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43652A - 应用于农用机械的流体自动换向往复缸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农用机械的流体自动换向往复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43652A
CN108843652A CN201811028549.6A CN201811028549A CN108843652A CN 108843652 A CN108843652 A CN 108843652A CN 201811028549 A CN201811028549 A CN 201811028549A CN 108843652 A CN108843652 A CN 1088436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iprocator
cylinder cap
cylinder
air inlet
cylinder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285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文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02854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43652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436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4365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5/00Fluid-actuated devices for displacing a member from one position to another; Gearing associated therewith
    • F15B15/08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tor unit
    • F15B15/14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tor unit of the straight-cylinder type
    • F15B15/1423Component par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5/00Fluid-actuated devices for displacing a member from one position to another; Gearing associated therewith
    • F15B15/08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tor unit
    • F15B15/14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tor unit of the straight-cylinder type
    • F15B15/1423Component par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F15B15/1433End ca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5/00Fluid-actuated devices for displacing a member from one position to another; Gearing associated therewith
    • F15B15/20Other details, e.g. assembly with regulat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应用于农用机械的流体自动换向往复缸,包括进气管道、排气管道、缸体、往复装置、活塞杆,所述的进气管道与排气管道配合并为往复装置提供气体,所述的往复装置设置于缸体内并且往复装置以气体为动力源并牵引活塞杆沿活塞杆轴向做往复运动,所述的缸体包括缸筒,所述的缸筒为两端开口的圆形筒体结构,缸筒的一开口匹配安装有缸盖一、另一开口匹配安装缸盖二。

Description

应用于农用机械的流体自动换向往复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换向式往复缸。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往复缸主要用于推动作或拉动作,往复缸由液压缸和气缸组成,往复缸以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作用力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系统中,然而由于长期应用需求比较简单,往复缸技术革新较慢;工业机械手要求设备体积小,活动方式灵活,一般在高负荷、高承载力的情况下不能工作,机械手的应用发展需要基础应用技术的提升,其中结构组成和传动方式的提升首当其冲。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换向式往复缸,用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到的问题,本往复缸不仅环保并降低了能耗、而且降低了工作成本,同时活塞杆的换向过程自动化。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应用于农用机械的流体自动换向往复缸,包括进气管道、排气管道、缸体、往复装置、活塞杆,所述的进气管道与排气管道配合并为往复装置提供气体,所述的往复装置设置于缸体内并且往复装置以气体为动力源并牵引活塞杆沿活塞杆轴向做往复运动;
