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54692A - 一种环境温度计算方法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境温度计算方法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54692A
CN108954692A CN201810860061.3A CN201810860061A CN108954692A CN 108954692 A CN108954692 A CN 108954692A CN 201810860061 A CN201810860061 A CN 201810860061A CN 108954692 A CN108954692 A CN 1089546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sensor
detection
sensor
detection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6006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54692B (zh
Inventor
廖哲永
孙方华
扶胜根
龚康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6006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546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54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546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546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546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4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one central controller connected to several sub-control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境温度计算方法及空调器,该方法包括:在空调器上电后,判断当前获取的检测温度的个数,当获取到两个检测温度且所述两个检测温度分别来自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以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的差值计算环境温度;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空调器的回风口,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空调器对应的线控器或遥控器。即本申请能够根据当前获取的检测温度的个数及来源情况来计算室内环境温度,提高了环境温度检测的准确性,实现了空调器的准确控制,提高了用户使用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环境温度计算方法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境温度计算方法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系统中,需要根据室内环境温度控制空调器的运行,由于空调安装位置以及空气本身特性,在制热模式时,热空气聚集在房间上层区间,易导致空调达温停机;在制冷模式时,冷空气下沉,易导致体感较冷。因此,如何实现室内环境温度的准确检测,进而对空调器的运行进行准确控制,提升用户使用舒适度,一直以来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关注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环境温度计算方法及空调器,以提升环境温度检测的准确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境温度计算方法,应用于空调器,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空调器上电后,判断当前获取的检测温度的个数;
当获取到两个检测温度且所述两个检测温度分别来自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以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的差值计算环境温度;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空调器的回风口,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空调器对应的线控器或遥控器。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器存储有第一预设值,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以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的差值计算环境温度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的差值以及所述第一预设值分别计算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对应的百分比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对应的百分比;
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对应的百分比、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对应的百分比、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计算所述环境温度。
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线控器上时,所述环境温度的计算公式为:
T=Txk*(0.5+△T1/(2TMAX1))+Thf*(0.5-△T1/(2TMAX1)),其中,T为所述环境温度,Thf为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Txk为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0.5+△T1/(2TMAX1))为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对应的百分比,(0.5-△T1/(2TMAX1))为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对应的百分比,TMAX1为所述第一预设值,△T1=|Thf-Txk|为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的差值。
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遥控器上时,所述环境温度的计算公式为:
T=Tyk*(0.5+△T2/(2TMAX2))+Thf*(0.5-△T2/(2TMAX2)),其中,T为所述环境温度,Thf为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Tyk为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0.5+△T2/(2TMAX2))为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对应的百分比,(0.5-△T2/(2TMAX2))为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对应的百分比,TMAX2为所述第一预设值,△T2=|Thf-Tyk|为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的差值。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获取到三个检测温度且所述三个检测温度分别来自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的平均值以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所述平均值的差值计算环境温度;其中,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线控器上,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遥控器上。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器存储有第二预设值,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的平均值以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所述平均值的差值计算环境温度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所述平均值的差值以及所述第二预设值分别计算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对应的百分比和所述平均值对应的百分比;
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对应的百分比、所述平均值对应的百分比、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和所述平均值计算所述环境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环境温度的计算公式为:
T=(Txk+Tyk)*0.5*(0.5+△T3/(2TMAX3))+Thf*(0.5-△T3/(2TMAX3)),其中,T为所述环境温度,Thf为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Txk为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Tyf为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Txk+Tyk)*0.5)为所述平均值,(0.5-△T3/(2TMAX3))为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对应的百分比,(0.5+△T3/(2TMAX3))为所述平均值对应的百分比,TMAX3为所述第二预设值,△T3=|Thf-(Txk+Tyk)*0.5|为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所述平均值的差值。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获取到两个检测温度且所述两个检测温度分别来自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时,计算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的平均值并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环境温度;其中,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线控器上,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遥控器上。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获取到一个检测温度且所述检测温度来自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和预设的补偿值计算环境温度。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控制器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控制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在空调器上电后,判断当前获取的检测温度的个数,当获取到两个检测温度且所述两个检测温度分别来自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以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的差值计算环境温度;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空调器的回风口,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空调器对应的线控器或遥控器。即本申请能够根据当前获取的检测温度的个数及来源情况来计算室内环境温度,提高了环境温度检测的准确性,实现了空调器的准确控制,提高了用户使用舒适度。
所述空调器与上述空调控制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环境温度计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仅配置线控器时温度传感器的分布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仅配置遥控器时温度传感器的分布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同时配置遥控器和线控器时温度传感器的分布示意图。
附图标记:1-空调器;2-控制器;3-存储器;4-遥控器;5-线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器1的结构框图。该空调器1包括控制器2及存储器3,所述控制器2与所述存储器3电连接,所述控制器2和存储器3均设置在空调内机中。在本实施例中,该空调器1还可包括与控制器2通信的遥控器4、线控器5,用户通过操作遥控器4或线控器5可控制空调内机工作。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选择遥控器4和线控器5中的其中一个作为空调内机的控制设备,也可以将遥控器4和线控器5均作为空调内机的控制设备,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3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如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环境温度计算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控制器2通过读取并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内的软件程序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及数据处理。具体地,该空调器1在上电运行过程中,控制器2需要根据实时获取的室内环境的检测温度实现室内环境温度的调节,故空调器1的回风口处、遥控器4以及线控器5中均可设置温度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空调器1的回风口处的温度、遥控器4所处环境的温度和线控器5所处环境的温度;由于空调器1的回风口通常设置在室内环境的上层空间,而遥控器4在室内的放置高度和线控器5在室内的安装高度通常低于空调内机安装高度,故控制器2通过回风口处、遥控器4以及线控器5中设置的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温度来计算环境温度,使得室内温度采集更加均匀准确,即计算出的环境温度也更接近于室内的真实温度;而环境温度计算的准确性也进一步保证了空调器1调节室内温度的准确性,进而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
请参照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环境温度计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环境温度计算方法并不以图2以及以下所述的具体顺序为限制,应当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的环境温度计算方法其中部分步骤的顺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相互交换,或者其中的部分步骤也可以省略或删除。该环境温度计算方法可应用于上述的控制器2中,下面将对图2所示的具体流程进行详细阐述。
步骤S101,在所述空调器1上电后,判断当前获取的检测温度的个数。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2根据空调器1的不同配置情况,获取的检测温度的个数及来源有所不同,进而在计算环境温度时采取的算法也不相同。例如,当空调器1中仅配置线控器5作为空调内机的控制设备时,如图3所示,该空调器1的回风口处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线控器5中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及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2电连接,控制器2能获取回风口处设置的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和线控器5中设置的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当空调器1中仅配置遥控器4作为空调内机的控制设备时,如图4所示,该空调器1的回风口处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遥控器4中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2电连接,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2无线通信连接,控制器2能获取回风口处设置的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和遥控器4中设置的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控制器2在上述两种情形下,执行步骤S102。
当空调器1中同时配置遥控器4和线控器5作为空调内机的控制设备时,如图5所示,该空调器1的回风口处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线控器5中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遥控器4中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2电连接,第三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2无线通信连接,控制器2能获取回风口处设置的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线控器5中设置的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和遥控器4中设置的第三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控制器2在该情形下执行步骤S103。
在图5所示的空调器1中,若回风口处设置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发生故障,则控制器2仅能获取线控器5中设置的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和遥控器4中设置的第三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控制器2在该情形下执行步骤S104。
当空调器1中未配置遥控器4和线控器5,或者配置的遥控器4或线控器5发生了故障,导致控制器2仅能获得回风口处设置的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时,该控制器2在该情形下执行步骤S105。
可见,本申请提供的空调器1在上电后,控制器2能够根据当前获取的检测温度的个数以及每个检测温度的来源,确定当前空调系统中温度传感器的分布情况,进而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算法处理。
