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82060A - 一种公共电话互拨方法、装置、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公共电话互拨方法、装置、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82060A
CN108882060A CN201810678714.6A CN201810678714A CN108882060A CN 108882060 A CN108882060 A CN 108882060A CN 201810678714 A CN201810678714 A CN 201810678714A CN 108882060 A CN108882060 A CN 1088820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call
incoming call
server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7871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82060B (zh
Inventor
王文渊
李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7871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820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82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20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820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20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3/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 H04Q3/0016Arrangements providing connection between exchanges
    • H04Q3/0029Provisions for intelligent networ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04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ackbone network, e.g. Internet, Frame Relay
    • H04L12/4612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narrowband networks, e.g. N-ISDN, PSTN, X.25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3/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 H04Q3/72Finding out and indicating number of calling subscrib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公共电话互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接收第二用户的呼入请求;查询与所述第二用户呼入请求对应的第一用户;以预设的第二虚拟号码向所述第一用户发送呼出请求;当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的应答信息时,接通所述第二用户和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双工通信通道。

Description

一种公共电话互拨方法、装置、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公共电话互拨方法、装置、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音视频通讯已经成为各项企业应用必备的功能,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公共电话互拨技术(PSTN,Public Switched Network)也越来越被用户接受和使用。但是,目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公共电话互拨技术仍然存在许多弊端,例如使用互联网技术时存在的个人隐私问题;还例如,企业用户在使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公共电话互拨技术时,存在的硬件资源投入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公共电话交换方法、装置以及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公共电话互拨方法,包括:接收第二用户的呼入请求;查询与所述第二用户呼入请求对应的第一用户;以预设的第二虚拟号码向所述第一用户发送呼出请求;当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的应答信息时,接通所述第二用户和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双工通信通道。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公共电话互拨装置,包括:呼入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用户的呼入请求;查询模块,用于查询与所述第二用户呼入请求对应的第一用户;呼出请求模块,用于以预设的第二虚拟号码向所述第一用户发送呼出请求;双工接通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的应答信息时,接通所述第二用户和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双工通信通道。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公共电话互拨系统,包括公共电话互拨服务器以及数据库服务器,所述公共电话互拨服务器包含前述的装置。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执行用于实现前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用户可以公共电话交换服务器,享受到了快捷便宜的语音通话服务。