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74237A - 自行车后链轮组件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后链轮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74237A
CN108974237A CN201810538495.1A CN201810538495A CN108974237A CN 108974237 A CN108974237 A CN 108974237A CN 201810538495 A CN201810538495 A CN 201810538495A CN 108974237 A CN108974237 A CN 1089742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ocket wheel
sprocket
bicycle rear
component
moun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3849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74237B (zh
Inventor
江村笃裕
藤田宽司
吉田文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5/608,91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1059541B2/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5/608,924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1332213B2/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5/673,34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0377174B2/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5/686,17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1220309B2/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5/686,17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1179967B2/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5/851,781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0946931B2/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5/851,78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0752320B2/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5/879,35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0625820B2/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5/964,07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0889353B2/en
Priority to CN20201055389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46098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974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742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742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74237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21Rear derailleu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ars, Cam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包括多个链轮和构造成支撑多个链轮中的至少一个的链轮托架。链轮托架包括至少十个内花键齿和周向延伸的非花键部。至少十个内花键齿构造成与自行车后花鼓组件的链轮支撑本体接合。至少十个内花键齿在相对于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旋转中心轴线的轴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在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的周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周向延伸的非花键部设置成在轴向方向上与至少十个内花键齿相邻,并且从至少十个内花键齿沿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的径向方向凹陷。

Description

自行车后链轮组件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是2018年1月24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号15/879,353的部分继续申请。该申请的内容通过全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后链轮组件。
背景技术
骑自行车正在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娱乐形式以及交通工具。此外,骑自行车已经成为非常受业余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欢迎的竞技运动。无论自行车是用于娱乐、交通还是竞赛,自行车工业都在不断改进自行车的各个部件。一种已经被广泛重新设计的自行车部件是链轮。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自行车后链轮组件构造成安装到自行车后花鼓组件的链轮支撑本体。所述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包括多个链轮和构造成支撑所述多个链轮中的至少一个的链轮托架。所述链轮托架包括至少十个内花键齿和周向延伸的非花键部。所述至少十个内花键齿构造成与所述自行车后花鼓组件的所述链轮支撑本体接合。所述至少十个内花键齿在相对于所述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旋转中心轴线的轴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在相对于所述旋转中心轴线的周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所述周向延伸的非花键部设置成在所述轴向方向上与所述至少十个内花键齿相邻,并且从所述至少十个内花键齿沿相对于所述旋转中心轴线的径向方向凹陷。
利用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可以在保持或提高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耐用性的情况下减轻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至少十个内花键齿的总数等于或大于20。
利用根据第二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可以在保持或提高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耐用性的情况下提高内花键齿的制造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根据第二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至少十个内花键齿的总数等于或小于25。
利用根据第三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可以在保持或提高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耐用性的情况下提高内花键齿的制造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至少十个内花键齿的总数的范围为22至24。
利用根据第四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可以在保持或提高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耐用性的情况下提高内花键齿的制造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根据第一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至少十个内花键齿中的至少两个内花键齿相对于所述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旋转中心轴线以第一内齿距角(internal pitch angle)周向布置。所述第一内齿距角的范围为13度到17度。
利用根据第五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可以在保持或提高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耐用性的情况下提高内花键齿的制造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根据第五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内齿距角为15度。
利用根据第六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可以在保持或提高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耐用性的情况下提高内花键齿的制造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根据第五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至少十个内花键齿中的至少另外两个内花键齿相对于所述旋转中心轴线以第二内齿距角周向布置。所述第二内齿距角与所述第一内齿距角不同。
利用根据第七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可以容易地将自行车后链轮组件以正确的周向位置附接到自行车花鼓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根据第七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二内齿距角的范围为28度到32度。
利用根据第八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可以容易地将自行车后链轮组件以正确的周向位置附接到自行车花鼓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根据第七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二内齿距角为30度。
利用根据第九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可以容易地将自行车后链轮组件以正确的周向位置附接到自行车花鼓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根据第七至第九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内齿距角为所述第二内齿距角的一半。
利用根据第十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可以容易地将自行车后链轮组件以正确的周向位置附接到自行车花鼓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根据第一至第十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至少十个内花键齿包括多个内花键驱动表面,以在蹬踏期间接收来自所述自行车后花鼓组件的驱动旋转力。所述多个内花键驱动表面均包括径向最外边缘、径向最内边缘和径向长度,所述径向长度限定为从所述径向最外边缘到所述径向最内边缘。所述径向长度的总和的范围为11mm至14mm。
利用根据第十一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可以增加多个内花键驱动表面的径向长度。这提高了第二链轮的强度并提高了内花键齿的制造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根据第十一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径向长度的总和的范围为12mm到13mm。
利用根据第十二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可以增加多个内花键驱动表面的径向长度。这提高了第二链轮的强度并提高了内花键齿的制造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根据第一至第十二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周向延伸的非花键部设置成使得所述至少十个内花键齿被所述周向延伸的非花键部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分成至少十个第一内花键齿和至少十个第二内花键齿。
利用根据第十三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可以减轻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重量并优化扭矩传递的平衡。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根据第十三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多个第一内花键齿具有范围为4mm到5mm的第一轴向长度。
利用根据第十四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可以减轻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重量并优化扭矩传递的平衡。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根据第十四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多个第二内花键齿具有范围为4.5mm至5.5mm的第二轴向长度。
