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75105A - 电梯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975105A CN108975105A CN201810842026.9A CN201810842026A CN108975105A CN 108975105 A CN108975105 A CN 108975105A CN 201810842026 A CN201810842026 A CN 201810842026A CN 108975105 A CN108975105 A CN 1089751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uman body
- floor
- uplink
- elevator
-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66B1/14—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电梯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梯控制方法,通过在楼层中配置第一人体传感器,使楼层中的第一人体传感器可以检测预设的上行区域或下行区域内的人体信号,并在检测到的人体信号满足时长条件时,确认该楼层中的乘梯需求,进而实现电梯轿厢的控制。通过这样的控制方法,使得用户在楼层中希望乘坐电梯时,无需操作电梯按钮,只需要移动至预设区域内即可,方便不同用户的乘梯需求,并且用户只有在预设区域内停留一定时长后才能正确引导电梯到达,避免用户等待乘梯过程中中途放弃后,电梯轿厢仍然会到达原楼层的情况,从而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梯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在建筑物中配置的电梯满足了人们进入到建筑物指定楼层的需求。在电梯的使用过程中,用户需要在楼层中操作电梯按钮来表明自身的乘梯需求。对于双手被占用时或者某些不方便操作电梯按钮的用户来说,在需要乘坐电梯时,操作电梯按钮是十分不方便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控制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梯控制方法,应用于电梯系统,该电梯系统包括用于驱动电梯轿厢升降的驱动机构以及多个第一人体传感器,每层楼层配置有至少一个第一人体传感器,每层楼层中的所述第一人体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楼层中预设区域内的人体信号,所述预设区域包括上行区域和/或下行区域,该方法包括:
确认所述楼层中所述预设区域内的人体信号是否超过预设时长;
当确认所述人体信号在所述上行区域内的时长超过预设时长时,确认所述人体信号所在的第一目标楼层;
确定可上行的第一可用轿厢,生成第一指令,以使所述驱动机构根据所述第一指令驱动所述第一可用轿厢运行至所述第一目标楼层;
当确认所述人体信号在所述下行区域内的时长超过预设时长时,确认所述人体信号所在的第二目标楼层;
确定可下行的第二可用轿厢,生成第二指令,以使所述驱动机构根据所述第二指令驱动所述第二可用轿厢运行至所述第二目标楼层。
进一步地,在生成第一指令或者生成第二指令的步骤后,且在所述第一可用轿厢运行至所述第一目标楼层或第二可用轿厢运行至所述第二目标楼层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确认所述预设区域内的人体信号是否持续存在;
当检测到所述预设区域内的人体信号持续存在时,控制所述第一可用轿厢继续运行至所述第一目标楼层或控制第二可用轿厢继续运行至所述第二目标楼层;
当未检测到所述预设区域内的人体信号时,生成第三指令,以使所述第一可用轿厢或第二可用轿厢根据所述第三指令不运行至所述第一目标楼层或第二目标楼层。
进一步地,每层楼层配置有上行按钮和/或下行按钮,所述确定可上行的第一可用轿厢,生成第一指令的步骤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确认所述第一目标楼层所在的上行按钮或下行按钮是否被按下;
当所述第一目标楼层的下行按钮被按下,确认可下行的第三可用轿厢,以使所述第三可用轿厢运行至所述第一目标楼层;
停止生成所述第一指令。
进一步地,确定可下行的第二可用轿厢,生成第二指令的步骤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确认所述第二目标楼层所在的上行按钮或下行按钮是否被按下;
当所述第二目标楼层的上行按钮被按下,确认可上行的第四可用轿厢,以使所述第四可用轿厢运行至所述第二目标楼层;
停止生成所述第二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电梯系统包括设置在每层所述楼层的上行提示装置和/或下行提示装置,该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上行提示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指令,发出上行提示;
控制所述下行提示装置根据所述第二指令,发出下行提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人体传感器包括可调箱体、位于所述可调箱体内的至少一个信号发生器和位于所述可调箱体内的至少一个信号接收器,其中:
所述可调箱体包括底板、多个侧板以及至少一个伸缩机构,所述多个侧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所述侧板所在平面与所述底板所在平面形成夹角,多个所述侧板的另一端围合形成与所述底板相对的开口;
所述伸缩机构一端与所述底板相固定,另一端与至少一个所述侧板固定,所述伸缩机构用于通过伸缩以使所述侧板伸长或收缩,增大或减小所述底板与所述开口之间的距离,所述开口在所述底板所在平面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底板的面积;
所述信号发生器和信号接收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信号发生器用于通过所述开口向外发送检测信号,所述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反射后的检测信号。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外部指令生成传感范围调整指令,以使所述楼层中的第一人体传感器根据所述调整指令,控制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
