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95095A - 模具结构 - Google Patents
模具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995095A CN108995095A CN201811094496.8A CN201811094496A CN108995095A CN 108995095 A CN108995095 A CN 108995095A CN 201811094496 A CN201811094496 A CN 201811094496A CN 108995095 A CN108995095 A CN 10899509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lded part
- holding tank
- mould structure
- support workpiece
- structure accor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0022—Multi-cavity moul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30—Mounting, exchanging or centering
- B29C33/301—Modular mould systems [MMS], i.e. moulds built up by stacking mould elements, e.g. plates, blocks, rods
- B29C33/302—Assembling a large number of mould elements to constitute one cavit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30—Mounting, exchanging or centering
- B29C33/305—Mounting of moulds or mould support plat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30—Mounting, exchanging or centering
- B29C33/306—Exchangeable mould parts, e.g. cassette moulds, mould insert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具结构,包括加工单元,加工单元包括:第一支撑工件,第一支撑工件具有第一容纳槽;第二支撑工件,第二支撑工件具有第二容纳槽,第二支撑工件与第一支撑工件相对地设置,以使第一容纳槽与第二容纳槽相配合以形成容纳腔;第一成型件,第一成型件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一容纳槽内;第二成型件,第二成型件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二容纳槽内,部分的第一成型件可穿设于第二成型件内,第一成型件与第二成型件相配合以用来加工成型产品;限位部,限位部与第二成型件相连接并位于第二容纳槽的槽口处,限位部用于防止第二成型件从容纳腔内退出。采用该结构的模具结构能够有效地降低模具维修难度,有效地提高了模具维修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多腔模具采用整体式结构,模具成型部分均由动定模板固定,且都从底部锁螺钉固定,这种模具结构对于大型腔模具因螺钉固定较均匀,受力平衡,同时这种结构对模具装拆模非常不方便,每次因为某处需要修模都需要把整套模具全部拆散,这样装模和拆模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给模具维护带来很多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模具结构维修困难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模具结构,包括加工单元,加工单元包括:第一支撑工件,第一支撑工件具有第一容纳槽;第二支撑工件,第二支撑工件具有第二容纳槽,第二支撑工件与第一支撑工件相对地设置,以使第一容纳槽与第二容纳槽相配合以形成容纳腔;第一成型件,第一成型件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一容纳槽内;第二成型件,第二成型件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二容纳槽内,部分的第一成型件可穿设于第二成型件内,第一成型件与第二成型件相配合以用来加工成型产品;限位部,限位部与第二成型件相连接并位于第二容纳槽的槽口处,限位部用于防止第二成型件从容纳腔内退出。
进一步地,限位部为多个,多个限位部沿第二容纳槽的周向间隔地设置。
进一步地,限位部包括:限位块,限位块的第一端与第二成型件相连接,限位块的第二端延伸至第二容纳槽的槽底的上方并与第二成型件的顶部相抵接。
进一步地,第二容纳槽为多个,各第二容纳槽内均设置有第二成型件,相邻两个第二容纳槽之间的隔墙的表面开设有卡槽,限位块安装于卡槽内以将相邻的两个第二成型件限位。
进一步地,第二成型件的中部设置有冷却水通道。
进一步地,第一容纳槽为多个,第二容纳槽为多个,多个第一容纳槽与多个第二容纳槽一一对应地设置以形成多个容纳腔,各容纳腔内均设置有一个第一成型件和一个第二成型件,多个容纳腔内的第二成型件的冷却水通道依次相连通以形成用于冷却产品的循环冷却水路。
进一步地,第一成型件具有第一通孔,第二成型件具有第二通孔,部分的第一成型件延伸至第二通孔内,加工单元还包括:顶出机构,部分的顶出机构与第一支撑工件相连接,另一部的顶出机构可相对第一支撑工件可活动地相连接;其中,顶出机构的顶杆可通过第一通孔将第一成型件和第二成型件加工成型的产品顶出。
进一步地,模具结构还包括:安装基础,安装基础开设有安装槽,加工单元可拆卸地设置于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安装槽为多个,加工单元为多个,多个加工单元与安装槽一一对应地设置。
进一步地,安装槽相对的槽壁上设置有限位平台,加工单元的第一支撑工件与限位平台可拆卸地相连接。
