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99713B - 线束插件 - Google Patents

线束插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99713B
CN108899713B CN201810700619.1A CN201810700619A CN108899713B CN 108899713 B CN108899713 B CN 108899713B CN 201810700619 A CN201810700619 A CN 201810700619A CN 108899713 B CN108899713 B CN 1088997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plug
core
clamping
elastic sl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0061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99713A (zh
Inventor
孙丰超
韩光杰
王春芝
陶莹
史正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070061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997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99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997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997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997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6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束插件,包括母插件、端子锁止件、芯体锁止件、公插件和插件锁止件;母插件包括密封圈、内芯体、插件端子和外壳体,密封圈套设于内芯体上,内芯体上设置有穿孔,插件端子通过穿孔插接于内芯体中;内芯体插接于外壳体中;端子锁止件用于将插件端子锁止于内芯体中;芯体锁止件用于将内芯体锁止于外壳体中;公插件插接于母插件中,插件锁止件用于将公插件锁止于外壳体上。将母插件设置为分体式结构,从而确保密封圈在无遮挡的条件下进行安装;同时还使用端子锁止件、芯体锁止件和插件锁止件分别将插件端子、内芯体和公插件进行锁止,增加了密封圈的安装便利性,确保线束插件的结构稳定性,避免插接不牢靠带来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线束插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的线束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束插件。
背景技术
线束插件作为汽车中的重要部件,主要用于连接线束,从而确保电流正常传递,保证整车电器安全可靠的工作。
一般的线束插件多包括公插件和母插件,公插件与母插件中分别设置公端子和母端子,使用时,将公插件插接在母插件中,并使得公端子与母端子对接,从而实现线束的正常连接。
目前的公插件和母插件依靠简单的卡接结构,一般多为在公插件上设置卡接孔,而在母插件设置一个卡接弹片,利用卡接弹片固定卡接在卡接孔中,从而实现公插件与母插件的插接,卡接可靠性较低,容易出现卡接不到位的情况。
另外,传统的线束插件一般为一次性注塑完成生产制造,该种一体式的线束插件,其安装密封圈时,需要借助细小的挑针等工具,进行安装和拆卸密封圈,操作过程非常繁琐,并且极易损伤密封圈,其通用性也较低,在一个车型上,需要加工很多种类型的线束插件,导致成本提高。
还有,目前的线束插件,公插件和母插件之间,以及端子与插件之间均通过简单的弹片和卡孔相配合进行固定,固定可靠性较低,不利于线束插件的结构稳定,很容易导致电器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插件,以解决上述问题,增加密封圈安装便利性,确保公插件和母插件可靠插接,避免线束插件不可靠带来的电器安全问题;外壳体可以插接不同穿孔数量的内芯体,提高通用性;同时将内芯体可靠锁止在外壳体上,增加结构稳定性,同时增加密封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线束插件,包括母插件、端子锁止件、芯体锁止件、公插件和插件锁止件;
所述母插件包括密封圈、内芯体、插件端子和外壳体,所述密封圈套设于所述内芯体上,所述内芯体上设置有穿孔,所述插件端子通过所述穿孔插接于所述内芯体中;所述内芯体插接于所述外壳体中;
所述端子锁止件用于将所述插件端子锁止于所述内芯体中;所述芯体锁止件用于将所述内芯体锁止于所述外壳体中;
所述公插件插接于所述母插件中,所述插件锁止件用于将所述公插件锁止于所述外壳体上;
且所述插件锁止件和所述芯体锁止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外壳体相对的两个外侧壁上。
如上所述的线束插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插件端子上设置有锁紧槽,所述内芯体上还设置有露槽;所述锁紧槽通过所述露槽暴露在所述内芯体的外侧;
所述端子锁止件包括压盖、端子锁止复位件和盖锁止件;所述压盖的一端与所述内芯体的一端旋转连接,所述压盖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露槽与所述锁紧槽连接,以将所述插件端子锁止;
所述露槽的一侧壁上设置有锁止安装孔,所述盖锁止件和所述端子锁止复位件均设置于所述锁止安装孔中;
所述端子锁止复位件用于向所述盖锁止件施加朝向所述压盖的力,以使盖锁止件顶紧所述压盖。
如上所述的线束插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内芯体上设置有锁止卡槽;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锁止穿槽;