进一步地,所述电梯系统还包括设置在轿厢内的第二人体传感器,所述第二人体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轿厢内的人体信号,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人体传感器没有检测到人体信号,生成停止命令,以使所述轿厢根据所述停止命令停止运行。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人体传感器没有检测到人体信号,且所述轿厢内的楼层按钮被按下时,生成所述停止命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梯控制装置,应用于电梯系统,所述电梯系统包括用于驱动电梯轿厢升降的驱动机构以及多个第一人体传感器,每层楼层配置有一个或至少两个第一人体传感器,每层楼层中的所述第一人体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楼层中预设区域内的人体信号,所述预设区域包括上行区域和/或下行区域,该电梯控制装置包括:
时长确认模块,用于确认所述楼层中所述预设区域内的人体信号是否超过预设时长;
处理模块,用于当确认所述人体信号在所述上行区域内的时长超过预设时长时,确认所述人体信号所在的第一目标楼层;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可上行的第一可用轿厢,生成第一指令,以使所述驱动机构根据所述第一指令驱动所述第一可用轿厢运行至所述第一目标楼层;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当确认所述人体信号在所述下行区域内的时长超过预设时长时,确认所述人体信号所在的第二目标楼层;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可下行的第二可用轿厢,生成第二指令,以使所述驱动机构根据所述第二指令驱动所述第二可用轿厢运行至所述第二目标楼层。
当确认所述楼层中所述预设区域内的人体信号超过预设时长后,且持续。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梯控制方法,通过在楼层中配置第一人体传感器,使楼层中的第一人体传感器可以检测预设的上行区域或下行区域内的人体信号,并在检测到的人体信号满足时长条件时,确认该楼层中的乘梯需求,进而实现电梯轿厢的控制。通过这样的控制方法,使得用户在楼层中希望乘坐电梯时,无需操作电梯按钮,只需要移动至预设区域内即可,方便不同用户的乘梯需求,并且用户只有在预设区域内停留一定时长后才能正确引导电梯到达,避免用户等待乘梯过程中中途放弃后,电梯轿厢仍然会到达原楼层的情况,从而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梯系统的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梯控制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梯控制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梯控制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梯控制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标:100-第一人体传感器;20-上行区域;30-下行区域;10-电梯控制装置;101-时长确认模块;102-处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梯控制方法,应用于电梯系统,该电梯系统包括用于驱动电梯轿厢升降的驱动机构以及多个第一人体传感器100,每层楼层配置有至少两个第一人体传感器100,每层楼层中的所述第一人体传感器100用于检测所述楼层中预设区域内的人体信号,所述预设区域包括上行区域20和/或下行区域30,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至步骤S105。
步骤S101,确认所述楼层中所述预设区域内的人体信号是否超过预设时长。
在一栋建筑的电梯系统中,可以包含有多部电梯,即一层楼层中有多个电梯的电梯门。当然,电梯系统也可以仅包含一部电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制电梯系统中电梯的数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人体传感器100可以通过对人体信号的检测实现对电梯轿厢的控制。第一人体传感器100可以采用超声波、红外线、微波等信号作为检测信号,如图2所示,第一人体传感器100可以安装在建筑物的每层楼层中,其安装位置可以根据楼层的实际情况确定。第一人体传感器100都具有一定的传感距离和探测范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调整第一人体传感器100的安装位置,使第一人体传感器100的探测范围位于每层楼层的靠近电梯的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人们在使用电梯时一般会面临需要上行或者需要下行的情况,现有的电梯中,用户需要通过操作楼层中设置的上行按钮或者下行按钮来向电梯控制系统中输入控制指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人体传感器100实现用户对电梯的操控。每层楼层中可以设置一个或至少两个第一人体传感器100,在建筑物的最底层或最顶层,用户使用电梯只能选择上行或只能选择下行,因此,在建筑物的最底层或最顶层可以仅配置一个第一人体传感器100。在其他楼层,可以配置至少两个第一人体传感器100,不同的传感器通过调整其探测范围使得每层楼层中的预设区域中,可以被划分为上行区域20或下行区域30。一个或多个第一人体传感器100的探测范围为上行区域20,其他第一人体传感器100的探测范围为下行区域30,上行区域20和下行区域30没有重叠。
