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48292B - 人参皂苷Re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制备方法及所得材料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人参皂苷Re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制备方法及所得材料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48292B
CN108948292B CN201710385115.0A CN201710385115A CN108948292B CN 108948292 B CN108948292 B CN 108948292B CN 201710385115 A CN201710385115 A CN 201710385115A CN 108948292 B CN108948292 B CN 1089482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insenoside
solution
functional monomer
polymeric material
styr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8511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48292A (zh
Inventor
韩旭
张伟
于媛媛
陈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ZIXIN PHARMACEUTICAL INDUSTRI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ZIXIN PHARMACEUTICAL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ZIXIN PHARMACEUTICAL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LIN ZIXIN PHARMACEUTICAL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8511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482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482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482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482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482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reformed graft 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5/00Separa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treatment of liquids with solid sorbents; Apparatus therefor
    • B01D15/08Selective adsorption, e.g. chromatograph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22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
    • B01J20/26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B01J20/268Polymers created by use of a template, e.g.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12/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 C08F212/02Monomers containing only on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
    • C08F212/04Monomers containing only on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 containing one ring
    • C08F212/06Hydrocarbons
    • C08F212/08Styr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51/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saccharid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5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aromatic monomers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12/00
    • C08F257/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aromatic monomers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12/00 on to polymers of styrene or alkyl-substituted styre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参皂苷Re分子印迹聚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所得材料与应用,所述方法如下:(1)将人参皂苷Re与功能单体A加入溶剂A中,得到预交联溶液,(2)制备β‑环糊精改性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印迹载体,(3)将预交联溶液与改性的印迹载体混合,加入交联剂与引发剂,聚合得到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前驱体,(4)洗脱其中的人参皂苷Re,得到人参皂苷Re分子印迹聚合材料。本发明所述方法利用物理包合和氢键作用的双重作用对人参皂苷Re进行吸附,这样,得到的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可以实现高分离效率,同时,所述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具有对人参皂苷Re具有较强亲和力的三维空间结构,对人参皂苷Re具有高选择性,且可以重复使用。

Description

人参皂苷Re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制备方法及所得材料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印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尤其涉及一种人参皂苷Re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制备方法及所得材料与应用。
背景技术
人参皂苷是人参的主要有效成分,它具有人参的主要生理活性,现已明确知道的人参皂苷单体约有50余种,在人参中的含量占4%左右,具有促进物质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疲劳、抗衰老等作用。其中,人参皂苷Re作为人参皂苷提取物中的有效组分,具有抑制中枢神经、抗心力衰竭、抗心率不齐、增智与改善记忆、有效改善老年痴呆症状和增进智力发育、提高记忆力、促进刺激副肾皮质荷尔蒙分泌作用、改善睡眠、改善女性更年期综合症、帕金森综合症等作用。
目前,人参皂苷Re的提取分离方法主要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和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以及溶剂沉淀法。由于人参皂苷之间结构相似,理化性质差别小,单体之间的分配行为接近,因此分离难度大。并且,大孔吸附树脂的洗脱需要大量溶剂,成本高,工业化生产难度大;而HSCCC法虽然制备的产品纯度高,分离效率差,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虽然近年来,关于天然产物分离提取的报道较多,但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方法很少。因此获取高纯度人参皂苷Re单体的方法的局限一直是制约人参皂苷单体科学研究和医药临床应用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锐意研究,首先制备了一种β-环糊精改性的印迹载体,同时,对人参皂苷Re和烷基丙烯酸进行预交联,得到预交联溶液,然后使所述预交联溶液在所述印迹载体上聚合,得到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前驱体,最后,对所述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前驱体中的人参皂苷Re进行洗脱,得到一种人参皂苷Re分子印迹聚合材料,所述聚合物中留有人参皂苷Re的空间记忆位点,可以进行人参皂苷Re的吸附分离,从而完成本发明。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人参皂苷Re分子印迹聚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种人参皂苷Re分子印迹聚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人参皂苷Re与功能单体A加入溶剂A中,得到预交联溶液;
