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10374B - 成像组件、电子组件、电子装置和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成像组件、电子组件、电子装置和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10374B
CN108810374B CN201810560034.4A CN201810560034A CN108810374B CN 108810374 B CN108810374 B CN 108810374B CN 201810560034 A CN201810560034 A CN 201810560034A CN 108810374 B CN108810374 B CN 1088103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sliding seat
depth
fixing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600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10374A (zh
Inventor
曾赞坚
李付钦
赵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6003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103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10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10374A/zh
Priority to EP19811746.7A priority patent/EP3787275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9/080434 priority patent/WO2019228050A1/zh
Priority to US17/108,636 priority patent/US20210081656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103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103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成像组件,包括支架、深度器件、摄像头和投射器,支架具有连接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连接部用于设置第一功能器件,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分别位于连接部的相对的两侧,深度器件固设于第一固定部上,摄像头和投射器相邻设置于第二固定部上。本申请提供的成像组件通过将深度器件、摄像头和投射器分别设置于支架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上,而位于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的连接部则用于设置第一功能器件,多个器件共同安装于支架上,使得成像组件在安装时,只需将成像组件安装于需安装的器件上即可实现上述多个器件的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组件、电子装置和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Description

成像组件、电子组件、电子装置和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成像组件、电子组件、电子装置和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上配备有用以进行人脸识别的成像装置,人脸识别不仅可以用于解锁和唤醒移动终端,还可以应用于移动支付,账号登录等等,因其方便、安全性高的特点,受到广泛应用。但是发明人在对能够进行人脸识别的移动终端进行研究时发现以下缺陷:由于用于人脸识别的成像装置包括的器件较多,在移动终端的排布较为零散,不利于装配。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排布紧凑的成像组件、电子组件、电子装置和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包括支架、深度器件、摄像头和投射器,所述支架具有连接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连接部用于设置第一功能器件,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的相对的两侧,所述深度器件固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上,所述深度器件用于捕捉深度图像信息,所述摄像头和所述投射器相邻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上,所述摄像头用于捕捉色彩图像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组件,包括受话器和成像组件,所述受话器承载于所述连接部上。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壳体、显示模组和电子组件,所述显示模组盖接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电子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成像组件朝向所述显示模组捕捉图像。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中框、滑动座、导向机构、驱动机构和收容于所述滑动座中的电子组件;所述中框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侧端面及连接于一对所述侧端面之间的顶端面,所述顶端面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贯穿一对所述侧端面;所述滑动座经所述驱动机构于所述容纳槽中与所述中框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机构设置于所述滑动座和中框之间,以使所述滑动座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着所述导向机构引导的方向伸出或收容于所述容纳槽;所述滑动座设置有位于同一个面上的第一功能部、第二功能部和第三功能部,所述深度器件透过所述第一功能部捕捉所述深度图像信息,所述摄像头透过所述第二功能部捕捉所述色彩图像信息,所述投射器透过所述第三功能部投射。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装置上,所述电子装置中框、滑动座和收容于所述滑动座中的成像组件,所述中框开设有容纳槽,所述滑动座滑动连接于所述容纳槽中,所述成像组件包括深度器件、摄像头和投射器;
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识别指令;
根据所述识别指令控制所述滑动座伸出所述容纳槽;
当所述滑动座滑动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阈值时,则控制所述成像组件获取目标图像
本申请提供的成像组件、电子组件和电子装置通过将深度器件、摄像头和投射器分别设置于支架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上,而位于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的连接部则用于设置第一功能器件,多个器件共同安装于支架上,使得成像组件在安装时,只需将成像组件安装于需安装的器件上即可实现上述多个器件的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成像组件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成像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成像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成像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成像组件中的另一种第二固定部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组件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电子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10是图8的电子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11是图8中的电子装置中的驱动机构和导向机构的处于伸出状态的示意图;
