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69176A - 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偏差校正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偏差校正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69176A
CN108869176A CN201810686842.5A CN201810686842A CN108869176A CN 108869176 A CN108869176 A CN 108869176A CN 201810686842 A CN201810686842 A CN 201810686842A CN 108869176 A CN108869176 A CN 1088691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angular sector
wind speed
speed section
effe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8684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国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8684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69176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691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691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7/00Controlling wind motors 
    • F03D7/02Controlling wind motors  the wind motors having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 F03D7/04Automatic control; Regulation
    • F03D7/042Automatic control; Regulation by means of an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controll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7/00Controlling wind motors 
    • F03D7/02Controlling wind motors  the wind motors having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 F03D7/0204Controlling wind motors  the wind motors having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for orientation in relation to wind dir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7/00Controlling wind motors 
    • F03D7/02Controlling wind motors  the wind motors having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 F03D7/04Automatic control; Regulation
    • F03D7/042Automatic control; Regulation by means of an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controller
    • F03D7/043Automatic control; Regulation by means of an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controller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logic
    • F03D7/046Automatic control; Regulation by means of an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controller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logic with learning or adaptive control, e.g. self-tuning, fuzzy logic or neural networ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偏差校正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基于预先确定的多个风速段与最大发电效率所对应的最优对风角度扇区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当前风速段所关联的最优对风角度扇区,根据当前风向角度值和最优对风角度扇区,对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偏航。本申请提供的校正方法能够准确分辨出在一定累计时间段内具备最大发电效率的来风方向,进一步确定出最优来风风向,以此修正风力发电机组偏航对风的基准角度,指导偏航系统将机头对准最优来风风向,进而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性能。

Description

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偏差校正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偏差校正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组(简称“机组”)通过吸收风能来获取能量,现有技术中,风力发电机组的机头的正对风方向通常被定义成一个基准位置,当风向偏差超过一定阈值且持续一定时间后视为对风偏差过大,会给机组带来发电量上的损失以及不平衡载荷的增加,可见风力发电机组的机头对风的准确性直接决定了风能的利用效率,因此需要对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偏航对风操作。
