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85883B - 磁盘传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磁盘传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85883B
CN108885883B CN201780017352.XA CN201780017352A CN108885883B CN 108885883 B CN108885883 B CN 108885883B CN 201780017352 A CN201780017352 A CN 201780017352A CN 108885883 B CN108885883 B CN 1088858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k
transfer apparatus
cartridge
unit
ho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735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85883A (zh
Inventor
中村卓儿
藤原二郎
山本贵史
森山悟志
折目匡哉
米冈秀纪
山内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8858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58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858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588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41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43Direct insertion, i.e. without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41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41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43Direct insertion, i.e. without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G11B17/0434Direct insertion, i.e. without external loading means with mechanism for subsequent vertical movement of the dis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22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from random access magazine of disc records
    • G11B17/221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from random access magazine of disc records with movable magazine
    • G11B17/223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from random access magazine of disc records with movable magazine in a vertical direc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22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from random access magazine of disc records
    • G11B17/26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from random access magazine of disc records the magazine having a cylindrical shape with vertical axi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5/00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record carrier employed but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e.g. dictating apparatus; Combinations of such apparatus
    • G11B25/04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record carrier employed but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e.g. dictating apparatus; Combinations of such apparatus using flat record carriers, e.g. disc, card
    • G11B25/043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record carrier employed but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e.g. dictating apparatus; Combinations of such apparatus using flat record carriers, e.g. disc, card using rotating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 G11B23/0301Detail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 Automatic Disk Changers (AREA)

Abstract

为了提高有关磁盘盒的一般通用性。一种磁盘传送装置包括:磁盘架,所述磁盘架保持磁盘盒的至少一部分,其中磁盘状记录介质在磁盘状记录介质被容纳的状态下容纳在盒体内,并且在磁盘状记录介质的中心轴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移动;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使得磁盘架在磁盘状记录介质的中心轴的方向上移动;以及馈送机构,所述馈送机构将磁盘状记录介质从盒体朝向磁盘驱动装置馈送,磁盘架能够保持不同类型的磁盘盒,磁盘架的移动位置是通过根据磁盘盒的类型操作移动机构来设置的。

Description

磁盘传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一种磁盘传送装置的技术领域,该装置处理磁盘盒,其中磁盘状记录介质被容纳在盒体内,并且传送磁盘状记录介质。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12-9122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11-248973
背景技术
例如,一些磁盘盒包括盒体和多个磁盘状记录介质,并且多个磁盘状记录介质被容纳在盒体内,同时在厚度方向上并排布置。关于这些磁盘盒,磁盘状记录介质由磁盘传送装置沿预定路径传送。
例如,磁盘传送装置在保持位置与记录/再现位置之间传送磁盘状记录介质,其中在保持位置处磁盘盒通过磁盘架或托盘进行保持,而在记录/再现位置处记录并再现图像数据、音频数据等的信息信号。
在如上所述的磁盘传送装置中,例如,从容纳在磁盘盒中的多个磁盘状记录介质中取出所需的磁盘状记录介质,并通过传送机构传送到记录/再现位置,并且通过传送机构从记录/再现位置传送信息信号的记录和再现已结束的磁盘状记录介质,以容纳在盒体中(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所描述的磁盘传送装置包括磁盘架,其保持磁盘盒;移动机构(诸如滑块),其在磁盘状记录介质的中心轴方向上移动磁盘架;以及馈送机构(释放杆),其将磁盘状记录介质从盒体朝向磁盘驱动装置馈送。磁盘盒包括在垂直方向上分离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并且多个磁盘状记录介质由第二壳体保持。磁盘架是由分离的上支架和下支架组成。
当磁盘盒插入盒插入/弹出端口并由磁盘架保持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被解锁以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变得可分离。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被解锁时,下支架与第二壳体一起向下移动到预定位置。
当下支架向下移动到预定位置时,操作(旋转)馈送机构,并且由下支架保持的多个磁盘状记录介质中的一个被馈送到磁盘驱动装置。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顺便提及,近年来,磁盘状记录介质的类型和记录容量易于增加,并且需要记录的数据量也随着云计算机等的普及而增加。在这些情况下,各种类型的磁盘盒已普及,并且存在要容纳的磁盘状记录介质的各种数量、厚度和记录容量。
在要容纳的磁盘状记录介质的数量、厚度等不同的情况下,例如,在盒体的外部形状和其尺寸相同的情况下,在厚度方向上容纳的磁盘状记录介质之间的距离(间距)根据磁盘盒的类型而不同。
然而,当制造分别支持这些不同类型的磁盘盒的磁盘传送装置时,制造成本增加,因此需要开发通用磁盘传送装置。
在这方面,根据本技术的磁盘传送装置旨在克服上述问题并提高磁盘盒的一般通用性。
问题的解决方案
