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33342A - 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及其板端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及其板端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33342A
CN108933342A CN201710385539.7A CN201710385539A CN108933342A CN 108933342 A CN108933342 A CN 108933342A CN 201710385539 A CN201710385539 A CN 201710385539A CN 108933342 A CN108933342 A CN 1089333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ntact
plural
metal shell
pede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8553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俊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HONGZHI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HONGZHI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HONGZHI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HONGZHI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8553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33342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333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3334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22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 H01R9/24Terminal blocks
    • H01R9/26Clip-on terminal blocks for side-by-side rail- or strip-mounting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及其板端连接器,其系于板端连接器的基座内部二侧处的对接部与接合部间为形成有容置槽道,并在接合部上的复数端子槽分别定位有导电端子,且接合部上罩覆结合有具基部的金属外壳,再由基部朝容置槽道向下弯折延伸有复数接地弹片,当线端连接器的本体以插接部向下嵌插于基座的容置槽道内时,可使插接部上定位的复数接触端子以导电部分别电性接触于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上,其中部分接触端子的导电部二侧处分别电性接触于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与金属外壳对应的接地弹片形成多点接触的共同接地回路,便可有效降低其传输高频信号时相互间因距离接近所产生的电磁波及串音等干扰,进而使信号传输品质更为稳定且可靠。

Description

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及其板端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及其板端连接器,尤指板端连接器的基座位于对接部与接合部间为形成有容置槽道,并在接合部上的复数端子槽分别定位有导电端子,且接合部上罩覆结合有金属外壳的基部及由基部朝容置槽道向下弯折延伸的复数接地弹片。
背景技术
按,现今电子科技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成长,使得电脑型态为由桌上型电脑发展成体积较小与携带方便的笔记型电脑,并普遍存在社会上各个角落,且时下电子装置设计都趋向于轻、薄、短、小,而为了能使电子装置的体积缩小,电子装置内部的连接器组件便需随之大幅缩小,以因应目前的发展趋势,相形的下薄形连接器与一般线材或软性电路板的连接及固定上,势必会更加的困难。
当电子装置欲进行资料信号传输,或是与其他周边设备连接时,即需要所谓的周边设备介面,而一般的周边设备介面最为普遍且广为大众所使用,仍以通用序列汇流排(USB)作为主流,并利用USB支援热插拔的功能随插即用,让使用上更为简便,由于现今USB3.0连接器已充分运用在各式外接周边设备,并在面对其他高速介面的挑战,便有厂商推出USB3.1Type-C介面规格,主要在尺寸上比现有连接器更小、支援更高的电源充电及供电能力,且传输速度可高达10Gbps,使用上支援正反面可插让使用者将不再需要分辨正反面之外,更可扩大适用于智慧型手机、平板电脑等轻薄型的电子装置上,因此格外受到市场上的期待。
由于电子装置体积越来越小,使得电子装置内部的连接器构造则需更为精密且小型化,整体结构强度也需随之加强,一般板对板连接器、线对板连接器等通常会利用一个公端连接器与一个母端连接器进行配合对接,并将信号或/及电源通过电路板传送至控制电路中,以执行相应的操作功能,而USB3.1连接器与以往的USB连接器设计上有很大的不同,系采用了上下排同时存在端子的型式,并随着USB3.1连接器的缩小化和传输速度大幅提升,使其端子数目增多且分布更为密集,极容易因相邻端子间过于接近而造成高频信号传输时的信号干扰(如电磁波干扰(EMI)、串音干扰等),造成USB3.1连接器本身受到的传导干扰或/及放射干扰问题将会更加严重。
