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08883U - 一种腿部力量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腿部力量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08883U
CN219208883U CN202223198931.6U CN202223198931U CN219208883U CN 219208883 U CN219208883 U CN 219208883U CN 202223198931 U CN202223198931 U CN 202223198931U CN 219208883 U CN219208883 U CN 2192088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sleeve
telescopic rod
supporting
ii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9893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沙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319893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088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088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088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腿部力量训练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在实际中利用支撑机构能对运动员上肢进行支撑从而使得运动员整体呈现倾斜状态,与实际比赛姿态相吻合,所述支撑机构一侧设置有训练机构,训练机构包括两个前后设置的连接块,连接块一侧设置有阻力构件Ⅰ,上端倾斜设置有伸缩杆Ⅰ,伸缩杆Ⅰ上端设置有踏板,伸缩杆外套设有阻力构件Ⅱ,本装置通过伸缩杆Ⅰ与连接块相互配合使得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踩踏踏板时,踏板向下、向运动员背部运动,从而使得运动员发力方向与实际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前脚掌着地发力方向一致,从而不仅能够针对性提升运动员腿部爆发力,还能够使得训练与比赛紧密结合,缩短运动员从训练到比赛之间的适应过程。

Description

一种腿部力量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训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腿部力量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运动员为了保持肌肉的强度和耐力,需要定期进行锻炼,而对于田径运动员来说,腿部的锻炼是必不可少的,田径运动员一般会通过专业的腿部训练装置来进行训练,从而来保持肌肉的强度和耐力。
田径运动(Athletics)是指由走、跑、跳跃﹑投掷等运动项目及其由部分项目组成的全能运动项目的总称,其中田径运动员在短跑以及跳跃项目中十分重视自身腿部爆发力,运动员需要自身腿部具有更强爆发力以满足比赛需求。
现有针对运动员腿部爆发力的训练装置,大多忽视运动员实际运动状态,导致训练与比赛不能够充分结合,训练成果需额外适应才能够应用到实际比赛之中,例如现有技术装置多采用滚动轮与跑步带相结合的形式对运动员进行训练,通过增大滚动轮转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来达到训练目的。
通过现有装置进行训练时,运动员施加在跑步带上的力方向大多数指向运动员背后侧以保证跑步带能够带动滚动轮转动,滚动轮受到的阻力能够与训练相结合,但是这与实际中运动员在短距离冲刺过程中瞬时爆发的运动状态相背,在实际中运动员为了提升自身爆发力大多采用仅前脚掌着地的方式运动,前脚掌蹬地使得运动员向前、向上跃升从而提高自身成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腿部力量训练装置,具有充分匹配实际中运动员发力特点,针对性提升运动员爆发力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装置阻力方向与运动员实际感受到的阻力方向不匹配的缺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腿部力量训练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前后两侧分别竖直设置有一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上端相互靠近一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撑板,运动员胸腔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训练机构,训练机构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块前后设置,连接块下端从左到右贯穿设置有一个通孔Ⅰ,所述通孔Ⅰ内滑动连接有一个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相对于连接块做左右直线运动,滑动杆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上端设置有一个伸缩杆Ⅰ,所述伸缩杆Ⅰ倾斜设置,在水平层面上,伸缩杆Ⅰ上端与支撑板之间的间距小于伸缩杆Ⅰ下端与支撑板之间的间距,伸缩杆Ⅰ上端固定连接有踏板,所述连接块一侧设置有阻力构件Ⅰ,踏板与连接块之间设置有阻力构件Ⅱ。
