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95858B - 一种锅炉定排扩容器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及回收利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锅炉定排扩容器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及回收利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95858B
CN108895858B CN201810717573.4A CN201810717573A CN108895858B CN 108895858 B CN108895858 B CN 108895858B CN 201810717573 A CN201810717573 A CN 201810717573A CN 108895858 B CN108895858 B CN 1088958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water
valve
steam
exhaust st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1757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95858A (zh
Inventor
宁玉琴
孙少鹏
朱斌帅
曹荣
邓华
王晓霞
胡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uadian Energ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uadian Ener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uadian Energ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uadian Ener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1757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958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958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958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958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958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C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WITHOUT CHEMICAL INTERACTION
    • F28C3/00Other direct-contact heat-exchange apparatus
    • F28C3/06Other direct-contact heat-exchange apparatus the heat-exchange media being a liquid and a gas or vapour
    • F28C3/08Other direct-contact heat-exchange apparatus the heat-exchange media being a liquid and a gas or vapour with change of state, e.g. absorption, evaporation, condens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DPREHEATING, OR ACCUMULATING PREHEATED, FEED-WATER FOR STEAM GENERATION; FEED-WATER SUPPLY FOR STEAM GENERATION; CONTROLLING WATER LEVEL FOR STEAM GENERATION;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OMOTING WATER CIRCULATION WITHIN STEAM BOILERS
    • F22D1/00Feed-water heaters, i.e. economisers or like preheaters
    • F22D1/32Feed-water heaters, i.e. economisers or like preheaters arranged to be heated by steam, e.g. bled from turbines
    • F22D1/325Schematic arrangements or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1/0001Recuperative heat exchangers
    • F28D21/0014Recuperative heat exchangers the heat being recuperated from waste air or from vap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7/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apparatu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6Heat recovery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ntrol Of Steam Boilers And Waste-Gas Boi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定排扩容器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及回收利用方法,主要用于定排扩容器乏汽余热回收。本发明中三号管道的一端与定排扩容器的出口连通,三号管道的另一端与六号管道的一端连通,六号管道的另一端和七号管道的一端均与四号管道连通,原排放阀安装在三号管道上,排放阀安装在六号管道上,排空阀安装在七号管道上,四号管道的一端与三号管道连通,四号管道的另一端和五号管道的一端均与汽液混合器的入口连通,汽侧闸阀和汽侧止回阀均安装在四号管道上,水侧闸阀和水侧电动调节阀均安装在五号管道上,汽液混合器的出口与集液分离罐的入口连通。定排乏汽余热回收可以有效回收余热和乏汽,到能节能、节水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锅炉定排扩容器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及回收利用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定排扩容器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及回收利用方法,主要用于定排扩容器乏汽余热回收。
