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52778A - 美容器 - Google Patents

美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52778A
CN108852778A CN201710862988.6A CN201710862988A CN108852778A CN 108852778 A CN108852778 A CN 108852778A CN 201710862988 A CN201710862988 A CN 201710862988A CN 108852778 A CN108852778 A CN 1088527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assistant
shank
handle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6298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下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T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T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T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T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852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527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5/00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 A61H15/0092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hand-hel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5/00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 A61H15/0078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power-driven
    • A61H15/0085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power-driven hand-hel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7/00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H7/002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by rubbing or brushing
    • A61H7/003Hand-held or hand-driven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5/00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 A61H2015/0007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with balls or rollers rotating about their own axis
    • A61H2015/0014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with balls or rollers rotating about their own axis cylinder-like, i.e. roll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5/00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 A61H2015/0007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with balls or rollers rotating about their own axis
    • A61H2015/0042Balls or sphe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57Constructive details portab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2Driving means
    • A61H2201/1207Driving mean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2Driving means
    • A61H2201/1253Driving means driven by a human being, e.g. hand drive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实现美容效果的提高的美容器。美容器(1)具有手柄(3)、轴部(2)、辊子(4)以及施力部件(5)。手柄(3)具备一对副手柄部(33a、33b)、以及将一对副手柄部(33a、33b)连结为能够开闭的连结部(34)。轴部(2)分别支承于一对副手柄部(33a、33b)。辊子(4)配设于轴部(2)、且被支承为能够以轴部(2)的轴线(A)为中心而旋转。施力部件(5)构成为:产生用于使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相对位置关系恢复为初始状态的作用力。而且,连结部(34)具有一个作为转动支点的手柄轴(340),一对副手柄部(33a、33b)构成为以转动支点为中心转动而进行开闭动作。

Description

美容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7年5月16日提交的名称为“美容器”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097453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身体各部位的美容的美容器。
背景技术
