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83486A - 电弧焊接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弧焊接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83486A
CN108883486A CN201780020206.2A CN201780020206A CN108883486A CN 108883486 A CN108883486 A CN 108883486A CN 201780020206 A CN201780020206 A CN 201780020206A CN 108883486 A CN108883486 A CN 1088834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ring
welding
heat input
arc
welding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202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83486B (zh
Inventor
古山雄也
川本笃宽
藤原润司
古和将
松井海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8834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34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834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34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06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starting the arc, e.g. by generating ignition voltage, or for stabilising the arc
    • B23K9/073Stabilising the ar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02Seam welding; Backing means; Inse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09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arc welding with pulsed current or voltage
    • B23K9/091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arc welding with pulsed current or volt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circuits
    • B23K9/092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arc welding with pulsed current or volt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pulses produc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095Monitoring or automatic control of welding parame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10Othe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Protective circuits; Remote controls
    • B23K9/1006Power supply
    • B23K9/1012Power supply characterised by parts of the proc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12Automatic feeding or moving of electrodes or work for spot or seam welding or cut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16Arc welding or cutting making use of shielding gas
    • B23K9/173Arc welding or cutting making use of shielding gas and of a consumable electro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103/00Materials to be soldered, welded or cut
    • B23K2103/02Iron or ferrous alloys
    • B23K2103/04Steel or steel allo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 Welding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弧焊接控制方法。薄板焊接当热输入量相对于板厚过大时,容易产生由应变的产生而引起的目标偏离、烧穿这样的焊接缺陷。若为了降低热输入量而降低焊接电流,则存在电弧容易变得不稳定这样的课题。在使短路和电弧反复的电弧焊接中,使第一热输入期间(Th)和热输入量比第一热输入期间(Th)低的第二热输入期间(Tc)周期性地反复,通过降低第二热输入期间(Tc)的电弧期间中的焊接电流来使电弧熄灭,由此能够在使电弧稳定的同时降低向被焊接物的热输入量,从而抑制焊接时的烧穿、应变。

Description