步骤2、制备β-环糊精改性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印迹载体;
步骤3、将步骤1得到的预交联溶液和步骤2得到的印迹载体混合,并加入交联剂与引发剂,进行聚合,得到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前驱体;
步骤4、洗脱步骤3得到的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前驱体中的人参皂苷Re,得到人参皂苷Re分子印迹聚合材料。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人参皂苷Re分子印迹聚合材料,优选地,所述材料采用上述方法制得。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上述分子印迹聚合材料用于吸附分离人参皂苷Re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实施例1得到的分子印迹聚合材料的红外谱图;
图2示出实施例1得到的分子印迹聚合材料的扫描电镜图一;
图3示出实施例1得到的分子印迹聚合材料扫描电镜图二;
图4示出所述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人参皂苷Re的吸附容量;
图5示出所述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在不同振荡吸附时间条件下对人参皂苷Re的吸附容量;
图6示出所述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在不同初始浓度条件下对人参皂苷Re的吸附容量;
图7示出实施例、对比例1~2得到的材料分别对人参皂苷Re、Rg1和Rb1的选择性吸附容量;
图8示出本发明所述分子印迹材料对人参皂苷Re的重复使用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将随着这些说明而变得更为清楚、明确。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人参皂苷Re分子印迹聚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人参皂苷Re与功能单体A加入溶剂A中,得到预交联溶液。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1中,所述功能单体A为含有羧基或酰胺基的单体,优选如式(I)或式(II)所示:
Figure BDA0001306148350000031
其中,在式(I)和式(II)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或C1~C4的烷基,优选选自氢或C1~C3的烷基,更优选选自氢或C1~C2的烷基。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中,所述功能单体A如式(I)所示。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中,所述功能单体A选自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和丁烯酸中的一种或几种,例如甲基丙烯酸。
其中,由于人参皂苷Re具有多个羟基,因此,在步骤1中,将人参皂苷Re与功能单体A混合,这样,两者之间会由于很强氢键作用力而进行结合,得到预交联溶液。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1中,人参皂苷Re与功能单体A的摩尔比为0.1:(3~10)。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中,人参皂苷Re与功能单体A的摩尔比为0.1:(5~8)。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中,人参皂苷Re与功能单体A的摩尔比为0.1:6。
其中,使功能单体A过量,这样,可以保证几乎所有的人参皂苷分子均与功能单体A进行氢键作用,实现预交联。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中,所述溶剂A选自无水二甲基甲酰胺和/或无水二甲基亚砜。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中,所述溶剂A选自无水二甲基亚砜。
其中,人参皂苷Re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同时又不能选择醇类溶剂,因此,选择无水二甲基甲酰胺和/或无水二甲基亚砜。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1中,所述人参皂苷Re与溶剂A的重量比为1:(300~600)。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中,所述人参皂苷Re与溶剂A的重量比为1:(400~600)。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中,所述人参皂苷Re与溶剂A的重量比为1:(500~600)。
步骤2、制备β-环糊精改性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印迹载体。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2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2.1、将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和引发剂混合,得到聚合体系;
步骤2.2、将水、无机盐以及聚乙烯醇混合,然后加入步骤2.1得到的聚合体系中,加热进行反应,得到苯乙烯-二乙烯基苯聚合物;
步骤2.3、将β-环糊精和功能单体B混合,然后加入溶剂B以及三氟化硼乙醇溶液,再将步骤2.2得到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聚合物加入其中,加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进行后处理,得到β-环糊精改性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印迹载体。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2.1中,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和引发剂的重量比为(6~9):(1~4):0.05。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和引发剂的重量比为(7.5~8.5):(1.5~2.5):0.05。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和引发剂的重量比为8:2:0.05。
其中,苯乙烯在使用前进行了处理,去除了其中的阻聚剂。并且,步骤2的目的是制备β-环糊精改性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印迹载体,具体地,步骤2.2先得到苯乙烯-二乙烯基苯聚合物,在所述聚合物中具有未反应的双键(源自二乙烯基苯),然后在步骤3中,在硫酸钠和三氟化硼的作用下,使β-环糊精和功能单体B与未反应的双键分别进行亲核和亲电加成反应。而在苯乙烯-二乙烯基苯聚合物中未反应的双键属于二乙烯基苯中的双键,因此,二乙烯基苯的用量不能太少,若太少则后期β-环糊精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改性位点较少,但是二乙烯基苯的用量也不能太多,太多的话会形成超支化甚至交联结构,阻碍微球中的孔道,影响其后期使用。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2.1中,所述引发剂选自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和过氧化二苯甲酰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2.1中,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
其中,所述偶氮二异丁腈在使用前进行纯化处理,优选在无水乙醇中结晶。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2.2中,所述聚乙烯醇为分子量为1000~3000g/mol的聚乙烯醇。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2.2中,所述聚乙烯醇为分子量为1500~2500g/mol的聚乙烯醇。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2.2中,所述聚乙烯醇为分子量为1500~2000g/mol的聚乙烯醇,例如聚乙烯醇1788。
其中,聚乙烯醇起分散作用,由于苯乙烯和二乙烯基苯为油溶性,而在步骤2.2中反应时采用水为溶剂,因此,当将其直接混合时会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而影响聚合,因此,加入聚乙烯醇作为分散剂,使苯乙烯和二乙烯基苯能够良好地分散于水中,进行悬浮聚合,形成苯乙烯-二乙烯基聚合物微球。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2.2中,水、无机盐和聚乙烯醇的重量比为(100~300):(0.5~1.5):0.2。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2.2中,水、无机盐和聚乙烯醇的重量比为(100~300):1:0.2。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无机盐为无机钠盐。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无机盐为硫酸钠、氯化钠和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无机盐为硫酸钠。