进一步地,加工单元可为十六个,每两个加工单元设置于一个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工件与第二支撑工件之间形成有八个容纳腔,每一个容纳腔内设置有一个第一成型件和一个第二成型件。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该模具的产品加工单元设置了单独的限位部对产品成型件进行限位安装,这样设置使得当其中一个成型件需要进行维修时,只需要拆卸限位部即可实现维修。采用该结构的模具结构能够有效地降低模具维修难度,有效地提高了模具维修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模具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模具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模具结构的加工单元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模具结构的加工单元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模具结构的第二成型件与第二支撑工件装配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第一支撑工件;11、第一容纳槽;
20、第二支撑工件;21、第二容纳槽;22、卡槽;
30、第一成型件;
40、第二成型件;
50、限位部;
60、安装基础;61、安装槽;
70、顶出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结合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具结构。
具体地,该模具结构包括加工单元(如图1中A所示)。加工单元包括第一支撑工件10、第二支撑工件20、第一成型件30、第二成型件40和限位部50。第一支撑工件10具有第一容纳槽11。第二支撑工件20具有第二容纳槽21,第二支撑工件20与第一支撑工件10相对地设置,以使第一容纳槽11与第二容纳槽21相配合以形成容纳腔。第一成型件30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一容纳槽11内。第二成型件40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二容纳槽21内,部分的第一成型件30可穿设于第二成型件40内,第一成型件30与第二成型件40相配合以用来加工成型产品。限位部50与第二成型件40相连接并位于第二容纳槽21的槽口处,限位部50用于防止第二成型件40从容纳腔内退出。
在本实施例中,该模具的产品加工单元设置了单独的限位部对产品成型件进行限位安装,这样设置使得当其中一个成型件需要进行维修时,只需要拆卸限位部即可实现维修。采用该结构的模具结构能够有效地降低模具维修难度,有效地提高了模具维修效率。
优选地,限位部50为多个,多个限位部50沿第二容纳槽21的周向间隔地设置。这样设置能够提高成型件的稳定性,如图4所示,每一个第二成型件40对应两个限位部50。
具体地,限位部50包括限位块。限位块的第一端与第二成型件40相连接,限位块的第二端延伸至第二容纳槽21的槽底的上方并与第二成型件40的顶部相抵接。这样设置能够进一步地提高第二成型件40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二容纳槽21为多个,各第二容纳槽21内均设置有第二成型件40,相邻两个第二容纳槽21之间的隔墙的表面开设有卡槽22,限位块安装于卡槽22内以将相邻的两个第二成型件40限位。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同时提高了限位块的安装稳定性。
其中,第二成型件40的中部设置有冷却水通道。这样设置能够提高产品的冷却效率。具体地,第一容纳槽11为多个,第二容纳槽21为多个,多个第一容纳槽11与多个第二容纳槽21一一对应地设置以形成多个容纳腔,各容纳腔内均设置有一个第一成型件30和一个第二成型件40,多个容纳腔内的第二成型件40的冷却水通道依次相连通以形成用于冷却产品的循环冷却水路。
进一步地,第一成型件30具有第一通孔,第二成型件40具有第二通孔,部分的第一成型件30延伸至第二通孔内,如图3所示,加工单元还包括顶出机构70。部分的顶出机构70与第一支撑工件10相连接,另一部的顶出机构70可相对第一支撑工件10可活动地相连接。其中,顶出机构70的顶杆可通过第一通孔将第一成型件30和第二成型件40加工成型的产品顶出。其中,顶杆位于第一通孔的下方,顶出机构70的驱动部可以驱动顶杆向上或向下移动以实现顶出产品。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模具结构还包括安装基础60。安装基础60开设有安装槽61,加工单元可拆卸地设置于安装槽61内。这样设置能够提高加工单元稳定性。其中,安装基础60可以大型的安装板结构。安装槽61为多个,加工单元为多个,多个加工单元与安装槽61一一对应地设置。这样设置能够提高生产产品的效率,同时方便对每一个加工单元进行独立维修。
进一步地,安装槽61相对的槽壁上设置有限位平台,加工单元的第一支撑工件10与限位平台可拆卸地相连接。这样设置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加工单元安装稳定性。
优选地,加工单元可为十六个,每两个加工单元设置于一个安装槽61内。第一支撑工件10与第二支撑工件20之间形成有八个容纳腔,每一个容纳腔内设置有一个第一成型件30和一个第二成型件40。
具体地,通过采用了快速装拆模的设计思路,把整个模具设计成16个单元组合体,这16个单元体全部可以从模模分型面整体取出,同时每个单元给合体内又包含8个小单元,且这个8个小单元也是设计成分型面可以装拆出来,即每个单元体均可实现从分型面把模具零件方便取出和装入。这样就可以实现在模具前后模分型面开模的情况下,无论需要拆出哪个零件均可以轻易完成,同时模具维修时只需把一个加工单元拆出来的维修即可,有效地节约了模具维护时间。
模具结构由16个或偶数个加工单元组成,加工单元的正面螺钉固定在分型面的固定板上,装拆紧固定螺钉均在分型面上实现。该固定板属于安装基础的一部分。
对于多型腔成型模具,采用分单元组件创新型设计思路,整体模具分解成16组单元体,每个单元体均有一套完整独立的模具系统:独立的装配系统、独立的冷却系统、独立的顶出系统。每个单元体内部又分成为8个或偶数个小的产品成型单元,每个小单元体成型一个产品,这样一套模具的由16个加工单元组成,再由8个小单元体组合成模具结构。装模步骤:组装8个成型件的单元体,装配固定采用压块式固定,每个第二成型件的两侧边用压块固定,压块和螺钉均可以从分型面装拆取出单个第二成型件。组装16组加工单元:单元整体从分型面装入固定模板(安装基础),固定方式从分型面锁螺钉固定,拆模步骤:整套模具拆出16组加工单元、拆出8个成型件(包括第一成型件和第二成型件)。该结构实现分单元装配,使装配简单化,保证装配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保证了单元结构之间的独立性,便于各单元的维修。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单元,所述加工单元包括:
第一支撑工件(10),所述第一支撑工件(10)具有第一容纳槽(11);
第二支撑工件(20),所述第二支撑工件(20)具有第二容纳槽(21),所述第二支撑工件(20)与所述第一支撑工件(10)相对地设置,以使所述第一容纳槽(11)与所述第二容纳槽(21)相配合以形成容纳腔;
