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86553B - 对讲系统 - Google Patents

对讲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86553B
CN108886553B CN201680084004.XA CN201680084004A CN108886553B CN 108886553 B CN108886553 B CN 108886553B CN 201680084004 A CN201680084004 A CN 201680084004A CN 108886553 B CN108886553 B CN 1088865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host
living room
signal
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400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86553A (zh
Inventor
山川诚也
熊谷修
甲斐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pho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pho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59963583&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8886553(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pho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phon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8865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65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865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65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9/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not involving centralised switching
    • H04M9/02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not involving centralised switching involving a common line for all parti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00Analogue/digital conversion; Digital/analogue conversion
    • H03M1/12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1/00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systems
    • H04M11/02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systems with bell or annunciator systems
    • H04M11/025Door tele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00Details of selecting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 H04Q1/18Electrical details
    • H04Q1/30Signalling arrangements; Manipulation of signalling curr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Interconnect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tercoms, And Inte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在由多个住宅楼栋构成的集合住宅中的对讲系统,在各住宅楼栋设有设置于各居室中的居室主机(30)、集合玄关机(10)和楼栋控制部(40),集合玄关机(10)具有:呼叫部,能够进行呼叫操作,呼叫访问目标的居室主机(30);存储部,存储有将各居室的房间号码和确定各居室的居室主机(30)的居室主机ID相对应的呼叫表;处理部,根据呼叫表,将呼叫部所输入的信号转换处理成呼叫目标的居室主机(30)的居室主机ID;发送部,将居室主机ID向本楼栋内的各居室主机(30)发送,楼栋控制部(40)通过对讲线路连接本楼栋内的各居室的居室主机(30)和集合玄关机(10),并能够进行通信,多个住宅楼栋通过按照通用协议进行通信的网络(N)相互连接。

Description

