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87977A - 具有电源端子的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电源端子的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87977A
CN108987977A CN201810542512.9A CN201810542512A CN108987977A CN 108987977 A CN108987977 A CN 108987977A CN 201810542512 A CN201810542512 A CN 201810542512A CN 108987977 A CN108987977 A CN 1089879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plate body
contact
power supply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4251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87977B (zh
Inventor
山田涉
M·R·宝莱希特
小玉晃弘
沖田宪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ros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ros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9879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79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879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79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5Sealing means between cable and housing, e.g. gromm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33Bases, cases made for use in extreme conditions, e.g. high temperature, radiation, vibration, corrosive environment, pressur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将与对方侧的端子零件的接触部分支承在更靠近该部分的位置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外壳以及包括安装于外壳的近似板状体的电源端子。近似板状体构成为在对方外壳和外壳连接时,上述近似板状体在该近似板状体的厚度方向的相对面与设置于对方外壳的对方端子接触。近似板状体在该近似板状体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区域中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带区域所包括的至少任意的部分通过外壳进行支承,带区域与近似板状体和对方端子的接触部分在沿接触方向的方向配置于相同位置,并且,上述带区域在沿接触方向的方向具有与接触部分的长度相同的长度。

Description

具有电源端子的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能够在厚度方向上的相对面与设置在对方外壳的对方端子接触的端子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4-47171号公报)中示出了上述类型的电连接器的一例。
上述电连接器包括端子零件和供端子零件固定的连接器外壳。端子零件在前后方向上细长,从该端子零件的前端侧依次具有插头片部、供锁扣形成的锁扣形成部以及与电线的终端部压接的扣环部。在上述这些部分中,锁扣形成部和扣环部通过外壳进行固定,与对方侧的端子零件连接的插头片部呈悬臂梁状地支承于外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4-471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可知,在与对方侧的端子零件连接时,在插头片部、即在与对方侧的端子零件连接的部分施加有较大的力,但特别地,在上述部分能够在厚度方向的相对面与对方侧的对方端子接触的情况下,换言之,在端子的单侧不通过外壳等进行支承的情况下,存在端子零件压曲的危险较大的问题。为了减轻上述问题,较为理想的是,利用外壳将插头片部固定在更靠近上述被连接的部分的位置。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的结构中,插头片部构成为仅在该插头片部的与对方侧的端子零件的接触方向上的、与该插头片部没有任何重叠的部分通过外壳进行固定。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而形成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与对方侧的端子零件的接触部分支承在更靠近该部分的位置的电连接器。