然而,为了解决上述的信号干扰问题,一般作法是在公端连接器的基座内部设有位于上下排端子间的金属接地板形成屏蔽与隔离,并将金属接地板通过印刷电路板的复数金属接点与上下排端子的接地部分相互搭接,而母端连接器的本体则在金属外壳上增设具接地功能的接地脚与电路板连接,当公端连接器对接于母端连接器上后,便可利用金属外壳的弹臂抵持接触于公端连接器的屏蔽壳体上,如此将其高频信号传输时所产生的电磁波干扰导引传输至电路板上进行释放,但随着端子数目增多其受到电磁波干扰现象也将随之增大,导致高频信号传输时杂讯干扰的情形非常严重,此种金属外壳的弹臂抵触于公端连接器的屏蔽壳体上进行接地的电流传导路径有限而已不敷使用,仍不能有效抑制高频信号传输时所产生的干扰,所以要如何设计及更有效的降低线对板连接器的电磁波干扰,便为从事于此行业者所亟欲研究改善的关键所在。
发明内容
故,发明人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的评估及考量,并利用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不断的试作与修改,始有此种可增加接地部分的电流传导路径形成多点接触共同接地回路的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及其板端连接器发明专利诞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板端连接器及线端连接器,其中:
该板端连接器的基座内部凹设有对接空间,并在对接空间二侧处向上凸起的对接部与接合部间形成有容置槽道,且接合部上设有可供复数导电端子定位的复数端子槽,再在导电端子二侧处分别设有伸入于容置槽道内的接触部及穿出至基座外部的焊接部,而基座的接合部上罩覆结合有金属外壳的基部,并由基部朝容置槽道向下弯折延伸有悬空状的复数接地弹片;
该线端连接器的本体底部凸设有向下嵌插于基座的容置槽道内的插接部,并在插接部上定位有复数接触端子用以电性接触于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上的导电部,其中部分接触端子的导电部二侧处分别电性接触于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与金属外壳的接地弹片上,且各导电部上方处分别弯折延伸有定位于本体顶部的安装部上的连接部,再在连接部上连接有一传输线缆。
所述的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其中:该板端连接器的基座在对接空间后方靠近中央位置沿着长边方向设有对接部向上凸起的嵌合块,并在端子槽分别沿着容置槽道向后延伸至嵌合块形成一通道,而线端连接器位于本体底部的插接部上具有嵌插于容置槽道内的定位凸体,且定位凸体内部形成有可供嵌合块嵌入于其内的凹陷状容置槽。
所述的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其中:该板端连接器的复数导电端子具有定位于端子槽内的固定部,并在固定部后方处的接触部具有伸入于容置槽道内的弹臂,且各弹臂内侧处形成有开口向上而可供接地弹片与接触端子的导电部伸入的弹性空间,再在弹臂端部上方处形成有抵持接触于导电部上的抵持端,且固定部前方处分别设有穿出基座底部的焊接部。
所述的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其中:该板端连接器的基座相邻于接合部的另一侧二边处分别形成有侧壁,并在二侧壁上结合有金属外壳位于基部二侧同向延伸的侧臂部,且二侧臂部相对内侧处分别向下弯折延伸有定位弹扣,而线端连接器的本体外部罩覆结合有屏蔽壳体的外壳,并在外壳二侧处向下弯折延伸的边板上分别设有可供定位弹扣扣持于其上的扣持部。
所述的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其中:该板端连接器的复数导电端子包含一组共三十支端子,第一、四、七、十、十三、十六、十九、二十四、二十五支端子脚位定义为接地端子,第二、三、五、六、八、九、十一、十二、十四、十五、十七、十八支端子脚位定义为信号端子,第二十至第二十三支端子脚位定义为备用端子,第二十六至第三十支端子脚位定义为电源端子,而金属外壳的复数接触弹片分别对应于第一、四、七、十、十三、十六、十九支接地端子及第二十二支备用端子位置。
所述的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其中:该板端连接器的复数导电端子包含一组共三十支端子,第三、十九至二十二支端子脚位定义为备用端子、非USB信号端子或不需连接端子,第六、九、十二、十五、十八、二十三至二十六支端子脚位定义为接地端子,第一、二、四、五、七、八、十、十一、十三、十四、十六、十七支端子脚位定义为信号端子,第二十七至第三十支端子脚位定义为电源端子,而金属外壳的复数接触弹片分别对应于第三支备用端子及第六、九、十二、十五、十八支接地端子位置。
所述的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其中:该线端连接器的接触端子在导电部后方处具有抵持接触于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上的第一侧臂,并在第一侧臂下方处向上反折有抵持接触于金属外壳的接地弹片上形成共同接地回路的第二侧臂,且第二侧臂上方处向前弯折延伸有连接部。
所述的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其中:该线端连接器的本体在安装部上具有可供接触端子的连接部定位的外露区,并在外露区后方处间隔排列设有复数纳线槽,而传输线缆包含至少一组导线组,且导线组一端处分别置入纳线槽内,再与接触端子的连接部焊固形成电性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基座,该基座内部凹设有对接空间,并在对接空间向上凸起的对接部与其前方一距离的接合部间形成有容置槽道,且接合部上设有分别沿着容置槽道延伸至对接部上形成一通道的复数端子槽;
复数导电端子分别具有定位于基座的端子槽内的固定部,并在固定部后方处都设有接触部伸入于容置槽道内的弹臂,且各弹臂内侧处形成有弹性空间,再在导电端子的固定部前方处分别设有穿出基座外部的焊接部;及