对讲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集合住宅中使用的对讲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已有面向由多个住宅楼栋构成的集合住宅的对讲系统。在该对讲系统的结构中,各住宅楼栋通过对讲线路(对讲专用线路)与控制设备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606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的对讲系统中,采用由与各住宅楼栋连接的控制设备集中管理来自各住宅楼栋的呼叫信号等的结构。因此,在住宅楼栋的数量增加时,必须与其增加数联动地提高控制设备的处理能力,导致成本增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讲系统,能够抑制与住宅的数量联动地增加成本。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对讲系统是用在由多个住宅楼栋构成的集合住宅中的对讲系统,
在所述住宅楼栋分别设有:
居室主机,设置于各居室中;
终端设备,具有:呼叫部,能够进行呼叫操作,呼叫访问目标的所述居室主机;存储部,存储有将各居室的房间号码和确定各居室的居室主机的居室主机特定信息相对应的呼叫表;处理部,根据所述呼叫表,将所述呼叫部所输入的信号转换处理成呼叫目标的所述居室主机的所述居室主机特定信息;和发送部,将所述居室主机特定信息向本楼栋内的各所述居室主机发送;以及楼栋控制部,通过对讲线路连接本楼栋内的所述各居室的居室主机和所述终端设备,并能够进行通信,
所述多个住宅楼栋通过按照通用协议进行通信的网络相互连接。
根据该结构,在各住宅楼栋的本楼栋内完成用于从终端设备(集合玄关机或管理室主机等)呼叫各居室主机的信号处理,因而不需要设置集中管理来自各住宅楼栋的呼叫信号的控制设备。因此,不需要准备具有与住户数对应的处理能力的控制设备,能够抑制成本的增加。并且,即使是在集合住宅的整体计划的中途具有例如增加住宅楼栋的数量的变更的情况下,在系统结构上对按照通用协议进行通信的网络增加连接新的住宅楼栋即可,不需要再设计具有较高的性能的控制设备,因而能够抑制伴随计划变更的成本的增加。
并且,在本发明的对讲系统中,也可以是,
所述多个住宅楼栋各自的所述楼栋控制部具有楼栋控制机,该楼栋控制机具有:
第一转换部,将能够在本楼栋内的所述对讲线路中进行通信的信号,转换处理成能够按照所述通用协议在所述网络中进行通信的信号;和
第二转换部,将能够按照所述通用协议在所述网络中进行通信的信号,转换处理成能够在本楼栋内的所述对讲线路中进行通信的信号。
根据该结构,即使是在各住宅楼栋的对讲线路中使用了不同的信号方式时,也能够通过按照通用协议进行通信的网络构成为一个系统。
并且,在本发明的对讲系统中,也可以是,
按照通用协议进行通信的所述网络还与集中楼栋连接,
在所述集中楼栋设有:
集中终端设备,能够呼叫所述多个住宅楼栋的各个居室;和
集中控制部,通过对讲线路与所述集中终端设备可通信地连接。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按照通用协议进行通信的网络从集中楼栋呼叫各住宅楼栋的各个居室。
并且,在本发明的对讲系统中,也可以是,
所述集中控制部具有集中控制机,该集中控制机具有:
第三转换部,将能够在集中楼栋内的所述对讲线路中进行通信的信号,转换处理成能够按照所述通用协议在所述网络中进行通信的信号;和
第四转换部,将能够按照所述通用协议在所述网络中进行通信的信号,转换处理成能够在集中楼栋内的所述对讲线路中进行通信的信号,
所述多个住宅楼栋各自的所述楼栋控制机具有:
楼栋存储部,存储有本楼栋内的所述呼叫表;
楼栋处理部,根据本楼栋内的所述呼叫表,将所述集中终端设备所输入的信号转换处理成呼叫目标的居室主机的居室主机特定信息;和
楼栋发送部,将所述居室主机特定信息向本楼栋内的各个所述居室主机发送。
根据该结构,各住宅楼栋的主机的呼叫表分别被分散存储在各住宅楼栋的楼栋控制机中。因此,不需在系统内设置具有与所有住宅楼栋的所有居室相关的呼叫表的集中型的控制设备,即可实现能够从集中楼栋呼叫所有住宅楼栋的所有居室的结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对讲系统,能够抑制与住宅的数量联动地增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对讲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集合玄关机的功能框图。
图3是楼栋控制部的功能框图。
图4是楼栋控制机的功能框图。
图5是集中控制部的功能框图。
图6是表示在住宅A栋~住宅E栋的终端设备存储的呼叫表A1~呼叫表E1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在住宅A栋~住宅E栋的楼栋控制部存储的呼叫表A2~呼叫表E2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一例。
如图1所示,对讲系统1是在由多个住宅楼栋(在本例中是住宅A栋~住宅E栋)构成的公寓等集合住宅中使用的系统。对讲系统1在住宅A栋~住宅E栋的各个楼栋中具有集合玄关机10A~10C(终端设备的一例)、管理室主机20(终端设备的一例)、居室主机30和楼栋控制部40。在本例的图1中,仅对住宅A栋示出了上述各构成要素。各住宅楼栋通过按照通用协议进行通信的网络N(在本例中是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相互连接。并且,在对讲系统1设有管理中心5(集中楼栋的一例),并通过网络N与各住宅楼栋连接。
