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47544B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847544B CN108847544B CN201810594073.6A CN201810594073A CN108847544B CN 108847544 B CN108847544 B CN 108847544B CN 201810594073 A CN201810594073 A CN 201810594073A CN 108847544 B CN108847544 B CN 10884754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sulating
- elastic body
- conductive
- electrical contact
- elast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07—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绝缘本体具有贯穿绝缘本体的至少一收容孔;至少一导接模组,收容于至少一收容孔,每一导接模组具有一弹性组件和一导电组件,弹性组件具有一弹性体,弹性体的两端分别连接一第一绝缘件与一第二绝缘件;导电组件具有一第一电触头配设于第一绝缘件,一第二电触头配设于第二绝缘件,以及一导电端子安装于收容孔,导电端子设有一第一导接部电性连接第一电触头,以及一第二导接部电性连接第二电触头,导电组件与弹性组件电性绝缘。弹性体能够提供弹性回复力使导接模组稳定地连接芯片模块和电路板;导电组件构成一较短的导电路径,避免电流信号流经曲折的易产生电感效应的弹性体,有利于传输高频信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具有可双向压缩端子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测试用电连接器连接于二电子元件之间,其具有一绝缘主体,绝缘主体上设有多个贯穿绝缘主体的收容槽,每一收容槽内收容有可双向压缩的一弹性导电端子,弹性导电端子具有曲折延伸的一弹性部,弹性部的上下两端一体地延伸形成有接触电子元件的二接触部。当电路导通时,电流自一电子元件经一接触部、弹性部、另一接触部到达另一电子元件,由于弹性部曲折绵长,导致电流路径较长,且易引起电感效应,不利于传输高频信号。
已知另一种测试用电连接器,为应对以上问题,在固有的弹性导电端子之外,增加了一较短的导接元件,令其跨过弹性部而直接连接二接触部,在原有的较长的电流路径之外通过导接元件增加了一条更短的电流路径,即利用短路缩短电流路径。但这种处理方法并不足够稳定,由于流经弹性部的电流路径在客观上仍然存在,在实际应用中,电流仍有可能流经弹性部的较长的电流路径,从而影响高频信号传输。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良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在弹性体与二接触体之间设置绝缘件阻隔弹性体与接触体之间的接触,并利用一导电端子绕过弹性体而连接二接触体,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双向压缩的弹性端子的适于传输高频信号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贯穿所述绝缘本体的至少一收容孔;至少一导接模组,收容于所述至少一收容孔,每一导接模组具有一弹性组件和一导电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具有一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的两端分别连接一第一绝缘件与一第二绝缘件;所述导电组件具有一第一电触头配设于所述第一绝缘件,一第二电触头配设于所述第二绝缘件,以及一导电端子安装于所述收容孔,所述导电端子设有一第一导接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触头,以及一第二导接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触头;其中,所述导电组件与所述弹性组件电性绝缘。
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一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具有至少一凹槽,所述收容孔的至少一侧壁具有一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相互配合,使所述导电端子固定于所述收容孔。
进一步地,所述收容孔的至少一侧壁具有一限位块,防止所述弹性组件退出所述收容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触头具有一第一压接部显露于所述第一绝缘件并沿贯穿方向突出于所述收容孔的一端;所述第二电触头具有一第二压接部显露于所述第二绝缘件并沿贯穿方向突出于所述收容孔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件具有一第一滑槽收容所述第一导接部,所述第一电触头具有一第一滑接部显露于所述第一滑槽,并与所述第一导接部接触;所述第二绝缘件具有一第二滑槽收容所述第二导接部,所述第二电触头具有一第二滑接部显露于所述第二滑槽,并与所述第二导接部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端子的中部与所述弹性体的间隔大于所述导电端子的两端与所述弹性体的间隔。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端子呈弓形,所述收容孔具有相对设置的二侧壁,所述导电端子的中部抵接于其中一侧壁,所述导电端子的两端通过所述第一电触头和所述第二电触头将所述弹性组件抵接于另一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件通过注塑成型部分包覆所述第一电触头和所述弹性体,所述第一电触头与所述弹性体在所述第一绝缘件中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绝缘件通过注塑成型部分包覆所述第二电触头和所述弹性体,所述第二电触头与所述弹性体在所述第二绝缘件中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体与所述第一电触头以及所述第二电触头由同一金属板材下料成型,所述弹性体与所述第一电触头连接于一第一料带,所述第一绝缘件注塑成型后,折断所述第一料带;所述弹性体与所述第二电触头连接于一第二料带,所述第二绝缘件注塑成型后,折断所述第二料带。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体由绝缘材料制成,且呈S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弹性端子包括所述弹性体,所述弹性体连接所述第一绝缘件和所述第二绝缘件,所述第一绝缘件具有所述第一电触头,所述第二绝缘件具有所述第二电触头,所述第一绝缘件和所述第二绝缘件将所述弹性体与所述第一电触头以及所述第二电触头阻隔,使其相互绝缘,再利用所述导电端子连接所述第一电触头和所述第二电触头。所述弹性体能够提供弹性回复力使所述导接模组具有适当的正向力,稳定地连接所述芯片模块和所述电路板;所述导电组件构成一较短的导电路径,避免电流信号流经曲折的易产生电感效应的所述弹性体,有利于传输高频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立体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另一剖视图;