已知为了肌肤的美容以一边将辊子按压于肌肤一边使辊子旋转的方式而使用的美容器。作为这种美容器,存在如下美容器,该美容器具有:呈分支为两股的形状的主体部;以及在主体部的前端分别安装的辊子,并以将使用者的身体各部位夹入一对辊子之间的方式使用该美容器(例如专利文献1)。作为这种美容器的例子,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美容器,该美容器具备手柄,该手柄具有:在前端将一对辊子支承为能够旋转的一对副手柄部;以及将上述一对副手柄部的另一端相互连结的连结部。而且,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在连结部处,一对副手柄部被支承为能够在规定范围内转动而进行开闭,并且,一对副手柄部通过弹性变形而能够超出转动范围地张开。进一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美容器具备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对一对副手柄部施力以使一对副手柄部的开闭状态恢复为初始状态。在该美容器中,一并把持一对副手柄部,一边将辊子按压于肌肤表面一边使该辊子旋转,由此能够在一对辊子之间对肌肤表面进行提拉而发挥美容效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631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中,构成为在连结部处一对副手柄部分别以各自的转动支点转动。因此,在一并把持一对副手柄部而使用的情况下,一对副手柄部中的相对的力度的调节较困难,有时无法充分进行肌肤表面的提拉。另外,需要考虑到一对副手柄部以各自的转动支点转动的情况而产生用于使一对副手柄部恢复为初始状态的作用力,因此,施力部件的设计自由度降低。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背景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美容效果的提高的美容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美容器具有:
手柄,该手柄具备一对副手柄部、以及将该一对副手柄部连结为能够开闭的连结部;
轴部,该轴部分别支承于上述一对副手柄部;
辊子,该辊子配设于上述轴部、且被支承为能够以上述轴部的轴线为中心而旋转;以及
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产生用于使上述一对副手柄部的相对位置关系恢复为初始状态的作用力,
上述连结部具有一个转动支点,
上述一对副手柄部构成为以上述转动支点为中心转动而进行开闭动作。
发明效果
在上述美容器中,由连结部将一对副手柄部连结,以使该一对副手柄部以连结部所具有的一个转动支点为中心转动而进行开闭动作。由此,与一对副手柄部以各自的转动支点转动的情况相比,容易调节一对副手柄部中的相对的力度。其结果是,容易进行对肌肤表面的提拉,能够实现美容效果的提高。另外,至于用于使一对副手柄部恢复为初始状态的作用力,也无需考虑一对副手柄部以各自的转动支点转动的情况,因此,能防止施力部件的设计自由度下降。
另外,一对副手柄部对一对辊子的轴部进行支承,并且被连结为能够开闭。由此,使用者通过将一对辊子按压于想要获得美容效果的部分,便能够使一对副手柄部扩展,从而能够根据使用的部位的形状而适当地调整一对辊子的间隔。其结果是,从脸部、臂部等的起伏较大的部分至腹部等起伏较小的部分,均可适合使用上述美容器。
另外,在上述美容器中,使用者通过调节一对副手柄部的开闭的程度,能够容易地调节外加于想要获得美容效果的部分的按压力。因此,上述美容器的操作容易。另外,利用一对辊子的按压力,能够期待促进被按压的部分的肌肤的血液循环、使新陈代谢活性化等效果,进而能够期待使肌肤变得漂亮等优异的美容效果。
另外,上述美容器具有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产生用于使上述一对副手柄部的相对位置关系恢复为初始状态的作用力。由此,在使一对副手柄部向张开的方向转动而使得一对辊子的间隔扩大的状态下,施力部件的作用力作用于各辊子而在使得一对辊子相互接近的方向上施力。因此,能够对夹入一对辊子之间的部分施加适度的较大按压力。其结果是,能够期待更优异的美容效果。
如上,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实现美容效果的提高的美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美容器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1的美容器的俯视图。
图3是实施例1的美容器的侧视图。
图4是从辊子侧观察实施例1的美容器的主视图。
图5是实施例1的美容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图2的VI-VI线向视剖视图。
图7(a)、图7(b)是用于对实施例1的使用方式进行说明的俯视局部放大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1的连结部的结构的上表面侧立体图。
图9是表示实施例1的连结部的结构的下表面侧立体图。
图10是图2的X-X线向视剖视局部放大图。
图11是实施例1的太阳能电池部的下表面侧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对比例的美容器的连结部的结构的俯视透视图。
符号说明
1 美容器
2 轴部
3 手柄
33a、33b 副手柄部
34 连结部
333 芯体
381 贯通孔
4 辊子
5 施力部件
51 弹簧部件
A 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上述“初始状态”是指:未使用上述美容器而未将想要获得美容效果的部分夹入一对辊子之间的状态。
优选上述一对副手柄部具有防扭转部件,该防扭转部件防止上述一对副手柄部在以上述转动支点为中心而转动时扭转。当将一对辊子按压于肌肤表面时,若一对副手柄部以扭转的方式变形,则被一对副手柄部支承的轴部的轴线的倾斜角度发生变化。由此,无法由支承于该轴部的一对辊子对肌肤表面充分进行提拉,美容效果有可能下降。然而,如上所述,因具有防扭转部件而防止一对副手柄部以扭转的方式变形,因此,一对副手柄部所支承的轴部的轴线的倾斜角度得到维持。其结果是,能够由一对辊子对肌肤表面充分进行提拉,防止美容效果下降。作为防扭转部件,只要刚性较高,则可以采取各种方式。
优选地,上述一对副手柄部具有外表形成部,该外表形成部形成该一对副手柄部的外表面,上述防扭转部件由配设于上述外表形成部的内侧、且与上述外表形成部相比具有更高的刚性的芯体构成。在该情况下,利用作为防扭转部件的芯体能够防止一对副手柄部的扭转而防止美容效果下降,并且,通过外表形成部能够形成为使用者容易把持的形状、或者能实现较高的美观性的形状等而提高设计自由度。
只要一对副手柄部在扭转方向等方向上的刚性足够高,则芯体的形状及材质可以采取各种方式。例如,通过使用金属板作为上述芯体,由此能够充分提高芯体的刚性。另外,通过使用不锈钢板等的强度较大的金属板、或者加厚板厚等方法,能够进一步提高芯体的刚性。通常,通过使用不锈钢板作为芯体,能够获得足够的刚性,能够防止一对副手柄部的扭转而防止美容效果下降。
优选上述芯体在上述一对副手柄部的长度方向上遍及上述一对副手柄部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的一半以上地设置。在该情况下,一对副手柄部的刚性提高而能够进一步防止一对副手柄部的扭转。
而且,进一步优选上述一对芯体在上述一对副手柄部的长度方向上遍及上述一对副手柄部的整体地设置。在该情况下,一对副手柄部的刚性进一步提高而能够更进一步防止一对副手柄部的扭转。
优选地,一对上述芯体分别在其端部具有贯通孔,使上述一对芯体的上述贯通孔在同一轴线上重叠、且使手柄轴插通于该贯通孔,由此构成上述连结部的上述转动支点。在该情况下,能够以简易的结构使一对副手柄部以一个转动支点转动。