首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种根据本技术的磁盘传送装置包括:磁盘架,所述磁盘架保持磁盘盒的至少一部分,其中磁盘状记录介质在所述磁盘状记录介质被容纳的状态下容纳在盒体内,并且至少在磁盘状记录介质的中心轴的方向上移动;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使得磁盘架在磁盘状记录介质的中心轴的方向上移动;以及馈送机构,所述馈送机构将磁盘状记录介质从盒体朝向磁盘驱动装置馈送,磁盘架能够保持不同类型的磁盘盒,磁盘架的移动位置是通过根据磁盘盒的类型操作移动机构来设置的。
因此,磁盘架的移动位置是通过与磁盘架保持的磁盘盒的类型相对应的移动机构的操作来设置。
第二,理想的是,根据本技术的磁盘传送装置进一步包括:识别单元,其识别磁盘盒的类型;以及控制单元,其控制移动机构,并且控制单元基于识别单元的识别结果控制磁盘架的移动位置。
因此,移动机构是基于识别单元的识别结果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进行操作。
第三,理想的是,根据本技术的磁盘传送装置进一步包括:识别单元,其识别磁盘盒的类型,以及用于指定容纳在磁盘盒中的磁盘状记录介质中的至少一个的特定信息;以及控制单元,其控制移动机构,并且控制单元基于识别单元的识别结果控制磁盘架的移动位置。
因此,移动机构基于包括识别单元的特定信息的识别结果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进行操作。
第四,在根据本技术的磁盘传送装置中,理想的是馈送机构在磁盘架移动到设置的移动位置的状态下将磁盘状记录介质从盒体朝向磁盘驱动装置馈送。
因此,磁盘状记录介质在磁盘架移动到设置的预定移动位置的状态下通过馈送机构馈送。
第五,在根据本技术的磁盘传送装置中,理想的是磁盘盒的类型是基于盒体的形状的差异来识别的。
因此,磁盘架的移动位置是基于盒体的形状的差异来设置的。
第六,在根据本技术的磁盘传送装置中,理想的是磁盘盒的类型通过要容纳的磁盘状记录介质的数量来区分。
因此,磁盘架的移动位置通过根据磁盘盒(其类型根据要容纳的磁盘状记录介质的数量的差异而不同)操作移动机构来设置。
第七,在根据本技术的磁盘传送装置中,理想的是磁盘盒的类型通过磁盘状记录介质的厚度的差异来区分。
因此,磁盘架的移动位置通过根据磁盘盒(其类型根据磁盘状记录介质的厚度的差异而不同)操作移动机构来设置。
第八,在根据本技术的磁盘传送装置中,理想的是磁盘盒包括存储类型信息的信息存储单元,磁盘传送装置进一步包括读取单元,其读出存储在信息存储单元中的类型信息,并且移动机构是基于由读取单元读出的类型信息进行操作。
因此,磁盘架的移动位置是基于所读取的类型信息来设置的。
第九,理想的是,根据本技术的磁盘传送装置进一步包括偏置弹簧,其将磁盘架的一部分在一个方向上压靠在移动机构上。
因此,在通过偏置弹簧在一个方向上压靠在移动机构上的同时移动磁盘架。
第十,在根据本技术的磁盘传送装置中,理想的是一个方向是向上方向,并且磁盘架在磁盘盒被保持的状态下朝向移动位置向下移动。
因此,磁盘架移动到移动位置,同时在与朝向移动位置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偏置。
第十一,在根据本技术的磁盘传送装置中,理想的是一个方向是向下方向,并且磁盘架在磁盘盒被保持的状态下朝向移动位置向上移动。
因此,磁盘架移动到移动位置,同时在与朝向移动位置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偏置。
第十二,在根据本技术的磁盘传送装置中,理想的是扭转螺旋弹簧被用作偏置弹簧。
因此,由于磁盘架的移动位置引起的偏置弹簧的偏置力的差异变小。
第十三,理想的是,根据本技术的磁盘传送装置进一步包括:线性移动的驱动构件;线性传感器,其检测驱动构件的移动位置,磁盘架随着驱动构件的移动而移动,并且磁盘架的移动位置是基于线性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设置。
因此,在与驱动构件一起移动磁盘架的过程中,线性传感器检测驱动构件的移动位置。
第十四,在根据本技术的磁盘传送装置中,理想的是齿条被用作驱动构件,并且线性传感器包括与齿条耦合并随着齿条的移动而移动的耦合单元。
因此,线性传感器的耦合单元随着齿条而移动。
第十五,理想的是,根据本技术的磁盘传送装置进一步包括:可滑动地支撑磁盘架的凸轮滑块,并且磁盘架在正交于凸轮滑块的移动方向的方向上通过凸轮滑块的移动而移动。
因此,磁盘架和凸轮滑块在相互正交的方向上移动,所以磁盘架在移动方向上的移动空间变小。
第十六,在根据本技术的磁盘传送装置中,理想的是一对凸轮滑块分别布置在磁盘架的两侧上,并且磁盘传送装置进一步包括耦合这对凸轮滑块的耦合框架。
因此,磁盘架通过这对凸轮滑块的同步运动而移动,这对凸轮滑块分别布置磁盘架的两侧上并由耦合框架耦合。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技术,磁盘架的移动位置是由与磁盘架保持的磁盘盒的类型相对应的移动机构的操作来设置的。因此,有可能处理不同类型的磁盘盒并提高有关磁盘盒的一般通用性。
应注意,这里描述的效果不一定是有限的,并且可以获得本公开中描述的任何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与图2至图27一起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磁盘传送装置的实施例的透视图,该视图示出了在磁盘传送装置中使用的磁盘盒。
[图2]是磁盘盒的透视图,其示出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离的状态。
[图3]是从与图2的方向不同的方向查看时磁盘盒的透视图,该视图示出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离的状态。
[图4]是磁盘盒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横截面图,其示出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被锁定的状态。
[图6]是示意性透视图,其示出了包括磁盘传送装置和磁盘盒的装置单元。
[图7]是装置单元的示意性透视图,其示出了磁盘传送装置与磁盘驱动装置之间的关系。
[图8]是面板的透视图。
[图9]是示出了由面板支撑的机构的透视图。
[图10]是示出了磁盘传送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11]是示出了磁盘传送装置的内部结构的透视图。
[图12]是支撑框架的透视图。
[图13]是示出了移动机构等的仰视图。
[图14]是分解透视图,其示出了支撑框架和由支撑框架的机构支撑部分支撑的各自部分。
[图15]是透视图,示出了支撑框架和由支撑框架的机构支撑部分支撑的各自部分。
[图16]是示意性侧视图,其与图17至图26一起示出了磁盘传送装置的操作,该视图示出了在磁盘盒被插入磁盘传送装置之前的状态。
[图17]是示意性放大侧视图,其示出了各自臂等的初始状态。
[图18]是示意性放大侧视图,其示出了磁盘盒插入磁盘传送装置的状态。
[图19]是示意性放大侧视图,其示出了在图18之后磁盘盒被进一步插入磁盘传送装置的状态。
[图20]是示意性放大侧视图,其示出了在图19之后移动上支架并旋转推臂的状态。
[图21]是示意性侧视图,其示出了在图20之后磁盘盒被插入磁盘架的状态。
[图22]是示意性放大侧视图,其示出了向后移动上支架并将天线旋转到垂直状态的状态。
[图23]是示意性侧视图,其示出了在图22之后移动凸轮滑块并旋转驱动臂的状态。
[图24]是示意性侧视图,其示出了在图21之后向下移动下支架的状态。
[图25]是示意性放大侧视图,其示出了开始弹出操作,向前移动凸轮滑块,并且旋转推臂、驱动臂和齿轮臂以打开挡板的状态。
[图26]是示意性放大侧视图,其示出了在图25之后向前移动上支架以使得磁盘盒的一部分从盒插入/弹出端口突出的状态。
[图27]是方框图,其示出了包括识别单元和控制单元的配置的实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的磁盘传送装置的实施例。
在以下描述中,指示前、后、上、下、右手和左手方向,同时假设磁盘盒插入磁盘传送装置的盒插入/弹出端口的方向是向后方向。
应注意,为便于解释使用下面描述的前、后、上、下、右手和左手方向,而这些方向不限于关于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这些方向。
<磁盘盒的整体配置>
首先,将描述在磁盘传送装置中使用的磁盘盒的配置(参见图1至图4)。
在磁盘盒1中,必要部分布置在盒体2内,并且盒体2包括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多个磁盘状记录介质100、100、...可以在垂直方向上以相等间隔容纳在盒体2内。因此,磁盘状记录介质100、100、...容纳在盒体2内,同时其中心轴在垂直方向上延伸,并且假设中心轴的方向是垂直方向。
作为磁盘盒1,例如,使用不同类型的磁盘盒,其中要容纳的磁盘状记录介质100的数量不同。作为不同类型的磁盘盒1,存在磁盘盒1A,其中要容纳的磁盘状记录介质100的数量例如为11,并且存在磁盘盒1B,其中要容纳的磁盘状记录介质100的数量例如为12。磁盘盒1A和磁盘盒1B的外部形状和外部形状的尺寸是相同的,但存在/不存在稍后描述的识别孔的情况除外。在磁盘盒1A和磁盘盒1B中,盒体2的结构相同,除了保持磁盘状记录介质100、100、...的保持槽(稍后将描述)的数量以及间隔(间距)不同。
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在垂直方向上耦合或分离。
第一壳体3是通过将基体5与附接到基体5的前端部分的辅助基线6在垂直方向上耦合而形成。
基体5包括面向垂直方向的基面部分7,分别从基面部分7的左手和右手两端部向下突出的侧表面部分8、8,以及从基面部分7的前端部分向下突出的前表面部分9。
在基面部分7的中心部分处,提供向下突出的圆轴形中心销10。在基面部分7的后端附近位置处提供向下突出的支撑轴11、11,同时将支撑轴11、11在左手和右手侧上彼此隔开。
在辅助基线6的左手和右手两端部的下端部处,形成分别向侧边和向下打开的槽状的夹持部分6a、6a。
在靠近第一壳体3的左手和右手两个表面部分处的前端的位置处,分别形成滑块支撑部分3a、3a。
锁定杆12、12分别由第一壳体3的支撑轴11、11可旋转地支撑。锁定杆12包括圆柱形支撑部分13,在所述支撑部分13中插入用于支撑的支撑轴11;锁定部分14,所述锁定部分14基本上从支撑部分13的上半部分基本上向后突出;锁定释放部分15,所述锁定释放部分15在向后倾斜的方向上基本上从支撑部分13的下半部分突出;以及挤压突出部分16,所述挤压突出部分16在基本上向前方向上从支撑部分13突出。
