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79161A - 一种封底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及封底混凝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封底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及封底混凝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79161A
CN108979161A CN201811127865.9A CN201811127865A CN108979161A CN 108979161 A CN108979161 A CN 108979161A CN 201811127865 A CN201811127865 A CN 201811127865A CN 108979161 A CN108979161 A CN 1089791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 cover
concrete
conduit
hopper
perf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2786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桂刚
冯辉
刘成
李辉
张兴茂
郁晓旺
白海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2786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79161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791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791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02Conveying or working-up concrete or similar masses able to be heaped or cas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02Conveying or working-up concrete or similar masses able to be heaped or cast
    • E04G21/04Devices for both conveying and distribu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封底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及封底混凝土,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其包括封底平台、封底导管、灌注架、料斗、汽车泵、溜槽以及混凝土泵,施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封底导管安装在封底平台上,在封底导管的顶部安装2m3的料斗,将10m3的灌注架作为储料斗布置于料斗旁;步骤S2:通过汽车泵将混凝土泵送至灌注架内,首先打开灌注架的阀门,使混凝土通过溜槽流入料斗内,然后关闭灌注架的阀门,当灌注架内的混凝土快装满时,打开灌注架的阀门,同时拔出料斗的内栓塞,进行首批封底混凝土的下放;步骤S3:将灌注架和料斗撤出封底平台,将汽车泵插入封底导管进行混凝土的浇筑。该封底混凝土采用该施工方法,具有较强的强度和刚度。

Description

一种封底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及封底混凝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封底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及封底混凝土。
背景技术
围堰、钢套箱水下封底混凝土施工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关键工序。在大型封底混凝土灌注工艺设计时,为保证封底混凝土不被水冲洗、封底混凝土表面平整、一次灌注完成,以满足封水效果和受力需要,现有方法普遍采用设置中心储料盆,布设多条溜槽,布置多根钢导管浇灌施工。这种施工方法对钢导管、溜槽和中心储料盆支架的投入大,导管起吊设备多,施工组织复杂,施工时,需多次压水,技术风险大,质量控制难点多;特别是多次混凝土压水形成的锥堆接触面间容易形成薄弱夹层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封底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及封底混凝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封底混凝土强度较弱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封底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所述封底混凝土包括封底平台、封底导管、灌注架、料斗、汽车泵、溜槽以及混凝土泵,所述施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所述封底导管安装在所述封底平台上,在所述封底导管的顶部安装2m3的所述料斗,将10m3的所述灌注架作为储料斗布置于所述料斗旁;
