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00660B - 电子组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组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900660B CN108900660B CN201810560025.5A CN201810560025A CN108900660B CN 108900660 B CN108900660 B CN 108900660B CN 201810560025 A CN201810560025 A CN 201810560025A CN 108900660 B CN108900660 B CN 10890066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mera
- housing
- assembly
- electronic
- ligh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组件,包括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及受话器,第二摄像头和受话器位于第一摄像头的同一侧,受话器包括第一外侧面和连接第一外侧面的第二外侧面,第一外侧面面向第一摄像头设置,第二外侧面面向第二摄像头设置。上述电子组件的空间利用率高。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手机的后置摄像头模组和受话器为保证使用体验,将受话器排布在手机顶部的中间区域,后置摄像头模组排布在手机中部的中间区域,导致后置摄像头模组和受话器在手机长度方向上的空间尺寸较大,对手机内部的空间利用率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间利用率高的电子组件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组件,包括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及受话器,所述第二摄像头和所述受话器位于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同一侧,所述受话器包括第一外侧面和连接所述第一外侧面的第二外侧面,所述第一外侧面面向所述第一摄像头设置,所述第二外侧面面向所述第二摄像头设置。
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及上述电子组件,所述电子组件收容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壳体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功能部,以使所述电子组件能够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功能部传递信号。
再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中框、后盖及上述电子组件,所述显示屏和所述后盖分别盖设于所述中框的两侧,并共同围设出整机内腔,所述电子组件收容于所述整机内腔。
在本申请所述电子组件及电子设备中,受话器的第一外侧面面向第一摄像头设置、第二外侧面面向第二摄像头设置,因此受话器利用了因第二摄像头与第一摄像头之间的体积差所形成的凹陷区域进行排布,使得受话器、第一摄像头及第二摄像头之间的排布更为紧凑,故而所述电子组件及应用所述电子组件的电子设备的空间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在另一种使用状态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壳体和电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图6所示结构在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9是图6所示结构在A-A线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7所示结构中电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电子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13是图11所示结构在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14是图11所示结构中的第一摄像组件和第一支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15是图11所示结构中的第一摄像组件和第一支架在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16是图11所示结构中第二摄像组件和第二支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17是图11所示结构中第二摄像组件和受话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8是图7所示结构中前壳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7所示结构中前壳部与电子组件中部分结构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20是图7所示结构中前盖板与前壳部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21是图6所示结构在B-B线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1所示结构中导光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2所示导光件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5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26是本申请提供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图26所示电子设备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图26所示电子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此外,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在……上”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100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0在另一种使用状态中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0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0的分解示意图。
本申请电子设备1000可以是任何具备通信和存储功能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设备。其中,为了便于描述,请参照图1,以电子设备1000处于该视角为参照进行定义,电子设备1000具有宽度方向X、长度方向Y及厚度方向Z,长度方向Y垂直于宽度方向X,厚度方向Z垂直于宽度方向X和长度方向Y。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电子设备1000包括中框100、壳体200及电子组件300。电子组件300收容在壳体200内部。壳体200滑动连接中框100,电子组件300随壳体200伸出中框100或缩回中框100。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中框100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侧端面1001及连接于一对侧端面1001之间的顶端面1002。其中,中框100还包括与顶端面1002相背设置的底端面1003。底端面1003亦连接于一对侧端面1001之间。一般的,顶端面1002和底端面1003可沿宽度方向X延伸。也即顶端面1002和底端面1003为电子设备1000的短边。底端面1003用于排布电子设备1000的连接器、麦克风、扬声器等。一对侧端面1001沿长度方向延伸。也即侧端面1001为电子设备1000的长边。侧端面1001用于排布电子设备1000的音量键、卡托卡座等。
顶端面1002上开设有容纳槽1004。容纳槽1004自顶端面1002向中框100内部凹陷。容纳槽1004贯穿一对侧端面1001。壳体200于容纳槽1004中与中框100滑动连接。换言之,壳体200滑动连接中框100,以伸出或缩回容纳槽1004。其中,壳体200包括相背的第一侧面2001和第二侧面2002。壳体200还包括连接在第一侧面2001和第二侧面2002之间的顶面2003。顶面2003背离中框100设置。壳体200缩回容纳槽1004时,第一侧面2001与其中一个侧端面1001拼接,第二侧面2002与另一个侧端面1001拼接,顶面2003与顶端面1002拼接。相拼接的第一侧面2001和侧面端1001平齐。相拼接的第二侧面2002与拼接的侧端面1001平齐。相拼接的顶面2003和顶端面1002平齐。壳体200伸出容纳槽1004时,顶面2003与顶端面1002之间形成间距。
电子组件300收容于壳体200内部。壳体200还包括相背的正面2004和背面2005。正面2004连接在第一侧面2001与第二侧面2002之间且连接顶面2003。背面2005连接在第一侧面2001与第二侧面2002之间且连接顶面2003。壳体200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功能部2006,以使电子组件300能够通过一个或多个功能部2006传递信号。一个或多个功能部2006可排布在正面2004上、或排布在背面2005上、或同时排布在正面2004和背面2005上。电子组件300包括多个器件。功能部2006所透过的信号与其对应的器件相适配。例如,器件为摄像头或闪光灯,则功能部2006透过光信号。器件为受话器,则功能部2006透过声音信号。由于容纳槽1004贯穿一对侧端面1001,因此滑动安装于容纳槽1004中的壳体200能够具有较大的体积,以收纳更多的器件。