第一成型件(30),所述第一成型件(30)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槽(11)内;
第二成型件(40),所述第二成型件(40)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槽(21)内,部分的所述第一成型件(30)可穿设于所述第二成型件(40)内,所述第一成型件(30)与所述第二成型件(40)相配合以用来加工成型产品;
限位部(50),所述限位部(50)与所述第二成型件(40)相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容纳槽(21)的槽口处,所述限位部(50)用于防止所述第二成型件(40)从所述容纳腔内退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50)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部(50)沿所述第二容纳槽(21)的周向间隔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50)包括:
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成型件(40)相连接,所述限位块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容纳槽(21)的槽底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二成型件(40)的顶部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槽(21)为多个,各所述第二容纳槽(21)内均设置有所述第二成型件(40),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容纳槽(21)之间的隔墙的表面开设有卡槽(22),所述限位块安装于所述卡槽(22)内以将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成型件(40)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成型件(40)的中部设置有冷却水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槽(11)为多个,所述第二容纳槽(21)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容纳槽(11)与多个所述第二容纳槽(21)一一对应地设置以形成多个所述容纳腔,各所述容纳腔内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成型件(30)和一个所述第二成型件(40),多个所述容纳腔内的所述第二成型件(40)的所述冷却水通道依次相连通以形成用于冷却产品的循环冷却水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件(30)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成型件(40)具有第二通孔,部分的所述第一成型件(30)延伸至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加工单元还包括:
顶出机构(70),部分的所述顶出机构(70)与所述第一支撑工件(10)相连接,另一部的所述顶出机构(70)可相对第一支撑工件(10)可活动地相连接;
其中,所述顶出机构(70)的顶杆可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将所述第一成型件(30)和所述第二成型件(40)加工成型的产品顶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结构还包括:
安装基础(60),所述安装基础(60)开设有安装槽(61),所述加工单元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槽(61)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61)为多个,所述加工单元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工单元与所述安装槽(61)一一对应地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61)相对的槽壁上设置有限位平台,所述加工单元的所述第一支撑工件(10)与所述限位平台可拆卸地相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单元可为十六个,每两个所述加工单元设置于一个所述安装槽(61)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工件(10)与所述第二支撑工件(20)之间形成有八个所述容纳腔,每一个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成型件(30)和一个所述第二成型件(4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094496.8A CN108995095A (zh) | 2018-09-19 | 2018-09-19 | 模具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094496.8A CN108995095A (zh) | 2018-09-19 | 2018-09-19 | 模具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995095A true CN108995095A (zh) | 2018-12-14 |
Family
ID=64592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094496.8A Pending CN108995095A (zh) | 2018-09-19 | 2018-09-19 | 模具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995095A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34115A (ja) * | 1997-07-23 | 1999-02-09 |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 樹脂成形金型 |
JP2003089132A (ja) * | 2001-09-19 | 2003-03-25 | Nagano Fujitsu Component Kk | インサート成形法、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成形型 |