利用根据第十五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可以减轻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重量并优化扭矩传递的平衡。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六方面,根据第一至第十五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周向延伸的非花键部具有限定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轴向非花键长度。所述轴向非花键长度范围为7mm到9mm。
利用根据第十六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可以减轻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重量并优化扭矩传递的平衡。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七方面,根据第一至第十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至少十个内花键齿的轴向长度与所述周向延伸的非花键部的轴向非花键长度之和的范围为16mm到21mm。
利用根据第十七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可以减轻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重量并优化扭矩传递的平衡。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八方面,根据第一方面至第十七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周向延伸的非花键部整体地沿所述周向方向延伸。
利用根据第十八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可以减轻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九方面,根据第一至第十八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链轮托架由金属材料制成。
利用根据第十九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可以减轻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方面,根据第十九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金属材料包括铝。
利用根据第二十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可以减轻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一方面,一种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包括第一链轮构件、第二链轮构件和链轮托架。所述第一链轮构件具有第一最大链轮直径并且包括第一链轮本体和多个第一链轮齿,所述多个第一链轮齿从所述第一链轮本体相对于所述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旋转中心轴线径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二链轮构件具有比所述第一最大链轮直径大的第二最大链轮直径。所述第二链轮构件包括第二链轮本体和从所述第二链轮本体相对于所述旋转中心轴线径向向外延伸的多个第二链轮齿。所述链轮托架包括多个链轮安装部。所述多个链轮安装部中的至少两个均具有相对于所述旋转中心轴线的径向延伸表面和轴向延伸表面。所述多个链轮安装部中的所述至少两个在相对于所述旋转中心轴线的径向方向上彼此相邻。所述第一链轮构件固定到所述第二链轮构件。所述第二链轮构件固定到所述多个链轮安装部中的一级链轮安装部的一级径向延伸表面。所述第二链轮构件沿相对于所述旋转中心轴线的轴向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链轮构件和所述一级链轮安装部的所述一级径向延伸表面之间。
利用根据第二十一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可以减轻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二方面,根据第二十一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二链轮构件通过第一链轮紧固件固定到所述一级链轮安装部的所述一级径向延伸表面。所述第一链轮构件通过所述第一链轮紧固件固定到所述第二链轮构件。
利用根据第二十二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可以进一步减轻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三方面,根据第二十一或第二十二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还包括第三链轮构件,所述第三链轮构件具有比所述第二最大链轮直径大的第三最大链轮直径。所述第三链轮构件包括第三链轮本体和从所述第三链轮本体相对于所述旋转中心轴线径向向外延伸的多个第三链轮齿。所述第三链轮构件固定到所述多个链轮安装部中的二级链轮安装部的二级径向延伸表面。
利用根据第二十三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可以进一步减轻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四方面,根据第二十三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二链轮构件通过第一链轮紧固件固定到所述一级链轮安装部的所述一级径向延伸表面。所述第一链轮构件通过所述第一链轮紧固件固定到所述第二链轮构件。所述第三链轮构件通过与所述第一链轮紧固件不同的第二链轮紧固件固定到所述二级链轮安装部的所述二级径向延伸表面。
利用根据第二十四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可以进一步减轻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五方面,根据第二十一至第二十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还包括第四链轮构件和第五链轮构件。第四链轮构件具有大于第二最大链轮直径的第四最大链轮直径。所述第四链轮构件包括第四链轮本体和从所述第四链轮本体相对于所述旋转中心轴线径向向外延伸的多个第四链轮齿。所述第五链轮构件具有比所述第四最大链轮直径大的第五最大链轮直径。所述第五链轮构件包括第五链轮本体和从所述第五链轮本体相对于所述旋转中心轴线径向向外延伸的多个第五链轮齿。所述第四链轮构件固定到所述第五链轮构件。所述第五链轮构件固定到所述多个链轮安装部中的三级链轮安装部的三级径向延伸表面。
利用根据第二十五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可以减轻具有宽档位范围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六方面,根据第二十五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五链轮构件通过第三链轮紧固件固定到所述三级链轮安装部的所述三级径向延伸表面。所述第四链轮构件通过所述第三链轮紧固件固定到所述第五链轮构件。
利用根据第二十六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可以减轻具有宽档位范围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七方面,根据第二十五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还包括第三链轮构件,所述第三链轮构件具有比所述第二最大链轮直径大的第三最大链轮直径。所述第三链轮构件包括第三链轮本体和从所述第三链轮本体相对于所述旋转中心轴线径向向外延伸的多个第三链轮齿。所述第三链轮构件固定到所述多个链轮安装部中的二级链轮安装部的二级径向延伸表面。所述第四链轮构件的所述第四最大链轮直径大于所述第三最大链轮直径。
利用根据第二十七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可以减轻具有宽档位范围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八方面,根据第二十五或第二十六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还包括第六链轮构件,所述第六链轮构件具有比所述第五最大链轮直径大的第六最大链轮直径。所述第六链轮构件包括第六链轮本体和从所述第六链轮本体相对于所述旋转中心轴线径向向外延伸的多个第六链轮齿。所述第六链轮构件固定到所述多个链轮安装部中的四级链轮安装部的四级径向延伸表面。
利用根据第二十八方面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可以减轻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重量。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下文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可以容易地获得,同时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更完整意图及其许多附带的优点。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侧视立面图。
图2是沿图1的II-II线截取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截面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链轮的侧视立面图。
图4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链轮的侧视立面图。
图5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链轮的侧视立面图。
图6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链轮的侧视立面图。
图7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链轮的侧视立面图。
图8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链轮的侧视立面图。
图9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链轮的侧视立面图。
图10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链轮的侧视立面图。
图11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链轮的侧视立面图。
图12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链轮的侧视立面图。
图13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链轮的侧视立面图。
图14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链轮的侧视立面图。
图15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立体图。
图16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链轮托架的立体图。
图17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链轮托架的侧视立面图。
图18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链轮托架的截面图。
图19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链轮托架的另一截面图。
图20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链轮托架的另一截面图。
图21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链轮托架的放大局部截面图。
图22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另一侧视立面图。
图23是沿图21的线XXIII-XXIII截取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截面图。
图24是图13所示的链轮的另一侧视立面图。
图25是图14所示的链轮的另一侧视立面图。
图26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侧视立面图。
图27是图26所示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局部侧视立面图。
图28是沿图27的线XXIV-XXIV截取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截面图。
图29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沿图30的线XXIX-XXIX截取的截面图。
图30是图29所示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侧视立面图。
图31是根据变型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实施方式,其中在各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应或相同的元件。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考图1,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包括多个链轮SP。多个链轮SP包括第一链轮SP1和第二链轮SP2。多个链轮SP还包括第三链轮SP3和第四链轮SP4。多个链轮SP还包括第五链轮SP5至第十二链轮SP12。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链轮SP1至第十二链轮SP12也可以分别称为链轮SP1至链轮SP12。第三链轮SP3可以是从多个链轮SP3至SP12中选出的除链轮SP1和链轮SP2之外的任何链轮。第四链轮SP4可以是从多个链轮SP3至SP12中选出的除链轮SP1、链轮SP2和被选为链轮SP3的链轮之外的任何链轮。