背景技术
定期排污扩容器主要是将锅炉的定期污水降压扩容,定期排污水在较低压力下发生二次沸腾,得到一部分二次蒸汽,同时使排污水降温;二次蒸汽与排污水在定期排污扩容器内进行分离,分离出的蒸汽从上部的出口排出,排污水从下部的污水口排入地沟。目前,大多数电厂定排扩容器的二次蒸汽都是直接排入大气,在冬季,定排扩容器排空管直排大气,造成品质合格的闪蒸汽大量浪费,不利于节能、环保;冬季室外气温低,闪蒸汽在定排扩容器排空管外凝结变形,影响周边设备的安全;定排扩容后排出疏水直接排放到定排水箱,疏水温度较高,在定排扩容器水箱内再次扩容、闪蒸,闪蒸汽从定排扩容器水池的水泥盖密封不严的地方露出,影响周围的环境;导致锅炉房环境质量差;由于从定排扩容器排向大气的蒸汽具有较高的热值,造成了能源的极大浪费,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难题。
定排扩容器乏汽直接排入大气,不仅造成品质合格的蒸汽浪费,也造成了余热的浪费,在冬天,闪蒸汽在定排扩容器排空管外凝结变形,还将影响周边设备的安全。针对定排扩容器乏汽浪费的情况,国内外出现了不少解决方法,例如公开号为CN206094989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连定排乏汽收能装置,包括壳体和换热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换热器,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口,壳体的另一侧从上至下设置有出水口和进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换热器的一端相连接,进水口与换热器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冷凝水出口。该装置乏汽收能装置采用若干个蛇形盘管串联组成,属于间壁式换热,传热系数较直接换热更低,若为了保证乏汽回收份额,需要设计足够大的换热器面积,设备成本较高;而且水在蛇形管内流动,造成水侧阻力增大,需要额外增加水泵电耗,不利于节能。
有鉴于此公开号为CN201811202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电站锅炉定排乏汽回收装置,由回收罐内设置淋水器,回收罐顶端装置抽吸泵,除盐水管道上连接隔离阀和电动调节阀与截止阀,除盐水管道一端与抽吸泵和淋水器连通,除盐水管道另一端与除盐水罐连通,疏水泵的两侧连接疏水泵后隔离阀和疏水泵前隔离阀,疏水泵与疏水管连通,定排罐顶部分别设置防爆板和隔离阀与安全阀及排汽管,定排罐底部分别连接排污阀和疏水电动阀。该装置主要依靠抽吸泵的抽力将定排扩容器乏汽抽吸至回收罐内,除盐水通过喷淋装置与下方的乏汽混合并交换热量,实现乏汽余热回收,然后回收罐的体积限制了除盐水与乏汽的接触范围和接触时间,从而限制了乏汽及其热量的回收程度,必定还会存在部分乏汽及其热量无法回收而浪费。
综上所述,定排乏汽余热回收可以有效回收余热和乏汽,到能节能、节水的目的。但是,只有合理设计回收系统和方法,才能有效降低回收设备成本,最大程度地回收余热和乏汽,并保证回收液的品质,真真正正为电厂创造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系统简易、调节方便的锅炉定排扩容器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及回收利用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锅炉定排扩容器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结构特点在于:包括定排扩容器、控制终端、集液分离罐、排污阀、泵前阀、水泵、泵后阀、泵止回阀、原排放阀、汽侧闸阀、排放阀、排空阀、汽侧止回阀、汽液混合器、水侧电动调节阀、水侧闸阀、液位计、一号管道、二号管道、三号管道、四号管道、五号管道、六号管道、七号管道、八号管道、一号导线、二号导线、三号导线和四号导线;所述三号管道的一端与定排扩容器的出口连通,所述三号管道的另一端与六号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六号管道的另一端和七号管道的一端均与四号管道连通,所述原排放阀安装在三号管道上,所述排放阀安装在六号管道上,所述排空阀安装在七号管道上,所述四号管道的一端与三号管道连通,所述四号管道的另一端和五号管道的一端均与汽液混合器的入口连通,所述汽侧闸阀和汽侧止回阀均安装在四号管道上,所述水侧闸阀和水侧电动调节阀均安装在五号管道上,所述汽液混合器的出口与集液分离罐的入口连通,所述集液分离罐的出口与二号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一号管道的一端和八号管道的一端均与二号管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排污阀安装在一号管道上,所述泵前阀、水泵、泵后阀和泵止回阀均安装在八号管道上,所述液位计位于集液分离罐内,所述一号导线的一端、二号导线的一端、三号导线的一端和四号导线的一端均与控制终端连接,所述一号导线的另一端与水泵连接,所述二号导线的另一端与液位计连接,所述三号导线的另一端与水侧电动调节阀连接,所述四号导线的另一端与排放阀连接。定排乏汽余热回收可以有效回收余热和乏汽,到能节能、节水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四号管道的一端与定排扩容器和原排放阀之间的三号管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汽侧闸阀和汽侧止回阀沿乏汽的流动方向安装在四号管道上。
进一步地,所述六号管道的另一端和七号管道的一端均与汽侧闸阀和汽侧止回阀之间的四号管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水侧闸阀和水侧电动调节阀沿生活热水的流动方向安装在五号管道上。