集合玄关机10A~10C(下面,在需要统称时称为集合玄关机10)设置在集合住宅的集合玄关或公用空间等。集合玄关机10例如能够呼叫本楼栋内的居室主机30或本楼栋内的管理室主机20。并且,集合玄关机10例如能够拍摄来访者的影像。作为集合玄关机,例如有如集合玄关机10A所示用数字按键输入房间号码的方式、如集合玄关机10B所示按下与名称对应的专用按钮的方式、如集合玄关机10C所示能够实现数字按键和专用按钮两种方式的集合玄关机等。集合玄关机10通过对讲线路(专用线路)L1与楼栋控制部40可通信地连接。
管理室主机20设置在集合住宅的管理室。管理室主机20例如能够呼叫本楼栋内的居室主机30。并且,管理室主机20具有操作部201、通话部202、显示部203等,并能够与位于集合玄关机10的来访者或位于居室主机30的居住者进行通话。管理室主机20通过对讲线路L2与楼栋控制部40可通信地连接。
居室主机30设置在集合住宅的各住户内。居室主机30具有显示部301、操作部302、通话部303等,能够响应来自例如集合玄关机10或管理室主机20的呼叫。在各居室主机30存储有确定该居室主机的信息(例如,居室主机ID:identification)。居室主机30通过对讲线路L3与楼栋控制部40可通信地连接。
楼栋控制部40控制与通过对讲线路而连接的集合玄关机10、管理室主机20及居室主机30之间的通信等。并且,楼栋控制部40通过网络N与其它的住宅楼栋(在本例中是住宅B栋~住宅E栋)的楼栋控制部40及管理中心5的集中控制部70(后述)可通信地连接。
管理中心5能够管理住宅A栋~住宅E栋的集合住宅整体,具有集中集合玄关机50(集中终端设备的一例)、集中管理室主机60(集中终端设备的一例)、和集中控制部70。
集中集合玄关机50设置在管理中心5的玄关。集中集合玄关机50具有呼叫部501、显示部502、摄像机503、通话部504等。集中集合玄关机50例如能够呼叫各楼栋的特定的居室主机30或管理中心5的集中管理室主机60。并且,集中集合玄关机50例如能够拍摄来访者的影像。集中集合玄关机50通过对讲线路L4与集中控制部70可通信地连接。
集中管理室主机60设置在管理中心5的管理室。集中管理室主机60具有操作部601、通话部602、显示部603等。集中管理室主机60例如能够呼叫各楼栋的居室主机30。并且,集中管理室主机60能够与位于集中集合玄关机50的来访者或位于居室主机30的居住者进行通话。集中管理室主机60通过对讲线路L5与集中控制部70可通信地连接。
集中控制部70控制例如与通过对讲线路而连接的集中集合玄关机50及集中管理室主机60之间的通信的发送或接收。并且,集中控制部70通过网络N与住宅A栋~住宅E栋的各楼栋控制部40可通信地连接。
如图2所示,集合玄关机10具有呼叫部101、存储部102、摄像机103、集合玄关显示部104、通话部105、集合玄关机CPU106(处理部的一例)、集合玄关机接口(下面将接口称为I/F)107(发送部的一例)。
来访者等在呼叫访问目标的居室主机30或管理室的管理室主机20时操作呼叫部101。呼叫部101具有用于输入呼叫目标的输入按钮(数字按键或专用按钮等)111、在操作了输入按钮后进行操作的呼叫按钮112等。
在存储部102存储有将本楼栋内的各居室的房间号码和确定各居室的居室主机30的居室主机ID(居室主机特定信息的一例)相对应的呼叫表;或者将本楼栋内的各居室的房间号码、各居室的居住者的姓名或各居室的名称(例如租户名等)、和居室主机ID相对应的呼叫表等。
摄像机103拍摄操作集合玄关机10的来访者等。集合玄关显示部104显示从呼叫部101输入的房间号码、或针对来访者的消息、或由摄像机103拍摄的来访者的影像等。通话部105由与居住者或管理员进行通话用的传声器及扬声器构成。
集合玄关机CPU106进行用于控制构成集合玄关机10的各部分的动作的处理。例如,在输入房间号码或名称时,集合玄关机CPU106根据呼叫表将所输入的信号转换为呼叫目标的居室主机30的居室主机ID。并且,例如集合玄关机CPU106执行使集合玄关机10进行动作的驱动(软件)。并且,例如当在集合玄关显示部104的显示内容中产生故障或产生冻屏的情况下,集合玄关机CPU106执行集合玄关机10的重启。
集合玄关机接口107形成集合玄关机CPU106和对讲线路L1之间的双向的信号传输路径。
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管理室主机20也构成为与集合玄关机10一样,具有存储了呼叫表的存储部,在向操作部201输入房间号码等信号时,将根据呼叫表而转换后的居室主机ID向本楼栋内的各居室主机发送。并且,具有呼叫各居室主机30的功能的终端设备除配置在集合玄关或管理室以外,还可以配置在例如作为公用部分使用的聚会房间或正面玄关以外的副玄关等。
如图3所示,楼栋控制部40具有楼栋控制机410、影像控制机420、音频控制机430、楼栋控制部I/F440(楼栋发送部的一例)。并且,如图4所示,楼栋控制机410具有楼栋存储部411、楼栋控制机CPU412(楼栋处理部的一例)、和信号转换部413。
在楼栋控制机410的楼栋存储部411存储有将本楼栋内的各居室的房间号码和确定各居室的居室主机30的居室主机ID相对应的呼叫表;或者将本楼栋内的各居室的房间号码、和各居室的居住者的姓名或各居室的名称(例如租户名等)、和居室主机ID相对应的呼叫表等。
楼栋控制机CPU412进行用于控制构成楼栋控制机410的各部分的动作的处理。例如,楼栋控制机在从管理中心5发送过来用于呼叫房间号码或名称的信号时,楼栋控制机CPU412根据呼叫表将所输入的信号转换为呼叫目标的居室主机30的居室主机ID。
信号转换部413是对在对讲线路L1~L3中使用的信号和在网络N中使用的信号进行相互转换处理的电路。信号转换部413具有模拟数字转换部413A(第一转换部的一例)和数字模拟转换部413B(第二转换部的一例)。