CN204076679U (zh) * | 2014-09-16 | 2015-01-07 |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塑料制品注塑模具 |
CN105108979A (zh) * | 2015-09-09 | 2015-12-02 | 上海桀佳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 模块化瓶盖模具 |
CN107984699A (zh) * | 2017-12-06 | 2018-05-04 | 刘云梦 | 药品测定试剂盒及其制造方法 |
CN108312434A (zh) * | 2018-03-22 | 2018-07-24 | 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继电器线圈骨架注塑模具 |
CN207735958U (zh) * | 2017-12-29 | 2018-08-17 | 佛山市南海瀚坤堂精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数控机床加工夹具 |
CN208930544U (zh) * | 2018-09-19 | 2019-06-04 | 珠海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模具结构 |
-
2018
- 2018-09-19 CN CN201811094496.8A patent/CN10899509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34115A (ja) * | 1997-07-23 | 1999-02-09 |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 樹脂成形金型 |
JP2003089132A (ja) * | 2001-09-19 | 2003-03-25 | Nagano Fujitsu Component Kk | インサート成形法、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成形型 |
CN204076679U (zh) * | 2014-09-16 | 2015-01-07 |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塑料制品注塑模具 |
CN105108979A (zh) * | 2015-09-09 | 2015-12-02 | 上海桀佳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 模块化瓶盖模具 |
CN107984699A (zh) * | 2017-12-06 | 2018-05-04 | 刘云梦 | 药品测定试剂盒及其制造方法 |
CN207735958U (zh) * | 2017-12-29 | 2018-08-17 | 佛山市南海瀚坤堂精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数控机床加工夹具 |
CN108312434A (zh) * | 2018-03-22 | 2018-07-24 | 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继电器线圈骨架注塑模具 |
CN208930544U (zh) * | 2018-09-19 | 2019-06-04 | 珠海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模具结构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刘志峰编著: "《绿色设计方法、技术及其应用》", 国防工业出版社, pages: 117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930544U (zh) | 模具结构 | |
RU2391207C2 (ru) |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емкостей посредством термоформования и размещения на них декоративных полосок | |
EP2383055B1 (en) | Flaskless mold forming machine | |
JPH09187836A (ja) | トランスファー成形装置 | |
CN101376266A (zh) | 多色、多物料的高光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 | |
CN108995095A (zh) | 模具结构 | |
CN106426791A (zh) | 模具结构及风轮 | |
CN208788879U (zh) | 模具装置 | |
US5480607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lding plastic products with flash removed | |
KR101905751B1 (ko) | 분할형 캐비티와 코어를 구비하는 금형장치 | |
CN1472055A (zh) | 塑料外壳件的模具 | |
CN201056027Y (zh) | 一种拆分式混凝土砌块模具 | |
CN100566970C (zh) | 制备纤维增强金字塔形点阵夹芯板的组合模具 | |
CN100577388C (zh) | 模具 | |
CN109016270A (zh) | 模具装置 | |
CN207905116U (zh) | 模块化钢结构简易房 | |
US20190248053A1 (en) | Light Weight Mold Support Structure in a Single Dual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 |
US10899057B2 (en) | Universal plate | |
CN109049563A (zh) | 顶出机构及具有其的注塑机 | |
KR20160086566A (ko) | 적층고무 계열의 면진장치용 금형 | |
CN213766333U (zh) | 混凝土试块制作装置 | |
CN214163961U (zh) | 一种高速挤出降温模具 | |
CN109228080A (zh) | 一种用于多层高分子复合片材的浇注成型的两板式模具 | |
CN217742941U (zh) | 一种多层夹心糕点的成型设备 | |
CN214562694U (zh) | 一种用于脱模效果评价的免拆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