优选地,上述芯体在设置有上述贯通孔的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设置有对上述轴部进行支承的轴支承部。在该情况下,使用者通过调节一对副手柄部的开闭的程度而能够变更一对辊子的间隔。因此,对于使用者而言,容易凭感觉而掌握一对副手柄部的开闭动作的大小幅度与一对辊子的间隔的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另外,通过调节一对副手柄部的开闭的程度,能够容易地调节外加于想要获得美容效果的部分的按压力。其结果是,能够更容易操作美容器,能够期待更优异的美容效果。
上述一对轴部可以配置为:在初始状态下处于随着从上述手柄侧的基部趋向前端侧而上述一对轴线的间隔扩大的张开状态。在该情况下,当将上述美容器按压于肌肤时,能够容易地扩大上述一对辊子的间隔。其结果是,对于使用者而言,更容易操作上述美容器。
另外,例如可以将弹簧部件、橡胶等用于上述施力部件。其中,作为上述施力部件,优选金属制成的弹簧部件。金属制成的弹簧部件容易适度地增大上述作用力。因此,通过使用上述美容器而能够期待更优异的美容效果。
另外,在上述初始状态下上述一对辊子可以相互分离。在该情况下,当将上述一对辊子按压于想要获得美容效果的部分时,能够自然地实现以一定程度将该部分夹入上述辊子之间的状态。由此,能够更容易地进行使得想要获得美容效果的部分夹入上述辊子之间的动作,对于使用者而言更容易操作。此外,在上述初始状态下,在上述一对辊子相互分离的情况下,可以在1mm~50mm的范围内适当地设定上述初始状态下的上述一对辊子的间隔。
另外,上述一对轴部可以配置为始终处于上述张开状态。在该情况下,能够适度地增大在夹入一对辊子之间的部分身体所感受到的按压力,能够期待优异的美容效果、且能够进一步提高美容器的操作容易度。
另外,优选上述手柄相对于包括上述一对轴线的平面倾斜。在该情况下,以使得上述手柄沿着肌肤表面的方式将上述一对辊子按压于肌肤表面,由此形成为包括上述一对轴线的平面相对于肌肤表面倾斜的状态。而且,通过一边维持该状态一边移动上述美容器,能够利用一对辊子以提拉的方式使想要获得美容效果的部分变形。其结果是,通过使用上述美容器而能够期待更优异的美容效果。
另外,上述提拉肌肤的作用根据一对辊子的间隔而变化,通过将一对辊子的间隔保持于适当的范围内而能够使身体可靠地感受到上述作用。故此,在上述手柄相对于包括上述一对轴线的平面倾斜的情况下,通过进一步设置开闭限制单元,能够使身体可靠地感受到上述作用,进而能够期待更优异的美容效果。
另外,可以将上述辊子设为近似球体形状。在该情况下,上述辊子的按压力容易集中于夹入一对辊子之间的部分,因此,可以充分增大身体能够感受到的按压力,能够期待更优异的美容效果。另外,在该情况下,能够更顺畅地进行将上述一对辊子按压于肌肤、且使其旋转的动作,能够进一步提高美容器的操作容易度。
此外,上述的近似球体形状中包括正球、旋转椭圆体或泪珠形状等以凭借一般的感觉可认定为球形的程度使正球变形而成的形状。另外,上述辊子可以具有由平滑的曲面构成的表面,例如可以是具有由多个三角形、四边形等构成的表面的多面体。在上述辊子是多面体的情况下,与具有由平滑的曲面构成的表面的辊子相比,能够抑制辊子的表面相对于肌肤滑动,能够期待更优异的美容效果。
另外,上述手柄可以构成为:具有太阳能电池面板,利用该太阳能电池面板的电动势能够使电流在与上述辊子接触的人体肌肤中流动。在该情况下,利用在人体肌肤中流动的电流,有可能发挥使皮肤细胞活性化、改善淋巴的流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等效果。其结果是,通过使用上述美容器能够期待更优异的美容效果。
本发明的其他方式的美容器具有:
手柄,该手柄具备一对副手柄部、以及将该一对副手柄部连结为能够开闭的连结部;
轴部,该轴部分别支承于上述一对副手柄部;
辊子,该辊子配设于上述轴部、且被支承为能够以上述轴部的轴线为中心而旋转;以及
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产生用于使上述一对副手柄部的相对位置关系恢复为初始状态的作用力,
上述连结部具有转动支点,
上述一对副手柄部构成为以上述转动支点为中心转动而进行开闭动作,并且具有防扭转部件,该防扭转部件防止上述一对副手柄部在以上述转动支点为中心转动时扭转。
根据该美容器,由于利用防扭转部件防止一对副手柄部以扭转的方式变形,因此,一对副手柄部所支承的轴部的轴线的倾斜角度得到维持。其结果是,能够由一对辊子对肌肤表面充分进行提拉,防止美容效果下降。作为防扭转部件,只要刚性较高,则可以采取各种方式。
【实施例】
(实施例1)
利用图1~图8对上述美容器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1及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美容器1具有手柄3、轴部2、辊子4、施力部件5。
手柄3具备:一对副手柄部33a、33b;以及将一对副手柄部33a、33b连结为能够开闭的连结部34。
轴部2分别支承于一对副手柄部33a、33b。
如图3、图4所示,辊子4配设于轴部2,并且被支承为能够以轴部2的轴线A为中心而旋转。
如图5及图6所示,施力部件5构成为:产生用于使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相对位置关系恢复为初始状态的作用力。
而且,连结部34具有作为一个转动支点的的手柄轴340,一对副手柄部33a、33b构成为以转动支点为中心转动而进行开闭动作。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美容器1进行详细叙述。
如图1及图2所示,美容器1具有呈近似U字状的手柄3。一对辊子4相互并列地配置于手柄3的分为二股的前端。如图5所示,一对辊子4分别经由在手柄3的前端设置的轴部2而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手柄3。另外,如图3所示,美容器1以从一对辊子4的并列方向观察时呈近似弧状的方式弯曲。
以下,有时将一对辊子4的并列方向称为“侧方方向”,并将从该侧方方向观察时的辊子4和手柄3的把持部32的并列方向称为“前后方向”。另外,有时将前后方向上的从把持部32朝向辊子4的方向称为“前方”、且将从辊子4朝向把持部32的方向称为“后方”。另外,有时将从侧方方向观察美容器1时的近似弧状形状的凸出形状侧称为“上方”、且将凹陷形状侧称为“下方”。这些与方向相关的记载均出于方便的考虑,与使用美容器1时的实际的方向无任何关系。
如图1~图4所示,手柄3的对轴部2进行支承的轴支承部31相对于比该轴支承部31靠后方的把持部32的长度方向以朝向斜下方的方式弯曲。即,在图2所示俯视图以及图4所示的主视图中,手柄3的轴支承部31随着趋向前方而朝侧方方向的外侧扩展。另外,如图4所示,分别支承于轴支承部31的轴部2与轴支承部31一起以随着趋向前方而朝外侧扩展的方式延伸设置。由此,一对轴部2配置为:在初始状态下随着从手柄3侧的基部趋向前端侧(前方)而一对轴线A的间隔扩大的张开状态。此外,本例的美容器1的一对轴线A所成的角度θ(参照图4)为70°。一对轴线A所成的角度θ可以适当地设定为30°~120°之间的角度,更优选处于50°~90°的范围。
另外,在图3所示的侧视图中,手柄3的轴支承部31相对于把持部32的长度方向而朝向斜下方。而且,分别配设于轴支承部31的轴部2与轴支承部31一起朝向斜下方延伸设置。因此,手柄3的把持部32相对于包括一对轴线A的平面P倾斜。
如图2及图3所示,辊子4经由轴部2而支承于手柄3。对辊子4的表面实施镀钛而赋予导电性。辊子4的表面与后述的太阳能电池部6电连接。此外,本例的美容器1构成为:初始状态下的一对辊子4的间隔d(参照图4)为10mm。另外,可以从15mm~60mm的范围适当地选择本例的辊子4在垂直于轴线A的截面中的直径。
