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44130A - 空调 - Google Patents

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44130A
CN108844130A CN201810837941.9A CN201810837941A CN108844130A CN 108844130 A CN108844130 A CN 108844130A CN 201810837941 A CN201810837941 A CN 201810837941A CN 108844130 A CN108844130 A CN 1088441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tator
rotor
conditioning
stator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3794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44130B (zh
Inventor
孟宪运
王小波
甄伟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1083794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441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44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441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441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441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25Cross-flow or tangential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on from ingress, e.g. water or fing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6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 H02K5/167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using sliding-contact or spherical cap bearings
    • H02K5/1672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using sliding-contact or spherical cap bearings radially supporting the rotary shaft at both ends of the ro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24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ression or reduction of noise or vibr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 F24F2013/247Active noise-suppressio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包括:风道,沿轴向设置有风腔;贯流风叶,沿轴向设置于风腔内;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沿轴向分别连接于贯流风叶的两端;定子组件与支撑组件,沿轴向分别安装于风道的两端,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分别支撑于定子组件与支撑组件内;转子,与贯流风叶连接有第一转轴的一端连接,转子沿周向围设于定子组件的外且转子与定子组件之间具有间隙;其中,所述转子包括偶数个吸引部,所述偶数个吸引部分布于所述转子所在圆的至少其中一条直径相对的两端,位于每条所述直径相对的两端的两个所述吸引部受到所述定子组件大小相同且方向相反的吸引力。从而出风量较大,噪音较低且比较节能。

Description

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空调的各个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要求空调结构紧凑、便于安装、运行可靠、噪音低及节能高效等。
传统空调所采用的电机体积偏大,占据了较大空间,从而限制了贯流风叶以及蒸发器的长度,从而导致出风量较小。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空调存在的出风量较小的问题,提供一种出风量相对较大的空调。
一种空调,包括:
风道,沿轴向设置有风腔;
贯流风叶,沿所述轴向设置于所述风腔内;
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沿所述轴向分别连接于所述贯流风叶的两端;
定子组件与支撑组件,沿所述轴向分别安装于所述风道的两端,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分别支撑于所述定子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内;
转子,与所述贯流风叶连接有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连接,且所述转子沿周向围设于所述定子组件的外且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组件之间具有间隙;
