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20802A - 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20802A
CN108920802A CN201810659567.8A CN201810659567A CN108920802A CN 108920802 A CN108920802 A CN 108920802A CN 201810659567 A CN201810659567 A CN 201810659567A CN 108920802 A CN108920802 A CN 1089208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equivalent
electronic components
target electronic
electronic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5956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5956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208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20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208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30Circuit desig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方法、装置及设备,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电子元件的对应的散射系数及阻抗系数;根据散射系数,确定目标电子元件对应的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根据阻抗系数,确定目标电子元件对应的第二初始等效直流电阻;根据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及第二初始等效直流电阻,确定电子元件的等效直流电阻。该方法通过根据电子元件的特性,对根据阻抗系数确定的直流电阻进行修正,从而使最终确定的等效直流电阻与目标电子元件的实际直流电阻更匹配,从而为减少电路设计时间和修改过程,提供了条件,减少了重复设计电路所花费的成本,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路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在构建实际电路之前,会预先对设计好的电路图进行仿真,以通过对电路的实际功能进行模拟分析,发现存电路中的问题,并对引起该问题的电子元件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电路的优化设计。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设计人员通常是根据生产商提供的电子元件的参数信息进行相应的电路仿真。然而发明人发现,根据生产商提供的电子元件参数仿真的电路性能,与实际根据电子元件设计出的电路性能存在差别,导致实际设计出来的电路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具体如图1所示。其中,曲线1为实际电路模型的性能曲线,曲线2为仿真电路模型性能曲线,从而需要设计人员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电路进行重新调试,不仅影响电路设计的质量,而且还会增加电路设计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方法、装置及设备,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根据仿真电路设计的实际电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问题。
本申请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电子元件的对应的散射系数及阻抗系数;根据所述散射系数,确定所述目标电子元件对应的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根据所述阻抗系数,确定所述目标电子元件对应的第二初始等效直流电阻;根据所述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及第二初始等效直流电阻,确定所述电子元件的等效直流电阻。
本申请另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电子元件的对应的散射系数及阻抗系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散射系数,确定所述目标电子元件对应的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阻抗系数,确定所述目标电子元件对应的第二初始等效直流电阻;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及第二初始等效直流电阻,确定所述电子元件的等效直流电阻。
本申请又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以实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方法。
本申请再一方面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方法。
本申请再一方面实施例的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方法。
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获取目标电子元件的对应的散射系数及阻抗系数,以根据散射系数,确定出目标电子元件对应的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及根据阻抗系数,确定出目标电子元件对应的第二初始等效直流电阻,然后根据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及第二初始等效直流电阻,确定出电子元件的等效直流电阻。由此,通过根据电子元件的特性,对根据阻抗系数确定的直流电阻进行修正,从而使最终确定的等效直流电阻与目标电子元件的实际直流电阻更匹配,从而为减少电路设计时间和修改过程,提供了条件,减少了重复设计电路所花费的成本,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相关技术的仿真电路模型和实际电路模型的性能曲线对比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仿真电路模型和实际电路模型的性能曲线对比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各实施例针对相关技术中,根据生产商提供的电子元件参数仿真的电路性能与实际设计出的电路性能存在差别,导致实际设计出来的电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从而需要设计人员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电路进行重新调试,不仅影响电路设计的质量,还会增加电路设计的成本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目标电子元件对应的散射系数及阻抗系数,以根据散射系数,确定出目标电子元件对应的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以及根据阻抗系数,确定出目标电子元件对应的第二初始等效直流电阻,从而根据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及第二初始等效直流电阻,可以确定出电子元件的等效直流电阻。由此,通过根据电子元件的特性,对根据阻抗系数确定的直流电阻进行修正,从而使最终确定的等效直流电阻与目标电子元件的实际直流电阻更匹配,从而为减少电路设计时间和修改过程,提供了条件,减少了重复设计电路所花费的成本,提高了用户体验。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方法、装置及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结合图2对本申请中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
如图2所示,本申请的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目标电子元件对应的散射系数及阻抗系数。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方法,可以由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执行。其中,计算机设备中设置有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装置,以实现目标电子元件的等效直流电阻的确定操作。本实施例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任一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硬件设备,比如电脑、网络分析仪、测试仪等等。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电子元件可以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电阻、电容、电感。