第一链轮(first sprocket)SP1也可以被称为第一链轮(first sprocket wheel)SP1。第二链轮(second sprocket)SP2也可以被称为第三链轮(third sprocket wheel)SP2。第三链轮(third sprocket)SP3也可以被称为第四链轮(forth sprocket wheel)SP3。第四链轮(fourth sprocket)SP4也可以被称为第二链轮(second sprocket wheel)SP4。即,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包括第一链轮SP1、第二链轮SP4和第三链轮SP2。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还包括第四链轮SP3。第一链轮SP1也可以被称为链轮SP1。第二链轮SP4也可以被称为链轮SP4。第三链轮SP2也可以被称为链轮SP2。第四链轮SP3也可以被称为链轮SP3。链轮SP1至链轮SP12的总数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具有旋转中心轴线A1。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由自行车后花鼓组件H相对于自行车车架(未示出)围绕旋转中心轴线A1可旋转地支撑。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构造成安装至自行车后花鼓组件H的链轮支撑本体H2(图2)。在该实施方式中,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通过锁定构件H1固定至自行车后花鼓组件H的链轮支撑本体H2。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构造成与自行车链条C接合,以在蹬踏期间在自行车链条C与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之间传递驱动旋转力F1。在蹬踏期间,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在驱动旋转方向D11上围绕旋转中心轴线A1旋转。驱动旋转方向D11沿相对于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的旋转中心轴线A1的周向方向D1限定。反向旋转方向D12是驱动旋转方向D11的相反方向并且沿周向方向D1限定。
在该实施方式中,链轮SP3是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中的最大链轮。第十二链轮SP12是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中的最小链轮。第一链轮SP1具有最大齿底部直径TD1。最大齿底部直径TD1也可以被称为第一最大齿底部直径TD1。即,第一链轮SP1具有第一最大齿底部直径TD1。第二链轮SP2具有比第一链轮SP1的最大齿底部直径TD1大的附加最大齿底部直径TD2。附加最大齿底部直径TD2也可以被称为第三最大齿底部直径TD2。即,第三链轮SP2具有比第一链轮SP1的第一最大齿底部直径TD1大的第三最大齿底部直径TD2。第二链轮SP4具有比第一链轮SP1的第一最大齿底部直径TD1小的第二最大齿底部直径TD4。第三链轮SP3具有比第一链轮SP1的最大齿底部直径TD1大的附加最大齿底部直径TD3。链轮SP5至SP12分别具有第五最大齿底部直径TD5至第十二最大齿底部直径TD12。
链轮SP1至链轮SP12之间的尺寸关系不限于该实施方式。例如,附加最大齿底部直径TD2可以等于或小于第一链轮SP1的最大齿底部直径TD1。第二最大齿底部直径TD4可以等于或大于第一链轮SP1的第一最大齿底部直径TD1。
如图2所示,第一链轮SP1在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A1的轴向方向D2上设置在第二链轮SP4与第三链轮SP2之间。第三链轮SP2在轴向方向D2上设置在第一链轮SP1与第四链轮SP3之间。第二链轮SP2在相对于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的旋转中心轴线A1的轴向方向D2上与第一链轮SP1相邻设置而在第一链轮SP1与第二链轮SP2之间没有另外的链轮。第三链轮SP3在相对于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的旋转中心轴线A1的轴向方向D2上与第二链轮SP2相邻设置,而在第二链轮SP2与第三链轮SP3之间没有另外的链轮。第四链轮SP4在相对于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的旋转中心轴线A1的轴向方向D2上与第一链轮SP1相邻设置,而在第一链轮SP1与第四链轮SP4之间没有另外的链轮。第三链轮SP3、第二链轮SP2、第一链轮SP1、以及第四链轮SP4至第十二链轮SP12以此顺序布置在轴向方向D2上。
在该实施方式中,链轮SP1至链轮SP12是彼此分离的构件。然而,链轮SP1至链轮SP12中的至少两个可以至少部分地彼此一体设置。具体地,链轮SP1至链轮SP12中的至少两个可以一体设置为单件式整体构件。可替换地,链轮SP1至链轮SP12中的至少两个可以利用诸如铆钉的至少一个机械紧固件或者利用粘合剂、扩散结合等彼此连接。链轮SP1至链轮SP12由金属材料制成。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链轮SP1由钛制成。第二链轮SP2由铝制成。第三链轮SP3由铝制成。第四链轮SP4由钛制成。然而,第一链轮SP1至第十二链轮SP12的材料不限于该实施方式。链轮SP1至链轮SP1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由另一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成。
如图3所示,第一链轮SP1包括链轮本体SP1A和多个链轮齿SP1B。多个链轮齿SP1B相对于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的旋转中心轴线A1从链轮本体SP1A径向向外延伸。第一链轮SP1的总齿数(至少一个链轮齿SP1B的总数)为39。然而,第一链轮SP1的多个链轮齿SP1B的总数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第一链轮SP1包括多个齿底部SP1C。齿底部SP1C设置在相邻的两个链轮齿SP1B之间。多个齿底部SP1C限定具有最大齿底部直径TD1的齿根圆RC1。如本文所用的术语“最大齿底部直径”旨在在所有齿底部的形状彼此相同的情况下为由齿底部限定的齿根圆的直径,或者在一个链轮中设置有具有多种形状的齿底部使得在该链轮中限定了多个齿根圆的情况下为由至少一个齿底部限定的最大齿根圆的直径。该术语定义可以应用于第一链轮SP1至第十二链轮SP12中的任何链轮。
第一链轮SP1也可以被称为第六链轮构件SP1。链轮本体SP1A也可以被称为第六链轮本体SP1A。链轮齿SP1B也可以被称为第六链轮齿SP1B。因此,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还包括第六链轮构件SP1。第六链轮构件SP1包括第六链轮本体SP1A和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A1从第六链轮本体SP1A径向向外延伸的多个第六链轮齿SP1B。第六链轮构件SP1具有第六最大链轮直径MD1。第六链轮齿SP1B中的至少一个限定第六最大链轮直径MD1。
如图4所示,第二链轮SP2包括链轮本体SP2A和多个链轮齿SP2B。多个链轮齿SP2B相对于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的旋转中心轴线A1从链轮本体SP2A径向向外延伸。第二链轮SP2的总齿数(至少一个链轮齿SP2B的总数)为45。然而,第二链轮SP2的多个链轮齿SP2B的总数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第二链轮SP2包括多个齿底部SP2C。齿底部SP2C设置在相邻的两个链轮齿SP2B之间。多个齿底部SP2C限定具有最大齿底部直径TD2的齿根圆RC2。
如图5所示,第三链轮SP3包括链轮本体SP3A和多个链轮齿SP3B。多个链轮齿SP3B相对于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的旋转中心轴线A1从链轮本体SP3A径向向外延伸。第三链轮SP3的总齿数(至少一个链轮齿SP3B的总数)为51。然而,第三链轮SP3的多个链轮齿SP3B的总数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第三链轮SP3包括多个齿底部SP3C。齿底部SP3C设置在相邻的两个链轮齿SP3B之间。多个齿底部SP3C限定具有最大齿底部直径TD3的齿根圆RC3。
如图6所示,第四链轮SP4包括链轮本体SP4A和多个链轮齿SP4B。多个链轮齿SP4B相对于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的旋转中心轴线A1从链轮本体SP4A径向向外延伸。第四链轮SP4的总齿数(至少一个链轮齿SP4B的总数)为33。然而,第四链轮SP4的多个链轮齿SP4B的总数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第四链轮SP4包括多个齿底部SP4C。齿底部SP4C设置在相邻的两个链轮齿SP4B之间。多个齿底部SP4C限定具有最大齿底部直径TD4的齿根圆RC4。第四链轮SP4也可以被称为第五链轮构件SP4。链轮本体SP4A也可以被称为第五链轮本体SP4A。链轮齿SP4B也可以被称为第五链轮齿SP4B。因此,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还包括第五链轮构件SP4。第五链轮构件SP4包括第五链轮本体SP4A和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A1从第五链轮本体SP4A径向向外延伸的多个第五链轮齿SP4B。第五链轮构件SP4具有第五最大链轮直径MD4。第五链轮齿SP4B中的至少一个限定第五最大链轮直径MD4。第六最大链轮直径MD1大于第五最大链轮直径MD4。
如图7所示,第五链轮SP5包括链轮本体SP5A和多个链轮齿SP5B。多个链轮齿SP5B相对于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的旋转中心轴线A1从链轮本体SP5A径向向外延伸。第五链轮SP5的总齿数(至少一个链轮齿SP5B的总数)为28。然而,第五链轮SP5的多个链轮齿SP5B的总数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第五链轮SP5包括多个齿底部SP5C。齿底部SP5C设置在相邻的两个链轮齿SP5B之间。多个齿底部SP5C限定具有最大齿底部直径TD5的齿根圆RC5。第五链轮SP5也可以被称为第四链轮构件SP5。链轮本体SP5A也可以被称为第四链轮本体SP5A。链轮齿SP5B也可以被称为第四链轮齿SP5B。因此,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还包括第四链轮构件SP5。第四链轮构件SP5包括第四链轮本体SP5A和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A1从第四链轮本体SP5A径向向外延伸的多个第四链轮齿SP5B。第四链轮构件SP5具有第四最大链轮直径MD5。第四链轮齿SP5B中的至少一个限定第四最大链轮直径MD5。第五最大链轮直径MD4(图6)大于第四最大链轮直径MD5。
如图8所示,第六链轮SP6包括链轮本体SP6A和多个链轮齿SP6B。多个链轮齿SP6B相对于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的旋转中心轴线A1从链轮本体SP6A径向向外延伸。第六链轮SP6的总齿数(至少一个链轮齿SP6B的总数)为24。然而,第六链轮SP6的多个链轮齿SP6B的总数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第六链轮SP6包括多个齿底部SP6C。齿底部SP6C设置在相邻的两个链轮齿SP6B之间。多个齿底部SP6C限定具有最大齿底部直径TD6的齿根圆RC6。第六链轮SP6也可以被称为第三链轮构件SP6。链轮本体SP6A也可以被称为第三链轮本体SP6A。链轮齿SP6B也可以被称为第三链轮齿SP6B。因此,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还包括第三链轮构件SP6。第三链轮构件SP6包括第三链轮本体SP6A和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A1从第三链轮本体SP6A径向向外延伸的多个第三链轮齿SP6B。第三链轮构件SP6具有第三最大链轮直径MD6。第三链轮齿SP6B中的至少一个限定第三最大链轮直径MD6。第四链轮构件SP5的第四最大链轮直径MD5(图7)大于第三最大链轮直径MD6。
如图9所示,第七链轮SP7包括链轮本体SP7A和多个链轮齿SP7B。多个链轮齿SP7B相对于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的旋转中心轴线A1从链轮本体SP7A径向向外延伸。第七链轮SP7的总齿数(至少一个链轮齿SP7B的总数)为21。然而,第七链轮SP7的多个链轮齿SP7B的总数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第七链轮SP7包括多个齿底部SP7C。齿底部SP7C设置在相邻的两个链轮齿SP7B之间。多个齿底部SP7C限定具有最大齿底部直径TD7的齿根圆RC7。第七链轮SP7也可以被称为第二链轮构件SP7。链轮本体SP7A也可以被称为第二链轮本体SP7A。链轮齿SP7B也可以被称为第二链轮齿SP7B。因此,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包括第二链轮构件SP7。第二链轮构件SP7包括第二链轮本体SP7A和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A1从第二链轮本体SP7A径向向外延伸的多个第二链轮齿SP7B。第二链轮构件SP7具有第二最大链轮直径MD7。第二链轮齿SP7B中的至少一个限定第二最大链轮直径MD7。第三最大链轮直径MD6(图8)大于第二最大链轮直径MD7。第四最大链轮直径MD5(图7)大于第二最大链轮直径MD7。
如图10所示,第八链轮SP8包括链轮本体SP8A和多个链轮齿SP8B。多个链轮齿SP8B相对于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的旋转中心轴线A1从链轮本体SP8A径向向外延伸。第八链轮SP8的总齿数(至少一个链轮齿SP8B的总数)为21。然而,第八链轮SP8的多个链轮齿SP8B的总数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第八链轮SP8包括多个齿底部SP8C。齿底部SP8C设置在相邻的两个链轮齿SP8B之间。多个齿底部SP8C限定具有最大齿底部直径TD8的齿根圆RC8。第八链轮SP8也可以被称为第一链轮构件SP8。链轮本体SP8A也可以被称为第一链轮本体SP8A。链轮齿SP8B也可以被称为第一链轮齿SP8B。因此,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包括第一链轮构件SP8。第一链轮构件SP8包括第一链轮本体SP8A和相对于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的旋转中心轴线A1从第一链轮本体SP8A径向向外延伸的多个第一链轮齿SP8B。第一链轮构件SP8具有第一最大链轮直径MD8。第一链轮齿SP8B中的至少一个限定第一最大链轮直径MD8。第二最大链轮直径MD7(图9)大于第一最大链轮直径MD8。
如图11所示,第九链轮SP9包括链轮本体SP9A和多个链轮齿SP9B。多个链轮齿SP9B相对于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的旋转中心轴线A1从链轮本体SP9A径向向外延伸。第九链轮SP9的总齿数(至少一个链轮齿SP9B的总数)为16。然而,第九链轮SP9的多个链轮齿SP9B的总数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第九链轮SP9包括多个齿底部SP9C。齿底部SP9C设置在相邻的两个链轮齿SP9B之间。多个齿底部SP9C限定具有最大齿底部直径TD9的齿根圆RC9。
如图12所示,第十链轮SP10包括链轮本体SP10A和多个链轮齿SP10B。多个链轮齿SP10B相对于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的旋转中心轴线A1从链轮本体SP10A径向向外延伸。第十链轮SP10的总齿数(至少一个链轮齿SP10B的总数)为14。然而,第十链轮SP10的多个链轮齿SP10B的总数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第十链轮SP10包括多个齿底部SP10C。齿底部SP10C设置在相邻的两个链轮齿SP10B之间。多个齿底部SP10C限定具有最大齿底部直径TD10的齿根圆RC10。
