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32011B - 视场角改变膜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视场角改变膜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32011B
CN108932011B CN201810281866.2A CN201810281866A CN108932011B CN 108932011 B CN108932011 B CN 108932011B CN 201810281866 A CN201810281866 A CN 201810281866A CN 108932011 B CN108932011 B CN 1089320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angle changing
base film
viewing angle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8186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32011A (zh
Inventor
大泽治武
山内武仁
久保田信一
野口弘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PC Internation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00345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5419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9320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320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320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320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ed to the housing of computer displays, e.g. of CRT monitors, of flat displays
    • G06F1/1607Arrangements to support accessories mechanically attached to the display housing
    • G06F1/1609Arrangements to support accessories mechanically attached to the display housing to support filters or len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ed to the housing of computer displays, e.g. of CRT monitors, of flat displays
    • G06F1/1603Arrangements to protect the display from incident light, e.g. hoo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06F1/16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changing, e.g. reversing, the face orientation of the screen with a two degrees of freedom mechanism, e.g. for folding into tablet PC like position or orienting towards the direction opposite to the user to show to a second u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仅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加而且能够改变显示面板的视场角的视场角改变膜以及电子设备。视场角改变膜(1)具备与LCD模块(61)对置配置并改变LCD模块(61)的视场角的基膜(2)、和厚度比基膜(2)小并被插入在LCD模块(61)与覆盖LCD模块(61)的周缘的边框(66)之间形成的空隙(71、72)的安装部(31、32)。安装部(31、32)与基膜(2)形成为分体,并固定于基膜(2)。

Description

视场角改变膜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于电子设备的显示面板的视场角改变膜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安装于电子设备的显示面板的薄膜已普及。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保护笔记本类型个人计算机(以下称为“笔记本电脑”。)的显示面板的保护膜。该保护膜在其端部具有厚度比周围小的插入余量。该插入余量被插入笔记本电脑的显示面板与边框之间的空隙,由此保护膜与显示面板对置配置。
专利文献1:日本授权实用新型第3062946号公报