进一步地,所述泵前阀、水泵、泵后阀和泵止回阀沿混合液体的流动方向安装在八号管道上。
进一步地,所述六号管道的另一端和七号管道的一端沿着乏汽的流动方向设置在四号管道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锅炉定排扩容器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回收利用方法,其特点在于:所述回收利用方法如下:通过定排扩容器对空排放乏汽及其汽化潜热,回收的热量用来加热生活热水、凝结水或者厂用补水;冷水从喷嘴进入接收室后产生负压,从而抽吸低压乏汽,两者在混合室中充分混合,乏汽将热量传递给冷水,实现乏汽及其余热的全部回收;集液分离罐的顶端通过排气管与大气相连通,乏汽冷凝液和被加热的热水经汽液混合器充分换热混合后盛装在集液分离罐内,集液分离罐内不凝气体由排汽管排向大气,混合液则由二号管道和八号管道输送至需要用热水的地方,污水从一号管道排出,通过集液分离罐有效保证混合液品质;控制终端根据混合后热水温度,调节水侧电动调节阀的开度,根据集液分离罐中液位计显示的液位高度调节排放阀的开度,并同步按比例调节水侧电动调节阀的开度,水泵采用变频水泵,根据集液分离罐中的液位进行变频调节。
进一步地,回收的乏汽温度为125℃、压力为0.2MPa,将热水加热至80℃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管道为排污管道;所述汽液混合器采用喷射式,其构成部件为文丘里管;所述集液分离罐为一个常压容器罐。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喷射式汽液混合器,可以保证定排乏汽和水充分混合换热,实现乏汽的全部回收。
2、本发明通过喷射式汽液混合器和常压集液分离罐实现乏汽及其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简单,易于操作,有效降低了回收设备成本,最大程度地回收余热和乏汽,并保证回收液的品质,真真正正为电厂创造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锅炉定排扩容器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排扩容器、2-控制终端、3-集液分离罐、4-排污阀、5-泵前阀、6-水泵、7-泵后阀、8-泵止回阀、9-原排放阀、10-汽侧闸阀、11-排放阀、12-排空阀、13-汽侧止回阀、14-汽液混合器、15-水侧电动调节阀、16-水侧闸阀、17-液位计、181-一号管道、182-二号管道、183-三号管道、184-四号管道、185-五号管道、186-六号管道、187-七号管道、188-八号管道、191-一号导线、192-二号导线、193-三号导线、194-四号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所示,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若用引用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施例中的锅炉定排扩容器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定排扩容器1、控制终端2、集液分离罐3、排污阀4、泵前阀5、水泵6、泵后阀7、泵止回阀8、原排放阀9、汽侧闸阀10、排放阀11、排空阀12、汽侧止回阀13、汽液混合器14、水侧电动调节阀15、水侧闸阀16、液位计17、一号管道181、二号管道182、三号管道183、四号管道184、五号管道185、六号管道186、七号管道187、八号管道188、一号导线191、二号导线192、三号导线193和四号导线194。
本实施例中的三号管道183的一端与定排扩容器1的出口连通,三号管道183的另一端与六号管道186的一端连通,六号管道186的另一端和七号管道187的一端均与四号管道184连通,也就是说六号管道186的另一端和七号管道187的一端均与汽侧闸阀10和汽侧止回阀13之间的四号管道184连通,六号管道186的另一端和七号管道187的一端沿着乏汽的流动方向设置在四号管道184上;原排放阀9安装在三号管道183上,排放阀11安装在六号管道186上,排空阀12安装在七号管道187上,四号管道184的一端与三号管道183连通,也就是说四号管道184的一端与定排扩容器1和原排放阀9之间的三号管道183连通;四号管道184的另一端和五号管道185的一端均与汽液混合器14的入口连通,汽侧闸阀10和汽侧止回阀13均安装在四号管道184上,也就是说汽侧闸阀10和汽侧止回阀13沿乏汽的流动方向安装在四号管道184上;水侧闸阀16和水侧电动调节阀15均安装在五号管道185上,也就是说水侧闸阀16和水侧电动调节阀15沿生活热水的流动方向安装在五号管道185上;汽液混合器14的出口与集液分离罐3的入口连通,集液分离罐3的出口与二号管道182的一端连通,一号管道181的一端和八号管道188的一端均与二号管道182的另一端连通,排污阀4安装在一号管道181上,泵前阀5、水泵6、泵后阀7和泵止回阀8均安装在八号管道188上,也就是说泵前阀5、水泵6、泵后阀7和泵止回阀8沿混合液体的流动方向安装在八号管道188上。
本实施例中的液位计17位于集液分离罐3内,一号导线191的一端、二号导线192的一端、三号导线193的一端和四号导线194的一端均与控制终端2连接,一号导线191的另一端与水泵6连接,二号导线192的另一端与液位计17连接,三号导线193的另一端与水侧电动调节阀15连接,四号导线194的另一端与排放阀11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锅炉定排扩容器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回收利用方法,如下:
通过定排扩容器1对空排放乏汽及其汽化潜热,回收的热量用来加热生活热水、凝结水或者厂用补水均可,回收的乏汽温度约为125℃、压力为约0.2MPa,将热水加热至80℃以上。
汽液混合器14采用喷射式,其主要构成部件为文丘里管;冷水从喷嘴进入接收室后产生一定负压,从而抽吸低压乏汽,两者在混合室中充分混合,乏汽将热量传递给冷水,实现乏汽及其余热的全部回收。
集液分离罐3为一个常压容器罐,集液分离罐3的顶端通过排气管与大气相连通,乏汽冷凝液和被加热的热水经汽液混合器14充分换热混合后盛装在集液分离罐3内,集液分离罐3内不凝气体由排汽管排向大气,混合液则由二号管道182和八号管道188输送至需要用热水的地方,污水从一号管道181排出,一号管道181为排污管道,通过集液分离罐3有效保证混合液品质。