例如,在建筑物的普通楼层中,可以将靠近电梯口的一块区域设置为上行区域20,将远离电梯口的另一块区域设置为下行区域30。当然,上行区域20和下行区域30的设置可以根据楼层的实际构造确定。同时为了对电梯用户进行清晰的提示,在上行区域20对应的位置可以通过在地面上画线或者通过在楼层中粘贴标识,以提示用户某一区域为上行区域20。同理,下行区域30的提示也可以采用相同的提示方法。例如,在上行区域20和下行区域30的边界的地面上涂画出明显的线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一楼层中的上行区域20和下行区域30的区域范围可以是不同的。被设定为检测需要上行的人体信号的第一人体传感器100的探测范围即为上行区域20的范围,被设定为检测需要下行的人体信号的第一人体传感器100的探测范围即为下行区域30的范围。上行区域20和下行区域30的大小分别就是不同的第一人体传感器100的检测范围。由于第一人体传感器100的检测信号及检测范围是肉眼不可见的,第一人体传感器100上可以配置可见光模块,该可见光模块可以将第一人体传感器100的检测范围以可见光的形式标识出来,光线在楼层地面上可以显示出第一人体传感器100的探测范围。同时,可以通过在可见光模块上配置标有“上行”或“下行”的文字蒙版,使得投射到地面上的可见光可以将文字蒙版上的文字投射到地面上,实现对用户的提示。
当用户走入到上行区域20或下行区域30内后,对上行区域20或下行区域30进行检测的第一人体传感器100,就可以检测到区域内的人体信号。电梯控制系统中的控制芯片可以对检测到的人体信号进行时长的判断,以确定用户仅是路过上行区域20或下行区域30,还是有乘坐电梯的需求。在某一楼层中,如果用于有乘坐电梯上行的需求,可以进入到预先标识出的上行区域20内,在该上行区域20内停留一定时长。检测该上行区域20的第一人体传感器100在检测到人体信号后,且确认上行区域20的人体信号存在了预设时长,表明用户希望乘坐上行电梯。预设时长的确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可以设定为5秒或其他时长。同理,用户如果希望乘坐电梯下行,则可以进入到下行区域30并停留,检测下行区域30的第一人体传感器100在检测到人体信号且存在时间超过预设时长,表明用户希望下行。
步骤S102,当确认所述人体信号在所述上行区域20内的时长超过预设时长时,确认所述人体信号所在的第一目标楼层。
当确定了上行区域20内存在的人体信号连续存在的时间超过了预设时长后,即可确认有用户希望从该楼层上行,此时可以确定人体信号在所述上行区域20内的时长超过预设时长对应的楼层,作为第一目标楼层。
步骤S103,确定可上行的第一可用轿厢,生成第一指令,以使所述驱动机构根据所述第一指令驱动所述第一可用轿厢运行至所述第一目标楼层。
当确定了第一目标楼层后,可以再确定系统中的多个电梯中可以运行至第一目标楼层且可以上行的第一可用轿厢。确定第一可用轿厢的过程可以是将距离第一目标楼层最近的轿厢作为第一可用轿厢,或者采用其他确定流程,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制确定第一可用轿厢的流程。第一可用轿厢在运行至第一目标楼层的过程中,可能还会接收到停靠其他楼层的指令或者会出现因为达到重量限制而无法停靠第一目标楼层,对比,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了第一可用轿厢后,驱动机构可以根据第一指令驱动该第一可用轿厢向第一目标楼层运行,如果在运行过程中,在先确定的第一可用轿厢由可用状态变为了不可用状态,控制系统还可以重新确认新的可用的轿厢,作为新的第一可用轿厢,并控制其向第一目标楼层运行,以满足第一目标楼层的用户的乘梯需求。
步骤S104,当确认所述人体信号在所述下行区域30内的时长超过预设时长时,确认所述人体信号所在的第二目标楼层。
确认需要下行的用户所在的第二目标楼层的过程与确定第一目标楼层的过程相似。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目标楼层和第二目标楼层可以是同一楼层,也可以是不同楼层。在同一楼层中,很可能出现上行区域20内存在有超过预设时长的人体信号,同时,在该楼层的下行区域30内也存在有超过预设时长的人体信号,即该楼层同时存在上行和下行两个乘梯需求。在确认第二目标楼层时,预先设定的人体信号在下行区域30内的预设时长可以与确认第一目标楼层的预设时长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步骤S105,确定可下行的第二可用轿厢,生成第二指令,以使所述驱动机构根据所述第二指令驱动所述第二可用轿厢运行至所述第二目标楼层。
与控制第一可用轿厢的过程相似,在确认了第二可用轿厢后,可以控制第二可用轿厢向第二目标楼层运行,以使第二目标楼层等待下行的用户可以乘坐第二可用轿厢。如上所述,控制系统存在只能控制一个轿厢的情况,此时,该一个轿厢如果被确认为了第一可用轿厢,其仍然可以被确认为第二可用轿厢,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生成第一指令和第二指令的先后顺序,控制该轿厢是先运行至第一目标楼层还是先运行至第二目标楼层。
在控制系统可以控制多个轿厢的建筑物中,控制系统可以同时分别确定第一可用轿厢和第二可用轿厢,并分别控制第一可用轿厢和第二可用轿厢运行至对应的楼层。也可以根据不同楼层中不同的上行区域20和不同的下行区域30检测到的人体信号的情况,确认对应的第一可用轿厢或第二可用轿厢。
通过上述控制流程,通过在楼层中配置第一人体传感器100,并通过第一人体传感器100检测到的人体信号作为控制电梯运行的触发条件,使得用户在楼层中使用电梯时,可以直接步行至上行区域20或下行区域30进行等待。第一人体传感器100在检测到上行区域20或下行区域30存在的人体信号超过预设时长后,即可控制可用的轿厢运行至该楼层,用户即可乘梯离开。这样的电梯控制流程无需用户进行按键操作,只需运动至预先规划的区域内即可。对于一些不方便进行按键操作的人员,例如残疾人或者双手持有物品的人员不便进行按键操作时,这些人员无需操作电梯按键,只需要保持在该楼层的上行区域20或下行区域30内一定时长即可。使得电梯的操作流程更人性化,用户的使用也更简单方便。
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在生成第一指令或者生成第二指令的步骤后,且在所述第一可用轿厢运行至所述第一目标楼层或第二可用轿厢运行至所述第二目标楼层之前,如图3所示,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106至步骤S108。
S106,确认所述预设区域内的人体信号是否持续存在。