本发明者们研究了使这种方式的薄膜具备改变显示面板的视场角(即、使用者的视线相对于显示面板所成的角度,能够用眼观察显示面板的显示内容的范围。)的功能。视场角改变膜例如能够实现从与显示面板正对的方向容易地用眼观察该显示内容,而从相对于显示面板倾斜的方向难以用眼观察显示内容。通过这样的视场角的改变,能够防止显示面板的显示内容被他人窥视。
然而,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保护膜那样,若以局部厚度变小的方式进行成型或者加工,则存在导致制造成本增加的顾虑。另外,若欲使视场角改变膜整体的厚度减小,而能够将该端部插入显示面板与边框之间的空隙,则存在无法确保改变视场角的功能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加、而且能够改变显示面板的视场角的视场角改变膜以及电子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一个方式的视场角改变膜具备:基膜,其与显示面板对置配置并改变显示面板的视场角;和安装部,其厚度比基膜小,并被插入在显示面板与覆盖显示面板的周缘的边框之间形成的空隙。安装部与基膜形成为分体,并固定于基膜。
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具备:显示面板;边框,其覆盖显示面板的周缘;以及视场角改变膜,其具有与显示面板对置配置并改变显示面板的视场角的基膜、和厚度比基膜小并被插入在显示面板与边框之间形成的空隙的安装部。基膜与安装部形成为分体,并固定于安装部。
根据本方式,安装部与基膜形成为分体,因此能够设置安装部而不进行使基膜的一部分的厚度减小那样的复杂的成型、加工。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不仅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加、而且能够改变显示面板的视场角的视场角改变膜以及电子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视场角改变膜以及笔记本电脑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视场角改变膜的分解图。
图3是表示图1的视场角改变膜以及笔记本电脑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图2的IV-IV截面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图2的V-V截面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用于比较的其它实施方式的视场角改变膜以及笔记本电脑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视场角改变膜的分解图。
图8是表示图7的VIII部的放大图。
图9是表示图7的视场角改变膜以及笔记本电脑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1A、1B...视场角改变膜;2、20...基膜;3、30...安装膜;4...光学粘合剂;10...笔记本电脑(电子设备);31、32、33、34...安装部;36、37...突出片;38...连结部;39...端部;61...LCD模块(显示面板);66...边框;7、71、71...空隙;81、82...粘结片(粘结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的视场角改变膜例如能够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台式个人计算机、服务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各种电子设备。
以下的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的视场角改变膜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的例子。此外,在各附图中,对同一或者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
首先,参照图1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视场角改变膜1以及笔记本电脑10的概要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视场角改变膜1以及笔记本电脑10的立体图。笔记本电脑10具有主体5和盖体6。
主体5具有呈扁平的箱形状的壳体50。壳体50通过使上罩51和下罩52相互对置地安装而构成。在壳体50的内部收纳有未图示的基板、CPU、存储器、HDD、SDD、电池等。在壳体50的上罩51侧设置有键盘54、触摸板56等输入机构。
盖体6借助铰链与主体5的后端连接,构成为能够相对于主体5开闭。盖体6具有LCD模块61、摄像头62、边框66。
LCD模块61是显示面板的一个例子,基于从图形控制器接收的控制信号等显示各种信息。LCD模块61的外形在主视下呈长方形。
边框66是长方形的框体,使LCD模块61经由其框内露出。摄像头62是作为拍摄装置的照相机的一个要素,配置于边框66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
在笔记本电脑10安装有视场角改变膜1。如后所述,视场角改变膜1具有改变LCD模块61的视场角(即、是使用者的视线与LCD模块61所成的角度,能够用眼观察LCD模块61的显示内容的范围。)的功能。视场角改变膜1以覆盖LCD模块61的方式被安装。笔记本电脑10的使用者经由该视场角改变膜1来用眼观察LCD模块61的显示内容。
