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85046A - 冷藏库 - Google Patents

冷藏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85046A
CN108885046A CN201780019821.1A CN201780019821A CN108885046A CN 108885046 A CN108885046 A CN 108885046A CN 201780019821 A CN201780019821 A CN 201780019821A CN 108885046 A CN108885046 A CN 1088850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ezer
cooler
storage material
cool storag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982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堀井克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8850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50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6/00Devic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a cooling mod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ng machinery with a cooling mode not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ng machiner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8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using du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冷藏库具有通过压缩机的运转将贮藏室冷却的冷却器(115)和收纳冷却器(115)的冷却室。蓄冷材料(131)配置在贮藏室的返回管道(102b)内,在蓄冷材料(131)的附近配置冷却器(115)。

Description

冷藏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蓄冷材料的冷藏库。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作为具备蓄冷材料的冷藏库,提案有实现消耗电力的降低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箱体的内部空间由分隔壁分隔,在内部设置有具有蓄冷材料的冷冻室的冷藏库。专利文献1的冷藏库有选择地进行以使得冷冻室内的温度成为规定的第一温度的方式进行冷却运转的通常运转和以使得冷冻室内的温度成为比第一温度低的第二温度的方式进行冷却运转的蓄冷运转。在专利文献1中提案如下技术:作为蓄冷材料,使用具有比第一温度低且比第二温度高的凝固点、将由于能够发生相变而产生的潜热作为冷热蓄积的潜热蓄冷材料,由此降低高峰时的消耗电力量。
在上述那样的现有的冷藏库中,由于在构成贮藏室的内壁面的分隔壁设置有蓄冷材料,所以分隔壁的厚度变大,贮藏室的内容积变少。此外,存在当在分隔壁具有凹凸形状时,蓄冷材料也要与该形状一致地采用复杂的结构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420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现有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使分隔壁不厚、能够以简易的结构设置蓄冷材料并且提高节能性能的冷藏库。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的冷藏库包括:通过压缩机的运转被冷却的贮藏室、具有冷却贮藏室的冷却器的冷却室、能够发生相变的蓄冷材料和使冷却贮藏室后的冷气返回冷却器的返回管道。蓄冷材料配置在返回管道内并且配置在冷却器的附近。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取出和放入食品时等负荷投入时,利用蓄热材料和冷却器的冷热进行冷却,因此能够降低贮藏室内的温度上升,使压缩机以与现有的冷藏库相比为低转速的驱动转速运转并放冷。由此,能够抑制压缩机的高转速的运转并且提高冷却性能,能够实现能效的提高。因而,能够降低冷藏库实际上使用时间多的白天和开关门产生的负荷量多时的、冷藏库的消耗电力量,能够提高节能性能。此外,蓄冷材料通过配置在附近的冷却器蓄冷,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来自贮藏室的返回冷气温度。此外,还能够防止冷却器的升温,能够提供提高了节能性能的冷藏库。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的冷藏库也可以为如下结构:蓄冷材料配置在构成冷却器的冷却室的侧旁,且配置在与冷却室隔热的返回管道内。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从冷却器向蓄冷材料蓄冷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的冷藏库也可以为如下结构:返回管道构成为在作为贮藏室的冷藏室循环了的冷气返回的管道。根据这样的结构,还能够降低冷藏室的返回冷气的温度,除去返回冷气中含有的湿气,因此能够降低在冷却器的结霜。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节能性能。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的冷藏库也可以为如下结构:蓄冷材料配置于在返回管道内形成的台阶部。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返回管道内的配置有蓄冷材料的部分的通风阻力,能够实现不均衡结霜等问题的减少。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节能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正面看时的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图1中的2-2线截面图。
图3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冷藏库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图。
图3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冷藏库的另一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图。
图3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冷藏库的又一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图。
图3D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冷藏库的再又一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图。
图3E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冷藏库的再又一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图。