电弧焊接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在作为自耗电极的焊丝和作为焊接对象物的母材之间产生电弧并进行焊接输出控制的电弧焊接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地球环境保护的观点出发,在汽车业界,为了以提高燃料效率为目的的轻量化而逐年推进车辆钢板等的薄板化。另外,为了提高生产率,还推进了焊接工序的生产节拍的提高。因此,在使用机器人进行的薄板的电弧焊接中,期待焊接速度的高速化、焊接质量的提高。但是,焊接速度的高速化和防止烧穿、咬边等缺陷这样的课题是相反的。另外,在母材之间产生间隙的情况下,通过抑制烧穿,能够提高被焊接物的成品率而期待重新制作工时的削减。因此,从市场要求解决这些课题的要求逐年提高。对于这些要求,以往提出了关于薄板焊接、间隙焊接的各种方案。例如,在脉冲MAG电弧焊接中,通过将脉冲电流、基值电流这样的脉冲条件在两个脉冲电流组之间切换,能够调整电弧长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由此,在对接焊接、搭接焊接中,即使在有间隙的情况下,通过缩短电弧长度,也能够抑制烧穿。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3333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基于轻量化而薄板化发展的近年来,在热输入量大的脉冲电弧焊接中,与短路电弧焊接相比,在焊接对象物的背侧容易产生背面波,烧穿的可能性高,而且容易在焊接对象物上产生应变。该应变的产生,焊接长度越长影响越大,有可能引起焊丝相对于焊接对象物的目标偏离的产生。另外,高速焊接时容易发生咬边,难以提高生产率。另外,通过整体降低焊接电流可实现低热输入化,但存在电弧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公开的电弧焊接控制方法进行电弧焊接,在该电弧焊接中,在正向进给和反向进给之间交替地且以给定的周期和振幅周期性地进行作为自耗电极的焊丝的进给,并使由第一热输入量构成的第一热输入期间和由第二热输入量构成的第二热输入期间周期性地反复,其中,所述正向进给在向焊接对象物的方向上进行焊丝的进给,所述反向进给在与正向进给相反的方向上进行焊丝的进给。并且,具有如下特征。即,第一热输入期间以及第二热输入期间分别由短路期间和电弧期间构成,若在第二热输入期间的短路期间中检测出短路断开,则使第二热输入期间的短路断开后的焊接电流比第一热输入期间的电弧期间的焊接电流低来熄灭电弧。
另外,除了上述以外,第二热输入量相对于第一热输入量的降低通过第二热输入期间的电弧期间不流过焊接电流来进行。
另外,除了上述以外,第二热输入量相对于第一热输入量的降低通过下述方式进行:若在第二热输入期间的短路期间中检测出短路断开,则在经过给定时间后的第二热输入期间的电弧期间中不流过焊接电流。
另外,除了上述以外,通过下述方式进行:在第二热输入期间的电弧期间中,在检测出短路断开后的给定时间的期间按如下方式输出焊接电流,在经过给定时间后不流过焊接电流。即,输出焊接电流,使得在焊丝为软钢的情况下焊丝的熔滴的大小为焊丝的焊丝直径的1.1倍以上且1.5倍以下、在焊丝为不锈钢焊丝和铝焊丝的情况下焊丝的熔滴的大小与焊丝直径相当。
另外,除了上述以外,第一热输入期间和第二热输入期间的周期性的反复通过下述方式进行:根据焊接对象物的板厚以及间隙量中的至少一个,使连续进行1次以上且5次以下的第一热输入期间和1次第二热输入期间周期性地交替反复。
另外,除了上述以外,通过下述方式进行:将第二热输入期间之后紧随的第一热输入期间的短路期间中的焊接电流的弯曲点控制为比预先设定的值大的值。
本公开通过短路焊接,并通过使作为降低短路断开后的焊接电流的第二热输入期间的低热输入期间和热输入量比第二热输入期间大的第一热输入期间周期性地反复,能够在维持稳定的电弧的同时实现低热输入化,从而能够抑制薄板焊接的烧穿以及提高间隙裕度。因此,能够防止高速焊接时的咬边、减少应变,从而能够期待焊接质量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弧焊接控制方法的输出波形和焊丝前端的熔滴过渡状态的图。
图2是表示本公开的电弧焊接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3是基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中的电弧焊接控制方法的输出波形和焊丝前端的熔滴过渡状态的图。
图4是基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3中的电弧焊接控制方法的输出波形和焊丝前端的熔滴过渡状态的图。
图5是基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4中的电弧焊接控制方法的输出波形的图。
图6是基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4中的电弧焊接控制方法的输出波形的图。
图7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4中的第一热输入期间的连续反复次数Thn与间隙量G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图7,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首先,使用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进行电弧焊接控制方法的电弧焊接装置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电弧焊接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电弧焊接装置20在作为自耗电极的焊丝22与作为焊接对象物的被焊接物21之间,使电弧状态的电弧期间Ta与短路状态的短路期间Ts反复来进行焊接。
电弧焊接装置20具有:主变压器2、初级侧整流部3、开关部4、DCL(电抗器)5、次级侧整流部6、焊接电流检测部7、焊接电压检测部8、短路检测部9、短路断开检测部10、短路/电弧检测部11、输出控制部12以及焊丝进给速度控制部16。
输出控制部12具有短路控制部13和电弧控制部14。焊丝进给速度控制部16具有焊丝进给速度检测部17、运算部18以及正向进给/反向进给切换定时控制部19。初级侧整流部3对从位于电弧焊接装置20的外部的输入电源1输入的输入电压进行整流。开关部4将初级侧整流部3的输出控制为适于焊接的输出。主变压器2将开关部4的输出转换为适于焊接的输出。