接下来,参照图2对视场角改变膜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视场角改变膜的分解图。视场角改变膜1具备基膜2、安装膜3以及光学粘合剂4。
基膜2是承担视场角的改变的部件。基膜2的外形在主视下呈长方形,其尺寸与边框66(参照图1)的框内大致相同。基膜2的厚度是0.35mm左右。
基膜2通过使表面保护膜2a、功能膜2b、背面保护膜2c层叠而构成。表面保护膜2a以及背面保护膜2c是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苯乙烯、聚丙烯、丙烯酸等使可见光透射并具有挠性的热塑性树脂作为基材而形成的。表面保护膜2a以及背面保护膜2c不仅夹着并保护功能膜2b,而且确保基膜2的刚性。功能膜2b在其内部具有多个遮光栅(未图示)。各遮光栅利用不使可见光透射的材料形成为直线地延伸的肋状。多个遮光栅以相互隔开间隔并平行的方式配置,在各遮光栅之间配置有使可见光透射且具有粘合力的中间材料(未图示)。表面保护膜2a以及背面保护膜2c通过该中间材料的粘合力粘合于功能膜2b的一个侧面和另一个侧面。通过这样的结构,功能膜2b使光仅在未被遮光栅遮挡的方向透射。
安装膜3是担负视场角改变膜1的安装的部件。基膜2层叠于该安装膜3。安装膜3是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苯乙烯、聚丙烯、丙烯酸等使可见光透射并具有挠性的热塑性树脂作为基材而形成的。安装膜3具有矩形部3a和多个安装部31、32。
矩形部3a是外形在主视下呈长方形的部分。矩形部3a的纵向以及横向的尺寸与基膜2大致相同。
安装部31、32是设置于安装膜3的端部的突起。安装部31、32以从矩形部3a的端部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即、安装膜3的外形比基膜2的外形大了安装部31、32的量,。
在矩形部3a的各长边分别设置有各两个安装部31,安装部32设置于矩形部3a的各短边。安装部31、31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并且配置于从矩形部3a的长边的中央部偏离的位置。安装部32、32也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也可以在矩形部3a的长边设置三个以上安装部31、在矩形部3a的短边设置三个以上安装部32。
具有这样的矩形部3a以及安装部31、32的安装膜3是通过将厚度一样的薄膜状的材料沿其厚度方向冲裁而形成的。因此,矩形部3a与安装部31、32形成为一体,它们的厚度相互相等。详细而言,安装膜3的厚度是0.15mm左右且是一样的。即,安装膜3的厚度比基膜2的厚度(0.35mm左右)小。
光学粘合剂4也被称为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光学透明粘合剂)、OCR(Optically Clear Resin:光学透明树脂),是使可见光透射的薄膜状的部件。光学粘合剂4的外形在主视下呈长方形。光学粘合剂4的纵向以及横向的尺寸与基膜2大致相同。光学粘合剂4的厚度是0.05mm左右且是一样的。即,光学粘合剂4的厚度比基膜2的厚度(0.35mm左右)、安装膜3的厚度(0.15mm左右)小。
光学粘合剂4配置于基膜2与安装膜3之间。光学粘合剂4在其一个侧面与基膜2粘结,在另一个侧面与安装膜3粘结。即,基膜2借助光学粘合剂4与安装膜3粘结。
如上所述,基膜2、安装膜3的矩形部3a以及光学粘合剂4的纵向以及横向的尺寸相互大致相等。基膜2、安装膜3的矩形部3a以及光学粘合剂4以在主视下外形线大致一致的方式配置。由此,基膜2其大致整体借助光学粘合剂4固定于安装膜3。安装膜3的安装部31、32位于相比固定于安装膜3的基膜2的端部更靠外侧的位置(参照图1)。
接下来,参照图3至图5对视场角改变膜1向LCD模块61的安装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视场角改变膜1以及笔记本电脑10的主视图,示出了笔记本电脑10的盖体6的周边。图4是表示图2的IV-IV截面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图2的V-V截面的剖视图。为了便于理解,在图4以及图5中,与实际相比稍大地图示了安装膜3、光学粘合剂4的厚度。
如图4所示,笔记本电脑10的盖体6具有A罩63、B罩64以及边框66。A罩63、B罩64以及边框66是构成盖体6的外壳的部件。A罩63与B罩64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在它们之间配置有天线模块67、铝片68等部件。
边框66配置于B罩64的正面侧。如上所述,边框66是中央部敞开的长方形的框体。边框66借助薄膜状的胶带65粘结于B罩64。
在边框66与A罩63之间配置有LCD模块61。LCD模块61的周缘被边框66覆盖。在LCD模块61的周缘与边框66之间形成有空隙7。
如图3所示,在空隙7中配置有多个粘结片81、82。多个粘结片81、82是粘结层的一个例子。在图3中,由虚线表示配置于边框66的背面侧的粘结片81、82、安装部31、32。粘结片81被配置为沿着LCD模块61的长边延伸,粘结片82被配置为沿着LCD模块61的短边延伸。边框66借助粘结片81、82粘结于LCD模块61的周缘的多个部位。
多个粘结片81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在相邻的粘结片81、81之间形成有空隙71。空隙71是空隙7中位于粘结片81、81之间的部位。空隙71设置于与LCD模块61的各长边对应的部位。空隙71的宽度尺寸比安装部31的宽度尺寸稍大。空隙71、71的间隔与安装部31、31的间隔大致相同。
