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73759A - 电动车充电系统及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充电系统及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73759A
CN108973759A CN201811011428.0A CN201811011428A CN108973759A CN 108973759 A CN108973759 A CN 108973759A CN 201811011428 A CN201811011428 A CN 201811011428A CN 108973759 A CN108973759 A CN 1089737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cket
charging
detection
test run
cath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114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73759B (zh
Inventor
倪捷
边晓东
王宇峰
张芳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uyuan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uyuan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uyuan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uyuan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1142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737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737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737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737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737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40/00Control parameters of input or output; Target parameters
    • B60L2240/40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 B60L2240/54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related to batteries
    • B60L2240/545Tempera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40/00Control parameters of input or output; Target parameters
    • B60L2240/40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 B60L2240/54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related to batteries
    • B60L2240/547Volt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40/00Control parameters of input or output; Target parameters
    • B60L2240/40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 B60L2240/54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related to batteries
    • B60L2240/549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充电系统及电动车,本方案将充电电路和试车电路分开,且试车电路上设有可开闭的开关装置,试车结束后将开关装置断开,同时,本方案为充电电路设置了充电控制模块,不充电时,充电控制模块将充电电路断开,使插座充电插口不带电,从而避免用户因不慎触碰充电插口或试车电源插口而触电的问题发生。充电时,插头插在插座上,使充电插口、充电插针相插接,且充电检测插口、充电检测插针相插接,充电控制模块可通过相配合充电检测插针和充电检测插口判断充电器类型,当充电器与蓄电池匹配时,充电控制模块控制充电电路导通,为蓄电池充电,当充电器与蓄电池不匹配时,充电控制模块控制充电电路断开,从而保护蓄电池。

Description

电动车充电系统及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充电控制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动车充电系统,以及一种具有上述动车充电系统的电动车。
背景技术