所述芯体锁止件包括滑移手柄和芯体锁止凸起,所述芯体锁止凸起固定连接于所述滑移手柄上,所述芯体锁止凸起能够穿过所述锁止穿槽卡接至所述锁止卡槽上;
所述滑移手柄位于所述外壳体的外侧;所述滑移手柄用于带动所述芯体锁止凸起移动至与所述锁止卡槽相卡接或者解除卡接。
如上所述的线束插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芯体锁止件还包括芯体限位配合件、芯体锁止弹性件和插件锁止限位件,所述滑移手柄和所述芯体锁止凸起通过所述芯体限位配合件连接;
所述插件锁止限位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体的外侧,且紧邻所述锁止穿槽;所述插件锁止限位件包括阻挡件和两限位导滑件,两所述限位导滑件分别与所述阻挡件的两端固定连接,两所述限位导滑件分别固设于所述锁止穿槽的两侧,所述阻挡件固设于所述锁止穿槽的一端;两所述限位导滑件上均设置有限位导滑槽;
所述芯体限位配合件包括本体部和两卡接部,两所述卡接部分别与所述本体部的一端的两侧固定连接,且两所述卡接部均向背离所述本体部的方向延伸;所述芯体锁止凸起和所述滑移手柄分别固设于所述本体部的两侧,且两所述卡接部与所述滑移手柄之间设置有导滑间隙;
所述本体部滑动设置于两所述限位导滑件之间,两所述卡接部分别滑动设置于两所述限位导滑槽中;
所述芯体锁止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且所述芯体锁止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芯体锁止凸起和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相连。
如上所述的线束插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公插件上设置有第一卡接件;
所述母插件还包括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二卡接件包括卡接壳体和卡接弹片,所述卡接壳体与所述插件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卡接弹片固设于所述卡接壳体的内部;所述卡接壳体和所述卡接弹片之间设置有卡接间隙;
所述插件锁止件包括锁止弹片和插件锁止复位件,所述锁止弹片插接于所述卡接间隙中,且所述锁止弹片对所述卡接弹片进行一次锁止;
所述公插件插接于所述母插件上时,所述第一卡接件顶抵所述锁止弹片,以解除所述一次锁止,同时所述第一卡接件与所述卡接弹片卡接固定;所述插件锁止复位件用于使得所述锁止弹片对所述卡接弹片进行二次锁止。
如上所述的线束插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插件锁止件还包括锁止限位件,所述锁止限位件固定连接于所述锁止弹片背离所述锁止导向块的一侧;
所述第二卡接件还包括锁止限位配合件,所述锁止限位配合件与所述卡接弹片固定连接;且所述锁止限位配合件位于所述卡接壳体的外部;
所述锁止弹片插接于所述卡接间隙中时,所述锁止限位配合件与所述锁止限位件相配合,对所述锁止弹片进行限位;
所述锁止限位配合件与所述卡接壳体之间设置有判断间隙;
所述锁止弹片还包括锁止判断件,所述锁止判断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弹片本体靠近所述卡接间隙的入口的一端,且所述锁止判断件朝向远离所述卡接弹片的方向延伸;
所述锁止弹片对所述卡接弹片进行一次锁止时,所述锁止判断件从所述判断间隙中移动至所述卡接壳体中。
如上所述的线束插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母插件还包括施压件,所述施压件固定连接于所述插件本体远离所述第二卡接件的一端;所述施压件与所述第二卡接件之间设置有锁止空位;
所述插件锁止件还包括锁止连接件,所述锁止连接件与所述锁止弹片固定连接;所述锁止弹片插接于所述卡接间隙中时,所述锁止连接件位于所述锁止空位中;
所述插件锁止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施压件和所述锁止连接件相连。
如上所述的线束插件,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端子防护件,所述端子防护件上设置有端子防护孔;
所述内芯体的一端设置有端子防护槽,所述端子防护件设置于所述端子防护槽中,所述端子防护件能够在所述端子防护槽中滑动,以使所述端子防护孔与所述穿孔对齐或者错开。
如上所述的线束插件,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密封块,所述外壳体远离所述内芯体的插入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密封腔;所述密封块固定设置于所述密封腔中;
所述密封块上设置有两密封对接槽,两所述密封对接槽分别与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对接。
如上所述的线束插件,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后盖,所述后盖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体远离所述内芯体的插入方向的一端,所述后盖用于封闭所述外壳体的开口。
本发明提供的线束插件,包括母插件、端子锁止件、芯体锁止件、公插件和插件锁止件;母插件包括密封圈、内芯体、插件端子和外壳体,密封圈套设于内芯体上,内芯体上设置有穿孔,插件端子通过穿孔插接于内芯体中;内芯体插接于外壳体中;端子锁止件用于将插件端子锁止于内芯体中;芯体锁止件用于将内芯体锁止于外壳体中;公插件插接于母插件中,插件锁止件用于将公插件锁止于外壳体上。