次级侧整流部6对主变压器2的输出进行整流。DCL(电抗器)5将次级侧整流部6的输出平滑为适于焊接的电流。焊接电流检测部7检测焊接电流。焊接电压检测部8检测焊接电压。短路/电弧检测部11基于焊接电压检测部8的输出,判定焊接状态是焊丝22与被焊接物21短路的短路状态,还是在焊丝22与被焊接物21之间产生了电弧23的电弧状态。
短路断开检测部10检测判定短路状态断开而为电弧状态的次数。输出控制部12向开关部4输出控制信号来控制焊接输出。短路控制部13在短路检测部9判定为短路状态的情况下,进行作为短路期间的焊接电流的短路电流的控制。电弧控制部14在短路断开检测部10判定为电弧状态的情况下,进行作为电弧期间的焊接电流的电弧电流的控制。
电弧控制部14在短路断开检测部10检测到由焊接条件设定部15设定的短路断开的次数时,进行降低第二热输入期间的焊接电流的控制。焊丝进给速度控制部16控制焊丝进给部25来控制焊丝22的进给速度。焊丝进给速度检测部17检测焊丝进给速度。运算部18基于来自焊丝进给速度检测部17的信号,运算给定时间、焊丝22的进给量的累计量。正向进给/反向进给切换定时控制部19基于来自运算部18的信号,输出使焊丝22的进给从正向进给向反向进给切换的切换定时延迟的控制信号、使从反向进给向正向进给切换的切换定时延迟的控制信号。
在电弧焊接装置20上连接有焊接条件设定部15和焊丝进给部25。焊接条件设定部15用于对电弧焊接装置20设定焊接条件。焊丝进给部25基于来自焊丝进给速度控制部16的信号,进行焊丝22的进给的控制。
电弧焊接装置20的焊接输出经由焊接前端24供给到焊丝22。然后,通过电弧焊接装置20的焊接输出,在焊丝22与被焊接物21之间产生电弧23而进行焊接。
接下来,使用图1,对如上构成的电弧焊接装置20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基于本实施方式中的自耗电极式的电弧焊接控制方法的输出波形的图。表示了使短路期间Ts和电弧期间Ta交替反复的电弧焊接中的焊接电流Aw、焊接电压Vw、焊丝22的进给速度Wf的时间变化、焊丝22的熔滴过渡状态的示意图Ww。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弧焊接控制方法中,第一热输入期间Th和第二热输入期间Tc被交替地反复。第一热输入期间Th以及第二热输入期间Tc均包括短路期间Ts和电弧期间Ta。
在第一热输入期间Th的短路期间Ts中,熔融电流Aw例如从电流值Awala=0以第一电流增加率Aws1增加,达到以下所述的弯曲点处的电流值Awp。然后,熔融电流Aw以增加率比电流增加率Awsl小的电流增加率Aws2增加。在该短路期间Ts中,使焊丝22的进给速度为负,进行焊丝的进给的反向进给。在该短路期间Ts中,通过使焊丝22与被焊接物21短路而使焊接电压Vw成为0(V)附近的值。
在第一热输入期间Th的短路期间Ts与电弧期间Ta的切换时的短路断开时,暂时降低焊接电流Aw,通过短路断开而焊接电压Vw增加。另外,使焊丝22的进给速度Wf从负变为正,将焊丝的进给从反向进给切换为正向进给。
在第一热输入期间Th的电弧期间Ta中,将焊接电流Aw升高到峰值电流值Awa1,使其在一定的时间内恒定。然后,降低电流值。
在第一热输入期间Th的电弧期间Ta的结束以及第二热输入期间Tc的短路期间Ta的开始的定时,使焊接电流Aw下降到给定值,焊丝22和被焊接物21短路,从而使焊接电压Vw成为0(V)附近的值,使焊丝22的进给速度Wf从正变为负,将焊丝的进给从正向进给切换为反向进给。
在第二热输入期间Tc的短路期间Ts中,熔融电流Aw从给定的值以给定的电流增加率增加。然后,熔融电流Aw以电流增加率Aws2增加。在该短路期间Ts中,使焊丝22的进给速度Wf为负,进行焊丝的进给的反向进给。
在第二热输入期间Tc的电弧期间Ta中,焊丝22成为短路状态,但将此时的熔融电流Aw设为电流值Awala。另外,在该电弧期间Ta的期间,使焊丝22的进给速度Wf为正,使焊丝的进给为正向进给。
在图1中,(a)~(h)表示熔融金属从作为自耗电极的焊丝22的前端向被焊接物21侧过渡的熔滴过渡状态,表示熔滴过渡状态Ww下的焊丝22的状态。按照(a)~(h)的顺序经过时间。(a)表示第一热输入期间Th的短路期间Ts中的焊丝22的状态。(b)表示在第一热输入期间Th中短路期间Ts与电弧期间Ta的切换时的焊丝22的状态。(c)以及(d)表示第一热输入期间Th的电弧期间Ta中的焊丝22的状态。(c)表示焊接电流Aw的值上升的中途的焊丝22的状态。另外,(d)表示焊接电流Aw的值为Awa1时的焊丝22的状态。(e)表示第二热输入期间Tc的短路期间Ts中的焊丝22的状态。(f)表示在第二热输入期间Tc中短路期间Ts与电弧期间Ta的切换时的焊丝22的状态。(g)以及(h)表示第二热输入期间Tc的电弧期间Ta中的焊丝22的状态。(g)以及(h)均表示短路解除后的焊丝22的状态。
此外,在从第一热输入期间Th的电弧期间Ta向第二热输入期间Tc的短路期间Ts的过渡中,使第一热输入期间Th的电弧期间Ta的焊接电流Aw在即将向短路期间Ts过渡之前降低,抑制了短路时的溅射的产生。如果短路时的溅射的产生的影响少,则即将向短路期间Ts过渡之前的电流可以不必在即将过渡之前进一步降低。
首先,在图1中,(a)中的熔滴过渡状态Ww是在焊丝22与被焊接物21产生短路之后使焊丝22的熔滴26过渡到被焊接物21上的未图示的熔池。此时,焊丝22的进给通过进行与向被焊接物21的方向进行的正向进给相反的方向的反向进给,从而以机械方式促进短路断开。另外,(a)中的焊接电流Aw控制为为了使该短路状态断开而随着时间的经过来增加焊接电流。
而且,该焊接电流Aw的增加方式例如如图1所示,首先在短路期间Ts中,以第一电流增加率Aws1增加焊接电流Aw,然后,以斜率比第一电流增加率Aws1平缓的第二电流增加率Aws2增加焊接电流Aw。而且,将从第一电流增加率Aws1切换为第二电流增加率Aws2时的电流值称为弯曲点。该弯曲点的值被设定为预先通过实验求出的值。