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中机组的机头对风的准确性一方面严重依赖风向标的安装位置,如果初始安装位置偏差大则实际基准位置与理论基准位置会出现一个固定偏差,这个偏差会导致偏航对风执行有偏差,导致机组无法准确对风,进而导致机组对风能的吸收效率下降。另一方面,由于风向标通常安装在叶轮后方,叶轮旋转时对穿过叶轮的气流会造成扰流,影响风向标获取叶轮前方的真正来风方向,同样会引起机组无法准确对风,导致风能吸收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偏差校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解决风力发电机组无法准确对风,导致风力发电机组对风能吸收效率下降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偏差校正方法,包括:
实时获取当前风向角度值和当前风速值;
确定当前风速值所属的当前风速段;
基于预先确定的多个风速段与最大发电效率所对应的最优对风角度扇区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当前风速段所关联的最优对风角度扇区;
根据当前风向角度值和最优对风角度扇区,对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偏航。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偏差校正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当前风向角度值和当前风速值;
风速段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当前风速值所属的当前风速段;
扇区确定模块,用于基于预先确定的多个风速段与最大发电效率所对应的最优对风角度扇区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当前风速段所关联的最优对风角度扇区;
偏航模块,用于根据当前风向角度值和最优对风角度扇区,对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偏航。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该存储器上并可在该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本申请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偏差校正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偏差校正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预先确定的多个风速段与最大发电效率所对应的最优对风角度扇区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当前风速段所关联的最优对风角度扇区,根据当前风向角度值和最优对风角度扇区,对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偏航。本申请提供的校正方法能够准确分辨出在一定累计时间段内具备最大发电效率的来风方向,进一步确定出最优来风风向,以此修正风力发电机组偏航对风的基准角度,指导偏航系统将机头对准最优来风风向,进而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性能。
本申请的核心之一在于突破了传统的利用风向标的采集数据指导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偏航,而是基于统计数据,从风力发电机组的最大发电效率去反推得到某段风速下各个风向的最优对风角度扇区,进一步得到最优偏航角度,由此计算出最优偏航角度(也称最优风向补偿角度),指导偏航系统将机头对准最优来风风向,进而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偏差校正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多个风速段与最大发电效率所对应的最优对风角度扇区之间的关联关系的建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基准风向角的正负指定角度范围内的风向进行切片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础数据池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风力发电机组在同一风速下不同风向扇区的发电效率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多个风速段与最大发电效率所对应的最优对风角度扇区之间的关联关系,扩展的风力发电机组对风偏差校正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偏差校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偏差校正装置的扩展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众所周知,风力发电机组的机头对风的准确性直接决定了风能的利用效率。现有技术中,风向标通常安装在叶轮后方,叶轮旋转时穿过多叶轮的气流无可避免地会造成扰流,影响风向标获取叶轮前方的真正来风方向,显然受限于风向标的安装位置,导致风力发电机无法准确对风,进而导致风能吸收率收到影响。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不断做出努力,力求寻求一种能够实现控制风力发电机组(简称“风机”)进行准确地偏航对风操作的有效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发明人基于长期一线工作实践经验的累积,创造性地从风机的发电效率角度思考,提出一种以风机的发电效率反映风机的对风偏航准确程度的推断模式,提出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偏差校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解决风力发电机组无法准确对风,导致风力发电机组对风能吸收效率下降的技术问题。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偏差校正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偏差校正方法,该方法包括:
S101,实时获取当前风向角度值和当前风速值。
S102,确定当前风速值所属的当前风速段。
S103,基于预先确定的多个风速段与最大发电效率所对应的最优对风角度扇区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当前风速段所关联的最优对风角度扇区。
S104,根据当前风向角度值和最优对风角度扇区,对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偏航。
该方法突破了传统的利用风向标的采集数据指导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偏航,而是基于统计数据,从风力发电机组的最大发电效率去反推得到某段风速下各个风向的最优对风角度扇区,进一步得到最优偏航角度,由此计算出最优偏航角度(也称最优风向补偿角度),指导偏航系统将机头对准最优来风风向,进而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性能。