将母插件设置为分体式结构,从而确保密封圈在无遮挡的条件下进行安装;同时还使用端子锁止件、芯体锁止件和插件锁止件分别将插件端子、内芯体和公插件进行锁止,增加了密封圈的安装便利性,确保线束插件的结构稳定性,避免插接不牢靠带来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束插件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束插件的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束插件的内芯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束插件的内芯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束插件的内芯体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束插件的内芯体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束插件的插件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束插件的外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束插件的外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束插件的外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束插件的外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束插件的盖锁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束插件的盖锁止件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束插件的芯体锁止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束插件的芯体锁止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束插件的芯体锁止件处于第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束插件的芯体锁止件处于第二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束插件的芯体锁止凸起处于第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束插件的芯体锁止凸起处于第二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束插件的插件锁止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束插件的插件锁止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束插件的插件锁止件的锁止示意图(一);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束插件的插件锁止件的锁止示意图(二);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束插件的端子防护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束插件的密封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束插件的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母插件 110-密封圈 120-内芯体
121-穿孔 122-露槽 1221-锁止安装孔
123-环形凹槽 1231-密封卡接槽 124-锁止卡槽
125-第一连接孔 126-端子防护槽 130-插件端子
131-锁紧槽 132-密封堵 140-外壳体
141-锁止穿槽 142-密封腔 143-T形槽
144-第二连接孔 145-盖卡接槽 150-密封圈
151-密封卡接条 160-芯体锁止限位件 161-阻挡件
162-限位导滑件 163-限位导滑槽 170-第二卡接件
171-卡接壳体 1711-第二卡接孔 172-卡接弹片
1721-第一卡接孔 1722-T形凸台 173-卡接间隙
174-锁止限位配合件 175-判断间隙 180-施压件
181-第一安装孔 182-锁止空位 200-端子锁止件
210-压盖 211-顶压台 212-移动槽
220-端子锁止复位件 230-盖锁止件 231-滑动板
232-钩状件 300-芯体锁止件 310-滑移手柄
320-芯体锁止凸起 330-芯体限位配合件 331-本体部
332-卡接部 340-芯体锁止弹性件 400-端子防护件
410-端子防护孔 420-移动手柄
500-公插件 510-第一卡接件 600-插件锁止件
610-锁止弹片 611-弹片本体 612-插件锁止凸起
613-锁止判断件 620-锁止连接件 621-第二安装孔
630-锁止导向块 631-T形导滑槽 640-限位筒
650-插件锁止限位件 660-插件锁止复位件 800-密封块
810-密封连接件 820-密封对接槽 900-后盖
910-L形凸台 920-盖卡接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至图2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线束插件,包括母插件100、端子锁止件200、芯体锁止件300、公插件500和插件锁止件600;母插件100包括密封圈150、内芯体120、插件端子130和外壳体140,密封圈150套设于内芯体120上,内芯体120上设置有穿孔121,插件端子130通过穿孔121插接于内芯体120中;内芯体120插接于外壳体140中;端子锁止件200用于将插件端子130锁止于内芯体120中;芯体锁止件300用于将内芯体120锁止于外壳体140中;公插件500插接于母插件100中,插件锁止件600用于将公插件500锁止于外壳体140上;且插件锁止件600和芯体锁止件300分别设置于外壳体140相对的两个外侧壁上。
该实施例中,将母插件100设置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内芯体120和外壳体140,从而确保密封圈150在无遮挡的条件下进行安装,密封圈150安装在内芯体120上之后,再将内芯体120插接于外壳体140中;同时还使用端子锁止件200、芯体锁止件300和插件锁止件600分别将插件端子130、内芯体120和公插件500进行锁止,增加了密封圈150的安装便利性的同时,确保线束插件的结构稳定性,避免了插接不牢靠带来的安全隐患。并且外壳体140可以插接不同穿孔121数量的内芯体120,提高通用性;同时将内芯体120可靠锁止在外壳体140上,增加结构稳定性.