接下来,在(b)中,焊接电压Vw由于焊丝22与被焊接物21的短路解除而上升,判定短路断开。此时的(b)中的熔滴过渡状态Ww通过箍缩效应在焊丝22的前端侧产生缩颈现象而使熔滴26过渡,从短路状态断开。而且,从(c)至(d)中的焊接电流Aw的控制在电弧期间Ta中使焊接电流增加至给定的峰值电流值Awa1。此时,焊丝22的进给进行向被焊接物21的方向输送焊丝22的正向进给。由此,在(c)至(d)的熔滴过渡状态Ww下焊丝22的前端的熔融速度提高,在焊丝22的前端形成并生长过渡到被焊接物21的熔化的金属即熔滴26。通过该生长的熔滴26再次短路,熔滴26过渡到被焊接物21。通常,通过仅反复经由(a)、(b)、(c)、(d)的熔滴过渡状态的包含短路期间Ts和电弧期间Ta的第一热输入期间Th来进行焊接。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周期性地反复经由图1中的(a)、(b)、(c)以及(d)的第一热输入期间Th、和经由热输入量比第一热输入期间Th低的(e)、(f)、(g)以及(h)的第二热输入期间Tc进行焊接,来减少对被焊接物21的热输入量。例如,如图1所示,在第一热输入期间Th中,经过(a)、(b)、(c)以及(d)使焊丝22的前端的熔滴26生长后,当根据图1的焊接电压Vw检测出焊丝22和被焊接物21之间的下一个短路产生时,在(e)中的熔滴过渡状态Ww下,与(a)的熔滴过渡状态Ww同样地使焊丝22的熔滴26过渡到熔池。(e)中的焊接电流Aw与(a)中的焊接电流Aw的增加方式同样,为了使短路状态断开而控制为随着时间的经过来使焊接电流增加。
进而,根据第二热输入期间Tc的(f)中的焊接电压Vw判定短路断开时的熔滴过渡状态Ww与(b)中的熔滴过渡状态Ww同样,通过箍缩效应而在焊丝22的前端产生缩颈现象,使熔滴26向熔池过渡,从短路状态开放。若在第二热输入期间Tc中检测出短路断开,则将(g)至(h)中的第二热输入期间Tc的电弧期间Ta的焊接电流Aw设为0,如(g)至(h)中的熔滴过渡状态Ww那样使第二热输入期间Tc的电弧期间Ta中的短路断开后的电弧熄灭。由此,能够降低第二热输入期间Tc的热输入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g)至(h)中的第二热输入期间Tc的电弧期间Ta的焊接电流Aw设为0,但也可以在直到产生焊丝22与被焊接物21之间的下一个短路为止的期间,使焊接电流Aw比第一热输入期间Th的电弧期间Ta的峰值电流值Awa1低,从而使短路断开后的电弧熄灭。由此,能够降低第二热输入期间Tc的热输入量。
此外,在第二热输入期间Tc中,在使电弧期间Ta中的短路断开后的电弧熄灭之前使短路状态断开,使焊丝22的前端的熔滴26向熔池过渡,因此能够使焊丝22的前端的状态稳定化,以使电弧熄灭后的第一热输入期间Th的短路期间Ts中的短路断开。
但是,紧随在电弧熄灭之后的第二热输入期间Tc之后紧随的第一热输入期间Th的短路期间Ts,为焊丝22的前端的熔滴26不生长的状态,因此短路难以断开,存在短路期间Ts长期化的倾向。为了抑制该情况,第二热输入期间Tc之后紧随的第一热输入期间Th的短路期间Ts中的短路电流的弯曲点处的值Awp控制为比预先设定的值大的值。
若该弯曲点Awp的值过大,则溅射的产生量增加,如果小,则短路期间长期化。通过本发明人的实验可知,第一热输入期间Th的短路期间Ts中的短路电流的弯曲点Awp的值为200A以上、450A以下时能够抑制短路期间的长期化。
因此,第二热输入期间Tc之后紧随的第一热输入期间Th的短路期间Ts中的短路电流的弯曲点的值Awp控制为大于预先设定的值的200A以上。
另外,如本公开所涉及的发明那样,以给定的周期和振幅在向被焊接物21的方向进行的正向进给、和向与正向进给相反的方向进行的反向进给之间使焊丝22的进给变化,并且周期性地以进给焊丝22的焊丝进给速度Wf进行焊接,由此能够以机械方式促进短路产生和短路断开。另外,通过使第一热输入期间Th和热输入量比第一热输入期间Th低的第二热输入期间Tc周期性反复,能够在维持稳定的电弧的同时实现低热输入化,实现薄板焊接的烧穿抑制以及后述的间隙裕度的提高。
由此,即使在第一热输入期间Th和第二热输入期间Tc中热输入量变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短路周期的紊乱。进而,通过输出使由正向进给/反向进给切换定时控制部19进行的从反向进给向正向进给的切换定时延迟的控制信号,使得在短路断开后也能够反向进给,从而能够促进电弧熄灭。
(实施方式2)
本实施方式2涉及第二热输入期间Tc的短路断开后的焊接电流Aw的降低。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自耗电极式的电弧焊接控制方法的输出波形的图。表示了使短路期间Ts和电弧期间Ta交替地反复的电弧焊接中的焊接电流Aw、焊接电压Vw、焊丝22的进给速度Wf的时间变化、焊丝22的熔滴过渡状态的示意图Ww。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弧焊接控制方法中,使第一热输入期间Th和第二热输入期间Tc交替地反复。第一热输入期间Th以及第二热输入期间Tc均包括短路期间Ts和电弧期间Ta。另外,熔融电流Aw、焊接电压Vw以及未图示的焊丝22的进给速度Wf的变化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图3中,(a)~(g)表示熔滴过渡状态Ww下的焊丝22的状态。按照(a)~(g)的顺序经过时间。(a)表示在第一热输入期间Th 中电弧期间Ta中的焊丝22的状态。(b)表示第二热输入期间Tc的短路期间Ts中的焊丝22的状态。(c)表示在第二热输入期间Tc中短路期间Ts与电弧期间Ta的切换时的焊丝22的状态。(d)以及(e)表示第二热输入期间Tc的电弧期间Ta中的焊丝22的状态。(f)以及(g)表示在第二热输入期间Tc之后进行的第一热输入期间Th中的焊丝22的状态。具体而言,表示该第一热输入期间Th的短路期间Ts中的焊丝22的状态。另外,(g)表示该第一热输入期间Th的电弧期间Ta中的焊丝22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2中,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位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主要的点在于,将图1所示的第二热输入期间Tc中的电弧期间Ta的焊接电流Aw设为0,控制为到下一个短路产生为止完全不流过焊接电流Aw,使短路断开后的电弧期间Ta中的电弧熄灭。通过完全不流过电流,第二热输入期间Tc的热输入量的降低效果大,另外管理也容易。
此外,在短路断开后,将第二热输入期间Tc的电弧期间Ta的焊接电流Aw设为0时,在施加焊接电压Vw的状态下,使焊接电流Aw为0,因此焊接电压Vw增大。由此,能够顺利地进行作为下一个热输入期间即第一热输入期间Th中的短路期间Ts的过渡检测的、基于焊丝22与被焊接物21之间的焊接电压Vw的短路的检测。如果是将焊接电压Vw与焊接电流Aw均设为0的情况,则无法进行焊丝22与被焊接物21之间的电短路检测,短路检测变得繁杂。
(实施方式3)