图12是图8中的电子装置中的驱动机构和导向机构的处于缩回状态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X向”、“Y向”、“Z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暗示或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请参照图1,将支架521处于第一视角时定义出两两之间相互垂直的三个方向,分别为X向、Y向和Z向。
请参照图1或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成像组件52,包括支架521、深度器件522、摄像头523和投射器524,所述支架521具有连接部5211、第一固定部5212和第二固定部5213,所述连接部5211用于设置第一功能器件,所述第一固定部5212和所述第二固定部5213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5211的相对的两侧,所述深度器件522固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部5212上,所述深度器件522用于捕捉深度图像信息,所述摄像头523和所述投射器524相邻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部5213上,所述摄像头523用于捕捉色彩图像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所述深度器件522为红外摄像头,所述投射器524为红外激光投射器524。投射器524根据拍摄主体投射光斑,深度器件522接收被拍摄主体反射回来的红外光,通过计算获取被拍摄主体的空间信息即深度图像信息。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深度器件522还可以其他适用于捕捉深度图像信息的器件,比如紫外摄像头、光场摄像头、测距摄像头,等。对应的,由于深度器件522是接收被拍摄主体反射回来的深度图像信息,故投射器524与深度器件522对应,比如深度器件522为紫外摄像头,则投射器524为紫外激光投射器524。
可以理解的,深度器件522、摄像头523和投射器524皆会电连接至主板6上,以使得主板6上的图像处理芯片能够对深度器件522、摄像头523捕捉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生成目标图像。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中的成像组件52可以应用于人脸识的应用场景,换言之,拍摄主体为人脸。成像组件52的具体工作过程为:投射器524用于发射经过特殊调制的红外光至拍摄主体;深度器件522接收由被拍摄主体反射回来的红外光,通过计算获取被拍摄主体的空间信息;摄像头523用于对拍摄主体进行彩色图像拍摄;深度器件522和摄像头523捕捉到的图像信息会发送给图像处理芯片,图像处理芯片能够将深度图像信息和色彩图像信息集合,经算法处理获得目标图像,该目标图像可以为具备信息的彩色图片。
其中,深度器件522和摄像头523对拍摄主体进行图像信息捕捉时,二者的图像信息会有重叠,此处定义为图像重叠区信息。而图像处理芯片正是对图像重叠区信息进行处理而生成具备信息的彩色图片。因此,深度器件522、摄像头523和投射器524之间的相互间距的大小涉及到成像组件52的拍摄性能的优劣。
现有技术中的深度器件、摄像头和投射器零散排布于现有的电子装置中,装配时深度器件、摄像头和投射器的之间的实际间距由于多次装配而导致误差较大而与所要求的间距差别较大,从而影响到成像组件52的拍摄性能。并且,由于深度器件、摄像头和投射器之间的相互间距的大小的精度需要控制的比较精准,亦会给装配带来较大的难度,即不利于装配。
请参照图1,本申请通过将深度器件522、摄像头523和投射器524分别设置于支架521的第一固定部5212和第二固定部5213上,而位于第一固定部5212和第二固定部5213之间的连接部5211则用于设置第一功能器件,多个器件共同安装于支架521上,使得成像组件52在安装时,只需将成像组件52安装于需安装的器件上即可实现上述多个器件的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1,摄像头523位于深度器件522和投射器524之间。通过将摄像头523限定于深度器件522和投射器524之间,使得摄像头523与深度器件522虽然通过连接部5211隔开,以保证二者之间不存在窜光,但同时摄像头523相较投射器524与深度器件522更为接近,则保证摄像头523与深度器件522能够在沿着Z向较短的距离会有图像信息重叠,进而使得人脸在离电子装置100较近时亦可以进行识别,进一步提高了成像组件52进行人脸识别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2,所述成像组件52还包括补光灯525,所述补光灯525与所述深度器件522相邻设置,且所述深度器件522位于所述补光灯525和所述摄像头523之间。具体的,由于深度器件522为红外摄像头,而补光灯525实质为对深度器件522进行光强的补强,因此补光灯525可以为红外补光灯525。通过进一步设置补光灯525对深度器件522进行补光,使得深度器件522能够捕捉到更精准的深度图像信息,提高了成像组件52的可靠性。
同时,通过限制深度器件522相较补光灯525更为靠近摄像头523,保证摄像头523与深度器件522能够在沿着Z向较短的距离会有图像信息重叠,进而使得人脸在离电子装置100较近时亦可以进行识别,进一步提高了成像组件52进行人脸识别的可靠性。
请参照图1,补光灯525、深度器件522、摄像头523和投射器524依次排列并设置于支架521上。
具体的,请参照图3和图4,支架521大致呈长条状。补光灯525、深度器件522、摄像头523和投射器524沿着支架521的长度延伸方向即X向排布。支架521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52101和第二表面52102,邻接于所述第一表面52101和第二表面52102之间的侧面。
请参照图1和图2,支架521包括沿着X向依次连接的第一固定部5212、连接部5211和第二固定部5213。深度器件522设置于第一固定部5212上,摄像头523和投射器524设置于第二固定部5213上,即深度器件522与摄像头523通过连接部5211隔开一段间距,避免二者由于靠太近而发生窜光。该结构支架521的固定部使得深度器件522、摄像头523和投射器524以所需的间距间隔开,降低了装配的难度的同时,深度器件522、摄像头523和投射器524共同设置支架521上,成像组件52安装时,保证支架521的安装即可,提高了装配效率。
请参照1,支架521上的连接部5211使得第一固定部5212和第二固定部5213沿着X向间隔开一段距离,使得设置于第一固定部5212上的深度器件522和设置于第二固定部5213上的摄像头523之间不会发生窜光,保证二者准确捕捉图像信息。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1,连接部5211上还可以开设第一受话孔521101,第一受话孔521101的开设使得支架521能够进一步设置除成像组件52之外的功能器件,使得成像组件52与其他器件一起装配时,能够减少对空间的占据,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3,所述第一固定部5212和所述第二固定部5213分别具有第一凸起52120和第二凸起52130,所述第一凸起52120和所述第二凸起52130相对所述连接部5211凸出,所述第一凸起52120和所述第二凸起52130位于所述连接部5211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凸起52120、所述连接部5211和所述第二凸起52130形成避让区52110,所述避让区52110用于容置第二功能器件。
具体的,请参照图3,第一固定部5212、连接部5211和第二固定部5213大致呈U形,其中,第一固定部5212和第二固定部5213皆具有沿着Y向相对连接部5211凸出的部分。换言之,第一固定部5212的第一凸起52120、连接部5211和第二固定部5213的第二凸起52130形成避让区52110,该避让区52110用于避让第二功能器件,即第二功能器件可以排布于该避让区52110中。该支架521的结构使得连接部5211沿着Y向的长度小于第一固定部5212或第二固定部5213沿着Y向的长度,即连接部5211相对第一固定部5212和第二固定部5213内陷形成避让区52110,使得避让区52110中能够用于设置第二功能器件,在减少支架521装配时所需的面积的同时,亦保证了成像组件52能够让第二功能器件容置于避空区中,换言之,该支架521结构使得成像组件52与其他器件排布紧凑,从而提高了应用了该成像组件52的电子装置100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功能器件可以为后置摄像头,即第二功能器件捕捉图像信息的方向与摄像头捕捉图像信息的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1,由于成像组件52还包括补光灯525,故对应的,支架521上还具有第三固定部5214,所述第三固定部5214与所述第一固定部5212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一固定部5212位于所述连接部5211和所述第三固定部5214之间;所述成像组件52还包括补光灯525,所述补光灯525固设于所述第三固定部5214上,所述补光灯525用于为所述深度器件522补光。