图3F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冷藏库的再又一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冷藏库的温度、蓄冷量与压缩机转速的变化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力变化的概要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冷藏库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冷藏库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图。
图8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冷藏库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图。
图8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冷藏库的另一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冷藏库的纵截面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冷藏库的制冷循环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例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由以下的实施方式限定。
(实施方式1)
图1是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冷藏库的正面看时的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图1的2-2线截面图。图3A~图3F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冷藏室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冷藏库的温度、蓄冷量与压缩机转速的变化的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冷藏库的电力变化的概要的图。
在图1和图2中,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冷藏库101具有多个贮藏室。具体而言,包括划分成的5个贮藏室,这5个贮藏室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地配置。更具体而言,上层贮藏室具有冷藏室102,在前表面具有对开式门。中层贮藏室具有配置在冷藏室102的下方的、具备抽拉门的第一冷冻室103和与第一冷冻室103并排配置的具备抽拉门的制冰室105。下层的贮藏室包括配置在最下部的具备抽拉门的蔬菜室106;以及配置在第一冷冻室103和制冰室105与蔬菜室106之间的第二冷冻室104。
冷藏室102、第一冷冻室103、第二冷冻室104、制冰室105和蔬菜室106分别在前表面具有冷藏室门102a、第一冷冻室门103a,第二冷冻室门104a、制冰室门和蔬菜室门106a。冷藏室102与相互并排配置的制冰室105和第一冷冻室103在上下方向上被隔热分隔壁111分隔开。同样,相互并排配置的制冰室105和第一冷冻室103与第二冷冻室104在上下方向上被隔热分隔壁111分隔开。此外,第二冷冻室104和蔬菜室106也同样被隔热分隔壁111上下分隔开。
此外,冷藏库101具有填充于外箱108与内箱109之间的隔热壁110。此外,冷藏库101在设置于上部的冷藏室102内的下部,作为独立于冷藏室102的贮藏室间隔形成有变温室107。变温室107作为切换室构成,能够设定为第一温度域(冰温保鲜:child)或第二温度域(微冻:partial)。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变温室107能够设定为0℃附近的冷藏温度域的第一温度域(冰温保鲜)和成为第一温度域与约-6℃以下的冷冻温度域之间的温度域的、约-3℃的第二温度域(微冻)。
接着,对冷藏库101的冷却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
冷藏库101在第二冷冻室104的背面后方形成有冷却室114。冷却室114在内部具有冷却器115。在冷却器115的下部配置有除霜加热器122。冷却器115与设置于上部机械室113的压缩机112一起构成冷却冷藏库101的制冷循环。另外,在冷却室114内配置有通过冷却器115强制循环经热交换后的冷气的送风风扇116。此外,在送风风扇116的上方配置有将冷气分配至各贮藏室的风门装置117(参照图2)。风门装置117具有分配流入冷藏室102的冷气的风门装置和分配流入到变温室107的冷气的风门装置。
此外,冷却室114与配置在前方的第一冷冻室103和第二冷冻室104被分隔壁123前后间隔。
关于各贮藏室的温度设定,冷藏室102的库内温度设定为约2~3℃,蔬菜室106的库内温度设定为约2~5℃,第一冷冻室103和第二冷冻室104的库内温度设定为约-18~-20℃。这样,冷藏库101能够在各贮藏室区分温度域地使用。通过这样构成冷藏库101,能够选择适合于食品的保存的温度域贮藏食品,能够实现更高的保鲜性和长期保存。
此外,如图3A~图3F所示,冷却室114内的冷却器115为在多个翅片124和设置在冷却器115的两端部的端板125贯通配置有制冷剂管126的结构。制冷剂管126呈蛇形多段地形成。
在冷却室114的冷却器115的前方设置有分隔壁123。分隔壁123构成冷却室114的一部分。此外,分隔壁123以使得冷却室114与其它贮藏室等隔热的方式、在冷却器115的横宽方向的实质上整个宽度地形成。而且,在冷却室114的侧旁,设置有与冷藏室102的返回风路连通的返回管道102b(参照图3C)。
冷却室114和冷藏室返回管道102b并排配置,以通过封闭冷却器115的前方的分隔壁123与贮藏室等隔热的方式配置。
而且,蓄冷材料127由树脂制壳体构成,在冷却器115的侧部配置,配置在冷却器115的侧面的端部与冷却室114的侧壁之间的空间(参照图3C)。更具体而言,蓄冷材料127配置在冷却器115的侧面的端部(在图3C中为右端)与设置有冷藏室返回管道102b一侧的冷却室114的侧壁之间的空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将冷却器115与冷藏室返回管道102b隔热间隔的分隔部件114a,蓄冷材料127配置在分隔部件114a与冷却器115之间的冷却器115的侧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却室114具有台阶部114b,蓄冷材料127配置在冷却器115的另一侧面的端部(在图3C中为左端)与构成冷却室114的台阶部114b之间。
在蓄冷材料127形成有覆盖作为制冷剂管126的一部分的U形弯管126a(参照图3A)的凹部127a(参照图3D)。而且,蓄冷材料127通过在蓄冷材料127的外壳形成的卡止部卡止于U形弯管126a而被固定。
此外,蓄冷材料127相比配置在冷却器115的下方的除霜加热器122配置在上方。根据这样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中,通过蓄冷材料127的潜热或显热和冷却器115的冷热来冷却贮藏室。
此外,在蓄冷材料127的凹部127a内插入U形弯管126a,按每个U形弯管126a独立地形成凹部127a。而且,以分别覆盖U形弯管126a的方式形成蓄冷材料127的凹部127a。根据这样的结构,冷却器115的冷热容易在蓄冷材料127蓄冷。此外,凹部127a与U形弯管126a之间具有间隙地配置,凹部127a与U形弯管126a以相互不接触的方式配置。
此外,蓄冷材料127也可以如图3E所示那样,设置有插入在冷却器115的两端形成的U形弯管126a的、蓄冷材料127的凹部127b。蓄冷材料127的凹部127b也可以不按每个在上下方向上多段地配置的U形弯管126a独立地配置,而具有从上层U形弯管126a连通至下层U形弯管126a的连通槽127c地形成。