锁定部分14包括在其尖端部处侧向突出的锁定突出部分14a。
锁定杆12、12使用支撑轴11、11作为支点是可旋转的。锁定杆12、12在锁定部分14、14的锁定突出部分14a、14a分别靠近侧表面部分8、8的方向上由偏置弹簧17、17偏置。偏置弹簧17例如是扭转螺旋弹簧,其两个端部分别与基面部分7和锁定部分14啮合,同时由支撑轴11支撑。
锁定滑块18、18分别由第一壳体3的滑块支撑部分3a、3a支撑,同时在前后方向上可滑动。
锁定滑块18由如下组成: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支撑部分19;从不包括后端部的支撑部分19的部分向内突出的锁定部分20;以及从锁定部分20的前表面向前突出的弹簧支撑轴部分21。
在锁定滑块18、18中,支撑部分19、19分别由滑块支撑部分3a、3a可滑动支撑,而螺旋弹簧22、22分别由弹簧支撑轴部分21、21支撑。螺旋弹簧22的两端在前后方向上与锁定部分20的前表面的一部分和侧表面部分8接触,并且螺旋弹簧22向后偏置锁定滑块18。
打开/关闭面板23附接到第一壳体3的后端部。打开/关闭面板23包括面向前后方向的横向长的矩形面板状的面板部分24,以及待附接的突出部分25、25,所述突出部分25、25从面板部分24的前表面的下端部向前突出,同时在左手和右手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在面板部分24中,形成插入孔24a、24a,同时在左手和右手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各自对外打开的插入凹口24b、24b在面板部分24的左手和右手两个端部处形成。
打开/关闭面板23附接到第一壳体3,而待附接的突出部分25、25分别耦合到基面部分7的支撑轴11、11。
在打开/关闭面板23附接到第一壳体3的状态下,锁定杆12、12的锁定释放部分15、15分别定位在插入孔24a、24a的前面。
第二壳体4是通过整体地形成面向垂直方向的基面部分26和分别从基面部分26的左手和右手两个端部向上突出的侧表面部分27、27而形成。位于第二壳体4的后端的开口形成为磁盘插入/弹出端口4a,其中在第二壳体4中磁盘状记录介质100、100、...插入/弹出磁盘插入/弹出端口4a。
侧表面部分27由外壁部分28和定位于外壁部分28的内侧上的内壁部分29组成。外壁部分28的高度基本上是内壁部分29的高度的一半,并且其上表面被设置为低于内壁部分29的上表面。
在内壁部分29的后端部处,形成向后打开同时在左手和右手方向上进入的第一锁定凹陷部分29a。在内壁部分29的前端附近位置处,形成向前和向后打开的第二锁定凹陷部分29b。
保持槽29c、29c、...形成在内壁部分29的内表面上,并且保持槽29c、29c、...在垂直方向上以相等间隔定位。11个保持槽29c、29c、...以相等间隔间距形成在磁盘盒1A的内表面壁部分29中,并且12个保持槽29c、29c、...以相等间隔间距形成在磁盘盒1B的内表面壁部分29中。形成于磁盘盒1A中的保持槽29c、29c、...的间距稍大于形成于磁盘盒1B中的保持槽29c、29c、...的间距。
桥接构件30附接在第二壳体4的侧表面部分27、27之间的前端附近位置处。桥接构件30是通过将面板状的金属材料弯曲成预定形状而形成。
例如,信息输入表31作为信息存储单元在横向方向附接到盒体2的前表面的一端处的磁盘盒1。例如,输入到信息输入表31的是预定信息,诸如关于磁盘盒是磁盘盒1A还是磁盘盒1B的信息,有关磁盘状记录介质100、100、...的类型的信息以及有关磁盘状记录介质100、100、...的总记录容量,磁盘状记录介质100、100、...各自的剩余记录容量等的信息。
应注意,信息存储单元并不限于信息输入表31,并且例如,可以使用适当的方法(诸如包括印在盒体2上的条形码等的打印信息和嵌入盒体2中的记录芯片)作为信息存储单元。
在如上述配置的磁盘盒1中,磁盘状记录介质100、100、...在盒体2两个端部分别插入保持槽29c、29c、...的状态中保持在盒体2中。
在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耦合并且打开/关闭面板23附接到第一壳体3以配置盒体2的状态中,在前后方向延伸的插入槽2a、2a分别形成在第一壳体3的侧表面部分8、8的下表面与第二壳体4的外壁部分28、28的上表面之间。插入槽2a、2a的前端分别与第一壳体3的滑块支撑部分3a、3a相连续,而其后端分别与在打开/关闭面板23的面板部分24中形成的插入凹口24b、24b相连续。
应注意,向后打开的识别孔(未示出)形成在磁盘盒1A和磁盘盒1B的一个的打开/关闭面板23中。稍后描述的磁盘传送装置的识别销插入到识别孔中,以及根据存在/不存在识别孔来识别磁盘盒是磁盘盒1A还是磁盘盒1B。<磁盘盒的耦合状态>
以下将描述磁盘盒1的耦合状态(参见图5)。
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在基体5的基面部分7和基面部分26在垂直方向上面向彼此的状态下耦合。
在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耦合的状态下,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由锁定杆12、12和锁定滑块18、18锁定。
锁定杆12、12在锁定部分14、14的尖端部由偏置弹簧17、17的偏置力彼此隔开设置的方向上(外侧)定位于旋转端,而锁定部分14、14的锁定突出部分14a、14a分别插入并啮合第二壳体4的侧表面部分27、27中形成的第一锁定凹陷部分29a、29a。
锁定杆12、12被定位成使得挤压突出部分16、16接触或接近磁盘状记录介质100、100、...的外圆周表面。通过将挤压突出部分16、16接触或接近磁盘状记录介质100、100、...的外圆周表面,防止磁盘状记录介质100、100、...在向后方向上伸出。
锁定滑块18、18通过螺旋弹簧22、22的偏置力定位在后方移动端,以及锁定部分20、20分别插入并啮合第二壳体4的侧表面部分27、27中形成的第二锁定凹陷部分29b、29b。
在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彼此耦合的状态下,中心销10插入磁盘状记录介质100、100、...的中心孔100a、100a、...。
<磁盘传送装置的整体配置>
接着,将描述磁盘传送装置40的配置(参见图6至图15)。
例如,磁盘传送装置40被配置成装置单元200的一部分(参见图6和图7)。
装置单元200包括磁盘传送装置40和磁盘驱动装置150,并且也包括外壳201。外壳201包括向前及向后打开的箱状外部框架202和附接到外部框架202的下端部的底部框架203。底部框架203包括定位在左手和右手侧的平行侧面部分204、204以及耦合侧面部分204、204的耦合部分205。在底部框架203中,耦合部分205在前后方向上耦合侧面部分204、204的中心部分,前侧部分参考耦合部分205被作为传送布置部分203a,以及其后侧部分被作为驱动布置部分203b。
磁盘传送装置40基本上布置在外壳201的前半部分,并且磁盘驱动装置150布置在外壳201的磁盘传送装置40的后侧上。
磁盘传送装置40包括面向前后方向并附接到外壳201的前端部分的面板41,以及布置在外壳201内在面板41的后侧上的装置主体42。在底部框架203中,磁盘传送装置40的装置主体42布置在传送布置部分203a中,而磁盘驱动装置150布置在驱动布置部分203b中。
面板41包括面向前后方向的矩形面板表面部分43,从面板表面部分43的上边缘向后突出的上表面部分44,以及分别从面板表面部分43的左手和右手两侧边缘向后突出的侧表面部分45、45(参见图8)。
在前后方向上进入的横向长的盒插入/弹出端口43a形成在面板表面部分43的上端部,并且盒插入/弹出端口43a由挡板46打开和关闭。挡板46包括上侧打开/关闭面板47和下侧打开/关闭面板48。弹出按钮49布置在面板表面部分43的下端部。
第一联锁齿轮50和第二联锁齿轮51支撑在侧表面部分45、45中的一个的内表面侧上,同时彼此互相啮合(参见图9)。
旋转轴47a附接到上侧打开/关闭面板47的上端部,而上侧打开/关闭齿轮52耦合到旋转轴47a的一个端部。旋转轴48a附接到下侧打开/关闭面板48的下端部,而下侧打开/关闭齿轮53耦合到旋转轴48a的一个端部。上侧打开/关闭齿轮52与第一联锁齿轮50互相啮合,而下侧打开/关闭齿轮53与第二联锁齿轮51互相啮合。
由于上侧打开/关闭齿轮52、第一联锁齿轮50、第二联锁齿轮51,以及下侧打开/关闭齿轮53基本上以这种方法互相啮合,所以上侧打开/关闭面板47和下侧打开/关闭面板48以旋转轴47a和48a为支点同步旋转(打开和关闭)。此时,上侧打开/关闭面板47和下侧打开/关闭面板48在面板表面部分43的后侧上旋转。
包括若干齿轮齿的操作齿轮54附接到下侧打开/关闭面板48的内表面的下端部。操作齿轮54定位在下侧打开/关闭齿轮53的附近并随下侧打开/关闭面板48的旋转操作而旋转。
装置主体42包括支撑框架55、凸轮驱动主体56、磁盘架57,以及顶板58(参见图10和图11)。
支撑框架55包括面向垂直方向的底面面板部分59和面向横向方向的侧面面板部分60、60,并且底面面板部分59的左手和右手两个侧边缘和侧面面板部分60、60的下边缘彼此相连续(参见图12和图13)。
在底面面板部分59的下表面,附接基板61和升降电机62,并支撑中间齿轮63、64(参见图13)。升降电机62和中间齿轮63、64在垂直方向上用作移动磁盘架57的移动机构,所述垂直方向是磁盘状记录介质100的中心轴方向。蜗杆65耦合到升降电机62的电机轴,并且蜗杆65与中间齿轮64互相啮合。中间齿轮64和中间齿轮63彼此互相啮合。
线性传感器66附接到基板61的下表面。线性传感器66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检测单元66a以及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检测单元66a移动的耦合销66b。
底面面板部分59的各个部分向下弯曲,并且弹簧钩住的突出部分59a、59a、...提供在向下弯曲的部分上。例如,提供4个弹簧钩住的突出部分59a、59a、...,同时将突出部分在前后方向和横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馈送机构布置在底面面板部分59的前端部分处(参见图10和图11)。馈送机构包括附接到底面面板部分59的耦合构件67,耦合到耦合构件67的馈送杆68,以及诸如用于旋转馈送杆68的电机和齿轮的旋转驱动单元(未示出)。馈送杆68的一个端部耦合到耦合构件67,而另一个端部作为磁盘挤压部分68a。旋转驱动单元布置在底面面板部分59的下表面侧上。
馈送杆68在水平方向上旋转,并且旋转驱动单元的驱动力被传递到耦合构件67。通过旋转耦合构件67的一部分,馈送杆68随着耦合构件67的旋转操作而旋转。