同样地,多个粘结片82也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在相邻的粘结片82、82之间形成有空隙72。空隙72是在空隙7中位于粘结片82、82之间的部位。空隙72设置于与LCD模块61的各短边对应的部位。空隙72的宽度尺寸比安装部32的宽度尺寸稍大。空隙72、72的间隔与安装部32、32的间隔大致相同。
在安装视场角改变膜1时,如图3以及图5所示,安装部31被插入空隙71。并且,安装部32被插入空隙72。通过使视场角改变膜1挠曲,能够使全部的安装部31、32插入空隙71、72。若挠曲的视场角改变膜1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则安装部31、32的插入结束。
向空隙71、72的插入结束之后的安装部31、32卡止于边框66。其结果是,视场角改变膜1固定于笔记本电脑10。视场角改变膜1的基膜2隔着安装膜3以及光学粘合剂4而与LCD模块61对置配置。
笔记本电脑10的使用者经由基膜2、光学粘合剂4以及安装膜3来确认LCD模块61的显示内容。使用者在从沿着与基膜2大致垂直的法线N(参照图1)的方向用眼观察LCD模块61的情况下,视场角改变膜1形成为能够容易地用眼观察LCD模块61的显示内容。详细而言,使用者能够用眼观察LCD模块61的显示内容而视线不被设置于基膜2的内部的多个遮光栅遮挡。更详细而言,使用者能够经由多个遮光栅间的间隙用眼观察LCD模块61的显示内容。
与此相对,使用者在从相对于法线N倾斜角度θ以上的方向用眼观察LCD模块61的情况下(即,从与图1的直线L相比更靠外侧的位置用眼观察LCD模块61的情况下),使用者的视线被基膜2的遮光栅遮挡。具体而言,使用者看到基膜2较黑,变得无法用眼观察LCD模块61的显示内容。即,视场角改变膜1使LCD模块61的视场角变窄。通过这样的视场角的改变,能够防止LCD模块61的显示内容被他人窥视。
接下来,对视场角改变膜1以及笔记本电脑10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视场角改变膜1的方式,安装部31、32与基膜2形成为分体,因此不实施使基膜2的一部分的厚度减小那样的复杂的成型、加工,就能够设置安装部31、32。
这里,参照图6对用于比较的其它实施方式的视场角改变膜1A以及笔记本电脑10A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其它实施方式的视场角改变膜1A以及笔记本电脑10A的主视图,示出了笔记本电脑10A的盖体6的周边。在视场角改变膜1A以及笔记本电脑10A的结构中,对与上述的视场角改变膜1以及笔记本电脑10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适当地省略其说明。
视场角改变膜1A的安装部31A、32A的形状与上述的安装部31、32不同。具体而言,安装部31A、32A不是如安装部31、32那样与矩形部3a形成为一体。其它实施方式的安装部31A、32A是相互独立的小片。即、视场角改变膜1A不具备矩形部3a。
安装部31A、32A以其一部分粘结于基膜2、其它部分从基膜2向外侧突出的方式配置。该安装部31A、32A的其它部分被插入空隙71、72,卡止于边框66,由此视场角改变膜1A固定于笔记本电脑10A。
在这样的方式中,不对基膜2实施复杂的成型、加工,也能够将视场角改变膜1A安装于笔记本电脑10A。然而,如单点划线310A、320A所示,安装部31A、32A的外形被使用者用眼观察到。详细而言,安装部31A、32A中粘结于基膜2的部位的外形经由基膜2被使用者用眼观察到。因此,在视场角改变膜1A、笔记本电脑10A的外观设计性受损、使用者用眼观察LCD模块61的显示内容时造成妨碍这些点上还有改善的余地。
与此相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视场角改变膜1以及笔记本电脑10具备安装膜3,该安装膜3具有透光性、厚度比基膜2小、且在主视下外形比基膜2大。基膜2层叠于安装膜3。安装膜3在相比基膜2的端部更靠外侧的位置具有安装部31、32。
根据本方式,构成安装部31、32的部件的外形不会经由基膜2被使用者用眼观察到。其结果是,能够防止视场角改变膜1以及笔记本电脑10的外观设计性受损、在用眼观察LCD模块61的显示内容时成为妨碍的情况。
基膜2的大致整体固定于安装膜3。
根据本方式,在视场角改变膜1的使用中,能够抑制基膜2挠曲的情况。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因基膜2挠曲而妨碍使用者的用眼观察的情况。
基膜2借助光学粘合剂4粘结于安装膜3。
如上所述,光学粘合剂4使可见光透射。因此,根据本方式,能够将基膜2的大致整体固定于安装膜3而不妨碍使用者对LCD模块61的用眼观察。
安装部31、32被设置有多个,并沿安装膜3的周缘相互分离地配置。
根据本方式,能够通过使视场角改变膜1挠曲,来将安装部31、32插入空隙71、72。
安装部31、32配置于从安装膜3的一边的中央部偏离的位置。
在笔记本电脑10等电子设备的边框的中央部配置有朝向使用者侧的摄像头等的情况较多。通过将安装部31配置于从安装膜3的长边的中央部偏离的位置,能够将安装部31插入空隙71而不干扰摄像头等。若没有与安装部31干扰的部件,则也可以将安装部31设置于矩形部3a的长边的中央部、将安装部32设置于矩形部3a的短边的中央部。
安装部31、32设置于与安装膜3的至少三条边对应的位置。
根据本方式,能够将视场角改变膜1以与LCD模块61对置的状态固定而不脱落,并且能够抑制视场角改变膜1从LCD模块61的浮起。
基膜2具有:使光仅在规定方向透射的功能膜2b、和具有透光性并覆盖功能膜2b的表面保护膜2a。
根据本方式,不仅能够利用功能膜2b改变视场角、而且能够利用表面保护膜2a确保基膜2的刚性。
基膜2具有背面保护膜2c,该背面保护膜2c具有透光性并隔着功能膜2b与表面保护膜2a对置。
根据本方式,能够提高基膜2的刚性而不阻碍功能膜2b的功能。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视场角改变膜1相对于笔记本电脑10单独提供。然而,视场角改变膜1也可以是构成笔记本电脑10的一个部件。