通过限制第一固定部5212位于连接部5211和第三固定部5214之间,则使得深度器件522相较补光灯525更为靠近摄像头523,保证摄像头523与深度器件522能够在沿着Z向较短的距离会有图像信息重叠,进而使得人脸在离电子装置100较近时亦可以进行识别,进一步提高了成像组件52进行人脸识别的可靠性。
请参照图1,第三固定部5214、第一固定部5212、连接部5211和第二固定部5213沿着X向依次连接。对应的,补光灯525、深度器件522、第一功能器件、摄像头523和投射器524依次固定于第三固定部5214、第一固定部5212、连接部5211和第二固定部5213上。其中,摄像头523和投射器524皆设置于第二固定部5213上。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和图4,第一固定部5212的结构具体为:所述第一固定部5212包括第一固定板52121和第一环形凸起52122,所述第一固定板52121开设第一镂空部52101,所述第一环形凸起52122凸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52121上,且所述第一环形凸起52122的内腔连通至所述第一镂空部52101,所述深度器件522容置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52122的内腔,且所述深度器件522透过所述第一镂空部52101捕捉深度图像信息。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5212还可以为平板状,即深度器件522直接固定于第一固定部5212上。
具体的,请参照图2,第一环形凸起52122的形状与深度器件522的形状类似,保证深度器件522能够得到第一环形凸起52122较佳的包裹。第一镂空部52101大致为圆形通孔,与深度器件522的摄像头523的形状相匹配,深度器件522的摄像头523正对第一镂空部52101,以使得深度器件522中的摄像头523能够透过第一镂空部52101向外部获取深度图像信息。
具体的,请参照图2和图4,第一固定部5212具有能够容置深度器件522的第一环形凸起52122,且深度器件522能够透过第一镂空部52101向外部获取深度图像信息,即深度器件522大部分固定于第一固定部5212上,且第一环形凸起52122环绕深度器件522,防止深度器件522受到碰撞,此结构的第一固定部5212能够较佳的将深度器件522固定,提高了成像组件52的可靠性。
具体的,请参照图4,第一环形凸起52122凸设于所述支架521的第二表面52102上,对应,深度器件522捕捉深度图像信息的方向为第一表面52101沿着第二表面52102的方向。第一环形凸起52122有部分沿着Y向相对连接部5211凸出,换言之,第一环形凸起52122占据了第一固定部5212上大致90%的区域。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环形凸起52122沿着Z向的尺寸各个位置可以不相同,亦可以相同。
请参照图2,上述第一固定部5212的结构能够将深度器件522收容于其中,即防止碰撞,亦防止移位,且第一固定部5212中的第一环形凸起52122与第一固定板52121相背设置的一端具有开口,该开口利于深度器件522电连接第一柔性电路板91,利于深度器件522的走线的排布。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3和图4,第三固定部5214与第一固定部5212相邻设置,所述第三固定部5214为板状,所述第三固定部5214具有补光固定面52141,所述补光灯525固定于所述补光固定面52141上。
具体的,补光灯525的体积较小,故直接将补光灯525设置于补光固定面52141上,该补光固定面52141实质为支架521的第一表面52101的一部分。如此,补光灯525发出光线的方向沿着第二表面52102至第一表面52101,为深度器件522增补光强。
支架521的第二表面52102正对补光固定面52141上的部分开设有沿着Y向排列的两个第一凹槽52103,该两个第一凹槽52103的设置能够减轻支架521的重量。
请参照图4和图5,第二固定部5213的结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图3和图4,所述第二固定部5213包括第二固定板52131和第二环形凸起52132,所述第二固定板52131开设间隔设置的第二镂空部52102和第三镂空部52103,所述第二环形凸起52132凸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板52131上,且所述第二环形凸起52132的内腔分别连通至所述第二镂空部52102和所述第三镂空部52103,所述摄像头523和所述投射器524容置于所述第二环形凸起52132的内腔,且所述摄像头523透过所述第二镂空部52102捕捉色彩图像信息,并所述投射器524透过所述第三镂空部52103投射。
具体的,请参照图4,第二固定部5213具有能够容置摄像头523和投射器524的第二环形凸起52132,且摄像头523和投射器524能够分别透过第二镂空部52102和第三镂空部52103向外部获取色彩图像信息和向外部投射点阵。第二环形凸起52132环绕摄像头523和投射器524,防止摄像头523和投射器524受到碰撞或发生移位,此结构的第二固定部5213能够较佳的将摄像头523和投射器524固定,且摄像头523和投射器524共同容置第二环形凸起52132的内腔中,减少了凸起的设置,进而减少了支架521的重量。
其中,请参照图4,第二环形凸起52132的形状与摄像头523和投射器524沿着周向的轮廓大致类似,从而使得第二环形凸起52132能够将摄像头523和投射器524进行较佳的围绕和限位。第二镂空部52102大致为圆形通孔,与摄像头523的形状相匹配,摄像头523的镜头正对第二镂空部52102,以使得摄像头523中的镜头能够透过第二镂空部52102向外部获取深度图像信息。第三镂空部52103大致为矩形通孔,使得投射部能够透过第三镂空部52103投射光斑。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4,第二环形凸起52132凸设于所述支架521的第二表面52102上,对应,深摄像头523捕捉色彩图像信息的方向为第一表面52101沿着第二表面52102的方向。第二环形凸起52132有部分沿着Y向相对连接部5211凸出,换言之,第二环形凸起52132占据了第二固定部5213上大致90%的区域。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第二环形凸起52132沿着Z向的尺寸各个位置可以不相同,亦可以相同。
上述第二固定部5213的结构能够将摄像头523和投射器524收容于其中,即防止碰撞,亦防止移位,且第二固定部5213中的第二环形凸起52132与第二固定板52131相背设置的一端具有开口,该开口利于摄像头523和投射器524分别电连接第二柔性电路板92和第三柔性电路板93,利于摄像头523和投射器524上的走线的排布。且摄像头523和投射器524共同容置第二环形凸起52132的内腔中,减少了凸起的设置,进而减少了支架521的重量。
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和图5,所述第二固定部5213包括第三固定板52133、第三环形凸起52134和第四环形凸起52135,所述第三固定板5213a开设间隔设置的第四镂空部52104和第五镂空部52105,所述第三环形凸起52134和所述第四环形凸起52135间隔凸设于所述第三固定板52133上,且所述第三环形凸起52134和所述第四环形凸起52135的内腔分别连通至所述第四镂空部52104和第五镂空部52105,所述摄像头523和所述投射器524分别容置于所述第三环形凸起52134和所述第四环形凸起52135的内腔,且所述摄像头523透过所述第四镂空部52104捕捉色彩图像信息,并所述投射器524透过所述第五镂空部52105投射。
请参照图5,该第二固定部5213的结构前述第二固定部5213的结构大致相同,主要不同在于,该结构中的第二固定部5213以两个相间隔开的第三环形凸起52134和第四环形凸起52135替代了前述第二固定部5213中的第二环形凸起52132。一个环形凸起分别收容一个器件,进一步避免了摄像头523和投射器524发生碰撞。
第三环形凸起52134、第四环形凸起52135、第四镂空部52104和第五镂空部52105的形状具体可以参照前述第二固定部5213的第二环形凸起52132、第二镂空部52102和第三镂空部52103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第二固定部5213的结构通过一个环形凸起分别收容一个器件,进一步避免了摄像头523和投射器524发生碰撞。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成像组件52通过将深度器件522、摄像头523和投射器524分别设置于支架521的第一固定部5212和第二固定部5213上,而位于第一固定部5212和第二固定部5213之间的连接部5211则用于设置第一功能器件,多个器件共同安装于支架521上,使得成像组件52在安装时,只需将成像组件52安装于需安装的器件上即可实现上述多个器件的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
