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87139A - 电触头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触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87139A
CN108987139A CN201710403473.XA CN201710403473A CN108987139A CN 108987139 A CN108987139 A CN 108987139A CN 201710403473 A CN201710403473 A CN 201710403473A CN 108987139 A CN108987139 A CN 1089871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pair
arc
moving
driv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0347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87139B (zh
Inventor
张晓宁
邹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0347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87139B/zh
Priority to PCT/EP2018/064350 priority patent/WO2018220118A1/en
Priority to JP2019565919A priority patent/JP6865858B2/ja
Priority to KR1020197038486A priority patent/KR102317812B1/ko
Priority to EP18728382.5A priority patent/EP3631829B1/en
Publication of CN1089871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7139A/zh
Priority to US16/698,495 priority patent/US11145472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871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71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32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32Insulating body insertable between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20Bridg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3/00Protective overload circuit-breaking switches in which excess current opens the contacts by automatic release of mechanical energy stored by previous operation of a hand reset mechanism
    • H01H73/02Details
    • H01H73/18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suppressing ar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46Contact arrangements for contactors having bridging contacts

Landscapes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触头系统,包括:静触头、动触头和灭弧装置。灭弧装置包括灭弧件和用于移动灭弧件的驱动机构。当动触头被移动到闭合位置时,灭弧件被移动到动触头和静触头的接触区域之外,从而允许动触头和静触头电接触;当动触头被转动到断开位置时,灭弧件被移动到动触头和静触头的接触区域之中,将动触头和静触头电隔离开,从而切断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的电弧。在本发明中,可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灭弧件快速地移动到动触点和静触点的接触区域之中,从而能够快速切断动触点和静触点之间的电弧,实现高效可靠的灭弧效果。此外,本发明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Description

电触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触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灭弧装置的电触头系统。
背景技术
开关、控制电器中的电触头在从接通到断开的过程中会有放电现象并产生电弧,电弧的产生会延迟电路的开断,甚至会烧毁电触头,造成电触头融焊,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开关电器的着火爆炸,因此,需要设计灭弧装置,实现高效可靠的灭弧效果。
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开关电器,例如,高压直流继电器,通常采用密封充气外加磁场使金属相电弧横向拉长,电弧在灭弧介质中迅速冷却复合去游离,此种方式灭弧效果好,但制造工艺较复杂,导致成本较高。另一种灭弧方式是采用磁吹作用,将电弧吹至金属栅片,通过金属栅片将电弧截割为多段短弧,从而提升弧隙初始介电强度,同时金属栅片具有加强冷却以及表面复合作用,但这种方式灭弧速度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提供一种电触头系统,其结构简单,体积小,并且能够快速、可靠地灭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触头系统,包括:静触头;和动触头,可在与所述静触头电接触的闭合位置和与所述静触头分离开的断开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电触头系统还包括灭弧装置,所述灭弧装置包括:灭弧件;和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灭弧件移动。