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94922A - 一种风力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力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94922A
CN108894922A CN201810760033.4A CN201810760033A CN108894922A CN 108894922 A CN108894922 A CN 108894922A CN 201810760033 A CN201810760033 A CN 201810760033A CN 108894922 A CN108894922 A CN 1088949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vel gear
gear
wall
chamber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6003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振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ancheng Fei 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ancheng Fei 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ancheng Fei 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ancheng Fei 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6003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94922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949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9492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9/00Adaptations of wind motor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wind motors with apparatus driven thereby; 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F03D9/10Combinations of wind motors with apparatus storing energy
    • F03D9/11Combinations of wind motors with apparatus storing energy storing electrical energ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8/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y from forces of nature, e.g. sun or wind
    • B60L8/006Converting flow of air into electric energy, e.g. by using wind turb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15/00Transmission of mechanical pow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9/00Adaptations of wind motor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wind motors with apparatus driven thereby; 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F03D9/30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F03D9/32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on moving objects, e.g.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发动机,包括第一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传动装置内的调节装置、设置于调节装置下侧的第一传动装置、设置于所述调节装置后侧的第二传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风能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上的固定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第一移动腔,本装置在利用风力作为动力发动的同时可以进行风力发电,在电力作为动力的同时以风力作为助力,同时还可以发电,在电量储存满的情况下可选择单纯风力作为助力,当电量较低时,可选择风力作为动力的同时进行发电储存电力,也可选择单纯风力发电,这样在不骑行的时候可进行发电储存电力。

Description

一种风力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减排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风力发动机。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中,车辆的使用越来越多,现在电力发动的汽车也越来越多,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资源,但是电动汽车在没电的情况下就会很不方便,使用时间不长而且充电也很麻烦,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相对的会产生风,利用风来当做行驶的助力并能进行一定的发电可以提高汽车的续航能力,所以设计一种可以利用风能助力并发电的一种风力发动机时有必要,本装置在利用风力作为动力发动的同时可以进行风力发电,在电力作为动力的同时以风力作为助力,同时还可以发电,在电量储存满的情况下可选择单纯风力作为助力,当电量较低时,可选择风力作为动力的同时进行发电储存电力,也可选择单纯风力发电,这样在不骑行的时候可进行发电储存电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风力发动机,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风力发动机,包括第一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传动装置内的调节装置、设置于调节装置下侧的第一传动装置、设置于所述调节装置后侧的第二传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风能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上的固定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第一移动腔,所述第一移动腔内左右对称且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移动腔上侧内壁内左右对称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导滑腔,所述第一导滑腔之间的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左右两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滑块上端固定设置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一导滑腔内且螺纹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杆的第一导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旋转柱,所述第一旋转柱内设置有开口相反的伸缩孔,所述伸缩孔上下两侧内壁内对称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移动腔,所述伸缩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上下两侧靠近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对称且固定设置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移动腔内的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旋转轴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风能装置,所述第一旋转柱靠近所述第一电机一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移动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上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一移动腔内的第二旋转柱,所述第二旋转柱下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内,所述第二旋转柱上端固定设置有可啮合于所述第一锥齿轮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旋转柱内上下贯穿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设置有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通孔内壁的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上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一移动腔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上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一通孔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升降腔,所述第一升降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内部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柱的升降块,所述第一升降腔前端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上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螺纹配合连接于所述升降块的前端,所