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05138B - 一种藤球辅助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藤球辅助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05138B
CN108905138B CN201810867492.2A CN201810867492A CN108905138B CN 108905138 B CN108905138 B CN 108905138B CN 201810867492 A CN201810867492 A CN 201810867492A CN 108905138 B CN108905138 B CN 1089051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detection
ball
takraw ball
takr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6749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05138A (zh
Inventor
曲功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g Yangyang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86749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051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051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051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051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051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67/00Sporting gam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5/00
    • A63B67/002Games using bal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3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 A63B23/04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lower limbs
    • A63B23/08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lower limbs for ankle joi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69/00Training appliances or apparatus for special spo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1/00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 A63B71/0054Features for injury prevention on an apparatus, e.g. shock absorb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67/00Sporting gam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5/00
    • A63B67/002Games using bal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B2067/005Games similar to volleyball or basketball and played on trampolines or the like, e.g. "Spaceball" or "Aerobal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藤球训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藤球辅助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通过在平台的一侧设置有藤球架,藤球架的顶部通过检测机构与藤球连接,平台的下端设置有晃动机构,平台的上表面设置有侧滑机构,由此结构,可以实现运动员从平台跳起后,控制晃动机构使平台倾斜并转动一定角度,运动员在落回平台上时,脚部与倾斜的平台表面接触,同时倾斜的脚部使脚踝部的肌肉群得到锻炼,通过改变平台的倾斜角度使脚踝部肌肉群承受的动作幅度得到扩展,通过改变平台倾斜的方向,使运动员脚踝部肌肉群适应不同的动作幅度方向,在增加了运动员脚踝部肌肉群的锻炼后,可以适应比赛中激烈的竞技,减少运动员在比赛中受伤的几率。

Description

一种藤球辅助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藤球训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藤球辅助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
