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64664B - 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64664B
CN108864664B CN201810585161.XA CN201810585161A CN108864664B CN 108864664 B CN108864664 B CN 108864664B CN 201810585161 A CN201810585161 A CN 201810585161A CN 108864664 B CN108864664 B CN 1088646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ioxidant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thermoplastic composite
long fiber
m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8516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64664A (zh
Inventor
魏东阳
李健成
谢众
代汝军
韩杰
林航
宫克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Xinda New Materi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Xinda Enterpris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Xinda Enterpris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Xinda Enterpris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8516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646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646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646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646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646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04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 C08J5/0405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with inorganic fibres
    • C08J5/042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with inorganic fibres with carbon fib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04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 C08J5/046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with 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fibrous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4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J2423/06Polyet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K7/02Fibres or whiskers
    • C08K7/04Fibres or whiskers inorganic
    • C08K7/06Elem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Reinforced Plastic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按重量份计的包括以下组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70‑80,增强纤维:25‑35,抗氧剂:0.5‑2,紫外吸收剂:0.5‑1.5,偶联剂:0.5‑2,其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还含有聚酰胺,聚酰胺的含量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重量的0.5‑2.5%,本发明提供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不仅密度低,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并且热变形温度高,耐吸水率和收缩率低,稳定低好。本发明采用直接在线制备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方法省去了半成品的环节,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发明提供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是一种轻量化纤维材料,可用于汽车车身,可实现汽车的轻量化目标。

Description

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刚度、强度和尺寸稳定性均优于未增强的聚合物基体材料。近年来,以玻璃纤维、碳纤维和芳纶纤维为增强材料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已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电气、机械等领域,其强度高、密度小、价格低、易于回收利用,被认为是可替代钢材而使汽车轻量化的理想材料,加快了高性能塑料替代金属材料的步伐。当今,随着汽车数量持续增加,降低汽车耗油,减少尾气排放、保护大气环境已成为全球最为关注的问题。汽车轻量化设计可以降低油耗,而采用高性能的汽车轻量化材料制作汽车零部件可作为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与传统的短纤维增强粒料相比,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Long FiberReinforced Thermoplastics,LFT)在结构上有着显著不同:长纤维粒料中,纤维在树脂基体中沿轴向平行排列和分散,纤维长度等于粒料长度,且被树脂充分浸渍,而在短纤维粒中,纤维无序地分散于基体当中,其长度远小于粒料的长度且不均匀。短纤维与长纤维粒料结构的不同导致了两者在性能上也存在明显差异,与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相比,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以下优点: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纤维长度较长,而且纤维分散较为均匀,可以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如拉伸、弯曲、冲击性能等。
LFT复合材料的性能主要由纤维含量、纤维长度、界面状态以及注塑过程中纤维的取向等因素决定。LFT复合材料中所用的增强纤维主要有:玻璃纤维、碳纤维、植物纤维等。其中,玻璃纤维来源广、强度好、性价比高,实际应用最为普遍,约占总用量95%左右,LFT复合材料中使用的基体塑料主要是聚丙烯PP,其它还有PA、PC、PBT等多种品种。
目前,LFT复合材料的存在两种类型生产制备方法,一种是LFT复合材料粒料(LFT-G)制备,另一种是直接在线LFT复合材料(LFT-D)生产制品,前者是先生成半成品粒料,在将粒料经过注塑或模压成型为制品,后者则是一步工艺法,即在生产线上配混玻璃纤维、塑料及添加剂后直接在线一步热模压或注塑成型为所需制品,省去了制作粒料的中间环节,减少了生产工艺步骤,降低了能耗和节约生产成本。
中国专利201610351371.3公开了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和应用,该复合材料由均聚PP、共聚PP、玻璃纤维组成,具有密度低的特性可以实现节能与汽车轻量化的各项目标。
中国专利201610161067.2公开了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包括玻璃纤维、基体树脂和纤维/基体树脂偶联剂,该发明的片材在压制过程中流动性好,片材价格较低,可循环使用。
