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84854A - 自冲式压入元件、压入连接和用于制造这种压入连接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自冲式压入元件、压入连接和用于制造这种压入连接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84854A
CN108884854A CN201780016858.9A CN201780016858A CN108884854A CN 108884854 A CN108884854 A CN 108884854A CN 201780016858 A CN201780016858 A CN 201780016858A CN 108884854 A CN108884854 A CN 1088848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nching
indentation
pressed
self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685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84854B (zh
Inventor
马库斯·希尔施曼
朱利安娜·尼德米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hard Begona Link Technology Co Ltd
Richard Bergner Verbindungstechnik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Richard Begona Lin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hard Begona Lin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hard Begona Link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8848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48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848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48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37/00Nuts or like thread-engaging members
    • F16B37/04Devices for fastening nuts to surfaces, e.g. sheets, plates
    • F16B37/06Devices for fastening nuts to surfaces, e.g. sheets, plates by means of welding or riveting
    • F16B37/062Devices for fastening nuts to surfaces, e.g. sheets, plates by means of welding or riveting by means of riveting
    • F16B37/068Devices for fastening nuts to surfaces, e.g. sheets, plates by means of welding or riveting by means of riveting by deforming the material of the support, e.g. the sheet or pl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37/00Nuts or like thread-engaging members
    • F16B37/04Devices for fastening nuts to surfaces, e.g. sheets, plates
    • F16B37/06Devices for fastening nuts to surfaces, e.g. sheets, plates by means of welding or riveting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冲式压入元件,特别是冲孔螺母(2),其具有:头部部分(6),该头部部分(6)具有用于放置到构件(22)上的头部支座(8);以及冲孔圈(10),其具有端侧的切割边(24)。在冲孔圈(10)与头部支座(8)之间构造出侧凹部(26)。在头部支座(8)上构造有联接至冲孔圈(10)的环绕的挤压凸起(16),头部支座(8)的径向靠外的区域(18)在径向方向(14)上联接至该挤压凸起,头部支座的径向靠外的区域在纵向方向上相对于挤压凸起(16)回缩。在构造压入连接期间,借助挤压凸起(16)将构件(22)的顶侧(28)的材料压入到侧凹部(26)中。优选不进行构件(22)的底侧(34)的变形。

Description

自冲式压入元件、压入连接和用于制造这种压入连接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特征的自冲式压入元件,例如冲孔螺母,自冲式压入元件构造用于自冲地压入到构件中,特别是自冲地压入到板件中。本发明还涉及在这种自冲式压入元件与构件之间的压入连接,以及构造该压入连接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具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特征的冲孔螺母可以例如在DE 10 2014 104 571A1中得到。