同时,公共电话交换服务器(Public SwitchedNetwork Server),起到了隔离用户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公共电话交换过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公共电话交换过程导致的号码泄露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虚拟公共电话交换呼入过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虚拟公共电话交换回呼过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STN服务器进行通话信息记录的过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公共电话互拨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公共电话互拨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STN服务器的后台设置以及运营商接口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企业总机号码申请以及对总机号码的配置和管理过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企业管理员登录企业平台管理后台后进行认证的时序流程;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企业内部员工和外部用户使用公共电话互拨方法通话过程示意图;
图12描述了企业平台内部人员呼出和企业平台外部人员呼入过程中,平台的不同处理流程;
图13描述了本说明书提供的公共电话互拨装置;
图14描述了本说明书提供的另一种公共电话互拨装置;
图15描述了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16描述了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示出了一种公共电话交换过程的示意图。其中用户A的手机的号为+86 186XXXXXXXX,用户B的手机号为+86 133XXXXXXXX。一般的通信过程为A用户使用手机呼叫B用户,在使用公共电话交换过程时,二者通信的过程则会发生改变:
第一步,用户A(手机号简写为186)使用公共电话交换网络呼叫用户B(手机号简写为133),呼叫信息没有直接被送达到用户B而是到达了提供PSTN服务的运营商。
第二步,PSTN服务运营商在接收到来自用户A的呼叫时,对用户A进行回呼,例如图1中所示,运营商使用预先设定的010-XXXXXXXX(回呼号简写为010)进行回呼操作。即,用户A收到一个固定电话号码的呼叫,该号码为运营商提供号码池中的号码。
第三步,如果用户接听来自010的回呼,那么其与PSTN服务运营商之间建立了通信连接。
第四步,PSTN服务运营商与用户A的用户终端之间通信连接之后,运营商开始以用户A的呼来的186号码呼叫用户B。
第五步,在用户B接听186号码之后,用户A与用户B正式建立通信连接,二者通话直到有一方挂断。
以上几个步骤,为个人用户使用公共电话交换网络服务的基础流程,通过该服务,在上述服务中,用户可以通过运营商提供服务,享受到了快捷便宜的语音通话服务。然而,该服务同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首先,对于企业而言,销售、客服人员等是与外界交互非常多的群体,因为工作原因需要对用户进行回访、处理客户的投诉、障碍报修等等。这类群体在对外呼叫使用PSTN服务时,通常会使用手机,例如用户A使用的186号码,在对外呼叫过程中,无疑会将该号码泄露给外界,导致隐私信息被泄露,例如图2所示的情况,用户A的号码可能被泄露给其他非相关人员。当然,某些情况下PSTN服务会使用座机。但是,座位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硬件指出和维护成本,并且座位是固定的,并不适用于某些移动服务的场景,例如移动维修站,由于维修站本身处于不断移动状态,不适用座机的使用。因此,图1所述实施例还存在改进的空间。同时需要指出,本说明书中,使用了133,186等号码段,仅仅是作为示例的举例说明书,作为呼入方或者呼出方,可以是基于现有通信号段的手机或者座机号码。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示出了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虚拟公共电话交换过程的示意图。
其中用户A的手机的号为+86 186XXXXXXXX,用户B的手机号为+86 133XXXXXXXX。一般的通信过程为A用户使用手机呼叫B用户,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公共电话交换技术时,二者通信的过程则会发生改变:
第一步,用户A(手机号简写为186)使用公共电话交换网络呼叫用户B(手机号简写为133),呼叫信息没有直接被送达到用户B而是到达了公共电话交换服务器(PublicSwitched Network Server)。
第二步,公共电话交换服务器在接收到来自用户A的呼叫时,对用户A进行回呼,例如图3中所示,服务器使用预先设定的010-XXXXXXXX(回呼号简写为010)进行回呼操作。即,用户A收到一个固定电话号码的呼叫,该号码为PSTN号码池中的号码。
第三步,如果用户接听来自010的回呼,那么其与公共电话交换服务器(PublicSwitched Network Server)之间建立了通信连接。
第四步,在公共电话交换服务器与用户A的用户终端之间通信连接之后,公共电话交换服务器将用户A的呼来的186号码转换为与该号码对应的虚拟号码(图中使用010号码代表)呼叫用户B。
第五步,在用户B接听来自公共电话交换服务器的010号码之后,用户A与用户B正式建立通信连接,二者通话直到有一方挂断。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用户可以公共电话交换服务器,享受到了快捷便宜的语音通话服务。同时,公共电话交换服务器(Public Switched Network Server),起到了隔离用户A和用户B的效果。在整个过程中,用户B始终接收到是来自公共电话交换服务器的呼叫请求(010号码),从而保证用户A的信息不被泄露,此外,通过PSTN虚拟服务器,用户无需使用任何额外的硬件,只要通过自己的手机就可以实现呼叫,从而大大节约硬件成本。此外,本实施例的公共电话交换服务器还能够实现用户的回呼功能。在本实施例中,PSTN虚拟服务器与公共电话交换网络的主要区别在于,公共电话交换网络必需由运营商来提供,号码分配是固定的且与硬件关联,而PSTN虚拟服务器则可以由用户在运营商注册之后自由架设,其内部号码可以进行自由随机分配。
如图4所示,其披露了用户B通过公共电话交换服务向用户A回呼的过程。
第一步,用户B(手机号简写为133)在与用户A完成第一次通话之后,使用用户A呼出的号码010回呼用户A。
第二步,用户B的呼叫在到达的PSTN虚拟服务器后,唤醒PSTN虚拟服务器的互动式语音应答(IVR: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服务。
第三步,用户B根据接收到的IVR语音,拨入具体的分机号或者进入转接导航。
第四步,PSTN虚拟服务器在接到用户B根据IVR语音提示的选择之后,对呼入号码进行转换,以010-XXXXXXX的号码对用户A进行呼叫,这样无论是用户A还是用户B在通话过程中实现了号码的隔离。即,用户A和用户B均不用担心自身号码的被泄露。
第五步,在用户A接听回拨之后,用户A与用户B正式建立通信连接,二者通话直到有一方挂断。