电动车内需要设置为蓄电池充电的充电电路,同时在电动车生产调试以及产品售前,需要为电动车外接试车电源进行试车,因此还需要在电动车内设置试车供电电路。现有电动车产品中,充电电路和供电电路共用一条线路,其电路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插座1’上设有一个正极插口和一个负极插口,正极插口和负极插口分别与蓄电池2’的两极电连接,部分产品还会在插口和蓄电池2’之间的电路上安装一个空气开关3’,为使充电器或外接试车电源与插座1’插口连接时电路都能正常导通,空气开关3’需要保持闭合状态,因此在电动车不充电时插座1’插口也始终带电,且电压高于36V安全电压,若用户不慎触碰插口,容易发生触电问题。并且如果用户家中存在多个额定充电电压不等的充电器,若用户不慎使用电压高于蓄电池额定充电电压的充电器充电时,容易损坏蓄电池,严重时还可能致使蓄电池爆炸,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电动车充电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上述电动车充电系统的电动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充电系统,用于电动车,所述电动车充电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电动车上的插座、蓄电池和与所述插座配合使用的充电器,所述插座上设有充电插口、试车电源插口和充电检测插口,所述试车电源插口通过试车供电电路连接所述蓄电池的两极,所述试车供电电路上设有能够开闭的开关装置,所述充电插口通过充电电路连接所述蓄电池的两极,所述充电电路连接有充电控制模块,所述充电检测插口与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充电器的插头上设有与所述充电插口适配的充电插针以及与所述充电检测插口适配的充电检测插针,其中,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插座与所述插头的配合状态以及所述充电器的类型,并根据检测信号控制所述充电电路通断。
本方案将充电电路和试车电路分开,且试车电路上设有可开闭的开关装置,当需要试车时,操作人员将开关装置闭合便可保证试车供电电路通畅,试车结束后,操作人员将开关装置断开,从而保证电动车日常使用过程中插座上的试车电源插口不带电;同时,本方案为充电电路设置了充电控制模块,不充电时,充电器插头上的充电检测插针与插座充电检测插口分离,此状态下充电控制模块将充电电路断开,使插座充电插口不带电,从而避免用户因不慎触碰充电插口或试车电源插口而触电的问题发生。在为蓄电池充电时,充电器插头插在插座上,使充电插口、充电插针相插接,且充电检测插口、充电检测插针相插接,充电控制模块可通过相配合充电检测插针和充电检测插口判断充电器类型,当充电器与蓄电池匹配时,充电控制模块控制充电电路导通,为蓄电池充电,当充电器与蓄电池不匹配时,充电控制模块控制充电电路断开,从而保护蓄电池。
具体地,充电器插头上可以设置与试车电源插口匹配的插针,但该插针不与充电器的内部电路连接,也可以不设该插针,由于电动车日常使用时试车供电电路上的开关装置处于断开状态,且该插针不与充电器的内部电路连接,因此无论充电器上是否有插针与试车电源插口插接都不会对电路通断造成影响。
其中优选地,可在充电电路和/或试车供电电路上增加起保护作用的空气开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开关装置包括能够拆卸的串联在所述试车供电电路上的保险丝。
本方案中,开关装置选用保险丝,试车操作人员可通过拆装保险丝的方式将试车供电电路阻断或导通,这样设计产品的生产成本较低。容易想到的是,开关装置也可以选用串联在试车供电电路上的手动开关或电控开关等,这些容易想到的简单替换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充电控制模块包括:充电控制单片机、控制开关、供电电路和检测电路,所述供电电路与所述蓄电池以及所述充电控制单片机电连接,用于为所述充电控制单片机供电,所述控制开关串联在所述充电电路上并与所述充电控制单片机电连接,所述检测电路与所述充电检测插口以及所述充电控制单片机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插座与所述插头的配合状态以及所述充电器的类型,并将检测信号输送给所述充电控制单片机,以使所述充电控制单片机根据检测信号控制所述控制开关通断。
本方案中,供电电路将蓄电池电压转换为5V/3.3V为充电控制单片机供电,不充电时,充电检测插针与充电检测插口分离,此状态下充电检测电路向充电控制单片机反馈相应信号,使充电控制单片机将控制开关断开,以使充电插口不带电。充电时,通过充电检测插针、充电检测插口插接使充电检测电路与充电器内部电路连接,从而检测充电器类型,并向充电控制单片机反馈相应信号,当充电器与蓄电池匹配时,充电控制单片机将控制开关闭合,为蓄电池充电,当充电器与蓄电池不匹配时,充电控制单片机将控制开关断开,从而保护蓄电池。
其中,所述控制开关可选用MOS管或者继电器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充电控制模块还包括: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与所述充电控制单片机以及所述充电电路电连接,用于检测蓄电池电压和充电电压,并将检测信号输送给所述充电控制单片机,以使所述充电控制单片机在蓄电池电压或充电电压超限时将所述控制开关断开。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充电控制模块还包括:电流检测电路,所述电流检测电路与所述充电控制单片机以及所述充电电路电连接,用于检测充电电流,并将检测信号输送给所述充电控制单片机,以使所述充电控制单片机在充电电流超限时将所述控制开关断开。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充电控制模块还包括:温度检测电路,所述电流检测电路与所述充电控制单片机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控制开关电路的温度,并将检测信号输送给所述充电控制单片机,以使所述充电控制单片机在控制开关电路的温度超限时将所述控制开关断开。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充电控制模块还包括:通讯电路,与所述充电控制单片机电连接。