其中,所述转子包括偶数个吸引部,所述偶数个吸引部分布于所述转子所在圆的至少其中一条直径相对的两端,位于每条所述直径相对的两端的两个所述吸引部受到所述定子组件大小相同且方向相反的吸引力。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由于转子位于定子组件外,形成了外转子电机驱动贯流风叶转动的方式,相较于现有技术的内转子电机驱动贯流风叶转动的方式,电机的体积较小,从而贯流风叶以及蒸发器的长度较传统空调的长度较长,从而出风量较大。由于转子受到定子组件的吸引力且沿径向定子组件提供给转子的吸引力的合力为零,避免了转子在转动的过程中与定子组件沿轴向与径向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与转子连接的贯流风叶不会出现窜动的情况,贯流风叶运行比较平稳,且转子与定子组件之间始终保持间隙,即转子与定子组件之间始终不接触,从而避免在转子与定子组件之间产生摩擦,噪音较低且比较节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调为柜式空调,所述定子组件沿所述轴向安装于所述风道的顶端,所述支撑组件沿所述轴向安装于所述风道的底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调为壁挂式空调,所述定位组件沿所述轴向安装于所述风道的其中一端,所述支撑组件沿所述轴向安装于所述风道的其中另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子组件包括环形铁芯,所述转子由环形磁铁制成,所述偶数个吸引部沿周向相互连接形成所述转子,所述转子沿周向均受到所述定子组件的吸引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所述转子及所述贯流风叶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第一胶圈及第一滑动轴承,所述定子安装于所述风道远离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一胶圈设置于所述定子内,所述第一滑动轴承设置于所述第一胶圈内,所述第一转轴通过所述第一滑动轴承支撑于所述第一胶圈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子包括定子本体及多个安装脚,所述多个安装脚均匀间隔连接于所述定子本体远离所述贯流风叶的一端的周缘,且所述多个安装脚沿所述径向朝向远离所述定子本体的方向延伸;
所述空调还包括定子支架及多个紧固件,所述定子支架还包括支架本体及多个安装柱,所述多个安装柱均匀间隔连接于所述定子本体远离所述贯流风叶的一端,且所述多个安装柱沿所述轴向朝向远离所述支架本体的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支架本体安装于所述风道上,所述定子本体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内,所述转子位于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定子本体之间,所述多个安装脚与所述多个安装柱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每个所述安装脚与每个所述安装柱内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子支架还包括多个导向板,沿所述支架本体的周向,每个所述安装柱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个所述导向板,且位于所述安装柱两侧的两个所述导向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安装脚的宽度相等,沿所述轴向所述导向板延伸于所述定子支架的高度高于所述安装柱延伸于所述定子支架的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空调还包括多个脚垫,每个所述脚垫设置于每个所述安装脚与每个所述安装柱之间,每个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设于所述安装脚、所述脚垫及所述安装柱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子支架还包括第一密封板及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与所述第二密封板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靠近所述贯流风叶的一端,所述第一密封板嵌套于所述第二密封板内且两者之间形成密封凹槽;
所述空调还包括第三密封板,所述第三密封板与所述贯流风叶连接有所述转子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密封板沿周向包围于所述转子外;
其中,所述第三密封板密封设置于所述密封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子支架还包括多个第一限位凸台,所述多个第一限位凸台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靠近所述贯流风叶的一端,所述多个第一限位凸台围绕同一圆周均匀间隔设置;
所述风道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凹槽,所述支架本体通过所述第一限位凸台卡接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内与所述风道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第二胶圈及第二滑动轴承,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风道远离所述定子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胶圈设置于所述支撑架内,所述第二滑动轴承设置于所述第二胶圈内,所述第二转轴通过所述第二滑动轴承支撑于所述第二胶圈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圆柱体及第一半环体,所述圆柱体位于所述第一半环体内,所述圆柱体内设置有第二限位凸台,所述第二胶圈的外周设置有第二限位凹槽,所述第二胶圈设置于所述圆柱体内且所述第二限位凸台卡接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圆柱体未与所述第一半环体连接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三限位凹槽,所述风道包括第二半环体,所述第二半环体内设置有第三限位凸台,所述第三限位凸台卡接于所述第三限位凹槽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的爆炸图;
图2为图1中所提供的空调的风道的结构图;