控制终端2通过一号导线191、二号导线192、三号导线193和四号导线194分别与水泵6、液位计17、水侧电动调节阀15和排放阀11连接,根据混合后热水温度,调节水侧电动调节阀15的开度,根据集液分离罐3中液位计17显示的液位高度调节排放阀11的开度,并同步按比例调节水侧电动调节阀15的开度,水泵6采用变频水泵,根据集液分离罐3中的液位进行变频调节。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发明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锅炉定排扩容器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定排扩容器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定排扩容器、控制终端、集液分离罐、排污阀、泵前阀、水泵、泵后阀、泵止回阀、原排放阀、汽侧闸阀、排放阀、排空阀、汽侧止回阀、汽液混合器、水侧电动调节阀、水侧闸阀、液位计、一号管道、二号管道、三号管道、四号管道、五号管道、六号管道、七号管道、八号管道、一号导线、二号导线、三号导线和四号导线;所述三号管道的一端与定排扩容器的出口连通,所述三号管道的另一端与六号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六号管道的另一端和七号管道的一端均与四号管道连通,所述原排放阀安装在三号管道上,所述排放阀安装在六号管道上,所述排空阀安装在七号管道上,所述四号管道的一端与三号管道连通,所述四号管道的另一端和五号管道的一端均与汽液混合器的入口连通,所述汽侧闸阀和汽侧止回阀均安装在四号管道上,所述水侧闸阀和水侧电动调节阀均安装在五号管道上,所述汽液混合器的出口与集液分离罐的入口连通,所述集液分离罐的出口与二号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一号管道的一端和八号管道的一端均与二号管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排污阀安装在一号管道上,所述泵前阀、水泵、泵后阀和泵止回阀均安装在八号管道上,所述液位计位于集液分离罐内,所述一号导线的一端、二号导线的一端、三号导线的一端和四号导线的一端均与控制终端连接,所述一号导线的另一端与水泵连接,所述二号导线的另一端与液位计连接,所述三号导线的另一端与水侧电动调节阀连接,所述四号导线的另一端与排放阀连接;
所述回收利用方法,如下:通过定排扩容器对空排放乏汽及其汽化潜热,回收的热量用来加热生活热水、凝结水或者厂用补水;冷水从喷嘴进入接收室后产生负压,从而抽吸低压乏汽,两者在混合室中充分混合,乏汽将热量传递给冷水,实现乏汽及其余热的全部回收;集液分离罐的顶端通过排气管与大气相连通,乏汽冷凝液和被加热的热水经汽液混合器充分换热混合后盛装在集液分离罐内,集液分离罐内不凝气体由排汽管排向大气,混合液则由二号管道和八号管道输送至需要用热水的地方,污水从一号管道排出,通过集液分离罐有效保证混合液品质;控制终端根据混合后热水温度,调节水侧电动调节阀的开度,根据集液分离罐中液位计显示的液位高度调节排放阀的开度,并同步按比例调节水侧电动调节阀的开度,水泵采用变频水泵,根据集液分离罐中的液位进行变频调节,回收的乏汽温度为125℃、压力为0.2MPa,将热水加热至80℃以上,所述一号管道为排污管道;所述汽液混合器采用喷射式,其构成部件为文丘里管;所述集液分离罐为一个常压容器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定排扩容器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号管道的一端与定排扩容器和原排放阀之间的三号管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定排扩容器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汽侧闸阀和汽侧止回阀沿乏汽的流动方向安装在四号管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定排扩容器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六号管道的另一端和七号管道的一端均与汽侧闸阀和汽侧止回阀之间的四号管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定排扩容器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侧闸阀和水侧电动调节阀沿生活热水的流动方向安装在五号管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定排扩容器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前阀、水泵、泵后阀和泵止回阀沿混合液体的流动方向安装在八号管道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定排扩容器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六号管道的另一端和七号管道的一端沿着乏汽的流动方向设置在四号管道上。
CN201810717573.4A 2018-07-03 2018-07-03 一种锅炉定排扩容器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及回收利用方法 Active CN1088958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17573.4A CN108895858B (zh) 2018-07-03 2018-07-03 一种锅炉定排扩容器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及回收利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17573.4A CN108895858B (zh) 2018-07-03 2018-07-03 一种锅炉定排扩容器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及回收利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95858A CN108895858A (zh) 2018-11-27
CN108895858B true CN108895858B (zh) 2024-04-30

Family