所述的缸体包括缸筒,所述的缸筒为两端开口的圆形筒体结构,缸筒的一开口匹配安装有缸盖一、另一开口匹配安装缸盖二;
所述的缸盖一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圆形筒体结构,缸盖一的开口端同轴固定安装于缸筒,缸盖一的封闭端同轴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避让孔一,缸盖一的外圆面开设有与其内腔连接接通的进气孔一、排气孔一并且进气孔一靠近缸盖一的封闭端、排气孔一靠近缸筒,缸盖一的外圆面还开设有与其内腔连接接通的安装孔一并且排气孔一位于安装孔一与进气孔一之间;
所述的缸盖二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圆形筒体结构,缸盖二的开口端同轴固定安装于缸筒,缸盖二的封闭端同轴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避让孔二,缸盖二的外圆面开设有与其内腔连接接通的进气孔二、排气孔二并且进气孔二靠近缸盖二的封闭端、排气孔二靠近缸筒,缸盖二的外圆面还开设有与其内腔连接接通的安装孔二并且排气孔二位于安装孔二与进气孔二之间;
所述的往复装置包括往复机构、活塞,所述的往复机构包括往复触发构件、限位构件,所述的限位构件用于限制往复触发构件的运动,所述的往复触发构件用于接收活塞沿缸筒轴向运动产生的抵推力并在抵推力左右下完成状态切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往复触发构件包括触发柱,所述的触发柱为两段同轴不等径的圆柱构成并且分别为滑动段、流通段;
所述的滑动段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圆形筒体结构并且封闭端同轴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伸出孔,滑动段套设于缸盖二内部且滑动段的封闭端朝向缸盖二的封闭端、并且滑动段与缸盖二之间构成密封式滑动导向配合,滑动段的外圆面还设置有贯穿其厚度并且呈同轴布置的进气孔三、排气孔三,所述的进气孔三/排气孔三均位于进气孔二与排气孔二之间并且进气孔三与进气孔二位于平行于缸筒轴向的同一直线上、排气孔三与排气孔二位于平行于缸筒轴向的同一直线上,滑动段的外圆面还同轴设置有呈环状结构的限位槽;
所述的流通段为两端开口的圆形筒体结构,流通段设置于缸筒内且流通段同轴固定连接于滑动段的开口端、并且流通段的外径大于滑动段的外径,流通段的外圆面开设有与其内腔连接接通的流通孔,所述的流通孔沿流通段的圆周方向阵列有若干个,所述的限位构件位于设置于缸盖二的安装孔二内;
所述的往复机构设置有两组并且分别为往复机构一、往复机构二,往复机构一与缸盖一之间的连接关系、往复机构二与缸盖二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致;
所述的往复机构一的运动状态分为进气状态一、排气状态一并且往复机构一的初始状态为进气状态一,当往复机构一处于进气状态一时,往复机构一的进气孔三与缸盖一的进气孔一连接接通,当往复机构一处于排气状态一时,往复机构一的排气孔三与缸盖一的排气孔一连接接通;
所述的往复机构二的运动状态分为进气状态二、排气状态二并且往复机构二的初始状态为排气状态二,当往复机构二处于进气状态二时,往复机构二的进气孔三与缸盖二的进气孔二连接接通,当往复机构二处于排气状态时,往复机构二的排气孔三与缸盖二的排气孔二连接接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活塞杆与缸筒之间呈同轴布置并且活塞杆的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安装端,活塞杆的连接端位于缸盖一背离缸筒的一侧,活塞杆的安装端穿过设置于缸盖一的避让孔一、设置于往复机构一的伸出孔、设置于往复机构二的伸出孔、设置于缸盖二的避让孔二并位于缸盖二背离缸筒的一侧,活塞杆与避让孔一/往复机构二的伸出孔/往复机构二的伸出孔/避让孔二之间均构成密封式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往复机构一与往复机构二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缸筒的轴向,连接杆的一端与往复机构一的流通段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往复机构二的流通段固定连接;
所述的活塞套设于缸筒内,活塞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套接孔、固定孔,活塞通过固定孔固定套接于活塞杆外部并且活塞通过套接孔活动套接于连接杆外部,活塞与缸筒之间、活塞与连接杆之间均构成密封式滑动导向配合,并且活塞与活塞杆之间构成密封式配合;
所述的连接杆设置有两组并且两组连接杆分别位于活塞杆的一侧,所述的设置于活塞的套接孔对应设置有两组;
