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18917B - 电子组件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组件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18917B
CN108418917B CN201810171157.9A CN201810171157A CN108418917B CN 108418917 B CN108418917 B CN 108418917B CN 201810171157 A CN201810171157 A CN 201810171157A CN 108418917 B CN108418917 B CN 1084189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nctional device
magnet
display module
electronic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7115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18917A (zh
Inventor
曾传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7115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189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189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189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189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1891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组件,所述电子组件包括显示模组、第一功能器件、第二功能器件及驱动组件,所述显示模组上设有信号穿透部,所述第一功能器件和所述第二功能器件在所述显示模组上的正投影与所述信号穿透部至少部分重叠,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功能器件和所述第二功能器件沿弧形轨迹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功能器件和/或所述第二功能器件正对所述信号穿透部。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本申请提高了电子组件和电子设备的屏占比。

Description

电子组件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组件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技术的日趋发展,对手机轻薄化的需求越来越高。然而,随着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实现功能日益增加,手机内部需要集成越来越多的功能器件。大量的功能器件需要与用户进行交互,这样会造成电子设备的壳体或显示屏上需要开设较多的信号穿透部,但是信号穿透部的开设不仅会影响电子设备的整体外观和密封性,还会影响屏占比,从而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提高屏占比的电子组件和电子设备。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组件,所述电子组件包括显示模组、第一功能器件、第二功能器件及驱动组件,所述显示模组上设有信号穿透部,所述第一功能器件和所述第二功能器件在所述显示模组上的正投影与所述信号穿透部至少部分重叠,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功能器件和所述第二功能器件沿弧形轨迹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功能器件和/或所述第二功能器件正对所述信号穿透部。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所述的电子组件。
本申请提供的电子组件和电子设备,通过设置驱动组件驱动第一功能器件和第二功能器件沿弧形轨迹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功能器件和/或所述第二功能器件正对显示模组的信号穿透部,并通过信号穿透部与用户或外界交互。在只需使用第一功能器件或第二功能器件时,可以减小信号穿透部的尺寸,使得第一功能器件或第二功能器件单独对准于信号穿透部,即可满足第一功能器件或第二功能器件的使用需求。该电子设备可以减小信号穿透部的尺寸,在信号穿透部设于显示模组的非显示区时,可以减小非显示区的面积,从而提高电子设备的屏占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中的一种电子组件在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中的一种电子组件在另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第一种电子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所示的第一种电子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2所示的第二种电子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2所示的第三种电子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2所示的第四种电子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2所示的第五种电子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中的另一种电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3所示的第二种电子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图3所示的第三种电子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图2所示的第六种电子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长度”、“宽度”、“厚度”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说明体含义。