可选地,上述步骤S104中根据当前风向角度值和最优对风角度扇区,对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偏航,包括:确定当前风向角度值与最优对风角度扇区中的指定角度值之间的偏差;根据偏差,对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进行偏航。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上述已经介绍过,本申请实施例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偏差校正方法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利用到预先确定的多个风速段与最大发电效率所对应的最优对风角度扇区之间的关联关系,发明人经考虑方法执行效率及实际使用频率两方面,预先通过采集一定数量的有关风力发电机组的工况信息及天气信息的样本数据,将该关联关系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训练得到,也可以理解为建立了基于多个风速段与最大发电效率所对应的最优对风角度扇区之间的关联关系的数据处理模型。
该数据处理模型一经建立,按照对数据处理精度的需求不同,既可以在线实时更新数据,操作使用,也可以在对数据处理精度的需求不是很高时,将该数据处理模型离线操作使用。
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训练得到该模型后,数据更新的频率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
下面首先介绍该数据处理模型的建模方法,即多个风速段与最大发电效率所对应的最优对风角度扇区之间的关联关系的建立方法,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下述步骤:
S201,获取预定时间段内的风向角度值、风速值、有效发电量和有效发电时间。
利用风向标、风速仪传感器获取预定时间段内的风向角度值、风速值、有效发电量和有效发电时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验数据、历史数据、经验数据和/或实际情况等,确定预定时间段。例如,预定时间段可以确定为一年、半年、一个季度、一个月、一周或几天等等。
具体为,利用风向标、风速仪传感器采集风力发电机组的风向数据,并将风向标采集到的原始模拟量信号转换成用以表征风向角度值的数字信号。利用风速仪传感器采集风力发电机组的风速数据,并将风速仪传感器采集到的原始模拟量信号转换成用以表征当前风速值的数字信号。
可选地,获取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流器网侧出口在预定时间段内的多个有功功率数据,从多个有功功率数据中,剔除在风力发电机组处于启停机过程、偏航过程和限功率过程中的有功功率数据,得到风力发电机组的有效有功功率数据和有效发电时间;根据有效有功功率数据和有效发电时间,确定风力发电机组的有效发电量。
S202,对来风方向进行分区处理,获得多个对风角度扇区;对每个对风角度扇区的风速进行分段处理,得到每个对风角度扇区的多个风速段。
可选地,确定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正对来风的基准风向角,对基准风向角的正负指定角度范围内的风向进行切片,得到多个对风角度扇区。然后,对每个对风角度扇区的风速进行分段处理,得到每个对风角度扇区的多个风速段。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基准风向角的正负指定角度范围内的风向进行切片的一个实例。
该实例首先确定出基准风向角,例如将风向角180°定义为机舱正对风的基准风向夹角。然后对基准风向角的正负指定角度范围内的风向进行切片,切片的结果是将基准风向角的正负指定角度范围共划分为等夹角的M个扇区。图3示出了切片后获得的扇区1~扇区m,然后,分别对m个扇区中的每个扇区的风速进行分段处理,得到每个对风角度扇区的多个风速段。
S203,以每个对风角度扇区的每个风速段为单位,建立符合该对风角度扇区和该风速段的风向角度值、风速值、有效发电量和有效发电时间之间的关联关系。
可选地,为每个对风角度扇区的每个风速段对应配置一个风仓,将预定时间段内符合一个对风角度扇区和一个风速段的风向角度值、风速值、有效发电量和有效发电时间,计入该对风角度扇区和该风速段所对应的风仓,形成基础数据池。
可选地,可以对每个对风角度扇区的多个风速段进行分仓处理,即为每个对风角度扇区的每个风速段对应配置一个风仓,例如将图3中每个扇区共分N个仓。针对此扇区内的风速可建立M×N个风仓。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础数据池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风向范围在173度~175度的第m个扇区对应配置为风仓1,以及示出了该风仓1所在的基础数据池。可见,该基础数据池共包含n个风仓,每个风仓内对应存储有一个对风角度扇区和一个风速段的风向角度值、风速值、有效发电量(对应图4中的累计电量)和有效发电时间(对应图4中的累计时间)。
表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风力发电机组的与基础数据池对应的样本切片数据的示意表格。
该表格示出了三个不同的风速段所对应的对风角度、累计时间和累计发电量。第一个风速段的风速范围在5~6(m/s),即5~6米/秒。第二个风速段的风速范围在7~8(m/s),即7~8米/秒。第三个风速段的风速范围在9~10(m/s),即9~10米/秒。
每个风速段分别对应等夹角的6组对风角度扇区(对应表1中的对风角度),每组对风角度分别对应有唯一的累计时间和累计发电量。
这里提供一个累计发电量的获取方式:获取风力发电机组的网侧出口在预定时间段内的多个有功功率数据,从多个有功功率数据中,剔除在风力发电机组处于启停机过程、偏航过程和限功率过程中的有功功率数据,得到风力发电机组的多个有效发电量和对应的多个有效发电时间。
对多个有效发电量进行累加,得到预定时间段内的累计发电量。对多个有效发电时间进行累加,得到预定时间段内的累计(有效发电)时间。例如,预定时间段内只累计有效发电两次,第一个有效发电时间内对应的有效发电量为100kwh(千瓦时),第二个有效发电时间内对应的有效发电量为110kwh,那么预定时间段内的累计发电量为210kwh。
表1:
S204,统计出每个对风角度扇区的每个风速段在预定时间段内的累计有效发电量和累计有效发电时间,进而确定多个对风角度扇区多个各风速段的多个发电效率。
可选地,对基础数据池中每个风仓中的有效发电量和有效发电时间进行统计,得到每个风仓的累计有效发电量和累计有效发电时间。对各风仓基于风速段进行归类,得到归属于每个风速段的多个风仓。对于归属于每个风速段的每个风仓,根据该风仓的累计有效发电量和累计有效发电时间,确定该风仓的发电效率并记入该风仓。
上述介绍了统计出每个对风角度扇区的每个风速段在预定时间段内的累计有效发电量(对应表1中的累计发电量)和累计有效发电时间(对应表1中的累计时间),进而确定多个对风角度扇区多个各风速段的多个发电效率。可选地,发电效率=累计发电量/累计时间。