所述的活塞沿缸筒轴向并将缸筒的内腔分为互不接通的两部分、并且分别为靠近往复机构一的密封腔室一、靠近往复机构二的密封腔室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往复装置牵引活塞杆沿自身轴向做往复运动,往复装置以空气为动力源并使活塞牵引活塞杆同步运动,不仅环保并降低了能耗、而且降低了工作成本,同时活塞运动并使得传递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传递弹簧的弹力大于限位构件对往复触发构件的限制力时,限位构件撤销对往复触发构件的限位并且传递弹簧的弹力使得往复机构一/往复机构二进行状态切换,往复机构一/往复机构二以传递弹簧的弹力作为状态切换的动力,使得往复机构一/往复机构二的状态切换过程更加平稳顺利,并且活塞杆的换向过程自动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缸体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进气管道、排气管道、缸体的配合图。
图5为本发明的缸盖二与限位构件的配合图。
图6为本发明的往复装置与活塞杆的配合图。
图7为本发明的缸体与触发柱的配合图。
图8为本发明的触发柱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往复机构一与往复机构二的配合图。
图中标示为:
100、进气管道;110、进气三通管;120、进气管一;130、进气管二;
200、排气管道;210、排气三通管;220、排气管一;230、排气管二;
300、缸体;310、缸筒;320、缸盖一;321、避让孔一;322、进气孔一;323、排气孔一;324、安装孔一;330、缸盖二;331、避让孔二;332、进气孔二;333、排气孔二;334、安装孔二;
400、往复装置;
410、往复触发构件;4110、滑动段;4111、伸出孔;4112、进气孔三;4113、排气孔三;4114、限位槽;4120、流通段;4121、流通孔;
420、传递弹簧;
430、限位构件;431、限位球;432、固定块;433、限位弹簧;
440、连接杆;450、活塞;460、缓冲圈;
500、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通过往复装置牵引活塞杆沿自身轴向做往复运动的优越性在于,往复装置以空气为动力源并使活塞牵引活塞杆同步运动,不仅环保并降低了能耗、而且降低了工作成本,同时活塞运动并使得传递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传递弹簧的弹力大于限位构件对往复触发构件的限制力时,限位构件撤销对往复触发构件的限位并且传递弹簧的弹力使得往复机构一/往复机构二进行状态切换,往复机构一/往复机构二以传递弹簧的弹力作为状态切换的动力,使得往复机构一/往复机构二的状态切换过程更加平稳顺利,并且活塞杆的换向过程自动化。
如图1-9所示,应用于农用机械的流体自动换向往复缸,包括进气管道100、排气管道200、缸体300、往复装置400、活塞杆500,所述的进气管道100与排气管道200配合并为往复装置400提供气体,所述的往复装置400设置于缸体300内并且往复装置400以气体为动力源并牵引活塞杆500沿活塞杆500轴向做往复运动。
如图3所示,上述的缸体300包括缸筒310,所述的缸筒310为两端开口的圆形筒体结构,缸筒310的一开口匹配安装有缸盖一320、另一开口匹配安装缸盖二330。
所述的缸盖一320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圆形筒体结构,缸盖一320的开口端同轴固定安装于缸筒310,缸盖一320的封闭端同轴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避让孔一321,缸盖一320的外圆面开设有与其内腔连接接通的进气孔一322、排气孔一323并且进气孔一322靠近缸盖一320的封闭端、排气孔一323靠近缸筒310,缸盖一320的外圆面还开设有与其内腔连接接通的安装孔一324并且排气孔一323位于安装孔一324与进气孔一322之间。
所述的缸盖二330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圆形筒体结构,缸盖二330的开口端同轴固定安装于缸筒310,缸盖二330的封闭端同轴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避让孔二331,缸盖二330的外圆面开设有与其内腔连接接通的进气孔二332、排气孔二333并且进气孔二332靠近缸盖二330的封闭端、排气孔二333靠近缸筒310,缸盖二330的外圆面还开设有与其内腔连接接通的安装孔二334并且排气孔二333位于安装孔二334与进气孔二332之间。
如图4所示,所述的进气管道100包括进气三通管110、进气管一120、进气管二130,所述的进气三通管110可分为两部分并且分别为竖直管、水平管,竖直管垂直设置于水平管的中间位置且两者之间相互接通、并构成T型结构,竖直管的自由端与供气设备连接接通,所述的进气管一120的一端与水平管的一端连接接通、另一端与设置于缸盖一320的进气孔一322连接接通,所述的进气管二130的一端与水平管的另一端连接接通、另一端与设置于缸盖二330的进气孔二332连接接通。
所述的排气管道200包括排气三通管210、排气管一220、排气管二230,所述的排气三通管210可分为两部分并且分别为竖直流管、水平流管,竖直流管垂直设置于水平流管的中间位置且两者之间相互接通、并构成T型结构,所述的排气管一220的一端与水平流管的一端连接接通、另一端与设置于缸盖一320的排气孔一323连接接通,所述的排气管二230的一端与水平流管的另一端连接接通、另一端与设置于缸盖二330的排气孔二333连接接通。
如图2、5-9所示,上述的往复装置400包括往复机构、活塞450,所述的往复机构包括往复触发构件410、限位构件430,所述的限位构件430用于限制往复触发构件410的运动,所述的往复触发构件410用于接收活塞450沿缸筒310轴向运动产生的抵推力并在抵推力左右下完成状态切换。