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该外壳与对方连接器的对方外壳连接;以及电源端子,该电源端子包括安装于上述外壳的近似板状体,上述近似板状体具有:厚度方向;与上述厚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以及与上述厚度方向和上述宽度方向两者正交的、沿与上述对方端子接触的接触方向的方向,上述近似板状体构成为在上述对方外壳和上述外壳连接时,上述近似板状体在该近似板状体的上述厚度方向上的相对面处与设置于所述对方外壳的对方端子接触,上述近似板状体在该近似板状体的上述宽度方向上的端部中沿上述宽度方向延伸的带区域所包括的至少任意的部分通过上述外壳进行支承,上述带区域与上述近似板状体和上述对方端子的接触部分在沿上述接触方向的方向上配置于相同位置,并且,上述带区域在沿上述接触方向的方向上具有与上述接触部分的长度相同的长度。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电连接器,能够将作为与对方端子接触的部分的近似板状体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区域中近似板状体和对方端子的接触部分、即近似板状体和对方端子接触时施加有较大的力的部分支承于靠近该部分的位置,因此,与将该部分支承于在接触方向上偏离的位置的现有的结构相比,能够将近似板状体以更稳定的状态支承于外壳。此外,特别地,通过将上述结构应用于电源端子,能够通过在宽度方向上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尺寸的近似板状体来提高散热效果,此外,能够增大与对方端子的接触区域,从而能够减轻过热的问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电连接器的基础上,较为理想的是,上述至少任意的部分至少在上述近似板状体的沿着上述厚度方向的板厚面处通过上述外壳进行支承。
根据该技术方案的电连接器,通过对板厚面进行支承,例如,与仅对厚度方向上的相对面进行支承的情况相比,尤其能够更可靠地进行近似板状体在接触方向上的固定和定位。
此外,在上述技术方案的电连接器的基础上,较为理想的是,上述至少任意的部分和通过上述外壳支承的其它的被支承部以关于沿上述接触方向的方向和上述宽度方向两者相对的方式进行定位。
根据该技术方案的电连接器,通过在对角部分对近似板状体进行支承,能够将近似板状体以更稳定的状态固定并定位于外壳。
此外,在上述技术方案的电连接器的基础上,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其它的被支承部通过至少在上述宽度方向上能够进行弹性变位的弹性支承部进行支承。
根据该技术方案的电连接器,通过弹性支承,能够减少外壳之间的松动,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将近似板状体定位于外壳的规定位置。
此外,在上述技术方案的电连接器的基础上,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其它的被支承部相对于上述至少任意的部分在沿上述接触方向的方向上位于与上述对方端子接触的接触侧相反的一侧。
根据该技术方案的电连接器,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通过近似板状体和弹性支承部的碰撞而使弹性支承部沿宽度方向变位,因此,仅通过使近似板状体沿接触方向移动就能够容易地将近似板状体安装于外壳。
此外,在上述技术方案的电连接器的基础上,较为理想的是,上述近似板状体具有比上述至少任意的部分在沿上述接触方向的方向上进一步向与上述对方端子接触的接触侧延伸的部分。
根据该技术方案的电连接器,能够将与对方端子的有效嵌合长度设定得更长。
此外,在上述技术方案的电连接器的基础上,较为理想的是,上述近似板状体通过在板和板之间形成空间的情况下对金属板进行折叠而在上述厚度方向上形成为多层结构。
根据该技术方案的电连接器,通过将近似板状体设为多层结构,能够确保该近似板状体的强度,此外,能够对与对方端子的接触宽度进行调节,从而能够更可靠地与对方端子接触。此外,通过在对金属板进行折叠时在板和板之间形成空间,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散热效果,并且能够有效地减轻近似板状体的过热的问题。
此外,在上述技术方案的电连接器的基础上,可以将上述对方连接器和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记载的电连接器组合以形成连接器装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将与对方侧的端子零件的接触部分支承在更靠近该部分的位置的电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插座式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的Ⅲ-Ⅲ线剖视图。
图4是将外壳的后方立体图和作为周围构件的盖构件一并表示的图。
图5是表示组装工序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组装工序的一例的部分剖视立体图。
图7是插头式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阴连接器的电源端子的立体图。
图9是阳连接器的电源端子的立体图。
图10的(a)是阳连接器的俯视图,图10的(b)是该阳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11是图10的(a)的XI-XI线剖视图。
图12是图10的(b)的XII-XII线的示意剖视立体图。
图13是图10的(b)的XIII-XIII线剖视图。
符号说明
α 沿接触方向的方向;
α2 接触方向;
β 宽度方向;
γ 厚度方向;
2 插座式连接器;
3 线缆;
6 插头式连接器;
20 外壳;
50 电源端子;
59 信号端子;
60 外壳;
74A 弹性支承部;
80 电源端子;
