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77517B - 一种柔性可拉伸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可拉伸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77517B
CN108877517B CN201810665641.7A CN201810665641A CN108877517B CN 108877517 B CN108877517 B CN 108877517B CN 201810665641 A CN201810665641 A CN 201810665641A CN 108877517 B CN108877517 B CN 1088775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ity
nanofiber
conductive
solution
stretchable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6564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77517A (zh
Inventor
邵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6564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775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77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775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775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775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可拉伸基板的制备方法,包括配制高弹纳米纤维溶液,高弹纳米纤维溶液包括第一有机溶剂和溶于第一有机溶剂中的高弹纳米纤维、光固化树脂和稳定剂;配制导电溶液,导电溶液包括第二有机溶剂和溶于第二有机溶剂中的导电材料、稳定剂和催化剂,其中,导电材料包括纳米银线、石墨烯、碳纳米管、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中的至少一种;采用高弹纳米纤维溶液制备高弹纳米纤维层;再采用导电溶液,在高弹纳米纤维层上制备导电层,得到柔性可拉伸基板。本发明柔性可拉伸基板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绿色环保、能耗低,制得的柔性可拉伸基板的柔性高、拉伸性能优异、导电性和透过率好,可用于柔性基板和可穿戴电子装置中。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可拉伸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可拉伸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质量轻,厚度小,寿命长,可弯曲的柔性显示器成为一种最具发展潜力的下一代显示技术。柔性显示器的实现,除了对现有制备工艺及结构设计进行改变外,对材料性能的部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柔性基板作为柔性显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导电性的穿透率的性能。因此,如何制备出同时拥有以上特点的基板成为研究者研究的一个组要课题。然而,对现有技术而言,同时满足这些性能要求的基板是不存在的。现在主流的基板材料主要为超薄玻璃、金属类以及聚合物薄膜,其中应用最多的是聚合物柔性基板,如聚酰亚胺基板以其良好的力学性能、优异的耐化性能、良好的光学透过率、可“卷对卷”生产等特点,成为现有柔性基板的首选。但是,此类聚合物材料在应用中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其制程后剥离易变形,拉伸性能差,影响其导电性能和透过率等都成为制约柔性基板生产的主要因素。因此,亟需一种柔性可拉伸基板,同时还能保持良好的导电性能和透过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可拉伸基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在高弹纳米纤维层上直接设置导电层,该制备方法简单、绿色环保、能耗低,制得的柔性可拉伸基板的柔性高、拉伸性能优异,可以卷装制备存储,并且具有高的导电性和透过率;同时可以有效缓解在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并对导电性和透过率不造成影响。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可拉伸基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配制高弹纳米纤维溶液,所述高弹纳米纤维溶液包括第一有机溶剂和溶于所述第一有机溶剂中的高弹纳米纤维、光固化树脂和稳定剂;
配制导电溶液,所述导电溶液包括第二有机溶剂和溶于所述第二有机溶剂中的导电材料、稳定剂和催化剂,其中,所述导电材料包括纳米银线、石墨烯、碳纳米管、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中的至少一种;
采用所述高弹纳米纤维溶液制备高弹纳米纤维层;再采用所述导电溶液,在所述高弹纳米纤维层上制备导电层,得到柔性可拉伸基板。
在本发明中,所述光固化树脂使得形成的高弹纳米纤维连接紧密,在反复拉伸过程中,纤维与纤维之间不会因断裂而脱落,保证了高弹纳米纤维层良好的拉伸性能。
可选的,所述高弹纳米纤维的拉伸弹性伸长率为100%-300%。进一步可选的,所述高弹纳米纤维的拉伸弹性伸长率为120%-280%、150%-250%或150%-180%。
可选的,所述高弹纳米纤维溶液中所述高弹纳米纤维的质量占比为10%-30%。
可选的,所述高弹纳米纤维溶液中所述光固化树脂的质量占比为10%-20%。
可选的,所述高弹纳米纤维溶液中所述稳定剂的质量占比为1%-3%。
可选的,所述高弹纳米纤维溶液中所述第一有机溶剂的质量占比为50%-70%。
可选的,所述稳定剂包括苯甲酮类稳定剂、苯并三唑类稳定剂、辛氧基酚类稳定剂和亚磷酸酯类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高弹纳米纤维溶液还包括添加剂,所述添加剂的质量占比为1%-5%,所述添加剂包括粘结剂、爽滑剂、增塑剂、阻燃剂和交联剂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所述第一有机溶剂可以为任意一种或多种溶解高弹纳米纤维、光固化树脂和稳定剂的有机溶剂。可选的,所述第一有机溶剂包括甲醇、乙醇、异丙醇和丙三醇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高弹纳米纤维的直径为100nm-200nm,长度为10μm-100μm。进一步可选的,所述高弹纳米纤维的直径为100nm-180nm、100nm-160nm或100nm-135nm。具体的,所述高弹纳米纤维的直径可以但不限于为100nm、120nm、150nm或180nm。进一步可选的,所述高弹纳米纤维的长度为15μm-92μm、22μm-86μm或25μm-75μm。具体的,所述高弹纳米纤维的长度可以但不限于为10μm、30μm、50μm、75μm或88μm。