此外,还可以图3F所示那样,以按每个纵列整体地覆盖配置在冷却器115的左右两端的U形弯管126a的方式在蓄冷材料127形成凹部127e。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在冷却器115与蓄冷材料127之间产生的除霜水的排水,能够减少残霜。
对上述那样构成的蓄冷材料127说明其作用。
如图4所示,在冷藏库101,在开关门少、负荷投入少的夜间等稳定运转时,压缩机112以低转速运转并且重复进行导通/断开(ON/OFF)运转,将各贮藏室冷却至设定温度。此时,冷却器115的温度约为-26℃,蓄冷材料127也被冷却为大致相同温度。另外,蓄冷材料127的熔化温度为-22℃。
而且,在开关门增加、负荷的取出放入多的放冷运转时,冷藏库101如图5的实线所示那样,利用蓄冷材料127的潜热和冷却器115的冷热进行放冷运转。此时,通过蓄冷材料127的潜热利用,压缩机112被控制为以低转速至中转速的转速运转。由此,能够抑制电力增加的时间段的压缩机112的高转速运转,因此能够降低电费。此外,由此能够降低负荷变动带来的冷却器115的温度上升,因此能够削减温度变动损失。另外,图5中的虚线表示不利用蓄冷材料127的潜热和冷却器115的冷热进行放冷运转的情况。
而且,在蓄冷材料127维持熔化温度地直接进行放冷后,蓄冷材料127温度上升。但是,由于蓄冷材料127是靠近冷却器115设置,所以高效地从冷却器115向蓄冷材料127蓄冷,压缩机112的转速为中转速地直接运转。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一边抑制压缩机112的转速一边进行蓄冷运转,能够实现能效的提高。由此提高冷藏库101的节能性能。
而且,压缩机112维持中转速的转速地直接进行蓄冷运转,蓄冷材料127只要冷却被为与冷却器115的温度大致相同温度就以低转速运转。在冷藏库101,当冷却运转累积规定时间时,进行冷却器115的除霜运转。此时,利用除霜加热器122的热,开始冷却器115的除霜。U形弯管126a的除霜水在凹部127a内溶化而向露水托盘129排出。
此外,蓄冷材料127也可以如图3E所示那样,在下部具有开放部127d地形成。根据这样的结构,除霜水不会积存在凹部127b内,而通过连通槽127c被导向蓄冷材料127的下部,能够提高从开放部127d向配置在除霜加热器122的下方的露水托盘129(参照图3C)的排水。因而,能够抑制在蓄冷材料127与冷却器115之间残留结霜溶化时的存水而通过冷却运转再次冻结发展成冰块。由此,能够防止冷却器115的异常结霜。
此外,冷藏库101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在夜间的稳定运转时,使压缩机112以低转速运转,关闭冷藏室102的风门装置和变温室107的风门装置,以冷气在第一冷冻室103和第二冷冻室104循环的模式使冷冻室冷却,有效地将蓄冷材料127冷却至熔化温度(-22℃)以下。
此外,冷藏库101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在夜间的稳定运转时,与开关门多的放冷运转时相比将第一冷冻室103和第二冷冻室104的设定温度分别降低2~3℃地进行冷却运转,使蓄冷材料127在熔化温度以下蓄冷,降低开关门多的放冷运转时的压缩机112的运转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例示蓄冷材料127与冷却器115不接触而靠近配置的方式,不过也可以使蓄冷材料127与冷却器115相互部分接触地配置。通过使蓄冷材料127与冷却器115接触,冷却器115的冷热容易向蓄冷材料127进行热传递,因此能够缩短蓄热时间。
此外,蓄冷材料127也可以由金属制壳体形成。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将冷却器115的冷热有效地向蓄冷材料传递。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例示在冷却器115的两侧部配置蓄冷材料127的方式,不过蓄冷材料127也可以在冷却器115的至少一侧配置。在这种情况下,蓄冷材料127也可以配置在靠近冷藏室返回管道102b的冷却器115的侧部。因为冷藏室返回管道102b的风量大,所以在冷却器115的靠近冷藏室返回管道102b一侧,返回冷气中含有的湿气容易结霜,存在导致热交换性能的下降的问题。但是,通过在靠近冷藏室返回管道102b的冷却器115的侧部设置蓄冷材料127,能够确保冷却性能。
此外,在冷藏库101,如果设置有调节去向第一冷冻室103、第二冷冻室104和制冰室105的冷气量的冷冻室排出风门(未图示),则在第一冷冻室103和第二冷冻室104达到适合的温度的情况下,压缩机112的运转停止,冷冻室排出风门闭合。然后,送风风扇116运转,开闭冷藏室风门或变温室风门,使用冷却器115和蓄冷材料127的潜热或显热,进行冷藏室102和变温室107的冷却运转。由此,能够降低消耗电力量。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包括配置有通过压缩机112的运转被冷却的冷却器115和能够发生相变的蓄冷材料127的冷却室114,以及配置在冷却室115的前方的贮藏室。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蓄冷材料127与冷却器115与接触或靠近冷却器115地配置。此外,蓄冷材料127由冷却器115冷却。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利用蓄冷材料127和冷却器115的冷热冷却贮藏室。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确保从冷却器115去向蓄冷材料127的蓄冷量,能够确保进行库内冷却时的冷却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冷却器115也可以在冷却室114内呈蛇形多段地形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冷却器115也可以具有蜿蜒行进的形状,具有蜿蜒行进的形状的部分呈多段地形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蓄冷材料127也可以在冷却器115的侧部、且在与冷却室114之间配置。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提高从冷却器115向蓄冷材料127蓄冷的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冷却器115也可以在多个翅片124和设置在端部的端板125贯通设置制冷剂管116,该制冷剂管116呈蛇形多段地形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蓄冷材料127也可以以覆盖端板125的外侧的制冷剂管116的方式配置。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空余空间配置蓄冷材料127,也容易设置,因此能够提高可操作性,还能够抑制贮藏空间的减少。
(实施方式2)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冷藏库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图。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冷藏库101的整体结构与使用图1和图2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冷藏库101相同。
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冷藏库101在冷却器115的上部配置蓄冷材料130。具体而言,以从上方覆盖冷却器115的上层的制冷剂管126的方式、在蓄冷材料130形成有凹部。在从冷藏库101的正面看冷却器115时的冷却器115的右侧侧面形成有冷藏室返回管道102b。如图6所示,蓄冷材料130不在冷却器115的左右宽度方向的与中央部相比靠左侧、即靠近冷藏室返回管道102b一侧,而在与冷藏室返回管道102b相反侧靠一侧地配置在冷却器115的上部。配置蓄冷材料130的一侧的冷却器115的下方设置有循环过蔬菜室106的冷气返回口(未图示)。