当所述动触头被移动到所述闭合位置时,所述灭弧件被移动到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的接触区域之外,从而允许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电接触;当所述动触头被转动到所述断开位置时,所述灭弧件被移动到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的接触区域之中,将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电隔离开,从而切断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之间的电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静触头包括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所述动触头适于与所述第一静触头和所述第二静触头同时电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灭弧件包括第一灭弧件和第二灭弧件,所述驱动机构适于同时驱动所述第一灭弧件和所述第二灭弧件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当所述动触头被移动到所述闭合位置时,所述第一灭弧件被移动到所述动触头和所述第一静触头的接触区域之外,从而允许所述动触头和所述第一静触头电接触;当所述动触头被移动到所述闭合位置时,所述第二灭弧件被移动到所述动触头和所述第二静触头的接触区域之外,从而允许所述动触头和所述第二静触头电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当所述动触头被转动到所述断开位置时,所述第一灭弧件被移动到所述动触头和所述第一静触头的接触区域之中,从而将所述动触头和所述第一静触头电隔离开,以便切断所述动触头和所述第一静触头之间的电弧;当所述动触头被转动到所述断开位置时,所述第二灭弧件被移动到所述动触头和所述第二静触头的接触区域之中,从而将所述动触头和所述第二静触头电隔离开,以便切断所述动触头和所述第二静触头之间的电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对支撑板,在每个支撑板上形成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一对第一推动杆,其一端分别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一对支撑板上,另一端上分别形成有一个第一滑动槽;一对第二推动杆,其一端分别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一对支撑板上,另一端上分别形成有一个第二滑动槽;一对第一联动轴,分别插入所述第一灭弧件上的两个通孔中;和一对第二联动轴,分别插入所述第二灭弧件上的两个通孔中。所述一对第一联动轴的两端分别容纳在所述一对支撑板的第一滑槽中,所述一对第一联动轴中的位于外侧的一个第一联动轴的两端分别容纳在所述一对第一推动杆的第一滑动槽中;所述一对第二联动轴的两端分别容纳在所述一对支撑板的第二滑槽中,所述一对第二联动轴中的位于外侧的一个第二联动轴的两端分别容纳在所述一对第二推动杆的第二滑动槽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当所述一对第一推动杆绕其一端转动时,所述一对第一推动杆推动所述第一灭弧件从位于所述动触头和所述第一静触头的接触区域之中的灭弧位置移动到位于所述动触头和所述第一静触头的接触区域之外的非灭弧位置;当所述一对第二推动杆绕其一端转动时,所述一对第二推动杆推动所述第二灭弧件从位于所述动触头和所述第二静触头的接触区域之中的灭弧位置移动到位于所述动触头和所述第二静触头的接触区域之外的非灭弧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一对第一复位弹簧,其一端分别连接到所述一对支撑板上,另一端分别连接到所述一对第一联动轴中的位于外侧的一个第一联动轴的两端上,用于将所述第一灭弧件从所述非灭弧位置移动到所述灭弧位置;和一对第二复位弹簧,其一端分别连接到所述一对支撑板上,另一端分别连接到所述一对第二联动轴中的位于外侧的一个第二联动轴的两端上,用于将所述第二灭弧件从所述非灭弧位置移动到所述灭弧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沿弧形路径延伸,所述一对第一联动轴沿所述第一滑槽限定的弧形路径滑动,所述一对第二联动轴沿所述第二滑槽限定的弧形路径滑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滑动槽和所述第二滑动槽沿直线延伸,所述一对第一联动轴中的外侧的一个第一联动轴沿所述第一滑动槽滑动,所述一对第二联动轴中的外侧的一个第一联动轴沿所述第二滑动槽滑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一对第一推动杆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铰合轴枢转地连接至所述一对支撑板上;所述一对第二推动杆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二铰合轴枢转地连接至所述一对支撑板上。
在根据本发明的前述各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可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灭弧件快速地移动到动触点和静触点的接触区域之中,从而快速切断动触点和静触点之间的电弧,实现高效可靠的灭弧效果。此外,本发明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作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发明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触头系统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触头系统的立体组装示意图;和
图3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触头系统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动触头和静触头被移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发明的总体发明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一种限制。
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电触头系统,包括:静触头;和动触头,可在与所述静触头电接触的闭合位置和与所述静触头分离开的断开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电触头系统还包括灭弧装置,所述灭弧装置包括:灭弧件;和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灭弧件移动。当所述动触头被移动到所述闭合位置时,所述灭弧件被移动到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的接触区域之外,从而允许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电接触;当所述动触头被转动到所述断开位置时,所述灭弧件被移动到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的接触区域之中,将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电隔离开,从而切断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之间的电弧。