ID=64347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17573.4A Active CN108895858B (zh) 2018-07-03 2018-07-03 一种锅炉定排扩容器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及回收利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958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5854A (zh) * 2019-06-27 2019-09-03 上海炳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电厂乏汽引流回收装置
CN110657480A (zh) * 2019-09-30 2020-01-07 王建新 一种换热机组节能器
CN114659088B (zh) * 2022-03-14 2024-02-06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乏汽收能系统和冷却水流量确定方法
CN114659091A (zh) * 2022-04-14 2022-06-24 山东日照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定排乏汽回收机组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11202U (zh) * 2010-09-29 2011-04-27 邵伟 电站锅炉定排乏汽回收装置
CN104089272A (zh) * 2014-06-13 2014-10-08 云南能投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冷凝水除盐水换热混合乏汽回收二级除氧乏汽冷凝装置
CN206113688U (zh) * 2016-10-04 2017-04-19 大连博声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乏汽回收装置
CN206682922U (zh) * 2017-04-20 2017-11-28 上海筠雯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余热热能回收系统
WO2018045707A1 (zh) * 2016-09-06 2018-03-15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电厂余热的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8536645U (zh) * 2018-07-03 2019-02-22 杭州华电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锅炉定排扩容器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11202U (zh) * 2010-09-29 2011-04-27 邵伟 电站锅炉定排乏汽回收装置
CN104089272A (zh) * 2014-06-13 2014-10-08 云南能投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冷凝水除盐水换热混合乏汽回收二级除氧乏汽冷凝装置
WO2018045707A1 (zh) * 2016-09-06 2018-03-15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电厂余热的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6113688U (zh) * 2016-10-04 2017-04-19 大连博声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乏汽回收装置
CN206682922U (zh) * 2017-04-20 2017-11-28 上海筠雯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余热热能回收系统
CN208536645U (zh) * 2018-07-03 2019-02-22 杭州华电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锅炉定排扩容器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95858A (zh) 2018-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95858B (zh) 一种锅炉定排扩容器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及回收利用方法
CN109578974A (zh)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系统及节能锅炉系统
CN102519032A (zh) 排污水节能扩容器
KR100289751B1 (ko) 히트 펌프식 공기조화기
CN201096339Y (zh) 百万等级单列布置的卧式u形管式高压加热器
CN206582830U (zh) 利用除氧器排气余热加热除氧给水的锅炉除氧装置
CN102748963B (zh) 双蒸发冷却压力的闭式水冷却系统
CN105645491A (zh) 水净化系统及工艺
CN209470582U (zh) 一种蒸汽-水的即热式板式换热器机组
CN207080982U (zh) 一种能充分利用低压蒸汽热能的装置
CN209459460U (zh) 一种锅炉排污余热回收系统
CN215411344U (zh) 一种文丘里二次多级相变调节式蒸汽节能器
CN208536645U (zh) 一种锅炉定排扩容器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102537920A (zh) 一种用于水泥行业提高废气利用效率的闪蒸器
CN202371699U (zh) 超临界供热机组二级凝结水泵系统
CN206918978U (zh) 一种纯蒸汽发生器
CN111508624A (zh) 冷却系统
CN211650187U (zh) 一种加湿用节能型蒸汽发生装置
CN219689508U (zh) 一种余热回收型软水箱系统
CN209586454U (zh) 一种热水动力系统
CN109899983A (zh) 一种电采暖蓄热锅炉
CN2713379Y (zh) 新型节能型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
CN218721421U (zh) 一种电站锅炉暖风器疏水管路结构
CN215216197U (zh) 一种用于锅炉的节能装置
CN217330048U (zh) 蒸发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