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导向孔60a、60a形成于侧面面板部分60的上端部处,同时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设置,并且垂直延伸的导向孔60b、60b形成于导向孔60a、60a的下侧,同时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设置。支撑梢60c、60c提供在侧面面板部分60的下端部的外表面上,同时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设置。
侧面面板部分60的一者的前端部分作为机构支撑部分69。弧形插入布置孔69a形成在机构支撑部分69中(参见图14和15)。在机构支撑部分69中,提供通过向内弯曲而形成的突出部分69b。
托架70附接到机构支撑部分69。托架70包括面向横向方向的待附接表面部分70a,从待附接表面部分70a的上端部侧向突出的耦合表面部分70b,从耦合表面部分70b的尖端部向上突出,同时面向横向方向的轴附接表面部分70c,以及从轴附接表面部分70c侧向突出的弹簧支撑突出部分70d。托架70的待附接表面部分70a附接到机构支撑部分69的内表面。
支撑轴71附接到托架70的轴附接表面部分70c的上端部。支撑轴71从轴附接表面部分70c突出至与机构支撑部分69侧边相对的侧。
天线单元72通过支撑轴71可旋转地支撑。天线单元72通过将天线74附接到天线支架73而形成。
天线支架73包括其外部形状基本上是矩形的框架状部分75,提供与框架状部分75的下端部相连续的支撑圆柱形部分76,以及从框架状部分75突出的齿轮部分77。齿轮部分77包括若干齿轮齿。框架状部分75的开口形成为读取开口75a。
天线74附接到框架状部分75。天线74包括天线基板74a及连接器74b,并且连接线(未示出)连接到连接器74b。天线74用作读出磁盘盒1的类型信息的读取单元,所述读取单元存储在磁盘盒1中的信息输入表31中,以用作信息存储单元。
在天线单元72中,天线支架73的支撑圆柱形部分76是由支撑轴71支撑。扭转弹簧78是由支撑轴71支撑,并且天线单元72在旋转方向由扭转弹簧78偏置在一个方向上。
天线单元72以支撑轴71作为支点相对于机构支撑部分69旋转,及天线支架73的齿轮部分77与附接到面板41的面板表面部分43的操作齿轮54互相啮合。
推臂79由机构支撑部分69可旋转支撑在外表面侧。推臂79包括基本上向上突出的待操作突出部分79a,侧向突出的操作突出部分79b,以及侧向突出的弹簧耦合突出部分79c。在推臂79中,操作突出部分79b从机构支撑部分69的外表面侧插入到插入布置孔69a中。
驱动臂80由机构支撑部分69可旋转支撑在外表面侧上。推臂79相对于机构支撑部分69的旋转支点与驱动臂80的旋转支点相同。在上端部用作旋转支点的情况下,驱动臂80在其下端部处包括侧向突出的弹簧耦合部分80a以及侧向突出并向下突出的突出部分80b。操作销80c附接到稍低于驱动臂80的上端部的部分。在驱动臂80中,弹簧耦合部分80a和突出部分80b从机构支撑部分69的外表面侧插入到插入布置孔69a中。
拉伸弹簧81耦合到推臂79的弹簧耦合突出部分79c和驱动臂80的弹簧耦合部分80a。因此,推臂79和驱动臂80在各个下端部彼此接近的旋转方向上偏置。
齿轮臂82由机构支撑部分69可旋转支撑在内表面侧上。齿轮臂82包括向后打开的基本上U形基面部分82a,从基面部分82a的下端部的后端部侧向突出的耦合突出部分82b,以及从基面部分82a突出的齿轮部分82c。联锁销82d附接到齿轮臂82的上端部的后端部。
齿轮臂82以基面部分82a的下端部的后端部为旋转支点由机构支撑部分69可旋转支撑。弹簧构件83耦合到齿轮臂82的耦合突出部分82b及机构支撑部分69的弹簧钩住的突出部分69b。因此,齿轮臂82在旋转方向上偏置,在所述旋转方向中弹簧构件83基本上向后移动联锁销82d。
齿轮臂82的齿轮部分82c与由面板41的侧表面部分45支撑的下侧打开/关闭齿轮53互相啮合。
凸轮驱动主体56是通过耦合耦合框架84和凸轮滑块85、85(参见图10和图11)形成。
耦合框架84由面向垂直方向的附接表面部分84a以及分别从附接表面部分84a的左手和右手两个侧边缘向上突出的耦合表面部分84b、84b组成。用作驱动构件的齿条86附接到耦合框架84的附接表面部分84a的上表面。
每一个凸轮滑块85、85形成以面向横向方向的面板状,并且凸轮滑块85、85的下端部分别耦合到耦合框架84的耦合表面部分84b、84b。凸轮滑块85、85在前端侧上的外围边缘的一部分是倾斜边缘,所述倾斜边缘朝向前侧向下位移,并且凸轮滑块85、85的一个的倾斜边缘的一部分用作操作部分85a。
在凸轮滑块85中,形成凸轮孔87、87,同时将其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凸轮孔87由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线性部分87a及倾斜以便朝向前侧向下位移的倾斜部分87b组成,并且线性部分87a的前端部分和倾斜部分87b的上端部是相连续的。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支撑孔88、88形成在凸轮滑块85的下端部处,同时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设置。
在凸轮驱动主体56中,支撑梢60c、60c、...分别与凸轮滑块85、85的支撑孔88、88、...可滑动啮合,以使得凸轮驱动主体56由支撑框架55支撑,同时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在凸轮驱动主体56由支撑框架55支撑的状态下,移动机构的中间齿轮63与齿条86的齿轮部分86a互相啮合(参见图13)。因此,当蜗杆65、中间齿轮64以及中间齿轮63由升降电机62的驱动而旋转时,齿条86根据升降电机62的旋转方向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而凸轮驱动主体56相对于支撑框架55在前后方向上随着齿条86的移动而移动。
此外,在凸轮驱动主体56由支撑框架55支撑的状态下,线性传感器66的耦合销66b耦合到齿条86。因此,线性传感器66在前后方向上通过齿条86检测凸轮驱动主体56的位置。
磁盘架57由上支架89和下支架90组成(参见图10和图11)。
上支架89包括面向垂直方向的上表面部分91,从上表面部分91的左手和右手两个侧边缘向下突出的侧表面部分92、92,以及从上表面部分91的后边缘向下突出的后表面部分93。
诸如齿条和齿轮的操作机构(未示出)布置在上表面部分91的上表面上。
侧向突出的导向销92a、92a提供在侧表面部分92的外表面上,同时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设置。在侧表面部分92、92的前端部分上,提供在彼此靠近的方向上突出的释放件92b、92b。
在后表面部分93上提供锁定释放突出部分93a、93a,同时在横向方向上彼此间隔设置。锁定释放突出部分93a、93a向前突出。
上支架89由支撑框架55支撑,同时通过将导向销92a、92a、...从侧面面板部分60、60的内表面侧分别插入导向孔60a、60a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下支架90由面向垂直方向的下板部分94及侧板部分95、95组成,所述侧板部分95、95分别从下板部分94的左手和右手两个侧边缘向上突出。
弹簧支撑突出部分94a、94a、...通过向下弯曲各个部分提供在下板部分94中。例如,提供4个弹簧支撑突出部分94a、94a、...,同时在前后方向和横向方向上彼此间隔设置。
侧向突出的导向销95a、95a提供在侧板部分95的外表面上,同时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设置。
下支架90的导向销95a、95a、...从支撑框架55的侧面面板部分60、60的内表面侧分别插入导向孔60b、60b、...及凸轮孔87、87、...,以便通过侧面面板部分60、60和凸轮驱动主体56的凸轮滑块85、85支撑,同时在垂直方向上移动。
顶板58基本上形成为矩形,并且在其后端部处提供电机保持部分58a。驱动电机96由电机保持部分58a保持。蜗轮97耦合到驱动电机96的电机轴。
顶板58的左手和右手两端部分别附接到支撑框架55的侧面面板部分60、60的上端部,顶板58从上方覆盖磁盘架57。在顶板58附接到侧面面板部分60、60的状态中,蜗轮97与布置在上支架89的上表面的操作机构的齿轮互相啮合。因此,当驱动电机96旋转时,操作机构被操作以使得操作机构的齿条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并且上支架89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偏置弹簧98、98、...分别支撑在下支架90的弹簧支撑突出部分94a、94a、...与支撑框架55的底面面板部分59的弹簧钩住的突出部分59a、59a、...之间。因此,下支架90由偏置弹簧98、98、...向上偏置,以使得下支架90的导向销95a、95a、...从下方压靠在凸轮滑块85、85的凸轮孔87、87的上侧开口边缘上。
如上所述,在磁盘传送装置40中,提供偏置弹簧98、98、...,所述偏置弹簧98、98、...将下支架90压靠在凸轮滑块85、85上以作为移动机构。因此,下支架90的导向销95a、95a、...移动,同时从下方压靠在凸轮滑块85、85的凸轮孔87、87的上侧开口边缘上,从而防止了下支架90相对于凸轮滑块85、85的间隙,并提高了下支架90及下支架90保持的磁盘盒1的移动位置的定位精度。
此外,下支架90从上移动端部向下移动到预定移动位置,并且下支架90在导向销95a、95a、...从下方压靠在凸轮孔87、87、...的上侧开口边缘上的状态下移动。
因此,由于下支架90移动到移动位置,同时在与朝向移动位置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偏置,所以导向销95a、95a、...在朝向移动位置的移动期间可靠地压靠在凸轮孔87、87、...的上侧开口边缘上,因此可以提高有关下支架90的移动位置的定位精度。
应注意,尽管上述中描述了下支架90从上移动端部向下移动到预定移动位置的实例,反之,磁盘状记录介质100、100、...由上支架89保持并且上支架89从下移动端部向下移动到预定移动位置的配置也是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采取上支架89移动到移动位置同时向下偏置的配置,上支架89在移动到移动位置期间可靠地压靠在凸轮滑块85、85上,因此有可能提高有关上支架89的移动位置的定位精度。
