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26568A - 物体自重旋转压发电动力系统 - Google Patents

物体自重旋转压发电动力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26568A
CN109026568A CN201811068901.9A CN201811068901A CN109026568A CN 109026568 A CN109026568 A CN 109026568A CN 201811068901 A CN201811068901 A CN 201811068901A CN 109026568 A CN109026568 A CN 1090265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vity
inner ring
energy
self
support in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6890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丰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90265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2656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MECHANICAL-POWER PRODUCING DEVICE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3/00Other motors, e.g. gravity or inertia mo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tarder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体自重旋转压发电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一侧设有支撑内圈,所述支撑内圈的中心线与连接盘的中心线位于同一轴线上;在支撑内圈的圆周方向均布设有N个重力采集单元,所述重力采集机构采集运动物体自重所产生压力时沿支撑径向方向运动,并产生一个方向向内推力,所述重力采集机构连接动能转换机构,所述动能转换机构设置在支撑内圈内,在支撑内圈内所述动能转换机构连接动力输出轴。即将运动物体的自重压力转换成动能形成动力,此动力既可以驱使发电机进行发电,回收部分能量,发出的电能随时给电池组充电,也可以作为其它动力使用;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损耗能量小、转换能量高,通用性强、用途广泛等优点。

Description

物体自重旋转压发电动力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运动物体的自重压力转换成动能的物体自重旋转压发电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的出现,给人们物质文化生活带来巨变,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繁荣,它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现有汽车一般采用汽油或柴油(统称燃油)为燃料,以燃油燃烧释放的能量作为动力来驱动汽车前进。燃油燃烧后的大量排放物造成大气的严重污染,已成为全人类所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同时,燃油资源是有限的和不可再生的,在不远的将来,燃油就会耗尽。多少年来人们进行了不断的有益探索,当前世界各国竞相研发电动汽车,电动汽车为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一线曙光,但是其蓄电池的蓄电量不够大、充电时间过长、一次充电后行驶量程有限等问题限制了电动汽车在现阶段中的广泛使用。
面对日趋严峻的能源与环境问题,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正成为当前各国研究的热点。在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得到了政府和工业界的高度重视,并将其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尤其是具有零污染、零排放的纯电动汽车,不仅对我国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是我国汽车领域实现转型升级、技术突破的重要方向,是汽车领域今后发展的趋势。