步骤S2:通过所述汽车泵将所述混凝土泵送至所述灌注架内,首先打开所述灌注架的阀门,使混凝土通过所述溜槽流入所述料斗内,使所述料斗内装满混凝土;然后关闭所述灌注架的阀门,当所述灌注架内的混凝土快装满时,打开所述灌注架的阀门,同时拔出所述料斗的内栓塞,进行首批封底混凝土的下放;
步骤S3:将所述灌注架和所述料斗撤出所述封底平台,将所述汽车泵插入所述封底导管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S2中,当所述灌注架及所述料斗内装满混凝土后,开始对所述封底导管进行拔球,对所述封底导管进行拔球后,将所述汽车泵持续往所述灌注架内通过所述汽车泵送混凝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S2中,当首盘封底混凝土下放完后,所述封底导管的埋深范围设置为0.4~0.6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S2中,拔球时,所述灌注架内的混凝土连续快速有控制地送入所述封底导管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S2中,拔球后,在测量确认所述封底导管的埋深在1.5m的位置后,进行下一根所述封底导管的拔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对所述封底导管拔球过程中,当第二根所述封底导管拔球后,先对第一根所述封底导管灌注一次混凝土,然后再进行第三根所述封底导管的拔球;当第三根所述封底导管拔球后,对第一所述封底导管和第二根所述封底导管灌注一次混凝土后,再进行第四根所述封底导管的拔球;依此类推,直到最后一根所述封底导管拔球结束,其后对各所述封底导管的灌注顺序按顺序进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S2中,已经过拔球的所述封底导管在正常灌注过程中,混凝土灌注间隔时间小于或等于30min。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S2中,在对所述封底导管进行混凝土浇筑顺利时,所述封底导管固定安装在所述封底平台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对所述封底导管进行拔球前,所述封底导管的底口离混凝土面高度间距范围为15~20cm。
一种封底混凝土,所述封底混凝土包括以上所述的封底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封底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其包括封底平台、封底导管、灌注架、料斗、汽车泵、溜槽以及混凝土泵,施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封底导管安装在封底平台上,在封底导管的顶部安装2m3的料斗,将10m3的灌注架作为储料斗布置于料斗旁;步骤S2:通过汽车泵将混凝土泵送至灌注架内,首先打开灌注架的阀门,使混凝土通过溜槽流入料斗内,使料斗内装满混凝土;然后关闭灌注架的阀门,当灌注架内的混凝土快装满时,打开灌注架的阀门,同时拔出料斗的内栓塞,进行首批封底混凝土的下放;步骤S3:将灌注架和料斗撤出封底平台,将汽车泵插入封底导管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本发明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封底混凝土,该封底混凝土由于具有上述的封底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将原封底混凝土浇筑的多次压水简化为一次,大幅度的降低了施工难度,同时避免封底混凝土形成薄弱夹层,进一步实现了封底混凝土过程中浇筑高度的可调可控,大幅减少钢导管、起吊设备等设施;同时,制备工艺简单,制得的混凝土强度高、抗渗性好,耐久性好,抗疲劳性能优异;同时具有优异高抗裂防渗性,避免混凝土抗裂防渗性能不够造成渗漏积水无法使用的隐患;增强了混凝土中后期的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封底平台平面布置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封底导管分布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封底混凝土拔球顺序图。
图标:1-封底平台;2-封底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封底混凝土施工方法,其具体的施工步骤如下文所阐述。
请参阅图1,配合参照图2至图3,封底混凝土包括封底平台1、封底导管2、灌注架、料斗、汽车泵、溜槽以及混凝土泵,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封底导管2安装在封底平台1上,在封底导管2的顶部安装2m3的料斗,将10m3的灌注架作为储料斗布置于料斗旁;
步骤S2:通过汽车泵将混凝土泵送至灌注架内,首先打开灌注架的阀门,使混凝土通过溜槽流入料斗内,使料斗内装满混凝土;然后关闭灌注架的阀门,当灌注架内的混凝土快装满时,打开灌注架的阀门,同时拔出料斗的内栓塞,进行首批封底混凝土的下放;
步骤S3:将灌注架和料斗撤出封底平台1,将汽车泵插入封底导管2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请参照图1,配合参照图2和图3,在步骤S1中,在围堰封底混凝土浇筑时,需临时搭设施工操作平台,作为封底导管2安装与人员操作平台。封底平台1由贝雷梁、吊挂分配梁、桥面板分配梁、桥面板等组成;在导管处布置吊挂分配梁吊挂储料斗,其它地方横向布置工12.6型钢作为小分配梁(间距300mm),小分配梁上铺8mm厚花纹钢板作为桥面板。另外,为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平台四周设置防护栏杆。
