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37534A - 一种感应加热炊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感应加热炊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37534A
CN108937534A CN201810916261.6A CN201810916261A CN108937534A CN 108937534 A CN108937534 A CN 108937534A CN 201810916261 A CN201810916261 A CN 201810916261A CN 108937534 A CN108937534 A CN 1089375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sensor
cooling air
induction heating
shell
control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1626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燕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Rnice Commercial Residential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Rnice Commercial Residential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Rnice Commercial Residential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Rnice Commercial Residential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1626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3753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37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375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4Cooking-vessels with integral electrical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24Warming devices
    • A47J36/2483Warming devices with electrical hea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感应加热炊具,利用本发明的感应加热炊具,提供形成冷却空气路径的管道,该冷却空气路径将冷却空气引导到控制电路和红外传感器,允许更大风量的冷却空气吹入红外传感器,从而有效地冷却红外传感器,因此,即使当红外传感器和加热线圈之间的距离因为感应加热炊具的厚度减小而减小时,红外传感器也可以更可靠地冷却,避免红外线的温度传感精度降低,并且减小厚度。

Description

一种感应加热炊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具领域,具体是一种感应加热炊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感应加热炊具的厚度越来越小,为了减小感应加热炊具的厚度,必须减少每个部件之间的间隔,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感应加热炊具内部的空间变小,因此空间内的环境温度容易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应加热炊具,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感应加热炊具,包括壳体、顶板、加热线圈、红外传感器、控制电路、鼓风机,所述加热线圈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顶板的下方,用于加热一放置在所述顶板上的烹饪容器,所述红外传感器位于所述壳体内,以感测从所述烹饪容器辐射的红外线,所述控制电路位于所述加热线圈下方,并根据所述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控制高频电流的输出,以对所述加热线圈通电,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多个通气口,所述鼓风机用于产生冷却空气,所述冷却空气通过一管道流经所述控制电路、通气口及红外传感器,并从所述鼓风机的出口流出,一散热板设置于所述加热线圈的下方和所述管道的上方,以隔开所述加热线圈一侧。
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管道内。
优选的,所述管道内设置有引导件,所述引导件将所述冷却空气分支为朝向所述红外传感器的第一冷却空气和朝向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二冷却空气。
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用于产生所述高频电流的开关元件,并且所述红外传感器和所述开关元件在所述冷却空气的流动方向上彼此平行地设置。
优选的,所述感应加热炊具还包括圆柱形元件,所述圆柱形元件穿过所述壳体的顶部,以便从所述红外传感器的附近延伸到所述顶板的后表面附近。
优选的,所述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本发明的感应加热炊具,提供形成冷却空气路径的管道,该冷却空气路径将冷却空气引导到控制电路和红外传感器,允许更大风量的冷却空气吹入红外传感器,从而有效地冷却红外传感器,因此,即使当红外传感器和加热线圈之间的距离因为感应加热炊具的厚度减小而减小时,红外传感器也可以更可靠地冷却,避免红外线的温度传感精度降低,并且减小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感应加热炊具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感应加热炊具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感应加热炊具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感应加热炊具的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感应加热炊具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面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感应加热炊具,其壳体为顶部敞开的盒状形状,并包括构成壳体的主体21。在主体21的顶部,设置有顶板23,烹饪容器22放置在顶板23上,以覆盖主体21的顶部开口。在主体21中和顶板23下方,设置有感应加热烹饪容器22的环状加热线圈24。在加热线圈24和顶板23之间,为了减小由加热的烹饪容器22产生的热量对加热线圈24的影响,提供由陶瓷纤维等制成的绝热材料30。在加热线圈24下方,径向设置有具有磁场吸引力的多个磁场屏蔽构件,即铁氧体元件25。铁氧体元件25抑制由加热线圈24产生的磁场进一步进入铁氧体元件25下方。铁氧体元件25设置在环形的线圈基座29中。加热线圈24连接到铁氧体元件25的顶面,线圈基座29通过粘合剂等粘合加热线圈24。