表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关于一个风力发电机组,对于同一风速的不同风向扇区的发电效率的示意表格。
表2:
图5为与表2相对应的对风区域的示意图。
假设,在表2中的5-6m/s风速段中,对风角度在176-178°之间时发电效率η2最高,其最优对风区域如下图5所示:
图5分别示出了扇区1至扇区m(m=6)的对风效率,筛选出发电效率最高的扇区2,η2=0.160kwh/s。
S205,从同一风速段对应的多个对风角度扇区的多个发电效率中,确定该风速段的最大发电效率,确定该风速段的最大发电效率对应的对风角度扇区,作为该风速段的最优对风角度扇区。
可选地,对于归属于同一风速段的多个风仓,从多个风仓的多个发电效率中,确定最大发电效率,作为该风速段的最大发电效率。将该风速段的最大发电效率对应的对风角度扇区,作为该风速段的最优对风角度扇区。
可选地,累计一段时间后根据风仓内的累计发电量、累计有效发电时间计算出该风仓内的发电效率。对于同一风速的不同风向扇区的的发电效率,可以获取到不同风向扇区中的最大发电效率,即可视为该风速段内的最优对风角度。
例如,以表2和图5为例,从同一风速段,表2中的5-6m/s风速段所应的如图5中的扇区1至扇区m,m=6的多个发电效率中,确定该风速段的最大发电效率是η2=0.160kwh/s,确定该风速段的最大发电效率对应的对风角度扇区是对风角度在176-178°之间的对风角度扇区,作为该风速段的最优对风角度扇区。
上述介绍了多个风速段与最大发电效率所对应的最优对风角度扇区之间的关联关系的建立过程,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该关联关系的风力发电机组的扩展的对风偏差校正方法,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601,实时获取当前风向角度值和当前风速值。
S602,确定当前风速值所属的当前风速段。
S603,基于预先确定的多个风速段与最大发电效率所对应的最优对风角度扇区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当前风速段所关联的最优对风角度扇区。
S604,确定当前风向角度值与最优对风角度扇区中的指定角度值之间的偏差。
例如,假设最优对风角度扇区的对风角度范围在176-178°之间,预先将指定角度设置为处于最优对风角度扇区的对风角度范围的中间点对应的对风角度,即176-178°的中间点对应的对风角度为177°,可将177°作为本次对风操作的指定角度值。
可选地,控制系统可以将当前风速等级下最优对风角度扇区的中间风向角作为指定角度值中能够获取最大风能的最优对风角度,确定出当前风向角度值与最优对风角度之间的偏差。
S605,根据当前风向角度值与最优对风角度扇区中的指定角度值之间的偏差,对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进行偏航。
可选地,根据当前风向角度值与最优对风角度之间的偏差,对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进行偏航。
由于最优对风角度扇区中的指定角度值实际上是预先统计学习得到的,因此相当于根据上述已经预先统计学习出的最优对风角度,指导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向最优风向角进行偏航,使得机组在不同风速工况下能够准确的感知到风能最大的来风方向,提高机组发电性能。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偏差校正装置。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偏差校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校正装置70包括数据获取模块701、风速段确定模块702、扇区确定模块703和偏航模块704。
数据获取模块701用于实时获取当前风向角度值和当前风速值。
风速段确定模块702用于确定当前风速值所属的当前风速段。
扇区确定模块703用于基于预先确定的多个风速段与最大发电效率所对应的最优对风角度扇区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当前风速段所关联的最优对风角度扇区。
偏航模块704用于根据当前风向角度值和最优对风角度扇区,对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偏航。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偏差校正装置的扩展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校正装置70包括数据获取模块701、风速段确定模块702、扇区确定模块703和偏航模块704。
可选地,本申请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偏差校正装置70中扇区确定模块703,包括:关联关系确定子模块7031和扇区确定子模块7032。
关联关系确定子模块7031用于获取预定时间段内的风向角度值、风速值、有效发电量和有效发电时间;对来风方向进行分区处理,获得多个对风角度扇区;对每个对风角度扇区的风速进行分段处理,得到每个对风角度扇区的多个风速段;以每个对风角度扇区的每个风速段为单位,建立符合该对风角度扇区和该风速段的风向角度值、风速值、有效发电量和有效发电时间之间的关联关系;
扇区确定子模块7032用于统计出每个对风角度扇区的每个风速段在预定时间段内的累计有效发电量和累计有效发电时间,进而确定多个对风角度扇区多个各风速段的多个发电效率;从同一风速段对应的多个对风角度扇区的多个发电效率中,确定该风速段的最大发电效率,确定该风速段的最大发电效率对应的对风角度扇区,作为该风速段的最优对风角度扇区。
可选地,数据获取模块701包括功率获取子模块7011。功率获取子模块7011用于获取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流器网侧出口在预定时间段内的多个有功功率数据。
以及,关联关系确定子模块7031具体用于从功率获取子模块7011获取的多个有功功率数据中,剔除在风力发电机组处于启停机过程、偏航过程和限功率过程中的有功功率数据,得到风力发电机组的有效有功功率数据和有效发电时间;根据有效有功功率数据和有效发电时间,确定风力发电机组的有效发电量。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90,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90包括存储器901、处理器902及存储在该存储器901上并可在处理器9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902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申请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偏差校正方法。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本申请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偏差校正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通过预先采集风力发电机组的风向角度值、风速值、发电效率及有效发电时间,统计得出风机在不同风向、风速下的发电效率,准确分辨出具备最大发电效率的来风方向,以此修正风力发电机组偏航对风的基准角度,指导偏航系统将机头对准最优来风风向,进而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性能。