在电梯的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某一用户在某一楼层按下了电梯的上行按钮或下行按钮后,在等待电梯到来的过程中,因为某些原因,该用户放弃了等待即将到来的电梯。例如,用户放弃乘梯选择走楼梯等等。虽然用户不再等待电梯,但用户很可能没有使电梯的按键恢复成没有被按下的状态,同时,现有的大部分电梯在楼层中的上行按钮或下行按钮一旦被按下,就不能被取消。这就会出现,虽然楼层中没有了需要乘梯的人员,但已经被调度的轿厢仍然会运行至该楼层的情况。显然,这样的情况降低了电梯运行的效率,同时使得原本乘坐在轿厢内的乘客的乘梯感受不佳。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在楼层中的上行区域20或下行区域30停留超过了预设时长后,控制系统可以调度轿厢向该楼层运行。同时在轿厢向该楼层运行的过程中,对楼层中的第一人体传感器100检测到的人体信号进行实时的检测,以确定上行区域20或下行区域30内的人员是否一直处于等待状态。
S107,当检测到所述预设区域内的人体信号持续存在时,控制所述第一可用轿厢继续运行至所述第一目标楼层或控制第二可用轿厢继续运行至所述第二目标楼层。
S108,当未检测到所述预设区域内的人体信号时,生成第三指令,以使所述第一可用轿厢或第二可用轿厢根据所述第三指令不运行至所述第一目标楼层或第二目标楼层。
当检测到所述预设区域内的人体信号持续存在时,表明用户一直在上行区域20或下行区域30内保持等待状态,即用户没有放弃乘梯,此时,可以使得已经确定的第一可用轿厢或第二可用轿厢继续运行至用户所在楼层。
在第一可用轿厢或第二可用轿厢向目标楼层运行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继续检测到上行区域20或下行区域30内的人体信号,表明用户在等待过程中没有持续的处于上行区域20或下行区域30内,此时可以确定用户放弃了等待乘梯。控制系统可以控制正在向该楼层运行的轿厢不运行至该楼层,轿厢可以停靠在就近的楼层或者按照预先确定的停靠规则停靠。
通过在第一可用轿厢或第二可用轿厢运行过程中,持续的检测上行区域20或下行区域30内的人体信号,只有上行区域20或下行区域30内的人体信号持续存在,预先确定的轿厢才会继续运行至用户所在楼层。避免了用户在轿厢到来之前放弃等待,而轿厢仍然会运行至预先确定的楼层的情况。通过这样的控制流程,提高了电梯的运行效率,实现了电梯控制的高效节能。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每层楼层配置有上行按钮和/或下行按钮,所述确定可上行的第一可用轿厢,生成第一指令的步骤之前,如图4所示,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109至步骤S111。
步骤S109,确认所述第一目标楼层所在的上行按钮或下行按钮是否被按下。
建筑中的电梯系统在每个楼层都可以配置上行按钮和/或下行按钮,用户可以通过操作上行按钮或下行按钮,向电梯控制系统发送上行指令或下行指令。通过以上方法结合人体信号的判断流程中,需要用户根据自身的乘梯需求运动至正确的上行区域20或下行区域30内,并在上行区域20或下行区域30内停留一定的时长,才能使满足其乘梯需求的电梯被调度至用户所在楼层。在这样的控制流程中,用户不能在楼层中随意走动,以避免移动出上行区域20或下行区域30后,被判定为放弃乘梯。此外还存在使用电梯的用户并不知晓上行区域20或下行区域30的规划情况,仍然使用上行按钮或下行按钮来控制电梯。例如,对于某些视觉障碍人士或者首次使用配置有第一人体传感器100的电梯系统的用户,他们仍然会通过按下上行按钮或下行按钮来表达自己的乘梯需求。或者用户希望上行,也按下了上行按钮,但由于个人疏忽,没有在上行区域20内停留一定时长,而是在上行区域20外或者在下行区域30内停留。此时,电梯控制系统如果仅根据第一人体传感器100的检测信号进行电梯调度的话,就会控制不符合用户实际需求的电梯运行至用户所在楼层。
此外,还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短时间内一楼层中出现了较多的乘梯用户,这些用户都希望上行或者都希望下行,而楼层中规划的上行区域20或下行区域30的面积是有限的。如果所有用户都希望上行,而由于用户数量较多,上行区域20内不能容纳所有用户,就可能会有部分用户位于下行区域30内,从而被判定为该楼层中有希望下行的用户,而实际上所有的用户都希望上行。这就给电梯控制系统带来了判定困难,出现控制系统调度了用户并不希望乘坐的电梯到用户所在楼层的情况。
步骤S110,当所述第一目标楼层的下行按钮被按下,确认可下行的第三可用轿厢,以使所述第三可用轿厢运行至所述第一目标楼层。
在上述这些的情况中,用户仍然可以通过操作楼层中的上行按钮或下行按钮,实现对电梯的控制。电梯控制系统在一个楼层中如果接收到了下行按钮被按下的指令以及通过第一人体传感器100检测到了上行区域20内存在人体信号的情况。电梯控制系统优先响应下行按钮的指令,因为此时的下行按钮被按下的情况更接近用户的真实乘梯需求。如果第一目标楼层中的上行按钮被按下,表明通过对上行区域20内的人体信号进行检测确定的第一可用轿厢的控制流程是符合用户乘梯需求的,控制系统可以继续通过控制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可用轿厢向第一目标楼层运行。
步骤S111,停止生成所述第一指令。
在控制第三可用轿厢向第一目标楼层运行的过程中,电梯控制系统不再生成第一指令。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可用轿厢、第二可用轿厢和第三可用轿厢只是为了方便描述对应的控制流程,并不是对电梯轿厢的编号划分,同一台轿厢可以被确定为第一可用轿厢、第二可用轿厢和第三可用轿厢中任意一个。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确定可下行的第二可用轿厢,生成第二指令的步骤之前,如图5所示,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112至步骤S114。
步骤S112,确认所述第二目标楼层所在的上行按钮或下行按钮是否被按下。
步骤S113,当所述第二目标楼层的上行按钮被按下,确认可上行的第四可用轿厢,以使所述第四可用轿厢运行至所述第二目标楼层。
步骤S114,停止生成所述第二指令。
如上所述,在出现通过第一人体传感器100检测到的人体信号确定的用户的乘梯需求与通过按下上行按钮或下行按钮确定的乘梯需求有冲突的时候,电梯控制系统优先响应按钮被按下确定的乘梯需求。在确定第二可用轿厢之前,可以先通过上行按钮被按下确定的乘梯需求,确定可上行的第四可用轿厢,并不再生成第二指令,以避免通过第二指令调度到下行的轿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梯系统包括设置在每层所述楼层的上行提示装置和/或下行提示装置,该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上行提示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指令,发出上行提示;控制所述下行提示装置根据所述第二指令,发出下行提示。