请参照图6和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组件5,该电子组件5包括受话器51和成像组件52。将补光灯525、深度器件522、受话器51、摄像头523和投射器524沿着X向依次排布支架521上,优化了器件的排布。
可以理解的,成像组件52的具体结构请具体参照图1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4和7,受话器51承载于支架521的第二表面52102上。受话器51的振动部连通第一受话孔521101,即受话器51的声音信号可以通过第一受话孔521101传递至外部环境。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6,电子组件5还包括接近感应组件53,所述接近感应组件53与所述受话器51并排设置于所述连接部5211上,所述接近感应组件53用于测距和感应环境光线。
请参照图,接近感应组件53又称三合一光感组件,接近感应组件53主要用以感应环境亮度控制背光显示,自动调整至清晰舒适的最适萤幕亮度,并可感应物体接近时随距离的远近开关萤幕与触控功能,其感应距离可达10公分之远,例如在太阳下将萤幕调亮,在黑暗下则减弱萤幕亮度,通话功能时脸部贴近就会自动关闭萤幕与触控功能,结束通话脸部远离时后即会自动开启。同时,还具有中断通知和侦测间隔时间调整功能,可进一步节省整体耗电量,有效解决携带式装置应用最在意的耗电量问题。
其中,请参照图3和图6,接近感应组件53位于深度器件522与受话器51之间。接近感应组件53设置于支架521的第一表面52101上。通过将接近感应组件53设置于支架521的连接部5211上,进一步提高了连接部5211的利用率,使得电子组件5的排列较紧凑,并且,由于受话器51、接近感应组件53、补光灯525、深度器件522、摄像头523和投射器524共同设置于支架521上,安装时,只需将把握支架521的安装精度即可,而无需进行多次安装,避免的安装精度由于器件的多次安装而出现较大的误差。
具体的,请参照图4,支架521的第二表面52102正对有接近感应组件53的区域设置有第二凹槽52104,进一步减少了支架521的重量。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6,所述电子组件5还包括光线传感器54,所述光线传感器54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5212,所述光线传感器54接收光线的方向与所述深度器件522捕捉所述深度图像信息的方向相交。
具体的,光线传感器54设置于支架521的侧面上,且位于第三固定部5214上。该光线传感器54沿着Y向接收光线。
通过将光线传感器54设置于支架521上,进一步提高了支架521的利用率,使得电子组件5的排列较紧凑,并且,由于光线传感器54、受话器51、接近感应组件53、补光灯525、深度器件522、摄像头523和投射器524共同设置于支架521上,安装时,只需将把握支架521的安装精度即可,而无需进行多次安装,避免的安装精度由于器件的多次安装而出现较大的误差。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7,所述电子组件5还包括两个天线组件55,两个所述天线组件55分别位于所述支架521的相对的两侧,且所述两个天线组件55分别靠近所述第一固定部5212和所述第二固定部5213。
具体的,请参照图7,两个天线组件55分别靠近第三固定部5214和第二固定部5213。通过将两个天线组件55紧凑设置于支架521沿着X向的两侧,优化了电子组件5的排布。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7,第二功能器件为后置摄像头56,设置于支架521的避让区,结构紧凑,进一步优化了电子组件5的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组件5通过将深度器件522、摄像头523和投射器524分别设置于支架521的第一固定部5212和第二固定部5213上,而位于第一固定部5212和第二固定部5213之间的连接部5211则用于设置受话器51等器件,多个器件共同安装于支架521上,使得成像组件52在安装时,只需将成像组件52安装于需安装的器件上即可实现上述多个器件的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
请参照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装置100,该电子装置100可以是任何电子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照相机、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智能设备。其中,为了便于描述对应支架521的X向为电子装置100的宽度方向,对应支架521的Y向为电子装置100的长度方向,对应支架521的Z向为电子装置100的厚度方向。
请参照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子装置100,主要包括中框1和滑动座2,滑动座2滑动连接于中框1上,使得电子装置100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来将滑动座2伸出或缩回中框1。其中,滑动座2中收容有电子组件5,滑动座2与中框1的相对滑动,使得电子组件5能够在需要使用时滑出,从而避免了电子组件5的使用对电子装置100的显示屏的屏占比带来的限制,有利于提高电子装置100的屏占比。
具体的,请参照图8和图9,所述电子装置100包括中框1、滑动座2、导向机构4、驱动机构3和收容于所述滑动座2中的电子组件5;所述中框1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侧端面122及连接于一对所述侧端面122之间的顶端面121,所述顶端面121上开设有容纳槽124,所述容纳槽124贯穿一对所述侧端面122;所述滑动座2经所述驱动机构3于所述容纳槽124中与所述中框1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机构4设置于所述滑动座2和中框1之间,以使所述滑动座2在所述驱动机构3的驱动下沿着所述导向机构4引导的方向伸出或收容于所述容纳槽124;所述滑动座2设置有位于同一个面上的第一功能部2201、第二功能部2202和第三功能部2203,所述成像组件52中的所述深度器件522透过所述第一功能部2201捕捉所述深度图像信息,所述成像组件52中的所述摄像头523透过所述第二功能部2202捕捉所述色彩图像信息,所述成像组件52中的所述投射器524透过所述第三功能部2203投射。
可以理解的,成像组件52和电子组件5的具体结构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9,电子装置100还包括主板6,主板6上设置有图片处理芯片。电子组件5电连接至主板6上,以与主板6之间建立数据传输通道。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6和图9,电子装置100还包括主柔性电路板9、第一柔性电路板91、第二柔性电路板92、第三柔性电路板93和第四柔性电路板95,其中,第一柔性电路板91、第二柔性电路板92、第三柔性电路板93和第四柔性电路板95分别电连接至深度器件522、摄像头523、投射器524和补光灯525,且第一柔性电路板91、第二柔性电路板92、第三柔性电路板93和第四柔性电路板95皆电连接至主柔性电路板9上,主柔性电路板9电连接至主板6上,以与主板6的图片处理芯片建立数据传输通道。
主柔性电路板9能够随着滑动座2的滑动而卷绕,保证滑动座2能够可靠的从容纳槽124中滑出或缩回。
请参照图8,在电子装置100需要进行人脸识别时,只需使得滑动座2伸出容纳槽124,投射器524依次透过第三镂空部52103(第五镂空部52105)、第三功能部2203发射经过特殊调制的红外光至拍摄主体;深度器件522依次经第一功能部2201、第一镂空部52101接收由被拍摄主体反射回来的红外光,通过计算获取被拍摄主体的空间信息;摄像头523依次经第二功能部2202、第二镂空部52102(第四镂空部52104)接收拍摄主体反射回来的光线,以对拍摄主体进行彩色图像拍摄,深度器件522和摄像头523捕捉到的图像信息会发送给图像处理芯片,图像处理芯片能够将深度图像信息和色彩图像信息集合,经算法处理获得目标图像,该目标图像可以为具备信息的彩色图片。
请参照图8,该电子装置100将容纳槽124开设于边框12的顶端面121上,使得滑动座2滑动连接于中框1上时,电子装置100中的显示器件7、滑动座2和中板11形成三明治结构。该结构保证了在电子装置100发生跌落或者受到外力碰撞时,显示屏和中板11能够对位于其中的滑动座2提供保护,防止滑动座2摔坏。
具体的,请参照图10,中框1包括中板11和围接于中板11上的边框12。其中,边框12用以与显示器件7盖合形成电子装置100完整的外壳。中板11具有一对相对设置的侧端面122,及连接于一对侧端面122之间的顶端面121和底端面。换言之,中板11大致呈矩形框状。侧端面122又为电子装置100的长边,一般的,侧端面122用于排布电子装置100的音量键、卡托卡座等。顶端面121和底端面则为电子装置100的短边,一般的,底端面12c用于排布电子装置100的听筒、扬声器等。
为了便于理解的,请参照图10,中框1的内部空间除了容纳槽124的部分定义为中框1的内腔,即容纳槽124和内腔形成了中框1完整的内部空间。
具体的,请参照图10,容纳槽124沿着X向的长度与中框1沿着X向的长度度相同,换言之,边框12的两个侧端面122之邻接顶端面121的部分由于容纳槽124的存在而形成两个开口,以使得与容纳槽124对应的滑动座2具有较大的体积能够容纳较多的电子组件5。对应的,滑动座2中的电子组件5愈多,电子组件5对电子装置100的显示屏的屏占比的影响越小。