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触头系统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触头系统的立体组装示意图;和图3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触头系统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动触头10和静触头21、22被移除。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电触头系统主要包括:动触头10,静触头21、22和灭弧装置。动触头10可在与静触头21、22电接触的闭合位置和与静触头21、22分离开的断开位置之间移动。灭弧装置包括灭弧件310、320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适于驱动灭弧件310、320在灭弧位置和非灭弧位置之间移动。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当动触头10被移动到闭合位置时,灭弧件310、320被移动到位于动触头10和静触头21、22的接触区域之外的非灭弧位置,从而允许动触头10和静触头21、22电接触。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当动触头10被转动到断开位置时,灭弧件310、320被移动到位于动触头10和静触头21、22的接触区域之中的灭弧位置,此时,灭弧件310、320将动触头10和静触头21、22电隔离开,从而切断动触头10和静触头21、22之间的电弧。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静触头21、22包括第一静触头21和第二静触头22。动触头10适于与第一静触头21和第二静触头22同时电接触。也就是说,图示的电触头系统是双触点电触头系统。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灭弧件310、320包括第一灭弧件310和第二灭弧件320。驱动机构适于同时驱动第一灭弧件310和第二灭弧件320在灭弧位置和非灭弧位置之间移动。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当动触头10被移动到闭合位置时,第一灭弧件310被移动到位于动触头10和第一静触头21的接触区域之外的非灭弧位置,从而允许动触头10和第一静触头21电接触。类似地,当动触头10被移动到闭合位置时,第二灭弧件320被移动到位于动触头10和第二静触头22的接触区域之外的非灭弧位置,从而允许动触头10和第二静触头22电接触。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当动触头10被转动到断开位置时,第一灭弧件310被移动到位于动触头10和第一静触头21的接触区域之中的灭弧位置,从而将动触头10和第一静触头21电隔离开,以便切断动触头10和第一静触头21之间的电弧。类似地,当动触头10被转动到断开位置时,第二灭弧件320被移动到位于动触头10和第二静触头22的接触区域之中的灭弧位置,从而将动触头10和第二静触头22电隔离开,以便切断动触头10和第二静触头22之间的电弧。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驱动机构主要包括:一对支撑板100、一对第一推动杆210、一对第二推动杆220、一对第一联动轴410和一对第二联动轴420。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每个支撑板100上形成有第一滑槽110和第二滑槽120。一对第一推动杆210的一端分别转动地安装在一对支撑板100上,另一端上分别形成有一个第一滑动槽211。一对第二推动杆220的一端分别转动地安装在一对支撑板100上,另一端上分别形成有一个第二滑动槽221。一对第一联动轴410分别插入第一灭弧件310上的两个通孔311中。一对第二联动轴420分别插入第二灭弧件320上的两个通孔321中。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一对第一联动轴410的两端分别容纳在一对支撑板100的第一滑槽110中,一对第一联动轴410中的位于外侧的一个第一联动轴410的两端分别容纳在一对第一推动杆210的第一滑动槽211中。一对第二联动轴420的两端分别容纳在一对支撑板100的第二滑槽120中,一对第二联动轴420中的位于外侧的一个第二联动轴420的两端分别容纳在一对第二推动杆220的第二滑动槽221中。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当一对第一推动杆210在外部推动力(例如,磁推力)的作用下绕其一端转动时,一对第一推动杆210推动第一灭弧件310从位于动触头10和第一静触头21的接触区域之中的灭弧位置移动到位于动触头10和第一静触头21的接触区域之外的非灭弧位置。类似地,当一对第二推动杆220在外部推动力(例如,磁推力)的作用下绕其一端转动时,一对第二推动杆220推动第二灭弧件320从位于动触头10和第二静触头22的接触区域之中的灭弧位置移动到位于动触头10和第二静触头22的接触区域之外的非灭弧位置。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前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一对第一复位弹簧510和一对第二复位弹簧520。一对第一复位弹簧510的一端分别连接到一对支撑板100上,另一端分别连接到一对第一联动轴410中的位于外侧的一个第一联动轴410的两端上。当施加在一对第一推动杆210上的推动力消失时,第一灭弧件310在一对第一复位弹簧510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自动地从非灭弧位置移动到灭弧位置。类似地,一对第二复位弹簧520的一端分别连接到一对支撑板100上,另一端分别连接到一对第二联动轴420中的位于外侧的一个第二联动轴420的两端上。当施加在一对第二推动杆220上的推动力消失时,第二灭弧件320在一对第二复位弹簧520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自动地从非灭弧位置移动到灭弧位置。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滑槽110和第二滑槽120沿弧形路径延伸,一对第一联动轴410沿第一滑槽110限定的弧形路径滑动,一对第二联动轴420沿第二滑槽120限定的弧形路径滑动。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一对第一推动杆210上的第一滑动槽211和一对第二推动杆220上的第二滑动槽221沿直线延伸,一对第一联动轴410中的外侧的一个第一联动轴410可沿一对第一推动杆210上的第一滑动槽211滑动,一对第二联动轴420中的外侧的一个第一联动轴420可沿一对第二推动杆220上的第二滑动槽221滑动。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一对第一推动杆210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铰合轴1枢转地连接至一对支撑板100上。一对第二推动杆220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二铰合轴2枢转地连接至一对支撑板100上。