一金属外壳包含罩覆结合于接合部上的基部,并由基部后侧处朝导电端子弹性空间向下弯折延伸有悬空状的复数接地弹片。
所述的板端连接器,其中:该基座相邻于接合部的另一侧二边处分别形成有向上凸起的侧壁,并在二侧壁上都结合有金属外壳位于基部二侧同向延伸的侧臂部,且二侧臂部相对内侧处分别向下弯折延伸有伸入于对接空间内的定位弹扣。
所述的板端连接器,其中:该基座的接合部前方处设有位于任意两个相邻端子槽间的复数扣合块,而金属外壳的基部前侧处向下弯折延伸有前盖板,并在前盖板相邻于基部处设有扣持于扣合块上的复数卡持孔。
所述的板端连接器,其中:该基座的二侧壁前后二侧处分别设有卡扣凸块,而金属外壳的二侧臂部前后二侧处分别形成有向下弯折的限位挡板,并在限位挡板上分别设有扣持于卡扣凸块上的定位卡孔,且其中一侧臂部内侧处朝对接空间向下弯折延伸有抵持弹片,再在侧臂部的限位挡板底缘处分别向外弯折延伸有接地脚。
所述的板端连接器,其中:该复数导电端子包含一组共三十支端子,第一、四、七、十、十三、十六、十九、二十四、二十五支端子脚位定义为接地端子,第二、三、五、六、八、九、十一、十二、十四、十五、十七、十八支端子脚位定义为信号端子,第二十至第二十三支端子脚位定义为备用端子,第二十六至第三十支端子脚位定义为电源端子,而金属外壳的复数接触弹片分别对应于第一、四、七、十、十三、十六、十九支接地端子及第二十二支备用端子位置。
所述的板端连接器,其中:该复数导电端子包含一组共三十支端子,第三、十九至二十二支端子脚位定义为备用端子、非USB信号端子或不需连接端子,第六、九、十二、十五、十八、二十三至二十六支端子脚位定义为接地端子,第一、二、四、五、七、八、十、十一、十三、十四、十六、十七支端子脚位定义为信号端子,第二十七至第三十支端子脚位定义为电源端子,而金属外壳的复数接触弹片分别对应于第三支备用端子及第六、九、十二、十五、十八支接地端子位置。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乃在于板端连接器的基座内部凹设有对接空间,并在对接空间二侧处向上凸起的对接部与接合部间形成有凹陷状的容置槽道,且接合部上的复数端子槽分别定位有导电端子,而基座的接合部上则罩覆结合有金属外壳的基部,并由基部朝容置槽道向下弯折延伸有复数接地弹片,当线端连接器的本体以插接部向下嵌插于基座的容置槽道内时,可使插接部上定位的复数接触端子以导电部分别电性接触于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上,其中部分接触端子的导电部二侧处分别电性接触于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与金属外壳的接地弹片上形成多点接触的共同接地回路,以有效降低其阻抗并增加电流传导的路径与密度,便可有效降低其传输高频信号时相互间因距离接近所产生的电磁波及串音等干扰,进而使信号传输品质更为稳定且可靠。
本发明的次要优点乃在于当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于传输高频信号时,可由金属外壳的接地弹片分别抵触于接触端子,并配合接触端子分别抵触于导电端子脚位定义中对应的接地端子形成多点接触的共同接地回路来减少信号干扰,且接地弹片也可依导电端子脚位定义中对应的接地端子变更设置的位置与数量。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乃在于板端连接器的基座二侧壁为结合有金属外壳位于基部二侧同向延伸的侧臂部,并在二侧臂部相对内侧处分别向下弯折延伸有定位弹扣,且线端连接器的本体外部罩覆结合有屏蔽壳体的外壳,再在外壳二侧处的边板上分别设有扣持部,当线端连接器对接于板端连接器上后,可将金属外壳的定位弹扣扣持于屏蔽壳体的扣持部上形成锁定状态,并具有稳定的阻挡定位及止退的效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板端连接器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发明板端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板端连接器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线端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线端连接器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发明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对接前的立体外观图。
图7是本发明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对接前的侧视剖面图。
图8是本发明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对接后的侧视剖面图。
图9是本发明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对接后的前视剖面图。
图10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板端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1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线端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1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对接后的侧视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板端连接器;11-基座;110-对接空间;111-对接部;1111-嵌合块;1112-容置槽道;112-接合部;1121-扣合块;113-端子槽;114-侧壁;1141-卡扣凸块;1142-让槽;12-导电端子;121-固定部;122-接触部;1220-弹性空间;1221-弹臂;1222-抵持端;123-焊接部;13-金属外