具体的,请参照图10,滑动座2的尺寸与容纳槽124对应,即滑动座2填充了整个容纳槽124。
请参照图8,在需要滑动座2中的某个电子组件5工作时,则可以相应滑动滑动座2,使得滑动座2处于伸出状态。请参照图8,在需要使用成像组件52的功能时,则滑动滑动座2,使得滑动座2处于伸出状态,此时则能够透过对应的功能部来实现成像组件52的识别功能;请参照图9,在无需使用成像组件52的功能时,则滑动滑动座2,使得滑动座2处于缩回状态,利于电子装置100的收纳。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11,所述滑动座2包括滑动框21、第一滑动板22和第二滑动板23,所述滑动框21由导电材质制成,所述第一滑动板22和所述第二滑动板23分别盖合于所述滑动框21的两侧,以形成所述滑动座2容置有多个所述功能器件的内腔,所述第一滑动板22和所述第二滑动板23由透光材料制成。
具体的,请参照图8,第一滑动板22在除第一功能部2201、第二功能部2202、第三功能部2203以外的区域设有遮光油墨,换言之,只有第一功能部2201、第二功能部2202和第三功能部2203能够透过光线。
请参照图8,由于成像组件52中进一步设置了补光灯525,对应的,第一滑动板22上还设置有第四功能部2204,即第一滑动板22在除第一功能部2201、第二功能部2202、第三功能部2203和第四功能部2204以外的区域设有遮光油墨,换言之,只有第一功能部2201、第二功能部2202、第三功能部2203和第四功能部2204能够透过光线。
具体的,请参照图8,电子组件5中设置于支架521的避让区52110的器件为后置摄像头56,故对应的第二滑动板23上还可以设置第五功能部2205,该第五功能部设置的第二滑动板23与前述功能部设置的第一滑动板22相背设置,以实现后置摄像头523的后置拍照功能。
具体的,请参照图10,滑动座2上还开设有第二受话孔224,受话器51的振动部依次连通至连接部5211上的第一受话孔521101和滑动座2上的第二受话孔224,以使受话器51伸出容纳槽124后,受话器51的声音新信号依次自第一受话孔521101和第二受话孔224输出。第二受话孔224与第一功能部2201、第二功能部2202、第三功能部2203和第四功能部2204皆形成于同一个第一滑动板22上。
具体的,请参照图10,第二受话孔224靠近第一端面201开设。受话器51的振动部密封连接至第一受话孔521101和第二受话孔224,受话器51的振动部振动形成声音信号,声音信号依次自第一受话孔521101和第二受话孔224传递至外部。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8,只要第二受话孔224一露出,则受话器51的声音信号能够自第一受话孔521101传递至外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100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来将滑动座2伸出或缩回中框1,具体为:在需要滑动座2中的电子组件5的某个器件工作时,则可以相应滑动滑动座2,使得滑动座2处于伸出状态,此时,滑动座2上的功能部不再被显示屏遮盖,与功能部对应的功能器则能够与外部传递信号。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9,驱动机构3固定于中框1的内腔中,且与滑动座2连接,以驱动滑动座2相对中框1滑动。
其中,请参照图11,所述驱动机构3具体包括固定于所述中框1中的电机31、主动杆32和传动块33,所述主动杆3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31的转轴上,所述传动块33传动连接于所述主动杆32上,且所述传动块33连接于所述滑动座2上,以使所述传动块33在所述电机31的转动下带动所述滑动座2滑动。
请参照图11,该驱动机构3的驱动方式为将电机31的转动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主动杆32具体为丝杆,传动块33为块状,且具有与主动杆32相配合的螺纹孔。电机31转动,带动丝杆相对与滑动座2连接的传动块33滑动,实现滑动座2的滑动。该驱动机构3传动平稳,保证本申请中体积较大的滑动座2能够较佳的相对中框1滑动。
具体的,请参照图11,电机31固设于中框1的内腔中,电机31竖放于中框1中,换言之,电机31的转轴31a平行于电子装置100的Y向,该电机31的放置方式保证了电机31于X向的尺寸较小,利于电子装置100在X向的器件的排布。主动杆3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电机31的转轴上,传动块33套设于主动杆32上。电机31一转动,带动主动杆32旋转,此时,由于传动块33与丝杆为螺纹连接,从而使得传动块33能够沿着电子装置100的Y向运动,进而带动与传动块33相连的滑动座2在Y向运动,从而使得滑动座2能够伸出或缩回容纳槽124。
其中,电机31的旋转方向不同,则传动块33的运动方向不同,比如,请参照图12,电机31正转,则传动块33朝着靠近中框1的顶端面121的方向滑动,使得滑动座2伸出容纳槽124;反之,传动块33则朝着远离中框1的顶端面121的方向滑动,使得滑动座2缩回容纳槽124。
滑动座2的体积较大,其收容的电子组件5的数量亦较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滑动座2的重量,会对滑动座2的滑动的平稳性和准确性造成较大的影响。而现有技术中由于尚未克服滑动座2的重量对滑动的平稳性和准确性的影响,一般不会设置滑动座2,即使设置了滑动座2,滑动座2中收容的元器件亦很少。
本申请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难度,创造性的在滑动座2和中框1之间设置导向机构4,该导向机构4的设置能够较佳的保证如此大体积的滑动座2滑动的平稳性和准确性。
请参照图10和图11,导向机构4的具体结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所述电子装置100还包括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与所述中框1相盖合,所述导向机构4包括至少一个滑轨41和导向杆42,所述至少一个滑轨41设置于所述支撑板13上,所述滑动座2滑动连接于所述至少一个滑轨41上,所述导向杆4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中框1中,所述导向杆42的另一端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滑轨41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同,且所述导向杆42的另一端相对所述滑动座2滑动。
导向机构4为滑轨41和导向杆42的组合,一方面,滑轨41可以使得滑动座2在预定的方向滑动,保证了滑动座2滑动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基于滑动座2的体积较大,其X向尺寸与中框1在X向的尺寸相同,导向杆42能够对滑动座2在滑动的过程中起到支撑和导向的作用;从而保证滑动座2在导向机构4的作用下能够平稳且准确的相对中框1滑动,进一步提高电子装置100的可靠性。
具体的,请参照图10,支撑板13与边框12相盖合,支撑板13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支撑面131和第二支撑面132,第一支撑面131用于承载显示器件7,第二支撑面132用于支撑滑动座2。该支撑板13与边框12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该支撑板13与边框12还可以为可拆卸结构,比如支撑板13通过螺钉、铆接等方式固定于边框12上。如此,容纳槽124则位于支撑板13与中板11之间。对应的,滑动座2的第一滑动板22和第二滑动板23则分别贴设于支撑板13和中板11上。对应的,显示器件7可以承载于支撑板13上,主板6亦可以承载于支撑板13上。
具体的,请参照图11,支撑板13上设置有两个滑轨41,两个滑轨41分别靠近中框1的侧端面122设置。对应的,滑动座2上凸设有与滑轨41对应的滑块,以使得滑动座2能够经滑块滑动连接于滑轨41上。
可以理解的,滑轨41和滑块的截面形成为燕尾状。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11,驱动机构3中的电机31固定于支撑板13上。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11,导向杆42具体结构如下所示:所述导向杆42为一个,所述导向杆42与所述驱动机构3相邻设置,且所述导向杆4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驱动机构3上。
该导向杆42与驱动机构3相邻设置,器件排布紧凑,进一步减少了驱动机构3与导向杆42于X向的尺寸。