步骤S102,当获取到两个检测温度且所述两个检测温度分别来自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以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的差值计算环境温度;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空调器1的回风口,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空调器1对应的线控器5或遥控器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1存储有第一预设值,该步骤S102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的差值以及所述第一预设值分别计算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对应的百分比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对应的百分比;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对应的百分比、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对应的百分比、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计算所述环境温度。
以图3所示的空调器1为例,由于线控器5的安装高度低于空调内机的安装高度,故线控器5中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更接近人体的体感温度,控制器2在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后,根据公式T=Txk*(0.5+△T1/(2TMAX1))+Thf*(0.5-△T1/(2TMAX1))可计算出最终的环境温度,其中,T为所述环境温度,Thf为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Txk为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0.5+△T1/(2TMAX1))为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对应的百分比,(0.5-△T1/(2TMAX1))为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对应的百分比,TMAX1为所述第一预设值,△T1=|Thf-Txk|为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的差值。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值TMAX1为控制器2中预存的一个常数,是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的差值△T1的最大值,当△T1变大时,Txk对应的百分比(0.5+△T1/(2TMAX1))逐渐增大,Thf对应的百分比(0.5-△T1/(2TMAX1))逐渐减小。
以图4所示的空调器1为例,由于遥控器4的放置高度低于空调内机的安装高度,故遥控器4中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更接近人体的体感温度,控制器2在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后,根据公式T=Tyk*(0.5+△T2/(2TMAX2))+Thf*(0.5-△T2/(2TMAX2))可计算出最终的环境温度,其中,T为所述环境温度,Thf为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Tyk为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0.5+△T2/(2TMAX2))为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对应的百分比,(0.5-△T2/(2TMAX2))为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对应的百分比,TMAX2为所述第一预设值,△T2=|Thf-Tyk|为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的差值。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值TMAX2为控制器2中预存的一个常数,是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的差值△T2的最大值,TMAX2与上述的TMAX1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T2变大时,Tyk对应的百分比(0.5+△T2/(2TMAX2))逐渐增大,Thf对应的百分比(0.5-△T2/(2TMAX2))逐渐减小。
步骤S103,当获取到三个检测温度且所述三个检测温度分别来自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的平均值以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所述平均值的差值计算环境温度;其中,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线控器5上,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遥控器4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1存储有第二预设值,该步骤S103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所述平均值的差值以及所述第二预设值分别计算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对应的百分比和所述平均值对应的百分比,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对应的百分比、所述平均值对应的百分比、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和所述平均值计算所述环境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线控器5中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遥控器4中的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比较接近,故可以对线控器5中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遥控器4中的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进行平均处理得到平均值后,再根据该平均值与回风口处设置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计算最终的环境温度。以图5所示的空调器1为例,控制器2在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及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后,根据公式T=(Txk+Tyk)*0.5*(0.5+△T3/(2TMAX3))+Thf*(0.5-△T3/(2TMAX3))可计算出最终的环境温度,其中,T为所述环境温度,Thf为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Txk为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Tyf为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Txk+Tyk)*0.5)为所述平均值,(0.5-△T3/(2TMAX3))为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对应的百分比,(0.5+△T3/(2TMAX3))为所述平均值对应的百分比,TMAX3为所述第二预设值,△T3=|Thf-(Txk+Tyk)*0.5|为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所述平均值的差值。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设值TMAX3为控制器2中预存的一个常数,是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所述平均值的差值△T3的最大值。
步骤S104,当获取到两个检测温度且所述两个检测温度分别来自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时,计算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的平均值并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环境温度;其中,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线控器5上,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遥控器4上。
以图5所示的空调器1为例,若回风口处设置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发生故障,则控制器2不能获取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仅能获取线控器5中设置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和遥控器4中设置的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由于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比较接近,并且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均与用户在当前环境中的体感温度接近,故将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的平均值作为环境温度,与实际室内环境的温度相比差异较小。