模拟数字转换部413A(下面,将模拟数字称为A/D)将能够在各个住宅楼栋内的对讲线路L1~L3中进行通信的模拟信号,转换成能够在各住宅楼栋之间以及住宅楼栋和管理中心之间的网络N中进行通信的数字信号。另一方面,数字模拟转换部413B(下面,将数字模拟称为D/A)将能够在各住宅楼栋之间以及住宅楼栋和管理中心之间的网络N中进行通信的数字信号,转换成能够在各个住宅楼栋内的对讲线路中进行通信的模拟信号。
影像控制机420对在集合玄关机10的摄像机103拍摄的影像信号、或从管理中心5发送过来的影像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并且将进行了处理的影像信号向本楼栋内的各居室主机30或者管理室主机20发送。音频控制机430对来自集合玄关机10的通话部105的声音信号、或来自管理室主机20的通话部202的声音信号、或从管理中心5发送过来的声音信号进行声音处理,并且将进行了处理的声音信号向本楼栋内的各居室主机30或者管理室主机20发送。
楼栋控制部I/F440形成楼栋控制机410、影像控制机420及音频控制机430与对讲线路L1~L3之间的双向的信号传输路径。
如图5所示,集中控制部70具有集中控制机710、影像控制机720、音频控制机730和集中控制部I/F740。并且,集中控制机710具有A/D转换部711(第三转换部的一例)和D/A转换部712(第四转换部的一例)。
集中控制机710的A/D转换部711将能够在管理中心5内的对讲线路L4、L5中进行通信的模拟信号,转换成能够在管理中心5和各住宅楼栋之间的网络N中进行通信的数字信号。另一方面,D/A转换部712将能够在管理中心5和各住宅楼栋之间的网络N中进行通信的数字信号,转换成能够在管理中心5内的对讲线路L4、L5中进行通信的模拟信号。
影像控制机720对由集中集合玄关机50的摄像机503拍摄的影像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并且将进行了处理的影像信号向各住宅楼栋的楼栋控制机410发送。音频控制机730对来自集中集合玄关机50的通话部504的声音信号、或来自集中管理室主机60的通话部602的声音信号进行声音处理,并且将进行了处理的声音信号朝向各住宅楼栋的楼栋控制机410发送。
集中控制部I/F740形成集中控制机710、影像控制机720及音频控制机730与对讲线路L4、L/5之间的双向的信号传输路径。
下面,关于对讲系统1的动作,参照图6、图7进行说明。
<动作例1>
在来访者从住宅楼栋(在本例中是住宅A栋)操作集合玄关机10呼叫该住宅楼栋(在本例中是住宅A栋)内的居住者(在本例中是101号室的居住者)的情况下,对讲系统1按照以下所述进行动作。
使用在住宅A栋设置的集合玄关机10的例如数字按键输入房间号码“101(呼叫信号)”,然后呼叫按钮112被按下。
住宅A栋的集合玄关机CPU106根据在存储部102存储的呼叫表A1(参照图6),将所输入的呼叫信号“101”转换成用于确定呼叫目标的居室主机30的居室主机ID例如“S1”这样的呼叫信号。
集合玄关机CPU106从集合玄关机I/F 107经由楼栋控制部40,在对讲线路中向住宅A栋内的所有居室主机30发送呼叫信号“S1”。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将由摄像机103拍摄的来访者的影像附加在呼叫信号“S1”中进行发送。
接收到呼叫信号“S1”的各居室主机30判别“S1”是否与在本机中存储的居室主机ID一致。在判别为一致的101号室的居室主机30中,从通话部303的扬声器输出呼叫声音,并且在显示部301显示来访者的影像。在101号室的居住者按下居室主机30的通话按钮时,从101号室的居室主机30向集合玄关机10回送接受响应的通话信号,能够与集合玄关机10之间进行信号通信,例如能够进行通话。
另外,在从管理室主机20呼叫了101号室的情况下,也进行与从上述集合玄关机10呼叫时一样的动作。
<动作例2>
在来访者从管理中心5操作集中集合玄关机50呼叫任意住宅楼栋(在本例中是住宅A栋)的居住者(在本例中是101号室的居住者)的情况下,对讲系统1按照以下所述进行动作。
使用在管理中心5的玄关设置的集中集合玄关机50的例如数字按键输入在房间号码添加了住宅楼栋名称的“A101(呼叫信号)”,然后呼叫按钮被按下。将所输入的呼叫信号“A101”通过对讲线路L4向集中控制部70发送。
集中控制部70的集中控制机710通过A/D转换部711,将能够在对讲线路中进行通信的模拟信号即呼叫信号“A101”,转换成能够在网络N中进行通信的数字信号的呼叫信号“A101”。集中控制部70将转换后的呼叫信号“A101”经由网络N向所有的住宅楼栋(住宅A栋~住宅E栋)发送。
各住宅楼栋的楼栋控制部40通过楼栋控制机410的D/A转换部413B,将从管理中心5发送过来的呼叫信号“A101”转换成能够在对讲线路中进行通信的模拟信号。楼栋控制机410的楼栋控制机CPU412判别该呼叫信号“A101”是否是向本楼栋发送过来的呼叫信号。在这种情况下,住宅A栋的楼栋控制机CPU412判断是向本楼栋的呼叫信号。住宅A栋的楼栋控制机CPU412将表示所判断的情况的回信信号经由网络N向管理中心5发送。该回信信号通过A/D转换部413A被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发送。
接收到回信信号的管理中心5的集中控制部70再次向住宅A栋,经由网络N发送呼叫信号“A101”。
住宅A栋的楼栋控制部40对接收到的呼叫信号“A101”,与上述一样通过D/A转换部413B转换成模拟信号。然后,楼栋控制机410的楼栋控制机CPU412根据在楼栋存储部411存储的呼叫表A2(参照图7),将所输入的呼叫信号“A101”转换成用于确定呼叫目标的居室主机30的居室主机ID例如“S1”这样的呼叫信号。