背景技术
藤球是一种独特的古老体育运动项目,它有着悠久的历史,运动员需要运用自己的脚腕、膝关节等同时夹、顶球,不让球落地,类似我国民间的踢花毽子,藤球和排球比赛类似,所不同的是以脚带手,所以又叫“脚踢的排球”,由于以脚带手,双脚需要在保持身体平衡的情况下踢击藤球,对运动员的平衡性和脚踝力量要求很高,在平时的训练中,由于竞技激烈程度低,运动员的动作幅度不大,使脚踝部的肌肉群适应了该幅度下的受力,而在比赛中,运动员为获得胜利,进攻和救球会比平时更加积极,使整体的竞技激烈程度更好,运动员的动作幅度更大,超出了平时训练时肌肉适应的动作幅度,使脚踝部肌肉群的压力增加,增加了受伤的可能性,运动员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往往做出超出肌肉适应幅度的动作,一旦脚踝部受伤,对运动员的运动生涯将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针对藤球运动员脚踝部的加强训练,保障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安全性,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藤球辅助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目的在于解决,对藤球运动至关重要的运动员脚踝部训练,提高脚踝部肌肉群的适应动作幅度,从而减少运动运在比赛中受伤几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藤球辅助训练装置,包括:藤球架、平台、晃动机构、侧滑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平台的一侧设置有藤球架,藤球架的顶部通过检测机构与藤球连接,所述平台的下端设置有晃动机构,平台的上表面设置有侧滑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和晃动机构均与控制器连接,在检测机构检测到藤球发生晃动时,控制器控制晃动机构使平台倾斜并转动一定角度;
所述晃动机构包括:用于使平台倾斜的气缸,和用于调整平台角度的旋转电机;
所述侧滑机构包括:摩擦条、侧滑条和复位弹簧,若干条所述摩擦条和侧滑条间隔平行设置,且摩擦条和侧滑条均设置在所述平台的上表面,所述摩擦条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结构,摩擦条的下表面与所述平台固定连接,所述平台的侧面与侧滑条的端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滑槽,所述侧滑条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结构,侧滑条的下表面与所述平台的上表面滑动接触,侧滑条的两端绕过平台的侧面后进入所述滑槽内,且侧滑条通过复位弹簧与滑槽的底部连接;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筒体、下挡环、杠杆盘、检测滑块、上挡环和检测开关,所述检测筒体的上端与藤球架固定连接,检测筒体的下端内壁上设置有下挡环,下挡环的上表面与杠杆盘接触,杠杆盘的下端与藤球连接,杠杆盘的上表面与检测滑块接触,检测滑块的上方设置有上挡环,且检测滑块与上挡环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使检测滑块将杠杆盘压紧在下挡环的上表面,所述检测滑块的上方还设置有检测开关,检测开关固定在检测筒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晃动机构还包括:转动底座和固定底座,所述转动底座的上端与所述平台铰接连接,转动底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气缸,两个气缸相对于转动底座对称设置,且两个气缸的一端均与平台的下表面铰接,两个气缸的另一端均与转动底座铰接,所述转动底座转动连接在固定底座上,固定底座的侧面与藤球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底座的外侧设置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主动齿轮与旋转电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滑条的端部还设置有限位滑块,限位滑块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平台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凸起条,凸起条与摩擦条和侧滑条平行。
一种藤球辅助训练方法,所述方法是在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种藤球辅助训练装置上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使运动员站立在平台上,并通过藤球架在运动员的上方悬吊藤球;
步骤b:运动员从平台上起跳,踢击藤球,藤球发生晃动,使杠杆盘翘起,杠杆盘推动检测滑块向上滑动,从而触发检测开关检测藤球的晃动,并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
步骤c:控制器在检测到运动员踢到藤球后,对晃动机构发送控制信号,调整平台的姿态,通过气缸使平台倾斜,同时通过旋转电机使平台转动一定角度,在平台姿态调整完成后固定不动;