纯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具有无尾气排放、能量效率高、噪声低、可回收利用能量等多项优点,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可有效解决我国交通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与传统燃油车不同,纯电动汽车通过电机驱动车轮转动来实现纯电动汽车行驶,行车过程中整车的能量全部来源于动力电池。
截止到目前,动力电池技术尚未获得突破,电池的能量密度仍然是制约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主要原因,在这种背景下,提高纯电动汽车的能量使用效率成为当前各汽车厂商及科研机构的热点研究问题。由于纯电动汽车由电机驱动,其在制动或滑行过程中能够为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因此当前大多数纯电动汽车均具备能量回收功能,以增加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其中,纯电动汽车的能量回收可分为制动能量回收与滑动能量回收两类,制动能量回收指的是纯电动汽车在制动工况下电机由电动模式变为发电模式,电机通过执行负向的能量回收扭矩命令为电池充电,进而实现制动工况下的能量回收。滑动能量回收与制动能量回收类似,只是此时纯电动汽车由制动工况变为滑行工况(释放加速踏板与制动踏板)。纯电动汽车在进行能量回收过程中由于电机发电会令纯电动汽车产生额外的减加速度,因此给驾驶员带来与传统燃油车不一样的驾驶感受。对于制动能量回收,由于驾驶员的主观意愿是通过制动令纯电动汽车减速,因此额外的减加速度一般不会影响驾驶员的驾驶感受,即使此时驾驶员认为纯电动汽车的减加速度过大也可以通过调整制动踏板开度来进行调节适应;但对于滑动能量回收,额外产生的减加速度有可能在某些工况下影响驾驶员的驾驶感受。例如纯电动汽车在沙地中行驶或纯电动汽车在上坡工况,纯电动汽车滑行时本身就会产生比行驶在平路或铺装路面更大的减加速度,此时若纯电动汽车进入到能量回收模式,电机发电产生的减加速度会令车速加快降低,使驾驶员产生纯电动汽车“笨重”的感觉,进而影响驾驶感受。
截止到目前国内外纯电动汽车厂商在计算纯电动汽车滑动能量回收模式下的需求扭矩时均以单一的行驶工况为背景,即在相同车速下进入到滑动能量回收模式时电机的需求扭矩固定,未考虑不同行驶工况下能量回收的需求扭矩对驾驶员驾驶感受的影响。
本发明设计一种在利用物体原动力的驱动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将运动物体的自重压力对轮胎所产生的压力变形的弹性势能转换成动能进而实现部分能量回收利用的物体自重旋压式发电的动力系统,此动力系统可以进行发电储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在利用物体原动力的驱动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将运动物体的自重压力对轮胎所产生的压力变形的弹性势能转换成动能进而实现部分能量回收利用的物体自重旋转压发电动力系统。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物体自重旋转压发电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一侧设有支撑内圈,所述支撑内圈的中心线与连接盘的中心线位于同一轴线上;在支撑内圈的圆周方向均布设有N个重力采集单元,所述重力采集机构采集运动物体自重所产生压力时沿支撑径向方向运动,并产生一个方向向内推力,所述重力采集机构连接动能转换机构,所述动能转换机构设置在支撑内圈内,在支撑内圈内所述动能转换机构连接动力输出轴。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重力采集单元包括重力压脚,所述重力压脚的外圆周采集面为弧形结构,所述重力压脚的内侧中心位置连接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穿装在支撑内圈上沿径向方向设置的安装孔内,并且活塞杆的内端部伸出支撑内圈的内壁;所述活塞导杆与安装孔之间设有导向套,在支撑内圈的安装孔内所述活塞杆上套装有复位弹簧,在支撑内圈的内壁所述活塞杆上安装复位弹簧限位帽;在支撑内圈内所述活塞杆的端部通过第一销轴连接有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通过第二销轴连接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二连接片固定安装在外行星轮上,所述外行星轮通过单向离合器安装在外行星轮轴上,所述外行星轮轴安装在外行星轮轮盘上,在外行星轮的外侧所述外星轮轮盘上安装有外行星轮盖,外行星轮盖的外侧安装外行星轮轴上盖,所述外行星轮轮盘的中心与连接盘、支撑内圈以及外侧安装外行星轮轴上盖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N个重力采集单元的采集面位于同一圆周面上,N个重力采集单元的外行星轮的中心位于同一圆周上。