述第一升降腔左侧后端的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推动腔,所述第一推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右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块左侧端面后端的第一推块,所述第一推动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推动腔,所述第二推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推块,所述第二推块的前端与所述第二推动腔的前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推动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移动腔,所述第三移动腔后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三移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上端固定连接于是第二推块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三旋转轴的前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三移动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三旋转轴的后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一传动腔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右侧可啮合的设置有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后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二传动腔上端连通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旋转柱下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二传动腔内并固定连接有第六锥齿轮,所述第二旋转轴下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二传动腔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三直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腔上侧左端的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后侧连通于所述第三移动腔的第一齿轮腔,所述第一齿轮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七锥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左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电能转换装置,所述第七锥齿轮通过转轴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电能转换装置,所述第二传动腔右侧下端的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齿轮腔,所述第二齿轮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左端可啮合于所述第三直齿轮的第四直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腔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三传动腔,所述第四直齿轮上端通过延伸到所述第三传动腔内的转轴固定连接有第八锥齿轮,所述第八锥齿轮右端啮合传动设置有第九锥齿轮,所述第三传动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九锥齿轮右端固定连接有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四通孔内壁且延伸到外界的第四旋转轴,所述第四旋转轴右端固定连接有转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后侧内壁内的第四传动腔,所述第四传动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十锥齿轮,所述第十锥齿轮前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直齿轮,所述第十锥齿轮上端相啮合的设置有第十一锥齿轮,所述第四传动腔上侧内壁内通过通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传动腔,所述第五传动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十一锥齿轮的第十二锥齿轮,所述第十二锥齿轮左端相啮合的设置有第十三锥齿轮,所述第十三锥齿轮前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一移动腔内的第五旋转轴,所述第五旋转轴前端固定连接有第十四锥齿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风能装置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腔左右两侧内壁内并且前后贯穿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左右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内设置有第六传动腔,所述第六传动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十四锥齿轮,所述第十四锥齿轮前端通过延伸到所述通风口内的转轴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第十四锥齿轮右端相啮合的设置有第十五锥齿轮,所述第十五锥齿轮右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前后对称且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前后两端下侧的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内上下贯穿设置有固定孔,通过所述固定孔将本装置固定在车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进行发动时,当选择只做动力时,第一导滑腔启动,进而通过第一螺杆带动第一导滑块向靠近第一电机的方向移动,进而通过第一滑块带动第一锥齿轮向右移动,当第一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相啮合时停止,此时风扇在风的作用下转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第十四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十四锥齿轮与第十五锥齿轮的齿轮啮合带动第十五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旋转轴转动,进而通过第一固定块带动第一旋转柱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三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旋转轴转动,进而通过第三直齿轮与第四直齿轮的齿轮啮合带动第四直齿轮转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第八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九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四旋转轴带动转轮转动,当选择只发电时,第一电机反转,此时第一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脱离啮合,第二电机启动,进而通过第二螺杆带动升降块上升,进而带动第二锥齿轮上升,当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时停止,此时第六锥齿轮与第七锥齿轮相啮合,此时第三直齿轮与第二齿轮腔脱离啮合,此时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六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七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电能转换装置进行发电,当选择既作为动力又发电时,第二电机反转,此时第二旋转柱下降,进而带动第四锥齿轮下降,当第四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时停止,此时第三直齿轮与第二齿轮腔相啮合,此时第四锥齿轮与第十四锥齿轮相啮合,此时第三直齿轮与第四直齿轮相啮合,此时第一推块在升降块的带动下向下移动,进而推动第二推块克服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向前移动,进而带动第二滑块向前移动,进而通过第三旋转轴带动第五锥齿轮和第一直齿轮向前移动,此时第五锥齿轮与第七锥齿轮相啮合,第一直齿轮与第二直齿轮相啮合,此时第一锥齿轮带动第四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十四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五旋转轴带动第十三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十二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十一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十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第二直齿轮转动,进入带动第一直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三旋转轴带动第五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七锥齿轮转动,此时第三直齿轮带动第四直齿轮转动,即实现动力和发电同时进行。