请参考图2,为便于安装密封圈150,内芯体120上设置有环形凹槽123,密封圈150固定套设于环形凹槽123中。上述环形凹槽123一方面便于安装密封圈150,另一方面还能对密封圈150进行限位。
优选地,环形凹槽123的底壁上设置有密封卡接槽1231,密封圈150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卡接条151;密封卡接条151固定卡接于密封卡接槽1231中。密封卡接条151与密封卡接槽1231相配合,实现密封圈150的牢靠固定,有效保证安装位置的准确,且有效防止密封圈150的攒动。
具体地,插件端子130通过以下结构进行锁止:
请参考图7,插件端子130上设置有锁紧槽131,插件本体上设置有穿孔121和露槽122,插件端子130通过穿孔121插设于插件本体中,且锁紧槽131通过露槽122暴露在插件本体的外侧;请参考图3至图6,以及图12至图13,线束插件还包括端子锁止件200,端子锁止件200包括压盖210;压盖210的一端与插件本体远离开口的一端旋转连接,压盖210的另一端穿过露槽122与锁紧槽131连接,以将插件端子130锁止。
安装时,先将压盖210打开,使得露槽122露出,此时,锁紧槽131正对露槽122,也即从外壳体140的外侧能够看见锁紧槽131;然后将压盖210闭合,也即将压盖210旋转至与锁紧槽131接触并锁紧插件端子130。
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端子锁止件200将插件端子130锁止在穿孔121中,从而增加了固定可靠性,提高了汽车电器安全系数。
进一步地,端子锁止件200还包括端子锁止复位件220和盖锁止件230;露槽122的一侧壁上设置有锁止安装孔1221,盖锁止件230和端子锁止复位件220均设置于锁止安装孔1221中;端子锁止复位件220用于向盖锁止件230施加朝向压盖210的力,以使盖锁止件230顶紧压盖210。
具体地,该锁止安装孔1221包括卡接段和活动段,卡接段与活动段相通,并且卡接段的宽度大于活动段的宽度;请参考图12,而盖锁止件230包括滑动板231和两个钩状件232,两个钩状件232与滑动板231的一端的两侧固定连接,并且两个钩状件232的钩状部分分别延伸至滑动板231的外侧;也即两个钩状件232的钩状部分之间的宽度大于滑动板231的宽度。优选地,为了便于安装,两个钩状件232均具有一定的弹性。
使用时,将两个钩状件232安装于锁止安装孔1221的卡接段中,并且两个钩状件232可以卡接在卡接段与活动段之间的台阶面上,而滑动板231则安装于锁止安装孔1221的活动段中。
优选地,请参考图13,该端子锁止复位件220为弹簧,该弹簧的一端顶在卡接段的侧壁上,弹簧的另一端顶在滑动板231上,并且弹簧位于两个钩状件232之间。
那么,当需要打开压盖210时,弹簧被压缩,盖锁止件230向远离压盖210的方向移动,也即向锁止安装孔1221中缩回,此时,压盖210可以轻松打开;当需要锁止压盖210时,弹簧回弹,向盖锁止件230施加朝向压盖210方向的力,使得盖锁止件230向靠近压盖210的方向移动,也即从锁止安装孔1221中伸出,此时,压盖210被盖锁止件230锁定。而两个钩状件232可以卡接在卡阶段与活动段之间的台阶面上,从而实现对盖锁止件230的限位,避免盖锁止件230滑出锁止安装孔1221。
进一步地,压盖210靠近露槽122的一端设置有顶压台211;盖锁止件230顶紧在顶压台211上。此时盖锁止件230可以给压盖210施加朝向向下和向左的力,从而迫使压盖210可靠的卡接在插件端子130的锁止槽中,同时避免盖锁止件230向上脱出露槽122。
具体地,内芯体120通过以下结构进行锁止:
请参考图3至图6,内芯体120上设置有锁止卡槽124;外壳体140上设置有锁止穿槽141;请参考图14至图19,芯体锁止件300包括滑移手柄310和芯体锁止凸起320,芯体锁止凸起320固定连接于滑移手柄310上,芯体锁止凸起320能够穿过锁止穿槽141卡接至锁止卡槽124上;滑移手柄310位于外壳体140的外侧;滑移手柄310用于带动芯体锁止凸起320移动至与锁止卡槽124相卡接或者解除卡接。
可见锁止卡槽124设置在内芯体120的一端面上,并未延伸至内芯体120的两侧;当滑移手柄310带动芯体锁止凸起320移动至卡接于锁止卡槽124中时,内芯体120被锁止;当滑移手柄310带动芯体锁止凸起320移动至锁止卡槽124的范围之外,也即芯体锁止凸起320移动至内芯体120的两侧时,芯体锁止凸起320脱离锁止卡槽124,此时即解除内芯体120的锁止。
进一步地,芯体锁止件300还包括芯体限位配合件330,滑移手柄310和芯体锁止凸起320通过芯体限位配合件330连接;线束插件还包括芯体锁止限位件160,芯体锁止限位件160固定连接于外壳体140的外侧,且紧邻锁止穿槽141,芯体锁止限位件160用于与芯体限位配合件330相配合,以对芯体锁止件300进行限位。
具体地,芯体锁止限位件160包括阻挡件161和两限位导滑件162,两限位导滑件162分别与阻挡件161的两端固定连接,两限位导滑件162分别固设于锁止穿槽141的两侧;阻挡件161固设于锁止穿槽141的一端,两限位导滑件162上均设置有限位导滑槽163。
芯体限位配合件330包括本体部331和两卡接部332,两卡接部332分别与本体部331的一端的两侧固定连接,且两卡接部332均向背离本体部331的方向延伸;芯体锁止凸起320和滑移手柄310分别固设于本体部331的两侧,且两卡接部332与滑移手柄310之间设置有导滑间隙;本体部331滑动设置于两限位导滑件162之间,两卡接部332分别滑动设置于两限位导滑槽163中。
可见芯体锁止凸起320和滑移手柄310分别连接在芯体限位配合件330的两侧,并且滑移手柄310与两卡接部332之间设置有导滑间隙,具体使用时,芯体锁止凸起320穿过锁止穿槽141与锁止卡槽124相配合;芯体限位配合件330与芯体锁止限位件160相互配中,芯体锁止件300移动至解除对内芯体120的锁止位置时,阻挡件161卡接在导滑间隙中,从而避免芯体锁止件300滑出芯体锁止限位件160;而滑移手柄310则位于芯体锁止限位件160远离外壳体140的一侧,从而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操作。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束插件还包括芯体锁止弹性件340,芯体锁止弹性件340设置于外壳体140内,且芯体锁止弹性件340的两端分别与芯体锁止凸起320和外壳体140的内侧壁相连。优选地,芯体锁止弹性件340为弹簧。