83 近似板状体;
83A、83B 相对面;
83a 台阶部;
83c 角部;
85 板厚面。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一实施方式的线缆连接器和线缆连接器装置进行说明。此外,虽然以线缆类的电连接器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电连接器以外的各种类型的线缆连接器装置。
在图1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装置1的立体图。上述线缆连接器装置1由插座式连接器2和插头式连接器6构成。
插座式连接器2作为能够与电力线缆3的一端连接的线缆连接器进行使用。另一方面,插头式连接器6作为能够利用螺钉92等设置于马达等其它装置的壳体(未图示)的表面的基板连接器进行使用。两者能够以向嵌合方向(图示箭头α摂方向)接近的方式彼此嵌合。图1表示插座式连接器2和插头式连接器6嵌合前的状态。此外,虽然示出了采用两根线缆的类型,但可以采用一根线缆,也可采用三根以上的线缆。
在使插座式连接器2和插头式连接器6嵌合时,为了维持上述插座式连接器2和上述插头式连接器6的嵌合状态,能够使插座式连接器2卡定于插头式连接器6。为了能够进行卡定,分别在插座式连接器2的外壳20设置臂部28以及在插头式连接器6的外壳60设置卡定构件64。
利用贯穿孔28c且通过设置于外壳20的侧面中央附近的转轴22对臂部28进行轴支承。臂部28能够以上述转轴22为中心沿图示箭头“Y”方向在大致0°~90°的范围内转动。如图1所示,当臂部28位于大致0°的位置时,设置于插头式连接器6的卡定构件64的伸出部64a钩挂于设置在臂部28的槽28d,其结果是,插座式连接器2的臂部28固定于插头式连接器6的外壳60,从而使插座式连接器2卡定于插头式连接器6。
在图2中示出了插座式连接器2的分解立体图,此外,在图3中示出了图1的Ⅲ-Ⅲ线剖视图。插座式连接器2形成为大致左右对称的形状,主要包括:外壳20,该外壳20设置有臂部28;封闭构件30,该封闭构件30利用螺钉35等固定于外壳20的后侧;夹具34和夹持构件32,上述夹具34和夹持构件32以能够对电力线缆进行固定的方式安装于封闭构件30的后侧;端子结构体39,该端子结构体39设置于外壳20的底侧、即插座式连接器2和插头式连接器6的嵌合侧。图4将外壳20的后方立体图和作为周围构件的盖构件27一并进行表示。
外壳20由导电性材料形成。通过采用导电性材料形成上述外壳20,能够附加屏蔽效果。作为导电性材料,可以是金属板,也可以向树脂材料施加金属镀覆。
外壳20具有整体呈大致箱形形状的主体21。从侧面观察时,主体21形成为大致L字状,该主体21包括:长度部分21B,该长度部分21B沿线缆的轴线方向“β”延伸;前壁部分21A,该前壁部分21A在长度部分21B的前侧沿线缆的截面方向延伸;扩径部分21C,该扩径部分21C在长度部分21B的后侧沿宽度方向“γ”扩大。考虑到操作柄40的旋转,前壁部分21A和长度部分21B之间通过光滑的曲面相连。
主体21形成为筒状。进一步而言,L字的一方的端部23A(参照图3)即扩径部分21C的后侧和L字的另一方的端部23B(参照图3)即前壁部分21A的底侧之间形成有供线缆3(参照图1)贯穿的贯穿孔。贯穿孔的一方的端部23A通过插通口25在插头式连接器6侧敞开,贯穿孔的另一方的端部23B通过开口29(参照图3)在线缆3侧敞开。在另一方的端部23B侧配置有端子结构体39。通过使主体21形成为筒状,能够容易地设置成密闭结构,从而能够使主体21获得防水功能。
在主体外壳20的前壁部分21A设置有钩挂部24,该钩挂部24对臂部28相对于主体外壳20的自由的转动进行限制。如图1所示,当臂部28位于大致0°的位置时,臂部28的一部分(被卡定部28b)钩挂于钩挂部24,从而能够防止臂部28相对于主体外壳20进行不必要的转动。
在主体21的扩径部分21C的后侧设置有在沿线缆3的长度方向“β”与插通口25连续的状态下向外壳20的外部延伸的线缆支承部26。通过设置线缆支承部26,能够利用该线缆支承部26对线缆3进行引导,从而能够容易地将线缆3引入主体21的内部。线缆支承部26的截面形成为大致半圆状,该线缆支承部26的内周面26b与线缆的外周面对应地形成为弧状。藉此,能够增加与线缆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以更加可靠且稳定的状态对线缆进行支承。
线缆支承部26只要以从插通口25连续的状态向外部延伸即可,但此外,较为理想的是,在线缆支承部26的一部分26a通过插通口25与主体21的内部连续的状态下对上述线缆支承部26进行设置。通过在线缆支承部26不仅从插通口25的外侧开始连续而是从主体21的内部开始连续的状态下对线缆支承部26进行设置,从而能够更加顺畅地对线缆进行支承。
线缆支承部26的内径被设定为大致恒定以与线缆对应,另一方面,该线缆支承部26的外径以从前方向后方变小的方式进行设定。利用上述直径之差来形成锥面,从而使线缆支承部26还能够获得与封闭构件30等互动而形成为线缆的压接构件的功能。
线缆支承部26可以与主体外壳20一体成形。通过使上述线缆支承部26和主体外壳20一体成形,能够使制造变得容易,能够降低制造成本。但是,不一定需要使上述线缆支承部26和主体外壳20一体成形,上述线缆支承部26也可以独立于主体外壳20,并且具有能够相对于主体外壳20安装和拆卸的结构。
例如,以使线缆能够容易地进入线缆支承部26的方式使线缆支承部26的位于线缆的截面方向“α-γ”上的上侧敞开。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通过线缆支承部26的敞开侧使线缆容易地进入线缆支承部26。
能够利用盖构件27将线缆支承部26的敞开侧关闭。在图5中以立体图的方式示出了将盖构件27安装于线缆支承部26以关闭敞开侧的组装工序的一例。通过设置盖构件27,能够有效地防止水、粉尘以及其它污染物进入插座式连接器2。此外,能够提高线缆支承部26的强度。