此外,在制冷剂管126设置有多个翅片124,不过在与配置有蓄冷材料130之处对应的制冷剂管126,没有设置多个翅片124。蓄冷材料130以其一端位于端板125的上方,另一端位于冷却器115的左右宽度方向的、没有超出送风风扇116投影于冷却器115的位置的范围。即,蓄冷材料130从端板125朝向冷却器115的左右宽度方向的中心延伸至送风风扇116的左右宽度方向的、没有超过远离端板125的一端(在图6中为右端)的位置。此外,大致水平地配置。此外,蓄冷材料130通过在蓄冷材料130的外壳形成的卡止部卡止于制冷剂管126而被固定。
此外,蓄冷材料130的外壳以与配置有多个翅片124的部分的外形尺寸一致的方式形成。因而,能够防止构成冷却器115的前部的分隔壁123超过需要地向前方突出地形成,能够维持贮藏室的容积。
接着,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蓄冷材料130的动作进行说明。
靠近冷却器115的制冷剂管126配置的蓄冷材料130通过冷却器115的冷热蓄冷,通过上述使用图4和图5数码的动作和作用,能够降低库内的温度上升,抑制压缩机112的转速。由此,能够实现冷藏库101的白天的消耗电力的削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蓄冷材料130在冷却器115的上层不在靠近风量大的冷藏室返回管道102b的一侧,而在位于远离冷藏室返回管道102b的一侧的、风量小的蔬菜室返回口侧配置蓄冷材料130。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蓄冷材料130引起的风量的下降,不妨碍含有大量从冷藏室102返回的湿气的返回冷气的热交换地利用蓄冷材料130和冷却器115维持冷藏库101的冷却性能。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在冷却器115的下部设置有除霜加热器122。在这种情况下,蓄冷材料127也可以配置在与除霜加热器122相比靠上方的位置。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确保蓄冷材料127的可靠性,并且能够防止在蓄冷材料127与冷却器115之间形成冰块。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也可以在冷却室114内呈蛇形多段地形成的冷却器115的上部配置蓄冷材料127。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确保从冷却器115去向蓄冷材料127的蓄冷量,能够确保进行库内冷却时的冷却量。
(实施方式3)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冷藏库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图。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冷藏库101的整体结构与使用图1和图2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冷藏库101相同。
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冷藏库101在形成于冷却室114的冷却器115的侧面的冷藏室返回管道102b内埋设蓄冷材料131。冷藏室返回管道102b由隔热材料形成,蓄冷材料131配置在构成冷藏室返回管道102b的内箱109面(参照图2),该冷藏室返回管道102b与冷藏室102的返回风路连通。此外,蓄冷材料131以与冷却器115的高度尺寸大致同等高度例如呈平板状形成。此外,以与冷藏室返回管道102b没有台阶差的方式在构成管道面的内箱109的配置部分形成台阶部,蓄冷材料131埋设于台阶部。此外,蓄冷材料131通过上述使用图4和图5数码的动作和作用蓄冷。
接着,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蓄冷材料131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冷却器115进行热交换后的冷气通过送风风扇116向各贮藏室强制流通,排出至冷藏室102的冷气在冷藏室102内循环,被吸入冷藏室102的返回口(未图示),从在第二冷冻室104的背面形成的冷藏室返回管道102b通过。返回冷气的温度约为5~6℃,蓄冷材料131与位于附近的冷却器115被隔热壁左右分隔开,与冷藏室返回管道102b连通,蓄冷至约-15℃。也可以使用熔化温度为约-10℃的蓄冷材料,利用蓄冷材料的潜热将冷藏室返回冷气冷却,不过也能够利用蓄冷材料131的显热将冷藏室返回冷气冷却。
因而,冷气在从冷藏室返回管道102b通过时会通过埋设在冷藏室返回管道102b内的蓄冷材料131的部分,因此在返回冷却器115被热交换之前,先在蓄冷材料131被热交换,因此能够利用蓄冷材料131吸收返回冷气中含有的湿气。由此,能够减少在冷却器115对冷气热交换时在冷却器115的结霜。
此外,因为能够利用蓄冷材料131冷却由冷却器115热交换的返回冷气,所以能够降低冷却器115的负荷量,提高冷藏库101的节能性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冷藏室返回管道102b配置在冷却器115的侧面,在冷却器115的下方配置有除霜加热器122。根据这样的结构,在进行冷却器115的除霜时,结霜的蓄冷材料131的除霜也能够一起进行,能够防止结霜过多引起的冷藏室返回管道102b的管道堵塞。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蓄冷材料131呈平板状形成的例子,不过并不限定于该形状,为了促进与返回冷气的热交换,也可以以截面成为大致口字形的方式在返回管道102b的整个面埋设蓄冷材料131。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包括:具有通过压缩机112的运转冷却的贮藏室和冷却贮藏室的冷却器115的冷却室114;能够发生相变的蓄冷材料131;和用于冷却贮藏室后的冷气返回冷却器115的返回管道102b。蓄冷材料131配置在返回管道102b内,并且配置在冷却器115的附近。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取出和放入食品时等负荷投入时,通过蓄热材料131和冷却器115的冷热进行冷却,因此能够降低贮藏室内的温度上升,使压缩机112以与现有的冷藏库相比为低转速的驱动转速运转并放冷。由此,能够抑制压缩机112的高转速的运转并提高冷却性能,能够实现能效的提高。因此,能够降低冷藏库101实际上使用时间多的白天和开关门产生的负荷量多时的、冷藏库101的消耗电力量,能够提高节能性能。此外,蓄冷材料131通过配置在附近的冷却器115蓄冷,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来自贮藏室的返回冷气温度。此外,还能够防止冷却器115的升温,能够提供提高了节能性能的冷藏库。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也可以为如下结构:蓄冷材料131配置在构成冷却器115的冷却室114的侧旁,配置在与冷却室114隔热间隔的返回管道102b内。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从冷却器115向蓄冷材料131蓄冷的效果。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也可以为如下结构:返回管道102b作为在作为贮藏室的冷藏室102循环的冷气返回的管道构成。根据这样的结构,还能够降低冷藏室102的返回冷气的温度,除去返回冷气中含有的湿气,因此能够降低在冷却器115的结霜。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节能性能。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也可以为如下结构:蓄冷材料131配置于在返回管道102b内形成的台阶部109a。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返回管道102b内的配置有蓄冷材料131的部分的通风阻力,能够实现不均衡结霜等问题的减少。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节能性能。