在本实施例中,当壳体200携带电子组件300缩回容纳槽1004时,壳体200的正面2004和背面2005被中框100遮挡,也即设于正面2004和背面2005的一个或多个功能部2006被中框100遮挡。当壳体200携带电子组件300伸出容纳槽1004时,设于正面2004和背面2005的一个或多个功能部2006露出,从而使得电子组件300中的器件能够经一个或多个功能部2006传递信号,以与用户进行交互。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功能部2006还可以排布在壳体200的顶面2003、第一侧面2001或第二侧面2002中的一者或多者上。设于顶面2003、第一侧面2001或第二侧面2002上的功能部2006在壳体伸出或缩回容纳槽1004时,均露出,因此这些功能部2006相对应的器件在壳体200伸出或缩回容纳槽1004时,均能够通过功能部2006传递信号,从而与用户进行交互。
在本申请中,请参阅图3,壳体200的顶面2003凸出中框100的顶端面1002一定距离时,则定义为壳体200完全伸出中框100,换言之,此时壳体200处于伸出状态。此时,设于壳体200上的功能部2006露出。请参照图2,壳体200的顶面2003与中框100的顶端面1002平齐时,则定义为壳体200完全收容于容纳槽1004中,换言之,此时壳体200处于缩回状态。此时,设于壳体200的正面2004和背面2005的功能部2006被隐藏。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中框100包括边框101及盖设于边框101两侧的前壳102和后壳103。前壳102、边框101的顶端1011及后壳103共同围成容纳槽1004。边框101的顶端1011相对前壳102的顶端及后壳103的顶端凹陷。壳体200收容于容纳槽1004时,前壳102、壳体200及后壳103形成类似于三明治的结构,使得电子设备1000发生跌落或者受到外力碰撞时,前壳102和后壳103能够对位于其中的壳体200提供保护,防止壳体200及收容于壳体200的电子组件300损坏。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4,电子设备1000还包括显示屏400。显示屏400安装于前壳102。显示屏400可以为触控显示屏,以实现显示与触控功能。显示屏400包括玻璃盖板和固定于玻璃盖板的显示模组。显示模组可以为有机发光二级管显示模组或液晶显示模组。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电子设备1000还包括后盖500。后盖500安装于后壳103。其中,后盖500可以为显示屏,后盖500与显示屏400构成双显示屏结构,使得电子设备1000的显示方式多样化。后盖500也可以为金属盖板或玻璃盖板。
在本申请中,由于电子组件300设置于壳体200中,壳体200于容纳槽1004中与中框100滑动连接,因此电子组件300能够在需要使用时滑出,以相对显示屏400展开,从而避免了因电子组件300的使用对电子设备1000的显示屏400的屏占比带来的限制,有利于提高电子设备1000的屏占比。
请参阅图5,图5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0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中框100内部形成内腔(图中未示出)。中框100的内部空间除了容纳槽1004的部分定义为中框100的内腔,即容纳槽1004(参阅图4)和内腔形成了中框100完整的内部空间。电子设备1000还包括主板600和电池700。主板600和电池700均收容于内腔。主板600电性连接电池700。主板600上设有处理器、存储器等芯片。电子组件300中的器件电性连接至主板600。
电子设备1000还包括驱动机构800和导向机构900。驱动机构800设置于内腔。导向机构900部分或全部设置于内腔。驱动机构800电性连接主板600。驱动机构800用于驱动壳体200携带电子组件300相对中框100移动。导向机构900设置于壳体200与中框100之间。导向机构900用于对壳体200形成限位,使得壳体200沿导向机构900所引导的方向移动。换言之,壳体200经驱动机构800于容纳槽1004中与中框100滑动连接。导向机构900设置于壳体200与中框100之间,以使壳体200在驱动机构800的驱动下沿着导向机构900引导的方向伸出或收容于容纳槽1004。一种实施例中,导向机构900引导壳体200沿电子设备1000的长度方向Y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导向机构900能够使壳体200携带电子组件300相对中框100滑动时,保持在预定的轨迹上运动,从而保证壳体200滑动时的准确性和平稳性。
其中,驱动机构800可包括电机、传动杆及传动块。主板600电性连接电机,用以控制电机的运动状态。传动杆的一端固接电机,电机驱动传动杆转动。传动块套设在传动杆上以转动连接传动杆,且传动杆固接壳体200。电机驱动传动杆转动时,传动块在传动杆的带动下,携带电子组件300相对中框100滑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机构800也可以有其他构成方式,例如驱动机构800包括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固定在壳体200上,第二磁性件固定在中框100中。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相斥时,壳体200伸出容纳槽1004。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相吸时,壳体200缩回容纳槽1004。
其中,导向机构900可包括滑轨901和滑块902。滑轨901或滑块902中的一者固定于中框100,另一者固定于壳体200。滑块902在滑轨901内滑动。其中,导向机构900可设置一组或多组。例如,图5中,导向机构900设置有两组,两组导向组件间隔排布。
请一并参阅图6至图8,图6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0的壳体200和电子组件300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8是图6所示结构在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电子组件300安装在壳体200上,且电子组件300收容于壳体200内部。电子组件300随壳体200移动。壳体200对电子组件300起到保护作用。
壳体200包括主壳部201、前盖板202和后盖板203。前盖板202和后盖板203分别盖设于主壳部201的两侧。前盖板202朝向中框100的前壳102,后盖板203朝向中框100的后壳103。前盖板202的朝向与显示屏400(参阅图4)的朝向相同。后盖板203的朝向与后盖500(参阅图4)的朝向相同。主壳部201包括后壳部204和前壳部205。后壳部204与前壳部205可相互配合固定。前盖板202盖设在前壳部205背离后壳部204的一侧。前盖板202可通过粘接件粘接固定在前壳部205上。后盖板203盖设在后壳部204背离前壳部205的一侧。后盖板203可通过粘接件粘接固定在后壳部204上。
请一并参阅图7和图8,壳体200上设有多个功能部2006。壳体200内的电子组件300的器件通过多个功能部2006传递信号。电子组件300的部分器件朝向前盖板202,部分功能部2006设于前盖板202,用以通过对应器件的信号。电子组件300的部分器件朝向后盖板203,部分功能部2006设于后盖板203,用以通过对应器件的信号。
其中,功能部2006的结构与对应器件所传递的信号相对应。功能部2006所传递信号包括但不限位于声音信号、可见光信号及不可见光信号。例如,前盖板202包括基板2021和附着于基板2021的涂层2022。基板2021采用透明材料,可透过可见光和不可见光。涂层2022遮挡可见光。前盖板202设有用于通过声音信号的功能部2006,该功能部2006范围内的基板2021及涂层2022设有通孔结构,以传递声音信号。前盖板202设有用于通过可见光信号的功能部2006,该功能部2006范围内的基板2021不开孔、涂层2022开孔。前盖板202设有用于通过不可见光(例如红外光)的功能部2006,当涂层2022可通过不可见光时,该功能部2006范围内的基板2021及涂层2022均不开孔,当涂层2022不可通过不可见光时,该功能部2006范围内的基板2021不开孔、涂层2022开孔。后盖板203的层叠结构参考前盖板202设置,设于后盖板203上的功能部2006的结构形式参考前盖板202上的功能部2006设置。
请一并参阅图7和图8,前壳部205对应于前盖板202上功能部2006的区域处设有穿透孔2051,用以通过电子组件300的器件的信号。穿透孔2051同样对应电子组件300中的器件设置。设于前盖板202与前壳部205之间的粘接件围绕对应穿透孔2051设置,以实现密封。
后壳部204对应于后盖板203上功能部2006的区域处设有穿透孔2041,用以通过电子组件300的器件的信号。穿透孔2041同样对应电子组件300中的器件设置。设于后盖板203与后壳部204之间的粘接件围绕对应穿透孔2041设置,以实现密封。
请一并参阅图7和图8,主壳部201还包括包边凸缘206。包边凸缘206固定于后壳部204的周缘。包边凸缘206可与后壳部204一体成型。后盖板203及前盖板202均抵持包边凸缘206。包边凸缘206覆盖前盖板202、后盖板203、前壳部205及后壳部204的外侧边缘。壳体200缩回容纳槽1004(参阅图4)时,包边凸缘206覆盖容纳槽1004的开口且与边框101相互拼接。包边凸缘206与边框101拼接后,电子设备1000的周侧表面连续且平滑。包边凸缘206能够降低外界水汽、粉尘等进入电子设备1000内部的风险。包边凸缘206的外侧表面为包边凸缘206远离后壳部204的表面。包边凸缘206的外侧表面形成壳体200的顶面2003、第一侧面2001及第二侧面2002。