盖构件27包括凸缘部27a以及将凸缘部27a彼此相连的连接部27b。凸缘部27a分别具有大致半圆状的截面形状,与线缆支承部26的内周面26b相同,为了与线缆的形状匹配,凸缘部27a的内周面与线缆的外周面对应地形成为弧状。
较为理想的是,与外壳20相同,线缆支承部26和盖构件27由导电性材料形成。通过采用导电性材料形成上述线缆支承部26和盖构件27,能够附加屏蔽效果。
如图3的剖视图所示,在采用盖构件27关闭线缆支承部26的敞开侧时,凸缘部27a和连接部27b的前表面27h与设置于外壳20的扩径部分21C的环状突出部21f的上侧端面21h抵碰。在使这些线缆支承部26和盖构件27内置的状态下,在外壳20安装封闭构件30。封闭构件30包括矩形的主体30a以及从矩形主体30a向后方延伸的两根筒部30b。矩形主体30a在该矩形主体30a的前表面30g与外壳20的扩径部分21C的后表面21e对接。在矩形主体30a的前表面30g设置有锥面30h,该锥面30h用于形成在上述前表面30g与扩径部分21C的后表面21e之间配置密封垫36的间隙。此外,在筒部30b的前端设置有边缘30c,该边缘30c具有与夹持构件32的规定部分(32c)匹配的缺口30d。
封闭构件30的前表面30g在紧贴状态下固定于外壳20的后表面21e,并且留出线缆的引出部分,将外壳20的插通口25关闭。封闭构件30能够利用设置于矩形主体30a的四个角落的螺钉孔30d等固定于外壳20。在矩形主体30a的中央设置有供线缆插通的贯穿孔30e。线缆通过上述贯穿孔30e以及封闭构件30的筒部30b被引出至外部。在筒部30b的外周切有与夹具34螺合的螺纹。
为了提高防水功能,较为理想的是,在封闭构件30和外壳20之间设置密封垫36。密封垫36安装于大致椭圆状的环状突出部21f,该环状突出部21f设置于外壳20的扩径部分21C的后表面21e。环状突出部21f从后表面21e向后方呈圈状地突出,该环状突出部21f的外周面具有对密封垫36进行定位的槽21g。特别地,环状突出部21f的下侧的一部分也成为形成线缆支承部26的外周面的部分。
图6是表示在图5所示的结构中安装有垫圈31、夹持构件32以及夹具34的状态的部分剖视立体图。
如图6和图3所示,夹具34是筒状的构件,在夹具34的内周与封闭构件30的筒部30b对应地切有螺纹。夹持构件32包括:环状的主体32a;向主体32a的后侧突出的多个、此处为四个的夹持片32b;从主体32a向前侧突出的多个、此处为两个的弧状的边缘32c。
在线缆3的前端3b与盖构件27的弧状的内部凸缘27d抵碰的状态下并且在使从该线缆3的前端向外部露出的编组3a沿轴线方向“β”贴合于线缆3的外皮的状态下,将该线缆3配置于线缆支承部26。
在使垫圈31与线缆3的外周紧贴的状态下并且在使线缆支承部26的后端面26c与盖构件27的后端面27c双方沿着线缆3的轴线方向“β”抵碰的状态下,通过封闭构件30的筒部30b和夹具34将上述垫圈31以压缩状态进行内置。
在将垫圈31的一部分收容于向前侧突出的弧状的边缘32c的内部的状态并且在将向前侧突出的边缘32c与设置于封闭构件30的筒部30b的缺口30d嵌合且使该边缘32c沿线缆3的轴线方向“β”与垫圈31抵碰的状态下,使夹持构件32内置于夹具34。
在将夹具34拧入封闭构件30的筒部30b时,通过使夹持构件32的夹持片32b的外周面32d和夹具34的内周面34a接触以使夹持片32b压接于线缆3的外皮,从而使夹具34固定于线缆3。以随着夹具34的拧入而使夹持片32b压接于线缆3的方式对夹持片32b的外周面32d和夹具34的内周面34a的直径进行调节,从而形成锥面状的截面。
此外,夹具34和封闭构件30一同起到使线缆支承部26和盖构件27在截面方向“α-γ”彼此压接的压接构件的作用。在将夹具34拧入封闭构件30时,通过使盖构件27的凸缘部27a的外周面27g和封闭构件30的筒部30b的内周面30f接触,从而使凸缘部27a朝向外壳20的线缆支承部26被按压,换言之,利用夹具34和封闭构件30使线缆支承部26和盖构件27彼此压接。其结果是,能够将线缆3更加牢固地固定于外壳20。以随着夹具34的拧入而产生压接的方式对凸缘部27a的外周面27g以及线缆支承部26的外周面26f与筒部30b的内周面30f的直径进行调节,从而形成锥面状的截面。为了使凸缘部27a与线缆的接触更牢固,使凸缘部27a的后端侧的内周面的一部分27e向中心侧突出。
再次参照图2对端子结构体39的结构进行说明。端子结构体39主要包括:电源端子50和信号端子59;电源外壳单元40A,该电源外壳单元40A对电源端子50进行定位和固定;信号外壳单元40B,该信号外壳单元40B对信号端子59进行定位和固定;框体44,该框体44对电源外壳单元40A和信号外壳单元40B以并列的方式进行支承;屏蔽板42,该屏蔽板42将电源端子50和信号端子59之间屏蔽,此外,上述端子结构体39还包括接地构件43,该接地构件43将屏蔽板42和框体44电连接。
电源外壳单元40A和信号外壳单元40B由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与屏蔽板42和接地构件43相同的是,框体44也由导电性材料形成。
电源端子50和信号端子59在安装于线缆3的前端的状态下进行使用。在使线缆3贯穿主体21的状态下进行安装。为了在线缆3安装各端子50、59,使贯穿主体21的线缆3从设置于主体21的开口29(参照图4)略微伸出,并且在将各端子50、59分别安装于电源外壳单元40A的端子孔41A和信号外壳单元40B的端子孔41B并安装于安装有后述的屏蔽板42的框体44后,使线缆3再次返回至外壳20并进行固定。这样,例如即使在使线缆3贯穿主体21的状态下需要在线缆3的前端侧设置端子50、59的情况下,通过利用线缆支承部26使线缆3从主体21进出,从而也能够容易地将端子50、59和电源外壳40A以及信号外壳40B的绝缘外壳等端子结构体39安装于线缆3并收容于主体21。
框体44在俯视观察时为大致矩形的形状。在框体44的开口44b插入并设置有电源外壳40A和信号外壳40B。