所述动能转换机构包括内外齿圈,所述内外齿圈的内圆周和外圆周均设有齿,所述内外齿圈的外齿与重力采集单元的外行星轮啮合,所述内外齿圈的内齿与内行星轮啮合,所述内行星轮设有三个,在同一圆周上均布设置,三个内行星轮分别安装在三个内行星轮轴上,所述内行星轮轴安装在内行星轮盘上,所述内外齿圈位于外星轮轮盘和内行星轮盘之间,且在内外齿圈的两侧安装有滚珠架,所述滚珠架上安装有滚珠,所述滚珠嵌装在外星轮轮盘和内行星轮盘的沟槽内;上述的三个内行星齿轮分别啮合中心齿轮轴上的中心齿轮,所述中心齿轮轴安装在外星轮轮盘和内行星轮盘上;在外行星轮盘的外侧所述中心齿轮轴上套装在动力轴上。
所述重力压脚的外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嵌装有胶条。
所述支撑内圈和外侧安装外行星轮轴上盖的内侧面设有用于安装轮胎的轮辋,支撑内圈和外行星轮轴上盖相对配合安装后形成轮胎安装槽。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是在利用物体原动力的驱动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将运动物体的自重压力对轮胎所产生的压力变形的弹性势能转换成动能进而实现部分能量回收利用,此动力既可以驱使发电机进行发电,发出的可以储存在蓄电池内;本发明也正是利用运动物体的自重来对轮胎产生形变,重量增加的越重,在正常行驶或者制动、滑行等工况,轮胎的形变也就也越大,轮胎变形产生的能量也越多;在实际应用时车辆的自重有所增加,使电量消耗增加,但是轮胎的变形量也增加,其弹性势能也将增加,此部分能量车辆运转时后可以随着连续转动实现发电,同时结合不同的工况,不同的行驶速度证明本系统发出的电能是大于所克服增加重量消耗的电能,具有进步性。本发明产生的动能也可以作为其它动力使用;另外,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损耗能量小、转换能量高,通用性强、用途广泛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立体图
图3是重力采集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是外行星轮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内行星轮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是重力压脚内安装胶条结构示意图;
图7是另一组重力采集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8是支撑内圈和外行星轮轮盘形成轮胎安装槽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盘;2、支撑内圈;2-1、安装孔;3、重力采集单元;3-1、重力压脚;3-10、凹槽;3-11、胶条;3-2、活塞杆;3-3、导向套;3-4、复位弹簧;3-5、复位弹簧限位帽;3-6、第一连接片;3-60、第一销轴;3-7、第二销轴;3-8、第二连接片;3-9、外行星轮;3-10、单向离合器;3-11、外行星轮轴;3-12、外星轮轮盘;3-13、外行星轮盖;3-14、外行星轮轴上盖;4、动能转换机构;4-1、内外齿圈;4-10、外齿;4-11、内齿;4-20、滚珠架;4-21、滚珠;4-2、内行星轮;4-3、内行星轮轴;4-4、内行星轮盘;4-5、中心齿轮轴;4-50、中心齿轮;5、动力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8,一种物体自重旋转压发电动力系统,包括连接盘1,所述连接盘一侧设有支撑内圈2,所述支撑内圈的中心线与连接盘的中心线位于同一轴线上;在支撑内圈的圆周方向均布设有N个重力采集单元3,本实施例优选12个,所述重力采集机构采集运动物体自重所产生压力时沿支撑径向方向运动,并产生一个方向向内推力,所述重力采集机构3连接动能转换机构4,所述动能转换机构设置在支撑内圈内,在支撑内圈内所述动能转换机构连接动力输出轴5。
上述结构中,所述重力采集单元3包括重力压脚3-1,为了减少和承载面之间的摩擦,减少驱动力能量损耗,所述重力压脚的外圆周采集面为弧形结构,所述重力压脚3-1的内侧中心位置连接活塞杆3-2,所述活塞杆2穿装在支撑内圈2上沿径向方向设置的安装孔内,并且活塞杆的内端部伸出支撑内圈的内壁;所述活塞导杆3-2与安装孔2-1之间设有导向套3-3,在支撑内圈的安装孔内所述活塞杆上套装有复位弹簧3-4,在支撑内圈的内壁所述活塞杆上安装复位弹簧限位帽3-5;在支撑内圈2内所述活塞杆3-2的端部通过第一销轴3-60连接有第一连接片3-6,所述第一连接片3-6通过第二销轴3-7连接第二连接片3-8,所述第二连接片固定安装在外行星轮3-9上,所述外行星轮3-9通过单向离合器3-10安装在外行星轮轴3-11上,所述外行星轮轴3-11安装在外行星轮轮盘3-12上,在外行星轮3-9的外侧所述外星轮轮盘3-12上安装有外行星轮盖3-13,外行星轮盖的外侧安装外行星轮轴上盖3-14,所述外行星轮轮盘3-12的中心与连接盘1、支撑内圈2、外行星轮轴上盖3-14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N个重力采集单元的采集面位于同一圆周面上,N个重力采集单元的外行星轮3-9的中心位于同一圆周上。