在根据本发明的前述各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可通过推动杆驱动灭弧件快速移动到位于动触点和静触点的接触区域之中的灭弧位置,从而快速切断动触点和静触点之间的电弧,实现高效可靠的灭弧效果。此外,本发明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在本发明的前述实施例中,整个电触头系统的机构非常简单,便于制造装配、可靠性高。而且,整个电触头系统的体积可以做到小型化,整个电触头系统所需驱动能量少,能耗低,能够实现电路的可靠的接通和分断。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一种限制。
虽然本总体发明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总体发明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电触头系统,包括:
静触头(21、22);和
动触头(10),可在与所述静触头(21、22)电接触的闭合位置和与所述静触头(21、22)分离开的断开位置之间移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触头系统还包括灭弧装置,所述灭弧装置包括:
灭弧件(310、320);和
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灭弧件(310、320)移动,
当所述动触头(10)被移动到所述闭合位置时,所述灭弧件(310、320)被移动到所述动触头(10)和所述静触头(21、22)的接触区域之外,从而允许所述动触头(10)和所述静触头(21、22)电接触;
当所述动触头(10)被转动到所述断开位置时,所述灭弧件(310、320)被移动到所述动触头(10)和所述静触头(21、22)的接触区域之中,将所述动触头(10)和所述静触头(21、22)电隔离开,从而切断所述动触头(10)和所述静触头(21、22)之间的电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静触头(21、22)包括第一静触头(21)和第二静触头(22),所述动触头(10)适于与所述第一静触头(21)和所述第二静触头(22)同时电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灭弧件(310、320)包括第一灭弧件(310)和第二灭弧件(320),所述驱动机构适于同时驱动所述第一灭弧件(310)和所述第二灭弧件(320)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动触头(10)被移动到所述闭合位置时,所述第一灭弧件(310)被移动到所述动触头(10)和所述第一静触头(21)的接触区域之外,从而允许所述动触头(10)和所述第一静触头(21)电接触;
当所述动触头(10)被移动到所述闭合位置时,所述第二灭弧件(320)被移动到所述动触头(10)和所述第二静触头(22)的接触区域之外,从而允许所述动触头(10)和所述第二静触头(22)电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动触头(10)被转动到所述断开位置时,所述第一灭弧件(310)被移动到所述动触头(10)和所述第一静触头(21)的接触区域之中,从而将所述动触头(10)和所述第一静触头(21)电隔离开,以便切断所述动触头(10)和所述第一静触头(21)之间的电弧;
当所述动触头(10)被转动到所述断开位置时,所述第二灭弧件(320)被移动到所述动触头(10)和所述第二静触头(22)的接触区域之中,从而将所述动触头(10)和所述第二静触头(22)电隔离开,以便切断所述动触头(10)和所述第二静触头(22)之间的电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一对支撑板(100),在每个支撑板(100)上形成有第一滑槽(110)和第二滑槽(120);
一对第一推动杆(210),其一端分别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一对支撑板(100)上,另一端上分别形成有一个第一滑动槽(211);
一对第二推动杆(220),其一端分别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一对支撑板(100)上,另一端上分别形成有一个第二滑动槽(221);
一对第一联动轴(410),分别插入所述第一灭弧件(310)上的两个通孔(311)中;和
一对第二联动轴(420),分别插入所述第二灭弧件(320)上的两个通孔(321)中;
其中,
所述一对第一联动轴(410)的两端分别容纳在所述一对支撑板(100)的第一滑槽(110)中,所述一对第一联动轴(410)中的位于外侧的一个第一联动轴(410)的两端分别容纳在所述一对第一推动杆(210)的第一滑动槽(211)中;
所述一对第二联动轴(420)的两端分别容纳在所述一对支撑板(100)的第二滑槽(120)中,所述一对第二联动轴(420)中的位于外侧的一个第二联动轴(420)的两端分别容纳在所述一对第二推动杆(220)的第二滑动槽(221)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一对第一推动杆(210)绕其一端转动时,所述一对第一推动杆(210)推动所述第一灭弧件(310)从位于所述动触头(10)和所述第一静触头(21)的接触区域之中的灭弧位置移动到位于所述动触头(10)和所述第一静触头(21)的接触区域之外的非灭弧位置;
当所述一对第二推动杆(220)绕其一端转动时,所述一对第二推动杆(220)推动所述第二灭弧件(320)从位于所述动触头(10)和所述第二静触头(22)的接触区域之中的灭弧位置移动到位于所述动触头(10)和所述第二静触头(22)的接触区域之外的非灭弧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
一对第一复位弹簧(510),其一端分别连接到所述一对支撑板(100)上,另一端分别连接到所述一对第一联动轴(410)中的位于外侧的一个第一联动轴(410)的两端上,用于将所述第一灭弧件(310)从所述非灭弧位置移动到所述灭弧位置;和
一对第二复位弹簧(520),其一端分别连接到所述一对支撑板(100)上,另一端分别连接到所述一对第二联动轴(420)中的位于外侧的一个第二联动轴(420)的两端上,用于将所述第二灭弧件(320)从所述非灭弧位置移动到所述灭弧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槽(110)和所述第二滑槽(120)沿弧形路径延伸,所述一对第一联动轴(410)沿所述第一滑槽(110)限定的弧形路径滑动,所述一对第二联动轴(420)沿所述第二滑槽(120)限定的弧形路径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动槽(211)和所述第二滑动槽(221)沿直线延伸,所述一对第一联动轴(410)中的外侧的一个第一联动轴(410)沿所述第一滑动槽(211)滑动,所述一对第二联动轴(420)中的外侧的一个第一联动轴(420)沿所述第二滑动槽(221)滑动。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第一推动杆(210)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铰合轴(1)枢转地连接至所述一对支撑板(100)上;