另外,如图1、图2所示,在手柄3的后方设置有连结部34。如图5及图8所示,在连结部34设置有后述的作为施力部件5的弹簧部件51以及作为开闭限制部的限制销52。
如图1、图2及图5所示,手柄3具有:作为分别对轴部2(参照图5)进行支承的一对副手柄部的第一副手柄部33a以及第二副手柄部33b;以及连结部34,该连结部34将一对副手柄部33a、33b连结为能够以转动的方式而开闭。如图1及图2所示,连结部34配置于手柄3的后方、即辊子4的相反侧的端部。而且,一对副手柄部33a、33b从连结部34朝向前方延伸设置,并配置为在侧方方向上相互并列。这样,本例的美容器1的一对轴部2和连结部34配置于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互为相反侧的端部。
一对副手柄部33a、33b彼此以美容器1的中心线为基准而形成为大致左右对称。以下,对第一副手柄部33a进行详细叙述,对于第二副手柄部33b中的与第一副手柄部33a同等的结构,说明其省略。
如图2所示,第一副手柄部33a呈近似棒状。虽未图示,但为了使第一副手柄部33a在构造上刚性较高,与前后方向垂直的截面呈近似椭圆状。另外,如图5所示,第一副手柄部33a具有手柄下侧部331、手柄上侧部332、芯体333以及手柄罩部334。手柄下侧部331、手柄上侧部332以及手柄罩部334构成外表面形成部,该外表面形成部形成第一副手柄部33a的外表面。
而且,如图3所示,手柄下侧部331以及手柄上侧部332遍及整个前后方向地延伸设置而形成第一副手柄部33a的外形。手柄下侧部331以及手柄上侧部332形成在上下方向上将第一副手柄部33a大致对半分割的形状、且在内侧形成有空间。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手柄下侧部331以及手柄上侧部332由电绝缘性的树脂构成。在手柄下侧部331的前方方向的端部设置有供轴部2插通的筒状部335。在手柄下侧部331的内侧面形成有两个圆筒状的凸台336。在手柄上侧部332的前方方向的端部形成有将筒状部335的前方方向覆盖的前端形成部332a。另外,在手柄上侧部332,在与手柄下侧部331的两个凸台336对置的位置处形成有两个嵌入孔332b。而且,手柄下侧部331的两个凸台336嵌入于手柄上侧部332的两个嵌入孔332b。进一步,以将筒状部335和前端形成部332a覆盖的方式安装圆筒杯状的手柄罩337。由此,将手柄上侧部332和手柄下侧部331组装。此外,在手柄罩337的底部337a形成有能够供轴部2插通的孔(未图示)。
芯体333设置为其大半部分位于手柄下侧部331以及手柄上侧部332的内侧空间。芯体333具有与手柄下侧部331以及手柄上侧部332相比更高的刚性。在本实施例中,芯体333由SUS等不锈钢、镁、镁合金等金属制成的板状部件构成。为了进一步提高刚性,优选将芯体333的厚度设为2mm以上。芯体333在作为前方方向的端部的第一端部37形成有贯通孔371。在贯通孔371插通有由导电性材料构成的轴部2的后端2a、且安装有止脱用的螺母21。由此,贯通孔371构成对轴部2进行支承的轴支承部,并且将芯体333和轴部2电连接。
优选地,芯体333在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长度方向、即前后方向上,遍及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的一半以上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芯体333在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长度方向上遍及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整体地设置。而且,为了能够用单手一并把持一对副手柄部33a、33b中的各个把持部32,把持部32的长度方向的长度设为大于一般人的手掌的宽度,并且,一对副手柄部33a、33b中的彼此的把持部32的最短距离设为小于一般人的手掌的宽度。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芯体333在作为后方方向的端部的第二端部38与后述的连结部34连接。第二端部38从手柄下侧部331以及手柄上侧部332的内侧空间向外侧突出。在第二端部38形成有:供后述的手柄轴340插通的贯通孔381;供后述的弹簧部件51的第一端部511卡合的卡合孔382;供后述的限制销52压入的压入孔383;以及供手柄下侧部331的凸台336插通的凸台插通孔384。进一步,在第二端部38的外缘形成有切口部385,该切口部385供压入于第二副手柄部33b的芯体333的限制销52卡合。而且,在凸台336插通于凸台插通孔384的状态下,芯体333保持于手柄下侧部331以及手柄上侧部332的内侧。限制销52被压入于压入孔383,限制销52以规定长度从芯体333突出。此外,可以借助粘接剂而将限制销52固定于压入孔383。
而且,手柄罩部334由ABS树脂构成。对手柄罩部334的表面实施镀铬,从而使得手柄罩部334的表面具有导电性。而且,手柄罩部334的表面与后述的太阳能电池部6电连接。
如图5所示,连结部34具备手柄轴340、弹簧部件51、上部轴环342、中间部轴环343、下部轴环344、两个垫圈345、弹簧垫圈346以及螺母347。
如图6所示,手柄轴340形成为销状,在前端340a的外周面实施螺纹加工以便能够供螺母347螺合。上部轴环342具有:圆筒部342a;圆盘部342b,该圆盘部342b形成圆筒部342a的底部、且具有贯通孔;以及弹簧套部342c,该弹簧套部342c从圆筒部342a的上端向径向外侧延伸设置。中间部轴环343包括:具有与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贯通孔381(参照图5)的内径一致的外径的圆筒状的圆筒部343a以及圆盘状的圆盘部343b,同样地,下部轴环344也包括圆筒状的圆筒部344a、以及圆盘状的圆盘部344b。
而且,如图6所示,中间部轴环343的圆筒部343a嵌入于第一副手柄部33a的第二端部38的贯通孔381,下部轴环344的圆筒部344a嵌入于第二副手柄部33b的第二端部38的贯通孔381(参照图5)。而且,如图6所示,使得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一对芯体333的贯通孔381在同一轴线L1上重叠,将手柄轴340插通于该贯通孔381。由此,下部轴环344的圆盘部344b被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第二端部38夹持。
如图5所示,弹簧部件51由扭转弹簧构成。弹簧部件51具备:将具有较高的弹性的线材卷绕为螺旋状而成的卷绕部510;作为上述线材的一侧端部的第一端部511;以及作为上述线材的另一侧端部的第二端部512。如图6所示,弹簧部件51以使得卷绕部510的轴心L2与手柄轴340的轴线L1一致的方式与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第二端部38重叠。而且,如图9所示,弹簧部件51的第一端部511与第一副手柄部33a的芯体333的卡合孔382卡合,如图8所示,弹簧部件51的第二端部512与第二副手柄部33b的芯体333的卡合孔382卡合。此外,如图9所示,在与第二副手柄部33b的卡合孔382卡合的第二端部512的前端安装有止脱用的止退螺母(push nut)348。
