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24320A - 一种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24320A
CN108924320A CN201811018774.1A CN201811018774A CN108924320A CN 108924320 A CN108924320 A CN 108924320A CN 201811018774 A CN201811018774 A CN 201811018774A CN 108924320 A CN108924320 A CN 1089243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mobile terminal
guide hole
voice guide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1877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24320B (zh
Inventor
曹飞
缪崇明
胡松洁
戢记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1877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243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243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243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243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243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e.g. telephone hand-s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中框(100)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中框(100)两侧的声学器件(200)及密封盖(300),所述中框(100)开设有第一凹槽(110),所述密封盖(300)密封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110)的槽口、且与所述第一凹槽(110)形成衔接通道,所述第一凹槽(110)的底面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导音孔(120),所述第一导音孔(120)连通所述衔接通道与外界环境,所述第一凹槽(110)的底面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导音孔(130),所述第二导音孔(130)贯穿所述中框(100)、且所述第二导音孔(130)连通所述衔接通道与所述声学器件(200)的本体导音孔。上述方案能解决目前的移动终端采用柔性套导致移动终端厚度较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当前,移动终端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及用户需求的持续提升,移动终端的性能越来越优良,例如,目前的移动终端向着大屏幕的方向发展,出现了全面屏移动终端。
作为一种便携式的工具,用户对移动终端的外观性能要求越来越极致,不但美观,而且还要重量小、易于携带。在此种需求的趋势下,超薄移动终端已经成为当前的发展趋势。当然移动终端变薄的前提,还需要其具有较多的功能。此种趋势对移动终端的外观及性能提出双重功能,一方面要求移动终端尽可能地轻薄,另一方面又要求移动终端具备多种功能。很显然,这对移动终端所包含的功能器件的装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请参考图1,目前的移动终端内通常布设有声学器件101,声学器件101安装在移动终端内的电路板102上,声学器件101需要通过导音通道实现与环境的连通。导音通道通常为由柔性套103及中框104上的导音孔1041组成。柔性套103为柔性的筒状件,能够通过变形实现被夹紧固定,但是在实际的装配过程中,为了避免柔性套103在装配的过程由于变形而导致堵孔现象,目前的柔性套103通过增加厚度来缓解其容易变形的问题。此种结构会导致电路板102至电池盖105之间的距离(L1)较大。很显然,这不利于移动终端向着更薄的方向发展。
另外,柔性套103为中空的柔性件,在装配的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变形而导致导音通道变窄的现象发生,如图2所示,这会影响声学器件的声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移动终端,以解决目前的移动终端采用柔性套形成导音通道会导致移动终端厚度增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中框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中框两侧的声学器件及密封盖,所述中框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密封盖密封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且与所述第一凹槽形成衔接通道,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导音孔,所述第一导音孔连通所述衔接通道与外界环境,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导音孔,所述第二导音孔贯穿所述中框、且所述第二导音孔连通所述衔接通道与所述声学器件的本体导音孔。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移动终端,通过在中框上开设第一凹槽、第一导音孔和第二导音孔,然后采用密封盖封盖在第一凹槽上形成衔接通道,使得衔接通道连通第一导音孔和第二导音孔而形成导音通道,该导音通道通过第二导音孔实现与声学器件的本体导音孔连通,实现声学器件的正常工作。此种结构利用中框本身的结构搭配密封盖构成导音通道,相比于采用柔性套而言,相当于少了一层结构,因此能够节省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的空间,达到减小移动终端厚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在柔性套发生变形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终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终端的部分结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爆炸状态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声学器件、102-电路板、103-柔性套、104-中框、1041-导音孔、105-电池盖;
100-中框、110-第一凹槽、120-第一导音孔、121-第一导音段、122-第二导音段、130-第二导音孔、140-凹台、150-边框、160-第四凹槽、200-声学器件、300-密封盖、310-基部、311-第三凹槽、320-支撑部、321-第二凹槽、400-第一防尘网、500-电路板、510-衔接孔、600-第二防尘网、700-主板上盖、800-容纳空间、900显示模组、910-显示屏、920-透光盖板、1000-电池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3-图5,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移动终端,所公开的移动终端包括中框100、声学器件200和密封盖300。