所述的往复触发构件410包括触发柱,所述的触发柱为两段同轴不等径的圆柱构成并且分别为滑动段4110、流通段4120。
所述的滑动段4110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圆形筒体结构并且封闭端同轴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伸出孔4111,滑动段4110套设于缸盖二330内部且滑动段4110的封闭端朝向缸盖二330的封闭端、并且滑动段4110与缸盖二330之间构成密封式滑动导向配合,滑动段4110的外圆面还设置有贯穿其厚度并且呈同轴布置的进气孔三4112、排气孔三4113,所述的进气孔三4112/排气孔三4113均位于进气孔二332与排气孔二333之间并且进气孔三4112与进气孔二332位于平行于缸筒310轴向的同一直线上、排气孔三4113与排气孔二333位于平行于缸筒310轴向的同一直线上,滑动段4110的外圆面还同轴设置有呈环状结构的限位槽4114。
所述的流通段4120为两端开口的圆形筒体结构,流通段4120设置于缸筒310内且流通段4120同轴固定连接于滑动段4110的开口端、并且流通段4120的外径大于滑动段4110的外径,流通段4120的外圆面开设有与其内腔连接接通的流通孔4121。
所述的限位构件430位于设置于缸盖二330的安装孔二334内,限位构件430包括限位球431、固定块432、限位弹簧433,所述的限位球431与设置于滑动段4110外圆面的限位槽4114相匹配,所述的固定块432可拆卸式安装于安装孔二334内并且固定块432靠近缸盖二330的外圆面,所述的限位弹簧433设置于固定块432与限位球431之间,限位弹簧433的一端与固定块432抵触、另一端与限位球431抵触,限位弹簧433的弹力使得限位球431沿安装孔二334的轴向做靠近设置于滑动段4110外圆面的限位槽4114的运动。
所述的往复机构设置有两组并且分别为往复机构一、往复机构二,往复机构一与缸盖一320之间的连接关系、往复机构二与缸盖二330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致。
所述的活塞杆500与缸筒310之间呈同轴布置并且活塞杆500的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安装端,活塞杆500的连接端位于缸盖一320背离缸筒310的一侧,活塞杆500的安装端穿过设置于缸盖一320的避让孔一321、设置于往复机构一的伸出孔4111、设置于往复机构二的伸出孔4111、设置于缸盖二330的避让孔二331并位于缸盖二330背离缸筒310的一侧,活塞杆500与避让孔一321/往复机构二的伸出孔4111/往复机构二的伸出孔4111/避让孔二331之间均构成密封式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往复机构一的运动状态分为进气状态一、排气状态一并且往复机构一的初始状态为进气状态一,当往复机构一处于进气状态一时,往复机构一的进气孔三4112与缸盖一320的进气孔一322连接接通并且往复机构一的限位球431位于往复机构一的限位槽4114内,当往复机构一处于排气状态一时,往复机构一的排气孔三4113与缸盖一320的排气孔一323连接接通并且往复机构一的限位球431脱离往复机构一的限位槽4114。
所述的往复机构二的运动状态分为进气状态二、排气状态二并且往复机构二的初始状态为排气状态二,当往复机构二处于进气状态二时,往复机构二的进气孔三4112与缸盖二330的进气孔二332连接接通并且往复机构二的限位球431位于往复机构二的限位槽4114内,当往复机构二处于排气状态时,往复机构二的排气孔三4113与缸盖二330的排气孔二333连接接通并且往复机构二的限位球431脱离往复机构二的限位槽4114。
如图6、9所示,上述的往复机构一与往复机构二之间设置有连接杆440,所述的连接杆440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缸筒310的轴向,连接杆440的一端与往复机构一的流通段412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往复机构二的流通段4120固定连接。
所述的活塞450套设于缸筒310内,活塞450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套接孔、固定孔,活塞450通过固定孔固定套接于活塞杆500外部并且活塞450通过套接孔活动套接于连接杆440外部,活塞450与缸筒310之间、活塞450与连接杆440之间均构成密封式滑动导向配合,并且活塞450与活塞杆500之间构成密封式配合。
所述的活塞450沿缸筒310轴向并将缸筒310的内腔分为互不接通的两部分、并且分别为靠近往复机构一的密封腔室一、靠近往复机构二的密封腔室二。
实际工作时,往复机构一处于进气状态一并且往复机构二处于排气状态二,供气设备提供的气体通过进气三通管110、进气管一120、设置于缸盖一320的进气孔一322、设置于往复机构一的进气孔三4112、往复机构一的触发柱内腔、设置于往复机构一的流通孔4121流入至缸筒310的密封腔室一内,使得缸筒310的密封腔室一内的压强增大,从而使得活塞450沿缸筒310的轴向做靠近往复机构二的运动,活塞450运动并牵引活塞杆500同步运动,即活塞杆500的连接端做靠近缸盖一320的运动并且活塞杆500的安装端做远离缸盖二330的运动,同时缸筒310的密封腔室二内的空气通过设置于往复机构二的流通孔4121、往复机构二的触发柱内腔、设置于往复机构二的排气孔三4113、设置于缸盖二330的排气孔二333、排气管二230、排气三通管210排出;