可选的,由于在实际应用时,电子元件的生产商通常会将各电子元件的相关参数信息处理成封装文件,并将该封装文件提供用户,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对电子元件的封装文件,进行仿真,以获取电子元件对应的散射系数。
在实际使用时,目标电子元件的封装文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
举例来说,若目标电子元件为供应商提供的封装好的器件,比如芯片、功率开关器件等,那么则可以根据目标电子元件的标识,获取目标电子元件的封装文件。
其中,目标电子元件的标识可以是名称、型号、规格等等,此处对其不作具体限定。
或者,若目标电子元件为用户通过布图软件设计的器件,那么则可以根据该目标元件的布图文件,生成封装文件。
进一步的,在获取到目标电子元件的封装文件后,即可利用自动化设备规范(Automation Device Specification,简称为:ADS)仿真软件,对目标电子元件的封装文件进行仿真处理,来获取目标电子元件的散射系数及阻抗系数。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在获取目标电子元件的阻抗系数时,还可以首先通过ADS仿真软件对目标电子元件的封装文件进行仿真处理,确定出目标电子元件的散射系数,然后再根据散射系数进行处理得到阻抗系数。例如ADS仿真软件输出散射系数之后,用户通过在选择项中选择阻抗系数,以使ADS仿真软件自动将散射系数转换为阻抗系数。
步骤202,根据散射系数,确定目标电子元件对应的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
可选的,在获取到目标电子元件的散射系数之后,计算机设备可通过一系列的相关运算,确定出目标电子元件对应的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
由于在实际使用中,每个电子元件都具有不同的工作特性,而为了使得确定的等效直流电阻更贴近电子元件的工作特性,本实施例还可以根据散射系数及目标电子元件的额定工作频率,来确定目标电子元件对应的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
其中,根据目标电子元件的散射系数及目标电子元件的额定工作频率,确定目标电子元件对应的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时,可以利用预设的运算规则进行计算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的运算规则可以是根据大量的实验训练得到的,此处对其不作具体限定。
步骤203,根据阻抗系数,确定目标电子元件对应的第二初始等效直流电阻。
可选的,由于阻抗系数是一个复数,例如Z=R+jX,其中阻抗系数的实部为电阻,那么本实施例通过确定阻抗系数中的实部即可确定出目标电子元件对应的第二初始等效直流电阻。
步骤204,根据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及第二初始等效直流电阻,确定目标电子元件的等效直流电阻。
可选的,当确定出目标电子元件的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及第二初始等效直流电阻之后,计算机设备即可根据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及第二初始等效直流电阻,确定出目标电子元件的等效直流电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形式,本实施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目标电子元件的等效直流电阻进行确定。
第一种方式,根据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及第二初始等效直流电阻的均值,确定目标电子元件的等效直流电阻。
例如,若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为6Ω,第二初始等效直流电阻为8Ω,那么根据即可确定出目标电子元件的等效直流电阻为7Ω。
第二种方式,根据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及第二初始等效直流电阻的平方和,确定目标电子元件的等效直流电阻。
例如,若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为3Ω,第二初始等效直流电阻为4Ω,则根据即可确定出目标电子元件的等效直流电阻为5Ω。
进一步的,当本实施例在确定出目标电子元件的等效直流电阻之后,设计人员即可根据确定的等效直流电阻进行实际电路的设计,并将设计的实际电路与仿真的电路的性能进行比对,可以看出实际电路的性能与仿真电路的性能在低频阶段差别明显缩小,从而使得实际设计的电路性能更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满足用户的需求,具体性能曲线对比示意图,参见图3所示。
其中,图3中曲线1为实际电路的性能曲线,曲线2为仿真电路的性能曲线。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根据目标电子元件的散射系数及额定工作频率,确定出目标电子元件的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并根据目标电子元件的阻抗系数,确定出目标电子元件的第二初始等效直流电阻,然后再根据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和第二初始等效直流电阻,确定出目标电子元件的等效直流电阻,由于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的确定过程,考虑了目标电子元件的特性,从而使得确定的目标电子元件的等效直流电阻与目标电子元件的实际特性更符合,进而利用该等效直流电阻进行实际电路设计时,能够发挥出目标电子元件的特性,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方法,通过获取目标电子元件的对应的散射系数及阻抗系数,以根据散射系数,确定出目标电子元件对应的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并根据阻抗系数,确定出目标电子元件对应的第二初始等效直流电阻,然后根据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及第二初始等效直流电阻,确定出电子元件的等效直流电阻。由此,通过根据电子元件的特性,对根据阻抗系数确定的直流电阻进行修正,从而使最终确定的等效直流电阻与目标电子元件的实际直流电阻更匹配,从而为减少电路设计时间和修改过程,提供了条件,减少了重复设计电路所花费的成本,提高了用户体验。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图4,对本申请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方法中,通过获取电子元件的封装文件,并对封装文件进行仿真,来获取目标电子元件对应的散射系数的实现过程进行具体说明。
图4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获取目标电子元件的封装文件。
可选的,本实施例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取目标电子元件的封装文件:
方式一,根据目标电子元件的布图文件,生成封装文件;
方式二,根据目标电子元件的标识,获取目标电子元件的封装文件。
需要说明的上述实现方式,仅为对本实施例的示例性说明,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具体限定。
步骤402,对目标电子元件的封装文件进行仿真处理,确定目标电子元件的散射系数。
可选的,本实施例可以通过ADS仿真软件,对目标电子元件的封装文件进行仿真处理,来确定目标电子元件的散射系数。
在实际应用时,由于各电子元件的额定工作频率不同,那么为了能够更准确可靠的获取到目标电子元件的散射系数,本实施例对封装文件进行仿真处理之前,还需要根据目标电子元件的额定工作频率,确定仿真频率范围。从而使得ADS仿真软件可以根据确定的仿真频率范围,准确的获取到目标电子元件的散射系数。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对封装文件进行仿真处理之前,还包括:
根据目标电子元件的额定工作频率,确定仿真频率范围。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目标电子元件的额定工作频率,可以是指目标电子元件功能特性最佳一个频率值,或者,一个频率范围。例如,电子元件XX的额定工作频率为12.8千赫兹(kHz);又如,电子元件XX的额定工作频率在0.5兆赫兹(MHz)~1.5MHz等等。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通过获取生产商提供的封装文件,并对封装文件进行仿真处理,来获取目标电子元件的散射系数,不仅能够简化电子元件参数信息的获取步骤,而且还能通过封装文件获取其他的参数信息,从而满足了用户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装置。
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本申请的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装置包括:获取模块11、第一确定模块12、第二确定模块13以及第三确定模块14。
其中,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目标电子元件的对应的散射系数及阻抗系数;