而且,如图5、图6所示,手柄轴340插通于上部轴环342的圆盘部342b的贯通孔,并且,上部轴环342的弹簧套部342c将弹簧部件51的卷绕部510的上表面的一部分以及外周面的一部分覆盖。而且,隔着两个垫圈345以及弹簧垫圈346而将螺母347安装于手柄轴340。弹簧套部342c将弹簧部件51的卷绕部510的上表面的一部分以及外周面的一部分覆盖,由此防止弹簧部件51的脱落。此外,弹簧垫圈346位于两个垫圈345之间。利用弹簧垫圈346而实现了手柄轴340的轴向上的误差的吸收和对晃动的抑制。另外,利用各轴环342~343以及垫圈345,减弱因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转动在手柄轴340等产生的摩擦而防止产生松动。
而且,如图7(a)、图7(b)所示,如上所述利用连结部34连结的一对副手柄部33a、33b构成为能够以作为转动支点的手柄轴340为中心转动而进行开闭动作。而且,弹簧部件51对一对副手柄部33a、33b施加在使得一对副手柄部33a、33b关闭的方向上发挥作用的作用力。由此,构成为:使用者将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前端的一对辊子4按压于肌肤表面,从而一对副手柄部33a、33b克服弹簧部件51的作用力向打开的方向转动。
而且,如图8所示,在由连结部34将一对副手柄部33a、33b连结的状态下,压入于第二副手柄部33b的芯体333的压入孔383的限制销52位于第一副手柄部33a的切口部385内。同样地,如图9所示,压入于第一副手柄部33a的芯体333的压入孔383的限制销52位于第二副手柄部33b的切口部385内。
如图5、图6所示,连结部34由筒状的连结部罩35覆盖。连结部罩35由弹性体构成。具有:罩主体部351,该罩主体部351在初始状态下位于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后方端部之间并露出;以及一对罩延伸设置部352,这一对罩延伸设置部352从罩主体部351朝向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后方端部延伸设置,并且,在图7(a)所示的初始状态下,位于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后方端部的内侧。一对罩延伸设置部352的延伸设置方向端部开口,在组装于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状态下,连结部罩35的筒内空间353与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内侧的空间连通。
如图6所示,在罩主体部351的内侧面立起设置有圆筒状的内侧肋356,该内侧肋356嵌入于上部轴环342的圆筒部342a的内侧。通过使该内侧肋356嵌入于圆筒部342a而将连结部罩35固定于连结部34。由此,能够抑制罩主体部351随着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开闭动作而移动。另外,如图7(a)所示,作为罩主体部351的后方方向的端部的罩后端部354形成为V字形。由此,随着一对副手柄部33a、33b从图7(a)所示的初始状态向打开的方向进行开闭动作,一对副手柄部33a、33b以手柄轴340为支点而转动,如图7(b)所示,在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后方端部相互对置的区域的最后部的间隔P缩小。而且,由于罩后端部354为V字形,因此,随着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后方端部的最后部的间隔P缩小,罩后端部354容易产生压缩变形。另一方面,在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后方端部相互对置的区域的前方端部的间隔Q从图7(a)所示的初始状态起随着一对副手柄部33a、33b从初始状态张开而如图7(b)所示那样扩大。由此,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后方端部与罩主体部351分离,但从罩主体部351延伸设置的一对罩延伸设置部352在罩主体部351与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后方端部之间露出。因此,能够防止从罩主体部351与一对副手柄部33a、33b之间看到内部。
另外,如图2所示,在一对副手柄部33a、33b设置有太阳能电池部6。如图5及图10所示,太阳能电池部6具有透镜61、太阳能电池面板62、基板63、第一连接部件64、第二连接部件65、通电螺钉66。一对端子62a与太阳能电池面板62连接、且配设于基板63的上表面。一对端子62a位于在基板63设置的具有贯通孔的一对凸台63a上。而且,利用螺钉61a将透镜61以覆盖太阳能电池面板62的整个区域的方式安装于基板63。在透镜61与基板63之间沿基板63的外缘而设置有密封部件63b。由此,确保了透镜61与基板63之间的空间的水密性,太阳能电池面板62相对于外部防水。如图11所示,具有这样的结构的太阳能电池部6形成单个单元。而且,如图5所示,在手柄上侧部332形成有贯通部610。太阳能电池部6以使透镜61从贯通部610露出的方式由螺钉67安装于手柄上侧部332的内侧面。
如图10、图11所示,在基板63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件64以及第二连接部件65。如图5所示,在第一连接部件64以及第二连接部件65形成有供具有导电性的通电螺钉66插通的贯通孔64a、65a。将插通于贯通孔64a、65a的通电螺钉66旋入基板63的一对凸台63a,由此将第一连接部件64以及第二连接部件65固定于基板63的下表面。进一步,如图10所示,旋入一对凸台63a的通电螺钉66的前端与太阳能电池面板62的端子62a抵接。由此,第一连接部件64以及第二连接部件65经由通电螺钉66而与太阳能电池面板62的端子62a电连接。
如图10、图11所示,第一连接部件64具有朝向芯体333伸出且与芯体333抵接的第一连接部64b。另一方面,第二连接部件65具有以与手柄罩部334的内侧面抵接的方式伸出的第二连接部65b。由此,经由第一连接部件64、第二连接部件65而将太阳能电池面板62与手柄罩部334以及芯体333电连接。而且,由于芯体333以能够通电的方式与辊子4连接,因此,使用者把持手柄3并使辊子4与肌肤表面抵接而形成闭合电路。由此,能够利用太阳能电池面板62的电动势而使电流在人体流动。
接下来,对本例的美容器1的使用方式进行说明。当使用美容器1时,首先,使用者以使得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手柄罩部334与手掌接触、且使得光入射至太阳能电池部6的方式对把持部32进行把持。而且,如图3所示,以使得把持部32沿着肌肤表面8的方式将一对辊子4按压于肌肤表面8。这样,将辊子4按压于肌肤表面8,由此形成为包括一对轴线A的平面P相对于肌肤表面8倾斜的状态。
从使一对辊子4与肌肤表面8抵接的状态下,进一步增强将一对辊子4按压于肌肤表面8的力,由此,如图7(b)所示,能够克服弹簧部件51的作用力而使手柄3向箭头102的方向张开,如图4中箭头100所示那样扩大一对辊子4的间隔d。本例的美容器1的一对轴部2构成为:在一对辊子4的间隔d从初始状态变更后的状态以及初始状态的任一状态下,都能维持随着从手柄3侧的基部趋向前端侧而一对轴线A的间隔扩大的张开状态。即,本例的美容器1构成为始终处于张开状态。
