阀瓣上设有阀瓣密封圈与阀体密封,第二阀瓣的一端设有阀瓣弹簧,第二阀瓣与第二阀座需密封的一端设有密封圈,第二阀座与第二阀体之间设有阀座密封圈,第二阀座上设有填料函,填料函内安装有填料垫圈,填料密封圈和填料压环,填料压环上方安装有卡环,卡环安装在第二阀体的卡槽内,第二阀瓣和第二阀座上设有导向杆孔,导向杆与第二阀座之间有间隙,导向杆一端安装在第二阀瓣内,一端安装在压杆内,第二阀盖内设有压杆孔,压杆的另一端安装在柄套内,压杆与柄套上均设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销轴用以连接压杆和柄套,柄套安装在第二阀盖上,支座安装在第二阀盖上,通过弹性销连接固定,支撑架安装在支座上,用销轴连接固定,簧片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阀体上面,拉簧连接支撑架和簧片。所述的卡环安装在填料压环的上端,防止填料压环飞出,第二阀体和第二阀盖使用螺栓连接;第二阀盖与柄套通过销轴连接固定。
实施例5
控制导向阀的转换是通过柄套和支撑架的动作来控制的。参见图4和图5,按压柄套向下移动,同时带动压杆、导向杆、第二阀瓣向下移动,致使支撑架的E边,即阻力面与压杆的B面接触,通过支撑架向压杆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保证了柄套的这一动作持续,不会失效,同时第二阀瓣与第二阀座脱离,第二阀瓣上的阀瓣弹簧被压缩,第二阀瓣中段的第一阀瓣密封圈与第二阀体第一阻挡段下侧的阀体内壁相接触,从而实现密封,第二阀体上的第一调节孔和第二调节孔连通,介质可通过这两个孔流通,从而使得第一阀体的第一阀体平衡孔和第二阀体平衡孔之间导通。
当需要转换流通孔时,使用外力将支撑架外端向上抬起,使得支撑架的E边脱离压杆的接触面B,致使支撑架的D面与压杆的接触面C平行,阀瓣弹簧恢复自由状态,并使得第二阀瓣向上运动并与第二阀座相密封,第一阀瓣密封圈脱离与第二阀体的接触,这时第二阀体上的第二调节孔和第三调节孔相连通,从而使得第一阀体的第二阀体平衡孔和第三阀体平衡孔之间导通,并且介质作用到第二阀瓣上,进一步保证了第二阀瓣与第二阀座的密封。当第二阀体内压力过大时,平衡孔上的钢球会被介质推开,这样第二阀体内的介质会通过平衡孔和第三流通孔流回,进而调节了阀内的压力,保证了第二阀体的安全性。

Claims (10)

1.一种截流控制阀,包括第一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阀体内设有上游端腔室和下游端腔室,所述的上游端腔室向上游一侧设有上游开口,且所述的上游端腔室内向上游方向设有阀塞弹簧,阀塞弹簧的外端设有阀塞,所述的阀塞与第一阀体之间设有阀塞密封结构,以使阀塞能在阀塞弹簧及上游端腔室内的介质的作用下堵塞所述的上游开口,
所述的下游端腔室向下游一侧设有下游开口,且所述的下游开口处设有第一阀座及第一阀瓣,所述的第一阀瓣上设有导通口,导通口处设有顶杆的一端,所述的顶杆的另一端通过顶杆弹簧连接至下游端腔室内侧,以使所述的顶杆能在顶杆弹簧的作用下堵塞所述的导通口,
所述的第一阀体还包括联通至下游端腔室的第一阀体平衡孔、联通至上游端腔室的第二阀体平衡孔、以及联通至第一阀体上游一端外侧的第三阀体平衡孔,所述的第一阀体平衡孔、第二阀体平衡孔和第三阀体平衡孔与导向控制器相连,所述的导向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阀体平衡孔、第二阀体平衡孔和第三阀体平衡孔之间的导通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截流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阀体的下游端一侧连接有第一阀盖,所述的第一阀盖和所述的第一阀体共同构成所述的下游端腔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截流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游端腔室内向下游方向设有定位轴,所述的定位轴上端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的第一安装槽用于与导向套一端相配合,所述的导向套另一端设有第二安装凹槽,所述的第二安装凹槽内用于与所述的顶杆的一端相配合,所述的第一阀瓣中部向第一阀体一侧设有延伸段,所述的延伸段处设有联通至第一阀体下游端外侧的导通口,所述的导通口内设有第二阶梯结构,所述的顶杆外侧设有环向凸出段,用于抵持在第二阶梯结构的下侧,所述的环向凸出段与所述的导向套之间设有顶杆弹簧,所述的导向套沿所述的顶杆弹簧外侧设有竖向延伸段,且所述的导向套沿所述的第一阀瓣的延伸段设有横向延伸段,所述的第一阀瓣的延伸段上设有由下游端腔室联通至延伸段内侧的平衡导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截流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轴上端环向上设有第一阶梯结构,所述的第一阀瓣和所述的第一阶梯结构之间设有定位轴弹簧,所述的定位轴弹簧上端外侧设有环向的阀座压环,所述的阀座压环与所述的阀座及阀瓣相连。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截流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套一端与所述的第一安装槽之间设有定位轴套。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截流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阀瓣和阀座压环固定相连,所述的第一阀瓣下侧设有环向的第三阶梯结构,所述的阀座压环在环向上对应于第三阶梯结构的位置设有环向的凹槽,所述的环向的凹槽及第三阶梯结构之间的空间用于卡接所述的第一阀座。