可选的,当所述导电材料为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以及纳米银线、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中的至少一种时,所述纳米银线、所述石墨烯和所述碳纳米管需要经过预先浸泡或紫外光照处理。
在本发明中,若导电材料中含有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其表面具有大量的-H基团,因此,纳米银线、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经过预先浸泡或紫外光照处理后可以使得表面富含-OH基团,从而使得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更加紧密的包覆在表面,提高致密度。同时,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还能保护纳米银线、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导电性能和机械性能。
可选的,所述导电溶液的粘度为3cps-20cps,固含量为1%-20%。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导电溶液的粘度为5cps-15cps,固含量为5%-18%。
可选的,所述导电溶液中所述导电材料的质量占比为0.5%-8%。
可选的,所述导电溶液中所述稳定剂的质量占比为1%-5%。
可选的,所述导电溶液中所述催化剂的质量占比为1%-3%。
可选的,所述导电溶液中所述第二有机溶剂的质量占比为90%-95%。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导电溶液中所述纳米银线的质量占比为0.5%-3%。更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导电溶液中所述纳米银线的质量占比为1%-2.5%。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导电溶液中所述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的质量占比为1%-8%。更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导电溶液中所述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的质量占比为2%-7%。
可选的,所述纳米银线的直径为5nm-20nm,长度为5μm-30μm。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纳米银线的直径为5nm-18nm、6nm-15nm或7nm-13nm。具体的,所述纳米银线的直径可以但不限于为5nm、8nm、15nm或19nm。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纳米银线的长度为5μm-25μm、7μm-23μm或10μm-20μm。具体的,所述纳米银线的长度可以但不限于为5μm、10μm、18μm、22μm或30μm。
可选的,所述碳纳米管的直径为1nm-20nm,长度为2μm-50μm。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碳纳米管的直径为5nm-15nm,长度为10μm-30μm。
可选的,所述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为长链状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和颗粒状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所述第二有机溶剂可以为任意一种或多种溶解导电材料、稳定剂和催化剂的有机溶剂。可选的,所述第二有机溶剂包括甲醇、乙醇、异丙醇和丙三醇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中,所述催化剂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促进导电材料的交联。
在本发明中,高弹纳米纤维溶液中的稳定剂和导电溶液中的稳定剂独立的选自苯甲酮类稳定剂、苯并三唑类稳定剂、辛氧基酚类稳定剂和亚磷酸酯类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中,高弹纳米纤维层和导电层的材质均为线状存在,具有优异的透过率;同时,高弹纳米纤维层和导电层为线状搭接,具有较好的可拉伸性和柔性。
可选的,采用所述高弹纳米纤维溶液制备高弹纳米纤维层,包括:
提供一基底,将所述高弹纳米纤维溶液涂覆在所述基底表面,或采用抽滤的方式,将所述高弹纳米纤维溶液进行抽滤并附着在抽滤纸上;经过光固化后形成高弹纳米纤维层,将所述高弹纳米纤维层与所述基底或所述抽滤纸分离即可。
具体的,可以但不限于为将所述高弹纳米纤维溶液在抽滤机上进行抽滤,在抽滤纸上得到一层均匀分散的高弹纳米纤维薄膜,经光固化形成高弹纳米纤维层,经过干燥后与抽滤纸分离。
可选的,采用所述导电溶液,在所述高弹纳米纤维层上制备导电层,包括:
将所述导电溶液通过涂覆或者抽滤的方式附着在所述高弹纳米纤维层上,形成导电薄膜,经光固化后形成导电层。
具体的,可以但不限于为将所述导电溶液通过旋涂的方式在所述高弹纳米纤维上形成导电薄膜,经光固化后形成导电层。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涂覆包括旋涂、涂布、刮涂或喷涂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高弹纳米纤维层的厚度为0.1mm-2mm。进一步可选的,所述高弹纳米纤维层的厚度为0.3mm-1.8mm、0.5mm-1.5mm或0.7mm-1.3mm。