(实施方式4)
图8A和图8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冷藏库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图。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冷藏库101的整体结构与使用图1和图2说明的实施方式1的冷藏库101相同。
如图8A和图8B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冷藏库101,在冷藏室排出管道(排出管道)120内配置有蓄冷材料132。
在冷藏室102的背面,具有构成冷藏室排出管道120的管道罩120a和内箱109,形成有被120a和内箱109包围而成为风路的冷藏室排出管道120。
在内箱109的表面(管道侧)形成有凹部(台阶部)109a,例如呈平板状形成的蓄冷材料132埋设于凹部109a内。即,蓄冷材料132配置成,以使得蓄冷材料132的冷藏室排出管道120侧的面不突出的方式、且以降低冷藏室排出管道120内的风路阻力的方式埋设于凹部109a内。
此外,在冷藏室102的下部,在冷藏室管道罩120a形成有排向变温室107的冷气排出口107a。蓄冷材料132在冷藏室102的背面、以至少从变温室107的冷气排出口107a与变温室107在冷藏室102的背面的投影面重叠的位置向上方延伸的方式配置。
接着,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蓄冷材料132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从冷却室114通过送风风扇116强制流通的冷气(约-15℃)从冷藏室排出管道120通过。蓄冷材料132通过上述使用图4和图5说明的动作和作用,被冷却器115的冷气冷却,冷却至约-10℃。然后,与从蓄冷材料132放冷的冷气一起成为约2℃的冷气向冷藏室102排出。此外,在压缩机112停止时、送风风扇116运转,冷冻室排出风门(未图示)闭合,冷却冷藏室102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冷却器115的冷热和在冷藏室102的背面形成的蓄冷材料132,冷却冷藏室102。由此,能够降低消耗电力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在变温室107的冷气排出口107a的背面也延伸配置有蓄冷材料132。根据这样的结构,在由于来自蓄冷材料132的冷气而压缩机112的处于停止中时,变温室107也能够冷却至合适的温度。
此外,通过在内箱109的表面配置蓄冷材料132,在冷藏室排出管道120的吸热和放热被反复进行,因此与外部空气的温度差变小。由此,蓄冷材料132能够作为隔热材料起作用,降低冷藏库101的吸热量。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包括:通过压缩机112的运转被冷却的贮藏室;具有冷却贮藏室的冷却器115的冷却室114;能够发生相变的蓄冷材料132;和将从冷却室114排出的冷气排出至贮藏室内的排出管道120。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蓄冷材料132配置在排出管道120内。根据这样的结构,因为利用在管道内通过的冷气直接冷却,所以能够确保蓄在蓄冷材料132的蓄冷量,能够确保库内冷却时的冷却量。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也可以在排出管道120内的背面部具备朝向后方形成的台阶部109a,在台阶部109a内配置蓄冷材料132。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配置蓄冷材料132引起的风路阻力并且向贮藏室内排出冷气。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也可以为如下结构:贮藏室作为冷藏室102构成,在冷藏室空间的下部形成能够维持为低于冷藏温度的温度的低温室,以及在冷藏室102和低温室的后方形成排出管道120,蓄冷材料132配置在冷藏室和低温室的背面。根据这样的结构,还能够进行低温室的冷却。
(实施方式5)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冷藏库的纵截面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冷藏库的制冷循环的图。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冷藏库101,在第一冷冻室103和第二冷冻室104的后方形成有冷却室133。在冷却室133的后方,与冷藏库101的背面的隔热壁110(参照图2)之间,形成有蓄冷室135。在冷却室133内,配置有第1冷却器140和配置在第1冷却器140的上方的第1风扇134。在蓄冷室135内设置有蓄冷材料136,在蓄冷材料136的外周,配置有卷绕制冷剂管构成的蓄冷用的第2冷却器137。此外,在蓄冷材料136的上方,配置有将所蓄积的冷热强制流通的第2风扇138。
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冷却室133和蓄冷室135在冷藏库101内、在前后方向上并列地配置,而第1风扇134和第2风扇138从冷藏库101的正面看在左右方向(未图示)上并列地配置。
此外,各贮藏室的返回管道与冷却室133和蓄冷室135连通,在返回管道流动的冷气由第1冷却器140和蓄冷用的第2冷却器137(参照图10)进行热交换。此外,如图10所示,冷却器140与蓄冷用的第2冷却器137并列配置,能够通过切换阀(切换部)139(参照图10)切换流入第1冷却器140与蓄冷用的第2冷却器137的制冷剂流路。
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夜间等开关门少而负荷量小时使压缩机112以低转速的转速运转,并且使制冷剂在第1冷却器140循环,冷却各贮藏室。如果各室成为合适的温度,则切换切换阀139,使第2风扇依然停止地使制冷剂在蓄冷用的第2冷却器137循环而蓄热。
另一方面,在冷藏室温度超过上限温度时,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冷冻室风门(未图示)关闭,使第1风扇134运转而进行冷却。在冷冻室温度超过上限温度时,以使得制冷剂在第1冷却器140循环的方式切换切换阀139,冷却第一冷冻室103和第二冷冻室104。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在负荷量小的夜间等,蓄冷材料136蓄冷,被冷却为凝固点温度(-22℃)以下或其周边温度。
而且,在开关门多的负荷量变大时,使压缩机112停止,通过第2风扇138的运转,由蓄冷室135冷却冷藏室102、变温室107、蔬菜室106,、第一冷冻室103和第二冷冻室104。或者,如果第一冷冻室103和第二冷冻室104为合适的温度,则设置在蓄冷室135的冷冻室风门(未图示)关闭,冷却冷藏室102、变温室107和蔬菜室106。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在白天的电力高峰时使压缩机112停止,通过蓄冷材料136的放冷冷却贮藏室,因此能够降低电费的比较高的白天的消耗电力,能够削减电费。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压缩机112不以高转速运转,而以中转速运转并使制冷剂在蓄冷室135循环,通过蓄冷材料的放冷冷却贮藏室,因此能够降低消耗电力。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也可以通过蓄冷材料温度检测部(未图示),在蓄冷材料温度高于规定温度的情况下,切换为使制冷剂在第1冷却器140循环、通过冷却室133冷却各贮藏室的运转。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在前方配置冷却室133,在后方配置蓄冷室135,不过也可以在前方配置蓄冷室135,还可以将第1风扇134和第2风扇138前后调转配置。