7.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截流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阀座及第一阀瓣与第一阀盖之间的接触面为斜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截流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控制器为控制导向阀,包括第二阀体,所述的第二阀体内设有第二阀座及第二阀瓣,所述的第二阀瓣能通过控制结构的带动离开或复位至第二阀瓣与第二阀座的配合位置,从而实现第二阀座内流道的导通或阻塞,
所述的第二阀瓣连接至控制结构,所述的控制结构包括压杆,所述的压杆一侧设有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包括一阻力面,当支撑架的阻力面与所述的压杆相接触时,所述的支撑架能为所述的压杆提供指向远离第二阀瓣与第二阀座的配合位置方向的作用力,以阻止所述的控制结构带动第二阀瓣向第二阀瓣与第二阀座的配合位置的方向移动;
所述的第二阀体内侧向内设有第一阻挡段,所述的第二阀瓣包括第一配合段,所述的第一配合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的第一阻挡段的内径,且所述的第一配合段与所述的第一阻挡段之间设有阀瓣弹簧,所述的阀瓣弹簧用于为第二阀瓣提供指向第二阀瓣与第二阀座的配合位置方向的作用力;
所述的第二阀体上依次设有第一调节孔、第二调节孔和第三调节孔,所述的第一调节孔和第二调节孔通过第二阀座内的流道相联通,所述的第二调节孔和第三调节孔通过第一阻挡段内侧的流道相联通,且所述的第一调节孔与所述的第一阀体平衡孔相联通,所述的第二调节孔与所述的第二阀体平衡孔相联通,所述的第三调节孔与所述的第三阀体平衡孔相联通;
操控所述的压杆能使得所述的第二阀瓣离开第二阀瓣与第二阀座的配合位置,从而实现第二阀座内流道的导通,还能使得所述的第二阀瓣阻塞所述的第一阻挡段内侧的流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截流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的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的凹槽底端设有向下方外侧倾斜的第一斜面,所述的支撑架的内端的端面由上至下逐渐靠近所述的压杆,所述的支撑架的内端的端面底端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的第二斜面与所述的支撑架的内端的端面的连接处为所述的阻力面,当阻力面与所述的凹槽的底面相接触时,所述的第二斜面与所述的第一斜面相平行,所述的支撑架包括一支点,所述的支撑架的外端连接有拉簧,所述的拉簧能为所述的支撑架的外端提供作用力,以使所述的支撑架的内端的阻力面能向压杆提供指向远离阀瓣与阀座的配合位置方向的作用力。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截流控制阀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具体如下:需要开启阀门时,在下游端向顶杆施加指向上游端的作用力,使得导通孔开放,然后利用导向控制器连通第一阀体平衡孔与第二阀体平衡孔,这样上游端腔室内的介质依次经过第二阀体平衡孔、第一阀体平衡孔流动至下游端腔室,部分介质通过阀瓣平衡孔流动至导通孔处,并流动至下游端外侧,进而平衡阀座前后的压力,便于剩余的介质向第一阀座施加向下游端的作用力并平缓地打开下游端处的第一阀座,而阀塞前端的介质压力会克服阀塞弹簧的力,使得阀塞脱离原来的位置,使外部介质以最小的压力损失流入到上游端腔室内;需要关闭阀门时,导向控制器连通第二阀体平衡孔与第三阀体平衡孔,使得阀塞前的介质通过第三阀体平衡孔和第二阀体平衡孔流到上游端腔室内,提高了阀塞后侧的介质压力,阀塞后侧的介质力加上阀塞弹簧力,大于阀塞前的介质力,使得阀塞回到关闭位置,阻止介质的流通,此时,不再对顶杆施加向下的外加力,定位轴弹簧的弹簧力将第一阀座推回到原位,保证第一阀盖端口的密封有效。
CN201811176872.8A 2018-10-10 2018-10-10 截流控制阀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090273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76872.8A CN109027330B (zh) 2018-10-10 2018-10-10 截流控制阀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76872.8A CN109027330B (zh) 2018-10-10 2018-10-10 截流控制阀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27330A CN109027330A (zh) 2018-12-18