可见,通过以上几个步骤,用户可以通过公共电话交换服务实现号码之间的隔离,可以有效地保证通话用户之间的信息隐私不被泄露。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场景中,例如,用户A和用户B处于需要对通话内容进行记录的场景,基于对用户隐私保护的需要、以及语音数据真实性和完整性保存的需要,音频数据保存并不是在语音接听的一方完成,而是在PSTN虚拟服务器处完成。如图5所示,用户A和用户B在通话过程中,由PSTN虚拟服务器作为独立客观的第三方进行记录,在通话结束后,PSTN的通话记录即被发送至数据库服务器,并在数据库服务器进行加密存储。数据库服务器开放第三方查询入口,用户A和用户B可以通过账户登录的方式,或者服务器推送的方式获得指定的通话记录。
在图4所对应的实施例中描述了外部用户对内部用户进行回呼的过程,外部用户对内部用户的首次呼入也与该过程类似。
第一步,用户B(手机号简写为133)使用010号码呼叫用户A,该010号码可以是用户B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号码。
第二步,用户B的呼叫在到达的PSTN虚拟服务器后,唤醒PSTN虚拟服务器的互动式语音应答(IVR: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服务。
第三步,用户B根据接收到的IVR语音,拨入具体的分机号或者进入转接导航。
第四步,PSTN虚拟服务器在接到用户B根据IVR语音提示的选择之后,对呼入号码进行转换,以010-XXXXXXX的号码对用户A进行呼叫,这样无论是用户A还是用户B在通话过程中实现了号码的隔离。即,用户A和用户B均不用担心自身号码的被泄露。
第五步,在用户A接听回拨之后,用户A与用户B正式建立通信连接,二者通话直到有一方挂断。
综上所述,基于本说明书提供的公共电话交换过程,可以在运营商提供的针对企业客户的总机基础服务的基础上,提供了一整套企业办公总机解决方案。可以让企业在无需投入任何硬件和资源的情况下拥有属于自己的企业总机号码实现自主拨号,同时提供为企业内部每个员工分配分机号的能力。企业无需使用硬件固定电话设备,方便外部用户通过拨打总机-分机号的方式联系到PSTN服务的内部员工。在本实施例中,PSTN服务器用于对通话双方进行录音,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对录音文件进行存储,包括历史通话和本次通话所产生的新的信息。当然,数据库服务器中的信息必然是经过客户允许后存储的合法信息,其遵守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关于个人数字隐私的法律,例如欧盟区的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
请参考图6,其中提出了一种公共电话互拨方法,用户呼出,包括如下步骤:
S601,接收来自第一用户对于第二用户的呼出请求。
S602,将所述第一用户的呼出号码转换为预设的第一虚拟号码。
S603,以所述第一虚拟号码为主叫号码呼叫第二用户。
S604,当接收到所述第二用户的应答信息时,接通所述第一用户和所述第二用户的双工通信通道。
请参考图7,其中提出了一种公共电话互拨方法,用户接收外部呼入,包括如下步骤:
S701,接收第二用户呼入请求。
第二用户的呼入请求是来自PSTN外部的呼入,该呼入首先被接入到PSTN服务器,由服务器接收、存储并预先处理呼入请求。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当PSTN服务器接收到外部呼入时,会先给呼入用户返回互动式语音应答,并接收第二用户对于互动式语音应答的选择式输入。其具体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S7011,当接收到第二用户的呼入请求时,向所述第二用户返回互动式语音应答。
S7012,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输入的互动式语音应答。
S702,查询与所述第二用户呼入请求对应的第一用户。
第二用户呼入的号码可以是第一用户的号码,也可以是第一用户使用的虚拟号码。PSTN服务器会根据事先建立的映射关系查询到与第二用户呼入请求对应的第一用户,在确定第一用户之后,也就确定了呼入请求的双方的映射关系。
S703,将所述第二用户的呼入号码转换为预设的第二虚拟号码,并向所述第一用户发送呼出请求。
在确定了呼入请求所指向的第一用户之后,PSTN服务器会将呼入号码转换为虚拟号码,虚拟号码可以从预设虚拟号码池中提取。此时,就第一用户而言,会显示接收到来自一个虚拟号码的主叫。在这个呼入过程中,无论是主叫方第二用户的号码还是被叫方第一用户的号码均得以隐藏,一方面保护了用户的隐私,另一方面有效地利用PSTN服务器实现了对于呼叫双方的隔离。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虚拟号码是PSTN服务内对于第一用户的统一分配号码,该号码具有一定的确定性。第二虚拟号码是基于PSTN服务设定的虚拟号码,该号码具有随机性,随着呼入用户的增多,不同用户可以使用相同的第二虚拟号码。
S704,当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的应答信息时,接通所述第二用户和所述第一用户的双工通信通道。
当PSTN服务器接收到来自第一用户的应答信息时,接通第二用户和第一用户的双工通信通道。此时相当于第一用户与PSTN服务器的通信状态接通,第二用户与PSTN服务器的状态接通,PSTN服务器只需作为桥梁接通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双工通道即可以保证二者之间的通信。该双工通道包括,PSTN服务器将来自第一用户的语音信息转发至第二用户,以及将来自第二用户的语音信息转发至第一用户。
可选地,在步骤S704之后还包括步骤S705,记录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通话信息。
在步骤S705之后还包括,步骤S706在第一用户或者第二用户中的一方挂断时,断开所述第二用户和所述第一用户的双工通信通道。
在该过程中,PSTN服务器记录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通话信息,并将所述通话信息传递至数据库服务器,由数据库服务器对通话记录进行加密和保存。具体地,该步骤可以包括:
S7051,记录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通话信息。
S706,在第一用户或者第二用户中的一方挂断时,断开所述第二用户和所述第一用户的双工通信通道。
S7052,在通话结束时,将所述记录的通话信息发送至数据库服务器;所述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对所述通话信息进行加密和存储。
S7053,接收所述数据库服务器返回的密钥。
S7054,将所述密钥推送给所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
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在接收到所述密钥后,可以根据密钥向PSTN服务器申请通话信息提取请求。例如,第一用户通过互动式语音应答中的语音提示选项提取通话消息记录,并且根据互动式语音应答中的提示输入PSTN服务器推送的密钥,PSTN服务器进行密钥匹配,在匹配通过之后,从数据库服务器以只读的形式提取通话消息记录。
就加密算法而言,某些加密仅仅对文件的提取过程进行加密,例如前述的PSTN服务器进行密钥匹配,在匹配通过之后,从数据库服务器以只读的形式提取通话消息记录。或者,对文件头进行加密,例如以加壳方式在通话记录文件外增加一道验证机制,在通过验证机制之后,即可以读取语音文件内容。
