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50453U - 多接口快速充电线缆 - Google Patents
多接口快速充电线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650453U CN206650453U CN201720276812.8U CN201720276812U CN206650453U CN 206650453 U CN206650453 U CN 206650453U CN 201720276812 U CN201720276812 U CN 201720276812U CN 206650453 U CN206650453 U CN 2066504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ble
- output end
- pins
- switch
- cable outpu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接口快速充电线缆,包括线缆输入端和与所述线缆输入端相连的多个线缆输出端,其中所述多个线缆输出端相互并联,所述线缆输入端的VBUS管脚通过一个开关与对应的线缆输出端的VBUS管脚相连,且所述开关通过电阻和发光二极管与对应的线缆输出端的GND管脚相连。本实用新型不但电路简单,成本低,能确保最小化挂在多接口线缆上的手机发生损坏的风险,并支持相应手机安全可靠的快速充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USB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多接口快速充电线缆。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多接口快速充电线缆是USB Standard-A公头到插入手机充电的Micro-USB公头,所述线缆一端是Standard-A公头即基本上都是支持USB2.0接口的公头,所述线缆另外一端是三个跟手机端配合的公头,其中三个公头分别为Micro-USB公头(目前很多安卓手机仍然用此公头充电)、Lightning公头(目前苹果手机用此公头充电)和Type-C公头(目前新一代的华为等手机用此公头充电)。上述线缆内部的USB 电源线及数据线VBUS、GND、D-、D+都分别连接,比如Standard-A公头的VBUS和Micro-USB公头的VBUS、Lightning公头内部电路的VBUS电源输入端、Type-C端的VBUS在电路上均相互连接,其中Micro-USB公头里面没有任何其他多余电路器件,Lightning公头和Type-C公头内有简单电路。
现有手机在充电时,不管是苹果手机还是安卓手机都是使用标准的USB的 VBUS电压即额定5V电压充电;而在快速充电时代,不同手机快充的时间要求充电器提供的VBUS电压也不完全相同,比如:有些可能高达20V,有些可能低至3V,而现有多接头线缆的VBUS均相互连接,那么当两个或三个手机同时挂在多接口线缆不同的公头上时必将相互影响,从而会影响手机的正常充电,甚至会因为某个手机的高压充电导致其它不耐高压的手机发生损坏的情况。另外,在快速充电的时候,尤其在进行低压大电流快速充电时,充电器和手机会进行精确的电流和电压匹配,现有多接口线缆中与其连接的其它手机也可能由于充电而吸纳电流,从而导致在配对进行低压大电流快速充电的手机和充电器双方发现电流不一致而退出快速充电。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在对某一个手机进行快速充电的同时可能导致挂在其它公头上手机发生损坏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配合全兼容快速充电器以及用一根充电数据线支持所有主流手机实现安全快速充电的多接口快速充电线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接口快速充电线缆,包括线缆输入端和与所述线缆输入端相连的多个线缆输出端,其中所述多个线缆输出端相互并联,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输入端的VBUS管脚通过一个开关与对应的线缆输出端的VBUS管脚相连,且所述开关通过电阻和发光二极管与对应的线缆输出端的GND管脚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线缆输出端包括第一线缆输出端、第二线缆输出端以及第三线缆输出端,且所述线缆输入端的VBUS管脚通过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线缆输出端的VBUS管脚相连,所述线缆输入端的VBUS管脚通过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二线缆输出端的VBUS管脚相连,所述线缆输入端的VBUS管脚通过第三开关与所述第三线缆输出端的VBUS管脚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通过第一电阻和第一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第一线缆输出端的GND管脚相连,所述第二开关通过第二电阻和第二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第二线缆输出端的GND管脚相连,所述第三开关通过第三电阻和第三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第三线缆输出端的GND管脚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缆输入端的D-管脚和所述第一线缆输出端的D-管脚相连,所述线缆输入端的D+管脚和所述第一线缆输出端的D+管脚相连,所述线缆输入端的GND管脚和所述第一线缆输出端的GND管脚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缆输入端的D-管脚和所述第二线缆输出端的D-管脚相连,所述线缆输入端的D+管脚和所述第二线缆输出端的D+管脚相连,所述线缆输入端的GND管脚和所述第二线缆输出端的GND管脚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缆输入端是USB Standard-A公头,所述第一线缆输出端是USB Type-C公头,所述第二线缆输出端是Micro-USB公头,所述第三线缆输出端是Lightning公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串联接至所述PMOS管的S管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串联接至所述PMOS管的D管脚。