优选的,所述阻力构件Ⅰ包括限位板Ⅰ,所述限位板Ⅰ套设于滑动杆外,限位板Ⅰ与连接块之间设置有弹性件Ⅰ,所述伸缩杆Ⅰ包括内杆Ⅰ,所述内杆Ⅰ外套设有一个套管Ⅰ,所述内杆Ⅰ与套管Ⅰ滑动连接,内杆Ⅰ沿套管中心轴线做直线运动,所述阻力构件Ⅱ包括限位板Ⅱ,所述限位板Ⅱ套设于套管Ⅰ外,套管Ⅰ外还套设有一个弹性件Ⅱ,所述弹性件Ⅱ一端与踏板固定连接,弹性件Ⅱ另一端与限位板Ⅱ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Ⅰ为拉伸弹簧,所述弹性件Ⅱ为压缩弹簧Ⅰ,所述拉伸弹簧位于连接块相对靠近支撑板一侧。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Ⅰ上从左到右贯穿设置有一个内螺纹孔Ⅰ,所述滑动杆上针对内螺纹孔Ⅰ设置有外螺纹Ⅰ,限位板Ⅰ与滑动杆螺接,所述限位板Ⅰ下端设置有限位杆,所述底板上针对限位杆设置有滑槽,所述限位板Ⅱ上沿套管中心轴线贯穿设置有内螺纹孔Ⅱ,所述套管上针对内螺纹孔Ⅱ设置有外螺纹Ⅱ,所述限位板Ⅱ与套管螺接,所述套管与连接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当运动员踩踏踏板使得踏板沿伸缩杆Ⅰ中心轴线运动时,连接块左右移动距离小于踏板相对高度变化距离,当运动员踩踏踏板使得踏板沿伸缩杆Ⅰ中心轴线运动时,踏板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大于踏板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阻力。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通过连接构件与支撑杆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构件包括伸缩杆Ⅱ,所述伸缩杆Ⅱ水平设置,伸缩杆Ⅱ一端与支撑板活动连接,伸缩杆Ⅱ另一端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Ⅱ外套设有一个压缩弹簧Ⅱ,所述压缩弹簧Ⅱ一端与支撑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Ⅱ通过T型轴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T型轴直径较大一端嵌入支撑板内,所述T型轴中心轴线与支撑杆中心轴线垂直。
优选的,两个支撑板倾斜设置,两个支撑板下端之间的相对距离小于两个支撑板上端之间的相对距离,两个支撑板相互靠近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垫。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包括内杆Ⅲ,所述内杆Ⅲ外套设有一个套管Ⅲ,内杆Ⅲ与套管Ⅲ滑动连接,内杆Ⅲ相对于套管Ⅲ做上下直线运动,所述套管Ⅲ上从前到后贯穿设置有多个通孔Ⅱ,所述内杆下端从前到后贯穿设置有通孔Ⅲ,当单个通孔Ⅱ与通孔Ⅲ中心轴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时,通孔Ⅲ、与通孔Ⅲ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通孔Ⅱ内从前到后贯穿设置有一个销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伸缩杆Ⅰ与连接块相互配合使得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踩踏踏板时,踏板向下、向运动员背部运动,从而使得运动员发力方向与实际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前脚掌着地发力方向一致,并且本装置还可通过调整阻力构件Ⅰ与阻力构件Ⅱ施加阻力之间的差值来帮助运动员确立适合自身习惯的发力方式,并且对运动员错误运动习惯进行针对性改进。
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杆与支撑板相互配合对运动员上半身进行支撑,使得运动员在利用本装置进行训练时整体姿态与体育场上比赛姿态一致,从而使得训练与比赛直接对应,加强训练效果,同时连接构件的存在使得支撑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与运动员相适配,能够满足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身体姿态的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训练机构与底板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杆与限位板Ⅰ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机构;110、底板;120、支撑杆;121、套管Ⅲ;122、通孔Ⅱ;123、销轴;124、内杆Ⅲ;130、支撑板;140、连接构件;141、压缩弹簧Ⅱ;142、伸缩杆Ⅱ;143、T型轴;150、