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37692B - 一种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37692B
CN108837692B CN201810679263.8A CN201810679263A CN108837692B CN 108837692 B CN108837692 B CN 108837692B CN 201810679263 A CN201810679263 A CN 201810679263A CN 108837692 B CN108837692 B CN 1088376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ammonia injection
injection amount
flue gas
set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7926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37692A (zh
Inventor
万文军
黄卫剑
李锋
朱亚清
潘凤萍
胡康涛
孙伟鹏
卢叙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Huaneng Shantou Haime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Huaneng Shantou Haime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7926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376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37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376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376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376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74General process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53/86Catalytic processes
    • B01D53/8621Removing nitrogen compounds
    • B01D53/8625Nitrogen oxi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Combustion (AREA)
  • Chimneys And Flu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方法,以喷氨量的初始设定值作为前馈信号,以净烟气氮氧化物过程值与预设的净烟气氮氧化物设定值之间的第一差值作为反馈信号生成喷氨量的中间设定值,实现了对净烟气的氮氧化物控制环节,通过计算在第一侧催化基层出口和第二侧催化剂基层出口分别测得的氮氧化物含量值之间的第二差值,并根据第二差值同中间设定值生成第一侧喷氨量设定值和第二侧喷氨量设定值,保证了第一侧催化基层出口和第二侧催化剂基层出口两处烟气中氮氧化物量的平衡。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方案消除了氮氧化物含量测量值对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保证了A、B两侧烟气氮氧化物含量的平衡,提升了烟气净化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净化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烟气净化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行业、化工行业、焦化行业、冶金行业以及具有自备锅炉的制造行业等。烟气净化是将烟气中所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处理至规定浓度之下,避免或减轻在排放过程中对空气造成污染。
氮氧化物NOx是烟气中的主要有害物质之一。对烟气中的氮氧化物的净化过程为将烟气通入A、B侧催化基层,与喷入的氨气进行接触混合化学反应后,可高效去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目前传统的控制烟气净化中去除氮氧化物的过程为三级串级控制,即净烟气氮氧化物控制、A、B侧出口氮氧化物控制及喷氨流量控制。但是在A、B侧出口氮氧化物控制器控制一环,由于其测点在大截面的烟道中,其测量结果无法代表烟气中的实际氮氧化物含量,且测得值波动剧烈,不利于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并且由于A、B两侧出口氮氧化物控制与净烟气氮氧化物控制的动态特性在时间方面相差较小,不适用串级控制的条件。
因此,如何稳定烟气净化除氮氧化物的控制系统,从而提高烟气净化的质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用于稳定烟气净化除氮氧化物的控制系统,从而提高烟气净化的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生成的喷氨量的初始设定值;