其中,通讯电路可以集成在充电控制模块内的WiFi、蓝牙或GPS等无线通讯模块,用户将手机等终端设备内的相应无线通讯模块与其连接,便可远程控制充电控制单片机闭合或断开控制开关,从而实现远程控制充电启停。通讯电路可以选用串口通讯电路,串口通讯电路与整车内置的WiFi、蓝牙或GPS等无线通讯模块连接,也可达到同样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为充电控制模块增加其他的检测保护电路或提示电路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充电检测插口包括第一检测插口和第二检测插口,所述充电检测电线路上设有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电容和二极管,所述第一电阻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的输入端、所述电容的输入端和所述二极管的输入端并联且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充电控制单片机的AD口,所述电容的输出端接地,所述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检测插口,所述第二检测插口接地;所述充电检测插针包括第一检测插针和第二检测插针,插头所述第一检测插针和所述第二检测插针电连接且二者间串联有插头电阻。
其中,不同类型充电器内插头电阻的电阻值不等。
本方案给出了一种检测电路设计方案,通过充电控制单片机AD口的电压来判断插座与插头的连接状态及充电器类型。不充电时,充电检测插针与充电检测出口分离,插座两检测插口间为断路,此状态下充电控制单片机AD口无电压,充电控制单片机从而判断出插头未与插座插接,此时未进行充电,从而断开控制开关。插头上的两充电检测插针与插座上的两充电检测插口插接时,充电器电阻接入插座上的两充电检测插口之间,使此处导通,此时充电控制单片机AD口会检测到电压,由于不同类型充电器内插头电阻的电阻值,因此不同类型充电器与插座连接时,充电控制单片机AD口检测到的电压大小不同,充电控制单片机从而判断充电器的类型。
其中优选地,所述第二检测插口串联保护电阻后接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充电检测插口包括第一检测插口和第二检测插口,所述第一检测插口与所述充电控制单片机的TXD口电连接,所述第二检测插口与所述充电控制单片机的RXD口电连接;所述充电检测插针包括与所述第一检测插口适配的第一检测插针以及与所述第二检测插口适配的第二检测插针,所述充电器内设有充电器单片机,所述第一检测插针与所述充电器单片机的RXD口电连接,所述第二检测插针与所述充电控制单片机的TXD口电连接。
本方案给出了另一种检测电路设计方案,通过充电控制单片机与充电器单片机通讯判断插座与插头的连接状态及充电器类型。不充电时,充电检测插针与充电检测出口分离,两单片机间没有通讯,充电控制单片机从而判断出插头未与插座插接,此时未进行充电,从而断开控制开关。插头上的两充电检测插针与插座上的两充电检测插口插接时,两单片机实现握手,充电控制单片机通过与充电器单片机通讯判断充电器的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检测电路设计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上两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充电插口包括充电正极插口和充电负极插口,试车电源插口包括试车正极插口和试车负极插口,充电正极插口和所述试车正极插口分别与所述蓄电池的正极电连接,充电负极插口和所述试车负极插口分别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充电插口和所述试车电源插口包括一个共用的正极插口,所述正极插口与蓄电池的正极电连接,所述充电插口还包括充电负极插口,所述充电负极插口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电连接,且所述充电控制模块串联在所述充电负极插口和所述蓄电池的负极之间,所述试车电源插口还包括试车负极插口,所述试车负极插口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电连接,且所述开关装置串联在所述试车负极插口和所述蓄电池的负极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充电插口和所述试车电源插口包括一个共用的负极插口,所述负极插口与蓄电池的负极电连接,所述充电插口还包括充电正极插口,所述充电正极插口与所述蓄电池的正极电连接,且所述充电控制模块串联在所述充电正极插口和所述蓄电池的正极之间,所述试车电源插口还包括试车正极插口,所述试车正极插口与所述蓄电池的正极电连接,且所述开关装置串联在所述试车正极插口和所述蓄电池的正极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插座上设有一个正极插口、一个充电负极插口和一个试车负极插口,所述正极插口、所述充电负极插口和所述试车负极插口呈等腰三角形分布,所述充电插座的上设有顶端面大致呈等腰三角形的凸台,所述正极插口、所述充电负极插口和所述试车负极插口设置在所述凸台的顶端面上。
其中,可选地,所述充电插座上设有两个充电检测插口,所述充电检测插口的尺寸小于所述正极插口、所述充电负极插口以及所述试车负极插口的尺寸,且所述两个充电检测插口对称设置在所述充电负极插口和所述试车负极插口之间。
本方案给出了一种插座外形设计方案,插座上设有顶端面大致呈等腰三角形的凸台,凸台上设有一个正极插口、一个充电负极插口、一个试车负极插口和两个充电检测插口,正极插口、充电负极插口、试车负极插口匹配凸台顶端面形状按等腰三角形分布,这样设计能够确保充电插座的结构强度,以满足插拔力要求,同时保证正负极插口间的绝缘材料厚度足够。而两个充电检测插口的尺寸较小,设置在充电负极插口和试车负极插口之间,这样设计合理利用了插座上的空间,五个插口排布比较紧凑,这样有利于减小插座尺寸,满足产品小型化的需求。并且五个插口轴对称分布,使得插座比较美观。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插座上设有一个负极插口、一个充电正极插口和一个试车正极插口,所述负极插口、所述充电正极插口和所述试车正极插口呈等腰三角形分布,所述充电插座的上设有顶端面大致呈等腰三角形的凸台,所述负极插口、所述充电正极插口和所述试车正极插口设置在所述凸台的顶端面上。
其中,可选地,所述充电插座上设有两个充电检测插口,所述充电检测插口的尺寸小于所述负极插口、所述充电正极插口以及所述试车正极插口的尺寸,且所述两个充电检测插口对称设置在所述充电正极插口和所述试车正极插口之间。
本方案中插座的设计构思以及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与上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插座的设计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几种,插座的形状、插口数量、插口大小以及插口排布等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这些容易想到的简单替换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充电系统。