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通过预先采集风力发电机组的风向、风速、有功功率及有效发电时间,计算出不同风向、风速下的发电效率,确定出多个风速段与最大发电效率所对应的最优对风角度扇区之间的关联关系,为后续操作提供了可靠的机器学习工具和数据处理的模型保障。
本申请的实施例,将风力发电机组的来风方向分解成若干个扇区,每个扇区根据不同风速区间建立多层风速分仓。根据某一时刻采集的风向、风速确定风仓的位置,将有效发电量、有效发电时间计入风仓。当累计有效时间达到设定阈值时计算发电效率,判断出不同风速下最大发电效率所在的扇区位置,由此计算出最优风向角,指导偏航系统将机头对准最优来风风向,进而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性能。
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基于预先确定的多个风速段与最大发电效率所对应的最优对风角度扇区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当前风速段所关联的最优对风角度扇区,根据当前风向角度值和最优对风角度扇区,对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偏航。本申请提供的校正方法能够准确分辨出在一定累计时间段内具备最大发电效率的来风方向,进一步确定出最优来风风向,以此修正风力发电机组偏航对风的基准角度,指导偏航系统将机头对准最优来风风向,进而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的核心之一在于突破了传统的利用风向标的采集数据指导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偏航,而是基于统计数据,从风力发电机组的最大发电效率去反推得到某段风速下各个风向的最优对风角度扇区,进一步得到最优偏航角度,由此计算出最优偏航角度(也称最优风向补偿角度),指导偏航系统将机头对准最优来风风向,进而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忽略风向标传感器的初始安装偏差,提高了运维人员现场作业的容错性。
本申请实施例的风力发电机组偏航对风的自校正方法,可以忽略叶轮旋转对后方风向标传感器的扰流问题,提高对风准确性。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不同风速段下学习出不同的最优对风角度,提高了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性能。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偏差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实时获取当前风向角度值和当前风速值;
确定所述当前风速值所属的当前风速段;
基于预先确定的多个风速段与最大发电效率所对应的最优对风角度扇区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风速段所关联的最优对风角度扇区;
根据所述当前风向角度值和所述最优对风角度扇区,对所述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偏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风速段与最大发电效率所对应的最优对风角度扇区之间的关联关系是通过下述方法预先确定的:
获取预定时间段内的风向角度值、风速值、有效发电量和有效发电时间;
对来风方向进行分区处理,获得多个对风角度扇区;对每个所述对风角度扇区的风速进行分段处理,得到每个对风角度扇区的多个风速段;
以每个所述对风角度扇区的每个所述风速段为单位,建立符合该对风角度扇区和该风速段的风向角度值、风速值、有效发电量和有效发电时间之间的关联关系;
统计出每个所述对风角度扇区的每个所述风速段在预定时间段内的累计有效发电量和累计有效发电时间,进而确定多个所述对风角度扇区多个各所述风速段的多个发电效率;
从同一所述风速段对应的多个所述对风角度扇区的多个发电效率中,确定该所述风速段的最大发电效率,确定该所述风速段的最大发电效率对应的对风角度扇区,作为该所述风速段的所述最优对风角度扇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预定时间段内的有效发电量和有效发电时间,包括:
获取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流器网侧出口在预定时间段内的多个有功功率数据;
从多个所述有功功率数据中,剔除在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处于启停机过程、偏航过程和限功率过程中的有功功率数据,得到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有效有功功率数据和有效发电时间;
根据所述有效有功功率数据和有效发电时间,确定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有效发电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来风方向进行分区处理,获得多个对风角度扇区,包括:
确定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正对来风的基准风向角;
对所述基准风向角的正负指定角度范围内的风向进行切片,得到多个对风角度扇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每个所述对风角度扇区的每个所述风速段为单位,建立符合该对风角度扇区和该风速段的风向角度值、风速值、有效发电量和有效发电时间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
为每个对风角度扇区的每个风速段对应配置一个风仓;
将预定时间段内符合一个对风角度扇区和一个风速段的风向角度值、风速值、有效发电量和有效发电时间,计入该对风角度扇区和该风速段所对应的风仓,形成基础数据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出每个所述对风角度扇区的每个所述风速段在预定时间段内的累计有效发电量和累计有效发电时间,进而确定多个所述对风角度扇区多个各所述风速段的多个发电效率,包括:
对所述基础数据池中每个风仓中的有效发电量和有效发电时间进行统计,得到每个风仓的累计有效发电量和累计有效发电时间;
对各风仓基于风速段进行归类,得到归属于每个风速段的多个风仓;