接收测得的净烟气氮氧化物过程值,并计算所述净烟气氮氧化物过程值与净烟气氮氧化物设定值之间的第一差值;
根据所述初始设定值和所述第一差值生成所述喷氨量的中间设定值;
接收测得的第一侧催化基层出口的第一氮氧化物含量值及第二侧催化剂基层出口的第二氮氧化物含量值,并计算所述第二氮氧化物含量值与所述第一氮氧化物含量值之间的第二差值;
根据所述第二差值和所述中间设定值,生成第一侧喷氨量设定值和第二侧喷氨量设定值;
依据所述第一侧喷氨量设定值控制第一侧喷氨阀,依据所述第二侧喷氨量设定值控制第二侧喷氨阀。
可选地,所述生成所述初始设定值具体为:
根据预设规则将机组负荷设定值、锅炉风煤比进行转换和叠加计算,从而生成所述初始设定值。
可选地,所述生成所述初始设定值具体包括:
根据预设规则将机组负荷设定值、锅炉风煤比和磨煤机启停信号进行转换和叠加计算,从而生成所述初始设定值。
可选地,所述将锅炉风煤比进行转换具体为:
对锅炉风煤比先进行微分运算,再通过预先设定的直线映射关系进行转换。
可选地,所述将磨煤机启停信号进行转换具体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磨煤机启停信号;
如果是,则生成预设时长的脉冲信号;
当所述脉冲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以预设的整数信号进行所述叠加计算;
当所述脉冲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以零信号进行所述叠加计算。
可选地,所述将磨煤机启停信号进行转换还包括:
当未接收到所述磨煤机启停信号时,以所述零信号进行所述叠加计算。
可选地,当所述第二差值为所述第二氮氧化物含量值减去所述第二氮氧化物含量值得到的值时,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差值和所述中间设定值,生成第一侧喷氨量设定值和第二侧喷氨量设定值具体包括:
对所述第二差值进行积分运算得到积分结果;
由所述中间设定值加上所述第二差值得到所述第一侧喷氨量设定值;
由所述中间设定值减去所述第二差值得到所述第二侧喷氨量设定值。
可选地,所述依据所述第一侧喷氨量设定值控制第一侧喷氨阀,依据所述第二侧喷氨量设定值控制第二侧喷氨阀具体包括:
接收测得的所述第一侧喷氨阀的第一喷氨量和所述第二侧喷氨阀的第二喷氨量;
根据所述第一喷氨量调节依据所述第一侧喷氨量设定值控制所述第一侧喷氨阀的过程;
根据所述第二喷氨量调节依据所述第二侧喷氨量设定值控制所述第二侧喷氨阀的过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系统,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指令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指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所提供的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方法,以喷氨量的初始设定值作为前馈信号,以净烟气氮氧化物过程值与预设的净烟气氮氧化物设定值之间的第一差值作为反馈信号生成喷氨量的中间设定值,实现了对净烟气的氮氧化物控制环节,通过计算在第一侧催化基层出口和第二侧催化剂基层出口分别测得的氮氧化物含量值之间的第二差值,并根据第二差值同中间设定值生成第一侧喷氨量设定值和第二侧喷氨量设定值,保证了第一侧催化基层出口和第二侧催化剂基层出口两处烟气中氮氧化物量的平衡,进而通过各自的设定值控制第一侧喷氨阀和第二侧喷氨阀,实现了喷氨流量控制一环。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无法保证在A、B两侧催化基层出口分别测得的氮氧化物含量值的准确性且其波动较大,对其进行串级控制也会造成整个控制系统不稳定,而本方案中利用较为稳定的两处测得的氮氧化物含量的偏差值进行反馈控制,消除了氮氧化物含量测量值对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保证了A、B两侧烟气氮氧化物含量的平衡,提升了烟气净化的质量。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方法;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步骤S15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回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用于稳定烟气净化除氮氧化物的控制系统,从而提高烟气净化的质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方法包括:
S10:接收生成的喷氨量的初始设定值。
初始设定值相当于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回路中的前馈信号,具体为将机组负荷值参照预设的直线映射关系输出的该符合下的喷氨量的经验值。预设的直线映射关系需参照机组的运行历史与运行趋势,确定不同负荷下,第一侧、第二侧的喷氨量与负荷指令之间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第一侧催化基层和第二侧催化基层分别代指实际生产中的A侧催化基层和B侧催化基层。
S11:接收测得的净烟气氮氧化物过程值,并计算净烟气氮氧化物过程值与净烟气氮氧化物设定值之间的第一差值。