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风力发动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方向的部分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风力发动机,包括第一装置主体11、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11传动装置内的调节装置、设置于调节装置下侧的第一传动装置、设置于所述调节装置后侧的第二传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11内的风能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11上的固定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11内的第一移动腔12,所述第一移动腔12内左右对称且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块13,所述第一移动腔12上侧内壁内左右对称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导滑腔91,所述第一导滑腔91之间的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92,所述第一电机92左右两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螺杆100,所述第一滑块13上端固定设置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一导滑腔91内且螺纹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杆100的第一导滑块93,所述第一滑块13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旋转柱14,所述第一旋转柱14内设置有开口相反的伸缩孔15,所述伸缩孔15上下两侧内壁内对称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移动腔16,所述伸缩孔15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旋转轴17,所述第一旋转轴17上下两侧靠近所述第一电机92的一端对称且固定设置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移动腔16内的第一固定块18,所述第一旋转轴17远离所述第一电机9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风能装置,所述第一旋转柱14靠近所述第一电机92一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0,所述第一移动腔12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通孔21,所述第一通孔21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上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一移动腔12内的第二旋转柱22,所述第二旋转柱22下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内,所述第二旋转柱22上端固定设置有可啮合于所述第一锥齿轮20的第二锥齿轮23,所述第二旋转柱22内上下贯穿设置有第二通孔24,所述第二通孔24设置有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通孔24内壁的第二旋转轴27,所述第二旋转轴27上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一移动腔12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28,所述第三锥齿轮28上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29,所述第一通孔21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升降腔25,所述第一升降腔25内可滑动的设置有内部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柱22的升降块26,所述第一升降腔25前端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61,所述第二电机61上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二螺杆62,所述第二螺杆62螺纹配合连接于所述升降块26的前端,所述第一升降腔25左侧后端的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推动腔46,所述第一推动腔46内可滑动的设置有右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块26左侧端面后端的第一推块47,所述第一推动腔46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推动腔43,所述第二推动腔43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推块44,所述第二推块44的前端与所述第二推动腔43的前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5,所述第二推动腔43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移动腔37,所述第三移动腔37后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传动腔41,所述第三移动腔37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上端固定连接于是第二推块44的第二滑块38,所述第二滑块38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三旋转轴39,所述第三旋转轴39的前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三移动腔37并固定连接有第五锥齿轮40,所述第三旋转轴39的后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一传动腔41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一直齿轮42,所述第一直齿轮42右侧可啮合的设置有第二直齿轮71,所述第二直齿轮71后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
有益地,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11内的第二传动腔30,所述第二传动腔30上端连通于所述第一通孔21,所述第二旋转柱22下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二传动腔30内并固定连接有第六锥齿轮31,所述第二旋转轴27下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二传动腔30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三直齿轮32,所述第二传动腔30上侧左端的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后侧连通于所述第三移动腔37的第一齿轮腔33,所述第一齿轮腔33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七锥齿轮35,所述第一齿轮腔33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通孔34,所述第三通孔34左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电能转换装置36,所述第七锥齿轮35通过转轴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电能转换装置36,所述第二传动腔30右侧下端的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齿轮腔81,所述第二齿轮腔81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左端可啮合于所述第三直齿轮32的第四直齿轮82,所述第二齿轮腔81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三传动腔83,所述第四直齿轮82上端通过延伸到所述第三传动腔83内的转轴固定连接有第八锥齿轮84,所述第八锥齿轮84右端啮合传动设置有第九锥齿轮85,所述第三传动腔83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通孔86,所述第九锥齿轮85右端固定连接有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四通孔86内壁且延伸到外界的第四旋转轴87,所述第四旋转轴87右端固定连接有转轮88。
有益地,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腔41后侧内壁内的第四传动腔68,所述第四传动腔68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十锥齿轮70,所述第十锥齿轮70前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直齿轮71,所述第十锥齿轮70上端相啮合的设置有第十一锥齿轮69,所述第四传动腔68上侧内壁内通过通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传动腔63,所述第五传动腔63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十一锥齿轮69的第十二锥齿轮67,所述第十二锥齿轮67左端相啮合的设置有第十三锥齿轮66,所述第十三锥齿轮66前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一移动腔12内的第五旋转轴65,所述第五旋转轴65前端固定连接有第十四锥齿轮64。
有益地,所述风能装置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腔12左右两侧内壁内并且前后贯穿的通风口94,所述通风口94左右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块95,所述第二固定块95内设置有第六传动腔96,所述第六传动腔96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十四锥齿轮97,所述第十四锥齿轮97前端通过延伸到所述通风口94内的转轴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第十四锥齿轮97右端相啮合的设置有第十五锥齿轮98,所述第十五锥齿轮98右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轴17。
有益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前后对称且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11前后两端下侧的第三固定块105,所述第三固定块105内上下贯穿设置有固定孔106,通过所述固定孔106将本装置固定在车内。