对于归属于每个风速段的每个风仓,根据该风仓的累计有效发电量和累计有效发电时间,确定该风仓的发电效率并记入该风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同一所述风速段对应的多个所述对风角度扇区的多个发电效率中,确定该所述风速段的最大发电效率,确定该所述风速段的最大发电效率对应的对风角度扇区,作为该所述风速段的所述最优对风角度扇区,包括:
对于归属于同一风速段的多个风仓,从多个风仓的多个发电效率中,确定最大发电效率,作为该风速段的最大发电效率;
将该风速段的最大发电效率对应的对风角度扇区,作为该风速段的所述最优对风角度扇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风向角度值和所述最优对风角度扇区,对所述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偏航,包括:
确定所述当前风向角度值与所述最优对风角度扇区中的指定角度值之间的偏差;
根据所述偏差,对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进行偏航。
9.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偏差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当前风向角度值和当前风速值;
风速段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当前风速值所属的当前风速段;
扇区确定模块,用于基于预先确定的多个风速段与最大发电效率所对应的最优对风角度扇区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风速段所关联的最优对风角度扇区;
偏航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风向角度值和所述最优对风角度扇区,对所述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偏航。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区确定模块包括:
关联关系确定子模块,用于获取预定时间段内的风向角度值、风速值、有效发电量和有效发电时间;对来风方向进行分区处理,获得多个对风角度扇区;对每个所述对风角度扇区的风速进行分段处理,得到每个对风角度扇区的多个风速段;以每个所述对风角度扇区的每个所述风速段为单位,建立符合该对风角度扇区和该风速段的风向角度值、风速值、有效发电量和有效发电时间之间的关联关系;
扇区确定子模块,用于统计出每个所述对风角度扇区的每个所述风速段在预定时间段内的累计有效发电量和累计有效发电时间,进而确定多个所述对风角度扇区多个各所述风速段的多个发电效率;从同一所述风速段对应的多个所述对风角度扇区的多个发电效率中,确定该所述风速段的最大发电效率,确定该所述风速段的最大发电效率对应的对风角度扇区,作为该所述风速段的所述最优对风角度扇区。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包括:功率获取子模块,所述功率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流器网侧出口在预定时间段内的多个有功功率数据;
以及,所述关联关系确定子模块,具体用于从多个所述有功功率数据中,剔除在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处于启停机过程、偏航过程和限功率过程中的有功功率数据,得到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有效有功功率数据和有效发电时间;根据所述有效有功功率数据和有效发电时间,确定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有效发电量。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偏差校正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偏差校正方法。
CN201810686842.5A 2018-06-28 2018-06-28 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偏差校正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88691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86842.5A CN108869176A (zh) 2018-06-28 2018-06-28 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偏差校正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86842.5A CN108869176A (zh) 2018-06-28 2018-06-28 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偏差校正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69176A true CN108869176A (zh) 2018-11-23

Family

ID=64296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86842.5A Pending CN108869176A (zh) 2018-06-28 2018-06-28 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偏差校正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69176A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9837A (zh) * 2019-01-30 2019-05-21 华润电力风能(青岛)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偏航对风校正方法
CN110863948A (zh) * 2019-12-03 2020-03-06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机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86681A (zh) * 2019-12-13 2020-03-17 北京三力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时间分区和偏航扇区的偏航角度定位控制方法
CN110985309A (zh) * 2019-12-09 2020-04-10 远景智能国际私人投资有限公司 偏航对风异常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325440A (zh) * 2020-01-02 2020-06-23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场测风塔自由流风速的估算方法及装置
CN111637025A (zh) * 2020-06-12 2020-09-08 云南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机的风力检测方法