净烟气氮氧化物过程值与净烟气氮氧化物设定值之间的第一差值相当于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回路中的反馈信号,当烟气经过第一侧、第二侧催化基层后,转化为净烟气,通过烟囱排放。在烟囱之前、输送净烟气的管道中设置净烟气氮氧化物过程值的测点,用以测量净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将净烟气氮氧化物过程值与预先设定的净烟气氮氧化物设定值,即允许的净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的最大值进行对比,以其之间的第一差值作为调整在第一侧、第二侧催化基层中的喷氨量的依据之一,保证在净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不超出允许值的前提下节约用于反应的氨气。
S12:根据初始设定值和第一差值生成喷氨量的中间设定值。
将初始设定值引入PID控制器的前馈引脚,对初始设定值和第一差值进行比例、积分、微分(PID)运算,从而分别生成第一侧、第一侧两侧喷氨流量控制回路的设定值(中间设定值)。
中间设定值可以为一个第一侧、第一侧两侧共用的值,也可以为分别为第一侧、第一侧两侧设定的两个值,即第一侧喷氨量的中间设定值和第二侧喷氨量的中间设定值。
S13:接收测得的第一侧催化基层出口的第一氮氧化物含量值及第二侧催化剂基层出口的第二氮氧化物含量值,并计算第二氮氧化物含量值与第一氮氧化物含量值之间的第二差值。
分别在第一侧催化基层出口和第二侧催化剂基层出口设置烟气氮氧化物含量的测点,用以测量第一侧催化基层出口的第一氮氧化物含量值及第二侧催化剂基层出口的第二氮氧化物含量值,然后计算第二氮氧化物含量值与第一氮氧化物含量值之间的第二差值,以便通过第二差值调整第一侧、第二侧烟气净化的平衡。
S14:根据第二差值和中间设定值,生成第一侧喷氨量设定值和第二侧喷氨量设定值。
对第二差值进行积分运算。假设第二差值由第一侧催化基层出口的第二氮氧化物含量值减去第二侧催化剂基层出口的第一氮氧化物含量值得到,那么第一侧的中间设定值根据第二差值进行正向调节,第二侧的中间设定值根据第二差值进行负向调节,以便控制第一侧、第二侧烟气净化的平衡。
S15:依据第一侧喷氨量设定值控制第一侧喷氨阀,依据第二侧喷氨量设定值控制第二侧喷氨阀。
分别对第一侧喷氨量设定值和第二侧喷氨量设定值进行比例、积分、微分(PID)运算,进而分别控制第一侧喷氨阀和第二侧喷氨阀向各自的催化基层中喷入氨气,从而净化烟气中的氮氧化物。
在具体实施中,步骤S10与步骤S11无顺序关系,步骤S12与步骤S13无顺序关系。在实际控制过程中,初始设定值、第一差值、第二差值实时变化,各步骤相应地进行调整与执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方法,以喷氨量的初始设定值作为前馈信号,以净烟气氮氧化物过程值与预设的净烟气氮氧化物设定值之间的第一差值作为反馈信号生成喷氨量的中间设定值,实现了对净烟气的氮氧化物控制环节,通过计算在第一侧催化基层出口和第二侧催化剂基层出口分别测得的氮氧化物含量值之间的第二差值,并根据第二差值同中间设定值生成第一侧喷氨量设定值和第二侧喷氨量设定值,保证了第一侧催化基层出口和第二侧催化剂基层出口两处烟气中氮氧化物量的平衡,进而通过各自的设定值控制第一侧喷氨阀和第二侧喷氨阀,实现了喷氨流量控制一环。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无法保证在A、B两侧催化基层出口分别测得的氮氧化物含量值的准确性且其波动较大,对其进行串级控制也会造成整个控制系统不稳定,而本方案中利用较为稳定的两处测得的氮氧化物含量的偏差值进行控制,消除了氮氧化物含量测量值对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保证了A、B两侧烟气氮氧化物含量的平衡,提升了烟气净化的质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另一实施例中,步骤S10中生成初始设定值具体可以为根据预设规则将机组负荷设定值、锅炉风煤比进行转换和叠加计算,从而生成初始设定值。
除了按照本申请第一个实施例中提到的对机组负荷设定值进行转换外,在燃烧过程中的风煤比也会影响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为了提前响应锅炉风煤比的变化,将其转化为与喷氨量的对应关系,并通过叠加计算,根据机组负荷设定值和锅炉风煤比转换后得到的值生产初始设定值。
对锅炉风煤比的转换过程可以先对锅炉风煤比进行微分运算,再通过预先设定的直线映射关系进行转换。其中,微分过程为通过记忆上一采样时刻的值,并与当前时刻的值进行比较,得出偏差信号,并将偏差值与两次采样时间间隔值相比,输出微分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方法,将锅炉风煤比加入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回路中的初始设定值的计算过程中,可以提前应对锅炉风煤比造成的烟气中氮氧化物的变化,从而避免控制不及时造成烟气净化效果不满足要求的结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另一实施例中,步骤S10中生成初始设定值具体可以包括:
根据预设规则将机组负荷设定值、锅炉风煤比和磨煤机启停信号进行转换和叠加计算,从而生成所述初始设定值。
其中,将机组负荷设定值和锅炉风煤比进行转换的过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将磨煤机启停信号进行转换具体可以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磨煤机启停信号;如果是,则生成预设时长的脉冲信号。当脉冲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以预设的整数信号进行叠加计算;当脉冲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以零信号进行叠加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磨煤机启停信号也会对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造成影响。为了提前应对此影响,可以将磨煤机启停信号加入初始设定值的计算中。当接收到磨煤机启停信号时,生成预设时长的脉冲信号,其中具体可以包括30s左右的高电平信号。