通过本装置进行发动时,当选择只做动力时,第一导滑腔91启动,进而通过第一螺杆100带动第一导滑块93向靠近第一电机92的方向移动,进而通过第一滑块13带动第一锥齿轮20向右移动,当第一锥齿轮20和第三锥齿轮28相啮合时停止,此时风扇在风的作用下转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第十四锥齿轮97转动,进而通过第十四锥齿轮97与第十五锥齿轮98的齿轮啮合带动第十五锥齿轮98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旋转轴17转动,进而通过第一固定块18带动第一旋转柱14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锥齿轮20带动第三锥齿轮28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旋转轴27转动,进而通过第三直齿轮32与第四直齿轮82的齿轮啮合带动第四直齿轮82转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第八锥齿轮84转动,进而带动第九锥齿轮85转动,进而通过第四旋转轴87带动转轮88转动,当选择只发电时,第一电机92反转,此时第一锥齿轮20与第三锥齿轮28脱离啮合,第二电机61启动,进而通过第二螺杆62带动升降块26上升,进而带动第二锥齿轮23上升,当第一锥齿轮20与第二锥齿轮23相啮合时停止,此时第六锥齿轮31与第七锥齿轮35相啮合,此时第三直齿轮32与第二齿轮腔81脱离啮合,此时第一锥齿轮20带动第二锥齿轮23转动,进而带动第六锥齿轮31转动,进而带动第七锥齿轮35转动,进而通过电能转换装置36进行发电,当选择既作为动力又发电时,第二电机61反转,此时第二旋转柱22下降,进而带动第四锥齿轮29下降,当第四锥齿轮29与第一锥齿轮20相啮合时停止,此时第三直齿轮32与第二齿轮腔81相啮合,此时第四锥齿轮29与第十四锥齿轮64相啮合,此时第三直齿轮32与第四直齿轮82相啮合,此时第一推块47在升降块26的带动下向下移动,进而推动第二推块44克服第一弹簧45的弹力作用向前移动,进而带动第二滑块38向前移动,进而通过第三旋转轴39带动第五锥齿轮40和第一直齿轮42向前移动,此时第五锥齿轮40与第七锥齿轮35相啮合,第一直齿轮42与第二直齿轮71相啮合,此时第一锥齿轮20带动第四锥齿轮29转动,进而带动第十四锥齿轮64转动,进而通过第五旋转轴65带动第十三锥齿轮66转动,进而带动第十二锥齿轮67转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十一锥齿轮69转动,进而带动第十锥齿轮70转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第二直齿轮71转动,进入带动第一直齿轮42转动,进而通过第三旋转轴39带动第五锥齿轮40转动,进而带动第七锥齿轮35转动,此时第三直齿轮32带动第四直齿轮82转动,即实现动力和发电同时进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进行发动时,当选择只做动力时,第一导滑腔启动,进而通过第一螺杆带动第一导滑块向靠近第一电机的方向移动,进而通过第一滑块带动第一锥齿轮向右移动,当第一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相啮合时停止,此时风扇在风的作用下转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第十四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十四锥齿轮与第十五锥齿轮的齿轮啮合带动第十五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旋转轴转动,进而通过第一固定块带动第一旋转柱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三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旋转轴转动,进而通过第三直齿轮与第四直齿轮的齿轮啮合带动第四直齿轮转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第八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九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四旋转轴带动转轮转动,当选择只发电时,第一电机反转,此时第一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脱离啮合,第二电机启动,进而通过第二螺杆带动升降块上升,进而带动第二锥齿轮上升,当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时停止,此时第六锥齿轮与第七锥齿轮相啮合,此时第三直齿轮与第二齿轮腔脱离啮合,此时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六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七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电能转换装置进行发电,当选择既作为动力又发电时,第二电机反转,此时第二旋转柱下降,进而带动第四锥齿轮下降,当第四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时停止,此时第三直齿轮与第二齿轮腔相啮合,此时第四锥齿轮与第十四锥齿轮相啮合,此时第三直齿轮与第四直齿轮相啮合,此时第一推块在升降块的带动下向下移动,进而推动第二推块克服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向前移动,进而带动第二滑块向前移动,进而通过第三旋转轴带动第五锥齿轮和第一直齿轮向前移动,此时第五锥齿轮与第七锥齿轮相啮合,第一直齿轮与第二直齿轮相啮合,此时第一锥齿轮带动第四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十四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五旋转轴带动第十三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十二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十一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十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第二直齿轮转动,进入带动第一直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三旋转轴带动第五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七锥齿轮转动,此时第三直齿轮带动第四直齿轮转动,即实现动力和发电同时进行,本装置在利用风力作为动力发动的同时可以进行风力发电,在电力作为动力的同时以风力作为助力,同时还可以发电,在电量储存满的情况下可选择单纯风力作为助力,当电量较低时,可选择风力作为动力的同时进行发电储存电力,也可选择单纯风力发电,这样在不骑行的时候可进行发电储存电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风力发动机,包括第一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传动装置内的调节装置、设置于调节装置下侧的第一传动装置、设置于所述调节装置后侧的第二传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风能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上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第一移动腔,所述第一移动腔内左右对称且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移动腔上侧内壁内左右对称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导滑腔,所述第一导滑腔之间的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左右两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滑块上端固定设置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一导滑腔内且螺纹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杆的第一导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旋转柱,所述第一旋转柱内设置有开口相反的伸缩孔,所述伸缩孔上下两侧内壁内对称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移动腔,所述伸缩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上下两侧靠近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对称且固定设置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移动腔内的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旋转轴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风能装置,所述第一旋转柱靠近所述第一电机一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移动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上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一移动腔内的第二旋转柱,所述第二旋转柱下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内,所述第二旋转柱上端固定设置有可啮合于所述第一锥齿轮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旋转柱内上下贯穿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设置有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通孔内壁的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上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一移动腔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上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一通孔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升降腔,所述第一升降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内部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柱的升降块,所述第一升降腔前端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