弹性垫;2、训练机构;210、踏板;220、阻力构件Ⅰ;221、限位板Ⅰ;222、拉伸弹簧;223、外螺纹Ⅰ;224、滑槽;225、限位杆;230、阻力构件Ⅱ;231、压缩弹簧Ⅰ;232、限位板Ⅱ;233、外螺纹Ⅱ;240、滑动杆;250、连接块;260、伸缩杆Ⅰ;261、内杆Ⅰ;262、套管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考图1-4,一种腿部力量训练装置,包括支撑机构1,所述支撑机构1一侧设置有训练机构2,在实际中通过支撑机构1对运动员上肢进行支撑,通过训练机构2针对运动员腿部爆发力进行训练,通过对支撑点(支撑机构1与运动员上肢之间的主要接触点)以及训练机构2位置的调整可使得运动员整体呈现一种稍微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姿态,从而与实际运动姿态相适配,在实际中运动员前脚掌蹬地向前跃起,由于发力点位于脚部,所以在实际比赛中运动员也呈现一种稍微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姿态。
请参考图1,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底板110,所述底板110一端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撑杆120,两个支撑杆120上端通过连接构件140竖直设置有一个支撑板130,在实际中通过两个支撑板130相互靠近一端分别与运动员胸腔前后两侧接触,利用运动员腋窝与支撑板130上端的位置关系,结合运动员自重可使得支撑板130能够对运动员上肢相对高度进行限位,使得运动员下肢与训练机构2之间的距离适宜。
两个支撑板130倾斜设置,两个支撑板130下端之间的相对距离小于两个支撑板130上端之间的相对距离,从而使得俩个支撑板130之间的间距与运动员胸腔实际形状相匹配(实际中运动员胸腔最下端靠近腹部位置相比于整个胸腔长度最小,运动员胸腔整体呈类倒柱台形状),提高支撑板130与运动员胸腔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支撑板130与运动员之间的摩擦阻力,利用摩擦阻力克服运动员自重,减轻支撑板130施加在运动员腋窝处的反作用力,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130可采用类“U”型,且两个支撑板130的U型开口相对,利用U型结构进一步增大与运动员之间接触面积的同时,还能够从左右两个方向对运动员胸腔进行限位,保证运动员胸腔与支撑板130之间的相对位置符合预期。
所述支撑杆120包括内杆Ⅲ124,所述内杆Ⅲ124外套设有一个套管Ⅲ121,在实际中套管Ⅲ121与底板110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套管Ⅲ121相对位置不发生改变,此时内杆Ⅲ124嵌入套管Ⅲ121内使得内杆Ⅲ124与套管Ⅲ121滑动连接,从而使得本装置可通过内杆Ⅲ124相对于套管Ⅲ121做上下直线运动改变支撑板130的相对高度,即使得本装置可适配不同体型运动员,使得运动员下肢与训练机构2之间的相对距离适宜。
所述套管Ⅲ121上从前到后贯穿设置有多个通孔Ⅱ122,所述内杆下端从前到后贯穿设置有通孔Ⅲ,当单个通孔Ⅱ122与通孔Ⅲ中心轴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时,通孔Ⅲ、与通孔Ⅲ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通孔Ⅱ122内从前到后贯穿设置有一个销轴123,通过单个销轴123同时贯穿通孔Ⅱ122、通孔Ⅲ可实现内杆Ⅲ124与套管Ⅲ121之间的相对固定,即实现支撑杆120的相对固定,保证支撑板130相对位置不发生改变且满足实际需求。
请参考图4,所诉支撑杆120与支撑板130之间通过连接构件140活动连接。
所述连接构件140包括伸缩杆Ⅱ142,所述伸缩杆Ⅱ142水平设置,伸缩杆Ⅱ142一端与支撑板130活动连接,伸缩杆Ⅱ142另一端与支撑杆120固定连接,通过伸缩杆Ⅱ142可调整支撑板130与支撑杆120之间的相对距离,从而改变两个支撑板130之间的相对距离,使得两个支撑板130之间的距离与运动员胸腔长度相适配,支撑板130与运动员之间紧密贴合,具体的所述伸缩杆Ⅱ142可采用内杆Ⅱ与套管Ⅱ相互配合,内杆Ⅱ嵌入套管Ⅱ内与套管Ⅱ滑动连接,内杆Ⅱ相对于套管Ⅱ做左右直线运动的形式实现,具体的两个内杆Ⅲ124相互远离一端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板,通过固定板与伸缩杆Ⅱ142固定连接实现对伸缩杆Ⅱ142的固定。
所述伸缩杆Ⅱ142外套设有一个压缩弹簧Ⅱ141,所述压缩弹簧Ⅱ141一端与支撑杆120固定连接,通过压缩弹簧Ⅱ141使得两个支撑板130之间具有相向运动趋势,从而使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支撑板130能够自动与运动员胸腔贴合从而不需要额外调整。
请参考图2,所述训练机构2包括踏板210,所述踏板210与支撑板130之间在水平层面上具有一定距离从而使得运动员能够保持倾斜状态,在实际中踏板210数量为两个,两个踏板210前后设置以对应运动员两只脚,踏板210与支撑板130之间连线的倾斜度即代表运动员身体倾斜度。