其中,包边凸缘206上也可设置有功能部2006,电子组件300中的部分器件对应于包边凸缘206上的功能部2006设置。包边凸缘206上的功能部2006通过设置通孔实现。
请一并参阅图6至图9,图9是图6所示结构在A-A线处的结构示意图。
后壳部204的中部凹陷设置,以形成凹陷区域。前壳部205盖设在后壳部204的凹陷区域,以与后壳部204共同围设出收纳空间207。主壳部201朝向后盖板203的一侧设有凹陷的安装槽2081。也即后壳部204朝向后盖板203的一侧设有凹陷的安装槽2081。安装槽208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例如两个。两个安装槽2081位于收纳空间207的两侧。后盖板203覆盖安装槽2081。后壳部204朝向后盖板203的一侧还可设有次安装槽2082(参阅图8),次安装槽2082位于收纳空间207一侧。次安装槽2082被后盖板203覆盖。
本申请中,壳体200内部的空间包括收纳空间207、安装槽2081及次安装槽2082。电子组件300的部分器件收容于收纳空间207,部分器件收容于安装槽2081,部分器件收容于次安装槽2082。
在其他实施例中,壳体200的后壳部204与前壳部205也可以配成一个类似盒子的结构,以在盒子内部形成一体的空间,用以收容电子组件300。
请一并参阅图10至图13,图10是图7所示结构中电子组件300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所示电子组件300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所示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13是图11所示结构在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电子组件300包括成像组件10、受话器3、光感测器模组4、光感传感器5、麦克风6、天线模块7、主电路板8及电路板9。成像组件10包括图像采集方向相反的第一摄像组件1和第二摄像组件2。第一摄像组件1用于获取识别信息。第二摄像组件2用于进行拍摄(拍照或录像)。受话器3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光感测器模组4用于感应环境亮度和物体接近距离。光感测器模组4为红外发射器、接近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三合一模组。光感传感器5用于检测环境光强度。麦克风6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天线模块7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
其中,成像组件(包括第一摄像组件1和第二摄像组件2)、受话器3、光感测器模组4、光感传感器5及电路板9均收容于壳体200的收纳空间207内。天线模块7安装于安装槽2081,天线模块7用于收发穿过后盖板203的电磁波。麦克风6安装于次安装槽2082。主电路板8为柔性电路板。主电路板8部分收容于收纳空间207内,以电性连接收容于收纳空间207内的器件。主电路板8部分与天线模块7电性连接。主电路板8部分伸出壳体200内部的空间,以电性连接主板600(参阅图5)。壳体200相对中框100移动时,主电路板8发生形变。
请一并参阅图11至图13,第一摄像组件1包括深度器件11和摄像头12。深度器件11用于捕捉深度图像信息。摄像头12用于捕捉色彩图像信息。第一摄像组件1经主电路板8电性连接主板600(参阅图5)。主板600上芯片(如图像处理芯片)获取并处理深度器件11的深度图像信息和摄像头12的色彩图像信息后,形成具有深度信息的彩色图片。深度器件11与摄像头12之间形成间隙。第二摄像组件2位于深度器件11与摄像头1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摄像组件2位于深度器件11与摄像头12之间,因此第二摄像组件2与第一摄像组件1的排布紧凑,提高了成像组件10的空间利用率,成像组件10对壳体200内部空间的利用率高,也即对电子设备1000内部空间的利用率高。由于第二摄像组件2与第一摄像组件1排布紧凑,因此壳体200携带成像组件10伸出容纳槽1004时,第二摄像组件2与第一摄像组件1所对应的功能部2006能够大致同步露出,从而减小壳体200完全伸出容纳槽1004所需要的行程,降低电子设备1000的能耗。
其中,参阅图7,第一摄像组件1的图像采集方向朝向壳体200的前盖板202方向。前盖板202设有正对第一摄像组件1的一个或多个功能部2006。前壳部205设有对应于这些功能部2006的穿透孔2051。第一摄像组件1通过对应的功能部2006传递信号。参阅图8,第二摄像组件2的图像采集方向朝向壳体200的后盖板203方向。后盖板203设有正对第二摄像组件2的一个或多个功能部2006。后壳部204设有对应于这些功能部2006的穿透孔2041。第二摄像组件2通过对应的功能部2006传递信号。
在本申请中,壳体200携带电子组件300伸出容纳槽1004时,第一摄像组件1所对应的功能部2006相对电子设备1000的显示屏400露出,从而能够获取用户的识别信息;第二摄像组件2所对应的功能部2006相对电子设备1000的后盖500露出,从而能够实现拍摄。由于第一摄像组件1与第二摄像组件2排布紧凑,因此壳体200仅需滑出较小的距离,即可使第一摄像组件1和第二摄像组件2所对应的功能部2006同时露出,第一摄像组件1和第二摄像组件2通过对应的功能部2006传递信号,以实现交互。由于壳体200伸出容纳槽1004所需滑动的距离较小,因此成像组件10与用户交互的反应速度较快,且能够降低电子设备1000的能耗。
请一并参阅图11至图15,图14是图11所示结构中的第一摄像组件1和第一支架13的分解示意图。图15是图11所示结构中的第一摄像组件1和第一支架13在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图15中的结构与图14中的结构相对应。
成像组件10还包括第一支架13。第一支架13固定于壳体200的收纳空间207中。第一摄像组件1的各器件可安装于第一支架13,以提高第一摄像组件1的装配精度,使第一摄像组件1实现模块化。深度器件11及摄像头12均安装于第一支架13。
在一实施例中,深度器件11为红外摄像头。第一摄像组件1还包括投射器14。投射器14安装于第一支架13。投射器14为用于发出红外光的投射器,例如红外激光投射器。投射器14根据拍摄主体投射光斑,深度器件11接收被拍摄主体反射回来的红外光,通过计算获取被拍摄物体的空间信息即深度图像信息。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深度器件11还可以其他适用于捕捉深度图像信息的器件,比如紫外摄像头、光场摄像头、测距摄像头等。对应的,由于深度器件11是接收被拍摄主体反射回来的深度图像信息,故投射器14所发射信号与深度器件11相对应,比如深度器件11为紫外摄像头,则投射器14为用于发出紫外光的紫外激光投射器。
本申请中的第一摄像组件1可以应用于人脸识别的应用场景,换言之,拍摄主体为人脸。第一摄像组件1的具体工作过程为:投射器14用于发射经过特殊调制的红外光至拍摄物体;深度器件11接收由被拍摄物体反射回来的红外光,通过计算获取被拍摄物体的空间信息;摄像头12用于对拍摄物体进行彩色图像拍摄;深度器件11和摄像头12捕捉到的图像信息会发送给图像处理芯片(可设于主板600),图像处理芯片能够将深度图像信息和色彩图像信息集合,经算法处理获得目标图像,该目标图像可以为具备深度信息的彩色图片。
深度器件11和摄像头12对拍摄物体进行图像信息捕捉时,二者的图像信息会有重叠,此处定义为图像重叠区信息。而图像处理芯片正是对图像重叠区信息进行处理而生成具备深度信息的彩色图片。因此,深度器件11、摄像头12和投射器14之间的相互间距的大小涉及到第一摄像组件1的拍摄性能的优劣。
传统电子设备的红外摄像头、摄像头和红外激光投射器零散排布于电子设备的边角区域,装配时,红外摄像头、摄像头和红外激光投射器之间的实际间距由于多次装配而导致误差较大,进而与所要求的间距差别较大,影响到第一拍摄组件的拍摄性能。并且,由于红外摄像头、摄像头和红外激光投射器之间的相互间距的大小的精度需要控制的比较精准,亦会给装配带来较大的难度,不利于装配。
本申请通过将深度器件11、摄像头12和投射器14均安装固定在第一支架13上,使得第一摄像组件1在安装时,只需将第一摄像组件1的各器件安装于第一支架13,即可实现上述多个器件的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并且能够保证安装精度。
其中,如图11所示,投射器14位于摄像头12远离深度器件11的一侧。也即,摄像头12位于深度器件11和投射器14之间。由于摄像头12与深度器件11相对靠近设置,以使摄像头12与深度器件11能够在沿着电子设备1000厚度方向Z上较短的距离会有图像信息重叠,进而使得人脸在离电子设备1000较近时亦可以进行识别,进一步提高了第一摄像组件1进行人脸识别的可靠性。
请一并参阅图11至图13,第一支架13设有避让区131。安装于第一支架13的深度器件11及摄像头12分别位于避让区131的两侧。第二摄像组件2部分或全部收容于避让区131。本申请以第二摄像组件2部分收容于避让区131为例进行说明。由于第二摄像组件2部分或全部收容于第一支架13的避让区131,因此第二摄像组件2与第一摄像组件1的排布更为紧凑。并且由于深度器件11与摄像头12之间设置有第二摄像组件2,因此深度器件11与摄像头12之间不会发生窜光,也有利于提高第一摄像组件1的识别可靠性。
请一并参阅图14和图15,第一支架13包括板体132。板体13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固定板1321、连接板1322及第二固定板1323。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1321、连接板1322及第二固定板1323排列于第一方向。第一方向平行于电子设备1000的宽度方向X。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连接板1322的一侧相对第一固定板1321和第二固定板1323凹陷,以形成避让区131。也即在电子设备1000的长度方向Y上,连接板1322一侧凹陷形成避让区131。避让区131形成在第一支架13远离包边凸缘206(参阅图7)的一侧。