例如,扭转螺旋弹簧用作偏置弹簧98、98、...。
通过将扭转螺旋弹簧用作偏置弹簧98、98、...,在偏置弹簧98、98、...之间偏置力的差异由于下支架90的移动位置而变小,因此由于下支架90的移动位置而产生的相对于移动机构的负载的差异可能变小。
在装置主体42的后表面部分中,形成向后打开的定位孔99、99,同时在横向方向上彼此间隔设置(参见图7)。
<磁盘驱动装置的整体配置>
接着,将描述磁盘驱动装置150的示意性配置(参见图6和图7)。
磁盘驱动装置150包括由必要部件组成的结构主体151,而结构主体151包括驱动单元152及布置在驱动单元152的上侧的磁盘插入部分153,其中驱动单元152包括磁盘表、光学拾波器等。磁盘插入部分153是从磁盘传送装置40传送的磁盘状记录介质100被插入及布置的部分,并在垂直方向上相对于包括驱动单元152的其他部分而位移。
应注意,磁盘插入部分153是可旋转的,以使得其前端部分在垂直方向上相对于包括驱动单元152的其他部分位移。
定位销153a、153a提供在磁盘插入部分153的前表面部分上,同时在横向方向上彼此间隔设置。
如上所述,磁盘传送装置40和磁盘驱动装置150的装置主体42分别布置在底部框架203的传送布置部分203a和驱动布置部分203b中。此时,在磁盘驱动装置150布置在驱动布置部分203b中的状态下,装置主体42布置在传送布置部分203a中,并且磁盘插入部分153的定位销153a、153a分别插入装置主体42的定位孔99、99中。
当定位销153a、153a分别插入定位孔99、99中时,磁盘插入部分153在垂直方向上相对于包括驱动单元152的其他部分位移,并定位装置主体42及磁盘插入部分153。
在装置主体42及磁盘插入部分153以此方式定位的状态下,磁盘插入部分153通过用螺丝拧紧或类似方式固定到驱动单元152。
如上所述,由于磁盘驱动装置150的磁盘插入部分153在垂直方向上相对于包括驱动单元152的其他部分位移,所以磁盘插入部分153根据装置主体42的位置在垂直方向位移,因此可通过简单任务保持装置主体42及磁盘插入部分153的定位精度的提高。
应注意,尽管上述中描述了在装置主体42中形成定位孔99、99以及在磁盘插入部分153中提供定位销153a、153a的实例,反之,也可能在装置主体42中提供定位销及在磁盘插入部分153中形成定位孔。
<磁盘传送装置的操作>
在下文中,将描述磁盘传送装置40的操作(参见图16至图26)。
首先,将描述在磁盘盒1插入磁盘传送装置40之前的初始状态(参见图16和图17)。
在初始状态中,挡板46的上侧打开/关闭面板47及下侧打开/关闭面板48两者处于关闭位置,并关闭面板41的盒插入/弹出端口43a。
由于天线单元72的齿轮部分77与操作齿轮54互相啮合以及操作齿轮54所附接的下侧打开/关闭面板48处于关闭位置,所以天线基板74a处于垂直状态。
齿轮臂82在齿轮部分82c与由面板41支撑的下侧打开/关闭齿轮53互相啮合的状态下通过弹簧构件83偏置,以及联锁销82d定位于最后位置。
凸轮滑块85、85定位在前移动端部,并且磁盘架57的上支架89定位于前移动端部,同时其下支架90定位于上移动端部。
此时,上支架89的导向销92a、92a与侧面面板部分60中的导向孔60a、60a的前端部分啮合。在下支架90中,导向销95a、95a与支撑框架55中的导向孔60b、60b的上端部以及凸轮滑块85中的凸轮孔87、87的线性部分87a、87a啮合。
如上所述,由于凸轮滑块85在初始状态中定位于向前移动端,所以驱动臂80的操作销85c由操作部分85a向前挤压。因此,驱动臂80定位于向前旋转端。
此外,由于上支架89定位于向前移动端,所以推臂79的待操作突出部分79a由导向销92a向前挤压。因此,推臂79定位于一个旋转端处,并且操作突出部分79b定位于最后位置处。
耦合到耦合构件67的馈送杆68被保持,同时基本上在横向方向上延伸,并且磁盘挤压部分68a定位于最前侧。
在上述初始状态中,当磁盘盒1插入面板41的盒插入/弹出端口43a中时,磁盘盒1挤压挡板46(参见图18)。当磁盘盒1挤压挡板46时,上侧打开/关闭面板47及下侧打开/关闭面板48在彼此分离的方向上同步旋转。
当旋转下侧打开/关闭面板48时,齿轮臂82逆向弹簧构件83的偏置力随着下侧打开/关闭齿轮53的旋转而旋转。当旋转下侧打开/关闭面板48时,同时旋转操作齿轮54并且操作齿轮54向前旋转直到天线单元72基本上水平为止。
向后移动的磁盘盒1以基本上水平状态通过天线单元72的上侧,以从前侧插入上支架89中(参见图20)。当磁盘盒1插入上支架89中时,上支架89的释放件92b、92b分别插入盒体2中形成的插入槽2a、2a。
当释放件92b、92b分别插入到插入槽2a、2a中时,锁定滑块18、18的支撑部分19、19分别由释放件92b、92b挤压,此时磁盘盒1被移动到上支架89的后侧。当支撑部分19、19分别由释放件92b、92b向前挤压时,锁定滑块18、18分别逆向螺旋弹簧22、22的偏置力向前移动,并且锁定部分20、20分别从第二壳体4的第二锁定凹陷部分29b、29b中抽出。当锁定部分20、20分别从第二锁定凹陷部分29b、29b抽出时,释放锁定滑块18、18对第一壳体3及第二壳体4的锁定。
当磁盘盒1插入上支架89中时,磁盘盒1操作开关(未示出),并开始旋转驱动电机96,使得保持磁盘盒1的上支架89通过操作机构向后移动。
当上支架89向后移动时,导向销92a与推臂79的待操作突出部分79a向后分离(参见图20)。当导向销92a与待操作突出部分79a分离时,推臂79在操作突出部分79b由拉伸弹簧81的偏置力向前移动的方向上旋转。
当旋转推臂79时,操作突出部分79b接触齿轮臂82的联锁销82d。
保持磁盘盒1的上支架89移动到后方移动端,并且磁盘盒1的一部分插入下支架90中(参见图21)。当部分磁盘盒1插入下支架90中时,上支架90中提供的锁定释放突出部分93a、93a分别插入打开/关闭面板23的插入孔24a、24a中。当锁定释放突出部分93a、93a分别插入到插入孔24a、24a中时,锁定杆12、12的锁定释放部分15、15分别通过锁定释放突出部分93a、93a向前挤压。当锁定释放部分15、15分别通过锁定释放突出部分93a、93a向前挤压时,锁定杆12、12分别逆向偏置弹簧17、17的偏置力旋转,并且锁定部分14、14分别从第二壳体4的第一锁定凹陷部分29a、29a中抽出。当锁定部分14、14分别从第一锁定凹陷部分29a、29a中抽出时,释放锁定杆12、12对第一壳体3及第二壳体4的锁定。
当释放锁定杆12、12及锁定滑块18、18对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的锁定时,第一壳体3及第二壳体4在垂直方向上分离。
当上支架89移动到后方移动端时,磁盘盒1与挡板46的上侧打开/关闭面板47及下侧打开/关闭面板48向后分离设置(图22)。因此,齿轮臂82由弹簧构件83的偏置力旋转,旋转与齿轮部分82c互相啮合的下侧打开/关闭齿轮53,以及上侧打开/关闭面板47和下侧打开/关闭面板48在彼此靠近的方向上随着下侧打开/关闭齿轮53的旋转而旋转,以便因此关闭盒插入/弹出端口43a。
此时,由于齿轮臂82是由弹簧构件83的偏置力旋转并且联锁销82d向后移动,所以推臂79的操作突出部分79b是由联锁销82d挤压,并且推臂79是逆向拉伸弹簧81的偏置力旋转。齿轮臂82及推臂79在联锁销82d与操作突出部分79b彼此接触的状态下得到保持。
同时,下侧打开/关闭面板48旋转,以使得操作齿轮54向后旋转,直到天线单元72垂直为止。
当天线74垂直时,天线基板74a与通过天线支架73的读取开口75a附接到磁盘盒1的盒体2的信息输入表31相对。此时,天线74读出对信息输入表31的信息输入,并判定磁盘架57保持的磁盘盒1是磁盘盒1A还是磁盘盒1B。
此外,当磁盘盒1插入磁盘架57中时,将识别销(未示出)插入磁盘盒1的识别孔中是由可能的。因此,基于插入磁盘架57中的磁盘盒1存在/不存在识别孔,识别所插入的磁盘盒1是磁盘盒1A还是磁盘盒1B。
以此方式,在磁盘传送装置40中,由于磁盘盒1的类型是基于盒体2的形状的差异(即,由于存在/不存在识别孔所造成的形状的差异)来识别的,所以下支架90的移动位置是基于盒体2的形状的差异来设置,因此可简单而可靠地进行下支架90的移动位置的设置。
应注意,如有可能,通过天线74获得有关磁盘盒1A或磁盘盒1B的判断结果的差异结果,并且磁盘盒1是磁盘盒1A还是磁盘盒1B的识别结果是基于存在/不存在识别孔,天线74获得的判断结果被设置为优先于基于存在/不存在识别孔的识别结果。
如上所述,在磁盘传送装置40中,对信息输入表31的信息输入是由天线74在天线74与信息输入表31相对的状态下读出的。
因此,天线74相对于信息输入表31的灵敏度变高,可提高对信息输入表31的信息输入的读取精度。
此外,当磁盘盒1插入磁盘传送装置40中时,向前旋转磁盘盒1,直到天线单元72基本上水平为止。
因此,由于从磁盘盒1的移动路径转移出天线单元72,所以磁盘盒1并不干扰天线单元72,并且可保持磁盘盒1良好的移动操作。
当上支架89移动到后方移动端时,开始旋转升降电机62,并且升降电机62的驱动力通过齿条86和耦合框架84传递到凸轮滑块85、85,以使得凸轮滑块85、85相对于支撑框架55向后移动(参见图23)。通过由侧面面板部分60的支撑梢60c、60c导向的支撑孔88、88,向后移动凸轮滑块85。
当凸轮滑块85向后移动时,操作部分85a与驱动臂80的操作销80c向后间隔设置。因此,驱动臂80通过拉伸弹簧81的偏置力向后旋转。
当凸轮滑块85向后移动时,下支架90的导向销95a、95a沿着凸轮孔87、87的倾斜部分87b、87b向后移动(参见图23)。此时,由于导向销95a、95a是由侧面面板部分60的导向孔60b、60b导向,所以下支架90向后移动。
当上支架89移动到后方移动端时,磁盘盒1的第一壳体3是由上支架89保持,并且第二壳体4是由下支架90保持。因此,保持磁盘状记录介质100、100、...的第二壳体4与下支架90整体向下移动,而第一壳体3不向下移动。因此,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分离。
如上所述,在磁盘传送装置40中,提供可滑动支撑下支架90的导向销95a、95a、...的凸轮滑块85、85,并且下支架90在正交于凸轮滑块85、85的移动方向的方向上通过凸轮滑块85、85的移动而移动。
因此,由于下支架90和凸轮滑块85、85在相互正交的方向上移动,所以下支架90在移动方向上的移动空间变小,因此磁盘传送装置40的尺寸缩小。
此外,这对凸轮滑块85、85布置在下支架90的两侧上,并提供耦合这对凸轮滑块85、85的耦合框架84。
因此,由于下支架90是通过布置在下支架90两侧上的这对凸轮滑块85、85的同步运动而移动,并通过耦合框架84耦合,所以移动下支架90而不会倾斜,并且可提高有关下支架90的移动位置的定位精度。