图3为图1中所提供空调的局部部件的结构图;
图4为图1中所提供的空调的组装图;
图5为图4中所提供的空调的A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所提供的空调的B处放大图;
图7为图1中所提供的空调的定子组件的结构图;
图8为图7中所提供的定子组件的剖视图;
图9为图1中所提供的空调的定子支架的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10为图1中所提供的空调的定子支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11为图1中所提供的空调的支撑组件中的支撑架的结构图;
图12为图1中所提供的空调的支撑组件中的第二胶圈与第二滑动轴承的结构图;
图13为图12中所提供的第二胶圈与第二滑动轴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阅图1-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100,该空调100包括风道10、贯流风叶20、第一转轴30、第二转轴40、转子50、定子组件60与支撑组件70。
在一个实施例中,空调100为柜式空调,风道10沿轴向设置有风腔11,贯流风叶20、第一转轴30、第二转轴40以及转子50均沿轴向设置于风腔11内,且第一转轴30与第二转轴40分别连接于贯流风叶20的两端,转子50与贯流风叶20连接有第一转轴30的一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以正常的使用状态(柜式空调放置于支撑台面的状态)为准时,上述轴向为柜式空调的竖直方向,上述径向为柜式空调的水平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转轴30与第二转轴40分别连接于贯流风叶20的两端的中心位置,以保证贯流风叶20转动的平稳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转子50与贯流风叶20连接有第一转轴30的一端的周缘连接,即筒状的转子50包围第一转轴30。
具体地,贯流风叶20、第一转轴30、第二转轴40及转子50四者一体注塑成型。如此避免采用额外的固定件将四者之间连接固定,提高了装配效率。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贯流风叶20、第一转轴30、第二转轴40及转子50四者也可以分体设置或者其中两者或者三者一体成型,如贯流风叶20、第一转轴30与第二转轴40三者一体成型,转子50与贯流风叶20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固定。
参阅图4-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定子组件60及支撑组件70沿轴向(竖直方向)分别安装于风道10的两端,且定子组件60与支撑组件70分别连通于风腔11的两端,贯流风叶20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转轴30与第二转轴40支撑于定子组件60与支撑组件70中,转子50为圆筒状,转子50沿周向围设于定子组件60的外,且转子50与定子组件60之间具有间隙。
如此,通电后转子50围绕定子组件60转动,且转子50带动贯流风叶20一起转动,由于与贯流风叶20相连接的第一转轴30支撑于定子组件60内部,相较于传统内转子50电机驱动贯流风叶20的方式(与贯流风叶20连接的转轴伸出定子组件60,即与贯流风叶20连接的转轴并非位于定子组件60内部),则电机的体积较小,从而贯流风叶20以及蒸发器的长度较传统空调100的长度较长(本实施例的柜式空调中,靠近电机的一端,贯流风叶20与电机最远的距离为60mmm,而传统的空调100中贯流风叶20与电机最远的距离为140mm,如此相较于传统空调100,贯流风叶20的有效长度将增加80mm,也即为蒸发器的有效长度也相应地增加了80mm),从而出风量较大。
在一个实施例中,转子50包括偶数个吸引部,偶数个吸引部分布于转子50所在圆的至少其中一条直径相对的两端,位于每条直径相对的两端的两个吸引部受到定子组件60大小相同且方向相反的力,如此沿径向上转子50受到的力为零,以使转子50与定子组件60沿轴向(竖直方向)及与径向(水平方向)之间的间距保持不变。
如此,通电后转子50围绕定子组件60转动,且转子50带动贯流风叶20一起转动,当转子50在带动贯流风叶20转动的过程中,有可能在重力的作用下或者由于不平衡沿轴向与径向朝向远离或者靠近定子组件60的方向运动时,由于转子50受到定子组件60的吸引力作用,且沿径向上转子50受到的吸引力的合力为零,则在上述吸引力的作用下以使转子50始终在同一位置围绕定子组件60转动,从而避免了转子50在转动的过程中与定子组件60沿轴向与径向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与转子50连接的贯流风叶20不会出现窜动的情况,贯流风叶20运行比较平稳,且转子50与定子组件60之间始终保持间隙,即转子50与定子组件60之间始终不接触,从而避免在转子50与定子组件60之间产生摩擦,噪音较低且比较节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定子组件60包括环形铁芯,吸引部由磁铁制成,如此定子组件60具有吸引转子50的吸引力。具体地,转子50由环形磁铁制成,偶数个吸引部沿周向相互连接形成转子50,即在每条直径相对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吸引部。定子组件60的外轮廓沿周向均具有吸引定子组件60的吸引力,可以进一步保证转子50与定子组件60沿轴向与径向之间的间距均保持不变。
在本实施例中,定子组件60沿竖直方向安装于风道10的顶端,支撑组件70沿竖直方向安装于风道10的底端。
如果在转子50与定子组件60之间不存在作用力的情况,由于贯流风叶20、第一转轴30、第二转轴40及转子50的重力作用,在转动的过程中,转子50与定子组件60在竖直方向的间距会发生变化,即在转动的过程中,在竖直方向转子50会向下移动一定的距离,但是由于转子50受到定子组件60的吸引力作用,在当转子50有下降的趋势时,由于定子组件60不动,吸引力会将转子50吸引到原来位置,从而保证在竖直方向上转子50与定子组件60之间的间距不变。
且如果在转子50与定子组件60之间不存在作用力的情况,由于贯流风叶20、第一转轴30、第二转轴40及转子50自身的不平衡,在转动的过程中,转子50与定子组件60在水平方向的间距也有可能发生变化,即在转动的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转子50会偏心移动移动的距离,但是由于且沿径向上转子50受到的吸引力的合力为零,当转子50有偏心的趋势时,由于定子组件60不动,吸引力会将转子50吸引到原来的位置,从而保证在水平方向上转子50与定子组件60之间的间距不变。