屏蔽板42是通过将金属板冲压、折弯而形成的。屏蔽板42配置于设置在框体44的电源外壳40A和信号外壳40B之间。屏蔽板42与以横跨于电源外壳40A和信号外壳40B的上部的方式配置的接地构件43连接,此外,设置于屏蔽板42的侧面的舌片42a插入并固定于切槽27f并且与该切槽27f电连接。屏蔽板42通过接地构件43与框体44电连接。设置于屏蔽板42的前板42b的舌片42c与框体44的前侧内壁44a连接,并且与框体44导通。此外,通过设置屏蔽板42,能够在外壳20的主体21的内部对与电源端子50连接的线缆和与信号端子59连接的线缆进行电屏蔽。
参照图7对插头式连接器6的结构进行说明。图7是插头式连接器6的分解立体图。插头式连接器6包括:外壳60,该外壳60设置有供接地部28卡定的卡定构件64;各种外壳即电源外壳70A和信号外壳70B,上述电源外壳70A和上述信号外壳70B插入并设置于外壳60;两种端子即接地端子91和电源端子80,上述接地端子91和上述电源端子80固定于电源外壳70A;信号端子90,上述信号端子90固定于信号外壳70B。
与插座式连接器2的外壳20相同,外壳60由导电性材料形成。当插头式连接器6的外壳60和插座式连接器2的外壳20嵌合时,外壳60和外壳20导通。作为导电性材料,可以是金属板,也可以向树脂材料施加金属镀覆。
外壳60主要由通过垫圈99B固定于装置的壳体等的主体61以及与卡定构件64一同从主体61沿垂直方向延伸的框体65构成。
能够利用螺钉孔61a将框体65固定于壳体等。在框体65相邻地配置有开口62和开口63,上述开口62供电源外壳70A从插头式连接器6和插座式连接器2的嵌合侧插入和设置,上述开口63供信号外壳70B插入和设置。当电源外壳70A插入于开口62时,在框体65的内壁设置有供电源外壳70A的弹性卡定片73A卡定的被卡定片62a。也可在框体65设置供垫圈99A嵌入的环状的凹陷65a。当插头式连接器6的外壳60和插座式连接器2的外壳20嵌合时,垫圈99A对可能在外壳60的框体65和外壳20的开口29(参照图4)之间产生的间隙进行填埋。
电源外壳70A和信号外壳70B由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与屏蔽板42和接地构件43相同的是,框体44也由导电性材料形成。
在电源外壳70A设置有供接地端子91固定的端子孔71A和供电源端子80固定的端子孔72A。接地端子91从插头式连接器6和插座式连接器2的嵌合侧、电源端子80从与插头式连接器6和插座式连接器2的嵌合侧相反的一侧固定于各自的孔。
在信号外壳70B设置有供信号端子90固定的端子孔71B。与电源端子80相同的是,信号端子90从与插头式连接器6和插座式连接器2的嵌合侧相反的一侧固定于各自的孔。
在图8中示出了插座式连接器2的电源端子50的立体图。电源端子50是通过将金属板冲压、折弯而形成的。电源端子50包括:带圆角的小径的主体部51;接触部53,该接触部53相对于主体部51形成在插头式连接器6和插座式连接器2的嵌合侧,此外,上述电源端子50还包括大径部52,该大径部52相对于主体部51形成在与接触部53相反的一侧,即相对于主体部51形成在与插头式连接器6和插座式连接器2的嵌合侧相反的一侧。虽然附图未明示,但主体部51作为与线缆的芯线连接的部分进行使用,另一方面,大径部52作为压接于线缆的外皮的部分进行使用。
接触部53具有沿宽度方向“β”延伸的两个接触片53b1、53b2,上述宽度方向“β”(与线缆3的轴线方向“β”对应)与沿着上述接触部53和作为对方端子的电源端子80的接触方向“α1”的方向(与插头式连接器6和插座式连接器2的嵌合方向“α”对应)正交。上述接触片53b1、53b2的自由端侧向内侧折弯而形成相对折弯部53e1、53e2。形成于接触片53b1和接触片53b2之间的空间53d作为供作为对方端子的电源端子80插入的插入空间进行使用。在接触片53b1、53b2分别形成有与电源端子80的触点53a1、53a2。为了与插头式连接器6的电源端子80更可靠地接触,上述触点53a1、53a2朝向与电源端子80的接触侧略微折弯。
在图9中示出了插座式连接器6的电源端子80的立体图。电源端子80是通过将金属板冲压、折弯而形成的。电源端子80包括:带圆角的小径的主体部81;接触部83,该接触部83相对于主体部81形成在插头式连接器6和插座式连接器2的嵌合侧,此外,上述电源端子80还包括大径部82,该大径部82相对于主体部81形成在与接触部83相反的一侧,即相对于主体部81形成在与插头式连接器6和插座式连接器2的嵌合侧相反的一侧。虽然附图未明示,但主体部81作为与线缆的芯线连接的部分进行使用,另一方面,大径部82作为压接于线缆的外皮的部分进行使用。
接触部83形成为近似板状体。近似板状体83具有:厚度方向“γ”(与外壳20的宽度方向“γ”对应);与厚度方向“γ”正交的宽度方向“β”(与线缆3的轴线方向“β”对应);与厚度方向“γ”和宽度方向“β”两者正交的、沿着与作为对方端子的电源端子50的接触方向“α2”的方向(与插头式连接器6和插座式连接器2的嵌合方向“α”对应)。这样,通过将电源端子80的接触部83形成为近似板状体,能够增大宽度方向“β”,从而提高散热效果,此外,还能够增大该电源端子80和对方端子的接触区域,从而减轻过热的问题。
较为理想的是,近似板状体83通过对金属板进行折叠而在厚度方向“γ”形成为多层结构。通过将近似板状体83设为多层结构,能够确保近似板状体83的强度,此外,能够对电源端子80和作为对方端子的电源端子50的接触宽度进行调节,从而能够更可靠地使上述电源端子80和对方端子接触。此外,通过在对金属板进行折叠时在板和板之间形成空间,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散热效果,并且能够有效地减轻近似板状体的过热的问题。
由图8和图9可知,在插头式连接器6和插座式连接器2嵌合时,换言之,在插头式连接器6的外壳60和插座式连接器2的外壳20连接时,近似板状体83能够在该近似板状体83的厚度方向“γ”上的相对面83A、83B双方处分别与电源端子50、特别是该电源端子50的接触片53b1、53b2接触。