如图13所示,第十一链轮SP11包括链轮本体SP11A和多个链轮齿SP11B。多个链轮齿SP11B相对于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的旋转中心轴线A1从链轮本体SP11A径向向外延伸。第十一链轮SP11的总齿数(至少一个链轮齿SP11B的总数)为12。然而,第十一链轮SP11的多个链轮齿SP11B的总数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第十一链轮SP11包括多个齿底部SP11C。齿底部SP11C设置在相邻的两个链轮齿SP11B之间。多个齿底部SP11C限定具有最大齿底部直径TD11的齿根圆RC11。
如图14所示,第十二链轮SP12包括链轮本体SP12A和多个链轮齿SP12B。多个链轮齿SP12B相对于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的旋转中心轴线A1从链轮本体SP12A径向向外延伸。第十二链轮SP12的总齿数(至少一个链轮齿SP12B的总数)为10。然而,第十二链轮SP12的多个链轮齿SP12B的总数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第十二链轮SP12包括多个齿底部SP12C。齿底部SP12C设置在相邻的两个链轮齿SP12B之间。多个齿底部SP12C限定具有最大齿底部直径TD12的齿根圆RC12。
如图15所示,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包括链轮托架12。链轮托架12是与多个链轮SP分开的构件。如图2所示,链轮托架12构造成支撑多个链轮SP中的至少一个。链轮SP1和链轮SP4至链轮SP8附接到链轮托架12。在该实施方式中,链轮托架12由铝制成。然而,链轮托架12可以由除铝之外的金属材料或由诸如纤维增强塑料的非金属材料制成。
如图16所示,链轮托架12包括多个链轮安装部14A至14E。多个链轮安装部14A至14E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径向延伸表面16和轴向延伸表面18。多个链轮安装部14A至14E中的至少两个均具有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A1的径向延伸表面16和轴向延伸表面18。多个链轮安装部14A至14E中的该至少两个在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A1的径向方向上彼此相邻。在该实施方式中,多个链轮安装部14A至14E均具有径向延伸表面16和轴向延伸表面18。链轮安装部14A具有径向延伸表面16A和轴向延伸表面18A。链轮安装部14B具有径向延伸表面16B和轴向延伸表面18B。链轮安装部14C具有径向延伸表面16C和轴向延伸表面18C。链轮安装部14D具有径向延伸表面16D和轴向延伸表面18D。链轮安装部14E具有径向延伸表面16E和轴向延伸表面18E。链轮安装部14E也可以被称为一级链轮安装部14E。链轮安装部14D也可以被称为二级链轮安装部14D。链轮安装部14C也可以被称为三级链轮安装部14C。链轮安装部14B也可以被称为四级链轮安装部14B。
径向延伸表面16A相对于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的旋转中心轴线A1径向延伸。轴向延伸表面18A从径向延伸表面16A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A1轴向延伸。径向延伸表面16B相对于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的旋转中心轴线A1径向延伸。轴向延伸表面18B从径向延伸表面16B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A1轴向延伸。径向延伸表面16C相对于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的旋转中心轴线A1径向延伸。轴向延伸表面18C从径向延伸表面16C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A1轴向延伸。径向延伸表面16D相对于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的旋转中心轴线A1径向延伸。轴向延伸表面18D从径向延伸表面16D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A1轴向延伸。径向延伸表面16E相对于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的旋转中心轴线A1径向延伸。轴向延伸表面18E从径向延伸表面16E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A1轴向延伸。
径向延伸表面16A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径向延伸表面16A。轴向延伸表面18A也可以被称为第一轴向延伸表面18A。径向延伸表面16B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径向延伸表面16B。轴向延伸表面18B也可以被称为第二轴向延伸表面18B。径向延伸表面16E也可以被称为一级径向延伸表面16E。轴向延伸表面18E也可以被称为一级轴向延伸表面18E。径向延伸表面16D也可以被称为二级径向延伸表面16D。轴向延伸表面18D也可以被称为二级轴向延伸表面18D。径向延伸表面16C也可以被称为三级径向延伸表面16C。轴向延伸表面18C也可以被称为三级轴向延伸表面18C。径向延伸表面16B也可以被称为四级径向延伸表面16B。轴向延伸表面18B也可以被称为四级轴向延伸表面18B。在该实施方式中,轴向延伸表面18垂直于径向延伸表面16并平行于旋转中心轴线A1。然而,轴向延伸表面18可以相对于径向延伸表面16和旋转中心轴线A1中的至少一个倾斜。
换句话说,链轮托架12包括第一周向链轮安装部19A和第二周向链轮安装部19B。第一周向链轮安装部19A设置到多个链轮安装臂22。第二周向链轮安装部19B设置到多个链轮安装臂22,并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A1从第一周向链轮安装部19A径向向内设置。第一周向链轮安装部19A构造成支撑第一链轮SP1。第二周向链轮安装部19B构造成支撑第二链轮SP4。
如图17所示,第一周向链轮安装部19A具有第一径向延伸表面16A和第一轴向延伸表面18A。第一径向延伸表面16A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A1径向延伸。第一轴向延伸表面18(18A)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A1轴向延伸。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周向链轮安装部19A具有多个第一径向延伸表面16A和多个第一轴向延伸表面18A。
第二周向链轮安装部19B具有第二径向延伸表面16B和第二轴向延伸表面18B。第二径向延伸表面16B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A1径向延伸。第二轴向延伸表面18B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A1轴向延伸。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二周向链轮安装部19B具有多个第二径向延伸表面16B和多个第二轴向延伸表面18B。
如图17所示,多个链轮安装部14A至14E在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A1的径向方向上偏离彼此。链轮安装部14A位于链轮安装部14B的径向外侧。链轮安装部14B位于链轮安装部14C的径向外侧。链轮安装部14C位于链轮安装部14D的径向外侧。链轮安装部14D位于链轮安装部14E的径向外侧。链轮安装部14A至14E沿链轮安装臂22布置。链轮安装部14A至14E的布置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径向延伸表面16基本垂直于旋转中心轴线A1。然而,径向延伸表面16可以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A1倾斜。在该实施方式中,轴向延伸表面18基本平行于旋转中心轴线A1。然而,轴向延伸表面18可以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A1倾斜。此外,轴向延伸表面18直接连接到径向延伸表面16。然而,轴向延伸表面18可以与径向延伸表面16间隔开。
如图16所示,链轮托架12包括中心部21和相对于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的旋转中心轴线A1从中心部21径向向外延伸的多个链轮安装臂22。多个链轮安装部14A至14E分别设置到多个链轮安装臂22。在该实施方式中,链轮安装部14A至14E设置到链轮安装臂22。然而,链轮安装部14A至14E的布置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链轮托架12的中心部21具有花鼓接合轮廓24。在该实施方式中,链轮托架12包括构造成与自行车后花鼓组件H的链轮支撑本体H2(图2)接合的至少十个内花键齿ST。至少十个内花键齿ST在相对于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的旋转中心轴线A1的轴向方向D2上延伸并且在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A1的周向方向D1上彼此间隔开。
链轮托架12包括周向延伸的非花键部NS,该非花键部NS设置成在轴向方向D2上与至少十个内花键齿ST相邻。如图2所示,周向延伸的非花键部NS在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A1的径向方向上从至少十个内花键齿ST凹陷。周向延伸的非花键部NS在径向方向上至少从至少十个内花键齿ST的顶部凹陷。在该实施方式中,周向延伸的非花键部NS设置为使得,至少十个内花键齿ST被周向延伸的非花键部NS在轴向方向D2上分成至少十个第一内花键齿28和至少十个第二内花键齿31。换句话说,花鼓接合轮廓24包括第一花鼓内花键26和第二花鼓内花键30。第一花鼓内花键26包括至少十个第一内花键齿28。第二花鼓内花键30包括至少十个第二内花键齿31。
如图18所示,周向延伸的非花键部NS整体地沿周向方向D1延伸。然而,周向延伸的非花键部NS可以至少部分地沿周向方向D1延伸。周向延伸的非花键部NS可以间歇地沿周向方向D1延伸。周向延伸的非花键部NS包括环形槽NS1。
如图19和20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至少十个内花键齿ST的总数等于或大于20。至少十个内花键齿ST的总数等于或小于25。至少十个内花键齿ST的总数的范围为22至24。在该实施方式中,至少十个内花键齿ST的总数是23。然而,至少十个内花键齿ST的总数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和上述范围。
如图19所示,至少十个第一内花键齿28的总数等于或大于20。至少十个第一内花键齿28的总数等于或小于25。至少十个第一内花键齿28的范围为22到24。在该实施方式中,至少十个第一内花键齿28的总数是23。然而,至少十个第一内花键齿28的总数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和上述范围。
如图20所示,至少十个第二内花键齿31的总数等于或大于20。至少十个第二内花键齿31的总数等于或小于25。至少十个第二内花键齿31的范围为22到24。在该实施方式中,至少十个第二内花键齿31的总数是23。然而,至少十个第二内花键齿31的总数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和上述范围。
如图19和20所示,至少十个内花键齿ST中的至少两个内花键齿相对于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的旋转中心轴线A1以第一内齿距角PA21周向布置。第一内齿距角PA21的范围为13度到17度。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内齿距角PA21是15度。然而,第一内齿距角PA21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和上述范围。
如图19和20所示,至少十个内花键齿ST中的至少另外两个内花键齿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A1以第二内齿距角PA22周向布置。第二内齿距角PA22与第一内齿距角PA21不同。第二内齿距角PA22的范围为28度到32度。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内齿距角PA21是第二内齿距角PA22的一半。第二内齿距角PA22是30度。然而,第二内齿距角PA22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和上述范围。第一内齿距角PA21可以等于第二内齿距角PA22。
如图19所示,至少十个第一内花键齿28中的至少两个内花键齿相对于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的旋转中心轴线A1以第一内齿距角PA21周向布置。至少十个第一内花键齿28中的至少另外两个内花键齿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A1以第二内齿距角PA22周向布置。
如图20所示,至少十个第二内花键齿31中的至少两个内花键齿相对于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的旋转中心轴线A1以第一内齿距角PA21周向布置。至少十个第二内花键齿31中的至少另外两个内花键齿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A1以第二内齿距角PA22周向布置。
如图21所示,至少十个内花键齿ST包括多个内花键驱动表面ST1,以在蹬踏期间接收来自自行车后花鼓组件H的驱动旋转力F1。多个内花键驱动表面ST1均包括径向最外边缘ST1A和径向最内边缘ST1B。多个内花键驱动表面ST1均包括限定为从径向最外边缘ST1A到径向最内边缘ST1B的径向长度RL21。径向长度RL21的总和的范围为11mm至14mm。径向长度RL21的总和的范围为在12mm至13mm。在该实施方式中,径向长度的总和为12.5mm。然而,径向长度RL21的总和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和上述范围。
至少十个内花键齿ST具有附加径向长度RL22。附加径向长度RL22分别限定为从内花键齿根圆RC22到至少十个内花键齿ST的径向最内端部ST3。附加径向长度RL22的总和的范围为26mm至29mm。在该实施方式中,附加径向长度RL22的总和为27.6mm。然而,附加径向长度RL22的总和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和上述范围。
至少十个内花键齿ST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参考线CL2周向对称。参考线CL2沿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A1的径向方向从旋转中心轴线A1延伸到至少十个内花键齿ST中的该至少一个的径向最内端部ST3的周向中心点P2。然而,内花键齿ST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相对于参考线CL2不对称的形状。