参阅图7及图8,定子组件60包括定子61、第一胶圈62及第一滑动轴承63,定子61安装于风道10远离支撑组件70的一端,第一胶圈62设置于定子61内,第一滑动轴承63设置于第一胶圈62内,第一转轴30通过第一滑动轴承63支撑于第一胶圈62内。第一胶圈62为具有弹性的橡胶材料制成,以便于减小电机运行负荷及震动产生的噪音。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定子组件60也可以省略第一胶圈62与第一滑动轴承63,而是在定子61内设置有支撑孔,第一转轴30直接设置于支撑孔内,且第一转轴30与支撑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如此,也可以实现第一转轴30相对于定子组件60的转动。
定子61包括定子本体611及多个安装脚612,定子本体611呈圆柱状,多个安装脚612沿定子本体611的周向均匀间隔连接于定子本体611远离贯流风叶20的一端的周缘,且多个安装脚612均沿定子本体611的径向(径向)朝向远离定子本体611的方向延伸,以便于与其他部件安装固定。
具体地,安装脚612有两个、三个或者四个,在此不作限定。安装脚612沿轴向(轴向)开设有第一通孔,以便于紧固件穿设于第一通孔内将定子与其他部分固定。
定子本体611包括上述铁芯及缠绕于铁芯外的绕组,铁芯内设置有台阶状第一安装孔6111,第一胶圈62相应地设计为台阶状,以便于装配于第一安装孔6111内。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转子50可以采用其他磁性材料制成,只要可以保证转子50与铁芯之间产生吸引力即可。
参阅图9及图10,在一个实施例中,柜式空调还包括定子支架80,定子支架80设置于风道10安装有定子组件60的一端,定子组件60设置于定子支架80内,且转子50位于定子支架80与定子组件60之间。定子支架80首先与风道10固定连接,定子组件60安装于定子支架80内固定。
具体地,定子支架80包括支架本体81及多个安装柱82,多个安装柱82均匀间隔连接于支架本体81远离贯流风叶20的一端,且多个安装柱82沿支架本体81的轴向(轴向)延伸于支架本体81,以便于与定子本体611连接。
具体地,安装柱82为与安装脚612相配合的两个、三个或者四个,在此也不作限定。安装柱82沿轴向(轴向)开设有第二通孔,以便于紧固件穿设于第二通孔与定子本体611固定。
支架本体81设有安装柱82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导向板83,以导向安装脚612安装于安装柱82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沿支架本体81的周向,每个安装柱82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个导向板83,且沿支架本体81的周向,每个安装柱82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个导向板83,位于每个安装柱82两侧的两个导向板83之间的距离与安装脚612的宽度相等,沿轴向导向板83延伸于定子支架80的高度高于安装柱82延伸于定子支架80的高度。如此,当需要将安装脚612与安装柱82对应时,安装脚612的两侧首先与两个导向板83接触,在两个导向板83的导向下,安装脚612与安装柱82相对应。
在其中另一个实施例中,沿支架本体81的周向,也可以在每个安装柱82的其中一侧设置有一个导向板83,沿轴向导向板83延伸于定子支架80的高度高于安装柱82延伸于定子支架80的高度。如此,当需要将安装脚612与安装柱82对应时,安装脚612的一侧与导向板83接触,也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导向板83均为弧形,且位于安装柱82两侧的两个导向板83的弧形开口均朝向该安装柱82设置,同时设置安装脚612的周缘为与导向板83相匹配的弧形,以便于导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柜式空调还包括紧固件,具体地为紧固螺钉,紧固件穿设于安装脚612与安装柱82以将定子支架80与定子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柜式空调还包括脚垫,每个脚垫设置于每个安装脚612与安装柱82之间,每个紧固件穿设于每个安装脚612、每个脚垫及每个安装脚612固定。脚垫的设置,避免安装脚612与安装柱82直接接触,起到减震及降低噪音的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架本体81未设置有安装柱8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密封板84与第二密封板85,第一密封板84嵌套于第二密封板85内且两者之间形成密封凹槽。柜式空调还包括第三密封板,第三密封板与贯流风叶20连接有转子50的一端连接,第三密封板沿周向包围于转子50外,当支架本体81安装于风道10后,第三密封板位于密封凹槽内密封,以防止灰尘进入转子50与定子组件60之间,影响电机的性能。
具体地,第二密封板85、第一转轴30、第二转轴40、转子50及贯流风叶20五者一体成型。
为了便于支架本体81安装于风道10上,支架本体81未设置有安装柱82的一端还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凸台86,相应地风道10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凹槽,第一限位凸台86限位于第一限位凹槽内固定。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选择在风道10上设置第一限位凸台,在支架本体81上设置第一限位凹槽,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多个第一限位凸台86沿支架本体81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于第二密封板85外,且多个第一限位凸台86均与第二密封板85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多个第一限位凸台86的设置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如第一限位凸台86可以选择不与第二密封板85连接。