虽然近年来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其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何进一步提高的增强纤维与基体树脂间的界面结构使之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如何优化螺杆结构和混炼工艺,使得纤维在分散过程中的损伤尽可能的小,提高增强纤维的长度,提高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耐蠕变性能及耐热性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及其直接在线生产方法,本发明中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1)本发明提供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不仅密度低、热变形温度高,并且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本发明采用直接在线的方法制备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省去了半成品的环节,降低了生产成本。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按重量份计的包括以下组分: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70-80份
增强纤维:25-35份
抗氧剂:0.5-2
紫外吸收剂:0.5-1.5
偶联剂:0.5-2
其中,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还含有聚酰胺,聚酰胺的含量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重量的0.5-2.5%;
所述的增强纤维为大丝束碳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抗氧剂为抗氧剂DSTP和抗氧剂1076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紫外吸收剂为紫外吸收剂UV-326和紫外吸收剂UV-770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
优选地,聚酰胺的含量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重量的1-2%;
优选地,所述的增强纤维为大丝束碳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混合物,其中,大丝束碳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重量份数比为0.5-1.5:1。
优选地,所述的抗氧剂为抗氧剂DSTP和抗氧剂1076的混合物,其中,抗氧剂DSTP与抗氧剂1076的的重量份数比为2-3.5:1。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增强纤维为大丝束碳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混合物,其中,大丝束碳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重量份数比为0.7-1.2:1。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抗氧剂为抗氧剂DSTP和抗氧剂1076的混合物,其中,抗氧剂DSTP与抗氧剂1076的的重量份数比为2.2-3:1。
上述的聚酰胺为德国巴斯夫成产的PA66聚酰胺。
上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美国杜邦生产的FR530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上述的大丝束碳纤维为美国卓尔泰克公司生产的大丝束碳纤维PAN-EX35。
上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为荷兰帝斯曼生产的DyneemaSK-66 UHMWPE纤维。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直接在线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配方用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抗氧剂、紫外吸收剂和偶联剂通过真空吸料装置输送到连续式失重混合装置中混合,得到混合后的原料A;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后的原料输送到到一阶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塑化,熔融后的混合物通过模头形成聚合物薄膜B;
(3)将配方用量的增强纤维与步骤(2)得到的聚合物薄膜B同时输送到二阶双螺杆挤出机中,得到混合物C;
(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C定量切断,保温输送到模具的投料区模压成型,经过后处理得到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最终产品。
上述步骤(2)中的所述的一阶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210-220℃。
上述步骤(3)中的所述的增强纤维的长度为30-40mm,二阶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220℃-230℃,双螺杆机的转速为140r/min。
上述步骤(4)中的所述的模压压力为:2500T;模具温度为5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的特点,可用于制造汽车车身部件,可以较好地实现节能与汽车轻量化的目标。
(2)本发明提供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
(3)本发明提供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热变形温度高,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
(4)本发明提供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吸水率和收缩率低,稳定低好。
(5)本发明提供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直接在线制备方法省去了半成品的环节,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按重量份计的包括以下组分: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70
增强纤维:35
抗氧剂:0.5
紫外吸收剂:1.5
偶联剂:2
其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还含有聚酰胺,聚酰胺的含量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重量的0.5%;
其中,增强纤维为大丝束碳纤维;抗氧剂为抗氧剂DSTP;紫外吸收剂为紫外吸收剂UV-326;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
制备方法为:
(1)将配方用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抗氧剂、紫外吸收剂和偶联剂通过真空吸料装置输送到连续式失重混合装置中混合,得到混合后的原料A;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后的原料输送到到一阶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塑化,熔融后的混合物通过模头形成聚合物薄膜B;
(3)将配方用量的增强纤维与步骤(2)得到的聚合物薄膜B同时输送到二阶双螺杆挤出机中,得到混合物C;
(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C定量切断,保温输送到模具的投料区模压成型,经过后处理得到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最终产品。
步骤(2)中的一阶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210℃。
步骤(3)中的增强纤维的长度为30mm,二阶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220℃,双螺杆机的转速为140r/min。
步骤(4)中的模压压力为:2500T;模具温度为50℃。
实施例2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按重量份计的包括以下组分: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80
增强纤维:25
抗氧剂:2
紫外吸收剂:0.5
偶联剂:0.5
其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还含有聚酰胺,聚酰胺的含量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重量的2.5%;
其中,增强纤维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抗氧剂为抗氧剂1076;紫外吸收剂为紫外吸收剂UV-770;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