围堰封底采用垂直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封底导管2采用外径为325mm、壁厚6mm的钢管,长度20m,采用倒链打梢和提升导管,共配备34套。导管悬空控制在15~20cm,采用80t履带吊逐根下放导管。
导管使用前应进行水密性试验,试压压力以静水压力的1.5倍为宜,压入计算的水压力后持荷15min,观察漏水情况,不漏水即为合格。
围堰封底时的导管数量及在平面上的布置,应使各导管的有效灌注半径互相搭接,不留盲区,覆盖基底全范围,导管作用半径按3.5m考虑。
在围堰封底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为准确掌握混凝土顶面高程,应在封底平台1上均匀布置足够数量的测量控制点,按照一定的时间频率进行混凝土面高程测量。封底混凝土浇筑前测出每个测点处的平台顶面标高,并用油漆标示在该点处,作为测量混凝土顶面标高的基准点。混凝土顶面标高测量采用测绳+重锤法,测绳使用前须对其进行长度校核并在水中浸泡48h。
为了保证混凝土与钢管(围堰内壁)的握裹力,在封底前需要潜水员用高压水枪和钢丝刷进行清理。同时在钢护筒上安装环形钢板箍进行清理,并由潜水员在钢护筒上加焊短钢筋头以增大封底砼与钢护筒的握裹力。
围堰水下封底混凝土的施工关键是保证水下混凝土不洗澡、不离析,施工时首批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不小于0.6m)和施工规范要求及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因此,封底混凝土施工前,应准确计算封底首批混凝土方量,保证封底混凝土施工质量。
在步骤S2中,当灌注架及料斗内装满混凝土后,开始对封底导管2进行拔球,对封底导管2进行拔球后,将汽车泵持续往灌注架内通过汽车泵送混凝土。
根据封底首批混凝土方量计算结果,现场设置2个10m3的灌注架供拔球使用。另外,在封底导管2上安装一个2m3的小料斗,利用80t履带吊在平台上移动灌注架和料斗并按照预定的顺序逐个拔球。
在步骤S2中,当首盘封底混凝土下放完后,封底导管2的埋深范围设置为0.4~0.6m。
混凝土浇筑时,试验员应随时观察混凝土工作性能,定时检测混凝土坍落度及砂石、水泥和水的用量(至少4个小时测试一次并记录)。混凝土从出厂到浇筑,应层层把关,发现离析、拌合不均、坍落度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时应立即报告负责人立即处理,严禁将不合格的混凝土放入泵车受料斗内。
在步骤S2中,拔球时,灌注架内的混凝土连续快速有控制地送入封底导管2内。
在步骤S2中,拔球后,在测量确认封底导管2的埋深在1.5m的位置后,进行下一根封底导管2的拔球。
首盘封底混凝土下放完后,要求导管埋深0.4~0.6m,在导管口附近的测点测量导管埋深及混凝土流动范围。拔球时,灌注架内的混凝土应连续快速有控制地送入导管内,不得中断,以防导管进水导致拔球失败。拔球后,在测量确认导管埋深在1.5m左右后进行下根导管的拔球。
在导管拔球过程中,第二根导管拔球后,应对第一根导管灌注一次混凝土,然后再进行第三根导管的拔球;第三根导管拔球后,应对第一、二根导管灌注一次混凝土再进行第四根导管的拔球。依此类推,直到最后一根导管拔球结束,其后各导管的灌注顺序按顺序进行。
尚未拔球的导管,应根据封底混凝土面上升高度的测量数据,随时将导管提升至混凝土面以上一定的高度,以防混凝土进入导管内导致拔球时发生堵管,在拔球前必须重新确定此类导管底口离混凝土面高度并调整悬空为15~20cm。
首盘封底成功后,即进入正常浇筑阶段,将灌注架和小料斗撤出平台,采用泵管插入导管浇筑混凝土。
为保证导管口有一定的埋深,在混凝土浇筑顺利时尽量不提升导管;需要提升导管时采用导链慢慢提升,提升高度控制在导管底口在混凝土面以下100cm,提升后继续灌注混凝土。提升点处的混凝土高度应勤量勤测,杜绝提漏导管的现象发生,严格以实际测量深度为提管依据。通过混凝土浇筑方量和实测浇筑高度及时提升导管,注意协调各导管浇筑速度使围堰内混凝土保持大致相同的标高,混凝土面高差不大于1.5m。
已拔球的导管在正常灌注过程中,混凝土灌注间隔时间不宜超过30min。若超过30min不能供料,应将导管反复升、降几次,每次升降幅度约0.1m,每根导管每小时内必须保证至少一次的混凝土供应,每次4~8m3。
围堰平面尺寸较大,为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高度,同时掌握混凝土的扩散情况,浇筑过程中必须加强监测。在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每一浇筑点标高,每浇筑一次,能引起混凝土面变动的点即该导管作用半径范围内的测点都要测一次,并记录浇筑、测量时间。
在浇筑过程中,应控制并要求现场定时绘制混凝土面标高线,低的地方及时补充混凝土,混凝土顶面高差不得大于1.5m。由于封底混凝土顶面不平整,因此,在灌注时将封底混凝土顶面标高控制在设计标高以下20cm,待封底混凝土灌注结束并达到设计强度后抽水,再浇筑20cm垫层混凝土并找平。在混凝土面浇筑到距离预计高度约50cm时控制浇筑速度,加强观测,严格控制封底混凝土顶面标高。
根据现场测点实测得出的混凝土顶面高程,确定该点是否终止浇筑。终止浇筑前上提导管,适当减小埋深,尽量排空导管内混凝土,使其表面平整。混凝土浇筑临近结束时,全面测出混凝土面标高,重点检测导管作用半径交汇处、以及周边倒角等部位,根据结果对标高偏低的测点附近导管增加浇筑量,力求混凝土顶面平整,并保证厚度达要求。当所有测点均符合要求后,暂停混凝土浇筑,并核对混凝土的灌入数量,以确定所测混凝土的高度是否准确,当确定混凝土的顶面标高到位后终止混凝土浇筑,拆除导管,冲洗堆放。