请参考图18和图19,芯体锁止凸起320移动至解除对内芯体120的锁止的位置时,弹簧被压缩;内芯体120完成安装或者完成拆卸之后,撤回对芯体锁止件300施加的力,则弹簧回弹,带动芯体锁止件300自动回到锁止位置,从而增加操作便利性。
具体地,公插件500通过以下结构进行锁止:
请参考图20至图24,公插件500上设置有第一卡接件510。
母插件100包括插件本体和第二卡接件170,第二卡接件170固定连接于插件本体的一端;第二卡接件170包括卡接壳体171和卡接弹片1721,卡接壳体171与插件本体固定连接,卡接弹片1721固设于卡接壳体171的内部;卡接壳体171和卡接弹片1721之间设置有卡接间隙173。
请参考图20和图21,插件锁止件600包括锁止弹片610,锁止弹片610插接于卡接间隙173中,且锁止弹片610对卡接弹片1721进行一次锁止;锁止导向块630与锁止弹片610靠近卡接弹片1721的一侧固定连接,锁止导向块630上设置有T形导滑槽631;插件本体上设置有T形凸台1722,T形凸台1722沿锁止弹片610的移动方向延伸至卡接间隙173中;锁止弹片610插接于卡接间隙173中时,T形凸台1722沿着T形导滑槽631滑动。该结构可以对插件锁止件600的移动进行导向,保证插件锁止件600运行平稳。
公插件500插接于母插件100上时,第一卡接件510顶抵锁止弹片610,以解除一次锁止,同时第一卡接件510与卡接弹片1721卡接固定;插件锁止复位件660用于使得锁止弹片610对卡接弹片1721进行二次锁止。
优选地,该插件锁止复位件660为弹簧,一次锁止时,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公插件500插接于母插件100中时,弹簧回弹,带动锁止弹片610进行二次锁止。
本发明实施例中,公插件500与母插件100通过第一卡接件510和第二卡接件170相互固定卡接,具体为第一卡接件510和卡接弹片1721固定卡接;在公插件500未与母插件100插接时,锁止弹片610将卡接弹片1721进行锁止,避免公插件500插接进来时,卡接弹片1721发生移位,从而导致第一卡接件510未能插接至卡接弹片1721上。
而一次锁止具体通过以下结构实现:
请参考图22,卡接弹片1721上设置有第一卡接孔;锁止弹片610包括弹片本体611和插件锁止凸起612,弹片本体611与卡接壳体171固定连接,插件锁止凸起612固定连接于弹片本体611的一端,且朝向卡接弹片1721延伸;插件锁止凸起612固定卡接于第一卡接孔中,以使得锁止弹片610对卡接弹片1721进行一次锁止;而当第一卡接件510顶抵锁止弹片610时,插件锁止凸起612脱离第一卡接孔,以解除一次锁止。
可见,锁止弹片610的一端向下倾斜一定角度,并且上述插件锁止凸起612固设在该端,从而使得锁止弹片610插接于卡接间隙173中时,插件锁止凸起612可以顺利的卡接于该第一卡接孔中。
为了增加一次锁紧的效果,锁止弹片610还包括锁止判断件613,锁止判断件613固定连接于弹片本体611远离插件锁止凸起612的一端,且插件锁止凸起612朝向远离卡接弹片1721的方向延伸;卡接壳体171朝向卡接弹片1721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壁;插件锁止凸起612固定卡接于第一卡接孔中时,锁止判断件613顶抵在限位壁上。
优选地,上述限位壁为倾斜壁面,并且限位壁朝向靠近第一卡接孔的方向倾斜,限位壁与锁止判断件613相配合,可以阻挡锁止弹片610向左移动(也即阻挡插件锁止复位件660带动锁止弹片610向左移动),避免插件锁止凸起612从第一卡接孔中脱离,增加一次锁紧的效果。
而二次锁止具体通过以下结构实现:
请参考图23,卡接壳体171靠近第一卡接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接孔1711;插件锁止复位件660用于使得插件锁止凸起612固定卡接于第二卡接孔1711中,以使得锁止弹片610对卡接弹片1721进行二次锁止。
第二卡接孔1711位于第一卡接孔的左侧,一次锁止时,插件锁止凸起612固定卡接于第一卡接孔中,公插件500插接于母插件100上时,第一卡接件510随着公插件500向右移动,并且接触并挤压插件锁止凸起612,使得插件锁止凸起612向上移动脱离第一卡接孔,锁止判断件613向下移动脱落限位壁,插件锁止复位件660向锁止弹片610施加向左的作用力,从而使得锁止弹片610向左移动,直至插件锁止凸起612卡接于第二卡接孔1711中;此时第一卡接件510固定卡接于第一卡接孔中,插件锁止凸起612固定卡接于第二卡接孔1711中,并且锁止弹片610朝向卡接弹片1721施加向下的作用力,避免卡接弹片1721上下运动,以使第一卡接件510可靠的固定在第一卡接孔中,防止公插件500与母插件100分离。
公插件500插接于母插件100中时,一次锁止自动解除,插件锁止复位件660自动推动锁止弹片610实现二次锁止,无需手动操作,增加了装配效率,提高了装配便利性,能够有效防止操作人员遗忘二次锁止,增加安全系数。
二次锁止之后,插件锁止复位件660始终对锁止弹片610施加朝左的作用力,保证锁止弹片610始终处于对插接弹片的锁止状态,进一步避免公插件500与母插件100分离,提高卡接可靠性。
需要拆卸公插件500时,给锁止弹片610的右端施加向右和水平向上的作用力,利用杠杆原理,此时,锁止弹片610的左端向右同时向上移动,使得插件锁止凸起612脱离第二卡接孔1711,从而可以解除锁止弹片610对卡接弹片1721的二次锁止;随后插件锁止凸起612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向下施力,从而将第一卡接件510顶出第一卡接孔,公插件500可以从母插件100中轻松拔出。
优选地,插件锁止件600还包括插件锁止限位件650,插件锁止限位件650固定连接于锁止弹片610背离锁止导向块630的一侧;第二卡接件170还包括锁止限位配合件174,锁止限位配合件174与卡接弹片1721固定连接;锁止弹片610插接于卡接间隙173中时,锁止限位配合件174与插件锁止限位件650相配合,对锁止弹片610进行限位。
锁止弹片610插接于卡接间隙173中时,锁止限位配合件174与插件锁止限位件650相配合,可以对锁止弹片610进行上下方向的限位,避免锁止弹片610上下窜动,导致锁止弹片610不能对卡接弹片1721进行锁止。
优选地,锁止限位配合件174与卡接壳体171之间设置有判断间隙175;锁止弹片610还包括锁止判断件613,锁止判断件613固定连接于弹片本体611靠近卡接间隙173的入口的一端,且锁止判断件613朝向远离卡接弹片1721的方向延伸;锁止弹片610对卡接弹片1721进行一次锁止时,锁止判断件613从判断间隙175中移动至卡接壳体171中。