壳;131-基部;1311-前盖板;1312-卡持孔;132-接地弹片;133-侧臂部;1331-限位挡板;1332-定位卡孔;1333-扣片;134-定位弹扣;1341-凸扣;135-抵持弹片;136-接地脚;2-线端连接器;21-本体;211-插接部;2111-定位凸体;2112-容置槽;2113-第一扣槽;2114-第二扣槽;212-安装部;2121-外露区;2122-纳线槽;213-容置部;2131-定位槽;2132-间隔块;214-凹槽;22-接触端子;221-导电部;2211-第一侧臂;2212-第二侧臂;2213-定位凸点;222-连接部;2221-焊接段;23-传输线缆;231-导线组;2311-接地导线;2312-信号导线;2313-电源导线;232-接地板;233-绝缘薄膜;24-屏蔽壳体;241-外壳;2411-补强凸肋;2412-第一卡勾;242-边板;2421-第二卡勾;243-扣持部;2431-扣孔;244-扣持弹臂;245-接触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构造与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分别为本发明板端连接器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线端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及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发明的线对板连接器组合为包括有板端连接器1及线端连接器2,故就本案的主要构件及特征详述如下,其中:
该板端连接器1包含长矩形的基座11、复数导电端子12及金属外壳13,并在基座11内部凹设有对接空间110,且对接空间110后方靠近中央位置沿着长边方向设有对接部111向上凸起的嵌合块1111,再在嵌合块1111前方一距离沿着长边方向设有向上凸起的接合部112,且对接部111与接合部112之间形成有凹陷状的容置槽道1112,而接合部112上为沿着长边方向间隔排列设有可供复数导电端子12定位的复数端子槽113,且各端子槽113分别沿着容置槽道1112向后延伸至嵌合块1111前侧壁面处的顶部位置形成一通道,再在接合部112前方的顶部位置设有位于任意两个相邻端子槽113间的复数扣合块1121;另,基座11相邻于接合部112的另一侧二边处为沿着短边方向分别形成有向上凸起的侧壁114,并在侧壁114前后二侧处都设有卡扣凸块1141,且二侧壁114相对内侧处纵向剖设有连通于对接空间110内的让槽1142。
再者,基座11的各端子槽113内分别定位有导电端子12的固定部121,并在固定部121后方处都设有接触部122伸入于容置槽道1112内的U形状弹臂1221,且各弹臂1221内侧处形成有开口向上的弹性空间1220,再在弹臂1221端部上方处形成有先向内再向外反折而使开口变窄的弯弧状抵持端1222,且导电端子12的固定部121相对于接触部122的另一侧前方处分别设有穿出基座11底部形成共平面的焊接部123。
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外壳13包含罩覆结合于基座11的接合部112上的基部131,并在基部131前侧处向下弯折延伸有前盖板1311,且前盖板1311相邻于基部131处设有扣持于扣合块1121上的复数卡持孔1312,再在基部131后侧处朝容置槽道1112向下弯折延伸有伸入于导电端子12的弹性空间1220内的悬空状复数接地弹片132,而基部131二侧处为同向延伸有罩覆结合于侧壁114上的侧臂部133,并在二侧臂部133前后二侧处都形成有向下弯折的限位挡板1331,且各限位挡板1331上分别设有扣持于卡扣凸块1141上的定位卡孔1332,再在二侧臂部133外侧边上分别形成有向下弯折的扣片1333;又,金属外壳13的二侧臂部133相对内侧处分别向下弯折延伸有伸入基座11的对接空间110且位于让槽1142内的定位弹扣134,并在二定位弹扣134表面上都设有凸扣1341,且其中一侧臂部133内侧处朝基座11的对接空间110向下弯折延伸有抵持弹片135,再在侧臂部133的限位挡板1331底缘处分别向外弯折延伸有接地脚136。
然而,上述的复数导电端子12包含一组共三十支端子,其中该第一、四、七、十、十三、十六、十九、二十四、二十五支端子脚位定义为接地端子(如GND),第二、三、五、六、八、九、十一、十二、十四、十五、十七、十八支端子脚位定义为信号端子(如TX1+、TX1-、RX1+、RX1-、RX2-、RX2+、TX2-、TX2+、D1-、D1+、D2+、D2-),第二十至第二十三支端子脚位定义为备用端子或非USB信号端子(如SBU1、SBU2、VCONN、CC),其余第二十六至第三十支端子脚位定义为电源端子(如Vbus),并由复数导电端子12配合基座11,以组构成符合USB3.1介面规格的板端连接器。
本发明的板端连接器1设置于电路板上时,系先将复数导电端子12的焊接部123,以及金属外壳13的接地脚136分别定位于电路板上对应的接点处,再利用表面粘着技术(SMT)焊接的方式予以焊固,或者是接地脚136以抵触的方式形成电性连接后,便可凭借复数导电端子12的各接地端子以焊接部123、金属外壳13的复数接地脚136与电路板形成共同接地回路。
该线端连接器2包含长矩形的本体21、复数接触端子22、传输线缆23及屏蔽壳体24,并在本体21底部凸设有插接部211二侧同向延伸的框形状定位凸体2111,且定位凸体2111内部形成有凹陷状的容置槽2112,再在插接部211前方二侧处为由本体21底面处分别凹设有第一扣槽2113及位于第一扣槽2113后方一距离的第二扣槽2114,而本体21顶部前方处则设有安装部212的外露区2121,并在外露区2121后方处沿着长边方向间隔排列设有复数纳线槽2122,且纳线槽2122后方处设有与安装部212形成高低段差的凹陷状容置部213,再在容置部213二侧处分别设有定位槽2131,且本体21二外侧处分别设有凹槽214。