步骤S105,当获取到一个检测温度且所述检测温度来自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和预设的补偿值计算环境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空调器1的不同工作模式,可预先设置不同的补偿值,例如,空调器1处于制冷模式时对应的补偿值为A,空调器1处于制热模式时对应的补偿值为B,则控制器2在只获取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时,判断当前空调器1处于哪种工作模式,当处于制冷模式时,则可依据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补偿值A计算环境温度;当处于制热模式时,则可依据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补偿值B计算环境温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环境温度计算方法及空调器,在空调器上电后,判断当前获取的检测温度的个数,当获取到两个检测温度且所述两个检测温度分别来自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以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的差值计算环境温度;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空调器的回风口,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空调器对应的线控器或遥控器。即本申请能够根据当前获取的检测温度的个数及来源情况来计算室内环境温度,使室内温度采集更加均匀准确,提高了环境温度检测的准确性,实现了空调器的准确控制,提高了用户使用舒适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环境温度计算方法,应用于空调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空调器(1)上电后,判断当前获取的检测温度的个数;
当获取到两个检测温度且所述两个检测温度分别来自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以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的差值计算环境温度;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空调器(1)的回风口,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空调器(1)对应的线控器(5)或遥控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温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1)存储有第一预设值,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以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的差值计算环境温度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的差值以及所述第一预设值分别计算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对应的百分比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对应的百分比;
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对应的百分比、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对应的百分比、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计算所述环境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境温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线控器(5)上时,所述环境温度的计算公式为:
T=Txk*(0.5+△T1/(2TMAX1))+Thf*(0.5-△T1/(2TMAX1)),其中,T为所述环境温度,Thf为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Txk为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0.5+△T1/(2TMAX1))为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对应的百分比,(0.5-△T1/(2TMAX1))为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对应的百分比,TMAX1为所述第一预设值,△T1=|Thf-Txk|为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的差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境温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遥控器(4)上时,所述环境温度的计算公式为:
T=Tyk*(0.5+△T2/(2TMAX2))+Thf*(0.5-△T2/(2TMAX2)),其中,T为所述环境温度,Thf为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Tyk为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0.5+△T2/(2TMAX2))为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对应的百分比,(0.5-△T2/(2TMAX2))为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对应的百分比,TMAX2为所述第一预设值,△T2=|Thf-Tyk|为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的差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温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获取到三个检测温度且所述三个检测温度分别来自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的平均值以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所述平均值的差值计算环境温度;其中,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线控器(5)上,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遥控器(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境温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1)存储有第二预设值,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的平均值以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所述平均值的差值计算环境温度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所述平均值的差值以及所述第二预设值分别计算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对应的百分比和所述平均值对应的百分比;
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对应的百分比、所述平均值对应的百分比、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和所述平均值计算所述环境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境温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温度的计算公式为:
T=(Txk+Tyk)*0.5*(0.5+△T3/(2TMAX3))+Thf*(0.5-△T3/(2TMAX3)),其中,T为所述环境温度,Thf为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Txk为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Tyf为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Txk+Tyk)*0.5)为所述平均值,(0.5-△T3/(2TMAX3))为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对应的百分比,(0.5+△T3/(2TMAX3))为所述平均值对应的百分比,TMAX3为所述第二预设值,△T3=|Thf-(Txk+Tyk)*0.5|为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所述平均值的差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温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获取到两个检测温度且所述两个检测温度分别来自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时,计算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的平均值并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环境温度;其中,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线控器(5)上,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遥控器(4)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温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获取到一个检测温度且所述检测温度来自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和预设的补偿值计算环境温度。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2)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3),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控制器(2)读取并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0860061.3A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环境温度计算方法及空调器 Active CN1089546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60061.3A CN108954692B (zh)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环境温度计算方法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60061.3A CN108954692B (zh)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环境温度计算方法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54692A true CN108954692A (zh) 2018-12-07