步骤d:运动员落回到平台表面,运动员的脚部落在倾斜的平台上以后发生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运动员在起跳时,平台均处于倾斜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中,在调整平台的姿态时,通过将平台的底部与转动底座铰接,使平台可以左右摆动,并在平台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气缸,通过对两个气缸控制平台的倾斜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d中,侧滑条在滑动时,通过侧滑条端部的限位滑块限制侧滑条的滑动距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一种藤球辅助训练装置,包括:藤球架、平台、晃动机构、侧滑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平台的一侧设置有藤球架,藤球架的顶部通过检测机构与藤球连接,所述平台的下端设置有晃动机构,平台的上表面设置有侧滑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和晃动机构均与控制器连接,由此结构,可以实现在检测机构检测到藤球发生晃动时,控制器控制晃动机构使平台倾斜并转动一定角度,使运动员在落回平台上时,脚部与倾斜的平台表面接触,运动员需要保持平衡,同时倾斜的脚部使脚踝部的肌肉群得到锻炼,通过改变平台的倾斜角度使脚踝部肌肉群承受的动作幅度得到扩展,通过改变平台倾斜的方向,使运动员脚踝部肌肉群适应不同的动作幅度方向,在增加了运动员脚踝部肌肉群的锻炼后,可以适应比赛中激烈的竞技,减少运动员在比赛中受伤的几率。
2本发明设置有侧滑机构包括:摩擦条、侧滑条和复位弹簧,若干条所述摩擦条和侧滑条间隔平行设置,且摩擦条和侧滑条均设置在所述平台的上表面,所述摩擦条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结构,摩擦条的下表面与所述平台固定连接,所述平台的侧面与侧滑条的端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滑槽,所述侧滑条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结构,侧滑条的下表面与所述平台的上表面滑动接触,侧滑条的两端绕过平台的侧面后进入所述滑槽内,且侧滑条通过复位弹簧与滑槽的底部连接;由此结构,可以实现,在运动员脚部落到平台上时,侧滑条和摩擦条使脚部踩在侧滑条上的部分相对于踩在摩擦条上的部分发生一定的转动,通过限制侧滑条的滑动距离,限制转动的幅度,使运动员脚踝部的肌肉群在承受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的训练的基础上,得到转动幅度的训练。
3本发明与同日申请的一种脚踝部锻炼装置相比,本发明设置有固定的摩擦条和可以滑动的侧滑条,同样实现运动员脚踝部转动锻炼的功能,采用的结构更简单,同时,脚部以脚尖或脚跟为轴转动;
本发明与同日申请的一种运动员防摔训练装置相比,本发明通过摩擦条和侧滑条使运动员脚部以踩在摩擦条上的部分为轴,踩在侧滑条上的部分侧滑,实现脚部的自转,对脚踝部进行转动幅度的锻炼;
4本发明的一种藤球辅助训练方法,使运动员在平台上反复跳跃,下落在具有倾斜角度的平台上,对运动员脚踝部的肌肉群进行锻炼,使脚踝部肌肉群承受的动作幅度得到扩展,使运动员脚踝部肌肉群适应不同的动作幅度方向,在增加了运动员脚踝部肌肉群的锻炼后,可以适应比赛中激烈的竞技,减少运动员在比赛中受伤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藤球辅助训练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平台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的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方式五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方式六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平移机构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方式七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旋转机构的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方式八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藤球架;2-平台;3-晃动机构;4-侧滑机构;5-检测机构;6-平移机构;7-旋转机构;8-藤球调整装置;31-气缸;32-旋转电机;33-转动底座;34-固定底座;41-摩擦条;42-侧滑条;43-复位弹簧;44-滑槽;51-检测筒体;52-下挡环;53-杠杆盘;54-检测滑块;55-上挡环;56-检测开关;61-平移滑块;62-平移齿条;63-平移电机;71-旋转外圈;72-旋转内圈;73-驱动电机;81-外固定圈;82-内固定圈;83-调整驱动电机;84-内固定杆;85-第一铰接杆;86-第二铰接杆;87-固定滑块;88-竖直滑杆;321-主动齿轮;331-从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一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