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具有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充电系统,因此该电动车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充电系统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电动车充电系统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插座,2’蓄电池,3’空气开关。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充电系统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控制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检测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插头上两充电检测插针间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所示插座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所示插座上插口排布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2至图8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插座,11凸台,2蓄电池,3空气开关,400充电控制模块,41充电控制单片机,42控制开关,43供电电路,44电压检测电路,45电流检测电路,46温度检测电路,47通讯电路,5保险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充电系统,用于电动车,如图2所示,电动车充电系统包括设置在电动车上的插座1、蓄电池2和与插座1配合使用的充电器,插座1上设有充电插口、试车电源插口和充电检测插口,试车电源插口通过试车供电电路连接蓄电池2的两极,试车供电电路上设有能够开闭的开关装置,充电插口通过充电电路连接蓄电池2的两极,充电电路连接有充电控制模块400,充电检测插口与充电控制模块400电连接,充电器的插头上设有与充电插口适配的充电插针以及与充电检测插口适配的充电检测插针,其中,充电控制模块400用于检测插座1与插头的配合状态以及充电器的类型,并根据检测信号控制充电电路通断。
本方案将充电电路和试车电路分开,且试车电路上设有可开闭的开关装置,当需要试车时,操作人员将开关装置闭合便可保证试车供电电路通畅,试车结束后,操作人员将开关装置断开,从而保证电动车日常使用过程中插座1上的试车电源插口不带电;同时,本方案为充电电路设置了充电控制模块400,不充电时,充电器插头上的充电检测插针与插座1充电检测插口分离,此状态下充电控制模块400将充电电路断开,使插座1充电插口不带电,从而避免用户因不慎触碰充电插口或试车电源插口而触电的问题发生。在为蓄电池2充电时,充电器插头插在插座1上,使充电插口、充电插针相插接,且充电检测插口、充电检测插针相插接,充电控制模块400可通过相配合充电检测插针和充电检测插口判断充电器类型,当充电器与蓄电池2匹配时,充电控制模块400控制充电电路导通,为蓄电池2充电,当充电器与蓄电池2不匹配时,充电控制模块400控制充电电路断开,从而保护蓄电池2。
具体地,充电器插头上可以设置与试车电源插口匹配的插针,但该插针不与充电器的内部电路连接,也可以不设该插针,由于电动车日常使用时试车供电电路上的开关装置处于断开状态,且该插针不与充电器的内部电路连接,因此无论充电器上是否有插针与试车电源插口插接都不会对电路通断造成影响。
其中优选地,可在充电电路和/或试车供电电路上增加起保护作用的空气开关3。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开关装置包括能够拆卸的串联在试车供电电路上的保险丝5。
本方案中,开关装置选用保险丝5,试车操作人员可通过拆装保险丝5的方式将试车供电电路阻断或导通,这样设计产品的生产成本较低。容易想到的是,开关装置也可以选用串联在试车供电电路上的手动开关或电控开关等,这些容易想到的简单替换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如图3所示,充电控制模块400包括:充电控制单片机41、控制开关42、供电电路43和检测电路44,供电电路43与蓄电池以及充电控制单片机41电连接,用于为充电控制单片机41供电,控制开关42串联在充电电路上并与充电控制单片机41电连接,检测电路44与充电检测插口以及充电控制单片机41电连接,用于检测插座与插头的配合状态以及充电器的类型,并将检测信号输送给充电控制单片机41,以使充电控制单片机41根据检测信号控制控制开关42通断。
本方案中,供电电路43将蓄电池电压转换为5V/3.3V为充电控制单片机41供电,不充电时,充电检测插针与充电检测插口分离,此状态下充电检测电路44向充电控制单片机41反馈相应信号,使充电控制单片机41将控制开关42断开,以使充电插口不带电。充电时,通过充电检测插针、充电检测插口插接使充电检测电路44与充电器内部电路连接,从而检测充电器类型,并向充电控制单片机41反馈相应信号,当充电器与蓄电池匹配时,充电控制单片机将控制开关42闭合,为蓄电池充电,当充电器与蓄电池不匹配时,充电控制电器件将控制开关42断开,从而保护蓄电池。
其中,控制开关42可选用MOS管或者继电器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充电控制模块400还包括:电压检测电路45,电压检测电路45与充电控制单片机41以及充电电路电连接,用于检测蓄电池电压和充电电压,并将检测信号输送给充电控制单片机41,以使充电控制单片机41在蓄电池电压或充电电压超限时将控制开关42断开。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充电控制模块400还包括:电流检测电路46,电流检测电路46与充电控制单片机41以及充电电路电连接,用于检测充电电流,并将检测信号输送给充电控制单片机41,以使充电控制单片机41在充电电流超限时将控制开关42断开。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充电控制模块400还包括:温度检测电路47,电流检测电路46与充电控制单片机41电连接,用于检测控制开关电路的温度,并将检测信号输送给充电控制单片机41,以使充电控制单片机41在控制开关电路的温度超限时将控制开关42断开。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充电控制模块400还包括:通讯电路48,与充电控制单片机41电连接。