而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出于对用户个人通话隐私的保护,采用对通话语音全加密的形式来进行加密。如此,即使数据库中的源文件被盗取,也无法获得该服务器中存储的通话记录信息,该方式尤其适用于某些电话谈判,且需要留存谈判信息的情况。加密方式具体包括:
将通话语音文件转换为2进制比特位形式,例如通话语音文件被转换为:【01100101 00111111……10010010……】的形式;
首先提取文件中地校验位,例如每个8位的末位作为交验位
通过移位池对所述通话语音文件进行位运算,例如一个64位的移位池,【0011100111110010……】,使语音文件中的每8位二进制数作为一个独立单元与移位池文件中抽取的一个8位二进制数进行和运算,获取加密后的文件:
【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
将移位池和校验位发送至PSTN服务器,PSTN服务器将移位池作为第一密钥发送给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而将校验位作为第二密钥存储在服务器。
当用户使用第一密钥进行解密时,需要将加密文件后的文件:
【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与第一密钥中对应的8位二进制数进行差操作,但是由于和运算时存在的进位,所以需要第二密钥进行校验,差操作获得的结果与校验位相同时保留该结果,当差操作获得的结果与校验位不同时,舍弃该结果,将密钥作为1XXXXXXXX再进行差操作。将解密后的文件作为最终结果输出。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提供了PSTN服务器的后台设置以及运营商接口。运营商提供了办公总机电话服务能力接口,提供了基础的拨打电话\IVR语音播报\Dtmf信息获取的基础能力。同时运营商提供了总机号码的号码库,供认证通过的企业使用,该总机号码库构成了备选号码池,供企业内部使用,其构成第一虚拟号码的选取基础。在此基础上,企业总机号码选取,企业内部分机号分配管理,语音通话的能力供企业使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针对企业管理员,可以进行企业总机号码的申请和申请通过后对总机号码的各种配置和管理,涉及到的系统模块说明如下:管理员可以通过浏览器登录企业管理后台进行企业应用的各项管理。企业平台node.js模块用于处理https相关请求的处理模块,负责对管理员提交的各项数据提取,并转发到后端的wwappmesage模块。企业平台的wwappmessage模块负责对来自页面前端的处理请求,使用proxy进行rpc调用。wwcorptelsvr为主逻辑处理模块,负责企业资料信息处理、提交者活体检测判定、企业信息实时核对、企业员工分机号分配等主要的功能处理。wwbroker为外部交互模块,将企业平台内部的各项服务和外部的服务隔离开来,要使用外部服务,必须通过wwbroker进行中转处理。运营商服务模块为企业平台对接的总机服务运营商,提供了资料审核、总机号码分配、总机呼叫等基础的服务。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描述了企业管理员登录企业平台管理后台后进行认证的时序流程。如图10所示,企业管理员登录企业平台管理后台,选取期望使用的总机号码,该号码由企业平台从运营商处获取。提交企业相应的认证资料,包括:1.相关的证件,例如,营业执照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者组织机构代码;2.提交企业全称、企业地址、企业工商营业执照、营业执照注册号;3.企业联系人信息,例如联系人姓名、联系人手机号、身份证正反面照片、身份证号、联系人住址、联系人在职证明等等。以上所有资料企业平台会同步给运营商进行审核。审核结果会由企业平台下发给企业管理员。企业相关资料和企业申请号码审核结果同步到企业管理员后,企业管理员会收到相关信息,若审核未通过,则企业管理员可以通过企业平台企业管理端进行资料修改并再次提交审核;若审核通过,则企业管理员可以通过企业平台企业管理端进行企业员工分机号分配,企业平台提供多种分配模式,包括指定人分配特定分机号,或者统一从起始号码进行分配,待企业管理员分配完毕后,企业内的每一个员工都将拥有对应的分机号,能开始使用总机相关的服务了。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对企业内部员工和外部用户,使用总机号码进行通话,涉及到的系统各个模块结构如下:
wwproxy为企业平台的接入层,负责对app的各项命令进行接入和透传;wwpstnlogic为总机呼叫逻辑处理的主逻辑模块,负责ivr信息处理、分机号信息查询、通话会话管理、话单生成等重要的业务逻辑;wwroomlogic为通话房间管理模块,记录了每一次通话的房间信息;wwmsgsvr为企业平台的消息处理模块,对总机业务而言负责将通话的话单发送给客户端app;wwbroker为外部交互模块,将企业平台内部的各项服务和外部的服务隔离开来,要使用外部服务,必须通过wwbroker进行中转处理;运营商服务模块为企业平台对接的总机服务运营商,提供了资料审核、总机号码分配、总机呼叫等基础的服务。图12描述了该过程的时序流程,即描述了企业平台内部人员呼出和企业平台外部人员呼入过程中,平台的不同处理流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描述了本说明书提供的公共电话互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用户对于第二用户的呼出请求。
第一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用户的呼出号码转换为预设的第一虚拟号码。
第一主叫模块,用于以所述第一虚拟号码为主叫号码呼叫第二用户。
第一接通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二用户的应答信息时,接通所述第一用户和所述第二用户的双工通信通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描述了本说明书提供的公共电话互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呼入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用户呼入请求。
第二用户的呼入请求是来自PSTN外部的呼入,该呼入首先被接入到PSTN服务器,由服务器接收、存储并预先处理呼入请求。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当PSTN服务器接收到外部呼入时,会先给呼入用户返回互动式语音应答,并接收第二用户对于互动式语音应答的选择式输入。其还可以包括如下子模块:
互动式语音应答子模块,当接收到第二用户的呼入请求时,向所述第二用户返回互动式语音应答。
互动式语音应答接收子模块,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输入的互动式语音应答。
查询模块,用于查询与所述第二用户呼入请求对应的第一用户。
第二用户呼入的号码可以是第一用户的号码,也可以是第一用户使用的虚拟号码。PSTN服务器会根据事先建立的映射关系查询到与第二用户呼入请求对应的第一用户,在确定第一用户之后,也就确定了呼入请求的双方的映射关系。
呼出请求模块,以预设的第二虚拟号码向所述第一用户发送呼出请求。