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利用机械拨动多路开关以及三个发光二极管指示灯电路来提醒用户以手动方式把电源通道拨通到所需充电的手机连接的USB公头接口上,并且相应指示灯以点亮的方式提示开关拨通。本实用新型不但电路简单,成本低;而且能确保任何时候最多只有一路小公头处于通电状态,使在此小公头上的手机在快速充电时而其它手机对应的小公头的电源是切断状态,从而减少线缆在支持快速充电时给充电器和其它手机带来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快速充电线缆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多接口快速充电线缆,包括线缆输入端10和与所述线缆输入端10相连的多个线缆输出端,其中所述多个线缆输出端相互并联,所述线缆输入端10的VBUS管脚通过一个开关与对应的线缆输出端的VBUS管脚相连,且所述开关通过电阻和发光二极管与对应的线缆输出端的GND管脚相连。
上述是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多接口快速充电线缆,包括线缆输入端10和与所述线缆输入端10相连的多个线缆输出端,其中所述多个线缆输出端相互并联,所述线缆输入端10的VBUS管脚通过一个开关与对应的线缆输出端的VBUS管脚相连,当接通其中一个开关时,所述线缆输入端10的VBUS管脚与其对应的线缆输出端的VBUS相连通,使所述对应的线缆输出端可以给相应接入的手机快速充电,而同时其它开关均处于断开状态,因此能确保任何时候最多只有一路公头处于通电状态,而其它手机对应的公头电源是切断状态,从而避免挂在多接口线缆不同的公头上时可能导致的对其它手机带来的风险,并实现用一根充电数据线支持所有主流手机安全快速充电的目的;且所述开关通过电阻和发光二极管与对应的线缆输出端的GND管脚相连,由于开关闭合后,对应的发光二极管发亮,因此可以使用户能直观的检测到该路开关被接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线缆输出端包括第一线缆输出端21、第二线缆输出端22以及第三线缆输出端23,且所述第一线缆输出端21、第二线缆输出端22以及所述第三线缆输出端23相互并联,所述线缆输入端10的VBUS管脚通过第一开关31与所述第一线缆输出端21相连,所述线缆输入端10的VBUS管脚通过第二开关32与所述第二线缆输出端22相连,所述线缆输入端10的VBUS管脚通过第三开关33与所述第三线缆输出端23相连。
下面再详细说明通过拨动开关使对应线缆输出端连通而避免其它输出端工作的具体过程:所述第一开关31闭合时,所述线缆输入端10的VBUS管脚与所述第一线缆输出端21相连通,则所述第一线缆输出端21可以给对应接入的手机快速充电,而此时所述第二开关32以及所述第三开关33均处于断开状态;同理,当所述第二开关32闭合时,所述线缆输入端10的VBUS管脚与所述第二线缆输出端22相连通,则所述第二线缆输出端22可以给对应接入的手机快速充电,而此时所述第一开关31以及所述第三开关33均处于断开状态;当所述第三开关33闭合时,所述线缆输入端10的VBUS管脚与所述第三线缆输出端23相连通,则所述第三线缆输出端23可以给对应接入的手机快速充电,而此时所述第一开关31以及所述第二开关32均处于断开状态,因此本实用新型能确保任何时候最多只有一路公头处于通电状态,任何在此公头上的手机在快速充电时其它手机对应的公头的电源是切断的,从而减少线缆在支持快速充电时给充电器和其他手机带来的风险。
为了使用户能直观的观察到哪路开关被接通,所述线缆输入端10的VBUS管脚通过所述第一开关31与所述第一线缆输出端21的VBUS1管脚相连,且所述第一开关31通过第一电阻R1和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与所述第一线缆输出端21的GND管脚相连,若所述第一开关31被接通,则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点亮,用于提示所述第一开关31接通;所述线缆输入端10的VBUS管脚通过所述第二开关32与所述第二线缆输出端22的VBUS2管脚相连,且所述第二开关32通过第二电阻R2和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与所述第二线缆输出端22的GND管脚相连,若所述第二开关32被接通,则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点亮,用于提示所述第二开关32接通;所述线缆输入端10的VBUS管脚通过所述第三开关33与所述第三线缆输出端23的VBUS3管脚相连,且所述第三开关33通过第三电阻R3和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与所述第三线缆输出端23的GND管脚相连,若所述第三开关33被接通,则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点亮,用于提示所述第三开关33接通。
为了实现所述第一线缆输出端21可以为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所述线缆输入端10的D-管脚和所述第一线缆输出端21的D-管脚相连,所述线缆输入端10的D+管脚和所述第一线缆输出端21的D+管脚相连,所述线缆输入端10的GND管脚和所述第一线缆输出端21的GND管脚相连。