上述外行星轮轮盘3-12和支撑内圈2即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分体结构,本实施例优选为分体结构。
上述结构中,所述动能转换机构4包括内外齿圈4-1,所述内外齿圈的内圆周和外圆周均设有齿,所述内外齿圈4的外齿4-10与重力采集单元的外行星轮3-8啮合,所述内外齿圈4的内齿4-11与内行星轮4-2啮合,所述内行星轮4-2设有三个,在同一圆周上均布设置,三个内行星轮4-2分别安装在三个内行星轮轴4-3上,所述内行星轮轴4-3安装在内行星轮盘4-4上,所述内外齿圈4位于外星轮轮盘3-11和内行星轮盘4-4之间,且在内外齿圈4的两侧安装有滚珠架4-20,所述滚珠架上安装有滚珠4-21,所述滚珠嵌装在外星轮轮盘和内行星轮盘的沟槽内;上述的三个内行星齿轮4-2分别啮合中心齿轮轴4-5上的中心齿轮4-50,所述中心齿轮轴4-5安装在外星轮轮盘3-11和内行星轮盘4-4上;在外行星轮盘3-11的外侧所述中心齿轮轴上套装在动力轴上5。
本发明工作原理:在物体在按照一定的速度运动过程中,当重力压脚与承载面接触时,活塞杆受物体自重的作用下向内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位于活塞杆下端的第一连接片驱动第二连接片运动,第二连接片驱动外行星轮转动;外行星轮带动内外齿圈转动,内外齿圈带动内行星轮转动,内行星轮带动中心齿轮轴转动,进而产生一个动力;当重力压脚与承载面接触离开时,由于外行星齿轮是通过单向离合器安装在外行星齿轮轴上,这样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活塞杆复位,此时下一个重力压脚开始与承载面接触,同理也能产生一个动力,因此,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N个重力采集单元逐级产生一个动力时通过行星齿轮系将驱使中心齿轮轴转动,中心齿轮轴带动动力轴转动获得一个高速运转的动力,此动力根据应用的场合加以利用,当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时,重力采集的频率越高,获得的动能也就越多,配上合适的发电机,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电能;例如应用在电动汽车上,就可以将此动力与发电机相连,驱动发动机进行发电,发出的电能进行储存和利用,。
为了减少对承载面的损伤,减少在运行时的噪音,在所述重力压脚3-1的外侧设有凹槽3-10,所述凹槽内嵌装有胶条3-11,请参阅图6。
为了实现最大限度采集重力做功,所述重力采集单元设有两组,两组重力采集单元的重力压脚成交错分布,两组重力采集单元公用一套动能转换机构,即两组重力采集单元的外行星齿轮同时啮合内外齿圈的外齿,使得相邻两个重力压脚之间距离最短,这样随物体运动时相邻的两个重力压脚之间基本上没有间歇,一个重力压脚做功后,另外一个压脚紧接着做功,这样最大限度的收集运动物体自重力所产生的动能,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避免了物体低速运动时由于两个重力压脚间隔较大而造成动力转换效率小的问题;请参阅图7。
优选的,请参阅图8,所述支撑内圈2和外行星轮轴上盖3-14的内侧面设有用于安装轮胎的轮辋,支撑内圈和外行星轮轴上盖相对配合安装后形成轮胎安装槽,这样可以在轮胎安装槽配装轮胎,即可形成一种带有上述物体自重旋转压发电动力系统的车轮,同时也对对重力压脚具有一个保护作用,在车轮旋转时大大减少了旋转的抗阻,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减少了能耗的损失。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将运动物体的自重压力对轮胎所产生的压力变形的弹性势能转换成动能进而实现部分能量回收利用,那么这里所谓的运动物体是靠外界能源进行驱动的,例如应用实例电动汽车,电动车汽车众所周知是要靠电能驱动电动汽车运动;储电能的构件就是蓄电池,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与蓄电池的存储电能多少有关;运动的物体需要消耗一定的电能来克服阻力才能够行使,假如在电动车没有载荷的情况下,需要克服自身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自身重量越大摩擦力越大;车身能够在地面上行走在垂直地面方向的受力是一组平衡力,在整个运动物体运动过程中其重力势能并未发生改变;因此本发明是通过轮胎的弹性势能进行动力回收利用,物体的重力势能并没产生变化,物体始终的地面上行走,相对于地面始终的高度始终一直,物体的运动是靠物体自身的动力来进行驱动行走,回收的动能可以用来发电,发出的电能进行存储,可以用于照明、播放器等车载耗电设备使用,同时也可以并入动力电池进行存储。