也即可以通过锁止判断件613是否还位于判断间隙175中,判断公插件500和母插件100是否卡接到位,如果锁止判断件613还处于判断间隙175中,则说明还处于一次锁止状态,若公插件500已经卡接到位,则插件锁止件600向卡接壳体171内部移动,带动锁止判断件613从判断间隙175中移动至卡接壳体171内部,此时可以判断公插件500与母插件100卡接到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该判断间隙175裸露在线束插件外的外部,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观察该锁止判断件613的位置进行判断。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母插件100还包括施压件180,施压件180固定连接于插件本体远离第二卡接件170的一端;施压件180与第二卡接件170之间设置有锁止空位182;插件锁止件600还包括锁止连接件620,锁止连接件620与锁止弹片610固定连接;锁止弹片610插接于卡接间隙173中时,锁止连接件620位于锁止空位182中;插件锁止复位件660的两端分别与施压件180和锁止连接件620相连。
该锁止连接件620可以用于连接插件锁止复位件660,用户在解除二次锁止时,也可以通过把持锁止连接件620来进行操作,增加操作便利性。
进一步地,施压件18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施压件180上均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81;锁止连接件620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安装孔621;插件锁止复位件66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插件锁止复位件660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安装孔181相连,两个插件锁止复位件660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安装孔621相连。
两个插件锁止复位件660分别设置在插件锁止件600的两侧,从而使得插件锁止件600的两侧受力平衡,更加有利于提高插件锁止件600的运行平稳性。
优选地,插件锁止件600还包括两限位筒640,两限位筒640的一端均与锁止连接件620固定连接,两限位筒640的另一端均向背离锁止弹片610的方向延伸;施压件180的数量为两个,施压件180的形状为圆筒形;锁止弹片610对卡接弹片1721进行一次锁止时,两限位筒640分别部分套设于两施压件180上。该限位筒640沿着施压件180的外周移动,起到导向作用。
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4,增加了端子防护件400,端子防护件400上设置有端子防护孔410;内芯体120的一端设置有端子防护槽126,端子防护件400设置于端子防护槽126中,端子防护件400能够在端子防护槽126中滑动,以使端子防护孔410与穿孔121对齐或者错开。
当需要使用该穿孔121时,移动端子防护件400,使得端子防护孔410与穿孔121对齐;相反地,当不需要使用穿孔121时,移动端子防护件400,使得端子防护孔410与穿孔121错开,从而将该穿孔121遮挡,避免灰尘等异物进入穿孔121中。
优选地,端子防护件400上设置有移动手柄420,在压盖210上还设有移动槽212,移动手柄420安装于该移动槽212中,移动手柄420能够带动端子防护件400在端子防护槽126中滑动。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该移动手柄420操作端子防护件400移动,增加操作便利性。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移动手柄420略伸出端子防护槽126的外侧,从而便于操作人员使用。
进一步地,在又一优选实施例中,插件端子130上设置有密封堵132进行密封,该密封堵132为一级密封,为了增加密封效果,请参考图25,增加了还包括密封块800,外壳体140远离内芯体120的插入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密封腔142;密封块800固定设置于密封腔142中;密封块800固定设置于密封腔142中;密封块800上设置有两密封对接槽820,两密封对接槽820分别与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对接。该密封块800为二级密封,双级密封结构,增加了密封强度。
优选地,密封块800上固设有密封连接件810;密封块800通过密封连接件810与内芯体120和外壳体140固定连接。该密封连接件810为锥形凸台,在内芯体12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25,在外壳体140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144,内芯体120正确插接于外壳体140中时,第一连接孔125和第二连接孔144组成一个完整的安装孔,密封块800安装于密封腔142中时,密封连接件810连接于该安装孔中,从而对密封块800进行定位。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6,增加了后盖900,后盖900固定连接于外壳体140远离内芯体120的插入方向的一端,后盖900用于封闭外壳体140的开口。该后盖900用于封闭开口,增加结构稳定性和强度,以及增加密封性能。
优选地,在外壳体140上还设置有盖卡接槽145,在后盖900上固定连接有盖卡接凸起920,该盖卡接凸起920固定卡接于盖卡接槽145中。通过盖卡接凸起920将后盖900固定在外壳体140上。
上述后盖900与外壳体140通过以下方式相连,后盖900上设置有L形凸台910,外壳体140的开口处设置有T形槽143,后盖900和外壳体140通过L形凸台910和T形槽143固定连接。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线束插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母插件、端子锁止件、芯体锁止件、公插件和插件锁止件;