该封底混凝土由于具有上述的封底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将原封底混凝土浇筑的多次压水简化为一次,大幅度的降低了施工难度,同时避免封底混凝土形成薄弱夹层,进一步实现了封底混凝土过程中浇筑高度的可调可控,大幅减少钢导管、起吊设备等设施;同时,制备工艺简单,制得的混凝土强度高、抗渗性好,耐久性好,抗疲劳性能优异;同时具有优异高抗裂防渗性,避免混凝土抗裂防渗性能不够造成渗漏积水无法使用的隐患;增强了混凝土中后期的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封底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底混凝土包括封底平台、封底导管、灌注架、料斗、汽车泵、溜槽以及混凝土泵,所述施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所述封底导管安装在所述封底平台上,在所述封底导管的顶部安装2m3的所述料斗,将10m3的所述灌注架作为储料斗布置于所述料斗旁;
步骤S2:通过所述汽车泵将所述混凝土泵送至所述灌注架内,首先打开所述灌注架的阀门,使混凝土通过所述溜槽流入所述料斗内,使所述料斗内装满混凝土;然后关闭所述灌注架的阀门,当所述灌注架内的混凝土快装满时,打开所述灌注架的阀门,同时拔出所述料斗的内栓塞,进行首批封底混凝土的下放;
步骤S3:将所述灌注架和所述料斗撤出所述封底平台,将所述汽车泵插入所述封底导管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底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当所述灌注架及所述料斗内装满混凝土后,开始对所述封底导管进行拔球,对所述封底导管进行拔球后,将所述汽车泵持续往所述灌注架内通过所述汽车泵送混凝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底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当首盘封底混凝土下放完后,所述封底导管的埋深范围设置为0.4~0.6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底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拔球时,所述灌注架内的混凝土连续快速有控制地送入所述封底导管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底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拔球后,在测量确认所述封底导管的埋深在1.5m的位置后,进行下一根所述封底导管的拔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底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封底导管拔球过程中,当第二根所述封底导管拔球后,先对第一根所述封底导管灌注一次混凝土,然后再进行第三根所述封底导管的拔球;当第三根所述封底导管拔球后,对第一所述封底导管和第二根所述封底导管灌注一次混凝土后,再进行第四根所述封底导管的拔球;依此类推,直到最后一根所述封底导管拔球结束,其后对各所述封底导管的灌注顺序按顺序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底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已经过拔球的所述封底导管在正常灌注过程中,混凝土灌注间隔时间小于或等于30min。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底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在对所述封底导管进行混凝土浇筑顺利时,所述封底导管固定安装在所述封底平台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底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封底导管进行拔球前,所述封底导管的底口离混凝土面高度间距范围为15~20cm。
10.一种封底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底混凝土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封底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CN201811127865.9A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封底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及封底混凝土 Pending CN1089791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27865.9A CN108979161A (zh)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封底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及封底混凝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27865.9A CN108979161A (zh)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封底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及封底混凝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79161A true CN108979161A (zh) 2018-12-11