图3为图2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2沿B-B线的剖视图;
图5为图1的导接模组的分解图;
图6为图5的弹性组件与二电触头以及料带的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电连接器 100 | 绝缘本体 1 | 收容孔 11 | 凸块 111 |
限位块 112 | 弹性组件 2 | 弹性体 21 | 第一绝缘件 22 |
第一滑槽 221 | 第二绝缘件 23 | 第二滑槽 231 | |
导电组件 3 | 导电端子 31 | 第一导接部 311 | 第二导接部 312 |
安装部 313 | 凹槽 3131 | 第一电触头 32 | 第一压接部 321 |
第一滑接部 322 | 第二电触头 33 | 第二压接部 331 | 第二滑接部 332 |
第一料带 M1 | 第二料带 M2 | 芯片模块 200 | 电路板 300 |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发明电连接器100,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00用以电性连接一芯片模组200至一电路板300,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本体1及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多个导接模组,每一所述导接模组包括一弹性组件2和一导电组件3。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具有在上下方向上贯穿其自身的多个收容孔11,所述收容孔11内具有二凸块111自所述收容孔11中的相对的两侧壁凸伸形成,用以夹持所述导电组件3;三限位块112,用以防止所述弹性组件2退出所述收容孔11。
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弹性组件2包括呈形曲折延伸的一弹性体21,以及分别包覆在所述弹性体21上下两端的第一绝缘件22和第二绝缘件23,所述第一绝缘件22具有一第一滑槽221,所述第二绝缘件23具有一第二滑槽231。
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导电组件3包括在上下方向上纵长延伸的一导电端子31,部分包覆于所述第一绝缘件22中的第一电触头32,以及部分包覆于第二绝缘件23中的一第二电触头33。所述导电端子31的上端具有一第一导接部311,收容于所述第一滑槽221中用以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触头32,所述导电端子31的下端具有一第二导接部312,收容于所述第二滑槽231中用以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触头33,所述导电端子31的中部具有一安装部313,所述安装部313的二侧缘分别凹设有二凹槽3131,用以卡合所述二凸块111,使所述导电端子31固定于所述收容孔11中。所述第一电触头32包括一第一压接部321,向上显露于所述第一绝缘件22并向上突出于所述收容孔11,用以接触所述芯片模块200;一第一滑接部322在所述第一滑槽221中显露出所述第一绝缘件22,以接触所述第一导接部311。所述第二电触头33包括一第二压接部331,向下显露于所述第二绝缘件23并向下突出于所述收容孔11,用以接触所述电路板300;一第二滑接部332在所述第二滑槽231中显露出所述第二绝缘件23,以接触所述第二导接部312。
如图2所示,所述导电端子31弯曲呈弓形,使其中部的所述安装部313与所述弹性体21之间的间隔大于其两端的所述第一导接部311以及所述第二导接部312与所述弹性体21之间的间隔,且中部的所述安装部313抵压于所述收容孔11的一侧壁,两端的所述第一导接部311以及所述第二导接部312通过所述第一电触头32和所述第二电触头33将所述弹性组件2抵压于相对的另一侧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体21为金属材质,如此设置所述导电端子31,使导电路径尽量远离所述弹性体21,减少所述弹性体21对所述导电端子31所产生的电气干扰。除此以外,还可利用所述导电端子31受压产生的弹性张力适当地增加所述导接模组对所述收容孔11的固持力。
如图6所示,所述弹性体21与所述第一电触头32以及所述第二电触头33在同一金属板材上通过下料成型,且所述弹性体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触头32的侧缘同时连接于一料带,所述弹性体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触头33的侧缘同时连接于另一料带,除了分别连接于二料带之外,所述第一电触头32和所述第二电触头33分别与所述弹性体21保持间隔。所述第一绝缘件22同时在所述弹性体21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电触头32上注塑成型,填充所述第一电触头32和所述弹性体21之间的间隔,使二者无法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绝缘件23同时在所述弹性体2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触头33上注塑成型,填充所述第二电触头33和所述弹性体21之间的间隔,使二者无法电性连接,当所述第一绝缘件22或所述第二绝缘件23完成成型后,再折断同时连接于所述弹性体21和所述第一电触头32或所述第二电触头33的第一料带M1或第二料带M2。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端子31面向所述弹性体21的侧面上具有一层绝缘层,避免所述弹性体21因意外的变形而接触所述导电端子31,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所述导电组件3和所述弹性体21这两金属件之间的电气干扰。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体21亦可使用绝缘材料制成,如尼龙。使用绝缘材料制作所述弹性体21,能使所述弹性体21与所述导电组件3,以及所述弹性体21与所述第一电触头32和所述第二电触头33之间绝缘性达到最大,充分避免所述弹性体21对其他导电元件的电气干扰。