通过使配置在跟前的室的风扇的旋转轴的倾斜度比配置在后方的室的风扇的旋转轴的倾斜度大,能够确保吹到上部贮藏室的风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冷却室133与蓄冷室135也可以相互隔热,具有相互独立的风路。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进行冷却室133的除霜时除霜加热器122引起的蓄冷室135的温度上升。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包括:冷却室133,其具有通过压缩机112的运转被冷却的第1冷却器140;和蓄冷室135,其在内部配置有第2冷却器137和蓄冷材料136。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的冷却室133和蓄冷室135在冷冻室104的后方被间隔形成。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第1冷却器140和第2冷却器137也可以能够通过切换制冷剂流路的切换部139切换用于分别向第1冷却器140和第2冷却器137供给制冷剂的制冷剂流路地构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冷却室133和蓄冷室135也可以在冷冻室104的后方,相互在冷藏库101的前后方向上前后并列地配置。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确保从第1冷却器140蓄积至蓄冷材料136的蓄冷量,能够确保库内冷却时的冷却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也可以为如下结构:蓄冷136靠近第2冷却器137配置,在蓄冷材料136的上部配置有将蓄积的冷热向贮藏室强制流通的第2风扇138。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得在蓄冷材料136蓄积的冷热强制流通。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在贮藏室内的温度低于规定温度时,通过切换部139进行向第2冷却器137流动制冷剂的蓄冷运转,在蓄冷材料蓄冷,在高于规定温度时,使压缩机停止,使第2风扇138运转,令在蓄冷材料136蓄冷的冷热冷却贮藏室。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削减白天电量。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1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在蓄冷材料136的温度高于规定温度时,通过切换部139以向第1冷却器140流动制冷剂的方式切换制冷剂流路,进行冷却贮藏室的通常运转。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根据电力情况分开使用蓄冷运转和通常运转,能够降低消耗电力。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例子中的冷藏库包括配置有通过压缩机的运转被冷却的冷却器和能够发生相变的蓄冷材料的冷却室以及配置在冷却室的前方的贮藏室。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例子中的冷藏库,蓄冷材料与冷却器接触或靠近冷却器地配置。此外,蓄冷材料由冷却器冷却。而且,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例子中的冷藏库利用蓄冷材料和冷却器的冷热冷却贮藏室。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确保从冷却器蓄积至蓄冷材料的蓄冷量,能够确保库内冷却时的冷却量。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例的冷藏库,冷却器也可以在冷却室内呈蛇形多段地形成。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例子中的冷藏库,冷却器具有蜿蜒行进的形状,具有蜿蜒行进的形状的部分多段地形成。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例子中的冷藏库,蓄冷材料在冷却器的侧部、与冷却室之间配置。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提高从冷却器向蓄冷材料蓄冷的效果。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例子中的冷藏库,冷却器也可以在多个翅片和设置在端部的端板贯通设置制冷剂管,该制冷剂管呈蛇形多段地形成。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例子中的冷藏库,蓄冷材料也可以以覆盖端板的外侧的制冷剂管的方式配置。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空余空间配置蓄冷材料,也容易设置,因此能够提高可操作性,还能够抑制贮藏空间的减少。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例子中的冷藏库也可以在冷却器的下部设置有除霜加热器。在这种情况下,蓄冷材料也可以在与除霜加热器相比靠上方的位置。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确保蓄冷材料的可靠性,并且能够防止在蓄冷材料与冷却器之间形成冰块等。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的冷藏库101也可以在于冷却室114内呈蛇形多段地形成的冷却器115的上部配置有蓄冷材料127。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确保从冷却器115去向蓄冷材料127的蓄冷量,能够确保进行库内冷却时的冷却量。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另一例子中的冷藏库包括通过压缩机的运转被冷却的贮藏室、具有冷却贮藏室的冷却器的冷却室、能够发生相变的蓄冷材料和使得冷却贮藏室后的冷气返回冷却器的返回管道。蓄冷材料配置在返回管道内并且配置在冷却器的附近。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取出和放入食品时等负荷投入时,利用蓄热材料和冷却器的冷热进行冷却,因此能够降低贮藏室内的温度上升,使压缩机以与现有的冷藏库相比为低转速的驱动转速运转并放冷。由此,能够抑制压缩机的高转速的运转并且提高冷却性能,能够实现能效的提高。因而,能够降低冷藏库实际上使用时间多的白天和开关门产生的负荷量多时的、冷藏库的消耗电力量,能够提高节能性能。此外,蓄冷材料通过配置在附近的冷却器蓄冷,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来自贮藏室的返回冷气温度。此外,还能够防止冷却器的升温,能够提供提高了节能性能的冷藏库。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例子的冷藏库也可以为如下结构:蓄冷材料配置在构成冷却器的冷却室的侧旁,配置在被与冷却室隔热间隔的返回管道内。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从冷却器向蓄冷材料蓄冷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例子的冷藏库也可以为如下结构:返回管道作为在作为贮藏室的冷藏室循环的冷气返回的管道构成。根据这样的结构,还能够降低冷藏室的返回冷气的温度,除去返回冷气中含有的湿气,因此能够降低在冷却器的结霜。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节能性能。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例子的冷藏库也可以为如下结构:蓄冷材料配置于在返回管道内形成的台阶部。