在确定了呼入请求所指向的第一用户之后,PSTN服务器会将呼入号码转换为虚拟号码,虚拟号码可以从预设虚拟号码池中提取。此时,就第一用户而言,会显示接收到来自一个虚拟号码的主叫。在这个呼入过程中,无论是主叫方第二用户的号码还是被叫方第一用户的号码均得以隐藏,一方面保护了用户的隐私,另一方面有效地利用PSTN服务器实现了对于呼叫双方的隔离。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虚拟号码是PSTN服务内对于第一用户的统一分配号码,该号码具有一定的确定性。第二虚拟号码是基于PSTN服务设定的虚拟号码,该号码具有随机性,随着呼入用户的增多,可能不会用户会使用相同的第二虚拟号码。
双工接通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的应答信息时,接通所述第二用户和所述第一用户的双工通信通道。
当PSTN服务器接收到来自第一用户的应答信息时,接通第二用户和第一用户的双工通信通道。此时相当于第一用户与PSTN服务器的通信状态接通,第二用户与PSTN服务器的状态接通,PSTN服务器只需作为桥梁接通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双工通道即可以保证二者之间的通信。该双工通道包括,PSTN服务器将来自第一用户的语音信息转发至第二用户,以及将来自第二用户的语音信息转发至第一用户。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通话记录模块,用于记录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通话信息。
挂断模块,用于在第一用户或者第二用户中的一方挂断时,断开所述第二用户和所述第一用户的双工通信通道。
在该过程中,PSTN服务器记录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通话信息,并将所述通话信息传递至数据库服务器,由数据库服务器对通话记录进行加密和保存。具体地,该装置可以包括:
通话信息记录子模块,用于记录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通话信息。
挂断模块,用于在第一用户或者第二用户中的一方挂断时,断开所述第二用户和所述第一用户的双工通信通道。
通话信息发送子模块,在通话结束时,将所述记录的通话信息发送至数据库服务器;所述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对所述通话信息进行加密和存储。
密钥接收子模块,接收所述数据库服务器返回的密钥。
密钥推送子模块,将所述密钥推送给所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
请参考图15,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用户端用于实施上述实施例中公共电话互拨方法。具体来讲:
终端(用户端)1100可以包括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1110、包括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120、输入单元1130、显示单元1140、视频传感器1150、音频电路1160、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模块1170、包括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的处理器1180、以及电源9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5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其中:
存储器11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1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1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1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11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视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1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相应地,存储器112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1180和输入单元1130对存储器1120的访问。
输入单元11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1130可包括图像输入设备11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132。图像输入设备1131可以是摄像头,也可以是光电扫描设备。除了图像输入设备1131,输入单元11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11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11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11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终端1100的各种图形用户接口。
处理器1180是终端11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1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120内的数据,执行终端1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11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优选的,处理器11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80中。
终端11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9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1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99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再充电系统、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
请参考图16,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该服务器用于实施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PSTN服务器侧的互拨方法。具体来讲:
所述服务器12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1201、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202和只读存储器(ROM)1203的系统存储器1204,以及连接系统存储器1204和中央处理单元1201的系统总线1205。所述服务器1200还包括帮助计算机内的各个器件之间传输信息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I/O系统)1206,和用于存储操作系统1213、应用程序1214和其他程序模块1215的大容量存储设备1207。
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1206包括有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器1208和用于用户输入信息的诸如鼠标、键盘之类的输入设备1209。其中所述显示器1208和输入设备1209都通过连接到系统总线1205的输入输出控制器1210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1201。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1206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控制器1210以用于接收和处理来自键盘、鼠标、或电子触控笔等多个其他设备的输入。类似地,输入输出控制器1210还提供输出到显示屏、打印机或其他类型的输出设备。
所述大容量存储设备1207通过连接到系统总线1205的大容量存储控制器(未示出)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1201。所述大容量存储设备1207及其相关联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为服务器1200提供非易失性存储。也就是说,所述大容量存储设备1207可以包括诸如硬盘或者CD-ROM驱动器之类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未示出)。
不失一般性,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以用于存储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等信息的任何方法或技术实现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RAM、ROM、EP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固态存储其技术,CD-ROM、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带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不局限于上述几种。上述的系统存储器1204和大容量存储设备1207可以统称为存储器。
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所述服务器1200还可以通过诸如因特网等网络连接到网络上的远程计算机运行。也即服务器1200可以通过连接在所述系统总线1205上的网络接口单元1211连接到网络1212,或者说,也可以使用网络接口单元1211来连接到其他类型的网络或远程计算机系统(未示出)。
所述存储器还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程序,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存储器中,且经配置以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执行。上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执行上述后台服务器侧的方法的指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上述指令可由终端的处理器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发送方客户端或接收方客户端侧的各个步骤,或者上述指令由服务器的处理器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后台服务器侧的各个步骤。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公共电话互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第二用户的呼入请求;
查询与所述第二用户呼入请求对应的第一用户;
以预设的第二虚拟号码向所述第一用户发送呼出请求;
当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的应答信息时,接通所述第二用户和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双工通信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通所述第二用户和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双工通信通道之后,记录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通话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用户或者第二用户中的一方挂断时,断开所述第二用户和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双工通信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断开所述第二用户和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双工通信通道之后:
将所述记录的通话信息发送至数据库服务器,所述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对所述通话信息进行加密和存储;
接收所述数据库服务器返回的密钥;
将所述密钥推送给所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二用户的呼入请求步骤包括:
当接收到第二用户的呼入请求时,向所述第二用户返回互动式语音应答;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输入的互动式语音应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预设的第二虚拟号码向所述第一用户发送呼出请求包括,以透传的方式将第二虚拟号码的呼出请求发送至通信接入层,所述通信接入层用于接入第一用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第二用户的呼入请求之后,通过中转处理的方式处理来自第二用户的呼入请求。
8.一种公共电话互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呼入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用户的呼入请求;
查询模块,用于查询与所述第二用户呼入请求对应的第一用户;