根据这样的笔记本电脑10的方式,安装部31、32与基膜2形成为分体,因此能够设置安装部31、32而不实施使基膜2的一部分的厚度减小那样的复杂的成型、加工。
边框66借助配置于空隙7的粘结片81、82粘结于LCD模块61。
根据本方式,利用粘结片81、82将边框66固定于LCD模块61,能够防止在外力作用时边框66卷起。换言之,能够将为了配置粘结片81、82而形成的空隙7用于安装部31、32的插入。
粘结片81、82沿着LCD模块61的周缘被设置有多个。安装部31被插入在相互相邻的粘结片81、81之间形成的空隙71,安装部32被插入在相互相邻的粘结片82、82之间形成的空隙72。
根据本方式,不仅能够利用粘结片81、82将边框66固定于LCD模块61,而且能够形成将安装部31、32插入的空隙71、72。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基膜2是通过层叠表面保护膜2a、功能膜2b及背面保护膜2c而构成的。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该方式。例如也可以通过仅层叠表面保护膜2a、功能膜2b来构成基膜,并且借助光学粘合剂4使该基膜与安装膜3粘结,由此构成视场角改变膜。
接下来,参照图7至图9对第二实施方式的视场角改变膜1B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视场角改变膜1B的分解图。图8是表示图7的VIII部的放大图。图9是表示视场角改变膜1B以及笔记本电脑的主视图。图9将视场角改变膜1B以及笔记本电脑中、后述的安装部33的周边的部位放大表示。
视场角改变膜1B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对于在视场角改变膜1B的结构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适当地省略说明。
视场角改变膜1B的基膜20是通过使表面保护膜2a、功能膜2b层叠而构成的。即,基膜2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基膜2不同,不具备背面保护膜2c(参照图2)。
基膜20层叠于安装膜30。安装膜30隔着功能膜2b与表面保护膜2a对置,通过上述的中间材料的粘合力粘合于功能膜2b。安装膜30具有矩形部3a和多个安装部33、34。
安装部33、34是设置于安装膜3的端部的突起。安装部33、34形成为从矩形部3a的端部向外侧突出。即,安装膜3的外形比基膜20的外形大了安装部33、34的量。安装部33在矩形部3a的一条长边被设置有两个,在另一条长边被设置有三个。在矩形部3a的各短边分别设置有各一个安装部34。也可以在矩形部3a的长边设置三个或者4个以上的安装部33、在矩形部3a的短边设置两个以上的安装部34。
这样,视场角改变膜1B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视场角改变膜1不同,不具备背面保护膜2c、光学粘合剂4(参照图2)。因此,视场角改变膜1B在薄壁化、轻型化方面比视场角改变膜1具有优势。
视场角改变膜1B能够通过层叠表面保护膜2a以及功能膜2b、形成为预先比表面保护膜2a以及功能膜2b大了安装部33、34的量的基膜20来制造。此外,也可以层叠相同形状的表面保护膜2a、功能膜2b以及基膜20,并通过除去与安装部33、34相当的部分的表面保护膜2a以及功能膜2b来形成安装部33、34,从而制造基膜20。
如图8所示,安装部33具有突出片36、37及连结部38。突出片相对于一个安装部也可以被设置有三个以上。另外,虽省略说明,但安装部34也同样具有多个突出片、及连结该多个突出片的连结部。
突出片36、37从矩形部3a的端部向外侧突出。图8用点划线示出了层叠于安装膜30的基膜20。突出片36、37从该基膜20的端部向外侧突出。突出片36、37隔开间隙(例如1mm左右)并相互接近地配置。
连结部38配置于突出片36与突出片37之间的间隙,连结两者。详细而言,连结部38在相比突出片36、37的前端更靠基膜20侧、且相比基膜20的端部更靠外侧的位置,以横跨间隙的方式连结两者。连结部38弯曲,其边缘部呈近似U字形状。连结部38中与突出片36、37连结的端部39的宽度比连结部38的其他部分的宽度大。即、连结部38以在突出片36、37之间截面积逐渐地变化的方式形成。
安装视场角改变膜1B的笔记本电脑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笔记本电脑10相同,在与安装部33、34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空隙71、72。如图9所示,在向笔记本电脑安装视场角改变膜1B时,安装部33被插入空隙71。并且,安装部34被插入空隙72(参照图3)。通过使视场角改变膜1B挠曲,能够将全部的安装部33、34插入空隙71、72。若挠曲的视场角改变膜1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则安装部33、34的插入结束,安装部33、34卡止于边框66。
此时,安装部33除了突出片36、37之外,在连结部38也卡止于边框66。为了将视场角改变膜1B可靠地固定于笔记本电脑,这样的遍及大范围的向边框66的卡止是有效的。因此,从固定视场角改变膜1B的观点考虑,优选安装部33具有足够的大小。
另一方面,在将视场角改变膜1B从笔记本电脑拆下时,使用者使手指勾住矩形部3a的端部,施加力以便其从LCD模块61(参照图1)分离。在使用比较大型的安装部33的情况下,安装部33随着力的施加而被从空隙71排出时,有时利用边框66与矩形部3a对安装部33作用拉动的力。