CN112177849A (zh) * 2019-07-01 2021-01-05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的偏航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2302865A (zh) * 2019-07-31 2021-02-02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的最优增益追踪方法和设备
CN112648139A (zh) * 2020-11-12 2021-04-13 北京金风慧能技术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对风不正校正方法、装置及控制器
CN113027680A (zh) * 2019-12-25 2021-06-25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的偏航对风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3027675A (zh) * 2019-12-24 2021-06-25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风电场及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3048016A (zh) * 2019-12-27 2021-06-29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线修正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偏差的方法和装置
CN113818997A (zh) * 2020-06-19 2021-12-21 北京国电思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风电机组风向自动校正方法
CN113818999A (zh) * 2021-10-19 2021-12-21 哈电风能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零位自动校正方法、控制器和系统
CN113883009A (zh) * 2021-09-27 2022-01-04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测风仪角度自优化方法
CN114263565A (zh) * 2020-09-16 2022-04-01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的偏航控制设备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61626A1 (de) * 2013-04-03 2014-10-09 Senvion Se Effizienzüberwachungsverfahren eines windenergieanlagenparks
CN104481804A (zh) * 2014-12-05 2015-04-01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对风矫正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240213A (zh) * 2015-11-13 2016-01-13 天津瑞源电气有限公司 风电机组控制系统及自动追踪获取最大功率风向的方法
CN107882679A (zh) * 2016-09-29 2018-04-06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风电场的偏航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61626A1 (de) * 2013-04-03 2014-10-09 Senvion Se Effizienzüberwachungsverfahren eines windenergieanlagenparks
CN104481804A (zh) * 2014-12-05 2015-04-01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对风矫正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240213A (zh) * 2015-11-13 2016-01-13 天津瑞源电气有限公司 风电机组控制系统及自动追踪获取最大功率风向的方法
CN107882679A (zh) * 2016-09-29 2018-04-06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风电场的偏航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9837A (zh) * 2019-01-30 2019-05-21 华润电力风能(青岛)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偏航对风校正方法
CN112177849A (zh) * 2019-07-01 2021-01-05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的偏航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2302865A (zh) * 2019-07-31 2021-02-02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的最优增益追踪方法和设备
CN110863948A (zh) * 2019-12-03 2020-03-06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机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85309A (zh) * 2019-12-09 2020-04-10 远景智能国际私人投资有限公司 偏航对风异常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985309B (zh) * 2019-12-09 2022-03-11 远景智能国际私人投资有限公司 偏航对风异常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886681A (zh) * 2019-12-13 2020-03-17 北京三力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时间分区和偏航扇区的偏航角度定位控制方法
CN110886681B (zh) * 2019-12-13 2021-04-27 北京三力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时间分区和偏航扇区的偏航角度定位控制方法