所述训练机构2包括伸缩杆Ⅰ260,所述伸缩杆Ⅰ260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块250,所述连接块250与底板110滑动连接,连接块250可带动伸缩杆Ⅰ260相对于底板110做左右直线运动,在实际中伸缩杆Ⅰ260相对长度可变化对应运动员向下的蹬力,此时伸缩杆Ⅰ260具有一定倾斜角度以对应运动员自身倾斜角度,使得运动员腿部运动方向与伸缩杆Ⅰ260相匹配(即伸缩杆Ⅰ260中心轴线与运动员身体竖直轴线平行,此时伸缩杆Ⅰ260长度变化相当于运动员在竖直状态竖直向下蹬地),连接块250可相对于底板110左右运动对应运动员向后的蹬力,通过伸缩杆Ⅰ260与连接块250相互配合实现模拟运动员向下、向后蹬地的实际运动姿态。
所述连接块250中心从左到右贯穿设置有一个通孔Ⅰ,所述通孔Ⅰ内滑动连接有一个滑动杆240,所述滑动杆240与底板110固定连接从而实现连接块250相对于底板110做左右直线运动,具体的所述滑动杆240可通过支撑件与底板110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块250一侧设置有阻力构件Ⅰ220,通过阻力构件Ⅰ220为连接块250左右滑动提供阻力。
所述阻力构件Ⅰ220包括弹性件Ⅰ,所述弹性件Ⅰ套设于滑动杆240外,弹性件Ⅰ一端与连接块250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限位板Ⅰ221,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限位板Ⅰ221相对位置不发生改变时,通过弹性件Ⅰ自身可变形且变形所需力与变形幅度正相关的特性,使得连接块250既能够相对于底板110滑动,还能够在滑动过程中感受到较大阻力。
所述弹性件Ⅰ为拉伸弹簧222,所述拉伸弹簧222设置于连接块250左侧从而与运动员训练姿态相适配,使得当运动员向后蹬动连接块250时,拉伸弹簧222能够为连接块250向左运动提供阻力,同时拉设弹簧由于自身不受外力时,弹簧圈紧密贴合使得当运动员撤销施加的踏板210上的阻力,连接块250在拉伸弹簧222作用下复位到初始位置时,能够大幅度减少连接块250在左右颤动现象,避免踏板210对用户腿部造成伤害。
所述滑动杆240右侧设置有外螺纹Ⅰ223,所述限位板Ⅰ221上从左到右贯穿设置有一个内螺纹孔Ⅰ,内螺纹孔Ⅰ与外螺纹Ⅰ223相适配,所述限位板Ⅰ221与滑动杆240螺接,从而利用螺接使得当限位板Ⅰ221不能够相对于底板110发生转动时,转动滑动杆240能够改变限位板Ⅰ221相对位置,并且当滑动杆240不发生转动时,限位板Ⅰ221相对位置不发生改变,在实际中限位板Ⅰ221可改变相对位置能够控制连接块250在不受外力(即运动员不踩踏踏板210时)时的相对位置,从而控制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在水平方向上所感受到的最大阻力(运动员脚部在水平方向上运动距离越远所感受到的阻力就越大,受关节影响运动员脚部最多向后运动到与身体处于同一直线的状态,因此控制初始状态下脚部位置可控制运动员训练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最大阻力)。
所述伸缩杆Ⅰ260包括内杆Ⅰ261,所述内杆Ⅰ261外套设有一个套管Ⅰ262,所述内杆Ⅰ261与套管Ⅰ262滑动连接,内杆Ⅰ261沿套管中心轴线做直线运动,通过改变内杆Ⅰ261嵌入套管Ⅰ262内的相对长度可改变伸缩杆Ⅰ260的相对长度。
所述阻力构件Ⅱ230包括限位板Ⅱ232,所述限位板Ⅱ232套设于套管Ⅰ262外,套管Ⅰ262外还套设有一个弹性件Ⅱ,所述弹性件Ⅱ一端与踏板210固定连接,弹性件Ⅱ另一端与限位板Ⅱ232固定连接,与弹性件Ⅰ原理一致,利用弹性件Ⅱ自身性质使得伸缩杆Ⅰ260既能够改变相对长度,还能够为踏板210使得水平方向上以及竖直方向上的阻力。
所述弹性件Ⅱ为压缩弹簧Ⅰ231,利用压缩弹簧Ⅰ231可与踏板210实际运动状态相匹配。
所述限位板Ⅱ232上沿套管中心轴线贯穿设置有内螺纹孔Ⅱ,所述套管上针对内螺纹孔Ⅱ设置有外螺纹Ⅱ233,所述限位板Ⅱ232与套管螺接,通过螺纹连接,结合套管与连接块250固定连接使得套管不能够相对于底板110发生转动,从而使得当转动限位板Ⅱ232时能够改变限位板Ⅱ232相对位置,即利用压缩弹簧特性改变踏板210相对位置,改变运动员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最大阻力(同样的,初始状态运动员脚部位置直接决定运动员脚部能够运动的最大距离,利用距离改变其训练强度)。
请参考图2、图3,所述限位板Ⅰ221下端设置有限位杆225,所述底板110上针对限位杆225设置有滑槽224,在实际中限位杆225嵌入滑槽224内从而利用限位杆225与底板110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得限位板Ⅰ221不能够相对于底板110发生转动,且不阻碍限位板Ⅰ221在螺接作用下沿滑动杆240做左右直线运动改变相对位置。
请参考图1、图4,所述伸缩杆Ⅱ142通过T型轴143与支撑板130转动连接,所述T型轴143直径较大一端嵌入支撑板130内,此时结合压缩弹簧Ⅱ141、支撑板130内侧的弹性垫150可使得在实际中两个支撑板130并不与运动员之间形成较强的关联作用,从而尽量避免运动员肢体受限,保证运动员不受损伤的情况下更进一步模拟比赛姿态。