可选的,所述导电层的厚度为50nm-200nm。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导电层的厚度为50nm-200nm、70nm-180nm或100nm-150nm。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柔性可拉伸基板的制备方法,通过在高弹纳米纤维层上直接设置导电层,该制备方法简单、绿色环保、能耗低。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可拉伸基板,由第一方面所述的柔性可拉伸基板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所述柔性可拉伸基板包括高弹纳米纤维层和设置在所述高弹纳米纤维层上的导电层。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的柔性可拉伸基板的柔性高、拉伸性能优异,可以卷装制备存储,并且具有高的导电性和透过率;同时在拉伸过程中,能够有效缓解在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并对导电性和透过率不造成影响,可以应用于柔性基板和可穿戴电子装置中,尤其是柔性LED、柔性OLED、可伸缩显示器、可伸缩太阳能电池阵列、可穿戴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等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高弹纳米纤维层上直接设置导电层制备得到柔性可拉伸基板,该制备方法简单、绿色环保、能耗低。高弹纳米纤维层和导电层的材质均为线状存在,具有优异的透过率;同时,高弹纳米纤维层和导电层为线状搭接,具有较好的可拉伸性和柔性,制得的柔性可拉伸基板具有高的导电性和透过率,拉伸性能优异、柔性好,可以卷装制备存储,并且能有效缓解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对导电性和透过率不造成影响,在柔性基板和可穿戴电子装置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提供的柔性可拉伸基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提供的柔性可拉伸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可拉伸基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配制高弹纳米纤维溶液,所述高弹纳米纤维溶液包括第一有机溶剂和溶于所述第一有机溶剂中的高弹纳米纤维、光固化树脂和稳定剂。
在步骤S101中,可选的,所述高弹纳米纤维的拉伸弹性伸长率为100%-300%。进一步可选的,所述高弹纳米纤维的拉伸弹性伸长率为120%-280%、150%-250%或150%-180%。可选的,所述高弹纳米纤维溶液中所述高弹纳米纤维的质量占比为10%-30%。可选的,所述高弹纳米纤维溶液中所述光固化树脂的质量占比为10%-20%。可选的,所述高弹纳米纤维溶液中所述稳定剂的质量占比为1%-3%。可选的,所述高弹纳米纤维溶液中所述第一有机溶剂的质量占比为50%-70%。可选的,所述稳定剂包括苯甲酮类稳定剂、苯并三唑类稳定剂、辛氧基酚类稳定剂和亚磷酸酯类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可选的,所述高弹纳米纤维溶液还包括添加剂,所述添加剂的质量占比为1%-5%,所述添加剂包括粘结剂、爽滑剂、增塑剂、阻燃剂和交联剂中的至少一种。在本发明,所述第一有机溶剂可以为任意一种或多种溶解高弹纳米纤维、光固化树脂和稳定剂的有机溶剂。可选的,所述第一有机溶剂包括甲醇、乙醇、异丙醇和丙三醇中的至少一种。在本发明中,所述光固化树脂使得形成的高弹纳米纤维的连接紧密,在反复拉伸过程中,纤维与纤维之间不会断裂而脱落,保证了高弹纳米纤维层良好的拉伸性能。可选的,所述高弹纳米纤维的直径为100nm-200nm,长度为10μm-100μm。进一步可选的,所述高弹纳米纤维的直径为100nm-180nm、100nm-160nm或100nm-135nm。具体的,所述高弹纳米纤维的直径可以但不限于为100nm、120nm、150nm或180nm。进一步可选的,所述高弹纳米纤维的长度为15μm-92μm、22μm-86μm或25μm-75μm。具体的,所述高弹纳米纤维的长度可以但不限于为10μm、30μm、50μm、75μm或88μm。
步骤S102:配制导电溶液,所述导电溶液包括第二有机溶剂和溶于所述第二有机溶剂中的导电材料、稳定剂和催化剂,其中,所述导电材料包括纳米银线、石墨烯、碳纳米管、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中的至少一种。
在步骤S102中,可选的,所述导电溶液的粘度为3cps-20cps,固含量为1%-20%。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导电溶液的粘度为5cps-15cps,固含量为5%-18%。可选的,所述导电溶液中所述导电材料的质量占比为0.5%-8%。可选的,所述导电溶液中所述稳定剂的质量占比为1%-5%。可选的,所述导电溶液中所述催化剂的质量占比为1%-3%。可选的,所述导电溶液中所述第二有机溶剂的质量占比为90%-95%。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导电溶液中所述纳米银线的质量占比为0.5%-3%。更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导电溶液中所述纳米银线的质量占比为1%-2.5%。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导电溶液中所述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的质量占比为1%-8%。更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导电溶液中所述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的质量占比为2%-7%。可选的,所述纳米银线的直径为5nm-20nm,长度为5μm-30μm。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纳米银线的直径为5nm-18nm、6nm-15nm或7nm-13nm。具体的,所述纳米银线的直径可以但不限于为5nm、8nm、15nm或19nm。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纳米银线的长度为5μm-25μm、7μm-23μm或10μm-20μm。具体的,所述纳米银线的长度可以但不限于为5μm、10μm、18μm、22μm或30μm。可选的,所述碳纳米管的直径为1nm-20nm,长度为2μm-50μm。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碳纳米管的直径为5nm-15nm,长度为10μm-30μm。可选的,所述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为长链状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和颗粒状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中的至少一种。可选的,当所述导电材料为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以及纳米银线、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中的至少一种时,所述纳米银线、所述石墨烯和所述碳纳米管需要经过预先浸泡或紫外光照处理。