第一支架13还包括第一限位框133及第二限位框134。第一限位框133凸设在第一固定板1321的板面13211上。第一限位框133位于第一固定板1321朝向后壳部204的一侧。深度器件11安装于第一限位框133内侧。第一固定板1321设有通孔13212,该通孔13212正对深度器件11。第二限位框134凸设在第二固定板1323的板面13231上。第二限位框134位于第二固定板1323朝向后壳部204的一侧。摄像头12安装于第二限位框134内侧。第二固定板1323设有通孔13232,该通孔13232正对摄像头12。其中,投射器14也可安装于第二限位框134内侧。第二固定板1323设有通孔13233,该通孔13233正对投射器14。
请一并参阅图11至图15,第一摄像组件1还包括红外补光灯15。红外补光灯15安装于第一支架13,且红外补光灯15位于深度器件11远离摄像头12的一侧。红外补光灯15经与其对应的设于前盖板202上的功能部2006发射红外光。红外补光灯15用于在第一摄像组件1的识别过程中,进行光线补强,使深度器件11能够捕捉到更精准的深度图像信息,以提高第一摄像组件1的识别可靠性。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摄像组件1的补光灯发出的信号随深度器件11识别的信号变化。
请一并参阅图11和图16,图16是图11所示结构中第二摄像组件2和第二支架21的分解示意图。
成像组件10还包括第二支架21。第二支架21部分或全部收容于避让区131。第二摄像组件2安装于第二支架21。本申请以第二支架21部分收容于避让区131为例进行说明。第二摄像组件2安装于第二支架21后,能够实现模块化,从而与模块化的第一摄像组件1(含第一支架13)进行组装,以提高电子设备1000的组件效率。
其中,第二支架21形成彼此间隔的第一收容空间2101和第二收容空间2102。第二摄像组件2包括第一摄像头22和第二摄像头23。第一摄像头22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2101。第二摄像头23收容于第二收容空间2102。
其中,请参阅图11,第一摄像头22和第二摄像头23的排列方向与深度器件11和摄像头12的排列方向相同。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摄像头22和第二摄像头23的排列方向平行于电子设备1000的短边方向X。深度器件11和摄像头12的排列方向也平行于电子设备1000的短边方向X。当壳体200伸出容纳槽1004时,壳体200仅需移动较短的距离即可使第一摄像头22和第二摄像头23及深度器件11和摄像头12同时露出,降低了电子设备1000的功耗。
在本申请中,第二支架21的结构随第一摄像头22和第二摄像头23的进行设计。第一支架13的避让区131的形状随第二支架21的外轮廓形状进行设置,使得第二支架21能够携带第二摄像组件2更好地与第一支架13进行配合,第二摄像组件2与第一摄像组件1的排布更为紧凑,成像组件10的空间利用率更高。
请参阅图16,第二支架21包括框体211和隔离件212。隔离件212设于框体211内侧,以将框体211内侧的空间隔离出第一收容空间2101和第二收容空间2102。其中,框体211可采用金属材料一体成型。框体211的一个或多个侧壁上可设置加强筋2111,以增加框体211的结构强度。框体211环绕第一摄像头22和第二摄像头23设置,用以实现保护。隔离件212隔离在第一摄像头22和第二摄像头23之间,能够防止两者在电子设备1000跌落或受到撞击时互相碰撞。
其中,第二摄像组件2还包括闪光灯24。隔离件212包括支撑板2121及连接于支撑板2121两端的固定板2122。固定板2122固定在框体211的内侧面上,支撑板2121用于支撑闪光灯24。
其中,隔离件212的支撑板2121和固定板2122围设出一第三收容空间2103。第三收容空间2103形成在支撑板2121不用于支撑闪光灯24的一侧。第一摄像头22的部分电路(可包含处理芯片)收容于第三收容空间2103。
请一并参阅图11和图17,图17是图11所示结构中第二摄像组件2和受话器3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第二摄像头23和受话器3位于第一摄像头22的同一侧。受话器3包括第一外侧面31和连接第一外侧面31的第二外侧面32。第一外侧面31与第二外侧面32相邻接。第一外侧面31面向第一摄像头22设置,第二外侧面32面向第二摄像头23设置。此时,受话器3同时靠近第一摄像头22和第二摄像头23设置。一实施例中,第一摄像头22和第二摄像头23在电子设备1000的宽度方向X上排列,第二摄像头23和受话器3在电子设备1000的长度方向Y上排列。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摄像头22的体积大于第二摄像头23的体积。第二摄像头23具有朝向第一摄像头22的第一侧231及分别连接第一侧231两端的第二侧232和第三侧233。由于第二摄像头23的体积小于第一摄像头22,因此第一摄像头22与第二摄像头23靠近排布时,第二摄像头23的第二侧232和第三侧233均相对第一摄像头22凹陷,从而形成凹陷区域234。
本实施例中的受话器3的第一外侧面31面向第一摄像头22设置、第二外侧面32面向第二摄像头23设置,也即受话器3利用了上述凹陷区域234进行排布,使得受话器3、第一摄像头22及第二摄像头23的排布更为紧凑,提高了对壳体200内部空间的利用率,使得电子设备1000内部空间利用率高。
再者,受话器3、第一摄像头22及第二摄像头23排布紧凑,因此受话器3和第二摄像组件2均可利用电子设备1000顶部的中间区域,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例如,可将第二摄像组件2排布在正中区域,受话器3的位置依据第一摄像头22和第二摄像头23的位置进行调整。此时,受话器3虽然稍微偏离电子设备1000正中区域,但也相差不远,可通过设置导音结构,使得受话器3的出音区域仍位于电子设备1000的正中区域。
其中,第一摄像头22为长焦摄像头,第二摄像头23为广角摄像头。长焦摄像头的体积大于广角摄像头。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摄像头22为彩色摄像头,第二摄像头23为黑白摄像头,或者第一摄像头22与第二摄像头23也可以有其他组合方式。
其中,第二外侧面32也面向第二摄像组件2的闪光灯24设置。由于闪光灯24的体积较小,闪光灯24设于第二摄像组件2的第一摄像头22与第二摄像头23之间,因此闪光灯24的两侧同样会相对第一摄像头22形成凹陷的区域,并且该区域连通前述凹陷区域234。故而,当第二外侧面32也面向闪光灯24设置时,受话器3进一步利用了闪光灯24两侧的区域,使得受话器3与第二摄像组件2之间的排布更为紧凑。
请一并参阅图12至图14,受话器3位于深度器件11与摄像头12之间。第一支架13的连接板1322上设有通孔1324。受话器3安装于连接板1322的板面13221上且正对通孔1324。受话器3发出的声音经过该通孔1324传出。受话器3位于连接板1322朝向后壳部204的一侧。受话器3的出音方向朝向前壳部205和前盖板202。
请一并参阅图14、图18至图20,图18是图7所示结构中前壳部205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7所示结构中前壳部204与电子组件300中部分结构的配合关系示意图,图20是图7所示结构中前盖板202与前壳部205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主壳部201朝向前盖板202的一侧设有导音通道2053。也即前壳部205设有导音通道2053。导音通道2053包括入口区域2054和出口区域2055。入口区域2054和出口区域2055在电子设备的长度方向Y上排列。其中,出口区域2055更靠近前壳部205的顶部,也即更靠近包边凸缘206(参阅图7)。
导音通道2053的入口区域2054正对受话器3设置。前盖板202的中部区域设有出音孔2021。出音孔2021可自前盖板202的一侧面向前盖板202内部凹陷。导音通道2053的出口区域2055连通在入口区域2054与出音孔2021之间。换言之,导音通道2053连通在出音孔2021与连接板1322的通孔1324之间。受话器3发出的声音经过通孔1324、入口区域2054、出口区域2055及出音孔2021传递至电子设备1000外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前壳部205设置导音通道2053,使得受话器3发出的声音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受话器3发出的声音能够经位于前盖板202中部区域的出音孔2021传出,从而提高用户体验。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出音孔2021对应于电子设备1000的正中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出音孔2021也可以偏离电子设备1000的正中位置设置。
其中,请参阅图20,壳体200还包括过滤板2056。过滤板2056设置在前盖板202与前壳部205之间。过滤板2056覆盖出音孔2021。过滤板2056同时覆盖导音通道2053。过滤板2056上设有多个出音小孔2057。多个出音小孔2057正出音孔2021设置。
请一并参阅图13至图15以及图19,电子组件300还包括辅助支架31。辅助支架31固定于第一支架13的连接板1322的板面13221上。辅助支架31位于连接板1322朝向后壳部204的一侧。辅助支架31围设出安装空间32,安装空间32连通连接板1322的通孔1324。受话器3安装于安装空间32中。辅助支架31能够对受话器3进行限位和保护,防止受话器3在电子设备1000跌落或受到撞击时受损。
其中,辅助支架31与连接板1322的板面13221之间设有第一粘接片33,第一粘接片33用于使辅助支架31固定于连接板1322。第一粘接片33环绕通孔1324设置。第一粘接片33能够密封辅助支架31与连接板1322的板面13221之间的缝隙,防止声音泄露。第一粘接片33可采用柔性材料,以实现缓冲作用。