其中,无机盐的作用一是形成微孔结构,在聚合时加入无机盐,无机盐融入聚合体系中,而在后处理的水洗过程中,无机盐被洗掉,则微球中无机盐的位置形成微孔;其二,在无机盐的作用下,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在聚合过程中散热快、反应不剧烈,可以进行安全聚合。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2.2中,加热至60~100℃进行反应。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2.2中,加热至70~90℃进行反应。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2.2中,加热至85℃进行反应。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放手,在步骤2.3中,所述功能单体B为含有酯键和双键的单体,优选如式(III)所示:
Figure BDA0001306148350000071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式(III)中,R3选自C1~C6的烷基,R4选自氢或羟基,n为1~6。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式(III)中,R3选自C1~C3的烷基,例如甲基,R4选自羟基,n为1~3,例如2。
其中,在步骤2.3中,在三氟化硼的催化下,β-环糊精和功能单体B分别与步骤2.2中未反应的双键进行加成反应,得到β-环糊精改性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聚合物,其中,由于β-环糊精上含有多个羟基,因此,其进行亲电加成,而功能单体B则进行亲核加成,因此,需要选择具有给电基团的功能单体B,这样,才能进行亲核加成,实现改性。而选择功能单体B带有酯键的目的是提前加入可以进行氢键作用的位点,以防止步骤3中参与聚合的功能单体A较少。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2.3中,β-环糊精、功能单体B以及步骤2.2得到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聚合物的重量比为(1~4):1:(4~12)。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2.3中,β-环糊精、功能单体B以及步骤2.2得到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聚合物的重量比为(2~3):1:(6~10)。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2.3中,β-环糊精、功能单体B以及步骤2.2得到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聚合物的重量比为2:1:8。
其中,步骤2.3的目的是对步骤2.2得到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聚合物进行改性,采用β-环糊精和功能单体B进行改性,以β-环糊精的改性为主,若功能单体B用量过多,则给β-环糊精改性造成较大的位阻,从而影响β-环糊精的改性效果,因此,β-环糊精的用量稍多,而功能单体B的用量稍少。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2.3中,溶剂B选自无水二甲基甲酰胺和/或无水二甲基亚砜。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2.3中,溶剂B选自无水二甲基甲酰胺。
其中,β-环糊精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而只溶于极性较大的溶剂。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2.3中,在三氟化硼乙醇溶液中,三氟化硼的重量百分数为(1~3)%。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三氟化硼乙醇溶液中,三氟化硼的重量百分数为2%。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2.3中,溶剂B与三氟化硼乙醇溶液的体积比100:(0.01~0.03)。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2.3中,溶剂B与三氟化硼乙醇溶液的体积比100:(0.01~0.025)。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2.3中,加热至45℃~85℃下反应6~14h。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2.3中,加热至55℃~75℃下反应8~12h。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2.3中,加热至65℃下反应10h。
在本发明中,以β-环糊精改性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为印迹载体,其中,苯乙烯-二乙烯基苯聚合物微球为大孔吸附树脂,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有利于提高后期在利用时对人参皂苷Re的吸附。
步骤3、将步骤1得到的预交联溶液和步骤2得到的印迹载体混合,并加入交联剂与引发剂,进行聚合,得到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前驱体。
其中,由于β-环糊精具有内疏水外亲水的特性,当在步骤3中将步骤1得到的预交联溶液(Re+功能单体A)与步骤2得到的印迹载体(β-CD改性的微球)混合后,β-环糊精吸附人参皂苷Re,将Re的疏水端包合在β-CD的疏水内侧,而功能单体A与Re通过氢键结合为预交联结构,因此,当β-CD吸附Re时则实现了将整个预交联结构吸附至步骤2得到的印迹载体表面上。然后加入交联剂与引发剂,则功能单体A在印迹载体表面进行聚合,并且,在交联剂的作用下,功能单体A会与印迹载体上的功能单体B之间聚合,最终实现将预交联结构与印迹载体之间的共价键连接。
在本发明中,虽然人参皂苷Re也具有双键,但是在步骤3的聚合中,几乎没有人参皂苷Re的聚合,而只是进行功能单体A的聚合。原因有二:其一、功能单体A的活性远远大于人参皂苷Re,因此,在聚合时先进行功能单体A的聚合;其二,人参皂苷Re的双键疏水端被包合在β-CD的疏水内腔,增大了Re的聚合位阻,因此,在步骤3中预交联溶液即使进行了聚合,人参皂苷Re与功能单体A之间还是氢键作用连接,而非共价键,因此,在后期,人参皂苷Re可以进行洗脱。其中,可能也会存在少量的人参皂苷Re参与聚合的现象,但是其并不会影响最终材料对人参皂苷Re的吸附分离,因为,如果有少量的Re参与了聚合,那么其与功能单体A之间存在共价键连接,在后期洗脱时其不会被洗掉,继而不会进行吸附Re,因此,只是可吸附的Re位点减少而已,而且,即使有参加聚合的Re,也是少量的。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3中,所述引发剂选自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和过氧化二苯甲酰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3中,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
其中,所述偶氮二异丁腈在使用前进行纯化处理,优选在无水乙醇中结晶。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3中,所述交联剂选自二乙烯基苯、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3中,所述交联剂选自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或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3中,所述交联剂选自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其中,在步骤3中,交联剂的作用类似于架桥,即在功能单体A与印迹载体之间实现架桥作用,具体地,通过交联剂使功能单体A与印迹载体上的功能单体B进行聚合反应。其中,在步骤3中交联剂的用量相对较多,目的在于使功能单体A全部与功能单体B作用、架桥于印迹载体上,因为,在印迹载体的改性过程中,功能单体B的添加量较少,因此,为了使功能单体A全部通过交联剂与功能单体B聚合、继而架桥于印迹载体上,需要加入相对过量的交联剂。
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3中,交联剂、引发剂与人参皂苷Re的摩尔比为(5~30):(0.001~0.01):0.1。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3中,交联剂、引发剂与人参皂苷Re的摩尔比为(5~20):(0.001~0.005):0.1。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3中,交联剂、引发剂与人参皂苷Re的摩尔比为10:0.003:0.1。