当所述电连接器100连接所述芯片模块200和所述电路板300时,所述芯片模块200向下压接所述第一压接部321,所述第一电触头32受所述芯片模块200的触压而向下位移,所述电路板300向上压接所述第二压接部331,所述第二电触头33受所述电路板300的顶推而向上位移,所述第一电触头32和所述第二电触头33分别从上下方向挤压所述弹性体21,所述弹性体21在贯穿方向上向所述收容孔11的中部压缩,其中由于所述第一绝缘件22和所述第二绝缘件23分别阻隔于所述第一电触头32与所述弹性体21以及所述第二电触头33与所述弹性体21之间,所以所述第一电触头32和所述第二电触头33无法与所述弹性体21形成电性连接,而电流则通过所述导电组件3流通,由于所述导电组件3的长度明显小于所述弹性体21的拉伸长度,故电流信号仅能通过一条路径较短的通道传输,避免电流因流经曲折的弹性体21而产生电感效应,进而适于传输高频信号。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00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1)所述弹性组件2包括一所述弹性体21,所述弹性体21连接所述第一绝缘件22和所述第二绝缘件23,所述第一绝缘件22具有所述第一电触头32,所述第二绝缘件23具有所述第二电触头33,所述第一绝缘件22和所述第二绝缘件23将所述弹性体21与所述第一电触头32以及所述第二电触头33阻隔,使其相互绝缘,再利用所述导电端子31连接所述第一电触头32和所述第二电触头33,所述弹性体21能够提供弹性回复力使所述导接模组具有适当的正向力,稳定地连接所述芯片模块200和所述电路板300;所述导电组件3构成一较短的导电路径,避免电流信号流经曲折的易产生电感效应的所述弹性体21,有利于传输高频信号。
(2)所述导电端子31呈弓形,使其与金属制的所述弹性体21的间距增大;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组件3朝向金属制的所述弹性体21的侧面上具有绝缘层,如此设置,可减少二金属件之间的电气干扰;甚至于,用绝缘材料制作所述弹性体21,以彻底避免所述导电组件3与所述弹性体21之间的电气干扰。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贯穿所述绝缘本体的至少一收容孔;
至少一导接模组,收容于所述至少一收容孔,每一导接模组具有一弹性组件和一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具有一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的两端分别连接一第一绝缘件与一第二绝缘件;所述导电组件具有一第一电触头配设于所述第一绝缘件,一第二电触头配设于所述第二绝缘件,以及一导电端子安装于所述收容孔,所述导电端子设有一第一导接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触头,以及一第二导接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触头;其中,所述导电组件与所述弹性组件电性绝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一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具有至少一凹槽,所述收容孔的至少一侧壁具有一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相互配合,使所述导电端子固定于所述收容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孔的至少一侧壁具有一限位块,防止所述弹性组件退出所述收容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触头具有一第一压接部显露于所述第一绝缘件并沿贯穿方向突出于所述收容孔的一端;所述第二电触头具有一第二压接部显露于所述第二绝缘件并沿贯穿方向突出于所述收容孔的另一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件具有一第一滑槽收容所述第一导接部,所述第一电触头具有一第一滑接部显露于所述第一滑槽,并与所述第一导接部接触;所述第二绝缘件具有一第二滑槽收容所述第二导接部,所述第二电触头具有一第二滑接部显露于所述第二滑槽,并与所述第二导接部接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的中部与所述弹性体的间隔大于所述导电端子的两端与所述弹性体的间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呈弓形,所述收容孔具有相对设置的二侧壁,所述导电端子的中部抵接于其中一侧壁,所述导电端子的两端通过所述第一电触头和所述第二电触头将所述弹性组件抵接于另一侧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件通过注塑成型部分包覆所述第一电触头和所述弹性体,所述第一电触头与所述弹性体在所述第一绝缘件中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绝缘件通过注塑成型部分包覆所述第二电触头和所述弹性体,所述第二电触头与所述弹性体在所述第二绝缘件中间隔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与所述第一电触头以及所述第二电触头由同一金属板材下料成型,所述弹性体与所述第一电触头连接于一第一料带,所述第一绝缘件注塑成型后,折断所述第一料带;所述弹性体与所述第二电触头连接于一第二料带,所述第二绝缘件注塑成型后,折断所述第二料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由绝缘材料制成,且呈S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94073.6A CN108847544B (zh) | 2018-06-11 | 2018-06-11 | 电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94073.6A CN108847544B (zh) | 2018-06-11 | 2018-06-11 | 电连接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47544A CN108847544A (zh) | 2018-11-20 |
CN108847544B true CN108847544B (zh) | 2020-02-21 |
Family
ID=64210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594073.6A Active CN108847544B (zh) | 2018-06-11 | 2018-06-11 | 电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84754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18206B (zh) * | 2019-03-04 | 2021-03-16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13948943B (zh) * | 2021-09-06 | 2023-07-21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