内花键驱动表面ST1具有第一内花键表面角AG21。第一内花键表面角AG21限定在内花键驱动表面ST1与第一径向线L21之间。第一径向线L21从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的旋转中心轴线A1延伸到内花键驱动表面ST1的径向最外边缘ST1A。第一内齿距角PA21或第二内齿距角PA22限定在相邻的第一径向线L21之间。
至少十个内花键齿ST包括内花键非驱动表面ST2。内花键非驱动表面ST2包括径向最外边缘ST2A和径向最内边缘ST2B。内花键非驱动表面ST2从径向最外边缘ST2A延伸到径向最内边缘ST2B。内花键非驱动表面ST2具有第二内花键表面角AG22。第二内花键表面角AG22限定在内花键非驱动表面ST2与第二径向线L22之间。第二径向线L22从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的旋转中心轴线A1延伸到内花键非驱动表面ST2的径向最外边缘ST2A。
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二内花键表面角AG22等于第一内花键表面角AG21。然而,第一内花键表面角AG21可以与第二内花键表面角AG22不同。
第一内花键表面角AG21的范围为0度到6度。第二内花键表面角的范围为0度到6度。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内花键表面角AG21是5度。第二内花键表面角AG22是5度。然而,第一内花键表面角AG21和第二内花键表面角AG22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和上述范围。
至少十个内花键齿ST分别具有周向最大宽度MW2。至少十个第一内花键齿28分别具有周向最大宽度MW2。至少十个第二内花键齿31分别具有周向最大宽度MW2。周向最大宽度MW2限定为接收施加到内花键齿ST(第一内花键齿28或第二内花键齿31)的推力F3的最大宽度。至少十个内花键齿ST(第一内花键齿28或第二内花键齿31)的周向最大宽度MW2的总和的范围可以为46mm至49mm。在该实施方式中,至少十个内花键齿ST的周向最大宽度MW2的总和为47.5mm。然而,周向最大宽度MW2的总和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和上述范围。
如图2所示,多个第一内花键齿28具有范围为4mm至5mm的第一轴向长度AL1。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轴向长度AL1是4.45mm。然而,第一轴向长度AL1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和上述范围。
多个第二内花键齿31具有范围为4.5mm到5.5mm的第二轴向长度AL2。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二轴向长度AL2是5mm。第二轴向长度AL2大于第一轴向长度AL1。然而,第二轴向长度AL2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和上述范围。第二轴向长度AL2可以等于或小于第一轴向长度AL1。
周向延伸的非花键部NS具有限定在轴向方向D2上的轴向非花键长度AL3。轴向非花键长度AL3的范围为7mm到9mm。在该实施方式中,轴向非花键长度AL3是8mm。轴向非花键长度AL3大于第一轴向长度AL1和第二轴向长度AL2。然而,轴向非花键长度AL3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和上述范围。轴向非花键长度AL3可以等于或小于第一轴向长度AL1和第二轴向长度AL2中的至少一个。
至少十个内花键齿ST的轴向长度AL4与周向延伸的非花键部NS的轴向非花键长度AL3之和的范围为16mm到21mm。轴向长度AL4是第一轴向长度AL1与第二轴向长度AL2之和。在该实施方式中,至少十个内花键齿ST的轴向长度AL4与周向延伸的非花键部NS的轴向非花键长度AL3之和为17.45mm。至少十个内花键齿ST的轴向长度AL4大于轴向非花键长度AL3。然而,轴向长度AL4与轴向非花键长度AL3之和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和上述范围。至少十个内花键齿ST的轴向长度AL4可以等于或小于轴向非花键长度AL3。
链轮托架12由金属材料制成。在该实施方式中,金属材料包括铝。然而,链轮托架12可以由诸如铁、钛、非金属材料(例如,纤维增强塑料)的其它材料制成。
至少十个第一内花键齿28构造成与自行车后花鼓组件H(图2)的多个外花键齿(未示出)接合。至少十个第二内花键齿31构造成与自行车后花鼓组件H(图2)的多个外花键齿(未示出)接合。第二花鼓内花键30与第一花鼓内花键26沿轴向方向D2间隔开。第二花鼓内花键30可以连接到第一花鼓内花键26。然而,花鼓接合轮廓24的结构不限于该实施方式。花鼓接合轮廓24可以从链轮托架12的中心部21省略。花鼓接合轮廓24可包括代替第一花鼓内花键26和第二花鼓内花键30或除第一花鼓内花键26和第二花鼓内花键30之外的另一结构。
如图22所示,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还包括至少一个紧固构件32。在该实施方式中,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还包括多个紧固构件32。第一链轮SP1利用多个紧固构件32固定到链轮托架12。在该实施方式中,紧固构件32的总数为6。然而,紧固构件32的总数不限于该实施方式。紧固构件32优选由诸如铁或钛的金属材料制成。紧固构件32也可以由铝制成。然而,至少一个紧固构件32可以由非金属材料制成。在该实施方式中,紧固构件32包括铆钉。然而,代替铆钉或除铆钉之外,紧固构件32可以包括诸如粘合剂或扩散结合的另一紧固件。
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还包括至少一个紧固构件34。紧固构件34也可以被称为紧固件34。即,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包括至少一个紧固件34。在该实施方式中,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还包括多个紧固构件(多个紧固件)34。第二链轮SP2通过多个紧固构件(多个紧固件)34联接到第一链轮SP1。第三链轮(第二链轮)SP2构造成通过至少一个紧固件(至少一个紧固构件)34联接到第一链轮(第一链轮)SP1。
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还包括至少一个附加紧固构件36。附加紧固构件36也可以被称为附加紧固件36。即,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还包括至少一个附加紧固件36。在该实施方式中,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还包括多个附加紧固构件(多个附加紧固件)36。第三链轮SP3通过多个附加紧固构件36联接到第二链轮SP2。
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还包括至少一个附加紧固构件38。紧固构件32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紧固件32。附加紧固构件38也可以被称为第二紧固件38。即,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紧固件32和至少一个第二紧固件38。在该实施方式中,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还包括多个附加紧固构件38。链轮SP4通过多个附加紧固构件38联接到链轮托架12。附加紧固构件38也可以被称为第四链轮紧固件38。
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还包括至少一个附加紧固构件40。在该实施方式中,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还包括多个附加紧固构件40。链轮SP5通过多个附加紧固构件40联接到链轮托架12。附加紧固构件40也可以被称为第三链轮紧固件40。
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还包括至少一个附加紧固构件42。附加紧固构件42也可以被称为第二链轮紧固件42。在该实施方式中,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还包括多个附加紧固构件42。链轮SP6通过多个附加紧固构件42联接到链轮托架12。
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还包括至少一个附加紧固构件44。附加紧固构件44也可以被称为第一链轮紧固件44。在该实施方式中,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还包括多个附加紧固构件44。链轮SP7通过多个附加紧固构件44联接到链轮托架12。
在该实施方式中,紧固构件34的总数为6。然而,紧固构件34的总数不限于该实施方式。紧固构件34优选由诸如铁或钛的金属材料制成。紧固构件34也可以由铝制成。然而,至少一个紧固构件34可以由非金属材料制成。在该实施方式中,紧固构件34包括铆钉。然而,代替铆钉或除铆钉之外,紧固构件34可以包括诸如粘合剂或扩散结合的另一紧固件。
附加紧固构件36的总数为6。然而,附加紧固构件36的总数不限于该实施方式。附加紧固构件36优选由诸如铁或钛的金属材料制成。附加紧固构件36也可以由铝制成。然而,至少一个附加紧固构件36可以由非金属材料制成。在该实施方式中,附加紧固构件36包括铆钉。然而,代替铆钉或除铆钉之外,附加紧固构件36可以包括诸如粘合剂或扩散结合的另一紧固件。
附加紧固构件38的总数是6。附加紧固构件40的总数是6。附加紧固构件42的总数是6。附加紧固构件44的总数是6。然而,附加紧固构件的总数不限于该实施方式。附加紧固构件的材料与紧固构件34和/或附加紧固构件36的材料相同。因此,为了简洁起见,这里将不会详细描述。
如图17所示,链轮安装部14A包括设置在径向延伸表面16A上的安装孔20A。链轮安装部14B包括设置在径向延伸表面16B上的安装孔20B。链轮安装部14C包括设置在径向延伸表面16C上的安装孔20C。链轮安装部14D包括设置在径向延伸表面16D上的安装孔20D。链轮安装部14E包括设置在径向延伸表面16E上的安装孔20E。如图2所示,紧固构件32延伸穿过安装孔20A。附加紧固构件38延伸穿过安装孔20B。附加紧固构件40延伸穿过安装孔20C。附加紧固构件42延伸穿过安装孔20D。附加紧固构件44延伸穿过安装孔20E。
如图3所示,第一链轮SP1具有至少一个周向联接点CP1。周向联接点CP1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周向联接点CP1。即,第一链轮SP1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周向联接点CP1。在该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周向联接点CP1包括多个周向联接点CP1。周向联接点CP1在周向方向D1上彼此间隔开。周向联接点CP1以相同的径向位置设置,并且在周向方向D1上以恒定间距设置。周向联接点CP1的总数为6。然而,周向联接点CP1的总数不限于该实施方式。第一链轮SP1包括多个通孔SP1D。周向联接点CP1限定在通孔SP1D的中心处。如图2所示,紧固构件32延伸穿过通孔SP1D和安装孔20A。
如图22所示,第一链轮SP1在至少一个周向联接点CP1处联接到多个链轮安装部14A至14E中的至少一个的径向延伸表面16(图16)。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链轮SP1在多个周向联接点CP1处联接到多个链轮安装部14A的多个径向延伸表面16(图16)。第一链轮SP1通过至少一个紧固构件32在至少一个周向联接点CP1处联接到多个链轮安装部14A至14E中的至少一个的径向延伸表面16(图16)。第一链轮SP1通过多个紧固构件32在多个周向联接点CP1处联接到多个链轮安装部14A至14E中的至少一个的径向延伸表面16。换句话说,第一链轮SP1在至少一个第一周向联接点CP1处联接到第一周向链轮安装部19A。第一链轮SP1通过至少一个第一紧固件32在至少一个第一周向联接点CP1处联接到第一周向链轮安装部19A。周向联接点CP1可以由紧固构件(紧固件)32限定。
如图4所示,第二链轮SP2具有至少一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2。附加周向联接点CP2也可以被称为第三周向联接点CP2。即,第三链轮SP2具有至少一个第三周向联接点CP2。在该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2包括多个附加周向联接点(多个第三周向联接点)CP2。附加周向联接点CP2在周向方向D1上彼此间隔开。附加周向联接点CP2以相同的径向位置设置并且在周向方向D1上以恒定间距设置。附加周向联接点CP2的总数为12。然而,附加周向联接点CP2的总数不限于该实施方式。第二链轮SP2包括多个通孔SP2D。附加周向联接点CP2限定在通孔SP2D的中心处。
如图3所示,第一链轮SP1包括多个附加通孔SP1E。附加周向联接点CP2限定在附加通孔SP1E的中心处。第一链轮SP1的附加通孔SP1E设置在与第二链轮SP2的通孔SP2D(图4)对应的位置。
如图23所示,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包括沿轴向方向D2设置在链轮SP1和SP2之间的多个间隔件SC1。间隔件SC1包括间隔件孔SC1A。紧固构件34延伸穿过附加通孔SP1E、通孔SP2D和间隔件孔SC1A。间隔件SC1可以与紧固构件34一体地形成为单件式整体构件。
如图22所示,第二链轮SP2在至少一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2处联接到链轮托架12和多个链轮SP1到SP12中的一个中的至少一个。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二链轮SP2在至少一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2处联接到多个链轮SP1至SP12中的一个。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二链轮SP2在至少一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2处联接到第一链轮SP1。换句话说,第三链轮SP2在至少一个第三周向联接点CP2处联接到第一链轮SP1。然而,第二链轮SP2可以在另一联接点处联接到多个链轮中的一个。第二链轮SP2可以联接到链轮托架12。
第二链轮SP2通过至少一个紧固构件34在至少一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2处联接到多个链轮SP1至SP12中的一个。第二链轮SP2通过至少一个紧固构件34在至少一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2处联接到第一链轮SP1。第二链轮SP2通过多个紧固构件34在多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2处联接到多个链轮中的一个。第二链轮SP2通过多个紧固构件34在多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2处联接到第一链轮SP1。附加周向联接点CP2可以由紧固构件34限定。