所述母插件包括密封圈、内芯体、插件端子和外壳体,所述密封圈套设于所述内芯体上,所述内芯体上设置有穿孔,所述插件端子通过所述穿孔插接于所述内芯体中;所述内芯体插接于所述外壳体中;
所述端子锁止件用于将所述插件端子锁止于所述内芯体中;所述芯体锁止件用于将所述内芯体锁止于所述外壳体中;
所述公插件插接于所述母插件中,所述插件锁止件用于将所述公插件锁止于所述外壳体上;
且所述插件锁止件和所述芯体锁止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外壳体相对的两个外侧壁上;
所述插件端子上设置有锁紧槽,所述内芯体上还设置有露槽;所述锁紧槽通过所述露槽暴露在所述内芯体的外侧;
所述端子锁止件包括压盖、端子锁止复位件和盖锁止件;所述压盖的一端与所述内芯体的一端旋转连接,所述压盖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露槽与所述锁紧槽连接,以将所述插件端子锁止;
所述露槽的一侧壁上设置有锁止安装孔,所述盖锁止件和所述端子锁止复位件均设置于所述锁止安装孔中;
所述端子锁止复位件用于向所述盖锁止件施加朝向所述压盖的力,以使盖锁止件顶紧所述压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体上设置有锁止卡槽;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锁止穿槽;
所述芯体锁止件包括滑移手柄和芯体锁止凸起,所述芯体锁止凸起固定连接于所述滑移手柄上,所述芯体锁止凸起能够穿过所述锁止穿槽卡接至所述锁止卡槽上;
所述滑移手柄位于所述外壳体的外侧;所述滑移手柄用于带动所述芯体锁止凸起移动至与所述锁止卡槽相卡接或者解除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锁止件还包括芯体限位配合件、芯体锁止弹性件和插件锁止限位件,所述滑移手柄和所述芯体锁止凸起通过所述芯体限位配合件连接;
所述插件锁止限位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体的外侧,且紧邻所述锁止穿槽;所述插件锁止限位件包括阻挡件和两限位导滑件,两所述限位导滑件分别与所述阻挡件的两端固定连接,两所述限位导滑件分别固设于所述锁止穿槽的两侧,所述阻挡件固设于所述锁止穿槽的一端;两所述限位导滑件上均设置有限位导滑槽;
所述芯体限位配合件包括本体部和两卡接部,两所述卡接部分别与所述本体部的一端的两侧固定连接,且两所述卡接部均向背离所述本体部的方向延伸;所述芯体锁止凸起和所述滑移手柄分别固设于所述本体部的两侧,且两所述卡接部与所述滑移手柄之间设置有导滑间隙;
所述本体部滑动设置于两所述限位导滑件之间,两所述卡接部分别滑动设置于两所述限位导滑槽中;
所述芯体锁止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且所述芯体锁止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芯体锁止凸起和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插件上设置有第一卡接件;
所述母插件还包括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二卡接件包括卡接壳体和卡接弹片,所述卡接壳体与所述插件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卡接弹片固设于所述卡接壳体的内部;所述卡接壳体和所述卡接弹片之间设置有卡接间隙;
所述插件锁止件包括锁止弹片和插件锁止复位件,所述锁止弹片插接于所述卡接间隙中,且所述锁止弹片对所述卡接弹片进行一次锁止;
所述公插件插接于所述母插件上时,所述第一卡接件顶抵所述锁止弹片,以解除所述一次锁止,同时所述第一卡接件与所述卡接弹片卡接固定;所述插件锁止复位件用于使得所述锁止弹片对所述卡接弹片进行二次锁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件锁止件还包括锁止限位件,所述锁止限位件固定连接于所述锁止弹片背离所述锁止导向块的一侧;
所述第二卡接件还包括锁止限位配合件,所述锁止限位配合件与所述卡接弹片固定连接;且所述锁止限位配合件位于所述卡接壳体的外部;
所述锁止弹片插接于所述卡接间隙中时,所述锁止限位配合件与所述锁止限位件相配合,对所述锁止弹片进行限位;
所述锁止限位配合件与所述卡接壳体之间设置有判断间隙;
所述锁止弹片还包括锁止判断件,所述锁止判断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弹片本体靠近所述卡接间隙的入口的一端,且所述锁止判断件朝向远离所述卡接弹片的方向延伸;
所述锁止弹片对所述卡接弹片进行一次锁止时,所述锁止判断件从所述判断间隙中移动至所述卡接壳体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束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插件还包括施压件,所述施压件固定连接于所述插件本体远离所述第二卡接件的一端;所述施压件与所述第二卡接件之间设置有锁止空位;
所述插件锁止件还包括锁止连接件,所述锁止连接件与所述锁止弹片固定连接;所述锁止弹片插接于所述卡接间隙中时,所述锁止连接件位于所述锁止空位中;
所述插件锁止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施压件和所述锁止连接件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插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子防护件,所述端子防护件上设置有端子防护孔;
所述内芯体的一端设置有端子防护槽,所述端子防护件设置于所述端子防护槽中,所述端子防护件能够在所述端子防护槽中滑动,以使所述端子防护孔与所述穿孔对齐或者错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插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块,所述外壳体远离所述内芯体的插入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密封腔;所述密封块固定设置于所述密封腔中;