藤球辅助训练装置,包括:藤球架1、平台2、晃动机构3、侧滑机构4和检测机构5,所述平台2的一侧设置有藤球架1,藤球架1的顶部通过检测机构5与藤球连接,所述平台2的下端设置有晃动机构3,平台2的上表面设置有侧滑机构4,所述检测机构5和晃动机构3均与控制器连接,在检测机构5检测到藤球发生晃动时,控制器控制晃动机构3使平台2倾斜并转动一定角度;在检测机构5检测到藤球发生晃动时,控制器控制晃动机构3使平台2倾斜并转动一定角度,使运动员在落回平台2上时,脚部与倾斜的平台表面接触,运动员需要保持平衡,同时倾斜的脚部使脚踝部的肌肉群得到锻炼,通过改变平台2的倾斜角度使脚踝部肌肉群承受的动作幅度得到扩展,通过改变平台2倾斜的方向,使运动员脚踝部肌肉群适应不同的动作幅度方向,在增加了运动员脚踝部肌肉群的锻炼后,可以适应比赛中激烈的竞技,减少运动员在比赛中受伤的几率;
所述晃动机构3包括:用于使平台2倾斜的气缸31,和用于调整平台2角度的旋转电机32;
结合图2所示,所述侧滑机构4包括:摩擦条41、侧滑条42和复位弹簧43,若干条所述摩擦条41和侧滑条42间隔平行设置,且摩擦条41和侧滑条42均设置在所述平台2的上表面,所述摩擦条41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结构,摩擦条41的下表面与所述平台2固定连接,所述平台2的侧面与侧滑条42的端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滑槽44,所述侧滑条42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结构,侧滑条42的下表面与所述平台2的上表面滑动接触,侧滑条42的两端绕过平台2的侧面后进入所述滑槽44内,且侧滑条42通过复位弹簧43与滑槽44的底部连接;运动员的脚尖部分踩在摩擦条41上,同时脚跟部分踩在侧滑条42上,由于摩擦条41相对于平台2固定,侧滑条42可以相对于平台2滑动,由于平台2倾斜,使运动的脚跟部分随着侧滑条42滑动,整个脚部以脚尖部分为轴转动,使运动员失去平衡,同时使运动员脚踝处承担脚部转动的受力,通过限制侧滑条的滑动距离,限制转动的幅度,使运动员脚踝部的肌肉群在承受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的训练的基础上,得到转动幅度的训练,同时转动使运动员的腿部整体和平衡性得到锻炼。
所述检测机构5包括:检测筒体51、下挡环52、杠杆盘53、检测滑块54、上挡环55和检测开关56,所述检测筒体51的上端与藤球架1固定连接,检测筒体51的下端内壁上设置有下挡环52,下挡环52的上表面与杠杆盘53接触,杠杆盘53的下端与藤球连接,杠杆盘53的上表面与检测滑块54接触,检测滑块54的上方设置有上挡环55,且检测滑块54与上挡环55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使检测滑块54将杠杆盘53压紧在下挡环52的上表面,所述检测滑块54的上方还设置有检测开关56,检测开关56固定在检测筒体51上;在运动员踢击藤球时,藤球受力晃动,晃动的藤球使杠杆盘53翘起,翘起的杠杆盘53推动检测滑块54在检测筒体51内向上滑动,弹簧被压缩,检测滑块54触碰检测开关56从而检测到藤球的震动,检测完成后,检测滑块54与上挡环52之间的弹簧使检测滑块在检测筒体51内向下滑动,杠杆盘53被夹紧在检测滑块54和下挡环52之间,检测滑块54与检测开关56分离,等待下一次检测,由于运动员踢击藤球的方向和力度不同,在检测藤球震动时,通过杠杆盘53翘起来推动检测滑块54的检测方式,能够将藤球不同方向的震动转换成检测滑块54在检测筒体51内的上下滑动,因此,检测机构5可以更好的检测出运动员对藤球踢击时水平方向上的分力,同时通过设置检测滑块54与检测开关56之间的距离以及弹簧的弹性力,可以设定检测踢击藤球力度的阈值,对训练进行调整。
具体实施方式二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基础上,结合图1所示,具体地,所述晃动机构3还包括:转动底座33和固定底座34,所述转动底座33的上端与所述平台2铰接连接,转动底座3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气缸31,两个气缸31相对于转动底座33对称设置,且两个气缸31的一端均与平台2的下表面铰接,两个气缸31的另一端均与转动底座33铰接,所述转动底座33转动连接在固定底座34上,固定底座34的侧面与藤球架1连接;通过调整两个气缸31使平台以铰接点转动,转动底座33对平台2进行固定和支撑,由于铰接允许左右晃动,禁止前后晃动,使平台2更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三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方式二的基础上,具体地,所述转动底座33的外侧设置有从动齿轮331,从动齿轮331与主动齿轮321啮合,主动齿轮321与旋转电机32连接,通过旋转电机32的主动齿轮321带动从动齿轮331转动,使平台2转动。
具体实施方式四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基础上,具体地,结合图1所示,所述侧滑条42的端部还设置有限位滑块,限位滑块设置在所述滑槽44内,在侧滑条42滑动时,限位滑块滑动至滑槽44的端部时,受到滑槽44的阻挡,从而限制了侧滑条42的滑动距离,通过设置限位滑块相对于滑槽44的位置,改变侧滑条42的最大滑动距离,从而控制在运动员脚踝部肌肉群对脚部转动幅度的训练时具体幅度大小的设置。