如图22所示,至少一个周向联接点(至少一个第一周向联接点)CP1的总数与至少一个附加周向联接点(至少一个第三周向联接点)CP2的总数不同。在该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附加周向联接点(至少一个第三周向联接点)CP2的总数大于至少一个周向联接点(至少一个第一周向联接点)CP1的总数。周向联接点CP1的总数是6。附加周向联接点CP2的总数是12。至少一个附加周向联接点(至少一个第三周向联接点)CP2的总数是至少一个周向联接点(至少一个第一周向联接点)CP1的总数的两倍。至少一个第三周向联接点CP2的总数是至少一个第一周向联接点CP1的总数的两倍。
然而,至少一个周向联接点CP1的总数与至少一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2的总数之间的关系不限于该实施方式。至少一个周向联接点CP1的总数可以等于或大于至少一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2的总数。周向联接点CP1的总数不限于该实施方式。附加周向联接点CP2的总数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多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2的总数大于多个链轮安装部14A的总数。多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2的总数大于多个链轮安装臂22的总数。然而,多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2的总数可以等于或小于多个链轮安装部14A的总数。多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2的总数可以等于或小于多个链轮安装臂22的总数。
如图5所示,第三链轮SP3具有至少一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3。在该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3包括多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3。附加周向联接点CP3在周向方向D1上彼此间隔开。附加周向联接点CP3以相同的径向位置设置并且在周向方向D1上以恒定间距设置。附加周向联接点CP3的总数为12。然而,附加周向联接点CP3的总数不限于该实施方式。第三链轮SP3包括多个通孔SP3D。附加周向联接点CP3限定在通孔SP3D的中心处。
如图4所示,第二链轮SP2包括多个附加通孔SP2E。附加周向联接点CP3限定在附加通孔SP2E的中心处。第二链轮SP2的附加通孔SP2E设置在与第三链轮SP3的通孔SP3D(图4)对应的位置处。
如图23所示,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包括沿轴向方向D2设置在链轮SP2和SP3之间的多个间隔件SC2。间隔件SC2包括间隔件孔SC2A。附加紧固构件36延伸穿过附加通孔SP2E、通孔SP3D和间隔件孔SC2A。间隔件SC2可以与附加紧固构件36一体地形成为单件式整体构件。
如图22所示,第三链轮SP3在至少一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3处联接到链轮托架12和多个链轮SP1到SP12中的一个中的至少一个。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三链轮SP3在至少一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3处联接到多个链轮SP1至SP12中的一个。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三链轮SP3在至少一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3处联接到第二链轮SP2。然而,第三链轮SP3可以在另一联接点处联接到多个链轮中的一个。第三链轮SP3可以联接到链轮托架12。
第三链轮SP3在至少一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3处通过至少一个附加紧固构件36联接到多个链轮SP1至SP12中的一个。第三链轮SP3在至少一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3处通过至少一个附加紧固构件36联接到第二链轮SP2。第三链轮SP3在多个附加周向联接点处通过多个附加紧固构件36联接到多个链轮中的一个。第三链轮SP3在多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3处通过多个附加紧固构件36联接到第二链轮SP2。也就是说,第四链轮SP3构造成通过至少一个附加紧固件36安装到第三链轮SP2。第四链轮SP3构造成通过多个附加紧固件36安装到第三链轮SP2。附加周向联接点CP3可以由附加紧固构件(附加紧固件)36限定。
如图22所示,至少一个周向联接点CP1的总数与至少一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3的总数不同。在该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周向联接点CP1的总数小于至少一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3的总数。周向联接点CP1的总数是6。附加周向联接点CP3的总数是12。至少一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3的总数是至少一个周向联接点CP1的总数的两倍。然而,至少一个周向联接点CP1的总数与至少一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3的总数之间的关系不限于该实施方式。至少一个周向联接点CP1的总数可以等于或大于至少一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3的总数。周向联接点CP1的总数不限于该实施方式。附加周向联接点CP3的总数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多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3的总数大于多个链轮安装部14A的总数。多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3的总数大于多个链轮安装臂22的总数。然而,多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3的总数可以等于或小于多个链轮安装部14A的总数。多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3的总数可以等于或小于多个链轮安装臂22的总数。
如图6所示,第四链轮SP4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周向联接点CP4。即,第二链轮SP4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周向联接点CP4。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二链轮SP4包括多个第二周向联接点CP4。第二周向联接点CP4在周向方向D1上彼此间隔开。第二周向联接点CP4以相同的径向位置设置,并且在周向方向D1上以恒定间距设置。第二周向联接点CP4的总数为6。然而,第二周向联接点CP4的总数不限于该实施方式。第二链轮SP4包括多个通孔SP4D。第二周向联接点CP4限定在通孔SP4D的中心处。如图2所示,附加紧固构件38延伸穿过通孔SP4D和安装孔20B。
如图22所示,第二链轮SP4在至少一个第二周向联接点CP4处联接到多个链轮安装部14A至14E中的至少一个的径向延伸表面16(图16)。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二链轮SP4在多个第二周向联接点CP4处联接到多个链轮安装部14B的多个径向延伸表面16B(图16)。第二链轮SP4通过多个附加紧固构件38在多个第二周向联接点CP4处联接到链轮安装部14B的径向延伸表面16B(图16)。换句话说,第二链轮SP4在至少一个第二周向联接点CP4处联接到第二周向链轮安装部19B。第二链轮SP4通过至少一个第二紧固件38在至少一个第二周向联接点CP4处联接到第二周向链轮安装部19B。第二链轮SP4在多个第二周向联接点CP4处通过多个第二紧固件38联接到第二周向链轮安装部19B。附加周向联接点(第二周向联接点)CP4可以由第二紧固件38限定。
至少一个第二周向联接点CP4的总数等于或大于至少一个第一周向联接点CP1的总数。在该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二周向联接点CP4的总数等于至少一个第一周向联接点CP1的总数。然而,至少一个第二周向联接点CP4的总数可以小于或大于至少一个第一周向联接点CP1的总数。
第二周向联接点CP4设置在周向联接点CP1、附加周向联接点CP2和附加周向联接点CP3的径向内侧。附加周向联接点CP2和附加周向联接点CP3位于周向联接点CP1的径向外侧。附加周向联接点CP3位于周向联接点CP1和附加周向联接点CP2的径向外侧。附加周向联接点CP2和附加周向联接点CP3与周向联接点CP1和第二周向联接点CP4在周向方向D1上偏离。附加周向联接点CP2与附加周向联接点CP3在周向方向D1上偏离。然而,周向联接点CP1、附加周向联接点CP2、附加周向联接点CP3以及第二周向联接点CP4的布置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
如图7所示,链轮SP5包括多个通孔SP5D。通孔SP5D的总数为6。然而,通孔SP5D的总数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附加紧固构件40延伸穿过通孔SP5D和安装孔20C。
如图8所示,链轮SP6包括多个通孔SP6D。通孔SP6D的总数为6。然而,通孔SP6D的总数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附加紧固构件42延伸穿过通孔SP6D和安装孔20D。
如图9所示,链轮SP7包括多个通孔SP7D。通孔SP7D的总数为6。然而,通孔SP7D的总数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链轮SP8包括多个通孔SP8D。通孔SP8D设置在与通孔SP7D对应的位置。通孔SP8D的总数为6。然而,通孔SP8D的总数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链轮SP7和SP8通过附加紧固构件42联接到链轮安装部14E。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包括沿轴向方向D2设置在链轮SP7和SP8之间的多个间隔件SC3。间隔件SC3包括间隔件孔SC3A。附加紧固构件42延伸穿过通孔SP7D、通孔SP8D、安装孔20E和间隔件孔SC3A。间隔件SC3可以与附加紧固构件44一体地形成为单件式整体构件。
如图11所示,链轮SP9包括内花键SP9S。内花键SP9S包括构造成与自行车后花鼓组件H(图2)的多个外花键齿(未示出)接合的多个内花键齿SP9T。如图2所示,在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安装在自行车后花鼓组件H山的状态下,链轮SP9在轴向方向D2上保持在链轮托架12的中心部21与自行车后花鼓组件H的锁定构件H1之间。
如图12所示,链轮SP10包括内花键SP10S。内花键SP10S包括构造成与自行车后花鼓组件H(图2)的多个外花键齿(未示出)接合的多个内花键齿SP10T。如图2所示,在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安装在自行车后花鼓组件H的状态下,链轮SP10在轴向方向D2上被保持在链轮托架12的中心部21与自行车后花鼓组件H的锁定构件H1之间。
如图24所示,链轮SP11包括内花键SP11S。内花键SP11S包括构造成与自行车后花鼓组件H(图2)的多个外花键齿(未示出)接合的多个内花键齿SP11T。如图2所示,在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安装在自行车后花鼓组件H的状态下,链轮SP11在轴向方向D2上被保持在链轮托架12的中心部21与自行车后花鼓组件H的锁定构件H1之间。
如图25所示,链轮SP12包括扭矩传递轮廓SP12F。扭矩传递轮廓SP12F包括构造成与链轮SP11接合以传递旋转力的多个外花键齿SP12G。如图13所示,链轮SP11包括扭矩传递轮廓SP11F。扭矩传递轮廓SP11F包括构造成与链轮SP12的多个外花键齿SP12G接合以传递旋转力的多个附加内花键齿SP11G。
如图2所示,第一链轮构件SP8固定到第二链轮构件SP7。第二链轮构件SP7固定到多个链轮安装部14A至14E的一级链轮安装部14E的一级径向延伸表面16E。第二链轮构件SP7在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A1的轴向方向D2上设置在第一链轮构件SP8与一级链轮安装部14E的一级径向延伸表面16E之间。第二链轮构件SP7通过第一链轮紧固件44固定到一级链轮安装部14E的一级径向延伸表面16E。第一链轮构件SP8通过第一链轮紧固件44固定到第二链轮构件SP7。
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二链轮构件SP7通过多个第一链轮紧固件44(图26)固定到一级链轮安装部14E的一级径向延伸表面16E。第一链轮构件SP8通过多个第一链轮紧固件44(图26)固定到第二链轮构件SP7。然而,第一链轮紧固件44的总数不限于该实施方式。代替第一链轮紧固件44或除第一链轮紧固件44之外,第一链轮构件SP8可以通过诸如粘合剂或扩散结合的另一紧固结构固定到第二链轮构件SP7。代替第一链轮紧固件44或除第一链轮紧固件44之外,第二链轮构件SP7可以通过诸如粘合剂或扩散结合的另一紧固结构固定到一级链轮安装部14E的一级径向延伸表面16E。
第二链轮构件SP7与一级链轮安装部14E的一级径向延伸表面16E接触。第一链轮构件SP8与一级链轮安装部14E的一级径向延伸表面16E沿轴向方向D2间隔开。第二链轮构件SP7沿径向面向一级链轮安装部14E的一级轴向延伸表面18E。第二链轮构件SP7可以与一级链轮安装部14E的一级轴向延伸表面18E接触。
第三链轮构件SP6固定到多个链轮安装部14A至14E的二级链轮安装部14D的二级径向延伸表面16D。第三链轮构件SP6通过与第一链轮紧固件44不同的第二链轮紧固件42固定到二级链轮安装部14D的二级径向延伸表面16D。第二链轮紧固件42是与第一链轮紧固件44分离的构件。第二链轮紧固件42设置在第一链轮紧固件44的径向外侧。
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三链轮构件SP6通过多个第二链轮紧固件42固定到二级链轮安装部14D的二级径向延伸表面16D。然而,第二链轮紧固件42的总数不限于该实施方式。代替第二链轮紧固件42或除了第二链轮紧固件42之外,第三链轮构件SP6可以通过诸如粘合剂或扩散结合的另一紧固结构固定到二级链轮安装部14D的二级径向延伸表面16D。在该实施方式中,链轮SP6是第三链轮构件。然而,链轮SP1、SP4和SP5可以是第三链轮构件。