而且,若一对副手柄部33a、33b从初始状态张开,则如图8、图9所示,第一副手柄部33a的芯体333以手柄轴340为支点向箭头102a的方向转动,并且,第二副手柄部33b的芯体333以手柄轴340为支点而向箭头102b的方向转动。与此相伴,限制销52向后方方向移动。而且,若两个芯体333以规定量向张开的方向转动,则限制销52与切口部385的后方端面385a抵接,限制两个芯体333进一步向张开的方向转动。另外,在初始状态下,利用弹簧部件51对第一副手柄部33a的芯体333向箭头102b的方向施力,并且对第二副手柄部33b的芯体333向箭头102a的方向施力。由此,向闭合的方向对一对副手柄部33a、33b施加作用力,并且,限制销52与切口部385的前方端面385b抵接,限制两个芯体333进一步向闭合的方向转动。
本例的美容器1的限制销52以及切口部385设计为:当使一对副手柄部33a、33b开闭时,一对辊子4的间隔d能够在1mm~50mm的范围内变更。而且,由于具备由金属制成的板材构成的芯体333,因此,构成为:在一对辊子4的间隔d最大的状态下,即使增大将一对辊子4按压于肌肤表面8的力,也难以产生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弹性变形,一对辊子4的间隔d不会进一步增大。
而且,在使得一对辊子4与肌肤表面8抵接的状态下,使美容器1在从辊子4侧朝向手柄3侧的方向上移动,由此,如图3及图4所示,想要获得美容效果的部分被卷入一对辊子4之间,利用上述一对辊子4以提拉的方式使肌肤表面8变形。
此时,使美容器1移动,并且在使一对副手柄部33a、33b闭合的方向上施力,由此能够增大对夹入一对辊子4之间的部分所施加的按压力。
另外,在辊子4与肌肤表面8接触、且手柄3的手柄罩部334与手掌接触的期间,形成包括太阳能电池面板6、辊子4、手柄罩部334以及人体的闭合电路。因此,能够利用太阳能电池面板62的电动势而使电流在与辊子4接触的人体肌肤流动。
接下来,对本例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本实施例的美容器1,利用连结部34将一对副手柄部33a、33b连结为能够以一个作为转动支点的手柄轴340转动而进行开闭。由此,与一对副手柄部33a、33b以各自的转动支点转动的情况相比,一对副手柄部33a、33b中的相对的力度的调节变得容易。其结果是,容易进行对肌肤表面8的提拉,能够实现美容效果的提高。另外,至于用于使一对副手柄部33a、33b恢复为初始状态的作用力,也无需考虑一对副手柄部33a、33b以各自的转动支点转动的情况,因此能防止作为施力部件5的弹簧部件51的设计自由度下降。
另外,一对副手柄部33a、33b对一对辊子4的轴部2进行支承、且被连结为能够开闭。由此,使用者将一对辊子4按压于想要获得美容效果的部分,由此能够使一对副手柄部33a、33b扩展,从而能够根据所使用的部位的形状而适当地调整一对辊子4的间隔d。其结果是,从脸部、臂部等起伏较大的部分至腹部等起伏较小的部分,均可适合使用本例的美容器1。
另外,在本例的美容器1中,使用者通过调节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开闭程度,便能够容易地对施加于想要获得美容效果的部分的按压力进行调节。因此,美容器1的操作容易。另外,利用一对辊子4的按压力,能够期待促进被按压的部分的肌肤的血液循环、使新陈代谢活性化等效果,进而能够期待使肌肤变得漂亮等优异的美容效果。
另外,本例的美容器1具有作为产生用于使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相对位置关系恢复为初始状态的作用力的施力部件的弹簧部件51。由此,在一对副手柄部33a、33b向张开的方向转动而使得一对辊子4的间隔d扩大的状态下,施力部件的作用力作用于各辊子4,在使得一对辊子4相互接近的方向上施力。因此,能够对夹入一对辊子4之间的部分施加适度的较大的按压力。其结果是,能够期待更优异的美容效果。
进一步,在本例的美容器1中,一对副手柄部33a、33b具有防止一对副手柄部33a、33b以手柄轴340为转动支点转动时扭转的作为防扭转部件的芯体333。当将一对辊子4按压于肌肤表面8时,若一对副手柄部33a、33b以扭转的方式变形,则一对副手柄部33a、33b所支承的轴部2的角度θ发生变化,从而无法由一对辊子4对肌肤表面8充分进行提拉,美容效果有可能会下降。但是,如上所述,因具有作为防扭转部件的芯体333而能防止一对副手柄部33a、33b以扭转的方式变形,因此,一对副手柄部33a、33b所支承的轴部2的角度θ得到维持,能防止美容效果下降。
另外,在本例的美容器1中,一对副手柄部33a、33b具有作为形成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外表面的外表形成部的手柄下侧部331、手柄上侧部332以及手柄罩部334。而且,防扭转部件由芯体333构成,该芯体333配设于外表形成部的内侧、且具有与该外表形成部相比更高的刚性。由此,利用作为防扭转部件的芯体333能够防止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扭转而防止美容效果下降,并且,利用作为外表形成部的手柄下侧部331、手柄上侧部332以及手柄罩部334,能够形成为使用者容易把持的形状、实现较高美观性的形状等而提高设计自由度。
另外,在本例的美容器1中,使用不锈钢板作为芯体333。由此,能够获得足够的刚性,能防止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扭转而防止美容效果下降。
另外,在本例的美容器1中,芯体333在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长度方向上遍及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的一半以上地设置。由此,能够提高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刚性而进一步防止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扭转。
进一步,在本例的美容器1中,芯体333在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长度方向上遍及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整体地设置。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刚性而更进一步防止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扭转。
进一步,在本例的美容器1中,一对芯体333分别在其端部38具有贯通孔381,使一对芯体333的贯通孔381在同一轴线L1上重叠、且使手柄轴340插通于贯通孔381,由此构成连结部34的转动支点。由此,能够以简易的结构而使得一对副手柄部33a、33b以一个转动支点转动。
进一步,在本例的美容器1中,芯体333在设置有贯通孔381的第二端部38的相反侧的第一端部37设置有作为对轴部2进行支承的轴支承部的贯通孔371。由此,使用者通过调节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开闭的程度而能够变更一对辊子4的间隔d。因此,对于使用者而言,容易凭感觉而掌握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开闭动作的大小幅度与一对辊子4的间隔d的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另外,通过调节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开闭的程度,能够容易地调节外加于想要获得美容效果的部分的按压力。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提高美容器1的操作容易度,能够期待更优异的美容效果。