具体的,请参照图11,导向杆42的一端固定于电机31上,导向杆42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传动块33上。换言之,导向杆42穿过传动块33,在传动块33随着主动杆32的转动而对应滑动时,传动块33亦对应导向杆42滑动。导向杆42起到了支撑与滑动座2相连的传动块33的作用,防止滑动座2对传动块33受力不均而倾斜,进而导致滑动座2的滑动的平稳性和准确性较低,从而导致滑动座2滑动时无法顺利从容纳槽124中滑出或缩回,而与容纳槽124的槽壁发生碰撞,提高了电子装置100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传动块33与主动杆32之间的连接关系具体为:请参照图11,所述滑动座2开设至少一个连接孔205,所述驱动机构3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杆34,一个所述连接杆34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传动块33上,一个所述连接杆34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滑动座2的连接孔205,所述连接杆34的中心轴垂直于所述支撑板13,以使所述滑动座2相对所述连接杆34滑动。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传动块33与主动杆32为固定连接的关系。传动块33通过螺钉与滑动座2固定连接。如此则保证传动块33一滑动,滑动座2亦对应滑动。
滑动座2与驱动机构3的连接关系保证了滑动座2与连接杆34于电子装置100的Z向上的自由度未被约束,则滑动座2在滑动过程中可以在Z向上进行自适应调节,而避免滑动座2在滑动过程中与驱动机构3卡死而无法滑动,提高电子装置100的可靠性。
具体的,请参照图11,连接孔205的数量为两个,连接孔205的中心轴平行于Z向。对应的,请参照图11,连接杆34的数量为两个。连接杆34实质为销钉。连接杆3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传动块33上。连接杆34的另一端穿过连接孔205。并且连接杆34的另一端无法从连接孔205中脱落,保证滑动座2与传动块33的连接关系。另外,连接杆34位于连接孔205的部分与连接孔205为间隙连接,使得滑动座2可以相对传动块33沿着Z向滑动,即滑动座2与连接杆34于电子装置100的Z向上的自由度未被约束,则滑动座2在滑动过程中可以在Z向上进行自适应调节,而避免滑动座2在滑动过程中与驱动机构3卡死而无法滑动,提高电子装置100的可靠性。
请参照图11,电子装置100从缩回状态切换为伸出状态的过程具体为:电机31转动,丝杆转动,带动传动块33沿着靠近中框1的顶端面121的方向滑动,进而带动滑动座2逐渐伸出容纳槽124直至处于伸出状态,其中,由于传动块33与滑动座2在Z向上的自由度未被约束,故滑动座2能够进行自适应调节。
其中,导向机构4将滑动座2限定于预定的方向。
请参照图12,电子装置100从伸出状态切换为缩回状态的过程具体为:电机31转动,丝杆转动,带动传动块33沿着远离中框1的顶端面121的方向滑动,进而带动滑动座2逐渐所获容纳槽124直至处于缩回状态,其中,由于传动块33与滑动座2在Z向上的自由度未被约束,故滑动座2能够进行自适应调节。
其中,导向机构4将滑动座2限定于预定的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100通过将多个电子组件5设置于滑动座2中,并且滑动座2能够相对中框1滑动,则在多个电子组件5需要使用时,通过驱动机构3驱动滑动座2从中框1中滑出即可实现使得功能部相对中框1伸出来传递信号,即电子组件5对应的功能部无需设置于电子装置100的显示屏上,有利于电子装置100屏占比的提高,另外,导向机构4能够使得滑动座2相对中框1滑动时保持在预定的轨迹上运动,保证滑动座2滑动时的准确性和平稳性。
并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100通过将深度器件522、摄像头523和投射器524分别设置于支架521的第一固定部5212和第二固定部5213上,而位于第一固定部5212和第二固定部5213之间的连接部5211则用于设置第一功能器件,多个器件共同安装于支架521上,使得成像组件52在安装时,只需将成像组件52安装于需安装的器件上即可实现上述多个器件的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
请参照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装置200,包括壳体8、显示模组9和电子组件5,所述显示模组9盖接于所述壳体8上,所述电子组件5设置于所述壳体8的内部,所述成像组件52朝向所述显示模组9捕捉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200与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子装置100中的电子组件5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组件5为固定于电子装置200中,而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子装置200中的电子组件5能够滑动。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组件5的结构请参照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提及的电子组件5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子装置上。具体的,该电子装置主要包括中框、滑动座和收容于所述滑动座中的成像组件,所述中框开设有容纳槽,所述滑动座滑动连接于所述容纳槽中,所述成像组件包括深度器件、摄像头和投射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101:接收识别指令。
具体的,识别指令可以通过用户与电子装置通过语音、脑电波,等交互方式输入。
103:根据所述识别指令控制所述滑动座伸出所述容纳槽。
具体的,控制滑动座相对容纳槽滑出预设行程,以使成像组件不再被遮挡,而能够与外部进行信号的传递。
105:当所述滑动座滑动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阈值时,则控制所述成像组件获取目标图像。
具体的,当滑动座滑动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阈值时,投射器用于发射经过特殊调制的红外光至拍摄主体;深度器件接收由被拍摄主体反射回来的红外光,通过计算获取被拍摄主体的空间信息;摄像头用于对拍摄主体进行彩色图像拍摄;深度器件和摄像头捕捉到的图像信息会发送给图像处理芯片,图像处理芯片能够将深度图像信息和色彩图像信息集合,经算法处理获得目标图像,该目标图像可以为具备信息的彩色图片。
其中,深度器件和摄像头对拍摄主体进行图像信息捕捉时,二者的图像信息会有重叠,此处定义为图像重叠区信息。而图像处理芯片正是对图像重叠区信息进行处理而生成具备信息的彩色图片,以供识别。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通过输入识别指令后,能够控制滑动座滑动达到预设距离阈值后,控制成像组件获取目标图像,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用户体验。
以上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9)

1.一种成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深度器件、摄像头和投射器,所述支架具有连接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连接部用于设置第一功能器件,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的相对的两侧,所述深度器件固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上,所述深度器件用于捕捉深度图像信息,所述摄像头和所述投射器相邻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上,所述摄像头用于捕捉色彩图像信息,所述深度器件、所述摄像头和所述投射器皆用于电连接至主板,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别具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相对所述连接部凸出,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位于所述连接部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凸起、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凸起形成避让区,所述避让区用于容置后置摄像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固定板开设第一镂空部,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凸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且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的内腔连通至所述第一镂空部,所述深度器件容置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的内腔,且所述深度器件透过所述第一镂空部捕捉深度