其中,辅助支架31朝向安装空间32的一侧设有第二粘接片34。第二粘接片34位于辅助支架31与受话器3之间。第二粘接片34粘接受话器3和辅助支架31。第二粘接片34环绕受话器3的振膜设置。第二粘接片34能够密封辅助支架31与受话器3之间的缝隙,防止声音泄露。第二粘接片34可采用柔性材料,以实现缓冲作用。
可选的,请一并参阅图11、图12以及图14,光感测器模组4位于受话器3与深度器件11之间。光感测器模组4安装于第一支架13的连接板1322的板面13222上。板面13222与板面13221相背设置。光感测器模组4位于连接板1322朝向前壳部205的一侧。光感测器模组4排布于较为靠近电子设备1000中心的区域处,能够提高感测灵敏度。光感测器模组4通过与其对应的设于前盖板202上的功能部2006传递信号。壳体200缩回容纳槽1004时,光感测器模组4所对应的功能部2006被遮挡,光感测器模组4不进行交互;壳体200伸出容纳槽1004时,光感测器模组4所对应的功能部2006露出,光感测器模组4进行交互。
其中,第一支架13还包括支撑块135。支撑块135凸设在第一支架13的连接板1322的板面13222上。支撑块135位于连接板1322朝向后壳部204的一侧。支撑块135在连接板1322上的投影与光感测器模组4在连接板1322上的投影部分重叠或全部重叠。支撑块135能够增加连接板1322的支撑强度。
请一并参阅图6、图21至图23,图21是图6所示结构在B-B线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2是图21所示结构中导光件51的结构示意图,图23是图22所示导光件51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电子组件300还包括导光件51。壳体200设有入光孔2061。入光孔2061为电子组件300的光感传感器5所对应的功能部。入光孔2061可设于壳体200的包边凸缘206。导光件51收容于壳体200内部且部分伸入入光孔2061。导光件51可收容于在收纳空间207中。导光件51具有相背的入光面511和出光面512。入光面511朝向壳体200外部。入光面511能够接收壳体200外部的光线。出光面512朝向壳体200内部。出光面512的面积大于入光面511的面积。光感传感器5收容于壳体200内部且正对出光面512。光感传感器5可安装于第一支架13(参见图11和图12)。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入光孔2061设置于电子设备1000的壳体200中,而非设置在电子设备1000的显示屏400上,因此入光孔2061的设置不会限制显示屏400的屏占比,使得电子设备1000的屏占比较大。由于出光面512的面积大于入光面511的面积,因此在保证光感传感器5感应光线的面积较大时,也可减小壳体200上的入光孔2061的开孔面积,以提高电子设备1000的外观一致性,也降低外界水汽、粉尘等经入光孔2061进入壳体200内部的风险。
由于入光孔2061设置在包边凸缘206上,壳体200伸出或缩回容纳槽1004时,包边凸缘206均露出,因此经入光孔2061露出的入光面511始终位于电子设备1000的外侧,在电子设备1000的各种使用场景中,入光面511均能够接收环境光线,故而光感传感器5能够一直工作。
在本申请中,请一并参阅图10和图11,电子设备1000还包括光感测器模组4,光感测器模组4用于感应环境亮度和物体接近距离,因此本申请具有两个器件可用于检测环境光强度。由于光感测器模组4通过设于前盖板202的功能部2006传递信号,因此壳体200伸出容纳槽1004时,光感测器模组4和光感传感器5可同时检测环境光强度,并且光感测器模组4和光感传感器5检测的方向不同,提高了电子设备1000的检测灵敏度;壳体200缩回容纳槽1004时,光感测器模组4不工作,光感传感器5检测环境光强度。
再者,参阅图21,由于设置有导光件51,因此光感传感器5可与入光孔2061之间形成一定间距,也即光感传感器5可与包边凸缘206之间形成一定间距,光感传感器5的设置不会对包边凸缘206的结构形成限制,包边凸缘206可设置成弧形,以提高用户的握持体验。
其中,请参阅图7,入光孔2061设置在包边凸缘206的顶侧(即壳体200的顶面2003)。包边凸缘206的顶侧可形成一平面区域2062,入光孔2061设于该平面区域2062。当然,其他实施例中,入光孔2061也可设置在包边凸缘206的外侧表面的其他位置。
其中,请一并参阅图7和图21,壳体200具有外侧面(2003、2001、2002)。包边凸缘206的外侧表面形成该外侧面(2003、2001、2002)。该外侧面包括壳体200的顶面2003、第一侧面2001及第二侧面2002。入光面511部分或全部相对外侧面(2003、2001、2002)凸出。
例如,请参阅图21,入光面511部分或全部相对包边凸缘206顶侧(即壳体200的顶面2003)的平面区域2062凸出。此时,壳体200对入光面511的遮挡较少,甚至完全不遮挡入光面511,使得入光面511能够接收更多环境光线,导光件51能够更好地引导外界光线进入光感传感器5。
请参阅图21,入光面511具有中心区域5111和围绕中心区域5111设置的边缘区域5112。中心区域5111相对边缘区域5112凸出。此时,入光面511的面积较大,更多的外界光线能够进入导光件51。其中,入光面511为弧面。
请参阅图21,光感传感器5具有感光区52,出光面512覆盖感光区52。换言之,出光面512在感光区52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完全覆盖感光区52。此时,感光区52能够充分接受出光面512射出的光线,以提高检测效率和灵敏度。其中,出光面512平行于感光区52。
请参阅图21,壳体200具有内侧面(2063)。内侧面(2063)形成定位槽2064。定位槽2064连通入光孔2061。例如,入光孔2061设置在包边凸缘206上,包边凸缘206朝向收纳空间207的内侧表面2063形成壳体200内侧面的一部分。包边凸缘206的内侧表面2063上形成凹陷的定位槽2064。
请一并参阅图21至图23,导光件51包括入光部513和出光部514。出光部514连接入光部513。入光面511为入光部513背离出光部514的端面。出光面512为出光部514背离入光部513的端面。环境光自入光面511进入入光部513,然后传递至出光部514,而后由出光面512射出。入光部513穿设于入光孔2061,出光部514部分或全部嵌设于定位槽2064。此时,导光件51与壳体200彼此固定,不易滑动。同时,出光部514朝向入光部513的面上可粘接密封件,密封件连续地环绕入光部513设置。密封件被抵持在出光部514与定位槽2064的槽壁面上,以实现密封,防止外界粉尘、水汽等经入光孔2061进入壳体200的内部。
其中,在入光面511向出光面512的方向上,入光部513的横截面积递增。入光部513的形状大致呈圆台形,有利于光线在入光部513中传递,且能够扩散开,以均匀进入出光部514。
其中,导光件51还包括定位部515。定位部515与出光部514围设出容置空间516。容置空间516用于收容光感传感器5。收容于容置空间516的光感传感器5能够被定位部515及出光部514所保护,避免在电子设备1000跌落或受到撞击时受损。其中,出光面512与光感传感器5的感光区52之间形成间隙。
请一并参阅图8和图11,壳体200的包边凸缘206上还设有进音孔2065。进音孔2065连通次安装槽2082。麦克风6收容于次安装槽2082且正对出音孔2021设置。外界声音经进音孔2065进入麦克风6。壳体200伸出或缩回容纳槽1004时,麦克风6均可经进音孔2065与用户进行交互。
请一并参阅图8至图10,天线模块7包括第一天线模块71和第二天线模块72。第一天线模块71和第二天线模块72分别位于两个安装槽2081中。收容于收纳空间207内的器件位于第一天线模块71和第二天线模块72之间。例如,第一摄像组件1和第二摄像组件2位于第一天线模块71与第二天线模块72之间。
其中,麦克风6靠近第一天线模块71设置,麦克风6的电路板可电性连接至第一天线模块71的电路板,第一天线模块71的电路板电性连接至主电路板8。
请参阅图12,电子组件300的电路板9包括多个接入端(92、93、94)和一个接出端91。电路板9可为柔性电路板。电路板9可搭设在第一支架13上,不同的接入端(92、93、94)固定在第一支架13的不同位置上。光感传感器5、光感测器模组4及红外补光灯15分别固定于不同的接入端(92、93、94)。接出端91连接至主电路板8。
例如,电路板9包括第一接入端92和第二接入端93。光感传感器5焊接于第一接入端92。光感测器模组4焊接于第二接入端93。电路板9还包括第三接入端94。红外补光灯15焊接于第三接入端94。第一接入端92、第二接入端93及第三接入端94均搭设在第一支架13上。第一接入端92搭设在第一支架13的朝向包边凸缘206的一侧。第二接入端93搭设在第一支架13的朝向前壳部205的一侧。第三接入端94搭设在第一支架13的朝向前壳部205的一侧,第三接入端94与第二接入端93间隔设置。
第一支架13上可设有多个定位柱136,电路板9上可设置多个定位孔95。电路板9搭设在第一支架13上时,定位柱136伸入定位孔95,以使电路板9与第一支架13相对彼此固定。
请一并参阅图11至图13,电子组件300的主电路板8包括多个接入端部81和一个或多个接出端部82。第一摄像组件1、第二摄像组件2、天线模块7、电路板9电性连接至不同的接入端部81。一个或多个接出端部82电性连接至主板600。其中,闪光灯24可焊接在主电路板8上。
请一并参阅图3、图4、图7、图8,中框100的后壳103顶部设有连通容纳槽1004的窗口104。该窗口104可以自中框100顶端面1002向后壳103内部凹陷形成。第一摄像头22收容于壳体200,第一摄像头22的图像采集方向朝向后壳103。壳体200设有正对第一摄像头22(参阅图11)的功能部2006。对应于第一摄像头22的功能部2006设于后盖板203。壳体200缩回容纳槽1004时,第一摄像头22被后壳103遮挡。也即正对第一摄像头22的功能部2006被遮挡。壳体200伸出容纳槽1004时,第一摄像头22的图像采集面经窗口104露出。也即正对第一摄像头22的功能部2006露出。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后壳103设置有窗口104,因此壳体200伸出容纳槽1004较短距离时,第一摄像头22的图像采集面即可通过窗口104露出,从而进行拍摄,实现交互。故而,窗口104的设置使得壳体200伸出时的滑出距离较短,有利于提高第一摄像头22的反应速度,降低电子设备1000的能耗。