自冲式压入元件通常具有带环绕的前侧的切割边的冲孔圈。为了构造出接合或压入连接,利用冲孔圈预先将压入元件压靠板材顶侧。与之相对地,适宜地构造的模具作为底座定位。借助于冲孔圈,在构件中冲压出孔,冲孔圈插入到该孔中。于是通过进一步的变形过程在这种单步骤的冲孔和压入过程中通常不仅构造压入元件的轴向的防拉出部而且构造压入元件的抗扭转部。
为了构造抗扭转部,已知的冲孔螺母在其头的底侧具有径向延伸的肋。肋通常布置在槽状环形的内凹中,该内凹在内侧由冲孔圈限定并且在外侧由另外的环绕的环形套环限定。
根据DE 10 2014 104 571 A1,在压入过程中板材借助模具的环绕的环形凸鼻从下方压入到各个抗扭转凸鼻之间的中间空间中。通过这种材料挤压同时也实现轴向的防拉出部。
为了附加的抗扭转,根据DE 10 2014 104 571 A1附加地在冲孔圈的周侧上构造径向凸伸的凸鼻。
冲孔螺母的类似实施例也从US D437 211 S中获得。从DE 10 2009 012 243 A1得知另一种冲孔螺母,在其中冲孔圈设置有环绕的滚花。
从GB 1 468 150 B中也可以得知在冲孔圈上的具有滚花的冲孔螺母。头部支座面锥形地向内倾斜地构造,从而板材材料在孔边缘挤入到冲孔圈与头部支座面之间的大致V形的侧凹部中。
这种类型的自冲式压入元件,尤其是冲孔螺母,特别是也在汽车工业中尤其是使用在由轻金属制成的构件的轻型结构应用中。出于重量减轻和小空间的原因,寻求最小可能构型的压入元件。然而,这通常与在足够的轴向拉出强度和足够的抗扭转方面的要求背道而驰。
发明内容
在此基础上,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自冲式压入元件,特别是冲孔螺母,利用该自冲式压入元件可以构造出与(板材)构件的可靠的压入连接。
此外,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相应的压入连接及其构造方法。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自冲式压入元件,特别是冲孔螺母解决。此外,该任务还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6的特征的在这种压入元件与构件之间的压入连接以及通过具有权利要求20的特征的构造该压入连接的方法来解决。
压入元件所涉及的优点以及优选的设计方案在有意义的范围内也可以应用到压入连接以及方法中,并且反之亦然。
在此,压入元件通常在纵向方向上延伸,并具有带有构造为头部支座的底侧的头部部分,头部部分利用底侧在压挤的状态中置放在构件的顶侧上。此外,压入元件具有构造在头部部分的底侧上的、具有端侧的环绕的切割边的冲孔圈。在此,冲孔圈具有关于基于纵向方向斜向倾斜的外周面并且尤其是整体以优选整体锥形扩宽地构造。此外,特别重要的还在于,头部支座具有环绕的挤压凸起,头部支座的径向靠外的区域在径向方向上联接至挤压凸起,其中,径向靠外的区域在纵向方向上相对于挤压凸起回缩。在此,挤压凸起特别是构造为完全环绕的环形凸起。环形凸起在此特别是在径向方向上直接联接至冲孔圈,因此构成了冲孔圈的环绕的凸缘。
这些构造在头部支座上且直接联接至冲孔圈的挤压凸起的特别的优点是,在借助其的压入过程中,通过改形过程将材料从构件的顶侧挤压并且因此压入到侧凹部或自由空间中。因此,构件的顶侧的压入侧凹部中的材料与冲孔圈构造出沿轴向或纵向方向起作用的、用于可靠的轴向的防拉出的形状锁合(Formschluss)。因此,环绕的挤压凸起整体如下地构造,使得在压入时将板材材料挤压到侧凹部中,用以构造出轴向的防拉出部。此外,通过材料的挤压以及压入也已经实现夹紧或夹紧配合,从而压入元件已经通过夹紧而防止扭转。这一方面通过挤压凸起的沿圆周方向起作用的摩擦来实现,以及通过在压入的材料与冲孔圈的外周面之间的摩擦来实现。因此,挤压凸起在压入状态下产生附加的有利的摩擦。挤压凸起本身优选不具有沿圆周方向起作用的形状锁合元件,例如用于抗扭转功能的周侧的滚花。
因此,为了构造轴向防拉出部特别是不需要并且也不设置板材材料的底侧的改形。这尤其能够实现在压入冲孔元件时具有平滑的构件底侧。此外,为了沿轴向方向例如通过构造出后抓嵌部而构造出与构件底侧的期望的形状锁合,也不需要冲孔圈的改形。在这种情况下,冲孔圈将位于构件侧下方,这通常也是不希望的。
在此,挤压凸起按照适宜方式在构造出阶梯的情况下过渡到径向靠外的区域中。因此,挤压凸起构造出环绕的挤压边。在横截面中观察,挤压凸起优选具有环形的水平面和与之联接的优选平行于纵向方向延伸的周面。原则上,周面也可以倾斜于纵向方向地定向。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构造所需的抗扭转部,在径向靠外的区域中以围绕圆周分布的方式构造出多个肋。这些肋在径向方向上延伸。因此,这些肋的沿圆周方向定向的侧面在压入状态下构造出沿圆周方向起作用的与构件的形状锁合。在压入过程中,肋被压入到构件的顶侧中。
优选地,在此布置多于8个肋,特别是10个肋,并且优选均匀地围绕圆周分布。例如,最多构造14个肋。每个肋都具有肋宽度和在相邻的肋之间的间距,(与滚花不同地)肋之间的间距明显大于肋宽度,并且例如是肋宽度的至少2倍或至少3倍。
在此,头部支座,特别是头部支座的径向靠外的区域有利地垂直于纵向方向定向,也就是说水平地取向,并且优选地不具有倾斜于纵向方向的头部支座面。头部支座整体构造为具有肋作为隆起部的平坦的环形面。
按照适宜方式,仅在头部支座径向靠外的区域中布置有用于构造防扭转部的肋。因此在优选实施例中,挤压凸起和冲孔圈都不具有另外的构造为抗扭转元件的肋或类似物。肋在径向方向上在几乎全部的靠外的区域上延伸,且至少在靠外的区域的至少3/4上延伸。通常,它们相对于压入元件的圆周边缘倾斜地构造或圆形地构造
肋在径向方向上直接联接至挤压凸起并且优选地在径向方向上与挤压凸起齐平。因此,肋在径向方向上无错位地过渡到挤压凸起中,因此布置在相同的轴向高度上。
附加地,通过直接地特别是齐平地联接的肋,材料被压向侧凹部的方向,从而实现高的填充度。
挤压凸起和/或冲孔圈的环绕的周面优选构造为光滑的周面,也就是,特别是构造为锥形周面和/或圆柱形周面。具体地,冲孔圈具有锥形周面,并且挤压凸起具有圆柱形周面。因此,在挤压凸起上(必要时除了肋之外)不构造沿圆周方向起作用的形状锁合元件,例如滚花。