所述一对第二推动杆(220)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二铰合轴(2)枢转地连接至所述一对支撑板(100)上。
CN201710403473.XA 2017-06-01 2017-06-01 电触头系统 Active CN1089871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03473.XA CN108987139B (zh) 2017-06-01 2017-06-01 电触头系统
PCT/EP2018/064350 WO2018220118A1 (en) 2017-06-01 2018-05-31 Electrical contact system
JP2019565919A JP6865858B2 (ja) 2017-06-01 2018-05-31 電気コンタクトシステム
KR1020197038486A KR102317812B1 (ko) 2017-06-01 2018-05-31 전기 접점 시스템
EP18728382.5A EP3631829B1 (en) 2017-06-01 2018-05-31 Electrical contact system
US16/698,495 US11145472B2 (en) 2017-06-01 2019-11-27 Electrical contact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03473.XA CN108987139B (zh) 2017-06-01 2017-06-01 电触头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87139A true CN108987139A (zh) 2018-12-11
CN108987139B CN108987139B (zh) 2024-02-02

Family

ID=62486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03473.XA Active CN108987139B (zh) 2017-06-01 2017-06-01 电触头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145472B2 (zh)
EP (1) EP3631829B1 (zh)
JP (1) JP6865858B2 (zh)
KR (1) KR102317812B1 (zh)
CN (1) CN108987139B (zh)
WO (1) WO20182201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2364B (zh) * 2021-07-23 2023-07-11 宁波金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灭弧装置的继电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7065A (zh) * 2003-03-12 2003-11-19 北京人民电器厂 断路器强制灭弧装置
JP2005100762A (ja) * 2003-09-24 2005-04-1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回路遮断器
CN102832062A (zh) * 2012-08-28 2012-12-19 北京人民电器厂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隔弧件的电器装置
CN203707060U (zh) * 2014-01-21 2014-07-09 汪洪芳 小型断路器
EP2866242A1 (en) * 2013-10-22 2015-04-29 Gorlan Team, S.L.U. Switch for solid cut-off
CN205092208U (zh) * 2015-09-30 2016-03-16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触头保护装置
CN205723228U (zh) * 2016-04-29 2016-11-23 浙江英洛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高压直流继电器相向电弧隔离装置
CN106558463A (zh) * 2015-09-30 2017-04-05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触头保护装置
CN106783447A (zh) * 2017-03-22 2017-05-31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强制灭弧装置
CN207264936U (zh) * 2017-06-01 2018-04-20 泰科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电触头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543338A (fr) * 1967-09-01 1968-10-25 Telemecanique Electrique Dispositif d'extinction d'arc
FR2561816B1 (fr) * 1984-03-20 1988-06-10 Telemecanique Electrique Combine pour la coupure en charge et le sectionnement visible d'un circuit electrique
FR2563939B1 (fr) * 1984-05-03 1988-03-18 Telemecanique Electrique Dispositif interrupteur a ecran de coupure d'arc
FR2573568A1 (fr) * 1984-11-17 1986-05-23 Kuk Je Electric Heater Co Ltd Interrupteur de commande d'alimentation electrique
FR2573914B1 (fr) * 1984-11-26 1987-02-06 Telemecanique Electrique Interrupteur electrique a ecran
FR2596196B1 (fr) * 1986-03-21 1988-08-26 Telemecanique Electrique Appareil interrupteur de protection muni d'un ecran de coupure d'arc