CN114267975B (zh) * | 2021-12-07 | 2024-03-08 | 北京泰力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压接型弹性连接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768183B2 (ja) * | 2002-10-28 | 2006-04-19 |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 狭ピッチicパッケージ用icソケット |
JP2004152536A (ja) * | 2002-10-29 | 2004-05-27 | Otax Co Ltd | 電子部品用ソケット |
KR100734296B1 (ko) * | 2005-12-19 | 2007-07-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자체 클리닝 기능이 있는 검사장치용 소켓핀 및 이를포함하는 검사장치 |
CN201000993Y (zh) * | 2006-12-18 | 2008-01-02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JP5298817B2 (ja) * | 2008-12-08 | 2013-09-25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半導体パッケージ用ソケット |
CN201498709U (zh) * | 2009-08-10 | 2010-06-02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JP5611266B2 (ja) * | 2012-04-16 | 2014-10-22 | センサータ テクノロジーズ マサチューセッツ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 プローブピン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ソケット |
JP6625869B2 (ja) * | 2015-11-18 | 2019-12-25 | 株式会社日本マイクロニクス | 検査プローブおよびプローブカード |
JP6610322B2 (ja) * | 2016-02-15 | 2019-11-27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プローブピン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検査装置 |
-
2018
- 2018-06-11 CN CN201810594073.6A patent/CN108847544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47544A (zh) | 2018-11-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687184B (zh) | 电连接器 | |
US7070423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terminals | |
US4072387A (en) | Multiple conductor connector unit and cable assembly | |
US6431914B1 (en) | Grounding scheme for a high speed backplane connector system | |
CN108847544B (zh) | 电连接器 | |
US7695295B2 (en) | Flat circuit connector | |
US3550062A (en) | Connector and mounting device for printed wiring boards | |
US9431773B2 (en) | Probe-type connector | |
US11024984B2 (en) | Contact carrier, electrical contact unit and a method of producing a cable assembly | |
US6368156B1 (en) | Audio jack conveniently and reliably mounted on a circuit board | |
US20080227305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6648657B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ground buses | |
ES265321U (es) | "un dispositivo conectador electrico para el borde de una placa de circuito". | |
US11289854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ing device | |
US6814587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contacts having cooperating contacting portions | |
US6688897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7188408B2 (en) | Method of making a straddle mount connector | |
EP0003435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establishing connections between a flat flexible cable and a further connector | |
US9570821B2 (en) |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unit | |
US6692273B1 (en) | Straddle mount connector | |
US6790073B2 (en) | Low profile flexible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 |
US6638081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8317523B2 (en) | Plug connector for circuit boards | |
US6979228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contact with high contact normal force and sufficient resiliency | |
US20080188112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