上行提示装置和下行提示装置可以是声音提示装置或者光线提示装置。上行提示装置可以是通过声音或光线提示的形式进行提醒,例如,在具有多个轿厢的电梯系统中,在通过人体信号控制电梯时,在轿厢向用户所在的楼层运行过程中,可以将即将运行至该楼层的轿厢所在编号通过声音进行提示。例如,1号电梯被确定为需要运行至该楼层,上行提示装置或下行提示装置可以发出“1号电梯上行”或“1号电梯下行”的提示音,以便用户了解即将乘梯的位置。此外,还可以通过在对应的电梯所在的电梯口进行光线闪烁的形式进行光线提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人体传感器100实现对楼层中不同区域的人体信号的检测。所述第一人体传感器100可以包括可调箱体、位于所述可调箱体内的至少一个信号发生器和位于所述可调箱体内的至少一个信号接收器。
所述可调箱体包括底板、多个侧板以及至少一个伸缩机构,所述多个侧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所述侧板所在平面与所述底板所在平面形成夹角,多个所述侧板的另一端围合形成与所述底板相对的开口。
所述伸缩机构一端与所述底板相固定,另一端与至少一个所述侧板固定,所述伸缩机构用于通过伸缩以使所述侧板伸长或收缩,增大或减小所述底板与所述开口之间的距离,所述开口在所述底板所在平面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底板的面积。
所述信号发生器和信号接收器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信号发生器用于通过所述开口向外发送检测信号,所述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反射后的检测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人体传感器100中的信号发生器可以向外发射超声波或红外线信号,这些信号被可调箱体所限制,使信号发生器发出的信号的传播方向具有指向性,通过可调箱体后传输出的信号在空间中的传输方向不变。并且由于可调箱体可以由伸缩机构调整底板与开口之间的距离,使得信号发生器通过可调箱体的开口发出的信号可以因底板与开口之间距离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传播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调箱体形成了梯形台的形状,开口的面积要大于底板的面积,而信号发生器是固定在底板且位于可调箱体内,在可调箱体的开口所在平面与底板之间的距离增大或缩小时,信号发生器发出的信号的探测范围也会相应的缩小或增大。
信号发生器发出的信号为超声波时,通过调整超声波信号的发射功率,可以使超声波信号从可调箱体的开口射出,形成以可调箱体的开口为顶面,以投射到的平面为底面的三维结构。当有人体出现在超声波信号覆盖范围内时,超声波信号被人体反射后,会有部分发射信号被发射进入到信号接收器的接收范围内,信号接收器接收到反射信号后,即可确定有人体出现在了信号发生器发出的信号覆盖范围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伸缩机构可以通过手动的方式进行调节,但由于楼层中第一人体传感器100的数量较多,如果全部进行手动调节的话,工作量很大。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伸缩机构可以采用电动调节,并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外部指令生成传感范围调整指令,以使所述楼层中的第一人体传感器100根据所述调整指令,控制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梯系统还包括设置在轿厢内的第二人体传感器,所述第二人体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轿厢内的人体信号,该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二人体传感器没有检测到人体信号,生成停止命令,以使所述轿厢根据所述停止命令停止运行。或者当所述第二人体传感器没有检测到人体信号,且所述轿厢内的楼层按钮被按下时,生成所述停止命令。
在电梯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乘客进入电梯轿厢内部后,选择了需要到达的楼层,但在选择楼层过程中可能会由于疏忽而选择错误。而部分电梯轿厢内的楼层按钮在被选择后,是不能被取消的。如果用户希望到达的楼层在先抵达,用户离开了轿厢,但由于已经错误选择了其他楼层,电梯仍然会继续运行到错误选择的楼层。或者,某些人员恶意按下轿厢内的多个楼层按钮后离开轿厢,使得电梯错误运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轿厢内部安装第一人体传感器100,在轿厢内没有检测到人体信号时,且驱动机构没有接收到驱动轿厢的其他指令时,表明此时轿厢无需继续运行,即可控制轿厢就近停靠或按照预设规则停靠。或者,在轿厢内没有检测到人体信号,且轿厢内的楼层按钮被按下,表明有人错误选择了楼层按钮后离开轿厢或者有人恶意按下了楼层按钮后离开轿厢,此时,轿厢内的第一人体传感器100是不能检测到人体信号的,即可控制电梯轿厢停止运行,驱动机构不再驱动轿厢到达已经被按下的楼层按钮对应的楼层。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梯控制方法,通过在楼层中配置第一人体传感器100,使楼层中的第一人体传感器100可以检测预设的上行区域20或下行区域30内的人体信号,并在检测到的人体信号满足时长条件时,确认该楼层中的乘梯需求,进而实现电梯轿厢的控制。通过这样的控制方法,使得用户在楼层中希望乘坐电梯时,无需操作电梯按钮,只需要移动至预设区域内即可,方便不同用户的乘梯需求,并且用户只有在预设区域内停留一定时长后才能正确引导电梯到达,避免用户等待乘梯过程中中途放弃后,电梯轿厢仍然会到达原楼层的情况,从而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梯控制装置10,应用于电梯系统,所述电梯系统包括用于驱动电梯轿厢升降的驱动机构以及多个第一人体传感器100,每层楼层配置有至少两个第一人体传感器100,每层楼层中的所述第一人体传感器100用于检测所述楼层中预设区域内的人体信号,所述预设区域包括上行区域20和/或下行区域30,如图6所示,该电梯控制装置10包括:
时长确认模块101,用于确认所述楼层中所述预设区域内的人体信号是否超过预设时长;
处理模块102,用于当确认所述人体信号在所述上行区域20内的时长超过预设时长时,确认所述人体信号所在的第一目标楼层;
所述处理模块102还用于确定可上行的第一可用轿厢,生成第一指令,以使所述驱动机构根据所述第一指令驱动所述第一可用轿厢运行至所述第一目标楼层;
所述处理模块102还用于当确认所述人体信号在所述下行区域30内的时长超过预设时长时,确认所述人体信号所在的第二目标楼层;
所述处理模块102还用于确定可下行的第二可用轿厢,生成第二指令,以使所述驱动机构根据所述第二指令驱动所述第二可用轿厢运行至所述第二目标楼层。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梯系统,该电梯系统包括用于驱动电梯轿厢升降的驱动机构以及多个第一人体传感器,每层楼层配置有至少一个第一人体传感器,每层楼层中的所述第一人体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楼层中预设区域内的人体信号,所述预设区域包括上行区域和/或下行区域,该方法包括:
确认所述楼层中所述预设区域内的人体信号是否超过预设时长;
当确认所述人体信号在所述上行区域内的时长超过预设时长时,确认所述人体信号所在的第一目标楼层;
确定可上行的第一可用轿厢,生成第一指令,以使所述驱动机构根据所述第一指令驱动所述第一可用轿厢运行至所述第一目标楼层;
当确认所述人体信号在所述下行区域内的时长超过预设时长时,确认所述人体信号所在的第二目标楼层;
确定可下行的第二可用轿厢,生成第二指令,以使所述驱动机构根据所述第二指令驱动所述第二可用轿厢运行至所述第二目标楼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成第一指令或者生成第二指令的步骤后,且在所述第一可用轿厢运行至所述第一目标楼层或第二可用轿厢运行至所述第二目标楼层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确认所述预设区域内的人体信号是否持续存在;
当检测到所述预设区域内的人体信号持续存在时,控制所述第一可用轿厢继续运行至所述第一目标楼层或控制第二可用轿厢继续运行至所述第二目标楼层;
当未检测到所述预设区域内的人体信号时,生成第三指令,以使所述第一可用轿厢或第二可用轿厢根据所述第三指令不运行至所述第一目标楼层或第二目标楼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层楼层配置有上行按钮和/或下行按钮,所述确定可上行的第一可用轿厢,生成第一指令的步骤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确认所述第一目标楼层所在的上行按钮或下行按钮是否被按下;
当所述第一目标楼层的下行按钮被按下,确认可下行的第三可用轿厢,以使所述第三可用轿厢运行至所述第一目标楼层;
停止生成所述第一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可下行的第二可用轿厢,生成第二指令的步骤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确认所述第二目标楼层所在的上行按钮或下行按钮是否被按下;
当所述第二目标楼层的上行按钮被按下,确认可上行的第四可用轿厢,以使所述第四可用轿厢运行至所述第二目标楼层;
停止生成所述第二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系统包括设置在每层所述楼层的上行提示装置和/或下行提示装置,该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上行提示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指令,发出上行提示;
控制所述下行提示装置根据所述第二指令,发出下行提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人体传感器包括可调箱体、位于所述可调箱体内的至少一个信号发生器和位于所述可调箱体内的至少一个信号接收器,其中:
所述可调箱体包括底板、多个侧板以及至少一个伸缩机构,所述多个侧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所述侧板所在平面与所述底板所在平面形成夹角,多个所述侧板的另一端围合形成与所述底板相对的开口;
所述伸缩机构一端与所述底板相固定,另一端与至少一个所述侧板固定,所述伸缩机构用于通过伸缩以使所述侧板伸长或收缩,增大或减小所述底板与所述开口之间的距离,所述开口在所述底板所在平面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底板的面积;
所述信号发生器和信号接收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信号发生器用于通过所述开口向外发送检测信号,所述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反射后的检测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外部指令生成传感范围调整指令,以使所述楼层中的第一人体传感器根据所述调整指令,控制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系统还包括设置在轿厢内的第二人体传感器,所述第二人体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轿厢内的人体信号,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人体传感器没有检测到人体信号,生成停止命令,以使所述轿厢根据所述停止命令停止运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人体传感器没有检测到人体信号,且所述轿厢内的楼层按钮被按下时,生成所述停止命令。
10.一种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梯系统,所述电梯系统包括用于驱动电梯轿厢升降的驱动机构以及多个第一人体传感器,每层楼层配置有一个或至少两个第一人体传感器,每层楼层中的所述第一人体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楼层中预设区域内的人体信号,所述预设区域包括上行区域和/或下行区域,该电梯控制装置包括:
时长确认模块,用于确认所述楼层中所述预设区域内的人体信号是否超过预设时长;
处理模块,用于当确认所述人体信号在所述上行区域内的时长超过预设时长时,确认所述人体信号所在的第一目标楼层;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可上行的第一可用轿厢,生成第一指令,以使所述驱动机构根据所述第一指令驱动所述第一可用轿厢运行至所述第一目标楼层;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当确认所述人体信号在所述下行区域内的时长超过预设时长时,确认所述人体信号所在的第二目标楼层;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可下行的第二可用轿厢,生成第二指令,以使所述驱动机构根据所述第二指令驱动所述第二可用轿厢运行至所述第二目标楼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42026.9A CN108975105A (zh) | 2018-07-27 | 2018-07-27 | 电梯控制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42026.9A CN108975105A (zh) | 2018-07-27 | 2018-07-27 | 电梯控制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975105A true CN108975105A (zh) | 2018-12-11 |
Family
ID=64551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842026.9A Pending CN108975105A (zh) | 2018-07-27 | 2018-07-27 | 电梯控制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975105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20083545A (ja) * | 2018-11-22 | 2020-06-04 |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
CN113716407A (zh) * | 2021-08-20 | 2021-11-30 | 青岛海纳云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自适应电梯调度方法及电梯调度系统 |
CN114873389A (zh) * | 2022-04-25 | 2022-08-09 | 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机器人确定自身楼层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5072514A (zh) * | 2022-03-23 | 2022-09-20 | 上海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 沉浸式智慧电梯 |
CN115818377A (zh) * | 2023-02-24 | 2023-03-21 | 菱王电梯有限公司 | 一种电梯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358677A (ja) * | 1991-04-12 | 1992-12-1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の呼登録装置 |
JPH1036018A (ja) * | 1996-07-22 | 1998-02-10 | Hitachi Ltd | エレベータの呼び登録装置 |
JP2005162463A (ja) * | 2003-12-05 | 2005-06-23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の呼び登録装置 |
JP2006096517A (ja) * | 2004-09-29 | 2006-04-13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
CN104058306A (zh) * | 2014-07-02 | 2014-09-24 | 吴优良 | 一种电梯智能调度系统 |
CN104590957A (zh) * | 2011-08-22 | 2015-05-06 | 蒋菊生 | 一种电梯自动召唤的方法 |
CN204433998U (zh) * | 2015-01-21 | 2015-07-01 | 常熟理工学院 | 一种无上下行呼梯按钮的电梯控制装置 |
CN205230241U (zh) * | 2015-12-16 | 2016-05-11 | 陶思澍 | 可精确控制红外探测范围的装置 |
-
2018
- 2018-07-27 CN CN201810842026.9A patent/CN10897510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358677A (ja) * | 1991-04-12 | 1992-12-1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の呼登録装置 |
JPH1036018A (ja) * | 1996-07-22 | 1998-02-10 | Hitachi Ltd | エレベータの呼び登録装置 |
JP2005162463A (ja) * | 2003-12-05 | 2005-06-23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の呼び登録装置 |
JP2006096517A (ja) * | 2004-09-29 | 2006-04-13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
CN104590957A (zh) * | 2011-08-22 | 2015-05-06 | 蒋菊生 | 一种电梯自动召唤的方法 |
CN104058306A (zh) * | 2014-07-02 | 2014-09-24 | 吴优良 | 一种电梯智能调度系统 |
CN204433998U (zh) * | 2015-01-21 | 2015-07-01 | 常熟理工学院 | 一种无上下行呼梯按钮的电梯控制装置 |