请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100包括电子组件10,电子组件10包括多个功能器件1,多个功能器件1用于实现摄影、识别、感应等功能。所述电子设备100可以是任何具备电子组件10的设备,例如:电话、电视、平板电脑、手机、照相机、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智能设备。为了便于说明,电子设备100以手机为例进行解释说明。其中,为了便于描述,以电子设备100处于第一视角为参照进行定义,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定义为X向,电子设备100的长度方向定义为Y向,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定义为Z向。
请参照图2及图3,所述电子组件10包括第一功能器件2、第二功能器件3、显示模组4及驱动组件5。所述显示模组4上设有信号穿透部41。所述第一功能器件2和所述第二功能器件3在所述显示模组4上的正投影与所述信号穿透部41至少部分重叠。所述驱动组件5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功能器件2和所述第二功能器件3沿弧形轨迹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功能器件2和/或所述第二功能器件3正对所述信号穿透部41。可以理解地,第一功能器件2与第二功能器件3可以分别为人脸识别模组和摄像头模组。
通过设置驱动组件5驱动第一功能器件2和第二功能器件3沿弧形轨迹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功能器件2和/或所述第二功能器件3正对显示模组4的信号穿透部41,并通过信号穿透部41与用户或外界交互。在只需使用第一功能器件2或第二功能器件3时,可以减小信号穿透部41的尺寸,使得第一功能器件2或第二功能器件3单独对准于信号穿透部41,即信号穿透部41只需覆盖第一功能器件2或第二功能器件3,即可满足第一功能器件2或第二功能器件3的使用需求。该电子设备100可以减小信号穿透部41的尺寸,在信号穿透部41设于显示模组4的非显示区时,可以减小非显示区的面积,从而提高电子设备100的屏占比。
具体而言,所述信号穿透部41包括相交设置的第一边411和第二边412。在驱动组件5的驱动作用下,所述第一功能器件2可以从所述第一边411移出或移进所述信号穿透部41所对应的位置,及所述第二功能器件3可以从所述第二边412移进或移出所述信号穿透部41所对应的位置。所述第一功能器件2和所述第二功能器件3可以沿相对所述第一边411倾斜的直线运动或弧形线运动。
请参照图3,在用户使用第一功能器件2时,驱动组件5可以将第一功能器件2从信号穿透部41的第一边411移进信号穿透部41对应的区域,同时将第二功能器件3从信号穿透部41的第二边412移出信号穿透部41对应的区域;请参照图2,在用户使用第二功能器件3时,将第一功能器件2从信号穿透部41的第一边411移出信号穿透部41对应的区域,同时将第二功能器件3从信号穿透部41的第二边412移进信号穿透部41对应的区域。第一功能器件2和第二功能器件3的移动轨迹呈弧形,第一功能器件2和第二功能器件3的移动轨迹只与信号穿透部的部分相交,所以第一功能器件2和第二功能器件3在第二边412延伸方向上占据的空间较小,以便于布局其他的功能器件1。第一功能器件2和第二功能器件3移动的距离较小,操作便于实现,减少了对其他的电子元件的影响。
可选的,所述信号穿透部41可以是透过光信号、声音信号或电信号等信号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及图3,显示模组4包括显示区42和非显示区43,所述信号穿透部41设于所述非显示区43。所述信号穿透部41靠近于或位于所述显示模组4的边沿,以减少非显示区43的面积。驱动组件5可以驱动第一功能器件2和第二功能器件3相对信号穿透部41移动,可以减少信号穿透部41的面积,使得信号穿透部41可以只覆盖一个功能器件,即可实现在不同的时间段第一功能器件2和第二功能器件3的正常使用。由于信号穿透部41的面积减少,非显示区43的面积也相应地减少,从而提高电子设备100的屏占比。在其他实施例中,信号穿透部41还可以设于显示区42,与显示模组4层叠设置,以减少非显示区43的面积。
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5可以驱动所述第一功能器件2与所述第二功能器件3同时移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组件5可以先驱动所述第一功能器件2移出所述信号穿透部41所对应的位置,再驱动所述第二功能器件3移进所述信号穿透部41所对应的位置,或者先驱动所述第二功能器件3移出所述信号穿透部41所对应的位置,再驱动所述第一功能器件2移进所述信号穿透部41所对应的位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功能器件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所述第二功能器件3的数量为多个。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及图3,所述信号穿透部41设于所述非显示区43。所述第一功能器件2和所述第二功能器件3至少部分正对于所述显示区42。具体而言,第一功能器件2或第二功能器件3设于所述显示区42的正下方,在需要使用第一功能器件2或第二功能器件3时,通过驱动组件5将第一功能器件2或第二功能器件3移动至信号穿透部41的正下方。这样可以避免第一功能器件2和第二功能器件3同时与信号穿透部41相对应,从而减少了信号穿透部41的尺寸,进而增大了电子设备100的屏占比。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及图5,所述信号穿透部41还包括第三边413和第四边414。所述第三边413与所述第一边411相对。所述第四边414与所述第二边412相对,且连接在所述第一边411和所述第三边413之间。所述第四边414相对于所述第二边412更为靠近所述显示模组4的边沿。具体而言,信号穿透部41可以大致呈矩形,第二边412和第四边414为矩形的长边,第一边411和第三边413为矩形的短边。信号穿透部41的延伸方向沿X方向。
由于第一功能器件2从第一边411移出或移进信号穿透部41所对应的位置,及第二功能器件3从第二边412移进或移出信号穿透部41所对应的位置,那么第一功能器件2和第二功能器件3的移动方向与信号穿透部41的延伸方向相交。因此,第一功能器件2和第二功能器件3的移动不会妨碍到其他功能器件1设于信号穿透部41对应的位置。其他功能器件1可以固定在电子设备100内,并靠近第三边413的区域,以便于其他功能器件1通过信号穿透部41工作。其他功能器件1可以是与第一功能器件2同时工作的器件,也可以是与第二功能器件3同时工作的器件,还可以是需要经常使用的器件。例如,其他功能器件1可以是受话器模组、送话器模组等。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6及图7,所述信号穿透部41包括透光区41b,该透光区41b大致为长条形。在长条形的透光区41b之下可以设置多个光学元件k,多个光学元件k沿X向依次排列设置。光学元件k可以为摄像头模组、虹膜识别模组、人脸识别模组、指纹识别模组、闪光灯、感光传感器等。透光区41b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透光区41c和第二透光区41d。第一透光区41c和第二透光区41d可以沿X向或Y向排布,本实施例中,第一透光区41c和第二透光区41d可以沿X向排布,且第一透光区41c与第一边411相连接。在驱动组件5带动第一功能器件2和/或第二功能器件3正对所述第一透光区41c,以使所述第一透光区41c透过所述第一功能器件2和所述第二功能器件3发射或接收的信号。