为了实现所述第二线缆输出端22可以为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所述线缆输入端10的D-管脚和所述第二线缆输出端22的D-管脚相连,所述线缆输入端10的D+管脚和所述第二线缆输出端22的D+管脚相连,所述线缆输入端10的GND管脚和所述第二线缆输出端22的GND管脚相连。另外,为了支持所述第二线缆输出端22的安全识别工作,所述线缆输入端10上与充电器内的处理器I/O通信的信号地管脚通过第一电压U1接地,其中所述第一电压U1可选一个单线通信及供电的认证识别芯片并连接到所述线缆输入端10专有的信号地管脚上。
为了检测所述第三线缆输出端23是否通电,所述第三电阻R3与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串联接至所述PMOS管的S管脚。作为一种变形,所述第三电阻R3与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也可串联接至所述PMOS管的D管脚。
本实施例中,所述线缆输入端10是USB Standard-A公头,所述第一线缆输出端21是USB Type-C公头,所述第二线缆输出端22是Micro-USB公头,所述第三线缆输出端23是苹果公司专用的手机接口Lightning公头。
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在带有USB Standard-A接口母座并支持全兼容快速充电的墙上充电器、车载充电器、移动电源、个人电脑等产品上;也可以做为通用线缆向下兼容目前常规充电产品。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 本实用新型所述多接口快速充电线缆,包括线缆输入端和与所述线缆输入端相连的多个线缆输出端,其中所述多个线缆输出端相互并联,所述线缆输入端的VBUS管脚通过一个开关与对应的线缆输出端的VBUS管脚相连,当接通其中一个开关时,所述线缆输入端的VBUS管脚与其对应的线缆输出端的VBUS相连通,使所述对应的线缆输出端可以给相应接入的手机快速充电,而同时其它开关均处于断开状态,因此能确保任何时候最多只有一路公头处于通电状态,而其它手机对应的公头电源是切断状态,从而避免挂在多接口线缆不同的公头上时可能导致的对其它手机带来的风险,并实现用一根充电数据线支持所有主流手机安全快速充电的目的;且所述开关通过电阻和发光二极管与对应的线缆输出端的GND管脚相连,由于开关闭合后,对应的发光二极管发亮,因此可以使用户能直观的检测到该路开关被接通。
2. 本实用新型所述多接口快速充电线缆,为了使用户能直观的观察到所述开关被接通,所述线缆输入端的VBUS管脚通过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线缆输出端的VBUS1管脚相连,且所述第一开关通过第一电阻和第一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第一线缆输出端的GND管脚相连;所述线缆输入端的VBUS管脚通过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二线缆输出端的VBUS2管脚相连,且所述第二开关通过第二电阻和第二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第二线缆输出端的GND管脚相连;所述线缆输入端的VBUS管脚通过所述第三开关与所述第三线缆输出端的VBUS3管脚相连,且所述第三开关通过第三电阻和第三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第三线缆输出端的GND管脚相连。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多接口快速充电线缆,包括线缆输入端和与所述线缆输入端相连的多个线缆输出端,其中所述多个线缆输出端相互并联,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输入端的VBUS管脚通过一个开关与对应的线缆输出端的VBUS管脚相连,且所述开关通过电阻和发光二极管与对应的线缆输出端的GND管脚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接口快速充电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线缆输出端包括第一线缆输出端、第二线缆输出端以及第三线缆输出端,且所述线缆输入端的VBUS管脚通过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线缆输出端的VBUS管脚相连,所述线缆输入端的VBUS管脚通过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二线缆输出端的VBUS管脚相连,所述线缆输入端的VBUS管脚通过第三开关与所述第三线缆输出端的VBUS管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接口快速充电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通过第一电阻和第一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第一线缆输出端的GND管脚相连,所述第二开关通过第二电阻和第二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第二线缆输出端的GND管脚相连,所述第三开关通过第三电阻和第三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第三线缆输出端的GND管脚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接口快速充电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输入端的D-管脚和所述第一线缆输出端的D-管脚相连,所述线缆输入端的D+管脚和所述第一线缆输出端的D+管脚相连,所述线缆输入端的GND管脚和所述第一线缆输出端的GND管脚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接口快速充电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输入端的D-管脚和所述第二线缆输出端的D-管脚相连,所述线缆输入端的D+管脚和所述第二线缆输出端的D+管脚相连,所述线缆输入端的GND管脚和所述第二线缆输出端的GND管脚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接口快速充电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输入端是USBStandard-A公头,所述第一线缆输出端是USB Type-C公头,所述第二线缆输出端是Micro-USB公头,所述第三线缆输出端是Lightning公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接口快速充电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串联接至PMOS管的S管脚。