第一确定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散射系数,确定所述目标电子元件对应的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
第二确定模块13用于根据所述阻抗系数,确定所述目标电子元件对应的第二初始等效直流电阻;
第三确定模块1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及第二初始等效直流电阻,确定所述电子元件的等效直流电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形式,本申请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装置中,第一确定模块1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散射系数及所述目标电子元件的额定工作频率,确定所述目标电子元件对应的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可选的实现形式,第三确定模块14,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及第二初始等效直流电阻的均值,确定所述目标电子元件的等效直流电阻;
或者,
根据所述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及第二初始等效直流电阻的平方和,确定所述目标电子元件的等效直流电阻。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可选的实现形式,获取模块11包括:获取子单元和确定子单元。
其中,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电子元件的封装文件;
确定子单元用于对所述目标电子元件的封装文件进行仿真处理,确定所述目标电子元件的散射系数。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可选的实现形式,所述获取子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目标电子元件的布图文件,生成所述封装文件;
或者,
根据所述目标电子元件的标识,获取所述目标电子元件的封装文件。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可选的实现形式,本申请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装置还包括:第四确定模块。
其中,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目标电子元件的额定工作频率,确定仿真频率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装置,其实现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装置,通过获取目标电子元件的对应的散射系数及阻抗系数,以根据散射系数,确定出目标电子元件对应的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及根据阻抗系数,确定出目标电子元件对应的第二初始等效直流电阻,然后根据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及第二初始等效直流电阻,确定出电子元件的等效直流电阻。由此,通过根据电子元件的特性,对根据阻抗系数确定的直流电阻进行修正,从而使最终确定的等效直流电阻与目标电子元件的实际直流电阻更匹配,从而为减少电路设计时间和修改过程,提供了条件,减少了重复设计电路所花费的成本,提高了用户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
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6显示的计算机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6所示,上述计算机设备200包括:存储器210、处理器220及存储在存储器210上并可在处理器22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220执行所述程序时,以实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方法。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形式中,如图7所示,该计算机设备2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210及处理器220,连接不同组件(包括存储器210和处理器220)的总线230,存储器210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处理器220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方法。
总线230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计算机设备200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设备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计算机设备200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存储器210还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24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250。计算机设备200可以进一步包括其他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260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7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7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他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230相连。存储器21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申请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270的程序/实用工具28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210中,这样的程序模块270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他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270通常执行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计算机设备2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29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91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计算机设备2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计算机设备2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他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92进行。并且,计算机设备2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93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293通过总线230与计算机设备200的其他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计算机设备200使用其他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实施过程和技术原理参见前述对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方法的解释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通过获取目标电子元件的对应的散射系数及阻抗系数,以根据散射系数,确定出目标电子元件对应的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及根据阻抗系数,确定出目标电子元件对应的第二初始等效直流电阻,然后根据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及第二初始等效直流电阻,确定出电子元件的等效直流电阻。由此,通过根据电子元件的特性,对根据阻抗系数确定的直流电阻进行修正,从而使最终确定的等效直流电阻与目标电子元件的实际直流电阻更匹配,从而为减少电路设计时间和修改过程,提供了条件,减少了重复设计电路所花费的成本,提高了用户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其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方法。