第二链轮构件SP7沿轴向方向D2设置在第一链轮构件SP8和第三链轮构件SP6之间。第三链轮构件SP6与二级链轮安装部14D的二级径向延伸表面16D接触。第二链轮构件SP7与二级链轮安装部14D的二级径向延伸表面16D沿轴向方向D2间隔开。第三链轮构件SP6沿径向面向二级链轮安装部14D的二级轴向延伸表面18D。第三链轮构件SP6可以与一级链轮安装部14E的一级轴向延伸表面18E接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链轮构件SP8通过第一链轮紧固件44固定到第二链轮构件SP7,并且第二链轮构件SP7通过第一链轮紧固件44固定到一级链轮安装部14E的一级径向延伸表面16E。然而,第一链轮构件SP8和第二链轮构件SP7的固定结构可以应用于链轮SP1和SP4的组合、链轮SP4和SP5的组合、链轮SP5和SP6的组合、以及链轮SP6和SP7的组合。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26至图28描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210。除了链轮托架12之外,自行车后链轮组件210具有与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相同的结构和/或构造。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元件具有基本相同功能的元件将在此编号相同,并且为简洁起见,这里将不再详细描述和/或说明。
如图26所示,自行车后链轮组件210包括多个链轮SP和链轮托架212。第二链轮SP2在至少一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2处联接到链轮托架212和多个链轮SP1至SP12中的一个中的至少一个。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二链轮SP2在至少一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2处联接到链轮托架212。第二链轮SP2在多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2处联接到链轮托架212。
自行车后链轮组件210还包括至少一个紧固构件34。第二链轮SP2在至少一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2处通过至少一个紧固构件34联接到链轮托架212。在该实施方式中,自行车后链轮组件210还包括多个紧固构件34。至少一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2包括多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2。第二链轮SP2在多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2处通过多个紧固构件34联接到链轮托架212。
如图27所示,链轮托架212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链轮托架12基本相同的结构。在该实施方式中,链轮托架212包括多个附加链轮安装部250。一对附加链轮安装部250从链轮安装臂22径向向外延伸。在该实施方式中,附加链轮安装部250的总数为12。然而,附加链轮安装部250的总数不限于该实施方式。例如,所述一对附加链轮安装部250可以是一个链轮安装部或至少三个链轮安装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周向联接点CP1、附加周向联接点CP2、附加周向联接点CP3和第二周向联接点CP4的布置可以应用于该实施方式。
如图28所示,附加链轮安装部250在轴向方向D2上设置在链轮SP2和SP3之间。附加通孔SP1E从第一链轮SP1省略。间隔件SC1和SC2从自行车后链轮组件210省略。附加链轮安装部250包括安装通孔250A和附加安装通孔250B。紧固构件34延伸穿过通孔SP2D和安装通孔250A。附加紧固构件36延伸穿过附加通孔SP2E、通孔SP3D和附加安装通孔250B。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29和图30描述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310。除了链轮SP4和SP5的固定结构以外,自行车后链轮组件310具有与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相同的结构和/或构造。因此,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元件具有基本相同功能的元件将在此编号相同,并且为简洁起见,这里将不再详细描述和/或说明。
如图29所示,在自行车后链轮组件310中,第一链轮构件SP8和第二链轮构件SP7的固定结构应用于第四链轮构件SP5和第五链轮构件SP4。具体地,第四链轮构件SP5固定到第五链轮构件SP4。第五链轮构件SP4固定到多个链轮安装部14A至14E的三级链轮安装部14C的三级径向延伸表面16C。第五链轮构件SP4通过第三链轮紧固件40固定在三级链轮安装部14C的三级径向延伸表面16C。第四链轮构件SP5通过第三链轮紧固件40固定到第五链轮构件SP4。第三链轮紧固件40与第一链轮紧固件44和第二链轮紧固件42不同。第三链轮紧固件40是与第一链轮紧固件44和第二链轮紧固件42分离的构件。第三链轮紧固件40设置在第一链轮紧固件44和第二链轮紧固件42的径向外侧。
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五链轮构件SP4通过多个第三链轮紧固件40固定到三级链轮安装部14C的三级径向延伸表面16C(图30)。第四链轮构件SP5通过多个第三链轮紧固件40固定到第五链轮构件SP4(图30)。然而,第三链轮紧固件40的总数不限于该实施方式。代替第三链轮紧固件40或除第三链轮紧固件40之外,第四链轮构件SP5可以通过诸如粘合剂或扩散结合的另一紧固结构固定到第五链轮构件SP4。代替第三链轮紧固件40或除第三链轮紧固件40之外,第五链轮构件SP4可以通过诸如粘合剂或扩散结合的另一紧固结构固定到三级链轮安装部14C的三级径向延伸表面16C。
第五链轮构件SP4与三级链轮安装部14C的三级径向延伸表面16C接触。第四链轮构件SP5与三级链轮安装部14C的三级径向延伸表面16C沿轴向方向D2间隔开。第四链轮构件SP5和第五链轮构件SP4中的每一个沿径向面向三级链轮安装部14C的三级轴向延伸表面18C。第四链轮构件SP5和第五链轮构件SP4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与三级链轮安装部14C的三级轴向延伸表面18C接触。
自行车后链轮组件310包括沿轴向方向D2设置在第四链轮构件SP5和第五链轮构件SP4之间的多个间隔件SC4。间隔件SC4包括间隔件孔SC4A。第三链轮紧固件40延伸穿过通孔SP4D、通孔SP5D、安装孔20C和间隔件孔SC4A。间隔件SC4可以与第三链轮紧固件40一体形成为单件式整体构件。
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链轮SP4,第六链轮构件SP1固定到多个链轮安装部14A至14E的四级链轮安装部14B的四级径向延伸表面16B。第六链轮构件SP1通过第四链轮紧固件38固定到四级链轮安装部14B的四级径向延伸表面16B。第四链轮紧固件38与第一链轮紧固件44、第二链轮紧固件42和第三链轮紧固件40是分离的构件。第四链轮紧固件38设置在第一链轮紧固件44、第二链轮紧固件42和第三链轮紧固件40的径向外侧。
在该实施方式中,第六链轮构件SP1通过多个第四链轮紧固件38固定到四级链轮安装部14B的四级径向延伸表面16B(图30)。然而,第四链轮紧固件38的总数不限于该实施方式。代替第四链轮紧固件38或除第四链轮紧固件38之外,第六链轮构件SP1可以通过诸如粘合剂或扩散结合的另一紧固结构固定到四级链轮安装部14B的四级径向延伸表面16B。在该实施方式中,链轮SP1是第六链轮构件。然而,链轮SP2和SP3可以是第六链轮构件。
第六链轮构件SP1与四级链轮安装部14B的四级径向延伸表面16B接触。第六链轮构件SP1沿径向面向四级链轮安装部14B的轴向延伸表面18B。第六链轮构件SP1可以与四级链轮安装部14B的轴向延伸表面18B接触。
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29所示,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链轮SP1,链轮SP2固定到链轮安装部14A的径向延伸表面16A。如图30所示,链轮S3通过紧固构件34固定到链轮SP2。
此外,第二轴向长度AL2小于第一轴向长度AL1。至少十个内花键齿ST的轴向长度AL4小于轴向非花键长度AL3。
变型
自行车后链轮组件10和210的结构可以彼此组合。例如,如在图31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310中所示,第二链轮SP2在至少一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2处联接到链轮托架212和多个链轮SP1到SP12中的一个两者。第二链轮SP2在多个附加周向联接点CP2处通过多个紧固构件34联接到链轮托架212和第一链轮SP1两者。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派生词意图为开放式术语,其指明所述的特征、元件、部件、群组、整体和/或步骤的存在,但不排除其他未陈述的特征、元件、部件、群组、整体和/或步骤的存在。这种概念也适用于类似含义的词汇,例如,术语“具有”、“包含”及其派生词。
术语“构件”、“区段”、“部”、“部分”、“元件”、“本体”和“结构”在用作单数时可以具有单个部分或多个部分的双重含义。
本申请中列举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仅为标示,但不具有其他含义,例如,特定顺序等。此外,例如,术语“第一元件”本身并不暗示“第二元件”的存在,而且术语“第二元件”本身并不暗示“第一元件”的存在。
除了一对元件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或结构的构造之外,本文所用的术语“一对”可以包括一对元件具有彼此不同形状或结构的构造。
术语“一个”、“一个或多个”以及“至少一个”在本文中可以互换使用。
最后,如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大致”、“大约”和“接近”的程度术语意味着所修饰术语的合理的偏差量,使得最终结果不会显著改变。本申请中描述的所有数值可以被解释为包括诸如“大致”、“大约”和“接近”的术语。
明显地,根据上述教导,可以对本发明做出许多变型和改变。因此可以理解的是,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本发明可以在本文具体描述以外实施。

Claims (28)

1.一种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其构造成安装到自行车后花鼓组件的链轮支撑本体,所述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包括:
多个链轮;和
链轮托架,所述链轮托架构造成支撑所述多个链轮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包括:
至少十个内花键齿,所述至少十个内花键齿构造成与所述自行车后花鼓组件的所述链轮支撑本体接合,所述至少十个内花键齿在相对于所述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旋转中心轴线的轴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在相对于所述旋转中心轴线的周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和
周向延伸的非花键部,所述周向延伸的非花键部设置成在所述轴向方向上与所述至少十个内花键齿相邻,并且从所述至少十个内花键齿沿相对于所述旋转中心轴线的径向方向凹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其中,
所述至少十个内花键齿的总数等于或大于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其中,
所述至少十个内花键齿的总数等于或小于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其中,
所述至少十个内花键齿的总数的范围为22至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其中,
所述至少十个内花键齿中的至少两个内花键齿相对于所述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旋转中心轴线以第一内齿距角周向布置,以及
所述第一内齿距角的范围为13度到17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内齿距角为15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其中,
所述至少十个内花键齿中的至少另外两个内花键齿相对于所述旋转中心轴线以第二内齿距角周向布置,以及
所述第二内齿距角与所述第一内齿距角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其中,
所述第二内齿距角的范围为28度到32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其中,
所述第二内齿距角为3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内齿距角为所述第二内齿距角的一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其中,
所述至少十个内花键齿包括多个内花键驱动表面,以在蹬踏期间接收来自所述自行车后花鼓组件的驱动旋转力,
所述多个内花键驱动表面均包括
径向最外边缘,
径向最内边缘,和
径向长度,所述径向长度限定为从所述径向最外边缘到所述径向最内边缘,以及
所述径向长度的总和的范围为11mm至14mm。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其中,
所述径向长度的总和的范围为12mm到13mm。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其中,
所述周向延伸的非花键部设置成使得所述至少十个内花键齿被所述周向延伸的非花键部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分成至少十个第一内花键齿和至少十个第二内花键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其中,
所述多个第一内花键齿具有范围为4mm到5mm的第一轴向长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其中,
所述多个第二内花键齿具有范围为4.5mm至5.5mm的第二轴向长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其中,
所述周向延伸的非花键部具有限定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轴向非花键长度,和
所述轴向非花键长度范围为7mm到9mm。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其中,
所述至少十个内花键齿的轴向长度与所述周向延伸的非花键部的轴向非花键长度之和的范围为16mm到21mm。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其中,
所述周向延伸的非花键部整体地沿所述周向方向延伸。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其中,
所述链轮托架由金属材料制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其中,
所述金属材料包括铝。
21.一种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包括:
第一链轮构件,所述第一链轮构件具有第一最大链轮直径并且包括第一链轮本体和多个第一链轮齿,所述多个第一链轮齿从所述第一链轮本体相对于所述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旋转中心轴线径向向外延伸;