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接口快速充电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串联接至PMOS管的D管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276812.8U CN206650453U (zh) | 2017-03-21 | 2017-03-21 | 多接口快速充电线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276812.8U CN206650453U (zh) | 2017-03-21 | 2017-03-21 | 多接口快速充电线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650453U true CN206650453U (zh) | 2017-11-17 |
Family
ID=60279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27681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50453U (zh) | 2017-03-21 | 2017-03-21 | 多接口快速充电线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65045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10831A (zh) * | 2017-12-25 | 2018-06-01 | 深圳市易路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共享充电宝的充电线故障检测方法 |
WO2023045967A1 (zh) * | 2021-09-26 | 2023-03-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充电系统、终端充电方法及存储介质 |
-
2017
- 2017-03-21 CN CN201720276812.8U patent/CN20665045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10831A (zh) * | 2017-12-25 | 2018-06-01 | 深圳市易路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共享充电宝的充电线故障检测方法 |
WO2023045967A1 (zh) * | 2021-09-26 | 2023-03-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充电系统、终端充电方法及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116873U (zh) | 快充转接头及快充线缆结构 | |
US9912016B2 (en) | Link for battery power transfer betwe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 |
CN206650453U (zh) | 多接口快速充电线缆 | |
CN106532337A (zh) | 一种组合式usb集线器 | |
CN211579139U (zh) | 二合一充电线和充电器 | |
CN113422521A (zh) | 一种带lightning母接口的电源适配器及充电装置 | |
CN202474946U (zh) | 一种多路电源 | |
CN205646382U (zh) | 一种数据线组件及充电器组件 | |
CN202206159U (zh) | 广用型usb充电器 | |
CN109004708B (zh) | 一种充电设备和移动终端 | |
CN204088822U (zh) | 一种多功能usb数据线 | |
CN203014115U (zh) | 移动设备转接器 | |
US20150229228A1 (en) | Usb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 |
CN204706725U (zh) | 一种充电数据线 | |
CN205377439U (zh) | 一种移动充电装置 | |
KR200476271Y1 (ko) | 다기능 usb 케이블 | |
CN209658930U (zh) | 具有唤醒开关的充电结构 | |
CN203135518U (zh) | 多功能手机充电器 | |
CN207559221U (zh) | 一种多功能数据线 | |
CN106655350B (zh) | 一种包含无线充电保护套和无线充电系统的装置 | |
CN206313253U (zh) | 一种自动连接USB Type‑C磁吸传输线 | |
CN205790822U (zh) | 一种充电线 | |
CN105656137B (zh) | 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电路和系统及移动终端 | |
CN205081330U (zh) | 一种usb线缆 | |
CN205122830U (zh) | 一种辅助充电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1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