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1,与实施例1的差别在于:
步骤(2)中的一阶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220℃。
步骤(3)中的增强纤维的长度为40mm,二阶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230℃。
实施例3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按重量份计的包括以下组分: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72
增强纤维:28
抗氧剂:0.8
紫外吸收剂:0.7
偶联剂:0.8
其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还含有聚酰胺,聚酰胺的含量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重量的1%;
增强纤维为大丝束碳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混合物,大丝束碳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重量份数比为0.5:1;
抗氧剂为抗氧剂DSTP和抗氧剂1076的混合物,抗氧剂与抗氧剂107的重量份数比为2:1;
紫外吸收剂为紫外吸收剂UV-770;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
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1,与实施例1的差别在于:
步骤(2)中的一阶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214℃。
步骤(3)中的增强纤维的长度为34mm,二阶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224℃。
实施例4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按重量份计的包括以下组分: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78
增强纤维:32
抗氧剂:1.8
紫外吸收剂:1.3
偶联剂:1.6
其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还含有聚酰胺,聚酰胺的含量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重量的2%;
增强纤维为大丝束碳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混合物,大丝束碳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重量份数比为3:1;
紫外吸收剂为紫外吸收剂UV-770;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
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1,与实施例1的差别在于:
步骤(2)中的一阶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218℃。
步骤(3)中的增强纤维的长度为38mm,二阶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228℃。
实施例5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按重量份计的包括以下组分: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75
增强纤维:30
抗氧剂:1.5
紫外吸收剂:1
偶联剂:1
其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还含有聚酰胺,聚酰胺的含量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重量的1.6%;
增强纤维为大丝束碳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混合物,大丝束碳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重量份数比为1:1;
抗氧剂为抗氧剂DSTP和抗氧剂1076的混合物,抗氧剂与抗氧剂107的重量份数比为2.5:1
其中,增强纤维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抗氧剂为抗氧剂1076;紫外吸收剂为紫外吸收剂UV-770;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
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1,与实施例1的差别在于:
步骤(2)中的一阶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215℃。
步骤(3)中的增强纤维的长度为36mm,二阶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216℃。
实施例6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配方基本同实施例5,与实施例5的差别在于:
增强纤维为大丝束碳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混合物,大丝束碳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重量份数比为0.7:1;
抗氧剂为抗氧剂DSTP和抗氧剂1076的混合物,抗氧剂与抗氧剂107的重量份数比为3:1。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5。
实施例7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配方基本同实施例5,与实施例5的差别在于:
增强纤维为大丝束碳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混合物,大丝束碳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重量份数比为1.2:1;
抗氧剂为抗氧剂DSTP和抗氧剂1076的混合物,抗氧剂与抗氧剂107的重量份数比为2.2:1。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5。
对比例1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配方基本同实施例5,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不含有聚酰胺。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5。
对比例2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配方基本同实施例1,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聚酰胺的含量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重量的0.2%;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5。
对比例3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配方基本同实施例1,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聚酰胺的含量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重量的3%;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5。
对比例4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配方基本同实施例1,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大丝束碳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重量份数比为0.2:1。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5
对比例5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配方基本同实施例1,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大丝束碳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重量份数比为1.8:1。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5。
对比例6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配方基本同实施例1,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抗氧剂DSTP和抗氧剂107的重量份数比为1:1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5。