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在机动车轮胎在行走过程中轮胎存在一定的变形量,此变形量一般为10~15mm;当转动时与地面开始接触是产生变形,其变形量逐渐增大,然后变形量逐渐减小直至恢复到初始状态,也就说此部分要克服轮胎的弹性势能,进而有原动力损耗;从节能降耗角度考虑,如果这部分弹性变形所蓄的能量进行回收利用是比较理想的,就目前来看现有技术中是没有利用的;本发明正时利用了在物体行走过程中轮胎的弹性变形量进行能量转换,即当轮胎开始变形时重力压脚与承载面接触,随着变形量逐渐增大活塞杆受物体自重的作用下向内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位于活塞杆下端的第一连接片驱动第二连接片运动,第二连接片驱动外行星轮转动;外行星轮带动内外齿圈转动,内外齿圈带动内行星轮转动,内行星轮带动中心齿轮轴转动,进而产生一个动力;即将轮胎变形的直线运动,通过行星轮转为旋转运动,进而实现动力输出,输出动旋转动力可以用于发电,同理也可以用于别的动力;试想,如果把电动车的行走轮悬空,这时候轮胎不产生形变,不产生形变时,机动车是不需要克服轮胎的弹性势能这部分能源,本申请的发电系统也不会产生动力,也就说只有在轮胎旋转运动过程中靠物体自身的重量使轮胎产生变形后才可能实现对弹性变形加以利用;假如将轮胎充满气,这时候汽车行使时是不安全的,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轮胎是需要在有效的气压范围才是安全的;普通轿车的胎压前边在2.0--2.3之间,后边在2.2--2.5之间;本申请正式针对这部分消耗的能量加以利用进行发电,对于发出的电能的多少是根据配置的发电机种类也有一定的关系,和运动物体的行使速度有关系,如果运动的物体的速度较慢那么发出的电能也就越小,在此状态下发出的电能同时也存在小于克服增加的能量消耗的可能性,但是可以确定是本发明是可以实现发电的;如果物体运动的速度较快,此动力系统的旋转速度也快,旋转的速度越快发出的电能也就越多,在此状态下发出的电能将大于克服增加能量的消耗;所以申请人为发出电能是否大于增加此部分动力系统所增加消耗能量相比需要综合进行考虑,例如材质、路面、电机选配等等。
本发明只有在物体行走过程中才可以做功;在运动的物体上安装此发电动力系统,利用物体的自重产生的压力通过能力转换机构来实现输出轴的转动,进而产生动力输出,所产生的动力可以用来发电,发出的电可以储存,储存后可是一个补充电能,可以抵消一部分电能的消耗;而并非是发出来的电作为全部动力驱动物体运动,本发明的构思是利用蓄电池自身储备的电能驱动物体行走,也只有物体行走本发明才能够产生动力,用来发电,否则在静止状态下本发明是无法转动做功的,本发明结构是符合能量守恒的。
由于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在利用物体原动力的驱动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将运动物体的自重压力对轮胎所产生的压力变形的弹性势能转换成动能进而实现部分能量回收利用,此动力既可以驱使发电机进行发电,发出的可以储存在蓄电池内,也可以作为其它动力使用;例如安装新能源电动汽车后桥两边上,在电动车行驶过程可以利用此动力系统进行能量回收,并通过获得的动能进行发电储备,本发明相对于整车的电动车的质量较小,在实际过程中在增加的重量对原电动车的能量损耗较小,本发明具有噪音小,操作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
本发明所产生的动力可以用多种方式把机械动能传递给发电机:直接传递给发电机、配备无极变数器传给发电机、配备变速箱传给发电机;所产生的机械动能变换成液压能量再由液压装置传递给另处的发电机,采用和液压相结合更能够提高动能的利用率。以上四种传递法都在本发明保护权利之内,如有雷同者都应落入本案之中。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是可以实现的,申请人将本发明安装在电动车进行试验。通过试验证明该物体自重旋转压发电动力系统安装到电动车上产生的电能大于其安装该系统所消耗的电能。
应用实施例1,按照国家要求,原电动车百公里耗电量为14.6kwh,经过实际测试,每一度电能够行驶5.5km。本申请文件中,申请人将该物体自重旋转压发电动力系统安装到启辰电动车上做实验,当重力采集单元与地面接触30°时,开始作用,当旋转至与地面垂直时,重力采集单元的到达上极限位置,随着转动继续做功直到重力采集单元与地面接触-30°时,开始与地面离开时,做功完成,通过实际测量,在启辰电动车的后桥两端轴上安装自重压发电系统后,每个轮毂的发电量为15KW,两个轮毂的发电量为30KW,因自重压轮毂比原车轮毂加重了65公斤,再加上压力角与地面的摩擦阻力耗电6KW左右,合计两个轮毂耗电12KW左右,按照实际达到的批量生产时,还能减轻每个轮毂20KG左右,最终在生产时,每个轮毂比原车轮毂加重了45KG。