CN108954692B CN108954692B (zh) 2020-11-20

Family

ID=64465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60061.3A Active CN108954692B (zh)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环境温度计算方法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54692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0691A (zh) * 2019-04-01 2019-07-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操器的温度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0207335A (zh) * 2019-06-24 2019-09-06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控制设备、检测方法、空调器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20289A (zh) * 2019-05-29 2019-09-1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2303808A (zh) * 2020-10-28 2021-02-02 广东Tcl智能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009868A (zh) * 2019-12-20 2021-06-22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监控系统和监控方法
CN113483919A (zh) * 2021-06-30 2021-10-08 启北公司 一种温度校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4440320A (zh) * 2022-02-28 2022-05-06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41703A1 (en) * 2010-08-11 2012-02-16 Crossbow Technology Inc.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Correction Using Multiple Temperature Sensors
CN104067118A (zh) * 2014-06-27 2014-09-24 深圳华盛昌机械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传感器数值补偿方法、装置及空气质量检测仪
CN104330181A (zh) * 2014-10-21 2015-02-04 苏州德鲁森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多个传感器克服误差的温度测量方法
CN106123255A (zh) * 2016-09-14 2016-11-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及空调
CN107023936A (zh) * 2017-03-09 2017-08-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41703A1 (en) * 2010-08-11 2012-02-16 Crossbow Technology Inc.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Correction Using Multiple Temperature Sensors
CN104067118A (zh) * 2014-06-27 2014-09-24 深圳华盛昌机械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传感器数值补偿方法、装置及空气质量检测仪
CN104330181A (zh) * 2014-10-21 2015-02-04 苏州德鲁森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多个传感器克服误差的温度测量方法
CN106123255A (zh) * 2016-09-14 2016-11-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及空调
CN107023936A (zh) * 2017-03-09 2017-08-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0691A (zh) * 2019-04-01 2019-07-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操器的温度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0220289A (zh) * 2019-05-29 2019-09-1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0220289B (zh) * 2019-05-29 2020-11-0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0207335A (zh) * 2019-06-24 2019-09-06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控制设备、检测方法、空调器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09868A (zh) * 2019-12-20 2021-06-22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监控系统和监控方法
CN112303808A (zh) * 2020-10-28 2021-02-02 广东Tcl智能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483919A (zh) * 2021-06-30 2021-10-08 启北公司 一种温度校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4440320A (zh) * 2022-02-28 2022-05-06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4440320B (zh) * 2022-02-28 2023-10-27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54692B (zh) 2020-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54692A (zh) 一种环境温度计算方法及空调器
EP3007016B1 (en) Central control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facilities, facility control system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facility control method
KR102157072B1 (ko) 공조장치 또는 공조시스템의 온도 제어장치 및 방법
CN105091217A (zh) 空调器智能控制方法
CN109751731B (zh) 一种空调机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910236B (zh) 控制空调的方法及装置
JP6868798B2 (ja) 環境推定装置、及び、環境推定方法
CN104729002A (zh) 空调器的温度调节方法、温度调节系统和空调器
CN105094061A (zh) 一种用于调节机房服务器温度的方法与设备
CN109654660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04566839A (zh) 空调系统喷气增焓的控制方法
CN104697668A (zh) 温度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9140713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86314A (zh) 空调器的智能送风调节方法及空调器
CN108917088B (zh) 一种体感风量调节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1895583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
CN108413569A (zh) 一种空调温度调节系统及方法
CN110297477A (zh) 使用恒温器数据的hvac故障检测的系统
CN113494763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09028490A (zh) 一种房门内外温差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5066350A (zh) 温度控制装置、温度调节系统和温度控制方法
US11906175B2 (en) Orientation-based HVAC control
CN108917134B (zh) 一种体感风量调节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0794701A (zh) 基于空调机器人的环境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8375257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