对比例7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配方基本同实施例1,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抗氧剂DSTP和抗氧剂107的重量份数比为4:1。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5。
对比例8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配方同实施例5,与实施例5的区别制备方法中,步骤(2)中的一阶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205℃。步骤(3)中的增强纤维的长度为25mm,二阶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210℃。
对比例9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配方同实施例5,与实施例5的区别制备方法中,步骤(2)中的一阶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225℃。步骤(3)中的增强纤维的长度为45mm,二阶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235℃。
对比例10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配方同实施例5,与实施例5的区别制备方法中,步骤(4)中的模压压力为:2200T;模具温度为55℃。
对比例11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配方同实施例5,与实施例5的区别制备方法中,步骤(4)中的模压压力为:2600T;模具温度为60℃。
对比例12
中国专利申请201610351371.3的实施例1提供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将上述实施例1-7和对比例1-12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进行如下性能测试:
1、比重:按照GB1463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1689310400000101
Figure BDA0001689310400000111
由表1的测试结果可知,本发明提供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较低的密度,实施例1-5中的比重均小于1.15g/cm3,其中实施例5中的比重最小,为1.06g/cm3
2、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按照GB/T1447-2005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弯曲强度及弯曲模量:按照GB/T1449-2005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1689310400000112
Figure BDA0001689310400000121
由上述表2的实验结果可知,本发明提供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弹性强度、弹性模量、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较高,其中,实施例5中的的弹性强度为135Mpa,弹性模量为7600Mpa,弯曲强度为225Mpa,弯曲模量为6500Mpa,远高于对比例1-13。
3、冲击强度测试:按照GB/T1449-2005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表面硬度(邵氏):按照GB/T2411-2008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测试项目 冲击强度(KJ/m<sup>2</sup>) 表面硬度H<sub>D</sub>
实施例1 89 151
实施例2 91 153
实施例3 90 151
实施例4 95 155
实施例5 96 158
实施例6 92 154
实施例7 93 156
对比例1 71 132
对比例2 82 146
对比例3 79 139
对比例4 68 121
对比例5 69 126
对比例6 76 135
对比例7 79 138
对比例8 62 112
对比例9 67 121
对比例10 71 129
对比例11 75 131
对比例12 38 75
根据表3的测试结果可知,本发明提供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冲击强度,为89-96KJ/m2,而对比例1-13的冲击强度仅为38-82KJ/m2。本发明提供的热塑性复合材料还具有较高的硬度,其中实施例5中的硬度最高,为158。
4、吸水率:按照GB/T1462-2005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热变形温度:按照GB1634中规定的方法就进行测试;收缩率:按照JISK6911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
测试项目 吸水率(%) 热变形温度(℃) 收缩率(%)
实施例1 ﹤0.10 189 ﹤0.10
实施例2 ﹤0.10 191 ﹤0.10
实施例3 ﹤0.10 192 ﹤0.10
实施例4 ﹤0.10 195 ﹤0.10
实施例5 ﹤0.10 205 ﹤0.10
实施例6 ﹤0.10 201 ﹤0.10
实施例7 ﹤0.10 196 ﹤0.10
对比例1 ﹤0.10 165 ﹤0.10
对比例2 ﹤0.10 175 ﹤0.10
对比例3 ﹤0.10 172 ﹤0.10
对比例4 ﹤0.10 163 ﹤0.20
对比例5 ﹤0.10 171 ﹤0.10
对比例6 ﹤0.10 148 ﹤0.10
对比例7 ﹤0.10 164 ﹤0.20
对比例8 ﹤0.10 152 ﹤0.10
对比例9 ﹤0.10 159 ﹤0.10
对比例10 ﹤0.10 171 ﹤0.20
对比例11 ﹤0.10 153 ﹤0.10
对比例12 ﹤0.10 150 ﹤0.20
由表4的测试结果可知,本发明提供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吸水率较小,﹤0.10,收缩率﹤0.10,本发明提供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热变形温度较高为189-205℃,而对比例中的热变形温度较低,仅为148-175℃。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的特点,可用于制造汽车车身部件,可以较好地实现节能与汽车轻量化的目标。本发明提供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热变形温度高,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并且吸水率和收缩率低,稳定低好,本发明采用在线制备方法省去了半成品的环节,降低了生产成本。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之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发明说明书所记载的内容所作出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权利要求所涵盖范围之内。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之权利范围。

Claims (7)

1.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按重量份计的包括以下组分: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70-80份
增强纤维:25-35份
抗氧剂:0.5-2
紫外吸收剂:0.5-1.5
偶联剂:0.5-2
其中,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还含有聚酰胺,聚酰胺的含量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重量的1-1.6%;
所述的增强纤维为大丝束碳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混合物,其中,大丝束碳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重量份数比为0.5-1.5:1;
所述的抗氧剂为抗氧剂DSTP和抗氧剂1076的混合物,其中,抗氧剂DSTP与抗氧剂1076的的重量份数比为2-3.5: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所述的紫外吸收剂为紫外吸收剂UV-326和紫外吸收剂UV-770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强纤维为大丝束碳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混合物,其中,大丝束碳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重量份数比为0.7-1.2:1。