图像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二固定板和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第二固定板开设间隔设置的第二镂空部和第三镂空部,所述第二环形凸起凸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且所述第二环形凸起的内腔分别连通至所述第二镂空部和所述第三镂空部,所述摄像头和所述投射器容置于所述第二环形凸起的内腔,且所述摄像头透过所述第二镂空部捕捉色彩图像信息,并所述投射器透过所述第三镂空部投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三固定板、第三环形凸起和第四环形凸起,所述第三固定板开设间隔设置的第四镂空部和第五镂空部,所述第三环形凸起和所述第四环形凸起间隔凸设于所述第三固定板上,且所述第三环形凸起和所述第四环形凸起的内腔分别连通至所述第四镂空部和第五镂空部,所述摄像头和所述投射器分别容置于所述第三环形凸起和所述第四环形凸起的内腔,且所述摄像头透过所述第四镂空部捕捉色彩图像信息,并所述投射器透过所述第五镂空部投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具有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一固定部位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第三固定部之间;所述成像组件还包括补光灯,所述补光灯固设于所述第三固定部上,所述补光灯用于为所述深度器件补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部为板状,所述第三固定部具有补光固定面,所述补光灯固定于所述补光固定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开设有第一受话孔。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深度器件和所述投射器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器件为红外摄像头,所述投射器为红外激光投射器。
10.一种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受话器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像组件,所述受话器承载于所述连接部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组件还包括接近感应组件,所述接近感应组件与所述受话器并排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接近感应组件用于测距和感应环境光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感应组件位于所述受话器与所述深度器件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组件还包括光线传感器,所述光线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光线传感器接收光线的方向与所述深度器件捕捉所述深度图像信息的方向相交。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组件还包括两个天线组件,两个所述天线组件分别位于所述支架的相对的两侧,且所述两个天线组件分别靠近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
15.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显示模组和权利要求10至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组件,所述显示模组盖接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电子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成像组件朝向所述显示模组捕捉图像。
16.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框、滑动座、导向机构、驱动机构和收容于所述滑动座中的如权利要求10至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组件;所述中框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侧端面及连接于一对所述侧端面之间的顶端面,所述顶端面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贯穿一对所述侧端面;所述滑动座经所述驱动机构于所述容纳槽中与所述中框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机构设置于所述滑动座和中框之间,以使所述滑动座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着所述导向机构引导的方向伸出或收容于所述容纳槽;所述滑动座设置有位于同一个面上的第一功能部、第二功能部和第三功能部,所述深度器件透过所述第一功能部捕捉所述深度图像信息,所述摄像头透过所述第二功能部捕捉所述色彩图像信息,所述投射器透过所述第三功能部投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显示器件,所述显示器件相对所述中框盖合,所述显示器件与所述滑动座相背设置,且所述第一功能部、所述第二功能部和所述第三功能部靠近所述显示器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包括滑动框、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所述滑动框由导电材质制成,所述第一滑动板和所述第二滑动板分别盖合于所述滑动框的两侧,以形成所述滑动座容置有多个所述功能器件的内腔,所述第一滑动板和所述第二滑动板由透光材料制成。
19.一种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装置上,所述电子装置中框、滑动座和收容于所述滑动座中的成像组件,所述中框开设有容纳槽,所述滑动座滑动连接于所述容纳槽中,所述成像组件包括支架、深度器件、摄像头和投射器,所述支架具有连接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连接部用于设置第一功能器件,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的相对的两侧,所述深度器件固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上,所述深度器件用于捕捉深度图像信息,所述摄像头和所述投射器相邻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上,所述摄像头用于捕捉色彩图像信息,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别具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相对所述连接部凸出,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位于所述连接部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凸起、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凸起形成避让区,所述避让区用于容置后置摄像头;
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识别指令;
根据所述识别指令控制所述滑动座伸出所述容纳槽;
当所述滑动座滑动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阈值时,则控制所述成像组件获取目标图像。
CN201810560034.4A 2018-06-02 2018-06-02 成像组件、电子组件、电子装置和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88103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60034.4A CN108810374B (zh) 2018-06-02 2018-06-02 成像组件、电子组件、电子装置和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EP19811746.7A EP3787275B1 (en) 2018-06-02 2019-03-29 Imaging component, electronic component,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electronic apparatus