此外,头部部分在其底侧不具有靠外的环绕的环形凸起。肋向外自由伸出,而不具有靠外的环绕的环形凸起。对于传统的冲孔螺母,在压入过程中板材从下方被压向头部支座并且成型到其中,通常附加地设置有靠外的环绕的环形凸起,用以构造防拉出部。通常在传统的冲孔螺母中,其也具有侧凹部。通过本发明的具有挤压凸起的措施(挤压凸起从上方将材料压入到冲孔圈处的侧凹部中)可以以有利的方式取消该环形凸起。轴向的防拉出仅通过将材料压入到挤压凸起的侧凹部中而构造出。
因此,整体上,通过这种压入元件制成的压入连接的特征在于,刚好不用对构件的底侧进行改型。
为了能够将足够的材料压入到侧凹部中,挤压凸起在径向方向上凸出于切割边,即,挤压凸起延伸直至大于由切割边限定的半径的半径。
挤压凸起,特别是在径向方向上凸出超过切割边的部分区域限定了第一(挤压)体积,并且侧凹部限定了第二体积。在优选实施例中,为了可靠地确保用通过挤压凸起挤压的材料完全填充侧凹部,第一体积大于第二体积。特别地,第一体积是第二体积的2至5倍,尤其是3至4倍。
通过明显更大的挤压体积可靠地实现侧凹部的完全的装填和所期望的夹紧。在此,完全的装填理解为挤压到侧凹部中的材料完全填塞侧凹部,必要时到达冲孔圈至挤压凸起的过渡区域中的一些自由空间。侧凹部的填充度至少为90%。
优选地,所有的肋共同具有第三体积,第三体积小于挤压凸起(16)的第一体积,特别是,第三体积仅为第一体积的30%到90%。
此外,挤压凸起具有小于等于靠外的区域的径向宽度的径向宽度。挤压凸起的径向宽度例如是靠外的区域的径向宽度的至少0.5倍并且特别是在靠外的区域的0.5倍和0.9倍之间的范围中。径向宽度在此通常理解为一方面是挤压凸起的和另一方面是靠外的区域的沿径向方向的各自的(环形)面的宽度。通过这种措施确保了靠外的区域具有足够大的径向宽度,这是期望的抗扭转和肋所需要的。同时,挤压凸起足够大,以便能够将所期望的用于轴向的防拉出部的材料的量挤压到侧凹部中。
此外,挤压凸起具有小于冲孔圈的轴向长度的轴向长度,并且特别是位于冲孔圈的轴向长度的30%至70%的范围中,优选在40%至60%的范围中。在此,轴向长度优选理解为冲孔圈的轴向长度的大约一半。在此,挤压凸起的轴向长度理解为挤压凸起在纵向方向上的如下延伸,即,起始于靠外的区域(通向挤压凸起的过渡部上)的轴向高度直至挤压凸起的(水平)环形面。冲孔圈的轴向长度又限定为起始于挤压凸起的环形面直至切割边的沿纵向方向的延伸。
压入元件尤其是在头部部分中具有内螺纹的冲孔螺母。冲孔圈相对于内螺纹优选径向向外错开,因此它不与螺纹齐平。因此特别是,在冲压过程中起作用的力不会影响螺纹的规格完整性(Lehrenhaltigkeit)。通过沿径向方向的间距,即,特别是冲孔圈相对于内螺纹的阶梯状错位,因此确保不会发生内螺纹的不期望的变形。
此外,通常还设置的是,在冲孔圈上本身不构造内螺纹。此外按照适宜方式,内螺纹延伸至挤压凸起的轴向高度。这相应于挤压凸起的水平的环形面的轴向定位。通过挤压凸起,压入元件在该区域中整体构造得比较硬。同时,由此使得内螺纹尽可能地朝冲孔圈拉动,从而头部部分的轴向长度可以整体保持得小,以便特别是将冲孔螺母设计成尽可能紧凑的构型。
对于所期望的小构型实施例,头部支座的直径大于冲孔圈的直径仅大约20%至40%,特别是仅大约25%至35%。通过这种措施,整体上可以确保尽可能小构型的冲孔螺母。通过上述用于轴向防拉出和抗扭转的措施,也可以在这种小构型的元件中可靠地实现所需的防拉出和抗扭转。
在本文中,直径通常理解为在头部支座或冲孔圈的相对置的区域之间沿径向方向最大的间距。通常,压入元件相对于中心轴线旋转对称地构造并且具有圆形的横截面。然而替选地也可行的是,压入元件,特别是其头部部分的横截面是非圆形,例如是多边形。
在利用这种压入元件,特别是冲孔螺母构造的压入连接中,如已经提及的那样,通过挤压凸起将材料从构件的顶侧压入到切割边与挤压凸起之间的侧凹部中。
此外,压入连接的特征在于,冲孔圈并不凸出超过构件的底侧。优选地,冲孔圈与底侧齐平或相对于底侧在纵向方向上仅稍微(例如,至多至构件厚度的10%,最大至多20%)回缩。
此外,压入连接的优选特征在于,构件在其底侧并不向上朝向头部部分的方向弯曲。确切的说,该构件在环绕冲孔(压入元件压入其中)处具有平坦的、未变形的构件底侧。因此,冲孔圈围嵌构件的底侧。
该构件特别是轻金属构件,即,该构件由轻金属,特别是铝制成。这些通常被理解为铝合金或甚至纯铝。替选于铝构件地,该构件也可以由例如镁合金等构成。特别地,在这种特别是在汽车工业中为了减轻重量而使用的轻金属构件中,这种冲孔圈被用作连接元件。压入元件本身通常由钢制成。
在用于制造这种压入连接的方法中,以已知的方式在单步骤过程中利用自冲式压入元件首先将孔冲入构件中,并且随后将压入元件压入到冲出的孔中。这借助被压向构件的底侧的模具来实现。在此,冲孔余料通过模具中的凹部来接纳和导出。
在此特别重要的是,模具具有平坦的模具顶侧并且没有环绕的环形凸起,环形凸起使得板材在其底侧变形并且向上压挤。通过该措施确保了所期望的齐平和平坦的构件底侧。
在此按照适宜方式,模具的内部的凹部具有粗糙化的内周面,从而冲孔余料特别是通过力锁合(Kraftschluss)安全且可靠地保持在凹部中。通过这种措施防止了,在模具返回时,冲孔余料仍附着在构件上或压入元件上。通过该措施实现了高的过程安全性。粗糙化的内周面例如通过腐蚀过程实现。按照适宜方式,仅凹部的靠上的环绕的边缘配设有粗糙部。在后续的走向中,模具在凹部上尤其具有光滑的内周面。此外按照适宜方式,内周面锥形地扩宽,从而随后可以以简单的方式清理冲冲孔余料的粗糙化区域。
因此,凹部优选地首先具有圆柱形区域,该圆柱形区域具有粗糙化的内周面,紧接着具有光滑的内周面的锥形扩宽的区域联接至该粗糙化的内周面。
在随后的另外的压入过程中,冲压余料被随后的冲压余料挤出并且可以经由凹部可靠地清理。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附图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局部以示意图的方式示出:
图1示出冲孔螺母的截面图;
图2示出图1的冲孔螺母的从下方的俯视图;
图3至图5示出用于说明用于构造出与(板材)构件的压入连接的冲孔和接合过程的图解,其中分别以横截面示出:图3示出了在冲孔和接合过程开始之前的初始状态,图4示出在冲孔过程期间的情况,以及图5示出在接合过程之后在构造出压入连接时的情况;并且