所述T型轴143中心轴线与支撑杆120中心轴线垂直以保证运动员上身位移不对下肢造成过多影响。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首先需要调整限位板Ⅰ221、限位板Ⅱ232相对位置,使得踏板210与支撑板130在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上的距离与运动员体型相适配,调整支撑杆120相对高度使得支撑板130相对位置与运动员体型相适配,之后运动员站立在踏板210上,利用支撑板130对运动员上肢进行固定,保证运动员上肢相对高度在训练过程中不发生改变,最后运动员在本装置上开始屈膝,尽量减少自重施加在踏板210上的作用力,当踏板210位置合适之后,运动员向下、向后踩踏踏板210,利用弹性件Ⅰ、弹性件Ⅱ进行爆发力训练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腿部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1),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底板(110),所述底板(110)前后两侧分别竖直设置有一个支撑杆(120),两个支撑杆(120)上端相互靠近一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撑板(130),运动员胸腔位于两个支撑板(130)之间;
训练机构(2),训练机构(2)包括连接块(250),所述连接块(250)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块(250)前后设置,连接块(250)下端从左到右贯穿设置有一个通孔Ⅰ,所述通孔Ⅰ内滑动连接有一个滑动杆(240),所述滑动杆(240)相对于连接块(250)做左右直线运动,滑动杆(240)与底板(110)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块(250)上端设置有一个伸缩杆Ⅰ(260),所述伸缩杆Ⅰ(260)倾斜设置,在水平层面上,伸缩杆Ⅰ(260)上端与支撑板(130)之间的间距小于伸缩杆Ⅰ(260)下端与支撑板(130)之间的间距,伸缩杆Ⅰ(260)上端固定连接有踏板(210);
所述连接块(250)一侧设置有阻力构件Ⅰ(220),踏板(210)与连接块(250)之间设置有阻力构件Ⅱ(2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腿部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构件Ⅰ(220)包括限位板Ⅰ(221),所述限位板Ⅰ(221)套设于滑动杆(240)外,限位板Ⅰ(221)与连接块(250)之间设置有弹性件Ⅰ;
所述伸缩杆Ⅰ(260)包括内杆Ⅰ(261),所述内杆Ⅰ(261)外套设有一个套管Ⅰ(262),所述内杆Ⅰ(261)与套管Ⅰ(262)滑动连接,内杆Ⅰ(261)沿套管中心轴线做直线运动;
所述阻力构件Ⅱ(230)包括限位板Ⅱ(232),所述限位板Ⅱ(232)套设于套管Ⅰ(262)外,套管Ⅰ(262)外还套设有一个弹性件Ⅱ,所述弹性件Ⅱ一端与踏板(210)固定连接,弹性件Ⅱ另一端与限位板Ⅱ(23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腿部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Ⅰ为拉伸弹簧(222),所述弹性件Ⅱ为压缩弹簧Ⅰ(231);
所述拉伸弹簧(222)位于连接块(250)相对靠近支撑板(130)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腿部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Ⅰ(221)上从左到右贯穿设置有一个内螺纹孔Ⅰ,所述滑动杆(240)上针对内螺纹孔Ⅰ设置有外螺纹Ⅰ(223),限位板Ⅰ(221)与滑动杆(240)螺接;
所述限位板Ⅰ(221)下端设置有限位杆(225),所述底板(110)上针对限位杆(225)设置有滑槽(224);
所述限位板Ⅱ(232)上沿套管中心轴线贯穿设置有内螺纹孔Ⅱ,所述套管上针对内螺纹孔Ⅱ设置有外螺纹Ⅱ(233),所述限位板Ⅱ(232)与套管螺接;
所述套管与连接块(250)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腿部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运动员踩踏踏板(210)使得踏板(210)沿伸缩杆Ⅰ(260)中心轴线运动时,连接块(250)左右移动距离小于踏板(210)相对高度变化距离;
当运动员踩踏踏板(210)使得踏板(210)沿伸缩杆Ⅰ(260)中心轴线运动时,踏板(210)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大于踏板(210)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阻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腿部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30)通过连接构件(140)与支撑杆(120)活动连接;
所述连接构件(140)包括伸缩杆Ⅱ(142),所述伸缩杆Ⅱ(142)水平设置,伸缩杆Ⅱ(142)一端与支撑板(130)活动连接,伸缩杆Ⅱ(142)另一端与支撑杆(120)固定连接;
所述伸缩杆Ⅱ(142)外套设有一个压缩弹簧Ⅱ(141),所述压缩弹簧Ⅱ(141)一端与支撑杆(120)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腿部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Ⅱ(142)通过T型轴(143)与支撑板(130)转动连接,所述T型轴(143)直径较大一端嵌入支撑板(130)内;