CN109027330B true CN109027330B (zh) 2024-03-15

Family

ID=64616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76872.8A Active CN109027330B (zh) 2018-10-10 2018-10-10 截流控制阀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2733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9225A (zh) * 1995-10-19 1999-06-09 C阀有限公司 管路控制阀
CN2869503Y (zh) * 2005-11-27 2007-02-14 刘德义 一种自动调压的安全轮胎气门
CN105673893A (zh) * 2016-03-31 2016-06-15 上海金盾消防安全设备有限公司 双向止回渗漏报警控制阀
CN209245357U (zh) * 2018-10-10 2019-08-13 上海高中压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截流控制阀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45437B2 (ja) * 2010-03-24 2014-12-24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流路切換弁、流路切換弁に用いる切換弁本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CA2988956A1 (en) * 2016-12-13 2018-06-13 Chevron U.S.A. Inc. Testable back pressure valv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9225A (zh) * 1995-10-19 1999-06-09 C阀有限公司 管路控制阀
CN2869503Y (zh) * 2005-11-27 2007-02-14 刘德义 一种自动调压的安全轮胎气门
CN105673893A (zh) * 2016-03-31 2016-06-15 上海金盾消防安全设备有限公司 双向止回渗漏报警控制阀
CN209245357U (zh) * 2018-10-10 2019-08-13 上海高中压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截流控制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27330A (zh) 2018-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012197A1 (en) Automatic water diverter
US20100301253A1 (en) Valve seat apparatus for use with fluid valves
US20170108131A1 (en) Check valve
CN104455604A (zh) 一种高压调制型先导式安全阀
CN114215946B (zh) 一种轴流式动态自平衡调节阀
CN109027330B (zh) 截流控制阀及其使用方法
CN112728170B (zh) 一种精调缓闭式止回阀
CN202790713U (zh) 消声止回阀
CN111720567B (zh) 一种压力平衡式套筒调节阀芯座密封结构
CN212839680U (zh) 自补偿式常开电磁阀
CN211624277U (zh) 一种改进高性能球阀
CN209245357U (zh) 截流控制阀
CN108626425B (zh) 一种高温高压调节闸阀
CN111946836A (zh) 双向密封截止阀
CN110671508A (zh) 一种两用的节水型截止阀
CN212297796U (zh) 一种用于压力等级35Mpa以上的重置安全阀的平衡缓冲腔
CN212616339U (zh) 双向密封截止阀
CN219712447U (zh) 一种集成减压泄放功能的调节阀
CN220204721U (zh) 一种高压圆通径锻钢衬套旋塞阀
CN219082315U (zh) 一种阀门密封结构
CN210218812U (zh) 一种可更换阀芯的止回阀
CN218510188U (zh) 锻钢截止止回阀
CN218094450U (zh) 调节型缓闭止回阀
CN210637509U (zh) 适用于压力自平衡截止节流阀的阀杆连接结构
CN210716141U (zh) 一种倒流防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