在图10的(a)示出了插头式连接器6的俯视图,在图10的(b)示出了该插头式连接器6的主视图,此外,在图11中示出了图10的(a)的Ⅺ-Ⅺ线剖视图,在图12中示出了图10的(b)的Ⅻ-Ⅻ线的示意剖视立体图以及该立体图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图,此外,在图13中示出了图10的(b)的XIII-XIII线剖视图。
图11特别示出了电源端子80相对于电源外壳70A的安装状态,图12特别示出了插头式连接器6的外壳60和固定于外壳60的电源外壳70A以及固定于电源外壳70A的电源端子80的关系。
通过设置于电源外壳70A的前壁的弹性卡定片73A卡定于外壳60的卡定突部62,从而将电源外壳70A卡定于外壳60的规定位置。
如图12所示,在插头式连接器6和插座式连接器2嵌合时,设置于插头式连接器6的外壳60的电源端子80的近似板状体83在该近似板状体83的下述位置处通过外壳60进行支承,上述位置是指:在该近似板状体83的宽度方向“β”上的端部、即“d1”、“d2”所示的区域(在图12和图9中为由虚线围成的区域)所包括的端部中包含于沿宽度方向“β”延伸的带区域“X”(由单点划线围成的带状的区域)的至少任意的部分,例如,在图示的例中,该部分为台阶部83a。此处,带区域“X”与插头式连接器6的外壳60和插座式连接器2的外壳20连接时近似板状体83和电源端子50的接触部分“y”(在图12和图9中为由双点划线围成的部分)在沿接触方向“α2”的方向“α”上配置于相同的位置,并且,该区域“X”在沿接触方向“α2”的方向“α”上具有与接触部分“y”的长度相同的长度。根据上述结构,与例如专利文献1的现有结构相比,能够将近似板状体83中在近似板状体83和电源端子50接触时施加有较大的力的部分支承于靠近上述部分“y”的位置,并且能够将近似板状体83以更稳定的状态支承于外壳60,其中,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现有结构中,上述施加有较大的力的部分支承于在接触方向“α2”上偏离的位置。
近似板状体83除了在台阶部83a处受到支承,还在角部83c处受到支承。在本实施方式中,角部83c未被带区域“X”包括,但该角部83c也可与台阶部83a相同地配置于带区域“X”所包括的位置。通过将作为其它的被支承部的角部83c配置于上述位置,能够以更稳定的状态对近似板状体83进行支承。
如本实施方式所示,较为理想的是,将其它的被支承部、例如角部83c以与台阶部83a关于沿接触方向“α2”的方向和宽度方向“β2”两者相对的方式进行定位。通过将角部83c和台阶部83a支承在对角位置,能够将近似板状体83以更稳定的状态固定并且定位于外壳60。
此外,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台阶部83a和角部83c在沿着近似板状体83的厚度方向“γ2”的板厚面85处支承于外壳60。通过对板厚面85进行支承,与例如仅对近似板状体83的厚度方向“γ2”上的相对面83A、83B进行支承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可靠地进行上述近似板状体83在沿接触方向“α2”的方向“α”上的固定和定位。不过,也可不对板厚面85进行支承而仅对相对面83A、83B进行支承。
在位于对角的台阶部83a和角部83c中,例如位于沿接触方向“α2”的方向“α”上的近似板状体83和电源端子50的接触侧的台阶部83a与通过外壳60的中央部75A支承的突部76A啮合而被固定。
另一方面,例如,位于与上述近似板状体83和电源端子50的接触侧在沿接触方向“α2”的方向“α”上相反的一侧的角部83c也可通过设置于外壳60的弹性支承部74A进行支承。
弹性支承部74A包括与电源外壳70A的主体连接的支承部74a、从支承部74a呈悬臂梁状延伸的弹性片74b以及设置于悬臂梁的前端的抓手部74c。抓手部74c在沿接触方向“α2”的方向“α”和宽度方向“β2”两者上对近似板状体83的相对面83A、83B的角部83c附近进行支承(参照图11、图13等),并且在近似板状体83的厚度方向“γ2”上对角部83c进行支承(参照图11等)。
通过利用弹性支承部74A,能够减少近似板状体83和外壳60之间的松动,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将近似板状体83定位于外壳60的规定位置。此外,如角部83c那样,通过将位于与上述近似板状体83和电源端子50的接触侧在接触方向“α2”上相反的一侧的部分通过弹性支承部74A进行支承,能够通过近似板状体83和弹性支承部74A的碰撞而使弹性支承部74A沿宽度方向“β2”变位,因而仅使近似板状体83沿接触方向“α2”移动就能够容易地将近似板状体83安装于外壳60。
图12所示的接触部分“y”的在沿接触方向“α2”的方向“α”上的长度与电源端子80和电源端子50的有效嵌合长度对应。也可通过在近似板状体83设置比台阶部83a和角部83c在沿接触方向“α2”的方向“α”上进一步向上述近似板状体83和电源端子50的接触侧延伸的部分83b来将上述电源端子80和电源端子50的有效嵌合长度设定得更长。藉此,能够使上述近似板状体83和电源端子50的接触更可靠。
此外,虽然是任意的,但较为理想的是,在延长部83b和台阶部83a之间设置另外的台阶部83d。如图12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图所示,通过设置上述台阶部83d,在与对方侧的连接器2接触时,能够有效地防止与对方侧的端子50的相对折弯部53e1、53e2碰撞。

Claims (8)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该外壳与对方连接器的对方外壳连接;以及
电源端子,该电源端子包括安装于所述外壳的近似板状体,
所述近似板状体具有:厚度方向;与所述厚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以及与所述厚度方向和所述宽度方向两者正交的、沿着与所述对方端子接触的接触方向的方向,