其中,在步骤3中,即使加入了过量的交联剂,也不担心出现功能单体A交联过度而影响印迹载体的微孔性的问题出现,因为在聚合前,功能单体A已经通过β-CD的物理包合作用在印迹载体表面进行了分布,而且,交联位点为功能单体A与功能单体B之间的聚合,而功能单体B在印迹载体中进行了分布,且,在步骤2中,功能单体B的用量较少,即说明可交联位点较少,且已经分布均匀,说明交联密度已经在步骤2中已既定,在交联位点既定的情况下,加入过多的交联剂只会提高交联反应效率而对交联密度没有影响,即不会影响材料的微孔性。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3中,步骤2得到的印迹载体与人参皂苷Re的重量比为(10~15):(0.1~0.5)。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3中,步骤2得到的印迹载体与人参皂苷Re的重量比为(10~15):(0.1~0.5)。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3中,步骤2得到的印迹载体与人参皂苷Re的重量比为10:0.1。
在本发明中,人参皂苷Re与功能单体A附着于印迹载体的表面上,这样在后期易于洗脱。
步骤4、洗脱步骤3得到的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前驱体中的人参皂苷Re,得到人参皂苷Re分子印迹聚合材料。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4中,所述洗脱采用索氏提取法进行。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4中,进行洗脱的洗脱液采用甲醇、乙酸和水的混合液。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中,在所述洗脱液中,甲醇、乙酸和水的体积比为(10~15):(0.5~1):2,优选为12:0.5:2。
其中,以甲醇为主要的洗脱液,去替换人参皂苷Re与功能单体A之间的氢键,从而使人参皂苷Re洗脱掉,其中,加入少量乙酸的作用是防止万一单独使用甲醇时洗脱不彻底。而采用甲醇而不是乙醇的原因,在于乙醇的粘度相对较大,进入分子印迹孔道很困难,导致洗脱不彻底。
在本发明中,以人参皂苷Re为模板分子,β-环糊精改性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为印迹载体,以功能单体A和功能单体B为氢键作用位点,通过聚合反应制得对人参皂苷Re具有选择性吸附的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其中,区别于传统的分子印迹材料只通过氢键的作用捕获目标分子,本发明所述分子印迹聚合材料不仅可以通过氢键作用捕获人参皂苷Re,还可以进一步通过β-CD的物理包合作用吸附人参皂苷Re,有效减少了水分子对分子印迹作用位点的争夺,即降低水分子对印迹位点的干扰和竞争,使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在吸附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方面得到增强。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方法得到的分子印迹聚合材料。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材料具有微孔结构。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材料在红外谱图中,2923cm-1处为β-环糊精的特征吸收峰。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材料在红外谱图中,1704cm-1和1654cm-1处为甲基丙烯酸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的特征吸收峰。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分子印迹聚合材料用于吸附分离人参皂苷Re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进行人参皂苷Re的吸附分离时,将所述分子印迹聚合材料添加到人参皂苷Re溶液中,振荡作用下进行吸附分离。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振荡如下进行:于温度为20℃~40℃、转速为150~200rpm下,振荡50~180min,优选60~100min,更优选80min。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人参皂苷Re溶液为人参皂苷Re的乙醇/甲醇水溶液,优选为人参皂苷Re的乙醇水溶液。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人参皂苷Re的乙醇水溶液中,人参皂苷Re占90~98wt%,优选占95wt%。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人参皂苷Re的乙醇水溶液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30~50):(50~70)。
这样,在溶液中,人参皂苷Re为主要的成分,在吸附分离过程中,β-CD吸附Re,将其饱和于疏水空腔内,同时,人参皂苷Re伸展在外侧的亲水端可以重新替换掉洗脱液中甲醇与功能单体A或功能单体B之间的氢键,因此,通过物理包合和氢键的双重作用,实现吸附。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进行人参皂苷Re的吸附分离时,基于每升人参皂苷Re溶液,所述分子印迹聚合材料的用量为0.1~1g。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进行人参皂苷Re的吸附分离时,基于每升人参皂苷Re溶液,所述分子印迹聚合材料的用量为0.1~0.5g。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进行人参皂苷Re的吸附分离时,基于每升人参皂苷Re溶液,所述分子印迹聚合材料的用量为0.3~0.4g。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发明所述方法利用物理包合和氢键作用的双重作用对人参皂苷Re进行吸附,这样,得到的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可以实现高分离效率;
(2)本发明所述方法采用具有疏水性的内部空腔与人参皂苷Re之间稳定的主客体包合物,这样,有效减少水分子对分子印迹作用位点的争夺,使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在吸附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方面得到增强;
(3)本发明所述方法以β-环糊精作为生物质原料,β-环糊精是一种内部空腔为疏水性分子,外部为亲水性分析的环状低聚糖,由β-环糊精制备的分子印迹材料具有无毒、高吸附率,无污染的特点;
(4)本发明所述方法得到的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具有对人参皂苷Re具有较强亲和力的三维空间结构;
(5)本发明所述方法得到的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可以快速吸附溶液中的人参皂苷Re,且在β-环糊精的疏水空腔作用下对人参皂苷Re的包合作用和功能单体A提供的氢键作用的共同作用下能够有效的提高对人参皂苷Re的吸附效果,降低水分子对印迹位点的干扰和竞争,从而实现高选择性,高吸附量的吸附分离人参皂苷Re;
(6)本发明所述方法得到的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在进行人参皂苷Re的吸附时,具有吸附时间短,吸附效率高,选择性强等优点,并且,所述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具有性质稳定、重复使用性能好等优点,在医药天然产物中间体分离提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实施例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不过这些实施例仅仅是范例性,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任何限制。
实施例1
(1)制备预交联溶液:
取0.095g人参皂苷Re(0.1mmol Re)、0.516g甲基丙烯酸(6mmol)溶解于50mL二甲基亚砜中,获得预交联溶液。
(2)制备β-环糊精改性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印迹载体:
(2.1)取无色苯乙烯8.2g,二乙烯基苯1.8g及偶氮二异丁腈50mg(乙醇重结晶),完全溶解后,加入100mL蒸馏水;
(2.2)蒸馏水中提前溶解1g硫酸钠及0.2g聚乙烯醇1788,水浴加热温度为85℃,搅拌回流反应8h,停止搅拌,85℃下水浴加热12h,中速滤纸过滤聚合物,100℃沸水超声清洗聚合物2~3次,甲醇超声清洗聚合物1~2次,得到苯乙烯-二乙烯基苯聚合物;
(2.3)取β-环糊精1g和0.5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溶解于20mL的无水二甲基甲酰胺和三氟化硼的乙醇溶液中,三氟化硼的乙醇溶液体积为5μL(质量百分含量为2%),加入4g苯乙烯-二乙烯基苯聚合物,充分混合后,在65℃下水浴反应10h,中速滤纸过滤聚合物,丙酮超声清洗聚合物1~2次,甲醇超声清洗聚合物1~2次,得到β-环糊精改性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印迹载体。
(3)制备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前驱体:
取10gβ-环糊精改性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印迹载体加入到100mL的聚乙烯醇1788溶液中,其中聚乙烯醇的质量为0.2g,再加入1.982g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0mmol),水浴温度为80℃下搅拌1h,自然冷却至20℃,获得预聚合溶液;