CN205230241U (zh) * | 2015-12-16 | 2016-05-11 | 陶思澍 | 可精确控制红外探测范围的装置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20083545A (ja) * | 2018-11-22 | 2020-06-04 |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
JP7021056B2 (ja) | 2018-11-22 | 2022-02-16 |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
CN113716407A (zh) * | 2021-08-20 | 2021-11-30 | 青岛海纳云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自适应电梯调度方法及电梯调度系统 |
CN115072514A (zh) * | 2022-03-23 | 2022-09-20 | 上海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 沉浸式智慧电梯 |
CN115072514B (zh) * | 2022-03-23 | 2024-08-23 | 上海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 沉浸式智慧电梯 |
CN114873389A (zh) * | 2022-04-25 | 2022-08-09 | 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机器人确定自身楼层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4873389B (zh) * | 2022-04-25 | 2024-02-06 | 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机器人确定自身楼层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5818377A (zh) * | 2023-02-24 | 2023-03-21 | 菱王电梯有限公司 | 一种电梯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975105A (zh) | 电梯控制方法及装置 | |
US8958910B2 (en) | Elevator system that autonomous mobile robot takes together with person | |
KR101668904B1 (ko) | 승강기 설비를 구동시키기 위한 방법 | |
US20150266700A1 (en) | Call-giving system of an elevator and method for giving elevator calls in the call-giving system of an elevator | |
CN106458505A (zh) | 用于电梯服务的无触摸手势识别 | |
US20120168262A1 (en) | Method for enabling the use of an elevator system by disabled persons | |
US20130277153A1 (en) | Conveying system | |
CN107416620A (zh) | 目的地调度的动态调整 | |
JP2856504B2 (ja) | 作業ロボット及びその運搬を兼ねた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 |
US20220101507A1 (en) | Robotic building inspection | |
US20190066681A1 (en) | Spoken command interface | |
US20180327214A1 (en) | Destination entry using building floor plan | |
KR102433438B1 (ko) | 자율주행로봇의 층간 이동 제어 시스템 및 제어 방법 | |
JP6747380B2 (ja) | 携帯端末、プログラム、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 |
CN110294373A (zh) | 电梯系统 | |
JP2017154839A (ja) |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及び群管理システム、並びに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 |
JP3061607B2 (ja) | 作業ロボットの運搬を兼ねた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 |
WO2018066053A1 (ja) | エレベータの操作盤、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 |
US20180093858A1 (en) | Method for occupant evacuation operation utilizing multi-compartment elevators | |
US6173816B1 (en) | Hallway-entered destination information in elevator dispatching | |
KR102107318B1 (ko) | 엘리베이터용 호출 입력 장치 | |
JP6747379B2 (ja) | 携帯端末、プログラム、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 |
EP3643664A1 (en) | Elevator service request using user device | |
JP5955517B2 (ja) |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エレベータの運転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の運転制御方法 | |
JP7362881B1 (ja) | エレベータインフォメーション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1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