具体实施方式五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或四的基础上,具体地,结合图4所示,所述平台2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凸起条,使平台2表面呈波浪形,凸起条与摩擦条41和侧滑条42平行;通过凸起条的中间支撑使摩擦条41和侧滑条42的中间凸起,使脚部与摩擦条41或侧滑条42的接触从面接触变为线接触,从而减少脚底部与摩擦条41或侧滑条42之间的摩擦力,同时运动员脚部踩在凸起条之间,脚尖与脚跟具有不同的高度,进一步对脚踝部进行锻炼;
具体实施方式六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基础上,具体地,结合图5和图6所示,所述的训练装置还包括平移机构6,所述的检测机构5固定在平移机构6上,平移机构6与藤球架1连接,所述平移机构6包括:平移滑块61、平移齿条62和平移电机63,所述藤球架1上设置有水平方向的滑槽,滑槽内设置有平移滑块61,平移滑块61的下端与检测机构5连接,平移滑块61的上端与平移齿条62连接,平移齿条62通过齿轮与平移电机63连接,平移电机63固定在藤球架1上;
在训练时,通过平移机构6使藤球往复移动,增加了运动员在踢击藤球时的难度,运动员在起跳时需要根据藤球位置,调整起跳时机和发力方向,更加真实的模拟比赛中复杂的情况,能够针对运动员脚踝部的肌肉在不同的起跳发力方向上得到锻炼,增强运动员脚部在不同方向上的受力,从而减少运动员狡猾受伤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七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基础上,结合图7和图8所示,具体地,所述的训练装置还包括旋转机构7,所述的检测机构5固定在旋转机构7上,旋转机构7固定在藤球架1上,所述旋转机构7包括:旋转外圈71、旋转内圈72和驱动电机73,所述旋转内圈72嵌套在旋转外圈71内,旋转内圈72可以在旋转外圈71内转动,且旋转内圈72的下端与藤球连接,所述旋转外圈71的外部与藤球架1连接,藤球架1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73,驱动电机73通过齿轮和环形齿条与所述旋转内圈72连接;
在训练时,通过旋转机构7使藤球在运动员上方以圆形轨迹运动,增加了运动员在踢击藤球时的难度,运动员在起跳时根据藤球位置,部件要调整起跳时机和发力方向,还要根据自身与藤球间的朝向转身进行调整,更加真实的模拟比赛中复杂的情况,能够针对运动员脚踝部的肌肉在不同的起跳发力方向上得到锻炼,增强运动员脚部在不同方向上的受力,从而减少运动员狡猾受伤的情况,同时锻炼快速调整自身朝向的步伐;
具体实施方式八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基础上,结合图9所示,具体地,所述的训练装置还包括:藤球调整装置8,所述的检测机构5固定在藤球调整装置8上,藤球调整装置8固定在藤球架1上,所述藤球调整装置8包括:外固定圈81、内固定圈82、调整驱动电机83、内固定杆84、第一铰接杆85、第二铰接杆86、固定滑块87和竖直滑杆88,所述内固定圈82嵌套在外固定圈81内,内固定圈82可以在外固定圈81内转动,所述外固定圈81的外部与藤球架1连接,藤球架1上固定连接有调整驱动电机83,调整驱动电机83通过齿轮和环形齿条与所述内固定圈82连接,内固定圈82内部设置有内固定杆84,内固定杆84上方垂直设置有竖直滑杆88,竖直滑杆88上套接有固定滑块87,固定滑块87与第二铰接杆86的一端铰接,第二铰接杆86的另一端与第一铰接杆85的上端铰接,第一铰接杆85的中间与所述内固定杆84铰接,第二铰接杆85的下端与藤球连接;
在训练时,通过藤球调整装置8使藤球在运动员上方以圆形轨迹运动,增加了运动员在踢击藤球时的难度,运动员在起跳时根据藤球位置,部件要调整起跳时机和发力方向,还要根据自身与藤球间的朝向转身进行调整,在通过改变藤球运动轨迹的高度和大小进一步增加难度,更加真实的模拟比赛中复杂的情况,能够针对运动员脚踝部的肌肉在不同的起跳发力方向上得到锻炼,增强运动员脚部在不同方向上的受力,从而减少运动员狡猾受伤的情况,同时锻炼快速调整自身朝向的步伐,同时在训练一端时间后可以增加训练难度;
具体实施方式九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藤球辅助训练方法,所述方法是在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或四所述的一种藤球训练辅助装置上实现的,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使运动员站立在平台2上,并通过藤球架1在运动员的上方悬吊藤球;
步骤b:运动员从平台2上起跳,踢击藤球,藤球发生晃动,使杠杆盘53翘起,杠杆盘53推动检测滑块54向上滑动,从而触发检测开关56检测藤球的晃动,并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
步骤c:控制器在检测到运动员踢到藤球后,对晃动机构3发送控制信号,调整平台2的姿态,通过气缸31使平台2倾斜,在平台2姿态调整完成后固定不动;
步骤d:运动员落回到平台2表面,运动员的脚部落在倾斜的平台2上以后发生倾斜。
运动员在落回平台2上时,脚部与倾斜的平台表面接触,运动员需要保持平衡,同时倾斜的脚部使脚踝部的肌肉群得到锻炼,通过改变平台2的倾斜角度使脚踝部肌肉群承受的动作幅度得到扩展,通过改变平台2倾斜的方向,使运动员脚踝部肌肉群适应不同的动作幅度方向,在增加了运动员脚踝部肌肉群的锻炼后,可以适应比赛中激烈的竞技,减少运动员在比赛中受伤的几率;