然而,安装部33具有突出片36、37,因此即使在作用有上述的力的情况下,突出片36、37的一方也能够相对于另一方柔软地变形。并且,连结部38以在与突出片36、37连结的端部39宽度变大的方式弯曲,所以突出片36、37与连结部38之间的应力集中被抑制。其结果是,能够抑制从记本电脑拆下视场角改变膜1B时的、安装部33的破损。在具有与安装部33相同的结构的安装部34中也能够发挥相同的效果。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基膜20是通过使表面保护膜2a与功能膜2b层叠而构成的。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方式。例如也可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构成为基膜20具备背面保护膜2c(参照图2)。
另外,如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其它实施方式中说明(参照图6)的那样,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视场角改变膜1B也可以不具备矩形部3a,而构成为将安装部33、34作为相互独立的小片,并将它们粘结于基膜20。
以上已说明的实施方式是用于便于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是用于限定地解释本发明。实施方式具备的各要素以及其配置、材料、条件、形状以及尺寸等并不限定于例示的内容而能够适当地改变。另外,能够局部地置换或者组合不同的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彼此。

Claims (22)

1.一种视场角改变膜,其安装于电子设备的显示面板,其中,具备:
基膜,其与所述显示面板对置配置并改变所述显示面板的视场角;和
安装部,其厚度比所述基膜小,并被插入在所述显示面板与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周缘的边框之间形成的空隙,
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基膜形成为分体,并固定于所述基膜,并且具有与所述基膜的端部相比向外侧突出的多个突出片,
所述多个突出片相互接近地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场角改变膜,其中,
具备安装膜,所述安装膜具有透光性、厚度比所述基膜小、且在主视下外形比所述基膜大,
所述基膜层叠于所述安装膜,
所述安装膜在相比所述基膜的端部更靠外侧的位置具有所述安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场角改变膜,其中,
所述基膜的大致整体固定于所述安装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场角改变膜,其中,
所述基膜借助光学粘合剂粘结于所述安装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视场角改变膜,其中,
所述基膜借助光学粘合剂粘结于所述安装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视场角改变膜,其中,
所述安装部具有在相比所述多个突出片的前端更靠所述基膜侧的位置连结所述多个突出片的连结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视场角改变膜,其中,
所述连结部以在与所述突出片连结的端部宽度变大的方式弯曲。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视场角改变膜,其中,
所述安装部被设置有多个,并沿着所述基膜的周缘相互分离地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视场角改变膜,其中,
所述安装部配置于从所述基膜的一边的中央部偏离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视场角改变膜,其中,
所述安装部设置于与所述基膜的至少三条边对应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视场角改变膜,其中,
所述基膜具有功能膜和表面保护膜,其中,所述功能膜使光仅在规定方向透射,所述表面保护膜具有透光性并覆盖所述功能膜。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视场角改变膜,其中,
所述基膜具有功能膜和表面保护膜,其中,所述功能膜使光仅在规定方向透射,所述表面保护膜具有透光性并覆盖所述功能膜。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视场角改变膜,其中,
所述基膜具有功能膜和表面保护膜,其中,所述功能膜使光仅在规定方向透射,所述表面保护膜具有透光性并覆盖所述功能膜。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视场角改变膜,其中,
所述基膜具有背面保护膜,所述背面保护膜具有透光性并隔着所述功能膜与所述表面保护膜对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视场角改变膜,其中,
所述基膜具有背面保护膜,所述背面保护膜具有透光性并隔着所述功能膜与所述表面保护膜对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视场角改变膜,其中,
所述基膜具有背面保护膜,所述背面保护膜具有透光性并隔着所述功能膜与所述表面保护膜对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视场角改变膜,其中,