本实施例中,第一透光区41c设于信号穿透部41的一侧拐角处,第一功能器件2设于第一边411之外移动较短的距离即可到达信号穿透部41的一侧拐角处,与第一透光区41c相对应,这样可以缩短第一功能器件2和第二功能器件3的移动距离,从而减少电子设备100为第一功能器件2和第二功能器件3的移动过程提供的空间,促进电子设备100的小型化、轻薄化。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7,所述第二透光区41d设于所述第一透光区41c与所述第三边413之间。所述第二透光区41d可以与第三边413相连接。所述电子组件10包括第三功能器件45。所述第三功能器件45正对所述第二透光区41d。所述第二透光区41d用以透过所述第三功能器件45发射或接收的信号。所述第三功能器件45可以为多个光学元件k,光学元件k可以为摄像头模组、虹膜识别模组、人脸识别模组、指纹识别模组、闪光灯、感光传感器等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三功能器件45可以为需要与第一功能器件2同时使用,或与第二功能器件3同时使用的元件,例如,第一功能器件2为摄像头模组,第二功能器件3为人脸识别模组,所述第三功能器件45为闪光灯模组或光学传感器等。
在第一功能器件2和第二功能器件3移动的过程中,需要在第二功能器件3远离第一功能器件2的一侧设置一个空余空间M,以收容第二功能器件3。由于第一功能器件2从第一边411移进信号穿透部41对应的区域,同时将第二功能器件3从信号穿透部41的第二边412移出信号穿透部41对应的区域,这样该空余空间M可以设于信号穿透部41之外,不占据信号穿透部41对应的位置,以减少信号穿透部41的面积,从而减少非显示区43的面积,增加屏占比。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8,所述第四边414设有通孔41a。所述通孔41a与所述第一透光区41c和所述第二透光区41d相邻设置,通孔41a贯穿所述显示模组4,以便于透过信号穿透部41下方的功能器件1的信号,该信号可以是声音信号。所述通孔41a还可以是微孔、网孔等。在通孔41a上覆盖有防护件,以减少灰尘通过该通孔41a进入电子设备100中,影响电子元件。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9,所述电子组件10包括第四功能器件44。所述第四功能器件44密封连通所述通孔41a。所述通孔41a用以透过所述第四功能器件44发射或接收的信号。具体而言,所述第四功能器件44可以是受话器模组或送话器模组,所述通孔41a可以是设于显示模组4上的受话窗口。第四功能器件44的前音腔密封连通通孔41a,以使第四功能器件44发出的声音信号经过通孔41a传播至外部,或者使第四功能器件44接收外部传进的声音信号。所述第四功能器件44可以设于信号穿透部41对应的位置,也可以设于显示区42对应的位置。所述第四功能器件44可以与第三功能器件45在Y向上并排设置,还可以与第三功能器件45在Z向上层叠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0,所述通孔41a靠近于或设于所述显示模组4的边沿。信号穿透部41的第四边414可以与所述显示模组4的边沿相重合,以减少信号穿透部41在Y向占据的空间,增大电子设备100的屏占比。此外,由于第四边414设有通孔41a,通孔41a设于显示模组4的边沿,可以避免在显示模组4上开设通孔41a,以减少信号穿透部41形成的工艺难度。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1,所述电子组件10包括与所述显示模组4相对设置的支撑板53。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驱动件51及滑板52。滑板52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53,所述第一功能器件2和所述第二功能器件3设于所述滑板52上呈弧形排列。所述滑板52可以呈弧形延伸,所述驱动件51用于驱动所述滑板52沿所述滑板52的延伸方向移动,以带动第一功能器件2和所述第二功能器件3移动。滑板52的设置,使得驱动件51可以同时驱动第一功能器件2和所述第二功能器件3,避免需要先后移动第一功能器件2和第二功能器件3,从而使得第一功能器件2或第二功能器件3可以很快地与信号穿透部41相对应,提高第一功能器件2或第二功能器件3工作的及时性,增加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中,第一功能器件2和第二功能器件3可以通过焊接、螺接、卡合、胶粘、磁吸等方式固定在滑板52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板52可以包括多个收容腔,第一功能器件2和第二功能器件3分别设于多个收容腔中,以增加第一功能器件2和第二功能器件3与滑板52的整体稳固性。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1,所述支撑板53上设有滑槽54。所述滑槽54的延伸方向相对所述第一边411和所述第二边412倾斜。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槽54沿弧形延伸,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滑槽54可以沿直线延伸。所述滑板52位于所述滑槽54内,且所述滑板52沿所述滑槽54滑动。所述支撑板53可以是电路板或电子设备100的后壳或者设于电子设备100的板件。
请参照图12,所述滑槽5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54a和第二端54b。第一端54a和第二端54b分别设于第一边411之外和第二边412之外。第一端54a和第二端54b之间的部分设于所述信号穿透部41对应的位置。第一端54a和第二端54b具有限位部,用于限定滑板52沿滑槽54移动的最大距离。在滑板52位于滑槽54的第二端54b时,滑板52与所述滑槽54的第一端54a之间形成所述容置空间N。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照图12,所述驱动件5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磁体61和第二磁体62。所述第一磁体61固定在所述滑槽54的第一端54a。所述第二磁体62固定在所述滑板52靠近所述第一磁体61的一端。本实施例中,第一磁体61可以为电磁线圈,第二磁体62可以为永磁体。
请参照图12及图13,所述第一磁体61和所述第二磁体62相互吸引时,所述滑板52靠近所述第一磁体61,从而功能器件1相对于信号穿透部41沿L2方向移动。请参照图12,第一功能器件2正对信号穿透部41,第一功能器件2远离第二功能器件3的一侧设有容置空间N。容置空间N与信号穿透部41相错开。第二功能器件3与信号穿透部41相错开。请参照图13,所述第一磁体61和所述第二磁体62相互吸引时,第一功能器件2相对于信号穿透部41沿L2方向移动,可以使得第一功能器件2移动至容置空间N,第二功能器件3从所述空余空间M沿L2方向移动至正对信号穿透部41。