具体实施方式十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方式九的基础上,具体地,所述步骤b中,运动员在起跳时,平台2均处于倾斜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十一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方式九的基础上,具体地,所述步骤c中,在调整平台2的姿态时,通过将平台2的底部与转动底座33铰接,使平台2可以左右摆动,并在平台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气缸31,通过对两个气缸31控制平台2的倾斜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十二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方式九的基础上,具体地,所述步骤d中,侧滑条42在滑动时,通过侧滑条42端部的限位滑块限制侧滑条42的滑动距离;改变侧滑条42的最大滑动距离,从而控制在运动员脚踝部肌肉群对脚部转动幅度的训练时具体幅度大小的设置具体实施方式十三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方式九的基础上,具体地,结合图5和图6所示,在踢击藤球时,通过平移电机63上的齿轮与平移齿条62啮合,在平移电机63转动时,使平移齿条62左右滑动,平移齿条62带动平移滑块61左右滑动,通过平移滑块61的滑动使藤球在运动员上方往复移动;
在训练时,通过平移机构6使藤球往复移动,增加了运动员在踢击藤球时的难度,运动员在起跳时需要根据藤球位置,调整起跳时机和发力方向,更加真实的模拟比赛中复杂的情况,能够针对运动员脚踝部的肌肉在不同的起跳发力方向上得到锻炼,增强运动员脚部在不同方向上的受力,从而减少运动员狡猾受伤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十四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方式九的基础上,具体地,结合图7和图8所示,在踢击藤球时,通过驱动电机73上的齿轮与旋转内圈72上端的环形齿条啮合,在驱动电机73转动时,使旋转内圈72转动,旋转内圈72的转动带动藤球移动,使藤球在运动员上方以圆形轨迹运动
在训练时,通过旋转机构7使藤球在运动员上方以圆形轨迹运动,增加了运动员在踢击藤球时的难度,运动员在起跳时根据藤球位置,部件要调整起跳时机和发力方向,还要根据自身与藤球间的朝向转身进行调整,更加真实的模拟比赛中复杂的情况,能够针对运动员脚踝部的肌肉在不同的起跳发力方向上得到锻炼,增强运动员脚部在不同方向上的受力,从而减少运动员狡猾受伤的情况,同时锻炼快速调整自身朝向的步伐;
具体实施方式十五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方式九的基础上,具体地,结合图9所示,在踢击藤球时,通过调整驱动电机83上的齿轮与内固定圈82上端的环形齿条啮合,在调整驱动电机83转动时,使内固定圈82转动,内固定圈82的转动带动藤球移动,使藤球在运动员上方以圆形轨迹运动,通过在竖直滑杆88上滑动固定滑块87,固定滑块87使第二铰接杆86转动,第二铰接杆86使第一铰接杆85以内固定杆84为圆心转动,从而改变藤球圆心轨迹的大小和藤球的高度;
在训练时,通过藤球调整装置8使藤球在运动员上方以圆形轨迹运动,增加了运动员在踢击藤球时的难度,运动员在起跳时根据藤球位置,部件要调整起跳时机和发力方向,还要根据自身与藤球间的朝向转身进行调整,在通过改变藤球运动轨迹的高度和大小进一步增加难度,更加真实的模拟比赛中复杂的情况,能够针对运动员脚踝部的肌肉在不同的起跳发力方向上得到锻炼,增强运动员脚部在不同方向上的受力,从而减少运动员狡猾受伤的情况,同时锻炼快速调整自身朝向的步伐,同时在训练一端时间后可以增加训练难度;
以上实施例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其局部进行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藤球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藤球架(1)、平台(2)、晃动机构(3)、侧滑机构(4)和检测机构(5),所述平台(2)的一侧设置有藤球架(1),藤球架(1)的顶部通过检测机构(5)与藤球连接,所述平台(2)的下端设置有晃动机构(3),平台(2)的上表面设置有侧滑机构(4),所述检测机构(5)和晃动机构(3)均与控制器连接,在检测机构(5)检测到藤球发生晃动时,控制器控制晃动机构(3)使平台(2)倾斜并转动一定角度;
所述晃动机构(3)包括:用于使平台(2)倾斜的气缸(31),和用于调整平台(2)角度的旋转电机(32);
所述侧滑机构(4)包括:摩擦条(41)、侧滑条(42)和复位弹簧(43),若干条所述摩擦条(41)和侧滑条(42)间隔平行设置,且摩擦条(41)和侧滑条(42)均设置在所述平台(2)的上表面,所述摩擦条(41)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结构,摩擦条(41)的下表面与所述平台(2)固定连接,所述平台(2)的侧面与侧滑条(42)的端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滑槽(44),所述侧滑条(42)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结构,侧滑条(42)的下表面与所述平台(2)的上表面滑动接触,侧滑条(42)的两端绕过平台(2)的侧面后进入所述滑槽(44)内,且侧滑条(42)通过复位弹簧(43)与滑槽(44)的底部连接;