另外,在美容器1的一对辊子4的间隔d扩大的状态下,施力部件5的作用力作用于各辊子4而在使得一对辊子4相互接近的方向上施力。因此,能够期待促进被一对辊子4按压的部分的肌肤的血液循环、使新陈代谢活性化等效果,进而能够期待使肌肤变得漂亮等美容效果。
另外,美容器1具有作为开闭限制部的限制销52和切口部385。因此,美容器1能够可靠地防止一对辊子4的间隔d变得过大,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美容器1的破损。
另外,一对轴部2配置为始终处于随着从手柄3侧的基部趋向前端侧而一对轴线A的间隔扩大的张开状态。即,美容器1在初始状态下实现上述张开状态,对使用者而言更容易操作。另外,一对辊子4的间隔d在从初始状态变更的状态下实现了上述张开状态,由此能够适度地增大在夹入一对辊子4之间的部分身体所感受到的按压力,能够期待更优异的美容效果。
另外,手柄3相对于包括一对轴线A的平面P倾斜。进一步,在本例中,限制销52和切口部385设计为在使一对副手柄部33a、33b开闭时能够使一对辊子4的间隔d在1mm~50mm的范围内变更。通过在适当的范围内确保一对辊子4的间隔d,能够使身体可靠地感受到对上述肌肤的提拉作用。其结果是,能够期待更优异的美容效果。
另外,辊子4呈近似球体形状。因此,辊子4的按压力容易集中,使用者身体感受到的按压力容易变得足够大。另外,能够顺畅地进行将一对辊子4按压于肌肤且使其旋转的动作,能够进一步提高美容器1的操作容易度。
另外,手柄3构成为:具有太阳能电池部6,能够利用太阳能电池面板62的电动势使电流在与辊子4接触的人体肌肤流动。因此,通过使用美容器1而能够期待更优异的美容效果。
另外,太阳能电池部6形成单个单元,利用密封部件63b从外部将太阳能电池面板62密封而实现了防水。由此,即使不确保具备太阳能电池部6的副手柄部33a、33b整体的防水性,也能够确保太阳能电池面板62的防水性,因此,无需用于确保副手柄部33a、33b整体的防水性的密封部件,能够削减部件数量。进一步,太阳能电池部6形成单个单元,因此,即使在外力施加于副手柄部33a、33b而使手柄下侧部331、手柄上侧部332以及手柄罩部334挠曲的情况下,太阳能电池部6本身也难以变形。因此,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容易维持太阳能电池面板62的防水性。
另外,在本例中,由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作为外表形成部的手柄下侧部331、手柄上侧部332以及手柄罩部334而将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外表的前后方向的截面形成为近似椭圆形。由此,外表形成部也在构造上实现了刚性的提高。其结果是,与芯体333一起实现了一对副手柄部33a、33b整体的刚性的提高,能进一步防止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扭转。
此外,可以将一对副手柄部33a、33b分别形成为由金属构成的一体物。在该情况下,一对副手柄部33a、33b本身还作为芯体而发挥功能,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刚性。其结果是,能进一步防止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扭转。
在一对副手柄部33a、33b的刚性过低的情况下,若要利用一对辊子4对想要获得美容效果的部分进行按压,则副手柄部33a、33b有可能挠曲。因此,根据情况的不同,即使在使得一对副手柄部33a、33b闭合的方向上进行开闭动作,也有可能无法充分缩小一对辊子4的间隔d而无法使身体充分感受到外加于想要获得美容效果的部分的按压力。另一方面,本例的美容器1具有上述结构,从而能够避免这样的问题,通过手柄3的开闭动作而能够充分增大外加于想要获得美容效果的部分的按压力。以上的结果是,美容器1能够充分增大能使身体感受到的按压力,能够期待更优异的美容效果。
如上,美容器1可适合使用于身体各部位,并且能够期待优异的美容效果。
(评价试验)
对于上述实施例的美容器1,进行了基于感官试验的评价试验。作为试验例而准备了上述实施例的美容器1,作为对比例而准备了图12所示的现有的美容器900。如图12所示,现有的美容器900的一对副手柄部933由ABS树脂制成,并且不具有芯体333。虽未图示,但在一对副手柄部933的前方方向的端部设置有具有与本实施例的美容器1的辊子4相同结构的一对辊子。
而且,在一对副手柄部933的连结部934设置有连结板953以及板簧951。连结板953在俯视时形成为近似U字形,且具有一对贯通孔954和一对限制槽956。从副手柄部933的内侧面突出形成的凸台955插通于一对贯通孔954。由此,将一对副手柄部933连结。另外,从副手柄部933的内侧面突出形成的限制销952位于一对限制槽956内。在该对比例的美容器900中,一对副手柄部933能够分别以插通于一对贯通孔954的凸台955为转动支点独立地进行转动而开闭。而且,一对副手柄部933能够开闭的范围是位于一对限制槽956内的限制销952在限制槽956内能够移动的范围。在对比例的美容器900中,以辊子间的距离与本实施例的美容器1同样地处于1mm~50mm的范围的方式设置限制销952以及限制槽956。
评价方法如下。首先,以20多岁至50多岁的15名男性和16名女性的共计31人作为被试验者。
作为评价试验1,在将被试验者的眼睛蒙上的状态下,被试验者和其他实施者使用上述试验例的美容器1和对比例的美容器900对腿肚实施试验,并对被试验者的身体感受进行了评价。此外,无论对于试验例的美容器1以及对比例的美容器900的哪一方,实施者都以相同的强度、速度而实施试验。
另外,作为评价试验2,被试验者本人使用上述试验例的美容器1和对比例的美容器900对自己的腿肚实施试验,并对身体感受进行了评价。
对于身体感受的评价,在由两种美容器实施试验之后,选择想要使用的一方。
以下表1中示出了评价试验1、2的结果。
【表1】
(表1)
评价试验1 评价试验2
试验例 71% 84%
对比例 23% 10%
两者皆不选 6% 6%
如表1所示,在评价试验1中,想要使用试验例的美容器1的比例为71%,全体被试验者的31人中的22人选择了试验例的美容器1。另一方面,在评价试验1中,想要使用对比例的美容器900的比例为23%,全体被试验者的31人中的7人选择了对比例的美容器900。另外,在评价试验2中,想要使用试验例的美容器1的比例为84%,全体被试验者的31人中的26人选择了试验例的美容器1。另一方面,在评价试验2中,想要使用对比例的美容器900的比例为10%,全体被试验者的31人中的3人选择了对比例的美容器900。
如上,在评价试验1、2中,想要使用试验例的美容器1的比例均高于对比例的美容器900的情况。能够推测出这是因为,在对比例的美容器900中,不具有芯体333,因此,若将辊子按压于肌肤表面,则副手柄部933扭转,因辊子间的距离扩大而无法充分进行对肌肤表面的提拉,从而身体感受有所下降。
另外,还能够推测出,在对比例的美容器900中,一对副手柄部933以各自的转动支点转动,因此,难以针对一对副手柄部933调节用于维持最佳的辊子间距离的力度,但是,在试验例的美容器1中,一对副手柄部33a、33b以一个作为转动支点的手柄轴340转动,因此,容易调节上述力度。