其中,通讯电路48可以集成在充电控制模块400内的WiFi、蓝牙或GPS等无线通讯模块,用户将手机等终端设备内的相应无线通讯模块与其连接,便可远程控制充电控制单片机41闭合或断开控制开关42,从而实现远程控制充电启停。通讯电路48可以选用串口通讯电路,串口通讯电路与整车内置的WiFi、蓝牙或GPS等无线通讯模块连接,也可达到同样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为充电控制模块400增加其他的检测保护电路或提示电路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充电检测插口包括第一检测插口A和第二检测插口B,充电检测电线路上设有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电容C1和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的输入端连接供电电路的输出端,第二电阻R2的输入端、电容C1的输入端和二极管D1的输入端并联且连接第一电阻R1的输出端,第二电阻R2的输出端连接充电控制单片机41的AD口,电容C1的输出端接地,二极管D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检测插口A,第二检测插口B接地;充电检测插针包括第一检测插针F和第二检测插针G,第一检测插针F和第二检测插针G电连接且二者间串联有插头电阻R4。
其中,不同类型充电器内插头电阻R4的电阻值不等。
本方案给出了一种检测电路设计方案,通过充电控制单片机41的AD口电压来判断插座与插头的连接状态及充电器类型。不充电时,充电检测插针与充电检测出口分离,插座两检测插口间为断路,此状态下充电控制单片机41的AD口无电压,充电控制单片机41从而判断出插头未与插座插接,此时未进行充电,从而断开控制开关。插头上的两充电检测插针与插座上的两充电检测插口插接时,充电器电阻R4接入插座上的两充电检测插口之间,使此处导通,此时充电控制单片机41的AD口会检测到电压,由于不同类型充电器内插头电阻的电阻值,因此不同类型充电器与插座连接时,充电控制单片机41的AD口检测到的电压大小不同,充电控制单片机41从而判断充电器的类型。
其中优选地,第二检测插口B串联保护电阻R3后接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充电检测插口包括第一检测插口和第二检测插口,第一检测插口与充电控制单片机的TXD口电连接,第二检测插口与充电控制单片机的RXD口电连接;充电检测插针包括与第一检测插口适配的第一检测插针以及与第二检测插口适配的第二检测插针,充电器内设有充电器单片机,第一检测插针与充电器单片机的RXD口电连接,第二检测插针与充电控制单片机的TXD口电连接。
本方案给出了另一种检测电路设计方案,通过充电控制单片机与充电器单片机通讯判断插座与插头的连接状态及充电器类型。不充电时,充电检测插针与充电检测出口分离,两单片机间没有通讯,充电控制单片机从而判断出插头未与插座插接,此时未进行充电,从而断开控制开关。插头上的两充电检测插针与插座上的两充电检测插口插接时,两单片机实现握手,充电控制单片机通过与充电器单片机通讯判断充电器的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检测电路设计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上两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充电插口包括充电正极插口和充电负极插口,试车电源插口包括试车正极插口和试车负极插口,充电正极插口和试车正极插口分别与蓄电池的正极电连接,充电负极插口和试车负极插口分别与蓄电池的负极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1以及图6-8所示,充电插口和试车电源插口包括一个共用的正极插口E+,正极插口E+与蓄电池的正极电连接,充电插口还包括充电负极插口C-,充电负极插口C-与蓄电池的负极电连接,且充电控制模块串联在充电负极插口C-和蓄电池的负极之间,试车电源插口还包括试车负极插口D-,试车负极插口D-与蓄电池的负极电连接,且开关装置串联在试车负极插口D-和蓄电池的负极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充电插口和试车电源插口包括一个共用的负极插口,负极插口与蓄电池的负极电连接,充电插口还包括充电正极插口,充电正极插口与蓄电池的正极电连接,且充电控制模块串联在充电正极插口和蓄电池的正极之间,试车电源插口还包括试车正极插口,试车正极插口与蓄电池的正极电连接,且开关装置串联在试车正极插口和蓄电池的正极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至图8所示,充电插座1上设有一个正极插口E+、一个充电负极插口C-和一个试车负极插口D-,正极插口E+、充电负极插口C-和试车负极插口D-呈等腰三角形分布,充电插座1的上设有顶端面大致呈等腰三角形的凸台11,正极插口E+、充电负极插口C-和试车负极插口D-设置在凸台11的顶端面上。
其中,可选地,充电插座1上设有A、B两个充电检测插口,充电检测插口的尺寸小于正极插口E+、充电负极插口C-以及试车负极插口D-的尺寸,且两个充电检测插口对称设置在充电负极插口C-和试车负极插口D-之间。