CN113027675A (zh) * 2019-12-24 2021-06-25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风电场及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3027675B (zh) * 2019-12-24 2022-11-25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风电场及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3027680B (zh) * 2019-12-25 2024-02-06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的偏航对风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3027680A (zh) * 2019-12-25 2021-06-25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的偏航对风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3048016A (zh) * 2019-12-27 2021-06-29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线修正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偏差的方法和装置
CN111325440A (zh) * 2020-01-02 2020-06-23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场测风塔自由流风速的估算方法及装置
CN111637025A (zh) * 2020-06-12 2020-09-08 云南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机的风力检测方法
CN113818997A (zh) * 2020-06-19 2021-12-21 北京国电思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风电机组风向自动校正方法
CN114263565A (zh) * 2020-09-16 2022-04-01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的偏航控制设备及方法
CN114263565B (zh) * 2020-09-16 2024-04-12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的偏航控制设备及方法
CN112648139B (zh) * 2020-11-12 2022-03-04 北京金风慧能技术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对风不正校正方法、装置及控制器
CN112648139A (zh) * 2020-11-12 2021-04-13 北京金风慧能技术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对风不正校正方法、装置及控制器
CN113883009A (zh) * 2021-09-27 2022-01-04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测风仪角度自优化方法
CN113818999A (zh) * 2021-10-19 2021-12-21 哈电风能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零位自动校正方法、控制器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69176A (zh) 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偏差校正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4481804B (zh) 风力发电机组对风矫正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KR101973881B1 (ko) 윈드 터빈 발전기 세트의 출력 전력을 보상하기 위한 방법, 디바이스 및 시스템
CA2668179A1 (en) Wind turbine generator, wind turbine generator system, and power generation control method of wind turbine generator
CN107292514B (zh) 风电场生产运行测风塔选址方法及装置
CN101667226B (zh) 风电场及机组出力损失计算方法
CN103761349B (zh) 一种基于风电机组概率同调性的风电场等值建模方法
CN104763586B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06953363A (zh) 一种风电场限功率运行状态下电网旋转备用优化配置方法
CN110094300B (zh) 风电机组的对风偏差矫正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5068148A (zh) 风电场阵风预测方法和系统
JP6258466B2 (ja) ウィンドファーム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ウィンドファームの制御システム
CN106383947A (zh) 风电场集电网络动态等值参数的快速获取方法
CN106410862A (zh) 基于有功恢复斜率校正的风电场单机等值方法
CN108691730A (zh) 风力发电机系统及风能数据误差修正方法和偏航控制方法
CN110729756B (zh) 一种基于有效风速估计的大型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方法
JP6043501B2 (ja) 風車方位制御装置、風力発電装置及び風車方位制御方法
CN109751188B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107770B (zh) 风机偏航控制方法、系统、风机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94299A (zh) 风电机组的偏航对风自矫正方法和设备
CN105320825A (zh) 基于简化模型的双馈机组风电场动态等值建模系统及方法
CN107045282A (zh) 基于单片机模糊控制算法的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及方法
CN106356903A (zh) 一种基于风电机组和同步发电机控制频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07762729B (zh) 用于风电场的偏航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09783881A (zh) 一种风电机组发电功率确定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