在本实施例中,接触端子22上为利用塑料以镶嵌射出(Insert Molding)的方式一体成型有本体21,并在本体21的插接部211定位有复数接触端子22的导电部221,且各导电部221后方处分别具有向上延伸至容置槽2112内的第一侧臂2211及由第一侧臂2211下方处向上反折以供外露于定位凸体2111前侧壁面处的第二侧臂2212,再在第一侧臂2211外表面上分别设有定位凸点2213,而导电部221的另一侧为由第二侧臂2212上方处向前弯折延伸有连接部222,并在连接部222上都具有定位于安装部212外露区2121处的焊接段2221;另,传输线缆23包含至少一组导线组231,其中该导线组231较佳实施具有一组单排共三十根的导线,并由导线组231一端处分别置入于安装部212的纳线槽2122内,再与接触端子22位于连接部222上对应的焊接段2221焊固形成电性连接,也可凭借本体21的容置部213与安装部212为形成高低段差,使传输线缆23配合焊固后可延伸出本体21外部出线,并充分利用线端连接器2内部有限空间,在不增加尺寸与高度下妥善安排传输线缆23,使整体更为薄型化。
此外,传输线缆23的导线组231上下方处分别定位有位于容置部213内形成上下层迭的接地板232,并由二接地板232二侧处分别卡入于定位槽2131内,再在导线组231前方处罩覆有定位于外露区2121内的绝缘薄膜233,且绝缘薄膜233较佳实施为一聚酯薄膜(Mylar,麦拉片),而传输线缆23对应于复数导电端子12脚位定义中的导线组231第一、四、七、十、十三、十六、十九、二十四、二十五根导线分配为接地导线2311,第二、三、五、六、八、九、十一、十二、十四、十五、十七、十八根导线分配为信号导线2312,第二十至第二十三根导线分配为备用导线,其余第二十四至第三十根导线则分配为电源导线2313,并由传输线缆23与复数接触端子22焊接后,便可配合本体21,以组构成符合USB3.1介面规格的线端连接器。
在本实施例中,屏蔽壳体24包含罩覆结合于本体21外部的外壳241,其组装的方式系将本体21由外壳241后方所形成的开口处推入至定位,并使外壳241通过绝缘薄膜233与传输线缆23的导线组231形成电性隔离,而外壳241二侧处向下弯折延伸有边板242,并在二边板242上都设有具扣孔2431的扣持部243,且各边板242相邻于外壳241处分别设有向前斜伸用以扣持于凹槽214内防止退出的扣持弹臂244;又,外壳241表面上沿着长边方向设有复数补强凸肋2411,并在二补强凸肋2411之间设有向前斜伸用以搭接于接地板232上的接触弹片245,且外壳241前方二侧处先向下再向内弯折有扣持于插接部211的第一扣槽2113内的第一卡勾2412,再在二边板242下方处相对向内弯折有扣持于插接部211的第二扣槽2114内的第二卡勾2421。
请搭配参阅图6、图7、图8、图9所示,分别为本发明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对接前的立体外观图、对接前的侧视剖面图、对接后的侧视剖面图及对接后的前视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当本发明的线端连接器2与板端连接器1于对接时,系先将本体21的插接部211向下嵌插于基座11的对接空间110内,其定位凸体2111便会嵌插于对接部111与接合部112间所形成的容置槽道1112内,并使嵌合块1111嵌入于插接部211的容置槽2112内,且待本体21抵靠于基座11上,便可将接触端子22的导电部221分别抵持于导电端子12的接触部122上形成电性接触,从而实现线端连接器2与板端连接器1的电性对接。
而接触端子22与导电端子12接触的过程中,可使导电部221后方处的第一侧臂2211分别向下推顶于接触部122U形状的弹臂1221上,并在弹臂1221受到推顶的作用后便会向外撑开,且待导电部221进入于弹臂1221的弹性空间1220内,便可凭借导电部221外表面上的定位凸点2213抵持于弹臂1221端部上方处的弯弧状抵持端1222,以增加端子间的抵持接触力量而形成确实的电性连接,并使传输线缆23可通过接触端子22与导电端子12之间进行稳定的信号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当线端连接器2的接触端子22与板端连接器1的导电端子12接触时,其导电部221的第二侧臂2212便会分别向下推顶于金属外壳13的接地弹片132,并使接地弹片132朝导电端子12的弹臂1221方向呈一弹性变形,且待线端连接器2下压至定位后,便可将八个接地弹片132分别抵持接触于接触端子22上增加一电流传导路径,并配合接触端子22分别抵持接触于导电端子12脚位定义中对应的第一、四、七、十、十三、十六、十九支接地端子及第二十二支备用端子上形成多点接触的共同接地回路,以有效降低其阻抗而提升电流传输时的路径与密度,且可增加接触端子22与导电端子12间的抵持接触力量,使其对接后不易产生松动或脱离现象。
此外,本发明线端连接器2的本体21于嵌入的过程中,可使屏蔽壳体24的边板242分别向下推顶于金属外壳13的定位弹扣134上,并使定位弹扣134的凸扣1341受到推顶的作用后朝基座11于侧壁114的让槽1142方向呈一弹性变形,且待边板242上的扣持部243对应于凸扣1341处,便可将定位弹扣134经由弹性变形与复位的过程使其凸扣1341扣持于扣持部243上对应的扣孔2431内形成锁定状态,并具有稳定的阻挡定位及止退的效用,使线端连接器2与板端连接器1稳固的结合成为一体。
当板端连接器1与线端连接器2于传输高频信号时,其相互间所产生的电磁波及串音干扰可由金属外壳13的接地弹片132分别抵触于接触端子22上,并配合接触端子22分别抵触于导电端子12脚位定义中对应的接地端子上形成多点接触的共同接地回路,且可通过屏蔽壳体24的接触弹片245分别搭接于传输线缆23上方处的接地板232上感应吸收,同时凭借金属外壳13的定位弹扣134扣持于屏蔽壳体24的扣持部243上,以及抵持弹片135抵触于边板242上来进行接地释放,便可有效降低其传输高频信号时相互间因距离接近所产生的电磁波及串音等干扰,且该金属外壳13的接地弹片132也可依导电端子12脚位定义中对应的接地端子、备用端子或非USB信号端子变更设置的位置与数量,并配合接触端子22形成多点接触的共同接地回路来减少信号干扰,进而使信号传输品质更为稳定且可靠。