在本申请中,壳体200的前盖板202设有多个对应于第一摄像组件1的功能部2006。壳体200缩回容纳槽1004时,电子设备1000的第一摄像组件1及其功能部2006被前壳102遮挡。壳体200伸出容纳槽1004时,对应于第一摄像组件1的功能部2006露出,第一摄像组件1经对应功能部2006实现交互。
由于第一摄像头22与壳体200的顶面2003之间还排布有其他部件(如第一支架13、光感测器模组4),而第一摄像组件1直接靠近壳体200的顶面2003排布,因此第一摄像组件1相对第一摄像头22更靠近壳体200的顶面2003。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窗口104,使得壳体200伸出容纳槽1004时,第一摄像组件1所对应的功能部2006与第一摄像头22所对应的功能部2006能够大致同时露出,壳体200的移动行程较短。
可选的,第二摄像头23与第一摄像头22的排列方向垂直于壳体200的滑动方向。设于后盖板203上的对应于第一摄像头22和第二摄像头23的两个功能部2006的排列方向垂直于壳体200的滑动方向。壳体200伸出容纳槽1004时,第二摄像头23所对应的功能部2006与第一摄像头22所对应的功能部2006能够同时露出。其中,对应于第一摄像头22和第二摄像头23的两个功能部2006也可合并成一个功能部2006。一实施例中,第二摄像头23与第一摄像头22的排列方向平行于电子设备1000的宽度方向X,壳体200的滑动方向平行于电子设备1000的长度方向Y。
其中,请参阅图3和图11,闪光灯24在第二摄像头23和第一摄像头22的排列方向上排布,设于后盖板203上的对应于闪光灯24的功能部2006(图3中位于中间的功能部)在对应于第一摄像头22和第二摄像头23的两个功能部2006的排列方向上排列。在壳体200伸出容纳槽1004的过程中,在第一摄像头22和第二摄像头23的两个功能部2006完全露出之前,对应于闪光灯24的功能部2006先一步完全露出。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8,壳体200还包括凸块209。凸块209固定于主壳部201朝向后盖板203的一侧,也即固定于后壳部204。后盖板203的边缘2031抵持凸块209。后盖板203的边缘2031形状与凸块209的形状相适配。凸块209的厚度大于后盖板203的厚度。壳体200缩回容纳槽1004时,后盖板203缩回容纳槽1004内,凸块209覆盖窗口104并抵持后壳103。此时,凸块209抵持于后壳103朝向窗口104的壁面。凸块209的形状与窗口104的形状相适配。壳体200伸出容纳槽1004时,凸块209脱离后壳103,窗口104露出,后盖板203上功能部2006能够经窗口104露出。
其中,凸块209为弧形块。其他实施例中,凸块209也可以为矩形块。
其中,凸块209抵持包边凸缘206。凸块209可通过卡合方式固定于包边凸缘206。凸块209被包边凸缘206及后盖板203所包围。
在本申请中,电子组件300还可以包括虹膜识别模组、指纹识别模组、按键等器件中的一种或多种。
请参阅图24,图24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申请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电子设备1000(请参阅图1至图23)中。具体的,参阅图3,电子设备1000包括中框100、壳体200及收容于壳体200中的电子组件300。中框100开设有容纳槽1004,壳体200滑动连接于容纳槽1004中。参阅图10和图11,电子组件300包括第一摄像组件1。第一摄像组件1包括深度器件11、摄像头12及投射器1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110:接收识别指令。
具体的,识别指令可以通过用户与电子设备1000通过触摸动作、语音、脑电波等交互方式输入。
130:根据识别指令控制壳体200伸出容纳槽1004。
具体的,控制壳体200相对容纳槽1004滑出预设行程,以使第一摄像组件1不再被遮挡,而能够与外部进行信号的传递。
150:当壳体200滑动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阈值时,则控制第一摄像组件1获取目标图像信息。
具体的,当壳体200滑动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阈值时,投射器14发射经过特殊调制的红外光至拍摄主体;深度器件11接收由被拍摄主体反射回来的红外光,通过计算获取被拍摄主体的空间信息;摄像头12用于对拍摄主体进行彩色图像拍摄;深度器件11和摄像头12捕捉到的图像信息会发送给图像处理芯片,图像处理芯片能够将深度图像信息和色彩图像信息集合,经算法处理获得目标图像,该目标图像可以为具备信息的彩色图片。
其中,深度器件11和摄像头12对拍摄主体进行图像信息捕捉时,二者的图像信息会有重叠,此处定义为图像重叠区信息。而图像处理芯片正是对图像重叠区信息进行处理而生成具备信息的彩色图片,以供识别。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通过输入识别指令后,能够控制壳体200滑动达到预设距离阈值后,控制第一摄像组件1获取目标图像,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用户体验。
其中,请一并参阅图3、图8及图25,图25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电子设备1000中的电子组件300还包括第二摄像组件2。
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210:接收拍摄指令。具体的,识别指令可以通过用户与电子设备1000通过触摸动作、语音、脑电波等交互方式输入。
230:根据拍摄指令控制壳体200伸出容纳槽1004。具体的,控制壳体200相对容纳槽1004滑出预设行程,以使第二摄像组件2不再被遮挡,而能够与外部进行信号的传递。
250:当壳体200滑动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阈值时,则控制第二摄像组件2获取目标图像信息。具体的,第二摄像组件2中的第一摄像头22和第二摄像头23可同时采集图像信息,两组图像信息由设于主板600的芯片进行算法处理后形成目标图像。
请一并参阅图26至图28,图26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3000的结构示意图,图27是图26所示电子设备3000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28是图26所示电子设备3000的分解示意图。
本实施例所描述电子设备3000与前述电子设备1000不同的是: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3000包括显示屏3001、中框3002、后盖3003及电子组件3004(电子组件3004的结构参照前述电子设备1000的电子组件300设置)。显示屏3001和后盖3003分别盖设于中框3002的两侧,并共同围设出整机内腔3005,电子组件3004收容于整机内腔3005。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电子组件3004不再收容于可相对中框滑动的壳体中,而是直接收容于整机内腔3005中,因此电子组件3004相对显示屏3001及后盖3003固定。
其中,电子组件3004中各器件的相互位置关系和连接关系等可参考前述电子设备1000的电子组件300进行设置。例如,电子组件3004包括第一摄像组件3006、第二摄像组件3007、受话器3008、光感测器模组(图中未示出)、光感传感器3009、麦克风(图中未示出)、天线模块(图中未示出)、主电路板(图中未示出)及电路板(图中未示出)。
第一摄像组件3006用于获取识别信息。第一摄像组件3006的图像采集方向朝向显示屏3001。显示屏3001上设有与第一摄像组件3006相对应的功能部30011,用以穿过第一摄像组件3006所识别的信号。
第二摄像组件3007用于拍照或录像。第二摄像组件3007的图像采集方向朝向后盖3003。后盖3003上设有与第二摄像组件3007相对应的功能部30031,用以穿过第二摄像组件3007所采集的光线信号。
受话器3008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受话器3008的出音方向朝向显示屏3001。显示屏3001上设有与受话器3008相对应的功能部30012,用以穿过受话器3008的声音信号。
光感测器模组用于感应环境亮度和物体接近距离。光感测模组的检测方向朝向显示屏3001。显示屏3001上设有与光感测模组相对应的功能部,用以穿过光感测模组所感测的光线信号。
光感传感器3009用于检测环境光强度。光感传感器3009的检测方向朝向中框3002的顶部(或侧部、或底部)。中框3002上设有与光感传感器3009相对应的功能部30021,用以穿过光感传感器3009所感测的光线信号。
麦克风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麦克风的收音方向朝向中框3002的顶部(或侧部、或底部)。中框3002上设有与麦克风相对应的功能部,用以穿过麦克风所接受的声音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显示屏3001包括玻璃盖板30014及固定于玻璃盖板30014内侧的显示模组30016。设于显示屏3001上的功能部设于玻璃盖板30014,且功能部(30011、30012)与显示模组30016相错开。
一实施例中,光感传感器3009所对应的功能部30021为入光孔。
例如,电子设备3000包括导光件3010(具体结构参阅图21至图23中导光件51)及光感传感器3009。中框3002设有入光孔2061,导光件3010收容于整机内腔3005且部分伸入入光孔2061。导光件3010具有相背的入光面和出光面。入光面朝向壳体中框3002外部,出光面朝向中框3002壳体内部(整机内腔3005),出光面的面积大于入光面的面积,光感传感器3009收容于整机内腔3005且正对出光面。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入光孔2061设置在中框3002,而非设置在电子设备3000的显示屏3001上,因此入光孔2061的设置不会限制显示屏3001的屏占比,使得电子设备3000的屏占比较大。由于出光面的面积大于入光面的面积,因此在保证光感传感器3009感应光线的面积较大时,也可减小中框3002上的入光孔2061的开孔面积,以提高电子设备3000的外观一致性,也降低外界水汽、粉尘等经入光孔2061进入整机内腔3005的风险。