将预交联溶液加入到装有预聚合溶液的三口烧瓶中,超声混合30min后,加入50mg的偶氮二异丁腈,通入氮气30min,密封,并将体系缓慢升温到60℃,升温幅度为每30min升温10℃,依次在转速为500rpm的搅拌条件下反应10h,在静置条件下反应12h,得到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前驱体。
(4)洗脱人参皂苷Re:
并用索氏提取器洗脱模板分子,洗脱液为甲醇、乙酸和蒸馏水的混合液,洗脱液体积为150mL,甲醇、乙酸、水的体积比为125:5:20;回流温度为100℃,冷凝器冷凝,提取时间为3h;最后用蒸馏水超声清洗聚合物至中性,将清洗后的聚合物在50℃下烘干12h,得到以人参皂苷Re为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材料(MIMs)。
对上述得到的分子印迹聚合材料进行红外检测,其红外谱图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3319cm-1波数下为羟基的伸缩振动吸收峰,说明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含有羟基;2923cm-1波数下为β-CD的特征吸收峰,表明β-CD键合在聚合物上;1704cm-1和1654cm-1波数附近的吸收峰,为甲基丙烯酸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的特征吸收峰。通过对红外谱图分析可知,聚合过程中β-CD、甲基丙烯酸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均成功键和在苯乙烯-二乙烯基苯聚合物上。
对得到的分子印迹聚合材料进行扫描电镜检测,得到其扫描电镜图,如图2所示,同时,图2进行局部放大,结果如图3所示。
实施例2
(1)制备预交联溶液:
取0.095g人参皂苷Re(0.1mmol Re)、0.688g甲基丙烯酰胺(8mmol)溶解于43mL二甲基亚砜中,获得预交联溶液。
(2)制备β-环糊精改性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印迹载体:
(2.1)取无色苯乙烯9g,二乙烯基苯1g及偶氮二异丁腈50mg(乙醇重结晶),完全溶解后,加入100mL蒸馏水;
(2.2)蒸馏水中提前溶解0.5g硫酸钠及0.2g聚乙烯醇1788,水浴加热温度为90℃,搅拌回流反应8h,停止搅拌,90℃下水浴加热12h,中速滤纸过滤聚合物,100℃沸水超声清洗聚合物2~3次,甲醇超声清洗聚合物1~2次,得到苯乙烯-二乙烯基苯聚合物;
(2.3)取β-环糊精1.25g和0.5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溶解于20mL的无水二甲基甲酰胺和三氟化硼的乙醇溶液中,三氟化硼的乙醇溶液体积为6μL(质量百分含量为3%),加入3g苯乙烯-二乙烯基苯聚合物,充分混合后,在75℃下水浴反应8h,中速滤纸过滤聚合物,丙酮超声清洗聚合物1~2次,甲醇超声清洗聚合物1~2次,得到β-环糊精改性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印迹载体。
(3)制备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前驱体:
取15gβ-环糊精改性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印迹载体加入到100mL的聚乙烯醇1788溶液中,其中聚乙烯醇的质量为0.2g,再加入5mmol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水浴温度为80℃下搅拌1h,自然冷却至20℃,获得预聚合溶液;
将预交联溶液加入到装有预聚合溶液的三口烧瓶中,超声混合30min后,加入50mg的偶氮二异丁腈,通入氮气30min,密封,并将体系缓慢升温到60℃,升温幅度为每30min升温10℃,依次在转速为500rpm的搅拌条件下反应10h,在静置条件下反应12h,得到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前驱体。
(4)洗脱人参皂苷Re:
并用索氏提取器洗脱模板分子,洗脱液为甲醇、乙酸和蒸馏水的混合液,洗脱液体积为150mL,甲醇、乙酸、水的体积比为125:5:20;回流温度为100℃,冷凝器冷凝,提取时间为3h;最后用蒸馏水超声清洗聚合物至中性,将清洗后的聚合物在50℃下烘干12h,得到以人参皂苷Re为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材料(MIMs)。
实施例3
(1)制备预交联溶液:
取0.095g人参皂苷Re(0.1mmol Re)、0.43g甲基丙烯酸(5mmol)溶解于35mL二甲基亚砜中,获得预交联溶液。
(2)制备β-环糊精改性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印迹载体:
(2.1)取无色苯乙烯8.5g,二乙烯基苯1.5g及偶氮二异丁腈50mg(乙醇重结晶),完全溶解后,加入100mL蒸馏水;
(2.2)蒸馏水中提前溶解1.5g硫酸钠及0.2g聚乙烯醇1788,水浴加热温度为70℃,搅拌回流反应8h,停止搅拌,70℃下水浴加热12h,中速滤纸过滤聚合物,100℃沸水超声清洗聚合物2~3次,甲醇超声清洗聚合物1~2次,得到苯乙烯-二乙烯基苯聚合物;
(2.3)取β-环糊精1.5g和0.5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溶解于20mL的无水二甲基甲酰胺和三氟化硼的乙醇溶液中,三氟化硼的乙醇溶液体积为4μL(质量百分含量为2%),加入5g苯乙烯-二乙烯基苯聚合物,充分混合后,在60℃下水浴反应12h,中速滤纸过滤聚合物,丙酮超声清洗聚合物1~2次,甲醇超声清洗聚合物1~2次,得到β-环糊精改性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印迹载体。
(3)制备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前驱体:
取10gβ-环糊精改性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印迹载体加入到100mL的聚乙烯醇1788溶液中,其中聚乙烯醇的质量为0.2g,再加入2.973g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5mmol),水浴温度为80℃下搅拌1h,自然冷却至20℃,获得预聚合溶液;
将预交联溶液加入到装有预聚合溶液的三口烧瓶中,超声混合30min后,加入50mg的偶氮二异丁腈,通入氮气30min,密封,并将体系缓慢升温到60℃,升温幅度为每30min升温10℃,依次在转速为500rpm的搅拌条件下反应10h,在静置条件下反应12h,得到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前驱体。
(4)洗脱人参皂苷Re:
并用索氏提取器洗脱模板分子,洗脱液为甲醇、乙酸和蒸馏水的混合液,洗脱液体积为150mL,甲醇、乙酸、水的体积比为125:5:20;回流温度为100℃,冷凝器冷凝,提取时间为3h;最后用蒸馏水超声清洗聚合物至中性,将清洗后的聚合物在50℃下烘干12h,得到以人参皂苷Re为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材料(MIMs)。
实施例4
(1)制备预交联溶液:
取0.095g人参皂苷Re(0.1mmol Re)、0.86g甲基丙烯酸(10mmol)溶解于30mL二甲基亚砜中,获得预交联溶液。
(2)制备β-环糊精改性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印迹载体:
(2.1)取无色苯乙烯7.5g,二乙烯基苯2.5g及偶氮二异丁腈50mg(乙醇重结晶),完全溶解后,加入200mL蒸馏水;
(2.2)蒸馏水中提前溶解1g硫酸钠及0.2g聚乙烯醇1788,水浴加热温度为85℃,搅拌回流反应8h,停止搅拌,85℃下水浴加热12h,中速滤纸过滤聚合物,100℃沸水超声清洗聚合物2~3次,甲醇超声清洗聚合物1~2次,得到苯乙烯-二乙烯基苯聚合物;
(2.3)取β-环糊精2g和0.5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溶解于20mL的无水二甲基甲酰胺和三氟化硼的乙醇溶液中,三氟化硼的乙醇溶液体积为3μL(质量百分含量为2%),加入6g苯乙烯-二乙烯基苯聚合物,充分混合后,在65℃下水浴反应10h,中速滤纸过滤聚合物,丙酮超声清洗聚合物1~2次,甲醇超声清洗聚合物1~2次,得到β-环糊精改性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印迹载体。
(3)制备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前驱体:
取8gβ-环糊精改性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印迹载体加入到100mL的聚乙烯醇1788溶液中,其中聚乙烯醇的质量为0.2g,再加入3.946g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20mmol),水浴温度为80℃下搅拌1h,自然冷却至20℃,获得预聚合溶液;
将预交联溶液加入到装有预聚合溶液的三口烧瓶中,超声混合30min后,加入50mg的偶氮二异丁腈,通入氮气30min,密封,并将体系缓慢升温到60℃,升温幅度为每30min升温10℃,依次在转速为500rpm的搅拌条件下反应10h,在静置条件下反应12h,得到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前驱体。
(4)洗脱人参皂苷Re:
并用索氏提取器洗脱模板分子,洗脱液为甲醇、乙酸和蒸馏水的混合液,洗脱液体积为150mL,甲醇、乙酸、水的体积比为125:5:20;回流温度为100℃,冷凝器冷凝,提取时间为3h;最后用蒸馏水超声清洗聚合物至中性,将清洗后的聚合物在50℃下烘干12h,得到以人参皂苷Re为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材料(MIMs)。