活塞450沿缸筒310的轴向做靠近往复机构二的运动过程中,活塞450与往复机构二的流通段4120接触,当活塞450对往复机构二的流通段4120的抵推力大于往复机构二的限位构件430对往复机构二的往复触发构件410的限制力时,活塞450运动并牵引流通段4120同步运动,从而使得往复机构二由排气状态二切换至进气状态二,同时由于往复机构一与往复机构之间设置有连接杆440并且两者之间通过连接杆440进行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往复机构一由进气状态一切换至排气状态一;
供气设备继续向进气三通管110提供气体,此时气体通过进气三通管110、进气管二130、设置于缸盖二330的进气孔二332、设置于往复机构二的进气孔三4112、往复机构二的触发柱内腔、设置于往复机构二的流通孔4121流入至缸筒310的密封腔室二内,使得缸筒310的密封腔室二内的压强增大,从而使得活塞450沿缸筒310的轴向做靠近往复机构一的运动,活塞450运动并牵引活塞杆500同步运动,即活塞杆500的连接端做远离缸盖一320的运动并且活塞杆500的安装端做靠近缸盖二330的运动,同时缸筒310的密封腔室一内的空气通过设置于往复机构一的流通孔4121、往复机构一的触发柱内腔、设置于往复机构一的排气孔三4113、设置于缸盖一320的排气孔一323、排气管一220、排气三通管210排出;
活塞450沿缸筒310的轴向做靠近往复机构一的运动过程中,活塞450与往复机构一的流通段4120接触,当活塞450对往复机构一的流通段4120的抵推力大于往复机构一的限位构件430对往复机构一的往复触发构件410的限制力时,活塞450运动并牵引流通段4120同步运动,从而使得往复机构一由排气状态一切换至进气状态一,同时使得往复机构二由进气状态二切换至排气状态二;
供气设备继续向进气三通管110提供气体,此时气体继续通过进气三通管110、进气管一120、设置于缸盖一320的进气孔一322、设置于往复机构一的进气孔三4112、往复机构一的触发柱内腔、设置于往复机构一的流通孔4121流入至缸筒310的密封腔室一内,如此往复。
更为具体的,所述的往复机构一与往复机构二均还包括弹性系数小于限位弹簧433弹性系数的传递弹簧420,所述的传递弹簧420用于接收活塞450沿缸筒310的轴向运动产生的抵推力并在抵推力作用下处于压缩状态,当传递弹簧420的弹力大于限位构件430对往复触发构件410的限制力时,传递弹簧420的弹力牵引往复触发构件410沿缸筒310的轴向运动。
所述的往复机构一的传递弹簧420/往复机构二的传递弹簧420均套接于活塞杆500的外部,往复机构一的传递弹簧420的一端与往复机构一的流通段4120腔底抵触、并且往复机构一的传递弹簧420的弹力使得往复机构一的往复触发构件410沿缸筒310的轴向做靠近缸盖一320封闭端的运动,往复机构二的传递弹簧420的一端与往复机构二的流通段4120腔底抵触、并且往复机构二的传递弹簧420的弹力使得往复机构二的往复触发构件410沿缸筒310的轴向做靠近缸盖二330封闭端的运动。
传递弹簧420的意义在于,活塞450沿缸筒310的轴向做靠近往复机构二的运动过程中,由于往复机构二的限位弹簧433的弹性系数大于往复机构二的传递弹簧420的弹性系数,活塞450与往复机构二的传递弹簧420接触并使得使得往复机构二的传递弹簧420处于压缩状态,当往复机构二的传递弹簧420的弹力大于往复机构二的限位构件430对往复机构二的往复触发构件410的限制力时,往复机构二的传递弹簧420的弹力牵引往复机构二的往复触发构件410沿缸筒310的轴向做靠近缸盖二330封闭端的运动,从而使得往复机构二由排气状态二切换至进气状态二,同时往复机构二运动并通过连接杆440牵引往复机构一同步运动,从而使得往复机构一由进气状态一切换至排气状态一,若无传递弹簧420,则当往复机构二的进气孔三4112与缸盖二330的进气孔二332之间的连接接通面积大于零时,若此时往复机构二的排气孔三4113与缸盖二330的排气孔二333脱离接通,则往复机构二的进气孔三4112与缸盖二330的进气孔二332之间的连接接通面积较小,影响后续活塞杆500的往复运动,若此时往复机构二的排气孔三4113与缸盖二330的排气孔二333未脱离接通,则供气设备提供的气体流入缸筒310的密封腔室二后立即排出并使往复缸无法进行往复运动;
活塞450沿缸筒310的轴向做靠近往复机构一的运动过程中与活塞450沿缸筒310做靠近往复机构二的运动过程一致。
更为优化的,为了使气体经往复机构一/往复机构二的流通孔4121流入缸筒310内的过程更加平稳快速,所述的流通孔4121沿流通段4120的圆周方向阵列有若干个。
更为优化的,为了使往复机构一运动并牵引往复机构二同步运动/往复机构二运动并牵引往复机构一同步运动的过程更加平稳顺利,所述的连接杆440设置有两组并且两组连接杆440分别位于活塞杆500的一侧,所述的设置于活塞450的套接孔对应设置有两组。
更为优化的,活塞450沿缸筒310的轴向做靠近往复机构二的运动过程中/活塞450沿缸筒310的轴向做靠近往复机构一的运动过程中,为了防止活塞450与往复机构二/往复机构一发生碰撞并使活塞450与往复机构二/往复机构一受到损坏,所述的缸筒310内套设有缓冲圈460,所述的缓冲圈460设置有两组并且分别为缓冲圈一、缓冲圈二,缓冲圈一的一端与缸盖一320的开口端连接并且缓冲圈二的一端与缸盖二330的开口端连接。
一种以气体为动力源的自动换向往复缸的换向方法,其步骤在于:
S1:供气设备提供的气体通过进气管道100输送至缸体300内并且缸体300内的气体通过排气管道200排出;
所述的缸体300包括缸筒310,所述的缸筒310为两端开口的圆形筒体结构,缸筒310的一开口匹配安装有缸盖一320、另一开口匹配安装缸盖二330,所述的缸盖一320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圆形筒体结构,缸盖一320的开口端同轴固定安装于缸筒310,缸盖一320的封闭端同轴开设有避让孔一321,缸盖一320的外圆面开设有进气孔一322、排气孔一323、安装孔一324,所述的缸盖二330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圆形筒体结构,缸盖二330的开口端同轴固定安装于缸筒310,缸盖二330的封闭端同轴开设有避让孔二331,缸盖二330的外圆面开设有进气孔二332、排气孔二333、安装孔二334;