在本申请中,电子设备3000还包括光感测器模组,因此电子设备3000具有两个器件可用于检测环境光强度。由于光感测器模组通过设于显示屏3001的功能部传递信号,光感传感器3009通过设于中框3002的功能部(入光孔2061)传递信号,因此电子设备3000能够从多个方位识别环境光强度,提高了检测速度和检测灵敏度。
再者,由于设置有导光件3010,因此光感传感器3009可与中框3002之间形成一定间距,光感传感器3009的设置不会对中框3002的结构形成限制,中框3002可设置成弧形,以提高用户的握持体验。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9)
1.一种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及受话器,所述第二摄像头和所述受话器位于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同一侧,所述受话器包括第一外侧面和连接所述第一外侧面的第二外侧面,所述第一外侧面面向所述第一摄像头设置,所述第二外侧面面向所述第二摄像头设置;
其中,所述电子组件包括图像采集方向相反的第一摄像组件和第二摄像组件,所述第一摄像组件包括深度器件和摄像头,所述深度器件用于捕捉深度图像信息,所述摄像头用于捕捉色彩图像信息,所述第二摄像组件包括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组件及所述受话器均位于所述深度器件与所述摄像头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摄像组件用于进行前置摄像,所述第二摄像组件用于进行后置摄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摄像头为长焦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为广角摄像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板体、第一限位框及第二限位框,所述板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固定板、连接板及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限位框凸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板面上,所述深度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限位框内侧,所述第二限位框凸设在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板面上,所述摄像头安装于所述第二限位框内侧,所述连接板上设有通孔,所述受话器安装于所述连接板的板面上且正对所述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组件还包括辅助支架,所述辅助支架固定于所述连接板的板面上,所述辅助支架围设出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连通所述通孔,所述受话器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中。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组件还包括光感测器模组,所述光感测器模组用于感应环境亮度和物体接近距离,所述光感测器模组安装于所述连接板的板面上且位于所述受话器与深度器件之间。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连接板及所述第二固定板排布在第一方向上,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所述连接板的一侧相对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凹陷,以形成避让区,所述第二摄像组件部分或全部收容于所述避让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部分或全部收容于所述避让区,所述第二摄像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包括框体和隔离件,所述隔离件设于所述框体内侧,以将所述框体内侧的空间隔离出第一收容空间和第二收容空间,所述第一摄像头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二摄像头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摄像组件还包括闪光灯,所述隔离件包括支撑板及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两端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框体的内侧面上,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所述闪光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侧面面向所述闪光灯设置。
11.如权利要求3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器件和所述摄像头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排列方向相同。
12.如权利要求3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器件为红外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组件还包括用于发出红外光的投射器,所述投射器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且所述投射器位于所述摄像头远离所述深度器件的一侧。
13.如权利要求3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摄像组件还包括红外补光灯,所述红外补光灯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且所述红外补光灯位于所述深度器件远离所述摄像头的一侧。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组件,所述电子组件收容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壳体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功能部,以使所述电子组件能够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功能部传递信号。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中框、导向机构及驱动机构;
所述中框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侧端面及连接于一对所述侧端面之间的顶端面,所述顶端面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贯穿一对所述侧端面;
所述壳体经所述驱动机构于所述容纳槽中与所述中框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与中框之间,以使所述壳体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着所述导向机构引导的方向伸出或收容于所述容纳槽。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主壳部、前盖板和后盖板,所述前盖板和所述后盖板分别盖设于所述主壳部的两侧,所述第一摄像组件和所述第二摄像组件收容于所述主壳部内,所述第一摄像组件的图像采集方向朝向所述前盖板,所述前盖板设有正对所述第一摄像组件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功能部,所述第二摄像组件的图像采集方向朝向所述后盖板,所述后盖板设有正对所述第二摄像组件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功能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板的中部区域设有出音孔,所述主壳部朝向所述前盖板的一侧设有导音通道,所述导音通道包括入口区域和出口区域,所述入口区域正对所述受话器设置,所述出口区域连通在所述入口区域与所述出音孔之间。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中框包括边框和盖设于所述边框两侧的前壳和后壳,所述容纳槽由所述前壳、所述边框的顶端及所述后壳共同围成,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屏和后盖,所述显示屏安装于所述前壳,所述后盖安装于所述后壳。
1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中框、后盖及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组件,所述显示屏和所述后盖分别盖设于所述中框的两侧,并共同围设出整机内腔,所述电子组件收容于所述整机内腔。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60025.5A CN108900660B (zh) | 2018-06-02 | 2018-06-02 | 电子组件及电子设备 |