对比例
对比例1
重复实施例1的制备过程,区别在于:在步骤(1)中不加入人参皂苷Re,得到非分子印迹聚合材料(NIMs)。
对比例2
重复实施例1的制备过程,区别在于:只进行步骤(2),获得β-环糊精改性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印迹载体。
实验例
实验例1
将0.05g实施例1制得的分子印迹材料(MIMs)和对比例1制得的非分子印迹聚合材料(NIMs)分别置于50mL、初始浓度为200mg/L的人参皂苷Re溶液中,然后,两者均分别在20℃、30℃、40℃水浴环境下恒温振荡3h,振荡速度均为150rpm,离心分离,取上清液用0.45μm孔径的纤维素过滤器过滤,得到滤液。滤液中未被吸附的人参皂苷Re的浓度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波长203nm下进行测定,并计算对人参皂苷Re的吸附容量(Q,mg/g)。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滤液)中未被吸附的人参皂苷Re,并根据测量数据分析本发明人参皂苷Re的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对人参皂苷Re的吸附效果,测定结果见下表1和图4。
表1:不同温度条件下对人参皂苷Re的吸附容量
温度(℃) 20 30 40
MIMs(mg/g) 50.32 51.68 52.73
NIMs(mg/g) 14.57 15.21 16.04
由表1和图4可知,相较于非印迹聚合物,本发明所述方法得到的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对人参皂苷Re具有很强的吸附分离效果。而且随温度升高MIMs对人参皂苷Re的吸附容量变化幅度较小,适合在室温条件下实施对人参皂苷Re的吸附过程。
实验例2
将0.05g实施例1得到的MIMs和对比例1得到的NIMs分别置于50mL、初始浓度为200mg/L的人参皂苷Re溶液中,在水浴温度为25℃,150rpm下恒温振荡,从振荡开始计时0min、然后每隔20min取样检测溶液中未被吸附的人参皂苷Re浓度,振荡3h后结束。吸附后的溶液离心分离,取上清液用0.45μm孔径的纤维素过滤器过滤,得到滤液,完成对人参皂苷Re的吸附过程。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滤液)中未被吸附的人参皂苷Re,并根据测量数据分析本发明人参皂苷Re的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在不同吸附时间条件下对人参皂苷Re的吸附效果,测定结果见下表2和图5。
表2:不同振荡吸附时间条件下对人参皂苷Re的吸附容量
Figure BDA0001306148350000211
由表2和图5可知,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吸附量逐步增加。吸附80min后,基本达到吸附平衡。因此,本发明采用人参皂苷Re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吸附人参皂苷Re时间较短,且较合适吸附时间在60min~100min,最佳吸附时间为80min。
实验例3
将0.05g实施例1得到的MIMs和对比例1得到的NIMs分别独立地置于50mL、初始浓度为20mg/L、50mg/L、100mg/L、200mg/L、300mg/L的人参皂苷Re溶液中,在水浴温度为25℃,150rpm下恒温振荡,振荡80min后结束。吸附后的溶液离心分离,取上清液用0.45μm孔径的纤维素过滤器过滤,得到滤液,完成对人参皂苷Re的吸附过程。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滤液)中未被吸附的人参皂苷Re,并根据测量数据分析本发明人参皂苷Re的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对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e的吸附效果,测定结果见下表3和图6。
表3:不同初始浓度条件下对人参皂苷Re的吸附容量
浓度(mg/L) 20 50 100 200 300
MIMs(mg/g) 10.61 20.18 30.26 50.45 60.14
NIMs(mg/g) 7.58 10.30 12.55 15.28 20.33
由表3和图6可知,当人参皂苷Re初始浓度在20mg/L~300mg/L时,人参皂苷Re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对人参皂苷Re的吸附容量不断增加,并逐渐趋于饱和,分子印迹聚合材料的吸附效果明显高于非印迹聚合材料的吸附效果。
实验例4
将0.05g实施例1制得的MIMs、对比例1制得的NIMs和对比例2获得的印迹载体分别独立地置于50mL、初始浓度为200mg/L的人参皂苷Re溶液、人参皂苷Rg1溶液和人参皂苷Rb1溶液中,其中所述人参皂苷Rg1溶液或人参皂苷Rb1溶液均为人参皂苷Rg1标准品(质量百分含量不少于95.0%)或人参皂苷Rb1标准品(质量百分含量不少于95.0%)和乙醇水溶液(体积百分含量为30%~50%)混合制得。在水浴温度为25℃,150rpm下恒温振荡,振荡80min后结束。吸附后的溶液离心分离,取上清液用0.45μm孔径的纤维素过滤器过滤,得到滤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滤液中未被吸附的三种人参皂苷浓度。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滤液中未被吸附的三种人参皂苷浓度,并根据检测数据分析本发明人参皂苷Re的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对人参皂苷Re吸附选择性,测定结果见下表4和图7。
表4:印迹聚合材料和非印迹聚合材料对人参皂苷Re、Rg1和Rb1的选择性吸附容量
MIMs(mg/g) NIMs(mg/g) 印迹载体
人参皂苷Re 50.45 15.28 29.76
人参皂苷Rg1 30.84 25.51 28.52
人参皂苷Rb1 26.96 24.38 27.45
由表4和图7可知:
(1)根据本发明所述方法得到的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对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吸附容量分别为50.45mg/g、30.84mg/g和26.96mg/g;
(2)由对比例1得到的非印迹聚合材料对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吸附容量分别为15.28mg/g、25.51mg/g和24.38mg/g,说明本发明的人参皂苷Re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对人参皂苷Re具有较高的吸附选择性,其对人参皂苷Re的吸附容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结构类似物,而非印迹聚合材料对三种人参皂苷的吸附效果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选择吸附效果;
(3)由对比例2得到的印迹载体对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吸附容量分别为29.76mg/g、28.52mg/g和27.45mg/g,可见,印迹载体对三种人参皂苷单体不具有明显的吸附容量区别,说明本发明的印迹载体在未进行分子印迹聚合实验前不具有选择吸附性能。
同时,图7的结果表明本发明所述的表面分子印迹聚合材料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大小为: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因此本发明所述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对人参皂苷Re具有较强的选择吸附能力。
实验例5
(1)将0.05g实验例4实验组中吸附饱和后的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即为在本发明申请最佳吸附条件下的吸附饱和后的分子印迹聚合材料),用纯甲醇在25℃条件下超声30min,清洗3次,洗脱完毕后充分干燥,得到再生的人参皂苷Re分子印迹聚合材料。
(2)将0.05g上述(1)中的再生的分子印迹聚合材料置于50mL、初始浓度为200mg/L的人参皂苷Re溶液中。在水浴温度为25℃,150rpm下恒温振荡,振荡80min后结束。吸附后的溶液离心分离,取上清液用0.45μm孔径的纤维素过滤器过滤,得到滤液,完成对人参皂苷Re的吸附过程。
(3)反复重复上述(1)和上述(2),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滤液)中未被吸附的人参皂苷Re,并根据测量数据分析本发明人参皂苷Re的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对人参皂苷Re的重复使用效果,测定结果见图8。
由图8分析可知,在连续吸附-解吸循环20次后,本发明所述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对人参皂苷Re依然保存着91%以上的吸附能力,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效果,本发明的人参皂苷Re分子印迹聚合材料是一种有实际应用前景的选择性重复吸附人参皂苷Re且材料性质稳定的印迹聚合材料。
以上结合优选实施方式和范例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不过需要声明的是,这些具体实施方式仅是对本发明的阐述性解释,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任何限制。在不超出本发明精神和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内容及其实施方式进行各种改进、等价替换或修饰,这些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7)