本方案给出了一种插座1外形设计方案,插座1上设有顶端面大致呈等腰三角形的凸台11,凸台11上设有一个正极插口E+、一个充电负极插口C-、一个试车负极插口D-和两个充电检测插口,正极插口E+、充电负极插口C-、试车负极插口D-匹配凸台11顶端面形状按等腰三角形分布,这样设计能够确保充电插座1的结构强度,以满足插拔力要求,同时保证正负极插口间的绝缘材料厚度足够。而A、B两个充电检测插口的尺寸较小,设置在充电负极插口C-和试车负极插口D-之间,这样设计合理利用了插座1上的空间,五个插口排布比较紧凑,这样有利于减小插座1尺寸,满足产品小型化的需求。并且五个插口轴对称分布,使得插座1比较美观。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充电插座上设有一个负极插口、一个充电正极插口和一个试车正极插口,负极插口、充电正极插口和试车正极插口呈等腰三角形分布,充电插座的上设有顶端面大致呈等腰三角形的凸台,负极插口、充电正极插口和试车正极插口设置在凸台的顶端面上。
其中,可选地,充电插座上设有两个充电检测插口,充电检测插口的尺寸小于负极插口、充电正极插口以及试车正极插口的尺寸,且两个充电检测插口对称设置在充电正极插口和试车正极插口之间。
本方案中插座的设计构思以及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与上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插座的设计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几种,插座的形状、插口数量、插口大小以及插口排布等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这些容易想到的简单替换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充电系统。
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具有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充电系统,因此该电动车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充电系统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发明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发明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动车充电系统,用于电动车,所述电动车充电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电动车上的插座、蓄电池和与所述插座配合使用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座上设有充电插口、试车电源插口和充电检测插口,所述试车电源插口通过试车供电电路连接所述蓄电池的两极,所述试车供电电路上设有能够开闭的开关装置,所述充电插口通过充电电路连接所述蓄电池的两极,所述充电连路连接有充电控制模块,所述充电检测插口与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充电器的插头上设有与所述充电插口适配的充电插针以及与所述充电检测插口适配的充电检测插针,
其中,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插座与所述插头的配合状态以及所述充电器的类型,并根据检测信号控制所述充电电路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装置包括能够拆卸的串联在所述试车供电电路上的保险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模块包括:
充电控制单片机、控制开关、供电电路和检测电路,所述供电电路与所述蓄电池以及所述充电控制单片机电连接,用于为所述充电控制单片机供电,所述控制开关串联在所述充电电路上并与所述充电控制单片机电连接,所述检测电路与所述充电检测插口以及所述充电控制单片机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插座与所述插头的配合状态以及所述充电器的类型,并将检测信号输送给所述充电控制单片机,以使所述充电控制单片机根据检测信号控制所述控制开关通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模块还包括:
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与所述充电控制单片机以及所述充电电路电连接,用于检测蓄电池电压和充电电压,并将检测信号输送给所述充电控制单片机,以使所述充电控制单片机在蓄电池电压或充电电压超限时将所述控制开关断开;和/或
电流检测电路,所述电流检测电路与所述充电控制单片机以及所述充电电路电连接,用于检测充电电流,并将检测信号输送给所述充电控制单片机,以使所述充电控制单片机在充电电流超限时将所述控制开关断开;和/或
温度检测电路,所述电流检测电路与所述充电控制单片机电连接,用于检测控制开关电路的温度,并将检测信号输送给所述充电控制单片机,以使所述充电控制单片机在控制开关电路的温度超限时将所述控制开关断开;和/或
通讯电路,与所述充电控制单片机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检测插口包括第一检测插口和第二检测插口,所述充电检测电线路上设有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电容和二极管,所述第一电阻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的输入端、所述电容的输入端和所述二极管的输入端并联且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充电控制单片机的AD口,所述电容的输出端接地,所述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检测插口,所述第二检测插口接地;
所述充电检测插针包括第一检测插针和第二检测插针,插头所述第一检测插针和所述第二检测插针电连接且二者间串联有插头电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检测插口包括第一检测插口和第二检测插口,所述第一检测插口与所述充电控制单片机的TXD口电连接,所述第二检测插口与所述充电控制单片机的RXD口电连接;