所述近似板状体构成为在所述对方外壳和所述外壳连接时,所述近似板状体在该近似板状体的所述厚度方向上的相对面处与设置于所述对方外壳的对方端子接触,
所述近似板状体在该近似板状体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端部中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带区域所包括的至少任意的部分通过所述外壳进行支承,
所述带区域与所述近似板状体和所述对方端子的接触部分在沿着所述接触方向的方向上配置于相同位置,并且,所述带区域在沿着所述接触方向的方向上具有与所述接触部分的长度相同的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任意的部分至少在所述近似板状体的沿着所述厚度方向的板厚面处通过所述外壳进行支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任意的部分和通过所述外壳支承的其它的被支承部以关于沿着所述接触方向的方向和所述宽度方向两者相对的方式进行定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其它的被支承部通过至少在所述宽度方向上能够进行弹性变位的弹性支承部进行支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其它的被支承部相对于所述至少任意的部分在沿着所述接触方向的方向上位于与所述对方端子接触的接触侧相反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近似板状体具有比所述至少任意的部分在沿着所述接触方向的方向上进一步向与所述对方端子接触的接触侧延伸的部分。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近似板状体通过在板和板之间形成空间的情况下对金属板进行折叠而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形成为多层结构。
8.一种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装置由对方连接器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而成。
CN201810542512.9A 2017-05-31 2018-05-30 具有电源端子的电连接器 Active CN1089879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07427A JP6891046B2 (ja) 2017-05-31 2017-05-31 電源端子を有する電気コネクタ
JP2017-107427 2017-05-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87977A true CN108987977A (zh) 2018-12-11
CN108987977B CN108987977B (zh) 2021-09-17

Family

ID=64542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42512.9A Active CN108987977B (zh) 2017-05-31 2018-05-30 具有电源端子的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891046B2 (zh)
KR (1) KR102303119B1 (zh)
CN (1) CN1089879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177740A (ja) * 2019-04-15 2020-10-29 シーラックス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およびケーブル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2133A (ja) * 1993-06-28 1995-01-24 Tec Corp ランプソケット
JP2006172903A (ja) * 2004-12-16 2006-06-29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コネクタ
CN1881700A (zh) * 2005-05-30 2006-12-20 安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阴端子以及使用阴端子的电连接器
CN101009415A (zh) * 2006-01-23 2007-08-01 星电株式会社 多极连接器以及便携式无线终端或小型电子设备
CN201051566Y (zh) * 2007-05-28 2008-04-23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一种端子料带及使用该端子的电连接器
CN102025049A (zh) * 2009-09-10 2011-04-20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附带吸附部件的电连接器
CN103367963A (zh) * 2012-03-29 2013-10-23 朴振雨 接触器
JP2014209407A (ja) * 2013-04-16 2014-11-0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および組電池
KR101677725B1 (ko) * 2015-05-18 2016-11-21 주식회사 경신 전선 접속용 커넥터