图6示出压入连接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在这些附图中作用相同的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2中所示的自冲式压入元件构造为冲孔螺母2。冲孔螺母在纵向方向4上延伸并且具有头部部分6,头部部分6在纵向方向4上观察在其底侧上具有头部支座8,头部支座8通常环形地构造。冲孔圈10在纵向方向4上邻接头部部分6和头部支座8。冲孔圈10具有外周面12,该外周面12相对于纵向方向4倾斜例如10°至30°的角α。外周面12优选地构造为光滑的锥形周面。优选地,整个冲孔圈10以角度α构造为锥形扩宽的环形凸起。
头部支座8可以在径向方向14划分成两个部分区域,即一个内部区域(其由环绕的环形的挤压凸起16形成)以及一个径向靠外的区域18。在此挤压凸起16直接联接至冲孔圈10并且在径向方向14上延伸了径向宽度b1。
靠外的区域18逆着纵向方向4相对于挤压凸起16回缩。靠外的区域18在径向方向14上延伸了径向宽度b2。
挤压凸起16优选在构造出阶梯的情况下过渡到靠外的区域18中。因此,挤压凸起16尤其在其径向最靠外的区域中具有边缘。在此,朝冲孔圈10的方向定向的端面(环形面)优选构造为垂直于纵向方向4的平坦的水平面。此外,挤压凸起16的外周面优选地构造为平行于纵向方向4延伸的竖直面,特别是圆柱周面。优选地,其也无隆起或无凹陷地平坦地构造。
如尤其是可以从图2的俯视图看到的,在靠外的区域18上以沿圆周均匀分布的方式布置多个肋20。在该实施例中,总共布置十个肋20。肋20优选精确地在径向方向14上延伸
如从图1所示的剖视图可以看到,肋20在纵向方向4上具有高度,该高度优选地相应于挤压凸起16的轴向长度a1。因此,肋20尤其是与挤压凸起16齐平,即,在挤压凸起16和肋20之间的过渡区域中在径向方向上没有错位。在本实施例中,肋20的径向端部与头部支座8的外边缘稍微间隔开。如从图1所示的剖视图可以看到,该挤压凸起16的径向宽度b1小于靠外的区域18的径向宽度b2并且特别是仅约靠外的区域的径向宽度b2的1/3。
整个头部部分6并且因此头部支座8具有直径d1,直径d1优选地大于冲孔圈10的直径d2仅约35%。
冲孔圈在纵向方向4上以轴向长度a2延伸,该轴向长度a2优选地明显长于挤压凸起的轴向长度a1。冲孔隔挡20的轴向长度加上挤压凸起的轴向长度a1优选小于等于构件22的板材厚度D,冲孔螺母2要压入该构件中(为此参照例如图3)。
此外,冲孔螺母2具有内螺纹25,内螺纹25优选地仅延伸至挤压凸起16的轴向高度并且因此仅延伸至冲孔圈10的起始之处。
冲孔圈10在端侧具有环绕的切割边24。由于斜向倾斜的外周面12,在切割边24与挤压凸起16之间构造出侧凹部26(参见图1)。对于力求以材料完全回填侧凹部来说,通过挤压凸起16限定的挤压体积(下文称为第一体积)特别重要。挤压体积由具有带有边缘长度b1(径向宽度)和a1(轴向长度)的基本上矩形的横截面积的环形挤压凸起16限定。在此,第一体积明显大于侧凹部26的第二体积。第二体积通过具有呈三角形的横截面的环限定,呈三角形的横截面通过冲孔圈10的倾斜定向的外周面以及切割边24在径向方向14上的由角α限定的凸出部限定。在此,第一体积是第二体积的至少2倍,优选至少3倍,尤其是2至5倍或3至4倍。
优选地,该要求也适用于挤压凸起16的在径向方向上凸出的部分区域的(第一)体积。
此外,对于回塞来说重要的是,附加地通过肋20支持向后回填,肋20直接联接至挤压凸起16。肋的第三体积优选小于第一体积,并且例如是第一体积的30%至90%。
下面参照图3至图5更详细地说明冲孔螺母2的设定过程:
在施加压入力的情况下,借助合适的压入工具4(未示出)在纵向方向4上将冲孔螺母2压向构件22的顶侧28。在此,构件22支撑到模具30上,模具30具有模具顶侧32,构件22的底侧34置放到模具顶侧32。在此,模具顶侧32构造为平坦的面,其不具有用于底侧34变形的环绕的环形或变形隔挡。
在总共单步骤的接合过程中,首先进行冲孔过程,其中,借助冲孔圈10将冲孔余料36从构件22冲出,以便产生孔38。将该冲孔余料向下压入到模具30的凹部40中。在此,凹部40以中心钻孔的形式构造在模具30中。凹部向下伸展,以便可以从模具30中取出冲孔余料36。
与冲孔过程同时地进行压入过程,在其中构造出轴向的防拉出部和抗扭转部。特别重要的是,仅构件的顶侧28发生变形,并且挤压凸起16挤压构件22的顶侧28的材料,并且沿纵向方向基本向下压入到侧凹部26中。如尤其借助图6的剖视图看到的,在此,顶侧28的材料成型到侧凹部26中。由此得到沿轴向方向起作用的形状锁合的防拉出部。同时实现沿径向方向14的夹紧效果,从而实现夹紧配合。
同时,肋20也可以同样从顶侧压入构件的顶侧28,并且挤压材料。在此,侧凹部26被完全填塞。
完成的压入连接特别是参照图5和图6得到。这里特别重要的是,在底侧34上整体构造成平坦的面,并且构件22在底侧34上恰好不变形。决定性的是平坦的模具顶侧32。在实施例中,冲孔圈10与底侧34齐平。
此外,在过程安全的接合过程方面,针对多个依次进行的压入操作,模具30还具有其凹部40的特定的设计方案。特别是参照图3可知,凹部40具有优选圆柱形的区域42,在其上凹部的内周面44例如通过侵蚀处理粗糙化。于是,锥形扩宽的区域46联接至圆柱形的区域42,为此,内周面44优选平滑地构造。在后续的走向中还联接有优选圆柱形的区域48,圆柱形的区域48与具有粗糙化的内周面44的圆柱形的区域42相比具有变大的直径,以便尽可能无摩擦地导出冲孔余料36。
在此所描述的冲孔螺母2以及利用其构造的与构件22的压入连接优选使用在轻金属,尤其是铝板材中。在此,优选地,冲孔螺母2用于汽车领域。构件22例如是车辆的门元件,多个这样的冲孔螺母2被置入到该门元件中。经由冲孔螺母紧固其他的功能元件。优选地,在车门模块的情况下,在这种冲孔螺母2上紧固例如扬声器、车窗升降马达、(塑料)遮光板,遮阳蓬等。
冲孔螺母2整体牢固地压入,从而即使冲孔螺母2没有装配螺栓,也不会出现嘎嘎声的噪音。
冲孔螺母2例如压入到具有约1mm的范围的板材厚度的铝板材中。对于铝板材,例如使用Al-Mg合金,例如,AlMg4.5Mn。
通常,这种冲孔螺母2以几(十)kN的冲孔力压入,例如尤其是在M5大小的螺母中以约20kN并且压入到上述的具有1.2mm的板材厚度的铝板材中。
附图标记列表
2 冲孔螺母
4 纵向方向
6 头部部分
8 头部支座
10 冲孔圈
12 外周面
14 径向方向