所述的进气管道100包括进气三通管110、进气管一120、进气管二130,所述的进气三通管110可分为两部分并且分别为竖直管、水平管,竖直管垂直设置于水平管的中间位置且两者之间相互接通、并构成T型结构,竖直管的自由端与供气设备连接接通,进气管一120的一端与水平管的一端连接接通、另一端与进气孔一322连接接通,进气管二130的一端与水平管的另一端连接接通、另一端与进气孔二332连接接通;
所述的排气管道200包括排气三通管210、排气管一220、排气管二230,所述的排气三通管210可分为两部分并且分别为竖直流管、水平流管,竖直流管垂直设置于水平流管的中间位置且两者之间相互接通、并构成T型结构,排气管一220的一端与水平流管的一端连接接通、另一端与排气孔一323连接接通,排气管二230的一端与水平流管的另一端连接接通、另一端与排气孔二333连接接通;
S2:缸体300内的气体推动往复装置400运动并牵引活塞杆500同步运动;
所述的往复装置400包括往复机构、活塞450,所述的往复机构包括往复触发构件410、传递弹簧420、限位构件430,所述的往复触发构件410包括触发柱,所述的触发柱为两段同轴不等径的圆柱构成并且分别为滑动段4110、流通段4120;
所述的滑动段4110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圆形筒体结构并且封闭端同轴开设有伸出孔4111,滑动段4110套设于缸盖二330内部且滑动段4110的封闭端朝向缸盖二330的封闭端、并且滑动段4110与缸盖二330之间构成密封式滑动导向配合,滑动段4110的外圆面设置有进气孔三4112、排气孔三4113,滑动段4110的外圆面还同轴设置有呈环状结构的限位槽4114,所述的流通段4120为两端开口的圆形筒体结构,流通段4120设置于缸筒310内且流通段4120同轴固定连接于滑动段4110的开口端、并且流通段4120的外径大于滑动段4110的外径,流通段4120的外圆面开设有流通孔4121;
所述的限位构件430位于设置于缸盖二330的安装孔二334内并且限位构件430与限位槽4114配合并对触发柱的运动进行限制;
所述的往复机构设置有两组并且分别为往复机构一、往复机构二,往复机构一与缸盖一320之间的连接关系、往复机构二与缸盖二330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致;
所述的活塞杆500与缸筒310同轴布置并且活塞杆500的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安装端,活塞杆500的连接端位于缸盖一320背离缸筒310的一侧,活塞杆500的安装端穿过避让孔一321、往复机构一的伸出孔4111、往复机构二的伸出孔4111、避让孔二331并位于缸盖二330背离缸筒310的一侧;
所述的往复机构一的传递弹簧420/往复机构二的传递弹簧420均套接于活塞杆500的外部,往复机构一的传递弹簧420的一端与往复机构一的流通段4120腔底抵触,往复机构二的传递弹簧420的一端与往复机构二的流通段4120腔底抵触;
所述的往复机构一的运动状态分为进气状态一、排气状态一并且往复机构一的初始状态为进气状态一,所述的往复机构二的运动状态分为进气状态二、排气状态二并且往复机构二的初始状态为排气状态二;
所述的往复机构一与往复机构二之间设置有连接杆440并且两者之间通过连接杆440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的活塞450套设于缸筒310内,活塞450开设有套接孔、固定孔,活塞450通过固定孔固定套接于活塞杆500外部并且活塞450通过套接孔活动套接于连接杆440外部,活塞450与缸筒310之间、活塞450与连接杆440之间均构成密封式滑动导向配合,并且活塞450与活塞杆500之间构成密封式配合;
所述的活塞450沿缸筒310轴向并将缸筒310的内腔分为互不接通的两部分、并且分别为靠近往复机构一的密封腔室一、靠近往复机构二的密封腔室二;
供气设备提供的气体通过进气三通管110、进气管一120、设置于缸盖一320的进气孔一322、设置于往复机构一的进气孔三4112、往复机构一的触发柱内腔、设置于往复机构一的流通孔4121流入至缸筒310的密封腔室一内,使得缸筒310的密封腔室一内的压强增大,从而使得活塞450沿缸筒310的轴向做靠近往复机构二的运动,活塞450运动并牵引活塞杆500同步运动,即活塞杆500的连接端做靠近缸盖一320的运动并且活塞杆500的安装端做远离缸盖二330的运动,同时缸筒310的密封腔室二内的空气通过设置于往复机构二的流通孔4121、往复机构二的触发柱内腔、设置于往复机构二的排气孔三4113、设置于缸盖二330的排气孔二333、排气管二230、排气三通管210排出;
S3:活塞450沿缸筒310的轴向做靠近往复机构二的运动过程中,活塞450与往复机构二的传递弹簧420接触并使得使得往复机构二的传递弹簧420处于压缩状态;
当往复机构二的传递弹簧420的弹力大于往复机构二的限位构件430对往复机构二的往复触发构件410的限制力时,往复机构二的传递弹簧420的弹力牵引往复机构二的往复触发构件410沿缸筒310的轴向做靠近缸盖二330封闭端的运动,从而使得往复机构二由排气状态二切换至进气状态二,同时往复机构二运动并通过连接杆440牵引往复机构一同步运动,从而使得往复机构一由进气状态一切换至排气状态一;