所述充电检测插针包括与所述第一检测插口适配的第一检测插针以及与所述第二检测插口适配的第二检测插针,所述充电器内设有充电器单片机,所述第一检测插针与所述充电器单片机的RXD口电连接,所述第二检测插针与所述充电控制单片机的TXD口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动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插口包括充电正极插口和充电负极插口,试车电源插口包括试车正极插口和试车负极插口,充电正极插口和所述试车正极插口分别与所述蓄电池的正极电连接,充电负极插口和所述试车负极插口分别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电连接;或者
所述充电插口和所述试车电源插口包括一个共用的正极插口,所述正极插口与蓄电池的正极电连接,所述充电插口还包括充电负极插口,所述充电负极插口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电连接,且所述充电控制模块串联在所述充电负极插口和所述蓄电池的负极之间,所述试车电源插口还包括试车负极插口,所述试车负极插口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电连接,且所述开关装置串联在所述试车负极插口和所述蓄电池的负极之间;或者
所述充电插口和所述试车电源插口包括一个共用的负极插口,所述负极插口与蓄电池的负极电连接,所述充电插口还包括充电正极插口,所述充电正极插口与所述蓄电池的正极电连接,且所述充电控制模块串联在所述充电正极插口和所述蓄电池的正极之间,所述试车电源插口还包括试车正极插口,所述试车正极插口与所述蓄电池的正极电连接,且所述开关装置串联在所述试车正极插口和所述蓄电池的正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插座上设有一个正极插口、一个充电负极插口和一个试车负极插口,所述正极插口、所述充电负极插口和所述试车负极插口呈等腰三角形分布,所述充电插座的上设有顶端面大致呈等腰三角形的凸台,所述正极插口、所述充电负极插口和所述试车负极插口设置在所述凸台的顶端面上;或者
所述充电插座上设有一个负极插口、一个充电正极插口和一个试车正极插口,所述负极插口、所述充电正极插口和所述试车正极插口呈等腰三角形分布,所述充电插座的上设有顶端面大致呈等腰三角形的凸台,所述负极插口、所述充电正极插口和所述试车正极插口设置在所述凸台的顶端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插座上设有一个正极插口、一个充电负极插口和一个试车负极插口,且所述充电插座上还设有两个充电检测插口,所述充电检测插口的尺寸小于所述正极插口、所述充电负极插口以及所述试车负极插口的尺寸,且所述两个充电检测插口对称设置在所述充电负极插口和所述试车负极插口之间;或者
所述充电插座上设有一个负极插口、一个充电正极插口和一个试车正极插口,且所述充电插座上还设有两个充电检测插口,所述充电检测插口的尺寸小于所述负极插口、所述充电正极插口以及所述试车正极插口的尺寸,且所述两个充电检测插口对称设置在所述充电正极插口和所述试车正极插口之间。
10.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电动车充电系统。
CN201811011428.0A 2018-08-31 2018-08-31 电动车充电系统及电动车 Active CN1089737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11428.0A CN108973759B (zh) 2018-08-31 2018-08-31 电动车充电系统及电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11428.0A CN108973759B (zh) 2018-08-31 2018-08-31 电动车充电系统及电动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73759A true CN108973759A (zh) 2018-12-11
CN108973759B CN108973759B (zh) 2024-05-28

Family

ID=64547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11428.0A Active CN108973759B (zh) 2018-08-31 2018-08-31 电动车充电系统及电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7375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7327A (zh) * 2021-03-22 2021-06-11 常州市宝德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二轮车防触电充电插座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5371A (zh) * 2007-07-24 2010-06-23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充电监视装置
CN203707825U (zh) * 2013-12-31 2014-07-09 双新电器(郑州)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充电机
DE102013011216B3 (de) * 2013-07-04 2014-10-09 Audi Ag Trennbare Steckvorrichtung
KR101532393B1 (ko) * 2014-06-26 2015-07-01 주식회사 아이에스시 전기적 검사소켓
CN205178618U (zh) * 2015-09-09 2016-04-20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无轨电车调试用线网供电系统
CN206807063U (zh) * 2017-05-10 2017-12-26 王国立 一种无电安全充电插口自动断电保护装置
CN207311163U (zh) * 2017-10-12 2018-05-04 广安峰泰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插座
CN108128176A (zh) * 2016-12-01 2018-06-0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的充放电控制电路及电动车充放电连接装置