在本发明中,若导电材料中含有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其表面具有大量的-H基团,因此,纳米银线、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经过预先浸泡或紫外光照处理后可以使得表面富含-OH基团,从而使得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更加紧密的包覆在表面,提高致密度。同时,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还能保护纳米银线、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导电性能和机械性能。在本发明,所述第二有机溶剂可以为任意一种或多种溶解导电材料、稳定剂和催化剂的有机溶剂。可选的,所述第二有机溶剂包括甲醇、乙醇、异丙醇和丙三醇中的至少一种。在本发明中,所述催化剂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促进导电材料的交联。在本发明中,高弹纳米纤维溶液中的稳定剂和导电溶液中的稳定剂独立的选自苯甲酮类稳定剂、苯并三唑类稳定剂、辛氧基酚类稳定剂和亚磷酸酯类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S103:采用所述高弹纳米纤维溶液制备高弹纳米纤维层;再采用所述导电溶液,在所述高弹纳米纤维层上制备导电层,得到柔性可拉伸基板。
在步骤S103中,可选的,采用所述高弹纳米纤维溶液制备高弹纳米纤维层,包括:提供一基底,将所述高弹纳米纤维溶液涂覆在所述基底表面,或采用抽滤的方式,将所述高弹纳米纤维溶液进行抽滤并附着在抽滤纸上;经过光固化后形成高弹纳米纤维层,将所述高弹纳米纤维层与所述基底或所述抽滤纸分离即可。具体的,可以但不限于为将所述高弹纳米纤维溶液在抽滤机上进行抽滤,在抽滤纸上得到一层均匀分散的高弹纳米纤维薄膜,经光固化形成高弹纳米纤维层,经过干燥后与抽滤纸分离。可选的,采用所述导电溶液,在所述高弹纳米纤维层上制备导电层,包括:将所述导电溶液通过涂覆或者抽滤的方式附着在所述高弹纳米纤维层上,形成导电薄膜,经光固化后形成导电层。具体的,可以但不限于为将所述导电溶液通过旋涂的方式在所述高弹纳米纤维上形成导电薄膜,经光固化后形成导电层。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涂覆包括旋涂、涂布、刮涂或喷涂中的至少一种。可选的,所述高弹纳米纤维层的厚度为0.1mm-2mm。进一步可选的,所述高弹纳米纤维层的厚度为0.3mm-1.8mm、0.5mm-1.5mm或0.7mm-1.3mm。可选的,所述导电层的厚度为50nm-200nm。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导电层的厚度为50nm-200nm、70nm-180nm或100nm-150nm。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可拉伸基板的制备方法中采用高弹纳米纤维层作为基底层,其中的高弹纳米纤维为线状存在,使得高弹纳米纤维层具有良好的透过率,整体的高弹纳米纤维层为线性搭接,具有拉伸性能和柔性;在高弹纳米纤维层上制备导电层,导电层中的材质也是线状存在,使得导电层透过率好,整体导电层为线性搭接,具有拉伸性能和柔性;同时在高弹纳米纤维层上制备导电层时,导电溶液会渗入高弹纳米纤维层表面一部分,更好的使两层通过线状结构搭接在一起,整个制备过程操作简单、无毒、无腐蚀、无热制程,绿色环保、能耗低。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柔性可拉伸基板,所述柔性可拉伸基板采用上述的柔性可拉伸基板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如图2所示,所述柔性可拉伸基板包括高弹纳米纤维层10和设置在所述高弹纳米纤维层10上的导电层20。
本发明提供的柔性可拉伸基板具有高的导电性和透过率,拉伸性能优异、柔性好,可以卷装制备存储,并且能有效缓解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对导电性和透过率不造成影响,在柔性基板和可穿戴电子装置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具体的,可以但不限于为在柔性LED、柔性OLED、可伸缩显示器、可伸缩太阳能电池阵列、可穿戴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等方面的应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柔性可拉伸基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制高弹纳米纤维溶液,所述高弹纳米纤维溶液包括第一有机溶剂和溶于所述第一有机溶剂中的高弹纳米纤维、光固化树脂和稳定剂;
配制导电溶液,所述导电溶液包括第二有机溶剂和溶于所述第二有机溶剂中的导电材料、稳定剂和催化剂,其中,所述导电材料包括纳米银线、石墨烯、碳纳米管中的至少一种以及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所述纳米银线、石墨烯、碳纳米管中的至少一种经过预先浸泡或紫外光照处理;
采用所述高弹纳米纤维溶液制备高弹纳米纤维层;再采用所述导电溶液,在所述高弹纳米纤维层上制备导电层,得到柔性可拉伸基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可拉伸基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弹纳米纤维溶液中所述高弹纳米纤维的质量占比为10%-30%,所述光固化树脂的质量占比为10%-20%,所述稳定剂的质量占比为1%-3%,所述第一有机溶剂的质量占比为50%-7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可拉伸基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溶液中所述导电材料的质量占比为0.5%-8%,所述稳定剂的质量占比为1%-5%,所述催化剂的质量占比为1%-3%,所述第二有机溶剂的质量占比为90%-9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可拉伸基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弹纳米纤维层的厚度为0.1mm-2mm,所述导电层的厚度为50nm-200n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可拉伸基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溶液的粘度为3cps-20cps,固含量为1%-2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可拉伸基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弹纳米纤维的直径为100nm-200nm,长度为10μm-100μm,所述纳米银线的直径为5nm-20nm,长度为5μm-30μ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可拉伸基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机溶剂和所述第二有机溶剂独立地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和丙三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稳定剂包括苯甲酮类稳定剂、苯并三唑类稳定剂、辛氧基酚类稳定剂和亚磷酸酯类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可拉伸基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高弹纳米纤维溶液制备高弹纳米纤维层,包括:
提供一基底,将所述高弹纳米纤维溶液涂覆在所述基底表面,或采用抽滤的方式,将所述高弹纳米纤维溶液进行抽滤并附着在抽滤纸上;经过光固化后形成高弹纳米纤维层,将所述高弹纳米纤维层与所述基底或所述抽滤纸分离即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可拉伸基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导电溶液,在所述高弹纳米纤维层上制备导电层,包括:
将所述导电溶液通过涂覆或者抽滤的方式附着在所述高弹纳米纤维层上,形成导电薄膜,经光固化后形成导电层。
10.一种柔性可拉伸基板,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可拉伸基板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所述柔性可拉伸基板包括高弹纳米纤维层和设置在所述高弹纳米纤维层上的导电层。
CN201810665641.7A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柔性可拉伸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88775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65641.7A CN108877517B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柔性可拉伸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65641.7A CN108877517B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柔性可拉伸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77517A CN108877517A (zh) 2018-11-23
CN108877517B true CN108877517B (zh) 2020-11-06

Family

ID=64294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65641.7A Active CN108877517B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柔性可拉伸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775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3900A (zh) * 2019-04-09 2019-07-1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8537A (zh) * 2011-04-18 2011-10-0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柔性光电子器件用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0067A (zh) * 2011-06-24 2014-03-19 株式会社可乐丽 导电膜形成方法、导电膜、绝缘化方法以及绝缘膜
CN103910895A (zh) * 2014-03-13 2014-07-09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南雄材料生产基地 一种纤维增强pva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34484A (zh) * 2014-07-31 2014-11-0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基于纳米银线的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及制备方法
CN104464973A (zh) * 2014-12-29 2015-03-25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芳纶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JP2015089914A (ja) * 2013-11-06 2015-05-11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繊維樹脂複合材料及び繊維樹脂複合材料の製造方法
CN104637570A (zh) * 2015-01-29 2015-05-20 深圳市东丽华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29374A (zh) * 2014-02-17 2016-10-12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透明树脂叠层体以及前面板
TW201739601A (zh) * 2016-03-30 2017-11-16 Asahi Chemical Ind 包含纖維素微細纖維層之樹脂複合膜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8537A (zh) * 2011-04-18 2011-10-0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柔性光电子器件用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0067A (zh) * 2011-06-24 2014-03-19 株式会社可乐丽 导电膜形成方法、导电膜、绝缘化方法以及绝缘膜
JP2015089914A (ja) * 2013-11-06 2015-05-11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繊維樹脂複合材料及び繊維樹脂複合材料の製造方法