所述T型轴(143)中心轴线与支撑杆(120)中心轴线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腿部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支撑板(130)倾斜设置,两个支撑板(130)下端之间的相对距离小于两个支撑板(130)上端之间的相对距离;
两个支撑板(130)相互靠近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垫(15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腿部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20)包括内杆Ⅲ(124),所述内杆Ⅲ(124)外套设有一个套管Ⅲ(121),内杆Ⅲ(124)与套管Ⅲ(121)滑动连接,内杆Ⅲ(124)相对于套管Ⅲ(121)做上下直线运动;
所述套管Ⅲ(121)上从前到后贯穿设置有多个通孔Ⅱ(122),所述内杆下端从前到后贯穿设置有通孔Ⅲ,当单个通孔Ⅱ(122)与通孔Ⅲ中心轴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时,通孔Ⅲ、与通孔Ⅲ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通孔Ⅱ(122)内从前到后贯穿设置有一个销轴(123)。
CN202223198931.6U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腿部力量训练装置 Active CN2192088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98931.6U CN219208883U (zh)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腿部力量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98931.6U CN219208883U (zh)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腿部力量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08883U true CN219208883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34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98931.6U Active CN219208883U (zh)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腿部力量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088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98590B1 (en) Alpine ski training apparatus
US7618350B2 (en) Elliptical exercise machine with adjustable ramp
US20070179023A1 (en) Cross training exercise device
US9050517B2 (en) Ski training device and method
US8419598B2 (en) Adjustable total body cross-training exercise device
US7780577B2 (en) Pendulous exercise device
US20060281604A1 (en) Cross training exercise device
US20060183605A1 (en) Elliptical exercise equipment with adjustable stride
TW200425875A (en) Leg training device
EP1747804A1 (en) Gymnastic machine
US20190336815A1 (en) Sport training machine
US6923748B1 (en) Sequential contraction muscle training device
US20080039292A1 (en) Physical Training Apparatus
JP4478208B1 (ja) 運動補助装置
US3802700A (en) Therapeutic exercise skate
CN205649773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家用康复健身器
JP3465044B2 (ja) 車軸移動式自転車エルゴメータ
CN219208883U (zh) 一种腿部力量训练装置
CN108905138B (zh) 一种藤球辅助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
CN108926821B (zh) 一种藤球辅助训练方法
CN108970005B (zh) 一种脚踝部锻炼方法
CN112451926B (zh) 一种体育训练用的弹跳训练系统
CN108970006B (zh) 一种脚踝部锻炼装置
CN205287440U (zh) 一种蹬力训练器
CN211434955U (zh) 一种体育教学用踢足球脚力锻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