在铁氧体元件25下方,设置具有导热性的散热板28。散热板28通过线圈底座29从下方支撑加热线圈24,此外,散热板28被放置在主体21底部的弹簧31上,从而压靠加热线圈24。顶板23的底表面通过隔热材料30形成。此外,散热板28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暴露于主体21内的空间中,以便能够散发热量。此外,散热板28分隔加热线圈24一侧的空间和管道33一侧的空间。散热板28优选地为具有导热性和磁场屏蔽效果的构件,例如铝件。因此,可以更可靠地抑制由加热线圈24产生的磁场泄漏到散热板28下方,并且实现进一步减小感应加热炊具的厚度,此外,可以更可靠地抑制由加热线圈24产生的磁场向位于散热板28下方的红外传感器26泄漏,并且可以提高红外传感器26的温度传感精度。
在顶板23下方并面向烹饪容器22的位置处,设置红外传感器26。红外传感器26感测从烹饪容器22的底表面辐射并穿过顶板103的红外线,并输出与感测的红外线的光量相对应的检测信号。红外传感器26设置在盒状的壳体35中,更具体地,红外传感器26安装在设置在壳体35中的电路板41上。电路板41为具有导热性的构件。壳体35穿过散热板28,并固定到线圈基座29的底表面。红外传感器26设置在低于铁氧体元件25的位置。因此,通过铁氧体元件25的磁场屏蔽效应,加热线圈104产生的磁场的影响减小。
圆柱形元件34穿过壳体35的顶部,从红外传感器26的附近延伸到顶板23的后表面附近。圆柱形元件34用作引导红外辐射的光导单元,从烹饪容器22的底表面辐射并通过顶板23到达红外传感器26,圆柱形元件34使用铝,树脂等与壳体35一体地构造。
控制电路27放置在壳体35下方,其基于红外传感器26输出的检测信号控制向加热线圈24的输出电流。红外传感器26的电路板41和控制电路27通过布线40彼此电连接,布线40穿过壳体35、控制电路27固定到主体21的底部。
控制电路27上安装有用于产生高频电流的发热元件,例如开关元件38(例如,IGBT),谐振电容器39等。由于开关元件38是容易产生热量的构件,因此它被连接到设置在控制电路27上的散热器36上,以提高冷却效率。在散热板28和主体21的底部之间,在控制电路27的一侧,主体21的周壁(侧壁)21A上设置有产生冷却空气的鼓风机32(参见图1中的箭头)。控制电路27和红外传感器26设置在迎风侧,与来自鼓风机32的冷却空气相对。
在散热板28和主体21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将冷却空气从鼓风机32引导到控制电路27和红外传感器26的管道33。在管道33内,设置围绕鼓风机32和红外传感器26的壳体35的至少一部分。管道33将来自鼓风机32的冷却空气引向控制回路27并朝向红外传感器26,换句话说,管道33形成用于冷却控制电路和红外传感器的冷却空气路径。管道33形成的冷却空气路径足够大以在其中容纳控制电路27和红外传感器26,因此,通过来自鼓风机32的冷却空气被吹入冷却空气路径,控制电路27被冷却到所需温度。
管道33仅需要形成管状冷却空气路径,来自鼓风机32的冷却空气流过该冷却空气路径。例如,管道33本身可以为管状,以便在其中形成冷却空气通道。此外,管道33可以为U形横截面,其横截面方向的两端连接到控制电路27的电路板或者连接到主体21的底部,从而形成冷却风路。也就是说,控制电路27的电路板的一部分或主体21的底部的一部分可以用作管道33的底壁。散热板28的一部分可用作管道33的顶壁,应注意,在这种情况下,冷却空气路径的形成依靠散热板28的一部分,因此,在通过从加热线圈24等传递的热量使散热板28的温度上升的情况下,冷却空气被散热板28加热。因此,红外传感器26的冷却效率和控制电路27可能受损。因此,散热板28应该优选地构造成与红外传感器26和控制电路27相对与冷却空气相背风的冷却空气接触。需要说明的是,本体21的周壁21A容易受到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环境温度(室温)的影响,或者受到机壳内部的温度的影响,在该温度下,热量更容易积聚在本体21。因此,不优选使用主体21的周壁21A作为管道33的一部分。
由于设置了形成冷却空气路径的管道33,该冷却空气路径将冷却空气从鼓风机32引导到控制电路27和红外传感器26,因此可以提供更大风量的冷却空气给红外传感器36,从而有效地冷却红外传感器26,因此,即使当红外传感器26和加热线圈24之间的距离因为感应加热炊具的厚度减小而变短时,也可以避免红外传感器26的温度传感精度的降低。
由于覆盖并保护红外传感器26的壳体35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管道33中,以便通过来自鼓风机32的冷却空气冷却壳体35,可以减少红外传感器26周围的环境温度。因此,可以冷却红外传感器26,从而避免红外传感器26中的温度传感精度的降低。由于控制电路27和红外传感器26与来自鼓风机32的冷却空气相比设置在迎风侧而不是主体21的周壁21A,因此控制电路27和红外传感器26可以有效地冷却而不受感应加热炊具的环境温度(室温)或厨柜内的温度的影响。此外,提供从红外传感器26的附近延伸到顶板23的后表面附近的圆柱形元件34使得可以彻底地切断进入其附近的光。因此,可以抑制由于环境光的影响而导致的红外传感器26的输出的不稳定性。此外,红外传感器26在管道33内的布置使管道33切断环境光,因此,可以进一步稳定红外传感器26的输出。此外,由于圆柱形元件34的一端位于红外传感器26附近,因此可以抑制由来自红外传感器26的冷却空气引起的对红外传感器26的输出的影响,因此,可以提高在垂直方向上设置红外传感器26的灵活性。例如,红外传感器26可以设置在鼓风机32的冷却空气的高度的位置,可以容易地实现冷却性能的优化。
此外,由于加热线圈24通过散热板28和线圈基座29由弹簧31支撑,因此它具有一定的柔性。也就是说,加热线圈24可以在水平方向上移位。与此相反,保持红外传感器26的壳体35固定到保持加热线圈24的线圈基座29的底表面。因此,即使当加热线圈24在水平方向上位移时,红外传感器之间的位置关系也是如此,因此,红外传感器26可以更可靠地感测从烹饪容器22辐射的红外线。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可以以各种模式实施。例如,圆柱形元件34具有一体结构,其中对应于散热板28和管道33的部分一个在另一个上方连续,即,圆柱形元件34由一个部件构成,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圆柱形元件34仅需要垂直于散热板28形成连续孔(通孔)。例如,圆柱形元件34可以相对于散热板28分成顶部部件和底部部件。也就是说,圆柱形元件34可以具有等于或大于两个的部件。
此外,尽管红外传感器26和控制电路27放置在管道33中,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红外传感器26和控制电路27可以放置在设置在冷却空气排出侧的管道33的端部附近,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效果。
此外,壳体35上可设置通风口35a,其将来自鼓风机32的冷却空气吸入内部空间,允许来自鼓风机32的冷却空气流入壳体35,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红外传感器26的冷却效率。此外,壳体35可设置有气流通风口35b,该气流通风口35b将进入内部空间的鼓风机32的冷却空气排放到外部。更进一步地,管道33面对顶板23的表面上可以涂覆黑色涂层,以允许从顶板23进入的环境光被管道33吸收。因此,可以减小环境光对位于管道33下方的红外传感器26的影响。因此,可以提高红外传感器26的温度传感精度。
进一步,壳体35的顶表面还可以附接到管道33的顶壁的底表面,并且壳体35和管道33整体构造。由于壳体35和管道33是整体构造的,所以可以在控制电路27被管道33覆盖之前设置布线40的布局。因此,布线40的布局在电连接之间。可以进一步简化红外传感器26和控制电路27,并且可以改善可组装性。另外设置在散热板28和管道33上的孔的尺寸可以减小到大约圆柱形元件34的外径,可以防止来自鼓风机32的冷却空气通过孔朝向顶板23泄漏(冷却空气的损失),并且可以提高冷却性能。