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返回管道内的配置有蓄冷材料的部分的通风阻力,能够实现不均衡结霜等问题的减少。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节能性能。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又一个例子的冷藏库包括通过压缩机的运转被冷却的贮藏室、具有冷却贮藏室的冷却器的冷却室、能够发生相变的蓄冷材料和将从冷却室排出的冷气向贮藏室内排出的排出管道冷藏库,蓄冷材料配置在排出管道内。根据这样的结构,因为利用从管道内通过的冷气直接冷却,所以能够确保在蓄冷材料的蓄冷量,能够确保库内冷却时的冷却量。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又一个例子的冷藏库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在排出管道内的背面部具备朝向后方形成的台阶部,在台阶部内配置蓄冷材料。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蓄冷材料配置引起的风路阻力并且向贮藏室内排出冷气。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又一个例子的冷藏库,贮藏室作为冷藏室构成,在冷藏室空间的下部形成有能够维持在低于冷藏温度的温度的低温室,以及在冷藏室和低温室的后方形成有排出管道,蓄冷材料配置在冷藏室和低温室的背面。根据这样的结构,还能够进行低温室的冷却。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再又一个例子的冷藏库包括具有通过压缩机的运转被冷却的第1冷却器的冷却室以及在内部配置有第2冷却器和蓄冷材料的蓄冷室。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再又一个例子的冷藏库的冷却室和蓄冷室在冷冻室的后方被间隔形成。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再又一个例子的冷藏库,第1冷却器和第2冷却器也可以如下那样构成:能够通过切换制冷剂流路的切换部切换用于分别向第1冷却器和第2冷却器供给制冷剂的制冷剂流路。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再又一个例子的冷藏库,冷却室和蓄冷室也可以在冷冻室的后方、相互在冷藏库的前后方向上前后并列地配置。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确保从冷却器蓄积至蓄冷材料的蓄冷量,能够确保库内冷却时的冷却量。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再又一个例子的冷藏库,也可以为如下结构:蓄冷材料靠近第2冷却器地配置,在蓄冷材料的上部配置有将蓄积的冷热向贮藏室强制流通的第2风扇。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得在蓄冷材料蓄积的冷热强制流通。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再又一个例子的冷藏库也可以在贮藏室内的温度低于规定温度时通过切换部进行向第2冷却器流动制冷剂的蓄冷运转,在蓄冷材料蓄冷。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再又一个例子的冷藏库也可以在贮藏室内的温度高于规定温度时使压缩机停止,使第2风扇运转,利用在蓄冷材料蓄积的冷热冷却贮藏室。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削减白天电量。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再又一个例子的冷藏库,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在蓄冷材料的温度高于规定温度时,通过切换部以向第1冷却器流动制冷剂的方式切换制冷剂流路,进行冷却贮藏室的通常运转。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根据电力情况分开使用蓄冷运转和通常运转,能够降低消耗电力。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发明能够提供降低实际上使用的时间多的白天和开关门引起的负荷量多时的消耗电力量的冷藏库。由此,能够应用于企业用和家庭用的冷藏库等所有冷却设备的用途。
附图标记说明
101 冷藏库
102 冷藏室
102a 冷藏室门
102b 返回管道
103 第一冷冻室
103a 第一冷冻室门
104 第二冷冻室
104a 第二冷冻室门
105 制冰室
105a 制冰室门
106 蔬菜室
106a 蔬菜室门
107 变温室
107a 冷气排出口
108 外箱
109 内箱
109a 凹部(台阶部)
110 隔热壁
111 隔热分隔壁
112 压缩机
113 上部机械室
114 冷却室
114a 分隔部件
114b 台阶部
115 冷却器
116 送风风扇
117 风门装置
120 冷藏室排出管道
120a 冷藏室管道罩
122 除霜加热器
123 分隔壁
124 翅片
125 端板
126 制冷剂管
126a U形弯管
127 蓄冷材料
127a 凹部
127b 凹部
127c 连通槽
127d 开放部
127e 凹部
130、131、132 蓄冷材料
133 冷却室
134 第1风扇
135 蓄冷室
136 蓄冷材料
137 第2冷却器
138 第2风扇
139 切换阀(切换部)
140 第1冷却器(冷却器)。

Claims (4)

1.一种冷藏库,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压缩机的运转被冷却的贮藏室;
具有冷却所述贮藏室的冷却器的冷却室;
能够发生相变的蓄冷材料;和
使冷却所述贮藏室后的冷气返回所述冷却器的返回管道,所述蓄冷材料配置在所述返回管道内并且配置在所述冷却器的附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冷材料配置在所述冷却室的侧旁,且配置在与所述冷却室隔热分隔开的所述返回管道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贮藏室是冷藏室,
所述返回管道构成为在所述冷藏室循环后的冷气返回的管道。
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冷材料配置于形成在所述返回管道内的台阶部。
CN201780019821.1A 2016-03-23 2017-03-13 冷藏库 Pending CN10888504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57962 2016-03-23
JP2016057962A JP6492291B2 (ja) 2016-03-23 2016-03-23 冷蔵庫
PCT/JP2017/009911 WO2017163965A1 (ja) 2016-03-23 2017-03-13 冷蔵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5046A true CN108885046A (zh) 2018-11-23

Family

ID=59899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9821.1A Pending CN108885046A (zh) 2016-03-23 2017-03-13 冷藏库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492291B2 (zh)
CN (1) CN108885046A (zh)