启辰电动车重1.5吨,加上该物体自重旋转压发电动力系统130公斤,合计为1.63吨。每个自重压轮毂重量m=1.63*1000/4=400多公斤,车轮的半径R=0.32m;以每小时50公里时速计算车轮的转速n=6.91转/秒=414.67rpm,发电机的转矩T=mgr=400*9.8*0.32=1254.5,发电机功率P=n*T/9550=54.47KW;实际上发电机功率P1=P*K,其中K为等效系数,假设等效系数K≈0.2~0.5;发电量为11-27KW左右,按实际发电量则更多,综上分析,发出电能要大于消耗的电能。
该物体自重旋转压发电动力系统利用物体的自重对轮胎产生压力变形,利用轮胎变形所产生的弹性势能驱使重力采集单元做功,进而对此部分能量进行回收利用;由于在运动物体上的同一圆周面上安装数个重力采集单元实现连续循环,进而实现能源回收利用,本发明成功实施应用在电动车上进行发电,事实证明本发明是可以实现的,而且能够发出电能给蓄电池进行补充电能,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应用实施1是将本申请所记载的方案装配启辰牌纯电动汽车上,按照国家要求原动力耗电14.6kw/100km,将实际测试每1度电能行驶5.5公里,在启辰电动车的后桥两端轴上安装本申请所记载的方案后,经实际测量发电量为15kw左右,两个轮毂加在一起为30kw,因自重压轮毂比原车轮毂增加了65公斤在加上行走过程中压力角与地面的摩擦阻力增加耗电6kw左右,两个轮毂耗电为12kw左右,此实施例采用的钢制材料制成,按实际达到批量生产时安装本系统后从材料量可以进行选择,每个轮毂的重量还能够减轻20公斤左右,这样最终生产出来的轮毂比原轮毂重量增加45公斤作用,启辰电动车原车自重1.5吨,加上本系统后重量增加130公斤合计1.63吨,进而四个车轮每个车轮所承受的自动压为400公斤左右,依每小时50公里实际发电计算,本系统发电为11~27kw,显然大于因增加的重量所消耗的电能。
应用实施2是将本申请所记载的方案装配九龙牌电动汽车的两个后轮的中间位置,九龙电动车原车自重3.995吨,加上本系统后重量增加85公斤合计4.08吨,按照上述应用实施例1进行计算可以;进而五个车轮每个车轮所承受的自动压为680公斤左右,依每小时50公里实际发电计算,每度电3.2公里本系统发电为15~40kw,显然大于因增加的重量所消耗的电能。
综上所述,根据实际的环境来判断增加物体的后所解决的问题、达到的技术效果来衡量技术的完整性和进步性,通过对增加物体重量后增加的能耗和增加物体后所产生的积极效果来衡量,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本发明创造也正是利用运动物体的自重来对轮胎产生形变,重量增加的越重,轮胎的形变也就也越大,轮胎变形产生的能量也越多;本发明创造在实际应用时增加了车辆的自重,使电量消耗增加,但是轮胎的变形量也增加,此部分能量车辆运转时后可以随着连续转动实现发电,综上所述利用本系统发出的电能是大于所克服增加重量消耗的电能,具有进步性。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物体自重旋转压发电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一侧设有支撑内圈,所述支撑内圈的中心线与连接盘的中心线位于同一轴线上;在支撑内圈的圆周方向均布设有N个重力采集单元,所述重力采集机构采集运动物体自重所产生压力时沿支撑径向方向运动,并产生一个方向向内推力,所述重力采集机构连接动能转换机构,所述动能转换机构设置在支撑内圈内,在支撑内圈内所述动能转换机构连接动力输出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体自重旋转压发电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采集单元包括重力压脚,所述重力压脚的外圆周采集面为弧形结构,所述重力压脚的内侧中心位置连接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穿装在支撑内圈上沿径向方向设置的安装孔内,并且活塞杆的内端部伸出支撑内圈的内壁;所述活塞导杆与安装孔之间设有导向套,在支撑内圈的安装孔内所述活塞杆上套装有复位弹簧,在支撑内圈的内壁所述活塞杆上安装复位弹簧限位帽;在支撑内圈内所述活塞杆的端部通过第一销轴连接有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通过第二销轴连接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二连接片固定安装在外行星轮上,所述外行星轮通过单向离合器安装在外行星轮轴上,所述外行星轮轴安装在外行星轮轮盘上,在外行星轮的外侧所述外星轮轮盘上安装有外行星轮盖,外行星轮盖的外侧安装外行星轮轴上盖,所述外行星轮轮盘的中心与连接盘、支撑内圈以及外侧安装外行星轮