PCT/CN2019/080434 WO2019228050A1 (zh) 2018-06-02 2019-03-29 成像组件、电子组件、电子装置和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US17/108,636 US20210081656A1 (en) 2018-06-02 2020-12-01 Camera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60034.4A CN108810374B (zh) 2018-06-02 2018-06-02 成像组件、电子组件、电子装置和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10374A CN108810374A (zh) 2018-11-13
CN108810374B true CN108810374B (zh) 2023-11-24

Family

ID=64090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60034.4A Active CN108810374B (zh) 2018-06-02 2018-06-02 成像组件、电子组件、电子装置和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103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28050A1 (zh) * 2018-06-02 2019-12-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成像组件、电子组件、电子装置和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19724A (zh) * 2015-11-24 2016-02-10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集成的激光模组及图像信息处理装置
CN105353829A (zh) * 2014-08-18 2016-02-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05393079A (zh) * 2013-02-28 2016-03-09 谷歌技术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上下文的深度传感器控制
CN106657456A (zh) * 2016-10-24 2017-05-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7896293A (zh) * 2017-10-25 2018-04-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相机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7218938U (zh) * 2017-09-15 2018-04-10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3d成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08489913U (zh) * 2018-06-02 2019-02-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成像组件、电子组件和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86204B1 (ko) * 2014-12-31 2018-08-08 젠텍스 코포레이션 후방 차량 카메라
CN206350072U (zh) * 2016-11-08 2017-07-21 聚晶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模块和摄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93079A (zh) * 2013-02-28 2016-03-09 谷歌技术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上下文的深度传感器控制
CN105353829A (zh) * 2014-08-18 2016-02-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05319724A (zh) * 2015-11-24 2016-02-10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集成的激光模组及图像信息处理装置
CN106657456A (zh) * 2016-10-24 2017-05-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207218938U (zh) * 2017-09-15 2018-04-10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3d成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7896293A (zh) * 2017-10-25 2018-04-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相机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8489913U (zh) * 2018-06-02 2019-02-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成像组件、电子组件和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10374A (zh) 2018-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47656B1 (en) Electronic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TWI699607B (zh) 電子組件和電子裝置
EP4096208A1 (en)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3547657B1 (en) Electronic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WO2019227997A1 (zh) 成像组件、电子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08900660B (zh) 电子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900665B (zh)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210381085U (zh) 装饰件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810374B (zh) 成像组件、电子组件、电子装置和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4167570B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摄像模组的拍摄方法
CN108513055B (zh) 电子组件和电子装置
WO2021120225A1 (zh) 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418917B (zh) 电子组件和电子设备
WO2019228050A1 (zh) 成像组件、电子组件、电子装置和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6165761A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9962995B (zh) 功能组件、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1107206A (zh) 电子设备
WO2023174324A1 (zh) 镜头组件、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KR102234902B1 (ko) 시선 추적 장치 및 이를 장착하기 위한 장착 장치
CN114938419B (zh) 防抖组件、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EP4043956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apable of communicating with external device mounted thereon, and external device
CN115407475A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18055323A (zh) 摄像装置及头戴式显示设备
CN117724286A (zh) 拍摄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5499572A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