引导件37还可以放置在管道33中,使得来自鼓风机32的冷却空气分支成指向红外传感器26的第一冷却空气和指向控制电路27的第二冷却空气,此外,红外传感器26和控制电路27上的开关元件38相对于来自鼓风机32的冷却空气的流动方向,基本上彼此平行地设置。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感应加热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顶板、加热线圈、红外传感器、控制电路、鼓风机,所述加热线圈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顶板的下方,用于加热一放置在所述顶板上的烹饪容器,所述红外传感器位于所述壳体内,以感测从所述烹饪容器辐射的红外线,所述控制电路位于所述加热线圈下方,并根据所述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控制高频电流的输出,以对所述加热线圈通电,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多个通气口,所述鼓风机用于产生冷却空气,所述冷却空气通过一管道流经所述控制电路、通气口及红外传感器,并从所述鼓风机的出口流出,一散热板设置于所述加热线圈的下方和所述管道的上方,以隔开所述加热线圈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应加热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管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感应加热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内设置有引导件,所述引导件将所述冷却空气分支为朝向所述红外传感器的第一冷却空气和朝向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二冷却空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感应加热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用于产生所述高频电流的开关元件,并且所述红外传感器和所述开关元件在所述冷却空气的流动方向上彼此平行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感应加热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加热炊具还包括圆柱形元件,所述圆柱形元件穿过所述壳体的顶部,以便从所述红外传感器的附近延伸到所述顶板的后表面附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应加热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CN201810916261.6A 2018-08-13 2018-08-13 一种感应加热炊具 Pending CN1089375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16261.6A CN108937534A (zh) 2018-08-13 2018-08-13 一种感应加热炊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16261.6A CN108937534A (zh) 2018-08-13 2018-08-13 一种感应加热炊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37534A true CN108937534A (zh) 2018-12-07

Family

ID=64469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16261.6A Pending CN108937534A (zh) 2018-08-13 2018-08-13 一种感应加热炊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37534A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6692A (zh) * 2009-03-19 2012-02-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烹调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6692A (zh) * 2009-03-19 2012-02-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烹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10815B1 (en) Induction heating cooker
WO2009144916A1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US8878108B2 (en) Induction heating cooker and kitchen unit having the same
JP4917923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US9125244B2 (en) Induction cooktop cooling kit
JP4864129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09289424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KR102360603B1 (ko) 방열 구조, 가열 모듈 및 조리 장치
CN108937534A (zh) 一种感应加热炊具
JP2010170697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10170697A5 (zh)
JP2009123658A (ja) 加熱調理器
JP5206336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6650247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5359041B2 (ja) 電気炊飯器
WO2012147335A1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WO2019196593A1 (zh) 一种散热结构、加热模组和烹饪设备
JP6893196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11008931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10114017A5 (zh)
CN212029633U (zh) 一种电热炉的散热结构
CN215777503U (zh) 发热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JP2020024862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216431828U (zh) 烹调器和烹饪器具
JP6840109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