轴上盖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N个重力采集单元的采集面位于同一圆周面上,N个重力采集单元的外行星轮的中心位于同一圆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体自重旋转压发电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能转换机构包括内外齿圈,所述内外齿圈的内圆周和外圆周均设有齿,所述内外齿圈的外齿与重力采集单元的外行星轮啮合,所述内外齿圈的内齿与内行星轮啮合,所述内行星轮设有三个,在同一圆周上均布设置,三个内行星轮分别安装在三个内行星轮轴上,所述内行星轮轴安装在内行星轮盘上,所述内外齿圈位于外星轮轮盘和内行星轮盘之间,且在内外齿圈的两侧安装有滚珠架,所述滚珠架上安装有滚珠,所述滚珠嵌装在外星轮轮盘和内行星轮盘的沟槽内;上述的三个内行星齿轮分别啮合中心齿轮轴上的中心齿轮,所述中心齿轮轴安装在外星轮轮盘和内行星轮盘上;在外行星轮盘的外侧所述中心齿轮轴套装在动力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体自重旋转压发电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压脚的外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嵌装有胶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体自重旋转压发电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内圈和外侧安装外行星轮轴上盖的内侧面设有用于安装轮胎的轮辋,支撑内圈和外行星轮轴上盖相对配合安装后形成轮胎安装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体自重旋转压发电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采集单元设有两组,两组重力采集单元的重力压脚成交错分布。
CN201811068901.9A 2017-09-21 2018-09-13 物体自重旋转压发电动力系统 Withdrawn CN10902656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60241.7A CN107387344A (zh) 2017-09-21 2017-09-21 物体自重旋转压发电动力系统
CN2017108602417 2017-09-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26568A true CN109026568A (zh) 2018-12-18

Family

ID=6035089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60241.7A Pending CN107387344A (zh) 2017-09-21 2017-09-21 物体自重旋转压发电动力系统
CN201811068901.9A Withdrawn CN109026568A (zh) 2017-09-21 2018-09-13 物体自重旋转压发电动力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60241.7A Pending CN107387344A (zh) 2017-09-21 2017-09-21 物体自重旋转压发电动力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738734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76463A (zh) * 2020-12-31 2021-03-30 李耀辉 往复式重力旋转机
CN112709676A (zh) * 2020-12-31 2021-04-27 李耀辉 循环式重力旋转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2699A (zh) * 2017-12-07 2018-04-06 梁思浩 一种旋转式循环升降环保重力灯
CN108284704A (zh) * 2018-03-09 2018-07-17 田丰斌 车轮自重压动力发电系统
CN112576462A (zh) * 2019-09-30 2021-03-30 温培强 一种重力转换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30157A1 (en) * 2003-01-06 2004-07-08 Naar Claude A. Gravity-based vehicle power system
CN201231645Y (zh) * 2008-04-23 2009-05-06 卜翔鹏 车轮防滑发电装置