本实施方式3涉及第二热输入期间Tc中的电弧期间Ta的焊接电流降低。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自耗电极式的电弧焊接控制方法的输出波形的图。表示了使短路期间Ts和电弧期间Ta交替反复的电弧焊接中的焊接电流Aw、焊接电压Vw、焊丝22的进给速度Wf的时间变化、焊丝22的熔滴过渡状态的示意图Ww。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弧焊接控制方法中,使第一热输入期间Th和第二热输入期间Tc交替地反复。第一热输入期间Th以及第二热输入期间Tc均包括短路期间Ts和电弧期间Ta。此外,未图示的焊丝22的进给速度Wf的变化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图4中,(a)~(g)表示熔滴过渡状态Ww中的焊丝22的状态。按照(a)~(g)的顺序经过时间。(a)表示在第一热输入期间Th中电弧期间Ta中的焊丝22的状态。(b)表示第二热输入期间Tc的短路期间Ts中的焊丝22的状态。(c)表示在第二热输入期间Tc中短路期间Ts与电弧期间Ta的切换时的焊丝22的状态。(d)以及(e)表示第二热输入期间Tc的电弧期间Ta中的焊丝22的状态。(f)以及(g)表示在第二热输入期间Tc之后进行的第一热输入期间Th的电弧期间Ta中的焊丝22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3中,对与实施方式1、2相同的部位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与实施方式1、2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如图4的焊接电流Aw所示,控制为使第二热输入期间Tc中的电弧期间Ta的焊接电流部分性地不流动,从而部分性地熄灭电弧。换言之,相对于第一热输入期间Th的第一热输入量,降低第二热输入期间Tc的第二热输入量,在第二热输入期间Tc的短路期间Ts中检测出短路断开,在经过给定时间Tc后的第二热输入期间Tc的电弧期间Ta中不流过焊接电流Aw,由此使电弧熄灭来进行。
此外,实施方式2与本实施方式相比,热输入量的降低效果大,但由于在图3的(c)中短路断开之后在图3的(d)中完全不流过焊接电流Aw,因此如图3的(d)中的熔滴过渡状态Ww所示,焊丝22的前端的熔滴26处于不生长而较尖的状态,焊丝22的前端的表面积小。因此,例如在焊丝22的材质为软钢、不锈钢等的情况下,使第二热输入期间Tc的电弧期间Ta的电弧熄灭的时间过长而为5msec以上时,绝缘物(以下称为熔渣27)附着在焊丝22的前端的正下方等的可能性提高。此外,在焊丝22的材质为铝的情况下,存在不易附着炉渣27的倾向。
如图3的(e)中的熔滴过渡状态Ww那样,在焊丝22的前端的正下方附着有熔渣的状态下,当从第二热输入期间Tc向第一热输入期间Th的焊丝22和被焊接物21之间的短路过渡时,如图3的(f)的熔滴过渡状态Ww所示,因熔渣的绝缘而不通电,焊丝22弯曲,第一热输入期间Th的短路期间Ts延长,产生短路周期的偏差,导致电弧不稳定。
另外,如图3中的(f)至(g)的熔滴过渡状态Ww所示,若在焊丝22保持弯曲状态的情况下输出第一热输入期间Th中的电弧期间Ta的峰值电流Awa1,则弯曲的部分的焊丝22飞散,会产生大量的溅射。
因此,本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在图4的(c)中,当检测出第二热输入期间Tc中的焊接电压Vw的短路断开时,如图4的(d)所示,将第二热输入期间Tc的电弧期间Ta中的焊接电流Aw控制为比第一热输入期间Th的电弧期间Ta的电流值Awa1低的电流值Awala,通过在给定的时间Tcal期间内输出而产生电弧。此时的熔滴过渡状态Ww通过使焊丝前端的熔滴26生长而使焊丝22的前端的表面积增大,从而防止焊丝22的前端的正下方的熔渣27的附着。此外,给定的时间Tcal和例如被控制为恒定的电流Awala的电流的大小根据焊丝22的材质而不同,是实验求出的值。
在第二热输入期间Tc的电弧期间Ta,例如若焊丝22的材质为软钢的情况,则在MAG焊接中焊丝22的前端的熔滴26为焊丝22的焊丝直径的1.1倍以上、1.3倍以下,在CO2焊接中为1.1倍以上且1.5倍以下。另外,若焊丝22的材质为不锈钢和铝的情况,则为使焊丝22的前端的熔滴26成长为与焊丝直径的大小相当的给定的时间Tcal和焊接电流Awala。此外,换言之,作为上述熔滴26的大小的条件,例如若焊丝22的材质为软钢的情况,则在MAG焊接中焊接电流Awala为10A以上且30A以下,给定的时间Tcal为5msec左右。然后,在经过给定的时间Tcal后,将第二热输入期间Tc的电弧期间Ta的焊接电流Aw控制为0,使电弧熄灭,如图4的(e)的熔滴过渡状态Ww那样,使生长的熔滴26过渡到被焊接物21上的未图示的熔池。由此,不会由于图3的(f)那样的焊丝22的弯曲而使短路期间延长,或者不会引起图3的(g)那样的溅射的产生,能够如图4的第一热输入期间Th的电弧期间Ta中的(f)、(g)的熔滴过渡状态Ww那样顺利地断开短路而维持稳定的电弧。
(实施方式4)
本实施方式4涉及使第一热输入期间Th和第二热输入期间Tc周期性反复的方法。在本实施方式4中,对与实施方式1~3相同的部位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与实施方式1~3的主要不同点在于,相对于使1次第一热输入期间Th和1次第二热输入期间Tc反复的实施方式1~3,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薄板等被焊接物21的板厚,使多次第一热输入期间Th(Th1~Th5)和1次所述第二热输入期间Tc反复。
图5的焊接电流Aw使多个第一热输入期间Th(Th1~Th5)和一个第二热输入期间Tc周期性地反复。将第一热输入期间Th的连续反复次数设为Thn,将第二热输入期间Tc的连续反复次数设为Tcn,若将Thn设为5、Tcn设为1,则使5次第一热输入期间Th和1次第二热输入期间Tc交替地反复。图6的第一热输入期间Th的连续反复次数为Thn=1,第二热输入期间Tc的连续反复次数为Tcn=1。分别使第一热输入期间Th和第二热输入期间Tc各反复1次。第一热输入期间的连续反复次数Thn越少,对被焊接物21的热输入量的降低效果越大。换言之,越是薄的板厚的被焊接物21,优选第一热输入期间Th的连续反复次数Thn越少,能够实现向被焊接物21的热输入量的降低。