第二链轮构件,所述第二链轮构件具有比所述第一最大链轮直径大的第二最大链轮直径,并且包括第二链轮本体和从所述第二链轮本体相对于所述旋转中心轴线径向向外延伸的多个第二链轮齿;和
链轮托架,所述链轮托架包括多个链轮安装部,所述多个链轮安装部中的至少两个均具有相对于所述旋转中心轴线的径向延伸表面和轴向延伸表面,所述多个链轮安装部中的所述至少两个在相对于所述旋转中心轴线的径向方向上彼此相邻,
所述第一链轮构件固定到所述第二链轮构件,
所述第二链轮构件固定到所述多个链轮安装部中的一级链轮安装部的一级径向延伸表面,并且
所述第二链轮构件沿相对于所述旋转中心轴线的轴向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链轮构件和所述一级链轮安装部的所述一级径向延伸表面之间。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其中,
所述第二链轮构件通过第一链轮紧固件固定到所述一级链轮安装部的所述一级径向延伸表面,和
所述第一链轮构件通过所述第一链轮紧固件固定到所述第二链轮构件。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还包括:
第三链轮构件,所述第三链轮构件具有比所述第二最大链轮直径大的第三最大链轮直径,并且包括第三链轮本体和从所述第三链轮本体相对于所述旋转中心轴线径向向外延伸的多个第三链轮齿,其中,
所述第三链轮构件固定到所述多个链轮安装部中的二级链轮安装部的二级径向延伸表面。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其中,
所述第二链轮构件通过第一链轮紧固件固定到所述一级链轮安装部的所述一级径向延伸表面,
所述第一链轮构件通过所述第一链轮紧固件固定到所述第二链轮构件,
所述第三链轮构件通过与所述第一链轮紧固件不同的第二链轮紧固件固定到所述二级链轮安装部的所述二级径向延伸表面。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还包括:
第四链轮构件,所述第四链轮构件具有比所述第二最大链轮直径大的第四最大链轮直径,并且包括第四链轮本体和从所述第四链轮本体相对于所述旋转中心轴线径向向外延伸的多个第四链轮齿;和
第五链轮构件,所述第五链轮构件具有比所述第四最大链轮直径大的第五最大链轮直径,并且包括第五链轮本体和从所述第五链轮本体相对于所述旋转中心轴线径向向外延伸的多个第五链轮齿,其中
所述第四链轮构件固定到所述第五链轮构件,和
所述第五链轮构件固定到所述多个链轮安装部中的三级链轮安装部的三级径向延伸表面。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其中,
所述第五链轮构件通过第三链轮紧固件固定到所述三级链轮安装部的所述三级径向延伸表面,和
所述第四链轮构件通过所述第三链轮紧固件固定到所述第五链轮构件。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还包括:
第三链轮构件,所述第三链轮构件具有比所述第二最大链轮直径大的第三最大链轮直径,并且包括第三链轮本体和从所述第三链轮本体相对于所述旋转中心轴线径向向外延伸的多个第三链轮齿,其中,
所述第三链轮构件固定到所述多个链轮安装部中的二级链轮安装部的二级径向延伸表面,和
所述第四链轮构件的所述第四最大链轮直径大于所述第三最大链轮直径。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自行车后链轮组件,还包括:
第六链轮构件,所述第六链轮构件具有比所述第五最大链轮直径大的第六最大链轮直径,并且包括第六链轮本体和从所述第六链轮本体相对于所述旋转中心轴线径向向外延伸的多个第六链轮齿,其中,
所述第六链轮构件固定到所述多个链轮安装部中的四级链轮安装部的四级径向延伸表面。
CN201810538495.1A 2017-05-30 2018-05-30 自行车后链轮组件 Active CN1089742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3890.4A CN111846098B (zh) 2017-05-30 2018-05-30 自行车后链轮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608,915 2017-05-30
US15/608,924 2017-05-30
US15/608,915 US11059541B2 (en) 2017-05-30 2017-05-30 Bicycle hub assembly
US15/608,924 US11332213B2 (en) 2017-05-30 2017-05-30 Bicycle rear sprocket assembly and bicycle drive train
US15/673,346 2017-08-09
US15/673,346 US10377174B2 (en) 2017-08-09 2017-08-09 Bicycle hub assembly
US15/686,177 2017-08-25
US15/686,177 US11179967B2 (en) 2017-05-30 2017-08-25 Bicycle hub assembly
US15/686,179 2017-08-25
US15/686,179 US11220309B2 (en) 2017-05-30 2017-08-25 Bicycle rear sprocket assembly
US201715712407A 2017-09-22 2017-09-22
US201715712388A 2017-09-22 2017-09-22
US15/712,388 2017-09-22
US15/712,407 2017-09-22
US15/851,785 US10752320B2 (en) 2017-09-22 2017-12-22 Bicycle rear hub assembly
US15/851,781 2017-12-22
US15/851,785 2017-12-22
US15/851,781 US10946931B2 (en) 2017-09-22 2017-12-22 Bicycle rear sprocket assembly and bicycle drive train
US15/879,353 US10625820B2 (en) 2018-01-24 2018-01-24 Bicycle rear sprocket assembly
US15/879,353 2018-01-24
US15/964,078 2018-04-27
US15/964,078 US10889353B2 (en) 2018-01-24 2018-04-27 Bicycle rear sprocket assembly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53890.4A Division CN111846098B (zh) 2017-05-30 2018-05-30 自行车后链轮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74237A true CN108974237A (zh) 2018-12-11
CN108974237B CN108974237B (zh) 2020-07-10

Family

ID=6427931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53890.4A Active CN111846098B (zh) 2017-05-30 2018-05-30 自行车后链轮组件
CN201810538495.1A Active CN108974237B (zh) 2017-05-30 2018-05-30 自行车后链轮组件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53890.4A Active CN111846098B (zh) 2017-05-30 2018-05-30 自行车后链轮组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2) CN111846098B (zh)
DE (1) DE102018111281A1 (zh)
TW (3) TWI80394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8443A (zh) * 2019-07-30 2021-02-02 坎培诺洛有限公司 用于自行车后轮的链轮承载体和变速盘的子组件
CN114655350A (zh) * 2019-03-22 2022-06-24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链轮装置
CN115503867A (zh) * 2019-01-24 2022-12-23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链轮组件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10371A1 (en) * 1991-03-27 1992-10-28 Shimano Inc. Sprocket wheel mounting unit for a bicycle
CN1746071A (zh) * 2004-09-10 2006-03-15 株式会社岛野 具有增厚花键的自行车链轮
JP2008120149A (ja) * 2006-11-09 2008-05-29 Shimano Inc 自転車用リアスプロケット
EP1964769B1 (en) * 2007-02-07 2012-05-30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sprocket assembly and sprocket
CN106184594A (zh) * 2015-05-25 2016-12-07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后链轮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64575B1 (en) * 1999-04-08 2001-07-24 Shimano, Inc. Freewheel for a bicycle
US6428437B1 (en) * 1999-06-10 2002-08-06 Raphael Schlanger Power transmission assembly
EP1616781A1 (en) * 2004-07-15 2006-01-18 Campagnolo S.R.L. Sprocket-carrying body for the rear wheel of a bicycle
US7585240B2 (en) * 2005-02-03 2009-09-08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assembly
US7959529B2 (en) * 2007-03-21 2011-06-14 Sram, Llc Bicycle multi-gear cassette
US20100099530A1 (en) * 2008-03-28 2010-04-22 Douglas Chiang Bicycle Cogset
US20100009794A1 (en) * 2008-07-10 2010-01-14 Douglas Chiang Sprocket assembly
CN202765219U (zh) * 2012-08-10 2013-03-06 台湾微转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车链轮组
US20150133249A1 (en) * 2013-11-08 2015-05-14 Tien Hisn Industries Co., Ltd. Bicycle drive chainwheel assembly
US9086138B1 (en) * 2014-01-14 2015-07-21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US9199509B2 (en) * 2014-01-21 2015-12-01 Shimano Inc. Bicycle hub
US9604698B2 (en) * 2014-10-22 2017-03-28 Tien Hsin Industries Co., Ltd. Bicycle cogset
US9707801B2 (en) * 2015-10-01 2017-07-18 Shimano Inc. Bicycle hub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10371A1 (en) * 1991-03-27 1992-10-28 Shimano Inc. Sprocket wheel mounting unit for a bicycle
CN1746071A (zh) * 2004-09-10 2006-03-15 株式会社岛野 具有增厚花键的自行车链轮
JP2008120149A (ja) * 2006-11-09 2008-05-29 Shimano Inc 自転車用リアスプロケット
EP1964769B1 (en) * 2007-02-07 2012-05-30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sprocket assembly and sprocket
CN106184594A (zh) * 2015-05-25 2016-12-07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后链轮组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03867A (zh) * 2019-01-24 2022-12-23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链轮组件
CN114655350A (zh) * 2019-03-22 2022-06-24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链轮装置
CN112298443A (zh) * 2019-07-30 2021-02-02 坎培诺洛有限公司 用于自行车后轮的链轮承载体和变速盘的子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40039B (zh) 2021-09-21
CN108974237B (zh) 2020-07-10
DE102018111281A1 (de) 2018-12-06
TW202344430A (zh) 2023-11-16
TW202212197A (zh) 2022-04-01
TW201900495A (zh) 2019-01-01
TWI803944B (zh) 2023-06-01
CN111846098B (zh) 2022-06-24
CN111846098A (zh) 2020-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65586A (zh) 自行车后链轮组件
CN111717324B (zh) 自行车链轮装置
TWI681137B (zh) 自行車鏈輪及自行車曲柄總成
CN108974237A (zh) 自行车后链轮组件
US11097807B2 (en) Bicycle hub assembly
TWI765107B (zh) 自行車後鏈輪總成
CN111717325B (zh) 链轮支承体和自行车花鼓组件
CN109720500B (zh) 自行车轮毂组件及自行车传动系组件
JP6642933B2 (ja) 自転車用ハブ組立体
CN112937752B (zh) 自行车后链轮组件
TW201912500A (zh) 自行車後鏈輪轉接器
TW201831368A (zh) 自行車鏈輪總成
TW202323130A (zh) 自行車後鏈輪總成
TWI839482B (zh) 自行車鏈輪配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