PCT/CN2019/076862 WO2019227997A1 (zh) | 2018-06-02 | 2019-03-04 | 成像组件、电子组件和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60025.5A CN108900660B (zh) | 2018-06-02 | 2018-06-02 | 电子组件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900660A CN108900660A (zh) | 2018-11-27 |
CN108900660B true CN108900660B (zh) | 2021-03-12 |
Family
ID=64344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560025.5A Active CN108900660B (zh) | 2018-06-02 | 2018-06-02 | 电子组件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90066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227997A1 (zh) * | 2018-06-02 | 2019-12-0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成像组件、电子组件和电子设备 |
CN109831550B (zh) * | 2018-12-25 | 2021-03-23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光传导结构和双屏手机 |
CN214151540U (zh) * | 2020-11-18 | 2021-09-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2637483B (zh) * | 2020-12-11 | 2022-05-2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其拍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
CN112911771A (zh) * | 2021-02-06 | 2021-06-04 | 北京优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紫外补光灯亮度控制方法及手机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4810347U (zh) * | 2015-07-30 | 2015-11-25 | 深圳市酷赛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手机主板及手机 |
KR20170011321A (ko) * | 2015-07-22 | 2017-02-0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
CN106657456A (zh) * | 2016-10-24 | 2017-05-1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 |
CN106791329A (zh) * | 2017-01-11 | 2017-05-31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摄像头模组及终端 |
CN206575469U (zh) * | 2017-03-28 | 2017-10-20 | 深圳市腾瑞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手机主板 |
CN107800828A (zh) * | 2017-11-16 | 2018-03-13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90792B (zh) * | 2016-12-08 | 2019-02-0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成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
CN206332721U (zh) * | 2017-01-09 | 2017-07-14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输入输出模组和电子装置 |
CN106790826A (zh) * | 2017-01-24 | 2017-05-3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06708201A (zh) * | 2017-03-07 | 2017-05-24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终端 |
CN206595991U (zh) * | 2017-03-29 | 2017-10-27 | 厦门美图移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摄像头移动终端 |
CN107645626B (zh) * | 2017-09-26 | 2020-08-1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摄像头模组和移动终端 |
-
2018
- 2018-06-02 CN CN201810560025.5A patent/CN10890066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70011321A (ko) * | 2015-07-22 | 2017-02-0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
CN204810347U (zh) * | 2015-07-30 | 2015-11-25 | 深圳市酷赛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手机主板及手机 |
CN106657456A (zh) * | 2016-10-24 | 2017-05-1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 |
CN106791329A (zh) * | 2017-01-11 | 2017-05-31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摄像头模组及终端 |
CN206575469U (zh) * | 2017-03-28 | 2017-10-20 | 深圳市腾瑞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手机主板 |
CN107800828A (zh) * | 2017-11-16 | 2018-03-13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900660A (zh) | 2018-11-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71493B (zh) | 成像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108900660B (zh) | 电子组件及电子设备 | |
WO2019227997A1 (zh) | 成像组件、电子组件和电子设备 | |
CN108513055B (zh) | 电子组件和电子装置 | |
CN208386629U (zh) | 电子设备 | |
US11863694B2 (en) | Mobile terminal | |
US10701845B2 (en) | Shield assembly for an electronic component | |
CN213661669U (zh) | 电子设备 | |
US10459206B2 (en) | Mobile terminal | |
CN208386724U (zh) | 成像组件及电子设备 | |
WO2019227974A1 (zh) | 电子组件和电子装置 | |
WO2023011353A1 (zh) | 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 |
KR102350059B1 (ko) | 광학 기기 | |
CN210075364U (zh) | 摄像头组件及用户设备 | |
CN208386725U (zh) | 电子设备 | |
CN105049699A (zh) | 摄像模组及终端 | |
US20210081656A1 (en) | Camera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
CN114167570B (zh) |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摄像模组的拍摄方法 | |
CN107911589A (zh) | 双摄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1385446A (zh) | 摄像头组件及用户设备 | |
CN118057819A (zh) | 镜头马达、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 |
CN108810374B (zh) | 成像组件、电子组件、电子装置和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 |
CN210694195U (zh) | 一种集成3d成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5685480A (zh) |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1107206A (zh) | 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