所述密封块上设置有两密封对接槽,两所述密封对接槽分别与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对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插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盖,所述后盖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体远离所述内芯体的插入方向的一端,所述后盖用于封闭所述外壳体的开口。
CN201810700619.1A 2018-06-29 2018-06-29 线束插件 Active CN1088997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00619.1A CN108899713B (zh) 2018-06-29 2018-06-29 线束插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00619.1A CN108899713B (zh) 2018-06-29 2018-06-29 线束插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99713A CN108899713A (zh) 2018-11-27
CN108899713B true CN108899713B (zh) 2019-05-28

Family

ID=64347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00619.1A Active CN108899713B (zh) 2018-06-29 2018-06-29 线束插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997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32406B2 (ja) * 2019-06-25 2023-03-03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44011A (ja) * 2000-02-28 2001-09-07 Ryosei Electro-Circuit Systems Ltd 電気コネクタ
CN205385156U (zh) * 2016-03-02 2016-07-13 南京留吾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接插组件
CN107240810B (zh) * 2017-06-29 2019-03-26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防水功能的汽车线束插件
CN107264439B (zh) * 2017-06-29 2019-06-28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便于检修的汽车线束插件
CN107444303A (zh) * 2017-07-13 2017-12-08 合肥创智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线束插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99713A (zh) 2018-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29305B2 (en) Electrical pin-and-socket connector for vehicle retention systems
US7214101B1 (en) Electrical socket with dependent shutter
US1049093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ssist lever
CN107408783B (zh) 连接器
KR20010084128A (ko) 콘센트
JP4934141B2 (ja) 接続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ためのスクイブコネクタ
CN108899713B (zh) 线束插件
KR20150084004A (ko) 자동 이차 로크를 갖는 커넥터 조립체
US11670887B2 (en) Protection cover device for socket and socket
JPH07192800A (ja) 端子位置保証機構を有する電気コネクタ
CN115699471A (zh) 具有可旋转位置保险的连接组件和连接器
CN108528367A (zh) 线束插件
JP4588206B2 (ja) 電気機器と接続コードとの接続構造
CN217158838U (zh) 一种连接器
CN108879211B (zh) 汽车线束插件
US6402540B1 (en) Scoop-proof plug connector system
CN109546444A (zh) 汽车线束插件
JPH08273748A (ja) 取付保持具を有する電気コネクタ
EP0971454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ctuating device
CN108879164B (zh) 汽车线束插件
CN109546438B (zh) 汽车线束插件
JP3744429B2 (ja) 防水栓組付機能付コネクタ検査装置
CN109586094B (zh) 汽车线束插件
JP4523403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08539463B (zh) 线束插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0601 No. 99 Ziyun Road, Hef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30601 No. 669 Shixin Road, Taohua Industrial Park,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