16 挤压凸起
18 靠外的区域
20 肋
22 构件
24 切割边
25 内螺纹
26 侧凹部
28 顶侧
30 模具
32 模具顶侧
34 底侧
36 冲孔余料
38 孔
40 凹部
42 圆柱形区域
44 内周面
46 锥形区域
48 圆柱形区域
α 角
b1 挤压凸起的径向宽度
b2 靠外的区域的径向宽度
a1 挤压凸起的轴向长度
a2 冲孔圈的轴向长度
d1 头部支座的直径
d2 冲孔圈的直径
D 板厚

Claims (22)

1.用于压入到构件中的自冲式压入元件(2),所述自冲式压入元件具有:
-纵向方向(4),
-头部部分(6),所述头部部分具有用于置放到构件上的头部支座(8),
-具有端侧的切割边(24)的冲孔圈(10),
-其中,所述冲孔圈(10)具有相对于纵向方向(4)斜向倾斜的外周面(12),从而在所述切割边(24)与所述头部支座(8)之间构造出侧凹部(26),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部支座(8)具有环绕的挤压凸起(16),头部支座(8)的径向靠外的区域(18)在径向方向(14)上联接至所述挤压凸起,所述径向靠外的区域在纵向方向(4)上相对于所述挤压凸起(16)回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冲式压入元件(2)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挤压凸起(16)在构造出阶梯的情况下过渡到所述径向靠外的区域(18)中。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冲式压入元件(2)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径向靠外的区域(18)中以围绕圆周分布的方式构造有多个用于构成抗扭转部的肋(20)。
4.根据前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自冲式压入元件(2),
其特征在于,
所述肋(20)与所述挤压凸起(16)齐平。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冲式压入元件(2),
其特征在于,
挤压凸起(16)的环绕的周侧光滑地构造并且没有沿圆周方向起作用的形状锁合元件。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冲式压入元件(2),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靠外的区域(18)不具有靠外的环绕的环形凸起。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冲式压入元件(2),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挤压凸起(16)在径向方向(14)上凸出超过所述切割边(24)。
8.根据前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自冲式压入元件(2),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挤压凸起(16),特别是在径向方向(14)上凸出超过所述切割边(24)的部分区域,具有第一体积,并且所述侧凹部具有第二体积,其中,所述第一体积大于所述第二体积。
9.根据前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自冲式压入元件(2),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体积是所述第二体积的2至5倍,特别是3至4倍。
10.根据前两项权利要求中任一项和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冲式压入元件(2),
其特征在于,
所有的肋(20)共同地具有第三体积,所述第三体积小于所述挤压凸起(16)的第一体积,特别是,所述第三体积仅具有所述第一体积的30%到90%。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冲式压入元件(2),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挤压凸起(16)具有小于等于所述靠外的区域(18)的径向宽度(b2)的径向宽度(b1)。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冲式压入元件(2),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挤压凸起(16)具有小于冲孔圈(10)的轴向长度(a2)的轴向长度(a1),并且特别是位于冲孔圈(10)的轴向长度(a2)的30%至70%的范围中,优选在40%至60%的范围中。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冲式压入元件(2),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冲式压入元件构造为具有内螺纹(25)的冲孔螺母,所述内螺纹仅延伸至挤压凸起(16)的轴向高度,并且在所述冲孔圈(10)上没有构造内螺纹(25)。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冲式压入元件(2),
其特征在于,
头部支座(8)的直径(d1)比冲孔圈(10)的直径(d2)大了大约仅20%至40%并且尤其是大了大约仅25%至35%。
15.具有权利要求1、3、5、6、7、8和9的特征的自冲式压入元件(2)。
16.在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冲式压入元件(2)与构件(22)之间的压入连接,所述构件具有顶侧(28)和底侧(34),其中,挤压凸起(16)压入到所述构件(22)的顶侧(28)中,并且所述构件(22)的材料通过所述挤压凸起(16)被挤压到侧凹部(26)中。