呼出请求模块,用于以预设的第二虚拟号码向所述第一用户发送呼出请求;
双工接通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的应答信息时,接通所述第二用户和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双工通信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通话信息记录模块,用于在接通所述第二用户和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双工通信通道之后,记录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通话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用户或者第二用户中的一方挂断时,断开所述第二用户和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双工通信通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通话信息发送子模块,用于将所述记录的通话信息发送至数据库服务器,所述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对所述通话信息进行加密和存储;
密钥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数据库服务器返回的密钥;
密钥推送子模块,将所述密钥推送给所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
12.一种系统,包括公共电话互拨服务器以及数据库服务器,所述公共电话互拨服务器包含权利要求8-11之一所述的装置。
13.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执行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方法。
CN201810678714.6A 2018-06-27 2018-06-27 公共电话互拨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88820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8714.6A CN108882060B (zh) 2018-06-27 2018-06-27 公共电话互拨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8714.6A CN108882060B (zh) 2018-06-27 2018-06-27 公共电话互拨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2060A true CN108882060A (zh) 2018-11-23
CN108882060B CN108882060B (zh) 2020-10-27

Family

ID=64295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78714.6A Active CN108882060B (zh) 2018-06-27 2018-06-27 公共电话互拨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8206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1958A (zh) * 2020-03-11 2020-07-03 兰州飞天网景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呼叫中心技术的号码隐私保护方法
CN115118819A (zh) * 2022-06-17 2022-09-27 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通话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10465A1 (en) * 2002-09-17 2004-06-10 Bedingfield James 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dvanced telephony services using a virtual telephone number
US20060147022A1 (en) * 2004-12-17 2006-07-06 Sbc Knowledge Ventures, L.P. VPN dialed number NOA conversion
CN1859594A (zh) * 2006-03-20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号码显示的方法及装置
CN101094273A (zh) * 2007-07-20 2007-1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商务群用户实现智能业务的方法
CN101159778A (zh) * 2007-09-10 2008-04-09 汤淼 一种基于虚拟号码进行多媒体通信的系统
CN101175236A (zh) * 2007-07-27 2008-05-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手机虚拟号码的使用方法及其装置
CN105049581A (zh) * 2015-03-31 2015-11-11 杭州猿人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录音证据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5227786A (zh) * 2014-06-11 2016-01-0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号码的通讯方法和装置
WO2016122617A1 (en) * 2015-01-30 2016-08-04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Communication using virtual numbers
CN106302927A (zh) * 2016-08-23 2017-01-04 中邮科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号码隐藏的语音通话平台
CN106357940A (zh) * 2016-09-27 2017-01-2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保密通话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32473A (zh) * 2017-03-24 2018-10-09 上海触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个人数据的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10465A1 (en) * 2002-09-17 2004-06-10 Bedingfield James 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dvanced telephony services using a virtual telephone number