一种可选实现形式中,本实施例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中当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方法。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电子元件对应的散射系数及阻抗系数;
根据所述散射系数,确定所述目标电子元件对应的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
根据所述阻抗系数,确定所述目标电子元件对应的第二初始等效直流电阻;
根据所述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及第二初始等效直流电阻,确定所述目标电子元件的等效直流电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电子元件对应的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包括:
根据所述散射系数及所述目标电子元件的额定工作频率,确定所述目标电子元件对应的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电子元件的等效直流电阻,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及第二初始等效直流电阻的均值,确定所述目标电子元件的等效直流电阻;
或者,
根据所述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及第二初始等效直流电阻的平方和,确定所述目标电子元件的等效直流电阻。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电子元件的散射系数,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电子元件的封装文件;
对所述目标电子元件的封装文件进行仿真处理,确定所述目标电子元件的散射系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封装文件进行仿真处理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电子元件的额定工作频率,确定仿真频率范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目标电子元件的封装文件,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电子元件的布图文件,生成所述封装文件;
或者,
根据所述目标电子元件的标识,获取所述目标电子元件的封装文件。
7.一种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电子元件的对应的散射系数及阻抗系数;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散射系数,确定所述目标电子元件对应的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阻抗系数,确定所述目标电子元件对应的第二初始等效直流电阻;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初始等效直流电阻及第二初始等效直流电阻,确定所述电子元件的等效直流电阻。
8.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方法。
10.一种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方法。
CN201810659567.8A 2018-06-25 2018-06-25 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方法、装置及设备 Pending CN1089208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59567.8A CN108920802A (zh) 2018-06-25 2018-06-25 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方法、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59567.8A CN108920802A (zh) 2018-06-25 2018-06-25 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方法、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20802A true CN108920802A (zh) 2018-11-30

Family

ID=64419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59567.8A Pending CN108920802A (zh) 2018-06-25 2018-06-25 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方法、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2080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6733A (zh) * 2020-03-30 2021-10-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源性能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02021A (ja) * 1998-01-13 1999-07-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評価装置、半導体評価方法、および半導体評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US20050267724A1 (en) * 2004-05-26 2005-12-01 Sanyo Electric Co., Ltd. Record medium recording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of electricity storage element, derivation program, record medium thereof, derivation apparatus, simulation program, record medium thereof, simulation apparatus, method of designing, method for conforming/nonconforming decision, and conforming/nonconforming decision apparatus
JP2006112860A (ja) * 2004-10-13 2006-04-27 Sony Corp トランジスタの測定評価装置とその方法
JP2006292601A (ja) * 2005-04-13 2006-10-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部品の評価方法
US20070276642A1 (en) * 2004-04-30 2007-11-29 Austriamicrosystems Ag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High-Frequency Equivalent Circuit Diagram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US20130124181A1 (en) * 2011-11-11 2013-05-16 Sigrity,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for Improving Accuracy of Network Parameter in Electromagnetic Simulation and Modeling
US20130138402A1 (en) * 2011-11-29 2013-05-30 Sigrity,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for Reference Impedance Adaptation in Electromagnetic Simulation and Modeling
CN105184032A (zh) * 2015-11-04 2015-12-23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改进的hbt小信号等效电路模型建立方法
CN106503293A (zh) * 2016-09-20 2017-03-15 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的测试优化方法和系统及建模优化方法和系统
WO2017049903A1 (zh) * 2015-09-24 2017-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晶体管仿真系统及方法