S4:供气设备继续向进气三通管110提供气体,此时气体通过进气三通管110、进气管二130、设置于缸盖二330的进气孔二332、设置于往复机构二的进气孔三4112、往复机构二的触发柱内腔、设置于往复机构二的流通孔4121流入至缸筒310的密封腔室二内,使得缸筒310的密封腔室二内的压强增大,从而使得活塞450沿缸筒310的轴向做靠近往复机构一的运动,活塞450运动并牵引活塞杆500同步运动,即活塞杆500的连接端做远离缸盖一320的运动并且活塞杆500的安装端做靠近缸盖二330的运动,同时缸筒310的密封腔室一内的空气通过设置于往复机构一的流通孔4121、往复机构一的触发柱内腔、设置于往复机构一的排气孔三4113、设置于缸盖一320的排气孔一323、排气管一220、排气三通管210排出;
活塞450沿缸筒310的轴向做靠近往复机构一的运动过程中,活塞450通过往复机构一的传递弹簧420使往复机构一由排气状态一切换至进气状态一,同时使得往复机构二由进气状态二切换至排气状态二;
S5:供气设备继续向进气三通管110提供气体,此时气体继续通过进气三通管110、进气管一120、设置于缸盖一320的进气孔一322、设置于往复机构一的进气孔三4112、往复机构一的触发柱内腔、设置于往复机构一的流通孔4121流入至缸筒310的密封腔室一内,如此往复。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3)

1.应用于农用机械的流体自动换向往复缸,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进气管道、排气管道、缸体、往复装置、活塞杆,所述的进气管道与排气管道配合并为往复装置提供气体,所述的往复装置设置于缸体内并且往复装置以气体为动力源并牵引活塞杆沿活塞杆轴向做往复运动;
所述的缸体包括缸筒,所述的缸筒为两端开口的圆形筒体结构,缸筒的一开口匹配安装有缸盖一、另一开口匹配安装缸盖二;
所述的缸盖一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圆形筒体结构,缸盖一的开口端同轴固定安装于缸筒,缸盖一的封闭端同轴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避让孔一,缸盖一的外圆面开设有与其内腔连接接通的进气孔一、排气孔一并且进气孔一靠近缸盖一的封闭端、排气孔一靠近缸筒,缸盖一的外圆面还开设有与其内腔连接接通的安装孔一并且排气孔一位于安装孔一与进气孔一之间;
所述的缸盖二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圆形筒体结构,缸盖二的开口端同轴固定安装于缸筒,缸盖二的封闭端同轴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避让孔二,缸盖二的外圆面开设有与其内腔连接接通的进气孔二、排气孔二并且进气孔二靠近缸盖二的封闭端、排气孔二靠近缸筒,缸盖二的外圆面还开设有与其内腔连接接通的安装孔二并且排气孔二位于安装孔二与进气孔二之间;
所述的往复装置包括往复机构、活塞,所述的往复机构包括往复触发构件、限位构件,所述的限位构件用于限制往复触发构件的运动,所述的往复触发构件用于接收活塞沿缸筒轴向运动产生的抵推力并在抵推力左右下完成状态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农用机械的流体自动换向往复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往复触发构件包括触发柱,所述的触发柱为两段同轴不等径的圆柱构成并且分别为滑动段、流通段;
所述的滑动段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圆形筒体结构并且封闭端同轴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伸出孔,滑动段套设于缸盖二内部且滑动段的封闭端朝向缸盖二的封闭端、并且滑动段与缸盖二之间构成密封式滑动导向配合,滑动段的外圆面还设置有贯穿其厚度并且呈同轴布置的进气孔三、排气孔三,所述的进气孔三/排气孔三均位于进气孔二与排气孔二之间并且进气孔三与进气孔二位于平行于缸筒轴向的同一直线上、排气孔三与排气孔二位于平行于缸筒轴向的同一直线上,滑动段的外圆面还同轴设置有呈环状结构的限位槽;
所述的流通段为两端开口的圆形筒体结构,流通段设置于缸筒内且流通段同轴固定连接于滑动段的开口端、并且流通段的外径大于滑动段的外径,流通段的外圆面开设有与其内腔连接接通的流通孔,所述的流通孔沿流通段的圆周方向阵列有若干个,所述的限位构件位于设置于缸盖二的安装孔二内;
所述的往复机构设置有两组并且分别为往复机构一、往复机构二,往复机构一与缸盖一之间的连接关系、往复机构二与缸盖二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致;
所述的往复机构一的运动状态分为进气状态一、排气状态一并且往复机构一的初始状态为进气状态一,当往复机构一处于进气状态一时,往复机构一的进气孔三与缸盖一的进气孔一连接接通,当往复机构一处于排气状态一时,往复机构一的排气孔三与缸盖一的排气孔一连接接通;
所述的往复机构二的运动状态分为进气状态二、排气状态二并且往复机构二的初始状态为排气状态二,当往复机构二处于进气状态二时,往复机构二的进气孔三与缸盖二的进气孔二连接接通,当往复机构二处于排气状态时,往复机构二的排气孔三与缸盖二的排气孔二连接接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于农用机械的流体自动换向往复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杆与缸筒之间呈同轴布置并且活塞杆的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安装端,活塞杆的连接端位于缸盖一背离缸筒的一侧,活塞杆的安装端穿过设置于缸盖一的避让孔一、设置于往复机构一的伸出孔、设置于往复机构二的伸出孔、设置于缸盖二的避让孔二并位于缸盖二背离缸筒的一侧,活塞杆与避让孔一/往复机构二的伸出孔/往复机构二的伸出孔/避让孔二之间均构成密封式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往复机构一与往复机构二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缸筒的轴向,连接杆的一端与往复机构一的流通段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往复机构二的流通段固定连接;