CN101992656A (zh) * 2010-05-10 2011-03-30 刘国林 一种由四组以上多组踏板连接杠杆组成装在车轮上轮胎内和轮毂上的装置
CN202923308U (zh) * 2012-12-14 2013-05-08 宾朝芳 重力节能防爆汽车轮胎系统
CN203004957U (zh) * 2013-01-05 2013-06-19 汤明德 一种利用轮胎转动旋转式自发电机构
CN203844533U (zh) * 2014-03-25 2014-09-24 杨海青 轮胎形变能量回收装置
US20160233755A1 (en) * 2013-09-24 2016-08-11 Hami BAYRAKDAR Wheeled power plant with renewable energy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30157A1 (en) * 2003-01-06 2004-07-08 Naar Claude A. Gravity-based vehicle power system
CN201231645Y (zh) * 2008-04-23 2009-05-06 卜翔鹏 车轮防滑发电装置
CN101992656A (zh) * 2010-05-10 2011-03-30 刘国林 一种由四组以上多组踏板连接杠杆组成装在车轮上轮胎内和轮毂上的装置
CN202923308U (zh) * 2012-12-14 2013-05-08 宾朝芳 重力节能防爆汽车轮胎系统
CN203004957U (zh) * 2013-01-05 2013-06-19 汤明德 一种利用轮胎转动旋转式自发电机构
US20160233755A1 (en) * 2013-09-24 2016-08-11 Hami BAYRAKDAR Wheeled power plant with renewable energy
CN203844533U (zh) * 2014-03-25 2014-09-24 杨海青 轮胎形变能量回收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76463A (zh) * 2020-12-31 2021-03-30 李耀辉 往复式重力旋转机
CN112709676A (zh) * 2020-12-31 2021-04-27 李耀辉 循环式重力旋转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87344A (zh) 2017-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26568A (zh) 物体自重旋转压发电动力系统
CN105305722B (zh) 磁悬浮储能发电车轮
CN107415705A (zh) 一种风能动能复合增程补偿式电动汽车
CN109334463B (zh) 一种汽车辅助制动能量回收装置
CN201009723Y (zh) 混合动力汽车后轮电动力双速驱动总成
CN104369663A (zh) 一种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利用装置
CN104097498B (zh) 一种可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储能及驱动装置
CN203995674U (zh) 一种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利用装置
CN202174921U (zh) 高能电动车
CN202448723U (zh) 纯电动汽车底盘
CN101219643B (zh) 车轮势能发电系统
CN205022354U (zh) 制动自发电油电混合动力节能汽车
CN103481776B (zh) 一种发条式动能集放系统
CN201753027U (zh) 车载式发电充电系统
WO2013062254A1 (ko) 차량용 발전장치
CN202243039U (zh) 一种多能源电动车
CN1935556A (zh) 再生动力车驱动系统
CN202944197U (zh) 纯电动汽车单向轮毂电机驱动装置
CN212708946U (zh) 链接车轮驱动发电机的万向节伸缩传动轴
CN102673358B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底盘
CN102407770A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油电串联混合式增程装置
CN201176121Y (zh) 自充电稳压油电摩托车
CN206707909U (zh) 一种橡胶带蓄能式发动机起停装置
CN106515425B (zh) 一种发动机与电机直接驱动式混合动力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汽车
CN101376381A (zh) 动能贮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