楼栋控制机CPU412从楼栋控制部I/F440通过对讲线路L3向住宅A栋内的所有居室主机30发送呼叫信号“S1”。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将由集中集合玄关机50的摄像机503拍摄的来访者的影像添加在呼叫信号“S1”中进行发送。
自此以后的动作与上述动作例1相同。
另外,在从集中管理室主机60呼叫了住宅A栋的101号室的情况下,也进行与从上述集中集合玄关机50呼叫时一样的动作。
根据这样的对讲系统1,即使是由多个住宅楼栋(住宅A栋~住宅E栋)构成的集合住宅中,也能够在各住宅楼栋的本楼栋内完成用于从集合玄关机10或管理室主机20等呼叫各居室主机30的信号处理,因此不需要设置集中管理来自各住宅楼栋的呼叫信号整体的控制设备。因此,不需要在集合住宅内准备具有与集合住宅的住户总数对应的处理能力的控制设备,能够抑制设备成本的增加。
并且,即使是在集合住宅的整体计划的中途产生了例如增加住宅楼栋数量的计划变更的情况下,在系统结构上对按照通用协议进行通信的网络N增加连接新的住宅楼栋即可。因此,即使是中途产生计划变更时也不需要再设计具有较高的性能的控制设备,能够抑制伴随计划变更的成本的增加。另外,在如以往那样利用一个控制设备集中管理整体的结构中,在该控制设备有故障时,将对系统整体的动作产生影响。而在本结构中,在各住宅楼栋内完成信号处理的楼栋控制部40分别与网络N连接,因此在任意一个楼栋控制部40有故障的情况下,仅使该楼栋控制部40停止并进行修理即可,其影响不会波及到系统整体。并且,楼栋内的集合玄关机具有相互共同的呼叫表。因此,在任意一个集合玄关机的呼叫表损坏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其它的集合玄关机的呼叫表进行修理。
并且,在各住宅楼栋的楼栋控制部40设有可以对能够通过对讲线路进行通信的模拟信号和能够通过网络进行通信的数字信号实施相互转换的A/D转换部413A和D/A转换部413B。因此,例如即使在各住宅楼栋使用了不同的信号方式的对讲线路时,也能够通过按照通用协议进行通信的网络N将所有的住宅楼栋构成为一个系统。
并且,在集中控制部70具有A/D转换部711和D/A转换部712的管理中心5与网络N连接,并且在各住宅楼栋的楼栋控制部40分别分散地存储有各住宅楼栋的呼叫表A2等(参照图7)。因此,不需在系统内设置具有与所有住宅楼栋的所有居室相关的呼叫表的高性能的控制设备,即可实现能够通过网络N从管理中心5呼叫所有住宅楼栋的所有居室的结构。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适当地任意变形、改进等。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各构成要素的材质、形状、尺寸、数值、形态、数量、配置场所等,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就没有限定,可以是任意的。
附图标记列表
1:对讲系统;5:管理中心(集中楼栋的一例);10A~10C:集合玄关机(终端设备的一例);20:管理室主机(终端设备的一例);30:居室主机;40:楼栋控制部;50:集中集合玄关机(集中终端设备的一例);60:集中管理室主机(集中终端设备的一例);70:集中控制部;101:呼叫部;102:存储部;106:集合玄关机CPU(处理部的一例);107:集合玄关机I/F(发送部的一例);410:楼栋控制机;411:楼栋存储部;412:楼栋控制机CPU(楼栋处理部的一例);413A:A/D转换部(第一转换部的一例);413B:D/A转换部(第二转换部的一例);440:楼栋控制部I/F(楼栋发送部的一例);710:集中控制机;711:A/D转换部(第三转换部的一例);712:D/A转换部(第四转换部的一例)。

Claims (4)

1.一种对讲系统,用在由多个住宅楼栋构成的集合住宅中,
在所述住宅楼栋分别设有:
居室主机,设置于各居室中;
多个终端设备,每个所述终端设备具有:呼叫部,能够进行呼叫操作,呼叫访问目标的所述居室主机;存储部,存储有将各居室的房间号码和确定各居室的居室主机的居室主机特定信息相对应的呼叫表,所述多个终端设备具有共同的呼叫表;处理部,根据所述呼叫表,将所述呼叫部所输入的信号转换处理成呼叫目标的所述居室主机的所述居室主机特定信息;和发送部,将所述居室主机特定信息向本楼栋内的各所述居室主机发送;以及
楼栋控制部,通过对讲线路连接本楼栋内的所述各居室的居室主机和所述终端设备,并能够进行通信,
所述多个住宅楼栋通过按照通用协议进行通信的网络相互连接,
在同一楼栋内的任意一个终端设备的呼叫表损坏时,使用该楼栋内的其他终端设备的呼叫表进行修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讲系统,其中,
所述多个住宅楼栋各自的所述楼栋控制部具有楼栋控制机,该楼栋控制机具有:
第一转换部,将能够在本楼栋内的所述对讲线路中进行通信的信号,转换处理成能够按照所述通用协议在所述网络中进行通信的信号;和
第二转换部,将能够按照所述通用协议在所述网络中进行通信的信号,转换处理成能够在本楼栋内的所述对讲线路中进行通信的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讲系统,其中,
按照通用协议进行通信的所述网络还与集中楼栋连接,
在所述集中楼栋设有:
集中终端设备,能够呼叫所述多个住宅楼栋的各个居室;和
集中控制部,通过对讲线路与所述集中终端设备可通信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讲系统,其中,
所述集中控制部具有集中控制机,该集中控制机具有:
第三转换部,将能够在集中楼栋内的所述对讲线路中进行通信的信号,转换处理成能够按照所述通用协议在所述网络中进行通信的信号;和
第四转换部,将能够按照所述通用协议在所述网络中进行通信的信号,转换处理成能够在集中楼栋内的所述对讲线路中进行通信的信号,
所述多个住宅楼栋各自的所述楼栋控制机具有:
楼栋存储部,存储有本楼栋内的所述呼叫表;
楼栋处理部,根据本楼栋内的所述呼叫表,将所述集中终端设备所输入的信号转换处理成呼叫目标的居室主机的居室主机特定信息;和
楼栋发送部,将所述居室主机特定信息向本楼栋内的各个所述居室主机发送。
CN201680084004.XA 2016-03-28 2016-03-28 对讲系统 Active CN1088865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59814 WO2017168488A1 (ja) 2016-03-28 2016-03-28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6553A CN108886553A (zh) 2018-11-23
CN108886553B true CN108886553B (zh) 2021-10-08

Family

ID=59963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4004.XA Active CN108886553B (zh) 2016-03-28 2016-03-28 对讲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469669B2 (zh)
EP (1) EP3422685B1 (zh)
JP (1) JP6667611B2 (zh)
CN (1) CN108886553B (zh)
ES (1) ES2902505T3 (zh)
WO (1) WO20171684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54823B2 (en) * 2016-10-28 2020-02-04 Aiphone Co., Ltd. Building controller and interphone system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9100404A4 (en) * 2009-04-30 2009-06-25 Switch Automation Pty Ltd Intercom system
CN103475860A (zh) * 2013-08-28 2013-12-25 陈柲安 一种可视对讲系统
CN103519790A (zh) * 2013-07-09 2014-01-22 深圳市科瑞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社区智能化平台的无线体温监测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12994A (en) * 1995-02-22 1997-03-18 Chen; Jhy-Ping Interphone system
KR0141159B1 (ko) * 1995-04-17 1998-07-01 김광호 통화중계 및 주택 경비를 위한 집단주택 제어장치
US6226370B1 (en) * 1997-02-21 2001-05-01 Lionel C. Shih Telephone pager and intercom system
US6058174A (en) * 1999-03-30 2000-05-02 Borshchevsky; Max Automatic intercom system for buildings
US7007190B1 (en) * 2000-09-06 2006-02-28 Cisco Technology, Inc. Data replication for redundant network components
JP2002354134A (ja) * 2001-05-23 2002-12-06 Aiphone Co Ltd 集合住宅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US6728351B2 (en) * 2001-10-29 2004-04-27 The Chamberlain Group, Inc. Access control system having tenant codes that may be selectively displayed
JP2003289390A (ja) * 2002-03-27 2003-10-10 Aiphone Co Ltd 集合住宅用インターホン装置
JP2004260679A (ja) 2003-02-27 2004-09-16 Aiphone Co Ltd 集合住宅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US20070047712A1 (en) * 2003-03-07 2007-03-01 Cirrus Logic, Inc. Scalable,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for fully connected network intercom system
JP2004348520A (ja) * 2003-05-23 2004-12-09 Nishi Dentsu:Kk 集合住宅用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