请参照图12及图13,所述第一磁体61和所述第二磁体62相互排斥时,所述滑板52远离所述第一磁体61,从而功能器件1相对于信号穿透部41沿L1方向移动。请参照图13,第一功能器件2位于容置空间N,与信号穿透部41相错开。第二功能器件3正对信号穿透部41,第二功能器件3的一侧设有空余空间M。请参照图12,所述第一磁体61和所述第二磁体62相互排斥时,第一功能器件2相对于信号穿透部41沿L1方向移动,可以使得第一功能器件2从容置空间N移动至正对信号穿透部41,第二功能器件3沿L1方向移动至所述空余空间M。
本实施例中,第一磁体61和第二磁体62占据的空间小,不会造成电子组件1010占据的空间过大。第一磁体61和第二磁体62之间的磁性作用力强,能够移动多个功能器件1移动。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2及图13,所述驱动件51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磁体63和第四磁体64。第三磁体63可以为电磁线圈,第四磁体64可以为永磁体。所述第三磁体63固定在所述滑槽54的第二端54b。所述第四磁体64固定在所述滑板52与所述第二磁体62相对设置一端,即靠近所述第三磁体63的一端。在第一磁体61和所述第二磁体62相互排斥时,所述第三磁体63和所述第四磁体64相互吸引,以促进所述滑板52沿L1向远离所述第一磁体61。在第一磁体61和所述第二磁体62相互吸引时,所述第三磁体63和所述第四磁体64相互排斥,以促进所述滑板52沿L2向靠近所述第一磁体61。第三磁体63和所述第四磁体64可以进一步地提高驱动滑板52移动的驱动力。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1,所述驱动件51可以包括电机65及驱动杆66。电机65驱动所述驱动杆66推动所述滑板52移动。电机65电连接控制芯片,用户在电子设备100的显示界面上进行操作,用户的操作触发控制芯片控制电机正转和反转,从而驱动滑板52在滑槽54中往返运动。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件51与所述滑板52相连接。所述驱动件51部分设于所述电子设备100的壳体上且能够被用户操控到的位置。这样用户通过操控驱动件51,从而驱动滑板52移动。
以上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组件包括显示模组、第一功能器件、第二功能器件及驱动组件,所述显示模组上设有信号穿透部,所述第一功能器件和所述第二功能器件在所述显示模组上的正投影与所述信号穿透部至少部分重叠,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功能器件和所述第二功能器件沿弧形轨迹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功能器件或所述第二功能器件正对所述信号穿透部;
其中,所述电子组件包括与所述显示模组相对设置的支撑板,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滑板,所述滑板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一功能器件和所述第二功能器件在所述滑板上呈弧形排列;
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所述滑板呈弧形延伸,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滑板沿所述滑板的延伸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功能器件和所述第二功能器件移动;
其中,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板位于所述滑槽内,且沿所述滑槽滑动;
其中,所述驱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所述滑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磁体固定在所述滑槽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磁体固定在所述滑板靠近所述第一磁体的一端,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相互吸引或排斥,以使所述滑板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磁体和第四磁体,所述第三磁体固定在所述滑槽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磁体固定在所述滑板靠近所述第三磁体的一端,所述第三磁体和所述第四磁体相互吸引或排斥,以使所述滑板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一磁体。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穿透部包括相交设置的第一边和第二边,所述第一功能器件从所述第一边移出或移进所述信号穿透部所对应的位置,及所述第二功能器件从所述第二边移进或移出所述信号穿透部所对应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穿透部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透光区和第二透光区,所述第一功能器件或所述第二功能器件在所述驱动组件的作用下正对所述第一透光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组件还包括第三功能器件,所述第三功能器件正对所述第二透光区,以通过所述第二透光区发射或接收的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穿透部还包括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透光区和所述第二透光区相邻设置,所述电子组件包括第四功能器件,所述第四功能器件密封连通所述通孔,用以通过所述通孔发射或接收的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靠近于或设于所述显示模组的边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信号穿透部设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信号穿透部靠近于或位于所述显示模组的边沿,所述第一功能器件和所述第二功能器件至少部分正对于所述显示区。
9.一种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组件包括显示模组、第一功能器件、第二功能器件及驱动组件,所述显示模组上设有信号穿透部,所述第一功能器件和所述第二功能器件在所述显示模组上的正投影与所述信号穿透部至少部分重叠,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功能器件和所述第二功能器件沿弧形轨迹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功能器件或所述第二功能器件正对所述信号穿透部;