所述安装部隔着所述功能膜与所述表面保护膜对置,并固定于所述功能膜。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视场角改变膜,其中,
所述安装部隔着所述功能膜与所述表面保护膜对置,并固定于所述功能膜。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视场角改变膜,其中,
所述安装部隔着所述功能膜与所述表面保护膜对置,并固定于所述功能膜。
20.一种电子设备,其中,具备:
显示面板;
边框,其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周缘;以及
视场角改变膜,其安装于所述显示面板,
所述视场角改变膜具备:
基膜,其与所述显示面板对置配置并改变所述显示面板的视场角;和
安装部,其厚度比所述基膜小,并被插入在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边框之间形成的空隙,
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基膜形成为分体,并固定于所述基膜,并且具有与所述基膜的端部相比向外侧突出的多个突出片,
所述多个突出片相互接近地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边框借助配置于所述空隙的粘结层粘结于所述显示面板。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粘结层沿着所述显示面板的周缘被设置有多个,
所述安装部被插入在相互相邻的所述粘结层之间形成的空隙。
CN201810281866.2A 2017-05-25 2018-04-02 视场角改变膜以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89320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03734 2017-05-25
JP2017103734 2017-05-25
JP2018-003457 2018-01-12
JP2018003457A JP6554190B2 (ja) 2017-05-25 2018-01-12 視野角変更フィルム及び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32011A CN108932011A (zh) 2018-12-04
CN108932011B true CN108932011B (zh) 2021-07-13

Family

ID=62723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81866.2A Active CN108932011B (zh) 2017-05-25 2018-04-02 视场角改变膜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32011B (zh)
DE (1) DE102018111903A1 (zh)
GB (1) GB25647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88404A1 (en) * 2019-03-18 2020-09-2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Overlay with integral tabs for a display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62946U (ja) * 1999-04-09 1999-10-15 協和電機化学株式会社 ノ―トパソコンの液晶表示画面を保護するための保護シ―ト及び保護シ―トを備えたノ―トパソコン
JP2003043934A (ja) * 2001-07-23 2003-02-14 Three 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光学フィルタ及びタブ付き両面接着テープ
CN1851541A (zh) * 2005-04-22 2006-10-25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件
KR20080024174A (ko) * 2008-02-26 2008-03-17 윤종식 화면 렌즈 보안기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06094315A (zh) * 2015-04-30 2016-11-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聚合物分散液晶的显示装置
CN106324873A (zh) * 2016-09-22 2017-01-11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视角切换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75102A1 (en) * 2008-09-24 2010-03-25 Lev Jeffrey A Removable anti-glare films for flat panel displays
US8721095B2 (en) * 2011-12-16 2014-05-13 Targus Group International, Inc. Attachable under-bezel tabs for display cover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62946U (ja) * 1999-04-09 1999-10-15 協和電機化学株式会社 ノ―トパソコンの液晶表示画面を保護するための保護シ―ト及び保護シ―トを備えたノ―トパソコン