WO2018095092A1 (zh) * 2016-11-24 2018-05-31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功耗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02021A (ja) * 1998-01-13 1999-07-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評価装置、半導体評価方法、および半導体評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US20070276642A1 (en) * 2004-04-30 2007-11-29 Austriamicrosystems Ag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High-Frequency Equivalent Circuit Diagram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US20050267724A1 (en) * 2004-05-26 2005-12-01 Sanyo Electric Co., Ltd. Record medium recording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of electricity storage element, derivation program, record medium thereof, derivation apparatus, simulation program, record medium thereof, simulation apparatus, method of designing, method for conforming/nonconforming decision, and conforming/nonconforming decision apparatus
JP2006112860A (ja) * 2004-10-13 2006-04-27 Sony Corp トランジスタの測定評価装置とその方法
JP2006292601A (ja) * 2005-04-13 2006-10-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部品の評価方法
US20130124181A1 (en) * 2011-11-11 2013-05-16 Sigrity,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for Improving Accuracy of Network Parameter in Electromagnetic Simulation and Modeling
US20130138402A1 (en) * 2011-11-29 2013-05-30 Sigrity,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for Reference Impedance Adaptation in Electromagnetic Simulation and Modeling
WO2017049903A1 (zh) * 2015-09-24 2017-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晶体管仿真系统及方法
CN105184032A (zh) * 2015-11-04 2015-12-23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改进的hbt小信号等效电路模型建立方法
CN106503293A (zh) * 2016-09-20 2017-03-15 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的测试优化方法和系统及建模优化方法和系统
WO2018095092A1 (zh) * 2016-11-24 2018-05-31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功耗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肃等: "基于Siwave与ADS的高频仿真", 《电子器件》 *
娄崇义等: "C波段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科技资讯》 *
王广等: "基于ADS的微波放大器设计",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
程知群等: "14~14.5GHz Doherty功率放大器研究",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6733A (zh) * 2020-03-30 2021-10-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源性能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60668B2 (en) Automating system on a chip customized design integration, specification, and verification through a single, integrated service
CN109582525B (zh) 测试代码验证方法、验证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189666A (zh) 接口测试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US9910945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for reference impedance adaptation in electromagnetic simulation and modeling
US8196075B1 (en) Generation of input/output models
US7689944B2 (en) Method for designing semiconductor apparatus, system for aiding to design semiconductor apparatus,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therefor and semiconductor package
US20160125115A1 (en) Generating an electromagnetic parameterized cell for an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US20090125290A1 (en) Automatic verification of device models
US10528688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chematic-driven generation of input/output models
US20230252212A1 (en) Testbench for sub-design verification
US9189578B1 (e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ower supply network visualization
US8682625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for improving accuracy of network parameter in electromagnetic simulation and modeling
CN104598659A (zh) 对数字电路进行仿真的方法和设备
CN110941934A (zh) 一种fpga原型验证开发板分割仿真系统、方法、介质及终端
CN109445691A (zh) 一种提高ftl算法开发和验证效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02467593B (zh) 非线性电路时域模型降阶方法及装置
CN108847899A (zh) 电子设备射频通信性能测试系统、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466733A (zh) 电源性能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8626482B2 (en) Equivalent circuit simu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2012020413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deling i/o simultaneous switching noise
CN108920802A (zh) 电子元件等效直流电阻仿真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662427A (zh) 一种逻辑系统设计的调试方法及设备
US727780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effective resistance calculation for a network of resistors
KR100999016B1 (ko) 반도체 장치에 대한 동시 동작 신호 노이즈에 기초하여 지터를 견적하는 방법, 그 견적에 사용하는 동시 동작 신호노이즈량 대 지터량 상관 관계를 산출하는 방법, 이들을 실현하는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기록매체, 및 반도체 장치 및 그것이 탑재된 프린트 회로 기판의 설계 방법
GB2512054A (en) Method to verify correctness of computer system software and hardware components and corresponding test environ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