其中,所述信号穿透部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透光区和第二透光区,所述第一功能器件或所述第二功能器件在所述驱动组件的作用下正对所述第一透光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组件还包括第三功能器件,所述第三功能器件正对所述第二透光区,以通过所述第二透光区发射或接收的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穿透部还包括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透光区和所述第二透光区相邻设置,所述电子组件包括第四功能器件,所述第四功能器件密封连通所述通孔,用以通过所述通孔发射或接收的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靠近于或设于所述显示模组的边沿。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信号穿透部设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信号穿透部靠近于或位于所述显示模组的边沿,所述第一功能器件和所述第二功能器件至少部分正对于所述显示区。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组件。
CN201810171157.9A 2018-02-28 2018-02-28 电子组件和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4189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71157.9A CN108418917B (zh) 2018-02-28 2018-02-28 电子组件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71157.9A CN108418917B (zh) 2018-02-28 2018-02-28 电子组件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18917A CN108418917A (zh) 2018-08-17
CN108418917B true CN108418917B (zh) 2020-04-21

Family

ID=63129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7115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418917B (zh) 2018-02-28 2018-02-28 电子组件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189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1104B (zh) * 2018-11-07 2021-06-08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0297522B (zh) 2019-06-28 2021-04-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8720A (zh) * 2007-10-11 2009-04-1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
JP2013005312A (ja) * 2011-06-20 2013-01-07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情報端末
CN107071105B (zh) * 2017-04-17 2020-02-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组件控制方法
CN107528944A (zh) * 2017-09-08 2017-12-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18917A (zh) 2018-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78608B (zh) 光学防抖模块及包括该光学防抖模块的相机模块
EP3547657B1 (en) Electronic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EP354765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device
CN109995973B (zh) 功能组件、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8513055B (zh) 电子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08322571B (zh) 一种移动终端
EP3668067B1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 rotating functional assembly
EP2541880A1 (en) Mobile terminal
US10841475B2 (en) Camera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8833617B (zh) 移动终端
CN108900665B (zh)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8900660B (zh) 电子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418917B (zh) 电子组件和电子设备
WO2019227997A1 (zh) 成像组件、电子组件和电子设备
WO2019227974A1 (zh) 电子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10266855B (zh) 电子设备
EP3817355B1 (en)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including same
CN109995898B (zh) 电子组件及电子设备
EP3668069A1 (en) Mobile terminal with slidable camera assembly
CN110753175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8418919B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09964100U (zh) 移动终端及安装驱动模组
CN109729192B (zh) 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9995907B (zh) 功能组件、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8810374B (zh) 成像组件、电子组件、电子装置和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