CN108407652A (zh) * 2018-04-16 2018-08-17 天津爱玛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检测电路及系统
CN209037403U (zh) * 2018-08-31 2019-06-28 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 电动车充电系统及电动车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5371A (zh) * 2007-07-24 2010-06-23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充电监视装置
DE102013011216B3 (de) * 2013-07-04 2014-10-09 Audi Ag Trennbare Steckvorrichtung
CN203707825U (zh) * 2013-12-31 2014-07-09 双新电器(郑州)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充电机
KR101532393B1 (ko) * 2014-06-26 2015-07-01 주식회사 아이에스시 전기적 검사소켓
CN205178618U (zh) * 2015-09-09 2016-04-20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无轨电车调试用线网供电系统
CN108128176A (zh) * 2016-12-01 2018-06-0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的充放电控制电路及电动车充放电连接装置
CN206807063U (zh) * 2017-05-10 2017-12-26 王国立 一种无电安全充电插口自动断电保护装置
CN207311163U (zh) * 2017-10-12 2018-05-04 广安峰泰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插座
CN108407652A (zh) * 2018-04-16 2018-08-17 天津爱玛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检测电路及系统
CN209037403U (zh) * 2018-08-31 2019-06-28 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 电动车充电系统及电动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7327A (zh) * 2021-03-22 2021-06-11 常州市宝德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二轮车防触电充电插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73759B (zh) 2024-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77218B (zh) 电池的充电装置及充电方法
CN104993534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CN110416781A (zh) 充放电枪
CN101272057B (zh) 便携式移动充电电源
CN107579583A (zh) 多功能便携式电源充电器
CN109861021A (zh) 集成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的插座、充放电方法、系统及电动汽车
CN208369247U (zh) 启动电源
CN108377023A (zh) 启动电源
CN106921064A (zh) 一种接口结构、插头、充电器及移动终端
CN107134819B (zh) 移动电源、充放电系统以及充放电系统的充放电方法
CN207328184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枪
CN209037403U (zh) 电动车充电系统及电动车
CN106992567A (zh) 一种电动工具的多功能充电器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CN108973759A (zh) 电动车充电系统及电动车
CN204425000U (zh) 一种移动电源
CN203014115U (zh) 移动设备转接器
KR101494379B1 (ko) 에너지 저장 시스템
CN206041581U (zh) 一种usb充电恒压输出9v电池
CN206650453U (zh) 多接口快速充电线缆
CN109861320A (zh) 一种用于汽车应急启动电源的检测控制方法
CN211930279U (zh) 一种电池包及充电组合装置
CN201699253U (zh) 一种具备智能充电功能的供电座
CN211579139U (zh) 二合一充电线和充电器
CN209516710U (zh) 一种bms锂电池管理系统的充电器识别电路
CN206922442U (zh) 移动电源及充放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1

Assignee: Zhejiang Lvyu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ZHEJIANG LUYUAN ELECTRIC VEHICLE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4330000389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ystem and electric vehicl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40528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4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