WO (1) WO201716396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34971A1 (zh) * 2018-12-27 2020-07-02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3060414A (ja) * 2021-10-18 2023-04-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冷蔵庫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18989U (ja) * 1983-01-31 1984-08-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冷凍冷蔵庫
JP2004212022A (ja) * 2003-01-09 2004-07-29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蔵庫
CN2793651Y (zh) * 2005-05-24 2006-07-05 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蓄冷风道的冰箱
CN2830999Y (zh) * 2005-05-25 2006-10-25 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冰箱
CN102109264A (zh) * 2009-12-24 2011-06-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冷藏库
CN102419046A (zh) * 2011-12-23 2012-04-18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带蓄冷器的冷柜
WO2012102234A1 (ja) * 2011-01-28 2012-08-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保冷容器とその運転方法
CN204388454U (zh) * 2014-12-31 2015-06-10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风冷冰箱
CN104949426A (zh) * 2015-06-17 2015-09-30 上海理工大学 风冷冰箱
CN204963354U (zh) * 2015-07-17 2016-01-13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18834A1 (fr) * 1994-04-15 1995-10-20 Fafournoux Bernard Congélateur comportant un dispositif pour congélation rapide à accumulateurs de froid.
JP2009174779A (ja) * 2008-01-24 2009-08-06 Fuji Electric Retail Systems Co Ltd ショーケース
JP2010043825A (ja) * 2008-03-14 2010-02-25 Panasonic Corp 冷蔵庫
GB2514622A (en) * 2013-05-31 2014-12-03 New Wave Innovation Ltd Improvements to a refrigerator that uses a phase change material as a thermal store
KR102336200B1 (ko) * 2014-12-24 2021-12-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18989U (ja) * 1983-01-31 1984-08-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冷凍冷蔵庫
JP2004212022A (ja) * 2003-01-09 2004-07-29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蔵庫
CN2793651Y (zh) * 2005-05-24 2006-07-05 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蓄冷风道的冰箱
CN2830999Y (zh) * 2005-05-25 2006-10-25 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冰箱
CN102109264A (zh) * 2009-12-24 2011-06-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冷藏库
WO2012102234A1 (ja) * 2011-01-28 2012-08-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保冷容器とその運転方法
CN102419046A (zh) * 2011-12-23 2012-04-18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带蓄冷器的冷柜
CN204388454U (zh) * 2014-12-31 2015-06-10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风冷冰箱
CN104949426A (zh) * 2015-06-17 2015-09-30 上海理工大学 风冷冰箱
CN204963354U (zh) * 2015-07-17 2016-01-13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34971A1 (zh) * 2018-12-27 2020-07-02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CN112204320A (zh) * 2018-12-27 2021-01-08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63965A1 (ja) 2017-09-28
JP2017172847A (ja) 2017-09-28
JP6492291B2 (ja) 2019-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66532B (zh) 恒温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202393126U (zh) 一种冰箱
CN102374722B (zh) 冰箱
US20050132733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refrigerators
JP6074596B2 (ja) 冷蔵庫
JP6687384B2 (ja) 冷蔵庫
CN106568269B (zh) 冰箱
CN202648285U (zh) 一种多温区冰箱
KR100584271B1 (ko) 냉장실 도어에서의 제빙 냉기 유로 구조
KR100560561B1 (ko) 연속 운전식 쇼케이스
KR20010030294A (ko) 냉장고
JP2007225178A (ja) 冷蔵庫
CN107014133A (zh)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KR100621235B1 (ko) 바텀 프리저 타입 냉장고의 제빙용 냉기 유로 구조
CN108885046A (zh) 冷藏库
JPH11173729A (ja) 冷蔵庫
CN104930784B (zh) 冰箱
CN204806784U (zh) 冰箱
JP2014238182A (ja) 冷蔵庫
KR20050094672A (ko) 바텀 프리저 타입 냉장고의 제빙 냉기 유로 구조
KR101705666B1 (ko) 냉장고 및 그 제빙방법
KR101696893B1 (ko) 냉장고 및 그 제빙방법
JPH10267504A (ja) 冷蔵庫
CN103673460A (zh) 一种风直冷对开门冰箱
KR20120044556A (ko)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