请同时参阅图10、图11、图12所示,分别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板端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线端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及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对接后的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在本实施例中的板端连接器1与图2的板端连接器1差异的处在于图10的复数导电端子12中的第三、十九至二十二支端子脚位定义为备用端子、非USB信号端子或空白/不需连接端子(如VCONN、SBU1、SBU2、CC、Blankpin),第六、九、十二、十五、十八、二十三至二十六支端子脚位定义为接地端子(如GND),第一、二、四、五、七、八、十、十一、十三、十四、十六、十七支端子脚位定义为信号端子(如D1-、D1+、D2+、D2-、TX1+、TX1-、TX2-、TX2+、RX1+、RX1-、RX2-、RX2+),其余第二十七至第三十支端子脚位定义为电源端子(如Vbus),并使导电端子12的接触部122具有U形状的弹臂1221,且弹臂1221端部上方处朝固定部121方向反折有弯弧状的抵持端1222,而金属外壳13的六个接地弹片132则分别对应于复数导电端子12脚位定义中的接地端子、备用端子或非USB信号端子。
请参阅如图11所示,其与图2的线端连接器2差异的处在于图11的本体21在容置部213左边靠近中间位置设有间隔块2132,并由间隔块2132将传输线缆23的导线组231分开成二组单排共二十九根的导线,且该第一导线组231对应于复数导电端子12脚位定义中的第三、十九至二十二根导线分配为备用导线、非USB信号导线或空白/没有设置导线,第六、九、十二、十五、十八、二十三至二十六根导线分配为接地导线2311,第一、二、四、五、七、八、十、十一、十三、十四、十六、十七根导线分配为信号导线2312,其余第二十七至第三十根导线则分配为电源导线2313,因此本发明的多个不同实施例中的板端连接器1与线端连接器2主要仅有复数导电端子12脚位定义、金属外壳13的复数接地弹片132对应于导电端子12脚位定义的位置与数量,以及传输线缆23对应于导电端子12脚位定义所分配为接地、信号与电源传输功能等不同而已,故在本案的说明书内容中都一起进行说明,合予陈明。
是以,本发明主要针对板端连接器1的基座11位于对接部111与接合部112之间为形成有容置槽道1112,并在接合部112上的复数端子槽113分别定位有导电端子12,且接合部112上罩覆结合有金属外壳13的基部131,再由基部131为朝容置槽道1112向下弯折延伸有复数接地弹片132,当线端连接器2的本体21以插接部211嵌插于基座11的容置槽道1112内时,可使板端连接器1其中部分的接触端子22的导电部221二侧处分别电性接触于导电端子12的接触部122与金属外壳13的接地弹片132上形成多点接触的共同接地回路,以增加接地部分的电流传导路径而有效降低其传输高频信号时相互间因距离接近所产生的电磁波及串音等干扰,进而使信号传输品质更为稳定且可靠。
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板端连接器及线端连接器,其中:
该板端连接器的基座内部凹设有对接空间,并在对接空间二侧处向上凸起的对接部与接合部间形成有容置槽道,且接合部上设有可供复数导电端子定位的复数端子槽,再在导电端子二侧处分别设有伸入于容置槽道内的接触部及穿出至基座外部的焊接部,而基座的接合部上罩覆结合有金属外壳的基部,并由基部朝容置槽道向下弯折延伸有悬空状的复数接地弹片;
该线端连接器的本体底部凸设有向下嵌插于基座的容置槽道内的插接部,并在插接部上定位有复数接触端子用以电性接触于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上的导电部,其中部分接触端子的导电部二侧处分别电性接触于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与金属外壳的接地弹片上,且各导电部上方处分别弯折延伸有定位于本体顶部的安装部上的连接部,再在连接部上连接有一传输线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该板端连接器的基座在对接空间后方靠近中央位置沿着长边方向设有对接部向上凸起的嵌合块,并在端子槽分别沿着容置槽道向后延伸至嵌合块形成一通道,而线端连接器位于本体底部的插接部上具有嵌插于容置槽道内的定位凸体,且定位凸体内部形成有可供嵌合块嵌入于其内的凹陷状容置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该板端连接器的复数导电端子具有定位于端子槽内的固定部,并在固定部后方处的接触部具有伸入于容置槽道内的弹臂,且各弹臂内侧处形成有开口向上而可供接地弹片与接触端子的导电部伸入的弹性空间,再在弹臂端部上方处形成有抵持接触于导电部上的抵持端,且固定部前方处分别设有穿出基座底部的焊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该板端连接器的基座相邻于接合部的另一侧二边处分别形成有侧壁,并在二侧壁上结合有金属外壳位于基部二侧同向延伸的侧臂部,且二侧臂部相对内侧处分别向下弯折延伸有定位弹扣,而线端连接器的本体外部罩覆结合有屏蔽壳体的外壳,并在外壳二侧处向下弯折延伸的边板上分别设有可供定位弹扣扣持于其上的扣持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该板端连接器的复数导电端子包含一组共三十支端子,第一、四、七、十、十三、十六、十九、二十四、二十五支端子脚位定义为接地端子,第二、三、五、六、八、九、十一、十二、十四、十五、十七、十八支端子脚位定义为信号端子,第二十至第二十三支端子脚位定义为备用端子,第二十六至第三十支端子脚位定义为电源端子,而金属外壳的复数接触弹片分别对应于第一、四、七、十、十三、十六、十九支接地端子及第二十二支备用端子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该板端连接器的复数导电端子包含一组共三十支端子,第三、十九至二十二支端子脚位定义为备用端子、非USB信号端子或不需连接端子,第六、九、十二、十五、十八、二十三至二十六支端子脚位定义为接地端子,第一、二、四、五、七、八、十、十一、十三、十四、十六、十七支端子脚位定义为信号