Family

ID=64542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27865.9A Pending CN108979161A (zh)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封底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及封底混凝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79161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98014A (ja) * 1983-11-04 1985-06-01 Ohbayashigumi Ltd 水中コンクリ−ト打設用トレミ−管先端位置測定装置
CN106284362A (zh) * 2016-08-09 2017-01-04 湖南路桥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单导管灌注大型水下封底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CN108222009A (zh) * 2018-03-12 2018-06-29 中交二航局成都城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采用小料斗进行大面积深基坑水下封底的施工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98014A (ja) * 1983-11-04 1985-06-01 Ohbayashigumi Ltd 水中コンクリ−ト打設用トレミ−管先端位置測定装置
CN106284362A (zh) * 2016-08-09 2017-01-04 湖南路桥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单导管灌注大型水下封底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CN108222009A (zh) * 2018-03-12 2018-06-29 中交二航局成都城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采用小料斗进行大面积深基坑水下封底的施工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楠靖: "大型沉井封底施工工艺研究", 《山西建筑》 *
夏一萍: "大型围堰混凝土封底施工技术", 《大型沉井封底施工工艺研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39563B (zh) 一种后注浆配套旋挖钻机干法成孔灌注桩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2409688B (zh) 一种钢板桩围堰的施工方法
CN104532813B (zh) 一种水上建筑施工平台及其搭设方法、使用方法
CN110820731B (zh) 一种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
CN106284313A (zh) 基于循环泥浆护壁的长螺旋挤压入岩灌注桩施工方法
CN109138011B (zh) 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与纠偏方法
CN115853033A (zh) 基于自平衡技术的静载实验施工工艺、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8049313A (zh) 一种锚体施工方法
CN110700266A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墙趾后注浆施工方法
CN105332511B (zh) 一种巨型钢管混凝土柱灌芯浇捣装置及方法
CN106545020A (zh) 一种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方法
CN208563315U (zh) 一种桩基后注浆施工装置
CN101929159B (zh) 天然气管道全断面开挖施工对管道的保护方法
CN108979161A (zh) 一种封底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及封底混凝土
CN110080257A (zh) 适用于入海口高水头的锁扣钢管桩围堰的施工方法
CN110952579A (zh) 一种双壁钢吊箱围堰及其施工方法
CN108239919B (zh) 一种水下承台、构建水下承台的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09930614A (zh) 深基坑管井运行封闭底板结构无损伤施工方法
CN209538187U (zh) 深基坑咬合桩成桩施工结构
CN209816867U (zh) 一种用于既有建筑周边基坑的支护结构
CN100381647C (zh) 带有限位装置的沉管隧道模袋混凝土基础施工工艺
CN208167719U (zh) 岩溶发育地层可防止断桩的全套筒成桩装置
CN108316303A (zh) 一种嵌岩桩水下混凝土的灌注工艺
CN110172913A (zh) 一种用于钢吊箱围堰的堵漏装置
CN109610471A (zh) 深基坑全荤咬合桩液压抓斗五桩组合式成桩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