中框100为移动终端的壳体的一部分,能够起到主要的支撑功能。中框100开设有第一凹槽110。
声学器件200和密封盖300分别设置在中框100的两侧。声学器件200可以是受话器、扬声器、麦克风等,本实施例不限制声学器件200的具体种类。声学器件200具有本体导音孔,声学器件200可以通过本体导音孔实现声音的发出或接受声音。
密封盖300设置在第一凹槽110的槽口。密封盖300可以是柔性件,也可以是刚性件。密封盖300起到密封的作用。具体的,密封盖300通常为软胶垫、且通过胶水粘接在第一凹槽110的槽口。密封盖300密封设置在第一凹槽110的槽口、且与第一凹槽110形成衔接通道。
第一凹槽110的底面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导音孔120,第一导音孔120连通衔接通道与外界环境,也就是说,衔接通道通过第一导音孔120与外界环境连通。
第一凹槽110的底面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导音孔130,第二导音孔130贯穿中框100延伸。第二导音孔130连通衔接通道与声学器件200的本体导音孔,此种情况下,第一导音孔120、衔接通道、第二导音孔130和声学器件200的本体导音孔依次连通,进而形成一条导音通道。声学器件200在工作的过程中,声音会通过所形成的导音通道。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终端,通过在中框100上开设第一凹槽110、第一导音孔120和第二导音孔130,然后采用密封盖300封盖在第一凹槽110上形成衔接通道,使得衔接通道连通第一导音孔120和第二导音孔130而形成导音通道,该导音通道通过第二导音孔130实现与声学器件200的本体导音孔连通,实现声学器件200的正常工作。此种结构利用中框100本身的结构搭配密封盖300构成导音通道,抗变形能力较强,无需采用柔性套,相比于采用柔性套而言,密封盖300相当于少了一层结构,因此能够节省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的空间,达到减小移动终端厚度的目的。
请参考图1和图3,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电路板102距电池盖105的距离L1而言,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终端中,电路板500距移动终端的电池盖1000之间的距离L2尺寸则更小,最终能使得移动终端更薄。
与此同时,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终端取消了柔性套,采用中框100直接形成导音通道,这无疑能提高导音通道的抗变形能力,能够较好地缓解导音通道由于变形被封堵的风险。
另外,导音通道由中框100与密封盖300直接形成,无需移动终端的壳体的其它部分辅助,因此导音通道的结构稳定性更好。
如上文所述,密封盖300的作用在于密封设置第一凹槽110的槽口,密封盖300可以直接密封粘贴在中框100上第一凹槽110的槽口所在的一侧的表面。此种单纯叠置的方式无疑不利于移动终端向着更薄的方向设计,优选的方案中,第一凹槽110的槽口的边缘可以设置有凹台140,密封盖300密封固定在凹台140内。此种情况下,密封盖300与中框100至少部分结构在空间上重叠,这使得两者形成的整体的厚度较小。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密封盖300背离第一凹槽110的底面的表面与第一凹槽110的底面的距离称之为第一距离。中框100背离声学器件200的一侧的表面距第一凹槽110的底面的距离称之为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距离。此种情况下,密封盖300不会占据中框100之外的空间,这无疑能进一步减小移动终端的厚度尺寸。
中框100包括边框150,第一导音孔120可以包括第一导音段121和与之连通的第二导音段122。第一导音段121可以沿中框100的厚度方向延伸,第二导音段122与第一导音段121连通,且第二导音段122贯通中框100的边框150。在加工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机械加工设备从两个方向分别形成第一导音段121和第二导音段122,有利于第一导音孔120的加工成型。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导音段121与第二导音段122相垂直。
密封盖300的结构可以有多种,请再次参考图3和图4,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密封盖300可以包括基部310及固定在基部310上的支撑部320,基部310密封设置在第一凹槽110的槽口。支撑部320位于衔接通道中、且支撑于基部310与第一凹槽110的底面之间,支撑部320连通衔接通道与第二导音孔130。此种情况下,基部310主要起到密封的作用,支撑部320则起到支撑的作用,能够较好地避免基部310发生形变而影响导音通道。当然,支撑部320位于衔接通道中,支撑部320需要确保衔接通道与第二导音孔130之间的连通。
支撑部320上可以开设有导通孔,导通孔可以连通衔接通道与第二导音孔130。当然,支撑部320还可以为其它结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支撑部320上开设有第二凹槽321,第二凹槽321与第二导音孔130连通,具体的,第二凹槽321的槽口可以直接对接在第二导音孔130的端口上。第二凹槽321靠近第一导音孔120的一端可以为开口端,第二凹槽321通过开口端与衔接通道连通。此种情况下,第二导音孔130通过第二凹槽321及其开口端连通衔接通道,进而实现与第一导音孔120的连通。
基部310与支撑部320可以为通过连接结构或连接件装配在一起的组件,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基部310与支撑部320为一体式注塑结构。
为了避免灰尘对声学器件200的影响,优选的方案中,到音通道内可以设置有防尘网。为了实现更好的防尘效果,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在到音通道的贯通方向上依次分布的至少两道防尘网。本实施例不限制防尘网的数量及具体设置位置。
请再次参考图3,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第一防尘网400,第一防尘网400可以设置在支撑部320与第一凹槽110的底面之间,第一防尘网400覆盖在第二导音孔130的端口上,进而对进入第二导音孔130中的空气进行除尘。第一防尘网400的装配充分利用支撑部320与第一凹槽110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得支撑部320在发挥支撑基部310的前提下,还能发挥装配第一防尘网400的作用,而且第一防尘网400布设在相配合的两个部件之间,方便其装配操作,能够简化第一防尘网400在导音通道内的布设难度。
优选的方案中,基部310上可以开设有第三凹槽311,第三凹槽311自第二凹槽321的开口端向靠近第一导音孔120的方向延伸。第三凹槽311的开设能够扩大导音通道在该区域的空间,进而更有利于声音的传导,同时也使得导音通道具备更优的抗变形能力。具体的,第三凹槽311的底面与第二凹槽321的底面可以共面,进而实现气流在第三凹槽311与第二凹槽321之间更为顺畅的流动,有利于提高导音通道的导音性能。
请再次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中框100设置声学器件200的一侧的表面可以具有第四凹槽160,第四凹槽160内可以安装有电路板500,声学器件20安装在电路板500上。电路板500上可以开设有衔接孔510,衔接孔510连通本体导音孔与第二导音孔130。在实际的组装的过程中,声学器件200可以先安装在电路板500上,然后随同电路板500一起实现安装,电路板500不但为声学器件200提供安装位置,同时还为声学器件200供电。电路板500上开设衔接孔510不影响声学器件200与第二导音孔130之间的连通。