1.一种人参皂苷Re分子印迹聚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人参皂苷Re与功能单体A加入溶剂A中,得到预交联溶液;
所述功能单体A如式(I)或式(II)所示:
Figure FDA0002674201930000011
其中,在式(I)和式(II)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或C1~C4的烷基,
人参皂苷Re与功能单体A的摩尔比为0.1:(3~10),
所述溶剂A选自无水二甲基甲酰胺和/或无水二甲基亚砜,
所述人参皂苷Re与溶剂A的重量比为1:(300~600),
步骤2、制备β-环糊精改性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印迹载体;
步骤2.1、将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和引发剂混合,得到聚合体系;
步骤2.2、将水、无机盐以及聚乙烯醇混合,然后加入步骤2.1得到的聚合体系中,加热进行反应,得到苯乙烯-二乙烯基苯聚合物;
步骤2.3、将β-环糊精和功能单体B混合,然后加入溶剂B以及三氟化硼乙醇溶液,再将步骤2.2得到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聚合物加入其中,加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进行后处理,得到β-环糊精改性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印迹载体;
在步骤2.1中,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和引发剂的重量比为(6~9):(1~4):0.05,
在步骤2.2中,水、无机盐和聚乙烯醇的重量比为(100~300):(0.5~1.5):0.2,
在步骤2.3中,所述功能单体B为含有酯键和双键的单体,如式(III)所示:
Figure FDA0002674201930000021
在式(III)中,R3选自C1~C6的烷基,R4选自氢或羟基,n为1~6,
β-环糊精、功能单体B以及步骤2.2得到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聚合物的重量比为(1~4):1:(4~12),
步骤3、将步骤1得到的预交联溶液和步骤2得到的印迹载体混合,并加入交联剂与引发剂,进行聚合,得到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前驱体;
步骤4、洗脱步骤3得到的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前驱体中的人参皂苷Re,得到人参皂苷Re分子印迹聚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
在式(I)和式(II)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或C1~C3的烷基;
所述功能单体A如式(I)所示;
和/或
人参皂苷Re与功能单体A的摩尔比为0.1:(5~8);
和/或
所述溶剂A为无水二甲基亚砜;
和/或
所述人参皂苷Re与溶剂A的重量比为1:(400~6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
在式(I)和式(II)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或C1~C2的烷基;
所述功能单体A选自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和丁烯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和/或
人参皂苷Re与功能单体A的摩尔比为0.1:6;
和/或
所述人参皂苷Re与溶剂A的重量比1:(500~6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2.1中,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和引发剂的重量比为(7.5~8.5):(1.5~2.5):0.05;
和/或
在步骤2.2中,水、无机盐和聚乙烯醇的重量比为(100~300):1:0.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3中,
在式(III)中,R3选自C1~C3的烷基;和/或
β-环糊精、功能单体B以及步骤2.2得到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聚合物的重量比为(2~3):1:(6~10);和/或
在三氟化硼乙醇溶液中,三氟化硼的重量百分数为(1~3)%;和/或
溶剂B与三氟化硼乙醇溶液的重量比100:(0.01~0.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3中,
β-环糊精、功能单体B以及步骤2.2得到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聚合物的重量比为2:1:8;和/或
三氟化硼的重量百分数为2%;和/或
溶剂B与三氟化硼乙醇溶液的重量比100:(0.01~0.0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
所述交联剂选自二乙烯基苯、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和/或
交联剂、引发剂与人参皂苷Re的摩尔比为(5~30):(0.001~0.01):0.1,和/或
步骤2得到的印迹载体与人参皂苷Re的重量比为(10~15):(0.1~0.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
所述交联剂选自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或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或
交联剂、引发剂与人参皂苷Re的摩尔比为(5~20):(0.001~0.005):0.1,和/或
步骤2得到的印迹载体与人参皂苷Re的重量比为10:0.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洗脱采用甲醇、乙酸和水的混合液为洗脱液,甲醇、乙酸和水的体积比为(10~15):(0.5~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甲醇、乙酸和水的体积比为12:0.5:2。
11.一种用于吸附分离人参皂苷Re的分子印迹聚合材料,所述材料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方法制得,且所述材料具有微孔结构,所述材料在红外谱图中,
2923cm-1处为β-环糊精的特征吸收峰;
1704cm-1和1654cm-1处为甲基丙烯酸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的特征吸收峰。
12.权利要求11所述分子印迹聚合材料用于吸附分离人参皂苷Re的应用,其中,将所述分子印迹聚合材料添加到人参皂苷Re溶液中,振荡作用下进行人参皂苷Re的吸附分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应用,其中,
所述振荡如下进行:于温度为20℃~40℃、转速为150~200rpm下,振荡50~180min;和/或
所述人参皂苷Re溶液为人参皂苷Re的乙醇/甲醇水溶液。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应用,其中,
所述人参皂苷Re溶液为人参皂苷Re的乙醇水溶液。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应用,其中,
在所述人参皂苷Re的乙醇水溶液中,人参皂苷Re占90~98wt%;和/或
在所述人参皂苷Re的乙醇水溶液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30~50):(50~70);和/或
基于每升人参皂苷Re溶液,所述分子印迹聚合材料的用量为0.1~1g。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应用,其中,
人参皂苷Re占95wt%;和/或
所述分子印迹聚合材料的用量为0.1~0.5g。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应用,其中,
所述分子印迹聚合材料的用量为0.3~0.4g。
CN201710385115.0A 2017-05-26 2017-05-26 人参皂苷Re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制备方法及所得材料与应用 Active CN1089482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85115.0A CN108948292B (zh) 2017-05-26 2017-05-26 人参皂苷Re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制备方法及所得材料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85115.0A CN108948292B (zh) 2017-05-26 2017-05-26 人参皂苷Re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制备方法及所得材料与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48292A CN108948292A (zh) 2018-12-07
CN108948292B true CN108948292B (zh) 2020-12-01