US20060147022A1 (en) * 2004-12-17 2006-07-06 Sbc Knowledge Ventures, L.P. VPN dialed number NOA conversion
CN1859594A (zh) * 2006-03-20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号码显示的方法及装置
CN101094273A (zh) * 2007-07-20 2007-1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商务群用户实现智能业务的方法
CN101175236A (zh) * 2007-07-27 2008-05-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手机虚拟号码的使用方法及其装置
CN101159778A (zh) * 2007-09-10 2008-04-09 汤淼 一种基于虚拟号码进行多媒体通信的系统
CN105227786A (zh) * 2014-06-11 2016-01-0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号码的通讯方法和装置
WO2016122617A1 (en) * 2015-01-30 2016-08-04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Communication using virtual numbers
CN105049581A (zh) * 2015-03-31 2015-11-11 杭州猿人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录音证据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6302927A (zh) * 2016-08-23 2017-01-04 中邮科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号码隐藏的语音通话平台
CN106357940A (zh) * 2016-09-27 2017-01-2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保密通话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32473A (zh) * 2017-03-24 2018-10-09 上海触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个人数据的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谢满德: "一种基于局域网的小型电话交换系统的设计",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1958A (zh) * 2020-03-11 2020-07-03 兰州飞天网景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呼叫中心技术的号码隐私保护方法
CN115118819A (zh) * 2022-06-17 2022-09-27 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通话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2060B (zh) 2020-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10873B1 (en) Internet telephony directory server
JP4013980B2 (ja) Ip通信システム、ip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クライアント端末、ならびにクライアントサーバ
WO2011153879A1 (zh) 呼叫中心系统及其接入方法
JP2002514362A (ja) 非同期転送モード・ネットワークの仮想専用ネットワーク・サービス・プロバイダ
WO2017036216A1 (zh) 一种虚拟号码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1162972A1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to obtain information without disclosing the information to an agent and without recording the information
CN101917524B (zh) 呼叫中心触发的面向移动互联网手机终端的带验证信息交互方法
CN102420918B (zh) 从用户交换机外电话接入安全特征
CN109688279A (zh) 话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067620B (zh) 客服业务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US8416936B2 (en) Conference call management
CN108882060A (zh) 一种公共电话互拨方法、装置、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JP5620563B1 (ja) コンタクトセンターを介した商取引のクレジットカード決済認証システム
CN109413135A (zh) 一种司法辅助的电子送达公证系统及方法
CN108718325B (zh) 基于动态注册的电话外呼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JP4270308B2 (ja) Ip通信システム、ip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クライアント端末、ならびにクライアントサーバ
CN104539869A (zh) 一种视频通话服务方法
KR20090088706A (ko) Wcdma망에서 영상 통화 내용을 저장하는 방법 및시스템
US9042528B2 (en) Data communication
TWI482109B (zh) 電話行銷雲端管理系統
CN111447236A (zh) 基于区块链的通信鉴权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447334A (zh) 一种通话方法、装置、话机终端及存储介质
JP2006245889A (ja) 情報提供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提供装置
JP4149983B2 (ja) 通信課金システム、通信課金方法、及び通信課金プログラム、並びに通信課金システム用端末プログラム
JP2013239040A (ja) コンタクトセンターを介した商取引のクレジットカード決済認証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