上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螺纹配合连接于所述升降块的前端,所述第一升降腔左侧后端的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推动腔,所述第一推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右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块左侧端面后端的第一推块,所述第一推动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推动腔,所述第二推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推块,所述第二推块的前端与所述第二推动腔的前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推动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移动腔,所述第三移动腔后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三移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上端固定连接于是第二推块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三旋转轴的前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三移动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三旋转轴的后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一传动腔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右侧可啮合的设置有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后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二传动腔上端连通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旋转柱下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二传动腔内并固定连接有第六锥齿轮,所述第二旋转轴下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二传动腔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三直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腔上侧左端的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后侧连通于所述第三移动腔的第一齿轮腔,所述第一齿轮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七锥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左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电能转换装置,所述第七锥齿轮通过转轴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电能转换装置,所述第二传动腔右侧下端的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齿轮腔,所述第二齿轮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左端可啮合于所述第三直齿轮的第四直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腔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三传动腔,所述第四直齿轮上端通过延伸到所述第三传动腔内的转轴固定连接有第八锥齿轮,所述第八锥齿轮右端啮合传动设置有第九锥齿轮,所述第三传动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九锥齿轮右端固定连接有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四通孔内壁且延伸到外界的第四旋转轴,所述第四旋转轴右端固定连接有转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后侧内壁内的第四传动腔,所述第四传动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十锥齿轮,所述第十锥齿轮前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直齿轮,所述第十锥齿轮上端相啮合的设置有第十一锥齿轮,所述第四传动腔上侧内壁内通过通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传动腔,所述第五传动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十一锥齿轮的第十二锥齿轮,所述第十二锥齿轮左端相啮合的设置有第十三锥齿轮,所述第十三锥齿轮前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一移动腔内的第五旋转轴,所述第五旋转轴前端固定连接有第十四锥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能装置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腔左右两侧内壁内并且前后贯穿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左右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内设置有第六传动腔,所述第六传动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十四锥齿轮,所述第十四锥齿轮前端通过延伸到所述通风口内的转轴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第十四锥齿轮右端相啮合的设置有第十五锥齿轮,所述第十五锥齿轮右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前后对称且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前后两端下侧的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内上下贯穿设置有固定孔,通过所述固定孔将本装置固定在车内。
CN201810760033.4A 2018-07-11 2018-07-11 一种风力发动机 Withdrawn CN1088949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60033.4A CN108894922A (zh) 2018-07-11 2018-07-11 一种风力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60033.4A CN108894922A (zh) 2018-07-11 2018-07-11 一种风力发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94922A true CN108894922A (zh) 2018-11-27

Family

ID=64348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60033.4A Withdrawn CN108894922A (zh) 2018-07-11 2018-07-11 一种风力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9492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6632A (zh) * 2019-06-03 2019-08-16 三门县利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用自动充电系统
CN110264906A (zh) * 2019-06-15 2019-09-20 重庆懿熙品牌策划有限公司 一种可限制转速的广告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6632A (zh) * 2019-06-03 2019-08-16 三门县利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用自动充电系统
CN110264906A (zh) * 2019-06-15 2019-09-20 重庆懿熙品牌策划有限公司 一种可限制转速的广告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07955U (zh) 电动汽车、变速装置和变速装置控制系统
CN109098118A (zh) 一种智能交通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108894922A (zh) 一种风力发动机
CN109056586A (zh) 一种智能交通控制设备及其系统
CN203780292U (zh) 一种双电机多模式动力耦合驱动结构
CN108894921A (zh) 一种节能发动机
CN206501701U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
CN214698195U (zh) 一种减速陀螺仪发电用传动机构
CN214028982U (zh) 一种可调节货箱的三轮电动车
CN108590974A (zh) 一种发动机
CN207054698U (zh) 一种行星式茶叶揉捻机
CN109163294A (zh) 一种太阳能照明装置
CN107762748A (zh) 定向输出的运动转化装置
CN112228276A (zh) 一种可根据风速大小自动调节转速的蓄电装置
CN109274324A (zh) 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298994C (zh) 动势能发电机动力装置
CN108556641A (zh) 一种环保型无轨陆用车辆
CN110165984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电池模块及其电池组
CN201874363U (zh) 全自动遥控门用定位器
CN212499964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装置
CN210371855U (zh) 一种电动车的变速箱
CN208381234U (zh) 一种用于光伏发电通信装置
CN207212233U (zh) 一种百叶窗电机传动装置
CN108980295A (zh) 一种驱动传动装置
CN109058410A (zh) 一种驱动传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7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