但是,在第一热输入期间Th的连续反复次数超过Thn=5的情况下,由于热输入量相对增加,因此热输入量的降低效果小。另外,在第二热输入期间Tc的连续反复次数Tcn超过1的情况下,第二热输入期间Tc连续,从而有可能产生下一个第一热输入期间Th中的短路期间Ts的偏差而使得电弧不稳定。因此,通过使1次以上且5次以下的多次第一热输入期间Th和1次第二热输入期间Tc交替地反复,能够维持稳定的电弧并降低热输入量,有助于抑制烧穿和提高间隙裕度。
第一热输入期间Th的连续反复次数Thn与间隙量G的关系如图7所示。
此外,在图7中,将第二热输入期间Tc的连续反复次数Tcn设为1,将焊丝22的材质和被焊接物21的材质设为软钢。例如,将搭接焊接时的相对于被焊接物21的被照射电弧的一侧的板的平均板厚的、作为搭接的板之间的间隔的间隙的比例设为间隙量G[%],将与板厚为相同厚度的间隙的情况设为间隙量G=100%。随着间隙量G的增加,通过减少第一热输入期间Th的连续反复次数Thn,能够提高间隙裕度。在间隙量G为100%的情况下,第一热输入期间Th的连续反复次数Thn为2次,在间隙量G为20%的情况下,第一热输入期间Th的连续反复次数Thn为5次。
这样,在使短路和电弧反复的短路焊接中,通过根据被焊接物21的板厚以及间隙量的至少一个,进行使一个以上被连续反复的第一热输入期间Th和热输入量比第一热输入期间Th低的一个第二热输入期间Tc周期性反复的焊接,由此能够维持稳定的电弧并实现低热输入化,从而实现抑制薄板焊接的烧穿以及提高间隙裕度,有助于焊接质量的提高、生产率的提高。
如上所述,通过设定热输入量比第一热输入期间Th低的一个第二热输入期间Tc与第一热输入期间Th的比例,能够细致地设定用于低热输入的热输入量的切换。另外,能够进行低热输入化,并且抑制焊道宽度的变化,得到良好的焊道外观。另外,本发明的短路电弧焊接相对于脉冲电弧焊接而热输入量小,能够缩短电弧长度,降低热输入量。
由此,通过周期性地降低电弧期间中的焊接电流,能够提高电弧的稳定性,通过抑制热输入量而缩短电弧长度来防止高速焊接时的咬边,另外,通过抑制热输入量,特别是在薄板的焊接时能够减少应变、在被焊接物之间存在间隙的情况的焊接时防止烧穿,从而能够提高焊接质量,有助于提高焊接质量,提高生产率。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公开的发明,在使短路和电弧反复的短路焊接中,通过使第一热输入期间Th和热输入量比第一热输入期间Th低的第二热输入期间Tc周期性反复,能够维持稳定的电弧并实现低热输入化,能够实现抑制薄板焊接的烧穿以及提高间隙裕度,有助于焊接质量的提高、生产率的提高。作为一边进给作为自耗电极的焊丝一边进行短路电弧焊接的电弧焊接控制方法在产业上有用。
符号说明
1 输入电源
2 主变压器(变压器)
3 初级侧整流部
4 开关部
5 DCL(电抗器)
6 次级侧整流部
7 焊接电流检测部
8 焊接电压检测部
9 短路检测部
10 短路断开检测部
11 短路/电弧检测部
12 输出控制部
13 短路控制部
14 电弧控制部
15 焊接条件设定部
16 焊丝进给速度控制部
17 焊丝进给速度检测部
18 运算部
19 正向进给/反向进给切换定时控制部
20 电弧焊接装置
21 被焊接物
22 焊丝
23 电弧
24 焊接前端
25 焊丝进给部
26 熔滴
27 熔渣

Claims (7)

1.一种电弧焊接控制方法,进行电弧焊接,在该电弧焊接中,在正向进给和反向进给之间交替地且以给定的周期和振幅周期性地进行作为自耗电极的焊丝的进给,并使由第一热输入量构成的第一热输入期间和由比所述第一热输入量小的第二热输入量构成的第二热输入期间周期性地反复,其中,所述正向进给在向焊接对象物的方向上进行焊丝的进给,所述反向进给在与所述正向进给相反的方向上进行焊丝的进给,
所述第一热输入期间以及所述第二热输入期间分别具有短路期间和电弧期间,在所述第二热输入期间的所述短路期间中检测出所述焊丝的短路断开的情况下使电弧熄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焊接控制方法,其中,
在使所述电弧熄灭时,使所述第二热输入期间的电弧期间中的焊接电流比所述第一热输入期间的电弧期间中的焊接电流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弧焊接控制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二热输入期间的电弧期间中,不流过焊接电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焊接控制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二热输入期间的电弧期间中,在经过给定时间后不流过焊接电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弧焊接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电弧焊接控制方法通过下述方式进行:
在所述第二热输入期间的电弧期间中,在所述给定时间的期间输出焊接电流,使得在所述焊丝为软钢的情况下焊丝的熔滴的大小为所述焊丝的焊丝直径的1.1倍以上且1.5倍以下、或者在所述焊丝为不锈钢焊丝和铝焊丝的情况下焊丝的熔滴的大小与焊丝直径相当,在经过所述给定时间后不流过焊接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焊接控制方法,其中,
关于所述第一热输入期间和所述第二热输入期间的周期性的反复,根据所述焊接对象物的板厚以及间隙量中的至少一个,使连续进行1次以上且5次以下的所述第一热输入期间和1次所述第二热输入期间周期性地交替反复。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弧焊接控制方法,其中,
将所述第二热输入期间之后紧随的所述第一热输入期间的短路期间中的焊接电流的弯曲点控制为比预先设定的值大的值。
CN201780020206.2A 2016-03-29 2017-03-17 电弧焊接控制方法 Active CN1088834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65321 2016-03-29
JP2016065321 2016-03-29
PCT/JP2017/010901 WO2017169899A1 (ja) 2016-03-29 2017-03-17 アーク溶接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3486A true CN108883486A (zh) 2018-11-23
CN108883486B CN108883486B (zh) 2020-07-14

Family