17.根据前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压入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构件(22)在环绕冲孔圈(10)处并不向上朝向所述头部部分(6)的方向改形。
18.根据前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压入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孔圈(10)并不凸出超过所述构件(22)的底侧(34),
-所述挤压凸起(16)在径向方向(14)上凸出超过所述冲孔圈(10)并且,凸出的部分区域具有第一体积且所述侧凹部具有第二体积,其中,所述第一体积比所述第二体积大至少两倍,
-所述侧凹部(26)完全被受挤压的材料填充,从而由此已经实现了所述压入元件(2)在所述构件(22)中夹紧配合,其中
-附加地,以围绕所述压入元件(2)的圆周分布的方式构造有多个用于另外的抗扭转部的肋(20),所述肋在径向方向(14)上邻接所述挤压凸起(16)并且所述肋压入顶侧(28)。
19.根据前两项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压入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构件(22)由轻金属,特别是由铝构成。
20.一种用于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入连接的方法,其中,将构件(22)引入到模具(30)上以便进行置放,并且将压入元件(2)压入到所述构件(22)中,其中,首先冲孔圈(10)在所述构件(22)中冲出孔(38),并且将冲孔余料(36)压入模具(30)的凹部中。
21.根据前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具(30)具有平坦的模具顶侧(32)。
22.根据前两项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凹部(40)具有粗糙化的内周面(44),从而所述冲孔余料(36)保持在所述凹部(40)中。
CN201780016858.9A 2016-03-14 2017-03-14 自冲式压入元件、压入连接部和用于制造这种压入连接部的方法 Active CN1088848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6204173.8A DE102016204173A1 (de) 2016-03-14 2016-03-14 Selbststanzendes Einpresselement, Einpressverbindung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olchen Einpressverbindung
DE102016204173.8 2016-03-14
PCT/EP2017/056028 WO2017157959A1 (de) 2016-03-14 2017-03-14 Selbststanzendes Einpresselement, Einpressverbindung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olchen Einpressverbind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4854A true CN108884854A (zh) 2018-11-23
CN108884854B CN108884854B (zh) 2021-12-21

Family

ID=58530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6858.9A Active CN108884854B (zh) 2016-03-14 2017-03-14 自冲式压入元件、压入连接部和用于制造这种压入连接部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794417B2 (zh)
EP (1) EP3430277B1 (zh)
CN (1) CN108884854B (zh)
DE (1) DE102016204173A1 (zh)
ES (1) ES2837479T3 (zh)
WO (1) WO20171579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46427B2 (ja) * 2017-05-30 2022-04-04 株式会社青山製作所 締結構造
USD941134S1 (en) * 2020-03-11 2022-01-18 Heiko Schmidt Rivet nut
USD941133S1 (en) * 2020-03-11 2022-01-18 Heiko Schmidt Rivet nut
DE102020111696A1 (de) * 2020-04-29 2021-11-04 Profil Verbindungstechnik Gmbh & Co. Kg Funktionselement
DE102020125460A1 (de) * 2020-09-29 2022-03-31 Profil Verbindungstechnik Gmbh & Co. Kg Selbststanzendes Befestigungselement
DE102021203153A1 (de) 2021-03-29 2022-09-29 Richard Bergner Holding GmbH & Co. KG Einpressmutter und Einpressverbindung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Einpressmutter und einer Einpressverbindung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68150A (en) * 1974-03-08 1977-03-23 Hayden R Self-piercing fixings