当如上所述地凸轮滑块85、85向后移动并且下支架90向下移动时,馈送齿条86,并且凸轮驱动主体56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由线性传感器66通过齿条86检测。通过基于磁盘盒1的信息输入表31读出的信息进行控制的升降电机62,将下支架90向下移动到设置的预定移动位置。
当下支架90停止在预定位置处时,开始操作馈送机构,并旋转馈送杆68。当旋转馈送杆68时,以对应于下支架90的停止位置的高度存在的磁盘状记录介质100的外圆周表面被馈送杆68的磁盘挤压部分68a向后挤压,并且受挤压的磁盘状记录介质100从第二壳体4被馈送到磁盘驱动装置150的磁盘插入部分153。
在如上所述地下支架90移动到预定移动位置的状态下,磁盘状记录介质100由作为馈送机构的馈送杆68朝向磁盘驱动装置150馈送。
因此,由于磁盘状记录介质100在下支架90移动到设置的预定移动位置的状态下通过馈送杆68馈送,所以保持了磁盘状记录介质100相对于磁盘驱动装置150的适当高度,并且磁盘状记录介质100能可靠地馈送到磁盘驱动装置150的预定插入位置。
信息信号被记录在由驱动单元152馈送到磁盘插入部分153的磁盘状记录介质100或从磁盘状记录介质100再现。
当磁盘状记录介质100被馈送到磁盘插入部分153时,将馈送杆68旋转到其初始位置。
当操作布置在外壳201的面板41上的弹出按钮49时,已完成记录或再现信息信号的磁盘状记录介质100从驱动单元152弹出,并由磁盘弹出机构(未示出)开始弹出操作。由磁盘弹出机构弹出的磁盘状记录介质100再次由第二壳体4的预定位置处存在的保持槽29c、29c保持。
当磁盘状记录介质100由第二壳体4保持时,开始反向旋转升降电机62,并且凸轮滑块85、85相对于侧面面板部分60、60向前移动。
当凸轮滑块85、85向前移动时,下支架90的导向销95a、95a在凸轮孔87、87的倾斜部分87b、87b上向上移动并通过支撑框架55的导向孔60b、60b的导向而向上移动,及保持磁盘状记录介质100、100、...的下支架90与第二壳体4整体移动到上移动端部。
当凸轮滑块85移动到向前移动端时,驱动臂80的操作销85c由操作部分85a从后面挤压(参见图25)。因此,驱动臂80逆向拉伸弹簧81的偏置力向前旋转。
当驱动臂80向前旋转时,由拉伸弹簧81耦合的推臂79在操作突出部分79b随驱动臂80的旋转向前移动的方向上旋转。此时,由于操作突出部分79b与齿轮臂82的联锁销82d接触,联锁销82d由操作突出部分79b从后面挤压,并且齿轮臂82逆向弹簧构件83的偏置力旋转。
随着齿轮臂82旋转,下侧打开/关闭齿轮53旋转,以及上侧打开/关闭面板47和下侧打开/关闭面板48在彼此间隔设置的方向上旋转,以便打开盒插入/弹出端口43a。此时,随着下侧打开/关闭面板48旋转,操作齿轮54旋转以向前旋转天线单元72,直到天线单元72基本上水平为止。
应注意在上述中,已经描述了旋转推臂79、驱动臂80、齿轮臂82来打开/关闭挡板46的实例。然而,在磁盘传送装置40中,例如,除了推臂79、驱动臂80、齿轮臂82等之外,可提供将偏置力传给上侧打开/关闭面板47或下侧打开/关闭面板48的辅助弹簧,以因此打开/关闭挡板46。具体来说,可能采用如下配置,当挡板46由推臂79、驱动臂80、齿轮臂82等从关闭位置旋转到预定位置时,将朝向打开位置的方向上的偏置力由辅助弹簧施加到挡板46,以及挡板46由辅助弹簧的偏置力从预定位置旋转到打开位置。此外,也可能采用如下配置,当挡板46由推臂79、驱动臂80、齿轮臂82等从打开位置旋转到预定位置时,将朝向关闭位置的方向上的偏置力由相同的辅助弹簧施加到挡板46,以及挡板46由辅助弹簧的偏置力从预定位置旋转到关闭位置。
当下支架90移动到上移动端部时,上支架89定位在后方移动端,以及由下支架90保持的第二壳体4耦合到第一壳体3。
当下支架90移动到上移动端部时,上支架89与磁盘盒1整体向前移动。随着上支架89向前移动,磁盘盒1的一部分从盒插入/弹出端口43a向前突出。
当磁盘盒1的一部分从盒插入/弹出端口43a向前突出时,将天线单元72旋转到前侧以变成基本上水平。
因此,由于天线单元72从磁盘盒1的移动路径上移出,所以磁盘盒1并不干扰天线单元72,并可保持磁盘盒1的良好移动操作。
当上支架89移动到向前移动端时,推臂79的待操作突出部分79a由导向销92a从后面挤压(参见图26)。因此,推臂79在操作突出部分79b逆向拉伸弹簧81的偏置力向后移动的方向上旋转。通过旋转推臂79,操作突出部分79b与齿轮臂82的联锁销82d间隔设置。
此时,由于一部分的磁盘盒1从盒插入/弹出端口43a向前突出,弹簧构件83偏置的齿轮臂82并不旋转。
用户能够抓取从盒插入/弹出端口43a向前突出的磁盘盒1的前端部分并从磁盘传送装置40中抽出磁盘盒1。
应注意,从磁盘传送装置40中抽出磁盘盒1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的:抓取并抽出在盒体2中由磁盘抓取机构(未示出)形成的抓取部分6a、6a。还有可能由磁盘抓取机构抓取这些抓取部分6a、6a并将磁盘盒1插入磁盘传送装置40。
在磁盘盒1从磁盘传送装置40抽出的状态下,锁定释放突出部分93a、93a分别从打开/关闭面板23的插入孔24a、24a抽出,及锁定部分14、14分别与第二壳体4的第一锁定凹陷部分29a、29a啮合。同时,释放释放件92b、92b相对于锁定滑块18、18的挤压,及锁定滑块18、18的锁定部分20、20分别与第二壳体4的第二锁定凹陷部分29b、29b啮合。因此,磁盘盒1在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彼此耦合的状态下锁定。
<磁盘盒的类型等的识别>
在下文中,将描述由磁盘传送装置40等中提供的识别单元识别磁盘盒1等的类型的实例(参见图27)。
磁盘传送装置40包括识别磁盘盒1的类型的识别单元300以及控制下支架90的移动位置的控制单元400。
识别单元300基于信息输入表31中存储的信息识别磁盘盒1是磁盘盒1A还是磁盘盒1B,所述信息是由读取单元500(天线74)读出。此外,识别单元300也基于与识别销600有关的信息识别磁盘盒1是磁盘盒1A还是磁盘盒1B,所述识别销600可插入磁盘盒1的识别孔。
此外,基于读取单元500读出的信息,识别单元300也识别用于指定磁盘盒1中存储的至少一个磁盘状记录介质100、100、...的特定信息。例如,特定信息是根据与每一个磁盘状记录介质100、100、...的剩余记录容量有关的信息进行识别,以及所述特定信息是用于指定磁盘状记录介质100的信息,在所述磁盘状记录介质100上通过比较待记录的数据容量与每一个磁盘状记录介质100、100、...的剩余记录容量来记录数据。因此,指定出其剩余容量等于或大于待记录的(例如,从顶部开始第n个磁盘状记录介质100)数据容量的磁盘状记录介质100。
由识别单元300识别的每个信息件被输入到控制单元400,并且控制单元400基于每个输入信息件控制移动机构700。如上所述,移动机构700对应于在垂直方向上移动下支架90的升降电机62、中间齿轮63、64等。
下支架90通过操作移动机构700而移动,并且例如所指定的第n个磁盘状记录介质100移动到其被插入磁盘驱动装置150的磁盘插入部分153中的位置。此时,线性传感器66的检测结果被输入控制单元400,移动机构700基于所输入的检测结果由控制单元400控制,并且下支架90由识别单元300识别并移动到所设置的移动位置。
如上所述,磁盘传送装置40包括识别磁盘盒1的类型的识别单元300以及控制移动机构700的控制单元400,并且下支架90的移动位置基于识别单元300的识别结果由控制单元400控制。
因此,由于移动机构700基于识别单元300的识别结果在控制单元400的控制下进行操作,所以根据磁盘盒1的类型有可能将下支架90可靠移动到所设置的移动位置。
此外,识别单元300识别(除了磁盘盒1的类型之外)用于指定至少一个磁盘状记录介质100、100、...的特定信息,以及控制单元400基于识别单元300的识别结果控制下支架90的移动位置。
因此,由于移动机构700基于识别单元300的包括特定信息的识别结果在控制单元400的控制下进行操作,所以下支架90可以根据磁盘盒1的类型更可靠地移动到所设置的移动位置。
<结论>
如上所述,在磁盘传送装置40中,磁盘架57能够支持不同类型的磁盘盒1(磁盘盒1A和磁盘盒1B),并且移动机构根据磁盘盒1的类型操作以设置磁盘架57(下支架90)的移动位置。
因此,由于磁盘架57的移动位置的设置是通过操作对应于磁盘架57支持的磁盘盒1的类型的移动机构进行操作,所以有可能在磁盘传送装置40中处理不同类型的磁盘盒1并提高有关磁盘盒1的一般通用性。
此外,由于磁盘盒1A的类型和磁盘盒1B的类型因待容纳的磁盘状记录介质100的数量差异而不同,所以有可能根据磁盘盒1通过操作移动机构而设置下支架90的移动位置,所述磁盘盒1的类型基于待容纳的磁盘状记录介质100的数量差异而不同,并且有可能将由馈送机构馈送的磁盘状记录介质100移动到对应于要容纳的介质的数量的差异的位置。
应注意,例如,磁盘盒1A的类型和磁盘盒1B的类型可以基于磁盘状记录介质100的厚度的差异而不同。在磁盘盒1的类型基于磁盘状记录介质100的厚度的差异而不同的情况下,下支架90的移动位置通过根据磁盘盒1操作移动机构来设置,其中磁盘盒1的类型基于磁盘状记录介质100的厚度的差异而不同。因此,将由馈送机构馈送的磁盘状记录介质100移动到对应于厚度差的位置。
此外,提供天线74,所述天线74读出磁盘盒1的信息输入表31中存储的类型信息,并且移动机构是基于天线74读出的类型信息进行操作。
因此,由于下支架90的移动位置是基于读取的类型信息设置,所以馈送机构所馈送的磁盘状记录介质100可以被轻易且准确地移动到与磁盘盒1的类型对应的位置。
此外,磁盘传送装置40包括用作线性移动的驱动构件的齿条86和检测齿条86的移动位置的线性传感器66,并且下支架90随着齿条86的移动而移动,以使得下支架90的移动位置是基于线性传感器66的检测结果设置的。
因此,由于在随着齿条86的下支架90移动期间线性传感器66检测到齿条86的移动位置,所以有可能提高有关磁盘状记录介质100的移动位置的定位精度。
此外,齿条86用作驱动构件,并且线性传感器66包括耦合销66b,所述耦合销66b用作与齿条86耦合并随着齿条86的移动而移动的耦合部分。
因此,由于线性传感器66的耦合销66b与齿条86一起移动,所以可以提高线性传感器66的有关齿条86的移动位置的检测精度。
应注意,尽管在上面的描述中已经描述了处理不同类型的两个磁盘盒1A和1B的实例,但是磁盘传送装置40可以处理3个或更多个不同类型的磁盘盒。
应注意,本技术也可采取如下配置。
(1)一种磁盘传送装置,包括:
磁盘架,所述磁盘架保持磁盘盒的至少一部分,其中磁盘状记录介质在所述磁盘状记录介质被容纳的状态下容纳在盒体内,并且至少在所述磁盘状记录介质的中心轴的方向上移动;
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使得所述磁盘架在所述磁盘状记录介质的所述中心轴的方向上移动;以及
馈送机构,所述馈送机构将所述磁盘状记录介质从所述盒体朝向磁盘驱动装置馈送,