端子,第二十七至第三十支端子脚位定义为电源端子,而金属外壳的复数接触弹片分别对应于第三支备用端子及第六、九、十二、十五、十八支接地端子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线端连接器的接触端子在导电部后方处具有抵持接触于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上的第一侧臂,并在第一侧臂下方处向上反折有抵持接触于金属外壳的接地弹片上形成共同接地回路的第二侧臂,且第二侧臂上方处向前弯折延伸有连接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线端连接器的本体在安装部上具有可供接触端子的连接部定位的外露区,并在外露区后方处间隔排列设有复数纳线槽,而传输线缆包含至少一组导线组,且导线组一端处分别置入纳线槽内,再与接触端子的连接部焊固形成电性连接。
9.一种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基座,该基座内部凹设有对接空间,并在对接空间向上凸起的对接部与其前方一距离的接合部间形成有容置槽道,且接合部上设有分别沿着容置槽道延伸至对接部上形成一通道的复数端子槽;
复数导电端子分别具有定位于基座的端子槽内的固定部,并在固定部后方处都设有接触部伸入于容置槽道内的弹臂,且各弹臂内侧处形成有弹性空间,再在导电端子的固定部前方处分别设有穿出基座外部的焊接部;及
一金属外壳包含罩覆结合于接合部上的基部,并由基部后侧处朝导电端子弹性空间向下弯折延伸有悬空状的复数接地弹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基座相邻于接合部的另一侧二边处分别形成有向上凸起的侧壁,并在二侧壁上都结合有金属外壳位于基部二侧同向延伸的侧臂部,且二侧臂部相对内侧处分别向下弯折延伸有伸入于对接空间内的定位弹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基座的接合部前方处设有位于任意两个相邻端子槽间的复数扣合块,而金属外壳的基部前侧处向下弯折延伸有前盖板,并在前盖板相邻于基部处设有扣持于扣合块上的复数卡持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基座的二侧壁前后二侧处分别设有卡扣凸块,而金属外壳的二侧臂部前后二侧处分别形成有向下弯折的限位挡板,并在限位挡板上分别设有扣持于卡扣凸块上的定位卡孔,且其中一侧臂部内侧处朝对接空间向下弯折延伸有抵持弹片,再在侧臂部的限位挡板底缘处分别向外弯折延伸有接地脚。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复数导电端子包含一组共三十支端子,第一、四、七、十、十三、十六、十九、二十四、二十五支端子脚位定义为接地端子,第二、三、五、六、八、九、十一、十二、十四、十五、十七、十八支端子脚位定义为信号端子,第二十至第二十三支端子脚位定义为备用端子,第二十六至第三十支端子脚位定义为电源端子,而金属外壳的复数接触弹片分别对应于第一、四、七、十、十三、十六、十九支接地端子及第二十二支备用端子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复数导电端子包含一组共三十支端子,第三、十九至二十二支端子脚位定义为备用端子、非USB信号端子或不需连接端子,第六、九、十二、十五、十八、二十三至二十六支端子脚位定义为接地端子,第一、二、四、五、七、八、十、十一、十三、十四、十六、十七支端子脚位定义为信号端子,第二十七至第三十支端子脚位定义为电源端子,而金属外壳的复数接触弹片分别对应于第三支备用端子及第六、九、十二、十五、十八支接地端子位置。
CN201710385539.7A 2017-05-26 2017-05-26 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及其板端连接器 Withdrawn CN1089333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85539.7A CN108933342A (zh) 2017-05-26 2017-05-26 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及其板端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85539.7A CN108933342A (zh) 2017-05-26 2017-05-26 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及其板端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33342A true CN108933342A (zh) 2018-12-04

Family

ID=64450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85539.7A Withdrawn CN108933342A (zh) 2017-05-26 2017-05-26 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及其板端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3334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1142A1 (zh) * 2020-06-29 2022-01-06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fct测试治具的连接结构及fct测试治具
CN114094755A (zh) * 2021-12-06 2022-02-25 威灵(芜湖)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连接组件和电机