Family

ID=64494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85115.0A Active CN108948292B (zh) 2017-05-26 2017-05-26 人参皂苷Re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制备方法及所得材料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482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05393B (zh) * 2020-03-06 2021-12-17 辽宁科技大学 用于吸附分离人参皂苷Rd的印迹聚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2341578A (zh) * 2020-11-05 2021-02-09 烟台大学 一种分子印迹聚合物包覆多孔硅胶色谱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6512A (zh) * 2011-03-03 2011-08-31 刘庆山 人参皂苷Rg1分子印迹材料,其制备方法,其应用
CN102382247A (zh) * 2010-09-03 2012-03-21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尺寸均一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2500327A (zh) * 2011-11-11 2012-06-20 淮阴工学院 凹凸棒石表面印迹人参皂苷g-ck的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49701B2 (en) * 2001-03-02 2005-02-01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Droplet polymerization method for synthesis of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2247A (zh) * 2010-09-03 2012-03-21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尺寸均一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2166512A (zh) * 2011-03-03 2011-08-31 刘庆山 人参皂苷Rg1分子印迹材料,其制备方法,其应用
CN102500327A (zh) * 2011-11-11 2012-06-20 淮阴工学院 凹凸棒石表面印迹人参皂苷g-ck的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48292A (zh) 2018-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48292B (zh) 人参皂苷Re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制备方法及所得材料与应用
CN111748055B (zh) 低共熔溶剂作为功能单体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应用
CN101912770A (zh) 吸附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31178B (zh) 一种用于富集与分离糖蛋白的分子印迹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Liao et al.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recognition properties, and preliminary application of nordihydroguaiaretic acid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prepared by sol–gel surface imprinting technology
CN107552008A (zh) 一种玉米芯纤维素基水凝胶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方法
CN101817932A (zh) 聚酰胺-胺树型高分子改性的大孔交联壳聚糖微球和制备方法
CN102600810A (zh) 一种孔径均匀的高比表面中孔吸附树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080468B (zh) 一种两步印迹法制备杂化的大孔分子印迹吸附剂的方法
CN110760078A (zh) 以交联环糊精聚合物为支架的糖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118294B (zh) 一种乙烯基吡啶修饰悬挂双键后交联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633706B (zh) N-乙烯基吡咯烷酮类聚合物溶液的提纯方法
Sun et al. Mesoporous silica–carbon composites fabricated by a universal strategy of hydrothermal carbonization: controllable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s
CN106111086B (zh) 一种吸附Pd2+金属离子的离子型高分子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Ma et al. Functionally modified cross-linked molecularly imprinted resins: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camptothecin and its theoretical study
Tunc et al. Comonomer effects on binding performances and morphology of acrylate-based imprinted polymers
CN111704693B (zh) 一种伪模板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应用
Czulak et al. Polymer catalysts imprinted with metal ions as biomimics of metalloenzymes
CN106334540B (zh) 一种用于血液或血浆灌流去除内毒素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94564A (zh) 一种糠醛类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929302B (zh) 一种混合生育酚的分离方法及一种多孔聚离子液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05393B (zh) 用于吸附分离人参皂苷Rd的印迹聚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3980443B (zh) 一种半共价法制备亲水性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方法
CN106589217A (zh) 一种硼酸型修饰的高内相乳液制备大孔印迹聚合物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CN117101616A (zh) 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06

Address after: 135000 Huigu Industrial Park, Meihek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Tonghua City, Jili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Jilin teyitang formula Co., Ltd

Address before: 135000 Huigu Industrial Park, Meihek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Tonghua City, Jili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Jilin Zixin Shent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03

Address after: No.88 Yingli Road, Liuhe County, Tonghua City, Jili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JILIN ZIXIN PHARMACEUTICAL INDUST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135000 Huigu Industrial Park, Meihek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Tonghua City, Jili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Jilin teyitang formula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