参阅图11-图13,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组件70包括支撑架71、第二胶圈72及第二滑动轴承73,支撑架71设置于风道10远离定子组件60的一端,第二胶圈72设置于支撑架71内,第二滑动轴承73设置于第二胶圈72内,第二转轴40通过第二滑动轴承73支撑于第二胶圈72内。
支撑架71包括圆柱体711及第一半环体712,圆柱体711位于第一半环体712的内侧,且第一半环体712与圆柱体711一体成型。
圆柱体711内设置有第二安装孔7111,第二安装孔7111的内壁设置有第二限位凸台7112,第二胶圈72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限位凹槽721,第二胶圈72安装于支撑架71的第二安装孔7111内,且支撑架71的第二限位凸台7112卡接于第二胶圈72的第二限位凹槽721内固定。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在第二胶圈72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限位凸台,在圆柱体711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二限位凹槽721,在此不作限定。
圆柱体711未与第一半环体712连接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三限位凹槽7113,且第一半环体712未与圆柱体711连接的平面开设有贯通第一半环体712的第一螺钉孔。相应地,风道10上设置第二半环体12,第二半环体12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三限位凸台,且第二半环体12的平面上开设有贯通第二半环体12的第二螺钉孔。当需要将支撑组件70安装于风道10上时,第一半环体712与第二半环体12对接,第三限位凸台卡接于第三限位槽内,并通过螺钉穿设于第一螺钉孔与第二螺钉孔固定。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圆柱体711未与第一半环体712连接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三限位凸台,在第二半环体12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三限位凹槽,在此不作限定。
返回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柜式空调还包括接水盘组件91,接水盘组件91安装于风道10设置有支撑组件70的一端,接水盘组件91用于承接从贯流风叶20流下的水。
在一个实施例中,柜式空调还包括蒸发器组件92,蒸发器组件92连接于风道10的背面,贯流风叶20位于蒸发器组件92与风道10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空调100还包括外盖93及保温件94,保温件94设置于风道10安装有定子组件60的一端,保温件94覆盖定子组件60,外盖93与风道10连接并覆盖保温件94。具体地,保温件94为保温海绵。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空调100为壁挂式空调,此时上述轴向为壁挂式空调的水平方向,上述径向为壁挂式空调的竖直方向。
当空调100为壁挂式空调时,与柜式空调不同的时,定子组件60可以选择地设置于风道10的其中一端,相应地,支撑组件70设置于风道10的另一端。风道10、第一转轴30、第二转轴40、贯流风叶20、转子50、定子组件60、支撑组件70及其他附加部件的具体设置方式可以参照柜式空调的设置方式,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100,由于转子50位于定子组件60外,形成了外转子50电机驱动贯流风叶20转动的方式,相较于现有技术的内转子50电机驱动贯流风叶20转动的方式,电机的体积较小,从而贯流风叶20以及蒸发器的长度较传统空调100的长度较长,从而出风量较大。由于转子50受到定子组件60的吸引力且沿径向定子组件60提供给转子50的吸引力的合力为零,避免了转子50在转动的过程中与定子组件60沿轴向与径向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与转子50连接的贯流风叶20不会出现窜动的情况,贯流风叶20运行比较平稳,且转子50与定子组件60之间始终保持间隙,即转子50与定子组件60之间始终不接触,从而避免在转子50与定子组件60之间产生摩擦,噪音较低且比较节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4)

1.一种空调(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道(10),沿轴向设置有风腔(11);
贯流风叶(20),沿所述轴向设置于所述风腔(11)内;
第一转轴(30)与第二转轴(40),沿所述轴向分别连接于所述贯流风叶(20)的两端;
定子组件(60)与支撑组件(70),沿所述轴向分别安装于所述风道(10)的两端,所述第一转轴(30)与所述第二转轴(40)分别支撑于所述定子组件(60)与所述支撑组件(70)内;
转子(50),与所述贯流风叶(20)连接有所述第一转轴(30)的一端连接,且所述转子(50)沿周向围设于所述定子组件(60)的外且所述转子(50)与所述定子组件(60)之间具有间隙;
其中,所述转子(50)包括偶数个吸引部,所述偶数个吸引部分布于所述转子(50)所在圆的至少其中一条直径相对的两端,位于每条所述直径相对的两端的两个所述吸引部受到所述定子组件大小相同且方向相反的吸引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100)为柜式空调(100),所述定子组件(60)沿所述轴向安装于所述风道(10)的顶端,所述支撑组件(70)沿所述轴向安装于所述风道(10)的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100)为壁挂式空调(100),所述定位组件沿所述轴向安装于所述风道(10)的其中一端,所述支撑组件(70)沿所述轴向安装于所述风道(10)的其中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调(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60)包括环形铁芯,所述转子(50)由环形磁铁制成,