JP2003043934A (ja) * 2001-07-23 2003-02-14 Three 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光学フィルタ及びタブ付き両面接着テープ
CN1851541A (zh) * 2005-04-22 2006-10-25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件
KR20080024174A (ko) * 2008-02-26 2008-03-17 윤종식 화면 렌즈 보안기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06094315A (zh) * 2015-04-30 2016-11-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聚合物分散液晶的显示装置
CN106324873A (zh) * 2016-09-22 2017-01-11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视角切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8111903A1 (de) 2018-11-29
GB2564751B (en) 2020-07-01
GB201808005D0 (en) 2018-07-04
GB2564751A (en) 2019-01-23
CN108932011A (zh) 2018-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033742B1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foldable plate
US10712774B2 (en)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structural glass members
US20230221761A1 (en)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display protection structure
KR20140143262A (ko) 전자 기기용 케이스
US8624126B2 (en) Portable device
CN109542165B (zh) 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20140218656A1 (en) Display Device
EP3671703B1 (en) Foldable cover plate, foldable display module, and foldable terminal device
KR20140070050A (ko) 디스플레이용 커버 시트
JP6554190B2 (ja) 視野角変更フィルム及び電子機器
EP4180914B1 (en) Flexible display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20200101153A (ko) 듀얼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EP423943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discharge structure for connecting static electricity to ground
CN108932011B (zh) 视场角改变膜以及电子设备
EP419895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apable of reducing damage to glass
JP6366846B2 (ja) 表示装置
US20140139980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JP5459076B2 (ja) 表示装置
KR20220115705A (ko)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US8643818B2 (en) Protection structure
CN219162938U (zh) 窗和电子装置
JP5288738B2 (ja) 画像表示装置
JP2015022005A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
CN113260688B (zh) 柔性显示模块及包括该柔性显示模块的电子装置
EP413853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electrostatic induction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08

Address after: 23 / F, Lincoln building, 979 King's road, Quarry Bay, Hong K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Lenovo PC International Ltd.

Address before: Singapore, Singapore City

Patentee before: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