具体的,电路板500可以为移动终端的主板,也可以为移动终端的副板,或布设在移动终端的终端内腔中的其它种类的电路板。
为了进一步提高防尘效果,优选的方案中,电路板500与第四凹槽160的底面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二防尘网600,第二防尘网600可以覆盖在衔接孔510上。第二防尘网600可以与第一防尘网400的协同,进而实现更优的防尘。同理,第二防尘网600充分利用装配的两个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在发挥防尘作用的前提下,还能达到方便安装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还包括主板上盖700。主板上盖700通常安装在中框100上,主板上盖700不但构成移动终端的壳体,而且还为移动终端的显示模组900提供安装基础。显示模组900通常包括显示屏910及固定在显示屏910上的透光盖板920,透光盖板920覆盖在显示屏910上,透光盖板920的边缘可以搭接在主板上盖700的边缘,进而实现安装。
优选的方案中,主板上盖700可以搭接在第四凹槽160的槽口的边缘、且与第四凹槽160形成容纳空间800,声学器件200可以设置在容纳空间800中,上述容纳空间800不但能够为声学器件200提供较好的防护,同时,主板上盖700的边缘朝向声学器件200的一侧为凹台结构,容纳空间800充分利用主板上盖700的边缘与中框100之间的结构关系形成,因此能进一步减少移动终端的厚度,进而有利于移动终端向着更薄的方向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各个凹槽的底面指的是与各凹槽内与槽口相对的内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电子书阅读器、可穿戴设备等,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移动终端的具体种类。
本发明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框(100)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中框(100)两侧的声学器件(200)及密封盖(300),所述中框(100)开设有第一凹槽(110),所述密封盖(300)密封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110)的槽口、且与所述第一凹槽(110)形成衔接通道,所述第一凹槽(110)的底面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导音孔(120),所述第一导音孔(120)连通所述衔接通道与外界环境,所述第一凹槽(110)的底面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导音孔(130),所述第二导音孔(130)贯穿所述中框(100)、且所述第二导音孔(130)连通所述衔接通道与所述声学器件(200)的本体导音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10)的槽口的边缘设置有凹台(140),所述密封盖(300)密封固定在所述凹台(14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300)背离所述第一凹槽(110)的底面的表面与所述第一凹槽(110)的底面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中框(100)背离所述声学器件(200)的一侧的表面距所述第一凹槽(110)的底面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音孔(120)包括沿所述中框(100)的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导音段(121)及与所述第一导音段(121)连通、且贯通所述中框(100)的边框(150)的第二导音段(1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音段(121)与所述第二导音段(122)相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300)包括基部(310)以及固定在所述基部(310)上的支撑部(320),所述基部(310)密封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110)的槽口,所述支撑部(320)位于所述衔接通道中、且支撑于所述基部(310)与所述第一凹槽(110)的底面之间,所述支撑部(320)连通所述衔接通道与所述第二导音孔(13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20)上开设有第二凹槽(321),所述第二凹槽(321)与所述第二导音孔(130)连通,所述第二凹槽(321)靠近所述第一导音孔(120)的一端为开口端,所述第二凹槽(321)通过开口端与所述衔接通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防尘网(400),所述第一防尘网(400)设置在所述支撑部(320)与所述第一凹槽(110)的底面之间,所述第一防尘网(400)覆盖在所述第二导音孔(130)的端口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310)上开设有第三凹槽(311),所述第三凹槽(311)自所述开口端向靠近所述第一导音孔(120)的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凹槽(311)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凹槽(321)的底面共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100)设置所述声学器件(200)的一侧的表面具有第四凹槽(160),所述第四凹槽(160)内安装有电路板(500),所述声学器件(200)安装在所述电路板(500)上,所述电路板(500)上开设有衔接孔(510),所述衔接孔(510)连通所述本体导音孔与所述第二导音孔(13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500)与所述第四凹槽(160)的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二防尘网(600),所述第二防尘网(600)覆盖在所述衔接孔(510)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主板上盖(700),所述主板上盖(700)搭接在所述第四凹槽(160)的槽口边缘、且与所述第四凹槽(160)形成容纳空间(800),所述声学器件(200)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800)中。
CN201811018774.1A 2018-08-31 2018-08-31 一种移动终端 Active CN1089243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18774.1A CN108924320B (zh) 2018-08-31 2018-08-31 一种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18774.1A CN108924320B (zh) 2018-08-31 2018-08-31 一种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24320A true CN108924320A (zh) 2018-11-30