所述磁盘架能够保持不同类型的磁盘盒,
所述磁盘架的移动位置是通过根据所述磁盘盒的所述类型操作所述移动机构来设置的。
(2)根据(1)所述的磁盘传送装置,进一步包括:
识别单元,所述识别单元识别所述磁盘盒的所述类型;以及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移动机构,
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识别单元的识别结果控制所述磁盘架的移动位置。
(3)根据(1)所述的磁盘传送装置,进一步包括:
识别单元,所述识别单元识别所述磁盘盒的所述类型,以及用于指定容纳在所述磁盘盒中的所述磁盘状记录介质中的至少一个的特定信息;以及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移动机构,
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识别单元的识别结果控制所述磁盘架的所述移动位置。
(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磁盘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馈送机构在所述磁盘架移动到所述设置的移动位置的状态下,将所述磁盘状记录介质从所述盒体朝向所述磁盘驱动装置馈送。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磁盘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磁盘盒的所述类型是基于所述盒体的形状的差异来识别的。
(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磁盘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磁盘盒的所述类型通过要容纳的磁盘状记录介质的数量来区分。
(7)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磁盘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磁盘盒的所述类型通过所述磁盘状记录介质的厚度的差异来区分。
(8)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磁盘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磁盘盒包括存储类型信息的信息存储单元,
所述磁盘传送装置进一步包括
读取单元,所述读取单元读出存储在所述信息存储单元中的所述类型信息,以及
所述移动机构是基于由所述读取单元读出的所述类型信息进行操作。
(9)根据(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磁盘传送装置,进一步包括
偏置弹簧,所述偏置弹簧将所述磁盘架的一部分在一个方向上压靠在所述移动机构上。
(10)根据(9)所述的磁盘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一个方向是向上方向,以及
所述磁盘架在所述磁盘盒被保持的状态下朝向所述移动位置向下移动。
(11)根据(9)所述的磁盘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一个方向是向下方向,以及
所述磁盘架在所述磁盘盒被保持的状态下朝向所述移动位置向上移动。
(12)根据(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磁盘传送装置,其中
扭转螺旋弹簧被用作所述偏置弹簧。
(13)根据(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磁盘传送装置,进一步包括:
线性移动的驱动构件;以及
线性传感器,所述线性传感器检测所述驱动构件的移动位置,
其中
所述磁盘架随着所述驱动构件的移动而移动,以及
所述磁盘架的所述移动位置是基于所述线性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设置的。
(14)根据(13)所述的磁盘传送装置,其中
齿条被用作所述驱动构件,以及
所述线性传感器包括与所述齿条耦合并随着所述齿条的移动而移动的耦合单元。
(15)根据(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磁盘传送装置,进一步包括
凸轮滑块,所述凸轮滑块可滑动地支撑所述磁盘架,
其中
所述磁盘架在正交于所述凸轮滑块的移动方向的方向上通过所述凸轮滑块的移动而移动。
(16)根据(15)所述的磁盘传送装置,其中
一对凸轮滑块分别布置在所述磁盘架的两侧上,以及
所述磁盘传送装置进一步包括
耦合所述对凸轮滑块的耦合框架。
参考符号列表
1 磁盘盒
2 盒体
31 信息输入表(信息存储单元)
40 磁盘传送装置
57 磁盘架
66 线性传感器
66b 耦合销(耦合部分)
74 天线(读取单元)
84 耦合框架
85 凸轮滑块
86 齿条
100 磁盘状记录介质
300 识别单元
400 控制单元
500 读取单元
700 移动机构。

Claims (15)

1.一种磁盘传送装置,包括:
磁盘架,所述磁盘架保持磁盘盒的至少一部分,其中磁盘状记录介质在所述磁盘状记录介质被容纳的状态下容纳在盒体内,并且至少在所述磁盘状记录介质的中心轴的方向上移动;
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使得所述磁盘架在所述磁盘状记录介质的所述中心轴的方向上移动;以及
馈送机构,所述馈送机构将所述磁盘状记录介质从所述盒体朝向磁盘驱动装置馈送,
所述磁盘架能够保持不同类型的磁盘盒,
所述磁盘架的移动位置是通过根据所述磁盘盒的所述类型操作所述移动机构来设置的,
所述磁盘传送装置进一步包括:
识别单元,所述识别单元识别所述磁盘盒的所述类型;以及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移动机构,
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识别单元的识别结果控制所述磁盘架的所述移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盘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识别单元还识别用于指定容纳在所述磁盘盒中的所述磁盘状记录介质中的至少一个的特定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盘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馈送机构在所述磁盘架移动到所设置的移动位置的状态下,将所述磁盘状记录介质从所述盒体朝向所述磁盘驱动装置馈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盘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磁盘盒的所述类型是基于所述盒体的形状的差异来识别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盘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磁盘盒的所述类型通过要容纳的磁盘状记录介质的数量来区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盘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磁盘盒的所述类型通过所述磁盘状记录介质的厚度的差异来区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盘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磁盘盒包括存储类型信息的信息存储单元,
所述磁盘传送装置进一步包括
读取单元,所述读取单元读出存储在所述信息存储单元中的所述类型信息,以及
所述移动机构基于由所述读取单元读出的所述类型信息进行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盘传送装置,进一步包括
偏置弹簧,所述偏置弹簧将所述磁盘架的一部分在一个方向上压靠在所述移动机构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盘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一个方向是向上方向,以及
所述磁盘架在所述磁盘盒被保持的状态下朝向所述移动位置向下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盘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一个方向是向下方向,以及
所述磁盘架在所述磁盘盒被保持的状态下朝向所述移动位置向上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盘传送装置,其中
扭转螺旋弹簧被用作所述偏置弹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盘传送装置,进一步包括:
线性移动的驱动构件;以及
线性传感器,所述线性传感器检测所述驱动构件的移动位置,
其中
所述磁盘架随着所述驱动构件的移动而移动,以及
所述磁盘架的所述移动位置是基于所述线性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设置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磁盘传送装置,其中
齿条用作所述驱动构件,以及
所述线性传感器包括与所述齿条耦合并随着所述齿条的移动而移动的耦合单元。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盘传送装置,进一步包括
凸轮滑块,所述凸轮滑块可滑动地支撑所述磁盘架,
其中
所述磁盘架在正交于所述凸轮滑块的移动方向的方向上通过所述凸轮滑块的移动而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磁盘传送装置,其中
一对凸轮滑块分别布置在所述磁盘架的两侧上,以及
所述磁盘传送装置进一步包括
耦合所述一对凸轮滑块的耦合框架。