所述偶数个吸引部沿周向相互连接形成所述转子(50),所述转子(50)沿周向均受到所述定子组件(60)的吸引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30)、所述第二转轴(40)、所述转子(50)及所述贯流风叶(20)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60)包括定子(61)、第一胶圈(62)及第一滑动轴承(63),所述定子(61)安装于所述风道(10)远离所述支撑组件(70)的一端,所述第一胶圈(62)设置于所述定子(61)内,所述第一滑动轴承(63)设置于所述第一胶圈(62)内,所述第一转轴(30)通过所述第一滑动轴承(63)支撑于所述第一胶圈(62)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包括定子本体(611)及多个安装脚(612),所述多个安装脚(612)均匀间隔连接于所述定子本体(611)远离所述贯流风叶(20)的一端的周缘,且所述多个安装脚(612)沿所述径向朝向远离所述定子本体(611)的方向延伸;
所述空调(100)还包括定子支架(80)及多个紧固件,所述定子支架(80)还包括支架本体(81)及多个安装柱(82),所述多个安装柱(82)均匀间隔连接于所述定子本体(611)远离所述贯流风叶(20)的一端,且所述多个安装柱(82)沿所述轴向朝向远离所述支架本体(81)的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支架本体(81)安装于所述风道(10)上,所述定子本体(611)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81)内,所述转子(50)位于所述支架本体(81)与所述定子本体(611)之间,所述多个安装脚(612)与所述多个安装柱(82)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每个所述安装脚(612)与每个所述安装柱(82)内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支架(80)还包括多个导向板(83),沿所述支架本体(81)的周向,每个所述安装柱(82)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个所述导向板(83),且位于所述安装柱(82)两侧的两个所述导向板(83)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安装脚(612)的宽度相等,沿所述轴向所述导向板(83)延伸于所述定子支架(80)的高度高于所述安装柱(82)延伸于所述定子支架(80)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100),其特征在于,所空调(100)还包括多个脚垫,每个所述脚垫设置于每个所述安装脚(612)与每个所述安装柱(82)之间,每个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设于所述安装脚(612)、所述脚垫及所述安装柱(82)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支架(80)还包括第一密封板(84)及第二密封板(85),所述第一密封板(84)与所述第二密封板(85)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81)靠近所述贯流风叶(20)的一端,所述第一密封板(84)嵌套于所述第二密封板(85)内且两者之间形成密封凹槽;
所述空调(100)还包括第三密封板,所述第三密封板与所述贯流风叶(20)连接有所述转子(5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密封板沿周向包围于所述转子(50)外;
其中,所述第三密封板密封设置于所述密封凹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支架(80)还包括多个第一限位凸台(86),所述多个第一限位凸台(86)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81)靠近所述贯流风叶(20)的一端,所述多个第一限位凸台(86)围绕同一圆周均匀间隔设置;
所述风道(10)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凹槽,所述支架本体(81)通过所述第一限位凸台(86)卡接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内与所述风道(10)固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70)包括支撑架(71)、第二胶圈(72)及第二滑动轴承(73),所述支撑架(71)设置于所述风道(10)远离所述定子组件(60)的一端,所述第二胶圈(72)设置于所述支撑架(71)内,所述第二滑动轴承(73)设置于所述第二胶圈(72)内,所述第二转轴(40)通过所述第二滑动轴承(73)支撑于所述第二胶圈(72)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71)包括圆柱体(711)及第一半环体(712),所述圆柱体(711)位于所述第一半环体(712)内,所述圆柱体(711)内设置有第二限位凸台,所述第二胶圈(72)的外周设置有第二限位凹槽,所述第二胶圈(72)设置于所述圆柱体(711)内且所述第二限位凸台卡接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711)未与所述第一半环体(712)连接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三限位凹槽,所述风道(10)包括第二半环体,所述第二半环体内设置有第三限位凸台,所述第三限位凸台卡接于所述第三限位凹槽内。
CN201810837941.9A 2018-07-26 2018-07-26 空调 Active CN1088441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37941.9A CN108844130B (zh) 2018-07-26 2018-07-26 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37941.9A CN108844130B (zh) 2018-07-26 2018-07-26 空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44130A true CN108844130A (zh) 2018-11-20