ID=59964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20206.2A Active CN108883486B (zh) 2016-03-29 2017-03-17 电弧焊接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974338B2 (zh)
EP (1) EP3437777B1 (zh)
JP (1) JP6778857B2 (zh)
CN (1) CN108883486B (zh)
WO (1) WO201716989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1896A (zh) * 2019-12-30 2020-04-14 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 焊接装置、回烧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1037056A (zh) * 2019-12-19 2020-04-21 深圳市佳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焊接工艺性能测评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70364A1 (ja) * 2016-10-11 2018-04-1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アーク溶接方法およびアーク溶接装置
JP7075705B2 (ja) * 2017-01-24 2022-05-26 株式会社ダイヘン アーク溶接制御方法
CN111093877B (zh) * 2018-01-24 2021-12-2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弧焊接的控制方法
US20230142671A1 (en) * 2021-11-10 2023-05-11 Lincoln Global, Inc. Welding 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system with discontinuous electrode feeding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55276A (ja) * 1984-05-31 1985-12-16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消耗電極式ア−ク溶接法
JPS63157765A (ja) * 1986-12-19 1988-06-30 Kobe Steel Ltd 短絡移行型ア−ク溶接機の出力制御方法および出力制御装置
CN102933343A (zh) * 2011-06-03 2013-02-1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弧焊接控制方法及电弧焊接装置
CN104227188A (zh) * 2013-06-07 2014-12-24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电弧焊接装置、电弧焊接系统和电弧焊接方法
JP2015016482A (ja) * 2013-07-10 2015-01-2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アーク溶接制御方法およびアーク溶接装置
JP2015217409A (ja) * 2014-05-16 2015-12-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アーク溶接制御方法およびアーク溶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93574A (ja) 1981-11-30 1983-06-03 Daihen Corp パルスア−ク溶接方法および溶接装置
JPS6316868A (ja) 1986-07-09 1988-01-23 Hitachi Seiko Ltd 小電流溶接方法
JPS6466069A (en) 1987-09-08 1989-03-13 Babcock Hitachi Kk Plural electrodes hot wire tig welding equipment
JPH0166069U (zh) 1987-10-20 1989-04-27
KR100219813B1 (ko) 1990-04-17 1999-09-01 니시마쓰 다이조 Mag 아아크 용접 방법 및 용접장치
JP2993174B2 (ja) 1990-04-17 1999-12-20 株式会社ダイヘン Magアーク溶接方法及び溶接装置
JP3445450B2 (ja) * 1996-10-07 2003-09-0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消耗電極式直流アーク溶接機
JP3132409B2 (ja) * 1997-03-19 2001-02-0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消耗電極式パルスアーク溶接機の制御装置
JP4739641B2 (ja) * 2002-09-26 2011-08-03 株式会社ダイヘン 短絡アーク溶接用電源装置及びロボット溶接装置
JP4702375B2 (ja) 2008-02-07 2011-06-1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アーク溶接制御方法およびアーク溶接装置
WO2010146844A1 (ja) * 2009-06-19 2010-12-2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消耗電極式アーク溶接方法および消耗電極式アーク溶接装置
JP5957687B2 (ja) 2012-01-31 2016-07-2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アーク溶接装置
WO2013190746A1 (ja) 2012-06-18 2013-12-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アーク溶接方法およびアーク溶接装置