JPH0394412U (zh) * 1990-01-18 1991-09-26
EP2226520A2 (de) * 2009-03-07 2010-09-08 NEDSCHROEF PLETTENBERG GmbH Stanzmutter
US8021091B2 (en) * 2004-11-05 2011-09-20 Pem Management, Inc. Rotatable captivated nut
US8142125B2 (en) * 2007-08-24 2012-03-27 Whites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elf-attaching female fastener
CN103161812A (zh) * 2011-12-12 2013-06-19 倍而速销售株式会社 穿孔螺母
CN104110427A (zh) * 2013-04-22 2014-10-22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铆接件
CN104329345A (zh) * 2014-10-11 2015-02-04 惠州智科实业有限公司 铆合结构
DE102014104571A1 (de) * 2014-04-01 2015-10-01 Profil Verbindungstechnik Gmbh & Co. Kg Selbststanzendes Funktionselement und ein Zusammenbauteil bestehend aus dem Funktionselement und einem Blechtei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00420A (en) * 1958-03-14 1961-09-19 Spokes Albert Nut with recesses to receive metal of the workpiece
US3213914A (en) * 1961-11-06 1965-10-26 Illinois Tool Works Self-piercing nut with attaching groove
US5531552A (en) * 1984-08-03 1996-07-02 Multifastener Corporation Self-attaching nut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5549430A (en) * 1992-01-31 1996-08-27 Multifastener Corporation Self-attaching fastener and installation die
US5302066A (en) * 1993-01-19 1994-04-12 Textron Inc. Locking fastener
US6220804B1 (en) * 1999-03-24 2001-04-24 R B & W Corporation Self-piercing clinch nut
USD437211S1 (en) 1999-03-24 2001-02-06 R B & W Corporation Self-piercing clinch nut
US6644903B1 (en) * 2001-06-12 2003-11-11 Matdan America Corp. Captive fastener with gradient hardened ferrule
US6851904B2 (en) * 2002-08-30 2005-02-08 Fabristeel Products, Inc. Self-attaching female fastener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US7066700B2 (en) * 2002-08-30 2006-06-27 Whites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elf-attaching fastener and method of attachment
US7112024B2 (en) * 2002-08-30 2006-09-26 Whites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elf-attaching nut
US20040042871A1 (en) * 2002-09-04 2004-03-04 Wojciechowski Stanley E. Self-attaching female fastener element, sealed fastener and panel assembly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US6866456B2 (en) * 2003-06-02 2005-03-15 Pem Management, Inc. Floating captivated wrenchable nut
DE102005056577A1 (de) * 2005-11-25 2007-05-31 Heiko Schmidt Verbindungselement
DE202006008721U1 (de) * 2006-06-01 2007-10-11 Profil Verbindungstechnik Gmbh & Co. Kg Nietmutter und Kombination einer Nietmutter mit einem Blechteil
MY173992A (en) * 2008-11-21 2020-03-03 Pem Man Inc Piercing standoff
US20140173877A1 (en) * 2012-12-21 2014-06-26 Ming-Chung Chiu Holeless plate member riveting method