如上,根据评价试验1、2能够确认:在本实施例1的美容器1中,与对比例的美容器900相比,提高了身体感受。

Claims (8)

1.一种美容器,其中,
所述美容器具有:
手柄,该手柄具备一对副手柄部、以及将该一对副手柄部连结为能够开闭的连结部;
轴部,该轴部分别支承于所述一对副手柄部;
辊子,该辊子配设于所述轴部、且被支承为能够以所述轴部的轴线为中心而旋转;以及
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产生用于使所述一对副手柄部的相对位置关系恢复为初始状态的作用力,
所述连结部具有一个转动支点,
所述一对副手柄部构成为以所述转动支点为中心转动而进行开闭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器,其中,
所述一对副手柄部具有防扭转部件,该防扭转部件防止所述一对副手柄部在以所述转动支点为中心转动时扭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美容器,其中,
所述一对副手柄部具有形成该一对副手柄部的外表面的外表形成部,所述防扭转部件由芯体构成,该芯体配设于所述外表形成部的内侧、且具有与所述外表形成部相比而更高的刚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美容器,其中,
所述芯体在所述一对副手柄部的长度方向上遍及所述一对副手柄部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的一半以上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美容器,其中,
所述芯体在所述一对副手柄部的长度方向上遍及所述一对副手柄部的整体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美容器,其中,
一对所述芯体分别在其端部具有贯通孔,使所述一对芯体的所述贯通孔在同一轴线上重叠、且使手柄轴插通于该贯通孔,由此构成所述连结部的所述转动支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美容器,其中,
所述芯体在设置有所述贯通孔的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设置有对所述轴部进行支承的轴支承部。
8.一种美容器,其中,
所述美容器具有:
手柄,该手柄具备一对副手柄部、以及将该一对副手柄部连结为能够开闭的连结部;
轴部,该轴部分别支承于所述一对副手柄部;
辊子,该辊子配设于所述轴部、且被支承为能够以所述轴部的轴线为中心而旋转;以及
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产生用于使所述一对副手柄部的相对位置关系恢复为初始状态的作用力,
所述连结部具有转动支点,
所述一对副手柄部构成为以所述转动支点为中心转动而进行开闭动作,并且具有防扭转部件,该防扭转部件防止所述一对副手柄部在以所述转动支点为中心转动时扭转。
CN201710862988.6A 2017-05-16 2017-09-22 美容器 Pending CN10885277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97453A JP2018191898A (ja) 2017-05-16 2017-05-16 美容器
JP2017-097453 2017-05-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52778A true CN108852778A (zh) 2018-11-23

Family

ID=64325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62988.6A Pending CN108852778A (zh) 2017-05-16 2017-09-22 美容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18191898A (zh)
KR (1) KR20180125862A (zh)
CN (1) CN108852778A (zh)
TW (1) TW20190013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89190B1 (ko) * 2018-09-19 2020-12-10 주식회사 케이 피부미용장치
KR102417600B1 (ko) * 2019-06-13 2022-07-07 주식회사 케이 피부미용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19173A (ja) * 2001-07-05 2003-01-21 Hiroyuki Fujii ローラー付マッサージ器具
JP6344992B2 (ja) * 2014-01-30 2018-06-20 株式会社 Mtg 美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0136A (zh) 2019-01-01
KR20180125862A (ko) 2018-11-26
JP2018191898A (ja) 2018-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01392U (zh) 美容器
US8000812B2 (en) Electrostimulation face mask
CN106038210B (zh) 美容器
CN106068115A (zh) 美容器
TWI632901B (zh) 美容器
HUE027575T2 (en) Electromechanical Sexual Stimulation Tool
CN108852778A (zh) 美容器
CN107920950A (zh) 具有错位的y形按摩滚子轴的按摩装置
KR20080068718A (ko) 전기자극 장치 및 그 장치를 포함하는 얼굴 마스크
CN204618796U (zh) 美容器
US20170189264A1 (en) Vibrating double pleasure or double penetration sex toy
JP2004180945A (ja) ツボ押圧用リング
CN102240102A (zh) 背包的支撑架
JP6427255B1 (ja) マッサージ具
CN208626191U (zh) 专用于微电流刺激的耳夹电极
CN220070126U (zh) 一种颈部按摩器
CN207590939U (zh) 一种可以自动调整滚轮角度的按摩器械
JP7292964B2 (ja) 美容器
TWM279334U (en) Massage appliance capable of rotating for 360 degrees
CN109568097A (zh) 按摩器
CN219185467U (zh) 一种失眠多功能治疗仪
JP2020010737A (ja) 美容器
CN202295825U (zh)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饮用水瓶
CN211862494U (zh) 一种便于偏瘫患者使用的鞋拔
CN216318838U (zh) 一种眼部按摩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6205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