CN106029374A (zh) * 2014-02-17 2016-10-12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透明树脂叠层体以及前面板
CN103910895A (zh) * 2014-03-13 2014-07-09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南雄材料生产基地 一种纤维增强pva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34484A (zh) * 2014-07-31 2014-11-0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基于纳米银线的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及制备方法
CN104464973A (zh) * 2014-12-29 2015-03-25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芳纶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637570A (zh) * 2015-01-29 2015-05-20 深圳市东丽华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TW201739601A (zh) * 2016-03-30 2017-11-16 Asahi Chemical Ind 包含纖維素微細纖維層之樹脂複合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77517A (zh) 2018-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uang et al. A self-healable and highly stretchable supercapacitor based on a dual crosslinked polyelectrolyte
US20120251824A1 (en) Stretchable Conductive Nanofibers, Stretchable Fiber Electrode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Soltanian et al. Highly stretchable, sparse, metallized nanofiber webs as thin, transferrable transparent conductors
KR101009442B1 (ko) 전도성 구조체를 이용한 전도성필름 제조방법 및 전도성필름
KR102543985B1 (ko) 전도막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소자
KR102437578B1 (ko) 투명 전극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소자
US9900979B2 (en) Conductors, making method of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devices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30306361A1 (en) Transparent electrode and electronic material comprising the same
KR102581899B1 (ko) 투명 전극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소자
US11904389B2 (en) Scalable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nanowires bundle-ring-network for deformable transparent conductor
Huang et al. A highly stretchable and fatigue‐free transparent electrode based on an in‐plane buckled au nanotrough network
KR20100105179A (ko) 가요성 투명 전극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102375891B1 (ko) 투명전극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소자
CN109004089B (zh) 3d气凝胶喷射打印制备可卷曲式纳米纸基柔性太阳能电池的方法
JP2012524966A (ja) 炭素ナノチューブ導電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877517B (zh) 一种柔性可拉伸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Wu et al. Highly durable and flexible paper electrode with a dual fiber matrix structure for high-performance supercapacitors
Tang et al. Chemical resistant silver nanowire/cellulose nanofibril flexible transparent conductive coatings
JP5928029B2 (ja) 導電膜および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TWM607841U (zh) 薄膜感測器及觸控顯示器
US11226708B2 (en) Touch electrode,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of using the same
KR101818341B1 (ko) 금속 나노와이어를 이용한 유연 투명 전극 및 그 저온 공정 제작법
KR20110040223A (ko) 투명전극,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장치
CN113658746B (zh) 一种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
KR20200117300A (ko) 그래핀이 코팅된 탄소섬유 발열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9-2 Tangming Avenue,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9-2 Tangming Avenue,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