DE102014206859A1 (de) * 2014-04-09 2015-10-15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Nockenwellenversteller mit formschlüssiger Verriegelungskulisse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68150A (en) * 1974-03-08 1977-03-23 Hayden R Self-piercing fixings
JPH0394412U (zh) * 1990-01-18 1991-09-26
US8021091B2 (en) * 2004-11-05 2011-09-20 Pem Management, Inc. Rotatable captivated nut
US8142125B2 (en) * 2007-08-24 2012-03-27 Whites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elf-attaching female fastener
EP2226520A2 (de) * 2009-03-07 2010-09-08 NEDSCHROEF PLETTENBERG GmbH Stanzmutter
CN103161812A (zh) * 2011-12-12 2013-06-19 倍而速销售株式会社 穿孔螺母
CN104110427A (zh) * 2013-04-22 2014-10-22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铆接件
DE102014104571A1 (de) * 2014-04-01 2015-10-01 Profil Verbindungstechnik Gmbh & Co. Kg Selbststanzendes Funktionselement und ein Zusammenbauteil bestehend aus dem Funktionselement und einem Blechteil
CN104329345A (zh) * 2014-10-11 2015-02-04 惠州智科实业有限公司 铆合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794417B2 (en) 2020-10-06
CN108884854B (zh) 2021-12-21
WO2017157959A1 (de) 2017-09-21
US20190010973A1 (en) 2019-01-10
EP3430277A1 (de) 2019-01-23
EP3430277B1 (de) 2020-10-21
ES2837479T3 (es) 2021-06-30
DE102016204173A1 (de) 2017-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84854A (zh) 自冲式压入元件、压入连接和用于制造这种压入连接的方法
CN102889290B (zh) 具有提供防止旋转的特征的功能元件以及由功能元件和金属板部件构成的构件组件
KR101162800B1 (ko) 너트 또는 기능부를 포함하는 케이블 러그 및 케이블 러그의 연결 방법
US20060137166A1 (en) Element attachable by riveting to a sheet metal part and also a component assembly and a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component assembly
CN207297586U (zh) 压入连接部及用于压入连接部的压入元件
CN105829735A (zh) 具有防转动件的膨胀锚栓
US9157482B2 (en) Shaft assembly with anti-pull apart stake
DE112013001275B4 (de) Herstellungsverfahren für Fahrzeugradscheibe
CN107532634A (zh) 帽型螺母及其安装结构
US3832747A (en) Bolt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DE102008017689A1 (de) Einpressmutter und Schraubenkopf insbesondere für Blechbauteile
JP2003535706A (ja) ナットを製造する方法、この方法を実施するためのタップ、およびこの方法に基づいて製造されたナット
JP4962891B2 (ja) 縦溝を有するナットの製造方法
EP3936730B1 (de) Funktionselement
CN107747577B (zh) 型材用平装式内支撑套筒
CN207921089U (zh) 多型腔型材用挤胀式螺套
CN110439907B (zh) 组件装配件,包括组件以及具有头部和布置在头部一侧对齐于头部的衬套及其制造方法
CN104314961B (zh) 一种防盗螺母及其制造方法
TW202144099A (zh) 用於製造異型桿之方法
CN207364049U (zh) 互锁式增强型型材支撑套筒
CN207093522U (zh) 一种自锁式铝板连接装置
CN106895057A (zh) 铝型材专用拉铆螺套
CA2687145C (en) Method for application of a joint or function element to a planar material rivet connection and joint or function element
KR101305261B1 (ko) 판금 부품에 리벳팅에 의해 체결될 수 있는 부재, 콤포넌트어셈블리, 및 콤포넌트 어셈블리의 제조 방법
JPH05305383A (ja) 割溝付きスリーブ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