CN2705970Y (zh) * 2004-02-23 2005-06-22 深圳市兴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楼宇可视对讲报警系统
JP2006087016A (ja) * 2004-09-17 2006-03-30 Fujitsu Ltd 通信端末、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US7764775B2 (en) * 2005-03-30 2010-07-27 Onq/Legrand, Inc. Distributed intercom system
JP4589184B2 (ja) * 2005-06-30 2010-12-01 アイホン株式会社 集合住宅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JP2007235219A (ja) * 2006-02-27 2007-09-13 Aiphone Co Ltd 集合住宅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JP5111339B2 (ja) * 2008-11-14 2013-01-09 株式会社野村総合研究所 訪問応対支援システム、訪問応対支援方法
JP5307569B2 (ja) * 2009-01-28 2013-10-02 アイホン株式会社 集合住宅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JP2012015943A (ja) * 2010-07-05 2012-01-19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集合住宅用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WO2012088544A2 (en) * 2010-12-24 2012-06-28 Axxess Industr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JP2013211727A (ja) * 2012-03-30 2013-10-10 Panasonic Corp 集合住宅用情報システム
JP6401069B2 (ja) * 2015-01-30 2018-10-03 アイホン株式会社 集合住宅用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ES2786752T3 (es) * 2016-01-27 2020-10-13 Aiphone Co Ltd Sistema de interfono para complejos de múltiples vivienda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9100404A4 (en) * 2009-04-30 2009-06-25 Switch Automation Pty Ltd Intercom system
CN103519790A (zh) * 2013-07-09 2014-01-22 深圳市科瑞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社区智能化平台的无线体温监测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3475860A (zh) * 2013-08-28 2013-12-25 陈柲安 一种可视对讲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22685A1 (en) 2019-01-02
EP3422685A4 (en) 2019-07-17
US10469669B2 (en) 2019-11-05
CN108886553A (zh) 2018-11-23
EP3422685B1 (en) 2021-12-01
ES2902505T3 (es) 2022-03-28
WO2017168488A1 (ja) 2017-10-05
JP6667611B2 (ja) 2020-03-18
US20190116269A1 (en) 2019-04-18
JPWO2017168488A1 (ja) 2019-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81239B (zh) 对讲系统
CN108886553B (zh) 对讲系统
JP6706337B2 (ja) 棟制御機および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CN108886552B (zh) 对讲系统以及该系统涉及的数据转发方法
EP3422687B1 (en) Intercom system
JP6706338B2 (ja) 棟制御機および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CN108886554B (zh) 终端设备及具有终端设备的对讲系统
JP6975280B2 (ja)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EP4054163A1 (en) Multiple dwelling house interphone system
US10721361B2 (en) Interphone system and sett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