所述检测机构(5)包括:检测筒体(51)、下挡环(52)、杠杆盘(53)、检测滑块(54)、上挡环(55)和检测开关(56),所述检测筒体(51)的上端与藤球架(1)固定连接,检测筒体(51)的下端内壁上设置有下挡环(52),下挡环(52)的上表面与杠杆盘(53)接触,杠杆盘(53)的下端与藤球连接,杠杆盘(53)的上表面与检测滑块(54)接触,检测滑块(54)的上方设置有上挡环(55),且检测滑块(54)与上挡环(55)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使检测滑块(54)将杠杆盘(53)压紧在下挡环(52)的上表面,所述检测滑块(54)的上方还设置有检测开关(56),检测开关(56)固定在检测筒体(5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藤球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晃动机构(3)还包括:转动底座(33)和固定底座(34),所述转动底座(33)的上端与所述平台(2)铰接连接,转动底座(3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气缸(31),两个气缸(31)相对于转动底座(33)对称设置,且两个气缸(31)的一端均与平台(2)的下表面铰接,两个气缸(31)的另一端均与转动底座(33)铰接,所述转动底座(33)转动连接在固定底座(34)上,固定底座(34)的侧面与藤球架(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藤球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底座(33)的外侧设置有从动齿轮(331),从动齿轮(331)与主动齿轮(321)啮合,主动齿轮(321)与旋转电机(3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藤球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滑条(42)的端部还设置有限位滑块,限位滑块设置在所述滑槽(44)内。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种藤球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2)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凸起条,凸起条与摩擦条(41)和侧滑条(42)平行。
6.一种藤球辅助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在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种藤球辅助训练装置上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使运动员站立在平台(2)上,并通过藤球架(1)在运动员的上方悬吊藤球;
步骤b:运动员从平台(2)上起跳,踢击藤球,藤球发生晃动,使杠杆盘(53)翘起,杠杆盘(53)推动检测滑块(54)向上滑动,从而触发检测开关(56)检测藤球的晃动,并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
步骤c:控制器在检测到运动员踢到藤球后,对晃动机构(3)发送控制信号,调整平台(2)的姿态,通过气缸(31)使平台(2)倾斜,在平台(2)姿态调整完成后固定不动;
步骤d:运动员落回到平台(2)表面,运动员的脚部落在倾斜的平台(2)上以后发生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藤球辅助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运动员在起跳时,平台(2)均处于倾斜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藤球辅助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在调整平台(2)的姿态时,通过将平台(2)的底部与转动底座(33)铰接,使平台(2)可以左右摆动,并在平台(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气缸(31),通过两个气缸(31)控制平台(2)的倾斜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藤球辅助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侧滑条(42)在滑动时,通过侧滑条(42)端部的限位滑块限制侧滑条(42)的滑动距离。
CN201810867492.2A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藤球辅助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 Active CN1089051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67492.2A CN108905138B (zh)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藤球辅助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67492.2A CN108905138B (zh)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藤球辅助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05138A CN108905138A (zh) 2018-11-30