JP6130254B2 (ja) * 2013-07-17 2017-05-17 株式会社ダイヘン アーク溶接用電源装置及びアーク溶接用電源装置の制御方法
US10919100B2 (en) * 2016-03-29 2021-02-16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Arc welding control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55276A (ja) * 1984-05-31 1985-12-16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消耗電極式ア−ク溶接法
JPS63157765A (ja) * 1986-12-19 1988-06-30 Kobe Steel Ltd 短絡移行型ア−ク溶接機の出力制御方法および出力制御装置
CN102933343A (zh) * 2011-06-03 2013-02-1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弧焊接控制方法及电弧焊接装置
CN104227188A (zh) * 2013-06-07 2014-12-24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电弧焊接装置、电弧焊接系统和电弧焊接方法
JP2015016482A (ja) * 2013-07-10 2015-01-2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アーク溶接制御方法およびアーク溶接装置
JP2015217409A (ja) * 2014-05-16 2015-12-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アーク溶接制御方法およびアーク溶接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7056A (zh) * 2019-12-19 2020-04-21 深圳市佳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焊接工艺性能测评方法及系统
CN111037056B (zh) * 2019-12-19 2021-11-19 深圳市佳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焊接工艺性能测评方法及系统
CN111001896A (zh) * 2019-12-30 2020-04-14 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 焊接装置、回烧控制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7169899A1 (ja) 2019-02-07
WO2017169899A1 (ja) 2017-10-05
CN108883486B (zh) 2020-07-14
EP3437777A1 (en) 2019-02-06
EP3437777B1 (en) 2022-07-27
US10974338B2 (en) 2021-04-13
JP6778857B2 (ja) 2020-11-04
US20190084068A1 (en) 2019-03-21
EP3437777A4 (en) 2019-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83486A (zh) 电弧焊接控制方法
CN107107233B (zh) 电弧焊接的控制方法
RU2481930C2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увеличения подачи тепла к месту сварки в течение процесса вибродуговой сварки
CN102596475B (zh) 电弧焊接控制方法
CN108883485A (zh) 电弧焊接控制方法
CN102933343B (zh) 电弧焊接控制方法及电弧焊接装置
CN1819887B (zh) 电弧焊控制方法和电弧焊机
CN107073623B (zh) 电弧焊接的控制方法
CN102123812B (zh) 电弧焊接方法及电弧焊接装置
CN102264500B (zh) 电弧焊接控制方法以及电弧焊接装置
US9457420B2 (en) Gas tungsten arc welding with cross AC arcing twin wires
CN102271854B (zh) 电弧焊接控制方法和电弧焊接控制装置
CN105592967B (zh) 电弧焊接方法
CN108555421A (zh) 一种基于脉冲协调双钨极氩弧焊的熔滴过渡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15335A (zh) 电弧焊接控制方法
CN108290240A (zh) 脉冲电弧焊接控制方法以及脉冲电弧焊接装置
CN104334305A (zh) 用于表面张力过渡短路焊接的改善的方法
CN102652045A (zh) 电弧焊接方法和电弧焊接装置
US8664568B2 (en) Arc welding control method and arc welding apparatus
CN106914708B (zh) 激光双丝间接电弧复合焊接装置及送丝速度预测计算方法
Zhang et al. Investigation of arc behaviour and metal transfer in cross arc welding
CN108472758A (zh) 脉冲电弧焊接控制方法以及脉冲电弧焊接装置
CN109715336A (zh) 电弧焊接装置以及电弧焊接控制方法
Wu et al. Metal transfer process and properties of double-wire double pulsed gas metal arc welding
Ma et al. Effect of main arc voltage on arc behavior and droplet transfer in tri-arc twin wire weld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