WO2023103191A1 (zh) * 2021-12-06 2023-06-15 威灵(芜湖)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连接组件和电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4848A (zh) * 2004-07-30 2006-02-15 株式会社友华 电连接器
CN101102017A (zh) * 2006-07-03 2008-01-09 爱沛斯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JP2008277020A (ja) * 2007-04-26 2008-11-13 I-Pex Co Ltd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355203A (zh) * 2007-07-26 2009-01-28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板连接器,配合连接器,和包括两者的电子设备
CN201623311U (zh) * 2010-03-30 2010-11-03 徐文亮 缆线连接器结构改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4848A (zh) * 2004-07-30 2006-02-15 株式会社友华 电连接器
CN101102017A (zh) * 2006-07-03 2008-01-09 爱沛斯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JP2008277020A (ja) * 2007-04-26 2008-11-13 I-Pex Co Ltd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355203A (zh) * 2007-07-26 2009-01-28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板连接器,配合连接器,和包括两者的电子设备
CN201623311U (zh) * 2010-03-30 2010-11-03 徐文亮 缆线连接器结构改良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1142A1 (zh) * 2020-06-29 2022-01-06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fct测试治具的连接结构及fct测试治具
CN114094755A (zh) * 2021-12-06 2022-02-25 威灵(芜湖)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连接组件和电机
WO2023103191A1 (zh) * 2021-12-06 2023-06-15 威灵(芜湖)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连接组件和电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04329B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105356163B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05509067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102931521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4505678B (zh) 插座电连接器及插头电连接器
CN102544802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TWI606651B (zh) Plug connector
CN102790314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544803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931522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9472902B2 (en)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CN104377509A (zh) 插头电连接器
CN201797096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9698541B2 (en)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CN206388888U (zh) 线对板连接器组合
CN102544805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TWI608679B (zh) Improved structure of wire end connector
CN204441622U (zh) Usb连接器的接地结构
TWI614952B (zh) 線對板連接器組合及其板端連接器
CN105990761B (zh) Usb连接器的接地结构
EP2543117A1 (en) Connector assembly and related methods of use
CN108933342A (zh) 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及其板端连接器
CN203631884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3466375U (zh) 电连接器
CN203398423U (zh) 一种电连接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4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