CN108905138B true CN108905138B (zh) 2020-02-18

Family

ID=64394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67492.2A Active CN108905138B (zh)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藤球辅助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051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9679B (zh) * 2020-08-06 2022-03-29 马鞍山学院 一种用于膝关节康复训练的多自由度机器人
CN112496959B (zh) * 2020-11-26 2022-04-22 深圳市伊伯斯义齿有限公司 一种义齿制造工艺及其制造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54748B2 (en) * 2001-04-09 2003-04-29 Bruce Tollner Multi-purpose teeterboard
AT501622B1 (de) * 2005-04-14 2010-03-15 Helmut Dipl Ing Landerl Gleichgewichtstrainingsgerät mit fixiereinrichtung
CN205948284U (zh) * 2016-07-18 2017-02-15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田径运动员腿部力量训练装置
CN206604143U (zh) * 2017-03-17 2017-11-03 陈湘雨 一种搏击训练击打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05138A (zh) 2018-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97474A (en) Balancing and exercising device
US9387363B1 (en) Ball and board balance training device
US7374522B2 (en) Exercise device having a movable platform
CN108926821B (zh) 一种藤球辅助训练方法
US7314436B1 (en) Exercise device
WO2015130177A1 (en) Balance board for use as a control device
JPH10509058A (ja) ユーザー制御式ビデオゲーム併用運動システム
RU164262U1 (ru) Многоцелевой спортивный тренажер
Girard et al. Influence of restricted knee motion during the flat first serve in tennis
KR101672141B1 (ko) 스포츠 코디네이션 향상을 위한 다목적 운동 기구
CN108905138B (zh) 一种藤球辅助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
CN108970005B (zh) 一种脚踝部锻炼方法
US20090029833A1 (en) Exercising ball
US4790529A (en) Exercise and training device
CN108970006B (zh) 一种脚踝部锻炼装置
CN108888915B (zh) 一种运动员防摔训练装置
CN108905080B (zh) 一种运动员防摔训练方法
CN211434955U (zh) 一种体育教学用踢足球脚力锻炼装置
CN110559596B (zh) 一种运用离心力训练身体协调性的装置
CN112190874A (zh) 一种多功能体育田径训练装置
Rusdiana Three-Dimensional Kinematical Analysis of Jump Serve In Volleyball: Muscle Fatigue Effects
US4863160A (en) Exercise and training device
DeRenne Program Design: Physical Demands and Biomechanical Basis for Baseball Conditioning
CN219208883U (zh) 一种腿部力量训练装置
US11439868B2 (en) Holistic train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10

Address after: 233500 21-120, zhanglouzhuang, Liming Village, Licang Town, Mengcheng County, Bo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Wang Yangyang

Address before: 150000 66 Youyi Road, Daoli District, Harbin, Heilongjiang

Applicant before: Qu Gongchu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