CN106450893A (zh) * 2016-12-14 2017-02-22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47171A (ja) 2002-07-09 2004-02-12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端子金具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2133A (ja) * 1993-06-28 1995-01-24 Tec Corp ランプソケット
JP2006172903A (ja) * 2004-12-16 2006-06-29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コネクタ
CN1881700A (zh) * 2005-05-30 2006-12-20 安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阴端子以及使用阴端子的电连接器
CN101009415A (zh) * 2006-01-23 2007-08-01 星电株式会社 多极连接器以及便携式无线终端或小型电子设备
CN201051566Y (zh) * 2007-05-28 2008-04-23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一种端子料带及使用该端子的电连接器
CN102025049A (zh) * 2009-09-10 2011-04-20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附带吸附部件的电连接器
CN102025049B (zh) * 2009-09-10 2014-06-18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附带吸附部件的电连接器
CN103367963A (zh) * 2012-03-29 2013-10-23 朴振雨 接触器
JP2014209407A (ja) * 2013-04-16 2014-11-0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および組電池
KR101677725B1 (ko) * 2015-05-18 2016-11-21 주식회사 경신 전선 접속용 커넥터
CN106450893A (zh) * 2016-12-14 2017-02-22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91046B2 (ja) 2021-06-18
CN108987977B (zh) 2021-09-17
JP2018206502A (ja) 2018-12-27
KR102303119B1 (ko) 2021-09-16
KR20180131395A (ko) 2018-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95218B2 (ja) コネクタ構造
CN108987989A (zh) 包括从侧面观察时呈大致l字形的筒状的外壳的线缆连接器
US10622764B2 (en) Connector structure
CN101436736B (zh) 屏蔽连接器
EP3166186B1 (en) Electromagnetically shielded connector system
KR100937464B1 (ko) 차폐형 커넥터 및 차폐 쉘
WO2017122779A1 (ja) コネクタ
US20190312388A1 (en) Connector structure
CN109792124B (zh) 连接器结构
CN207217825U (zh) 电连接器
JP2006332023A (ja) 挟持性能強化型電気コネクタ
CN106654731B (zh) 一种堵头连接器及其屏蔽套
CN100588043C (zh) 屏蔽连接器、配合屏蔽连接器及屏蔽连接器组件
CN108987977A (zh) 具有电源端子的电连接器
US11387578B2 (en)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088666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mounted on a substrate with shield structures around the terminals and an insulative housing
JP2014229376A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2019133944A (ja) コネクタ構造
JP2008066250A (ja) コネクタ
US10256574B2 (en) Connector and shielding shell
CN216794152U (zh) 屏蔽壳、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JP7274007B2 (ja) ケーブル保持部材、及びケーブル保持部材を有するケーブルコネクタ装置
JP7454124B2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CN208461077U (zh) 连接器公端壳体以及电气连接器公端
KR20230032643A (ko) 커넥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Hirose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rose Electric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