JPH01231238A (ja) * 1987-11-09 1989-09-14 Fuji Electric Co Ltd 回路遮断器の接触子装置
US4801772A (en) * 1988-03-02 1989-01-31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Current limiting circuit interrupter with insulating wedge
US6084193A (en) * 1998-10-07 2000-07-0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ircuit interruption device having improved arc extinguish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n arc paddle
DE10001632A1 (de) * 2000-01-17 2001-08-02 Harting Automotive Gmbh & Co Leitungsunterbrecher
CN201689799U (zh) * 2010-05-13 2010-12-29 漳州马可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断弧装置的隔离开关
FR2969366B1 (fr) * 2010-12-20 2013-03-01 Schneider Electric Ind Sas Dispositif de coupure a ecran de coupure d'arc
FR2982995B1 (fr) * 2011-11-22 2014-07-25 Schneider Electric Ind Sas Dispositif de coupure a ecran pour contacteur
JP2014038751A (ja) * 2012-08-14 2014-02-27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 Ltd 回路遮断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7065A (zh) * 2003-03-12 2003-11-19 北京人民电器厂 断路器强制灭弧装置
JP2005100762A (ja) * 2003-09-24 2005-04-1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回路遮断器
CN102832062A (zh) * 2012-08-28 2012-12-19 北京人民电器厂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隔弧件的电器装置
EP2866242A1 (en) * 2013-10-22 2015-04-29 Gorlan Team, S.L.U. Switch for solid cut-off
CN203707060U (zh) * 2014-01-21 2014-07-09 汪洪芳 小型断路器
CN205092208U (zh) * 2015-09-30 2016-03-16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触头保护装置
CN106558463A (zh) * 2015-09-30 2017-04-05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触头保护装置
CN205723228U (zh) * 2016-04-29 2016-11-23 浙江英洛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高压直流继电器相向电弧隔离装置
CN106783447A (zh) * 2017-03-22 2017-05-31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强制灭弧装置
CN207264936U (zh) * 2017-06-01 2018-04-20 泰科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电触头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317812B1 (ko) 2021-10-25
US11145472B2 (en) 2021-10-12
KR20200008635A (ko) 2020-01-28
JP6865858B2 (ja) 2021-04-28
JP2020522103A (ja) 2020-07-27
WO2018220118A1 (en) 2018-12-06
EP3631829B1 (en) 2022-10-19
CN108987139B (zh) 2024-02-02
US20200098531A1 (en) 2020-03-26
EP3631829A1 (en) 2020-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87140A (zh) 电触头系统
RU2683797C1 (ru) Коммутаци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09950074A (zh) 电触头系统
US1026951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utting off an electric current with dynamic magnetic blow-out
CN105336516A (zh) 转换开关装置
CN207074608U (zh) 电触头系统
CN102376505B (zh) 触头保护片及高分断能力塑壳断路器触头
CN207896004U (zh) 电触头系统
CN108987139A (zh) 电触头系统
CN207264936U (zh) 电触头系统
CN107591276B (zh) 一种设有燃弧空间的旋转式隔离开关触头模块
EP3217413B1 (en) Electric switch with high thermal performance, and method for cutting off an electrical current
CN104167340A (zh) 断路器
CN209266341U (zh) 一种双断点断路器的动触头机构
EP3635763B1 (en) Electric contact system
KR101704989B1 (ko) 회로차단기의 가동접촉자
CN202363394U (zh) 触头保护片及高分断能力塑壳断路器触头
CN109461635B (zh) 一种滑动式触头装置以及安全型断路器
KR100720791B1 (ko) 접점을 구비하는 회전체를 이용한 순차 차단기
CN207302890U (zh) 电触头系统
CN202855678U (zh) 一种双断点断路器
KR100505013B1 (ko) 고장전류의 전기에너지를 조작력에 이용한 차단기의차단부 구조체
JP4693736B2 (ja) ガス絶縁断路器
CN108074771A (zh) 一种旋转式隔离开关的动触头组件
CN112272855A (zh) 高压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