CN108844130B CN108844130B (zh) 2024-02-06

Family

ID=64195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37941.9A Active CN108844130B (zh) 2018-07-26 2018-07-26 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44130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43052A (en) * 1987-08-10 1989-02-15 Daikin Ind Ltd Fan device
CN101377325A (zh) * 2007-08-29 2009-03-04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
CN102338424A (zh) * 2010-07-28 2012-02-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空调器
CN103994562A (zh) * 2013-02-18 2014-08-20 海尔集团公司 空调机的室内机及空调机
CN106939901A (zh) * 2017-03-17 2017-07-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贯流风叶、贯流风叶组件及空调器
CN206889340U (zh) * 2017-04-26 2018-01-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叶轮组件及其空调器
CN107631453A (zh) * 2017-08-29 2018-01-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轴承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7145307U (zh) * 2017-06-27 2018-03-27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贯流风叶装配结构
CN208704028U (zh) * 2018-07-26 2019-04-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43052A (en) * 1987-08-10 1989-02-15 Daikin Ind Ltd Fan device
CN101377325A (zh) * 2007-08-29 2009-03-04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
CN102338424A (zh) * 2010-07-28 2012-02-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空调器
CN103994562A (zh) * 2013-02-18 2014-08-20 海尔集团公司 空调机的室内机及空调机
CN106939901A (zh) * 2017-03-17 2017-07-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贯流风叶、贯流风叶组件及空调器
CN206889340U (zh) * 2017-04-26 2018-01-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叶轮组件及其空调器
CN207145307U (zh) * 2017-06-27 2018-03-27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贯流风叶装配结构
CN107631453A (zh) * 2017-08-29 2018-01-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轴承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8704028U (zh) * 2018-07-26 2019-04-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44130B (zh) 2024-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032929A1 (en) Blower fan
EP3355451A1 (en) Outer rotor type motor
CN106063089A (zh) 电机、动力装置及使用该动力装置的无人飞行器
JP2013523062A (ja) ヘアドライヤー用bldcモータ
CN208704028U (zh) 空调
US20140191603A1 (en) Sintered bearing-equipped bldc motor for hair dryer
CA2828317C (en) Fan with integrated motor
JP2018093710A (ja) アウターロータモータ及びこれを備える掃除機
CN108844130A (zh) 空调
JP3242350U (ja) ヘアドライヤ用高速モータ
CN217761362U (zh) 风机和电器设备
US10619639B2 (en) Motor and fluid delivery device comprising same
CN107749684B (zh) 外转子电机和具有其的流体驱动装置
CN115013329A (zh) 风机和电器设备
CN204231084U (zh) 一种电机防震盖
CN106877614B (zh) 一种开放式电机
CN107449121B (zh) 旋转组件及制冷设备
CN219062044U (zh) 电机固定结构及送风装置
CN205725305U (zh) 内转子无刷直流电机
CN108443234B (zh) 风机用橡胶支撑座
CN108539910B (zh) 电机及使用该电机的流体输送装置
JPH0510843U (ja) 圧縮機の防振支持装置
JP2014145323A (ja) 圧縮機またはこれを備えた冷凍装置
CN214664787U (zh) 风管机及其轴承座
KR102354435B1 (ko) 송풍팬 용 교류 전동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