CN201780017352.XA 2016-03-23 2017-02-06 磁盘传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8858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59223 2016-03-23
JP2016059223 2016-03-23
PCT/JP2017/004234 WO2017163632A1 (ja) 2016-03-23 2017-02-06 ディスク搬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5883A CN108885883A (zh) 2018-11-23
CN108885883B true CN108885883B (zh) 2020-10-30

Family

ID=59901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735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885883B (zh) 2016-03-23 2017-02-06 磁盘传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97392B2 (zh)
JP (1) JP6860001B2 (zh)
CN (1) CN108885883B (zh)
WO (1) WO20171636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97392B2 (en) * 2016-03-23 2019-12-03 Sony Corporation Disk holder for disk cartridge
JPWO2022024731A1 (zh) * 2020-07-30 2022-02-03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9368A (zh) * 2002-06-22 2004-01-21 ���ǵ�����ʽ���� 光盘播放机的光盘装放装置
CN1485850A (zh) * 2002-08-15 2004-03-31 索尼公司 一种盒式磁盘和磁盘驱动机构
JP2006073104A (ja) * 2004-09-02 2006-03-1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記録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CN101034576A (zh) * 2006-02-16 2007-09-12 东芝三星存储技术韩国株式会社 光盘装置及控制光盘装置的方法
CN102063921A (zh) * 2009-11-16 2011-05-18 索尼公司 盘盒
CN102270477A (zh) * 2010-05-28 2011-12-07 索尼公司 换盘器
CN102298946A (zh) * 2010-05-28 2011-12-28 索尼公司 换盘器
CN103000199A (zh) * 2011-09-07 2013-03-27 索尼公司 盘片传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709184A (en) * 2005-08-17 2007-03-01 Lite On It Corp Disc exchanging mechanism
US8065694B2 (en) * 2005-12-02 2011-11-22 Communications Capital Partners, Llc Removable optical disc storage cartridge
US20100172221A1 (en) * 2009-01-07 2010-07-08 Sony Corporation Disc cartridge, and disc changer
JP2011108315A (ja) * 2009-11-16 2011-06-02 Sony Corp ディスクローディング機構
JP5577678B2 (ja) * 2009-11-16 2014-08-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ドライブ装置
JP5445055B2 (ja) * 2009-11-16 2014-03-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011248973A (ja) 2010-05-28 2011-12-08 Sony Corp ディスクチェンジャー
JP5260612B2 (ja) * 2010-09-29 2013-08-14 日立コンシューマ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収納マガジンおよびディスクチェンジャー
JP2013058280A (ja) * 2011-09-07 2013-03-28 Sony Corp ディスク搬送装置
JP6152687B2 (ja) * 2013-04-17 2017-06-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搬送装置
US10497392B2 (en) * 2016-03-23 2019-12-03 Sony Corporation Disk holder for disk cartridg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9368A (zh) * 2002-06-22 2004-01-21 ���ǵ�����ʽ���� 光盘播放机的光盘装放装置
CN1485850A (zh) * 2002-08-15 2004-03-31 索尼公司 一种盒式磁盘和磁盘驱动机构
JP2006073104A (ja) * 2004-09-02 2006-03-1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記録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CN101034576A (zh) * 2006-02-16 2007-09-12 东芝三星存储技术韩国株式会社 光盘装置及控制光盘装置的方法
CN102063921A (zh) * 2009-11-16 2011-05-18 索尼公司 盘盒
CN102270477A (zh) * 2010-05-28 2011-12-07 索尼公司 换盘器
CN102298946A (zh) * 2010-05-28 2011-12-28 索尼公司 换盘器
CN103000199A (zh) * 2011-09-07 2013-03-27 索尼公司 盘片传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5883A (zh) 2018-11-23
US20190080714A1 (en) 2019-03-14
JP6860001B2 (ja) 2021-04-14
US10497392B2 (en) 2019-12-03
JPWO2017163632A1 (ja) 2019-01-31
WO2017163632A1 (ja) 2017-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01862B2 (en) Disk transportation device and disk storage system
CN108885883B (zh) 磁盘传送装置
US8321880B2 (en) Disc changer
US8589961B2 (en) Disc changer for diverse recording media
JP5505633B2 (ja) ディスク装置
TWI453735B (zh) Disc conveyor
JP6152687B2 (ja) ディスク搬送装置
WO1999028907A1 (fr) Changeur de cassette
JPH07111012A (ja) ディスクファイル装置
JP4706391B2 (ja) スライド装填式箱体の着脱装置
TWI457915B (zh) Disc conveyor
JP3393303B2 (ja) デイスクチエンジヤ付きデイスクプレイヤ
US8898685B2 (en) Loading mechanism for cartridge drive apparatus
US8879202B2 (en) Cartridge drive apparatus with identification hole detection lever
WO2004088653A1 (ja) ディスク装置、ディスク搬送装置及びディスクローディング機構
JP5978914B2 (ja) メディアドライブ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メディア処理装置
JP3404963B2 (ja) 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のオートローダー
JP3455317B2 (ja) 記録媒体駆動装置
JP2013058279A (ja) ディスク搬送装置及びディスク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
JP2009259301A (ja) 記録媒体受渡機構及び記録媒体チェンジャー
JP2013058281A (ja) 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JPH05325378A (ja) 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における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の装着装置
JP2012104203A (ja) ディスク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
JPH10247354A (ja)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S63112853A (ja) 記録担体交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Sony Corp.

Address before: Japan's Tokyo port harbor 1-7-1

Applicant before: Sony Corp.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