所述的活塞套设于缸筒内,活塞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套接孔、固定孔,活塞通过固定孔固定套接于活塞杆外部并且活塞通过套接孔活动套接于连接杆外部,活塞与缸筒之间、活塞与连接杆之间均构成密封式滑动导向配合,并且活塞与活塞杆之间构成密封式配合;
所述的连接杆设置有两组并且两组连接杆分别位于活塞杆的一侧,所述的设置于活塞的套接孔对应设置有两组;
所述的活塞沿缸筒轴向并将缸筒的内腔分为互不接通的两部分、并且分别为靠近往复机构一的密封腔室一、靠近往复机构二的密封腔室二。
CN201811028549.6A 2018-09-05 2018-09-05 应用于农用机械的流体自动换向往复缸 Withdrawn CN1088436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28549.6A CN108843652A (zh) 2018-09-05 2018-09-05 应用于农用机械的流体自动换向往复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28549.6A CN108843652A (zh) 2018-09-05 2018-09-05 应用于农用机械的流体自动换向往复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43652A true CN108843652A (zh) 2018-11-20

Family

ID=64188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28549.6A Withdrawn CN108843652A (zh) 2018-09-05 2018-09-05 应用于农用机械的流体自动换向往复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4365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1265A (zh) * 2019-08-19 2019-12-06 海宁市创兴经编有限公司 染缸的排气机构
CN110735782A (zh) * 2019-07-22 2020-01-31 六安永贞匠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隔膜泵的柔性气动驱动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35782A (zh) * 2019-07-22 2020-01-31 六安永贞匠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隔膜泵的柔性气动驱动方法
CN110735782B (zh) * 2019-07-22 2021-04-16 六安永贞匠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隔膜泵的柔性气动驱动方法
CN110541265A (zh) * 2019-08-19 2019-12-06 海宁市创兴经编有限公司 染缸的排气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43652A (zh) 应用于农用机械的流体自动换向往复缸
CN108999834A (zh) 用于农业机械的自动换向式往复缸
CN108980142A (zh) 用于工程机械的往复式液压缸
CN103341476A (zh) 一种便携式管道内壁气动清洁系统
CN104209492A (zh) 压铸模具模腔抽真空系统
CN103671344B (zh) 泵送油缸及包含该泵送油缸的泵送设备
CN108757635A (zh) 应用于农用机械的自动换向的多级往复式液压缸
CN108980143A (zh) 农业机械的自动换向往复缸的换向方法
CN205592215U (zh) 一种多油缸顺序伸缩机构及工程机械
CN201818758U (zh) 一种三节电动伸缩装置
CN208534890U (zh) 一种气液阻尼缸
CN207018290U (zh) 一种多气室气缸
CN202670736U (zh) 用于板材加工系统的吸盘
CN102678659A (zh) 一种无杆气缸及其组合以及基于该组合的圆纬机三角座
CN203992315U (zh) 压铸模具模腔抽真空系统
CN105020202A (zh) 一种液压缸缓冲装置
CN203906437U (zh) 一种单作用铰接内杆式柱塞缸
CN104006024A (zh) 单作用拉力缸
CN211874855U (zh) 一种自适应高低压活塞杆
CN209026093U (zh) 一种灰尘收集设备用减振装置
CN106286462A (zh) 一种双向伸缩油缸
CN209800409U (zh) 一种双用式液压油缸导向杆
CN205918939U (zh) 一种三通切换阀装置
CN110339994A (zh) 一种气动线性振动器
CN104006025B (zh) 一种单作用铰接内杆式柱塞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0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