所述的抗氧剂为抗氧剂DSTP和抗氧剂1076的混合物,其中,抗氧剂DSTP与抗氧剂1076的的重量份数比为2.2-3:1。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直接在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配方用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抗氧剂、紫外吸收剂和偶联剂通过真空吸料装置输送到连续式失重混合装置中混合,得到混合后的原料A;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后的原料输送到到一阶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塑化,熔融后的混合物通过模头形成聚合物薄膜B;
(3)将配方用量的增强纤维与步骤(2)得到的聚合物薄膜B同时输送到二阶双螺杆挤出机中,得到混合物C;
(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C混合均匀后,定量切断,保温输送到模具的投料区模压成型,经过后处理得到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最终产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一阶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210-220℃。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所述的增强纤维的长度为30-40mm,二阶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220℃-230℃,双螺杆机的转速为140r/min。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所述的模压压力为:2500T;模具温度为50℃。
CN201810585161.XA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88646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85161.XA CN108864664B (zh)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85161.XA CN108864664B (zh)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64664A CN108864664A (zh) 2018-11-23
CN108864664B true CN108864664B (zh) 2020-05-05

Family

ID=64337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85161.XA Active CN108864664B (zh)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64664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3111A (zh) * 2006-09-27 2008-04-02 上海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99379A (zh) * 2015-10-27 2015-12-30 北京纳盛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长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916447A (zh) * 2017-03-02 2017-07-04 山东道恩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芳纶纤维改性长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75201B1 (ko) * 2014-05-15 2017-09-06 (주)엘지하우시스 장섬유 보강 플라스틱 복합재 및 장섬유 보강 플라스틱 복합재의 제조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3111A (zh) * 2006-09-27 2008-04-02 上海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99379A (zh) * 2015-10-27 2015-12-30 北京纳盛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长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916447A (zh) * 2017-03-02 2017-07-04 山东道恩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芳纶纤维改性长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64664A (zh) 2018-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4204B (zh) 玄武岩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56563B (zh) 一种uhmwpe合金增容增韧改性聚丙烯波纹管专用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71046A (zh) 超高强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96389A (zh) 一种木塑复合材料
JP6748187B2 (ja) 不連続繊維複合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624016B (zh) 芳纶纤维改性碳纤维增强聚乳酸热塑性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6700411A (zh) 一种适用于3d打印的peek复合材料
CN110684280B (zh) 一种连续挤出热塑性植物纤维预浸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19549A (zh) 一种abs树脂聚碳酸酯复合塑料
CN113232384A (zh) 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5647029A (zh) 一种用于童车主梁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17221A (zh) 一种低吸水率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43625A (zh) 一种天然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64664B (zh) 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154303B1 (ko) 탄소섬유 복합재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성형품
WO2019057929A1 (en) METHOD OF MOLDING A FIBER-REINFORCED THERMOSETTING RESIN TO FORM A MOLDED ARTICLE
CN102198687B (zh) 一种木塑复合材料的增强方法
CN107266856A (zh) 一种耐热peek复合材料
CN111004401A (zh) 鞋底用碳纤维-pa66复合材料及其加工方法
CN112480658A (zh) 一种汽车配件及建材用尼龙11玻璃纤维改性工程塑料
CN114015236A (zh) 一种高强度、高耐磨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41090A (zh) 一种耐冲击peek复合材料
CN111777855A (zh) 耐高温高强度的碳纤维改性尼龙
CN111378186A (zh) 笔记本外壳用碳纤维增强pa66复合材料及其加工方法
CN111844822B (zh) 一种高强度、高抗冲非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预制体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26

Address after: Building 1, Kechuang headquarters, Shenzhen (Harbin) Industrial Park, 288 Zhigu street, Songbei District, Harbin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ilongjiang Xinda New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No.9, Hanan 1st Road, Pingfang District, Harbin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ILONGJIANG XINDA ENTERPRISE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