CN108924320B CN108924320B (zh) 2020-06-23

Family

ID=64407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18774.1A Active CN108924320B (zh) 2018-08-31 2018-08-31 一种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2432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7167A (zh) * 2019-04-26 2019-08-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CN110267134A (zh) * 2019-07-03 2019-09-20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0474998A (zh) * 2019-07-30 2019-11-19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WO2020192489A1 (zh) * 2019-03-26 2020-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EP4221250A4 (en) * 2020-10-28 2024-03-13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08646B2 (ja) * 2004-05-17 2008-06-25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型電子機器における小型スピーカ実装構造及び該構造を備えた携帯型電子機器
CN107566930A (zh) * 2017-08-08 2018-01-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及其麦克风的声音传导组件、导音件
CN108307285A (zh) * 2017-12-12 2018-07-2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终端的麦克密封组件和移动终端及其装配方法
CN108390962A (zh) * 2018-01-26 2018-08-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麦克装配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8401047A (zh) * 2018-05-08 2018-08-14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前壳装饰件、中框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08646B2 (ja) * 2004-05-17 2008-06-25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型電子機器における小型スピーカ実装構造及び該構造を備えた携帯型電子機器
CN107566930A (zh) * 2017-08-08 2018-01-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及其麦克风的声音传导组件、导音件
CN108307285A (zh) * 2017-12-12 2018-07-2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终端的麦克密封组件和移动终端及其装配方法
CN108390962A (zh) * 2018-01-26 2018-08-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麦克装配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8401047A (zh) * 2018-05-08 2018-08-14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前壳装饰件、中框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92489A1 (zh) * 2019-03-26 2020-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10087167A (zh) * 2019-04-26 2019-08-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CN110267134A (zh) * 2019-07-03 2019-09-20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0474998A (zh) * 2019-07-30 2019-11-19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EP4221250A4 (en) * 2020-10-28 2024-03-13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24320B (zh) 2020-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24320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7734092B (zh) 移动终端
CN208572417U (zh) 一种移动终端
KR20180044837A (ko) 지문 모듈을 구비한 스크린 어셈블리 및 전자 기기
CN106603775A (zh) 移动终端
CN209642745U (zh) 摄像头及终端设备
CN108574919A (zh) 一种移动终端
TWM623515U (zh) 耳機充電盒
KR20200129880A (ko) 열전달 구조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WO2021082557A1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8848219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9274790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7543153U (zh) 移动终端
US20240107694A1 (en) Card tray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04906692U (zh) 扬声器模组
WO2021017829A1 (zh) 屏幕组件及终端设备
CN108810678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8282175A (zh) 一种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00969600Y (zh) 直板式双屏手机
CN209823797U (zh) 电子设备、显示屏组件和盖板
CN109584713A (zh) 显示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12399733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7396584B (zh) 电子设备
WO2022012615A1 (zh) 扬声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2799027U (zh) 扬声器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