可以将脉冲信号输入选择模块,当选择模块接收到高电平信号时,输出预设的整数信号,用于与机组负荷设定值和锅炉风煤比转换后的值进行叠加。当选择模块接收到低电平信号时,则输出零信号。
进一步地,将磨煤机启停信号进行转换还包括:
当未接收到磨煤机启停信号时,以零信号进行叠加计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方法,将锅炉风煤比和磨煤机启停信号加入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回路中的初始设定值的计算过程中,可以提前应对锅炉风煤比和磨煤机启停信号造成的烟气中氮氧化物的变化,从而更有效地避免控制不及时造成烟气净化效果不满足要求的结果。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步骤S15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步骤S15具体包括:
S20:接收测得的第一侧喷氨阀的第一喷氨量和第二侧喷氨阀的第二喷氨量。
S21:根据第一喷氨量调节依据第一侧喷氨量设定值控制第一侧喷氨阀的过程。
S22:根据第二喷氨量调节依据第二侧喷氨量设定值控制第二侧喷氨阀的过程。
在具体实施中,分别在第一侧喷氨阀和第二侧喷氨阀两处设置测点,从而通过测得的第一侧喷氨阀的第一喷氨量和第二侧喷氨阀的第二喷氨量对控制第一侧喷氨阀以及控制第二侧喷氨阀的过程进行反馈调节,加快调节速度,保证控制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方法,通过以第一侧喷氨阀喷氨量的实际值和第二侧喷氨阀喷氨量的实际值为反馈信号,加快了调控第一侧喷氨阀和第二侧喷氨阀的速度。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回路示意图。
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一种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回路包括氮氧化物控制器前馈量产生回路、净烟气氮氧化物控制与喷氨量控制回路以及用于平衡两侧喷氨量的偏置计算回路。其控制算法可以由DCS控制系统中现有的功能模块组态完成,或工控系统的编程语言完成。
氮氧化物控制器前馈量产生回路包括上升沿脉冲功能块301、常数功能块302、常数功能块303、模拟量选择功能块T 304、函数发生器块F1(x)305、微分功能块D 306、函数发生器块F2(x)307、信号汇总功能块308以及信号汇总功能块309。
其中,上升沿脉冲功能块301接受磨煤机启停信号(DI)后,按照上升沿触发一定时间长度(该值可以通过现场整定,一般定为30s左右)的高电平1信号。当输入信号为高电平1时,模块将输出高电平1,保持某时间段(时间定值可修改)后,模块输出为低电平0。并将该脉冲信号输出至模拟量选择功能块T 304的条件引脚。常数功能块302产生零信号(c=0),常数功能块303产生正数信号(c=m>0),模拟量选择功能块T 304。
模拟量选择功能块T 304依据条件引脚中的具体数值(1或0)选择不同的引脚输入值作为该功能块的输出。当选择条件为真(逻辑1)时,选择“Y”引脚的数值m(正数,可依据具体的现场实际整定该值),用以对磨煤机启停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中的氮氧化物通过前馈量进行补偿;当选择条件为假(逻辑0)时,即磨煤机启停一段时间后,选择“N”引脚的数值0作为该功能块的输出值。
函数发生器块F1(x)305是二维数据对组成的折线集合。依据输入的机组负荷设定值参照已设定好的折线映射关系输出相应该负荷下的经验喷氨量值。
微分功能块D 306的作用是实现输入信号的微分,通过记忆上一采样时刻的值,并与该时刻的值进行比较,得出偏差信号,并将偏差与两次采样时间间隔值相比,比值作为模块的输出值,在实际应用中,需进行相应的滤波处理,防止高频干扰信号的放大。由于燃烧过程的风煤比会影响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为了提前响应风煤比的变化,将其转化为一定的喷氨流量指令用以加在净烟气氮氧化物控制与喷氨量控制回路中。
信号汇总功能块308以及信号汇总功能块309起到信号叠加的作用。当多路信号作为该功能块的输入信号,功能模块的输出信号便是各个信号的代数和。两个信号汇总功能块将所有的前馈量叠加至净烟气氮氧化物控制与喷氨量控制回路的前馈引脚中。
净烟气氮氧化物控制与喷氨量控制回路包括偏差计算功能块310、常数功能块、带前馈引脚(FF)的PID功能块311、信号汇总功能块312、信号汇总功能块313、PID控制块314以及PID控制块315。
用于平衡两侧喷氨量的偏置计算回路包括偏差计算功能块316、积分模块I 317。
其中,偏差计算功能块310实现计算两个输入数值之间的差值,引脚“+”为加数,连接净烟气氮氧化物过程值(AI)的测点,引脚“-”为减数,连接净烟气氮氧化物设定值(AI)。通过偏差计算功能块310计算出计算净烟气氮氧化物过程值与净烟气氮氧化物设定值之间的第一差值。
带前馈引脚(FF)的PID功能块311在对第一差值进行PID运算后,将FF引脚输入的初始设定值进行叠加,输出第一侧、第二侧喷氨量的中间设定值。
偏差计算功能块316引脚“+”连接第二侧催化剂基层出口的第二氮氧化物含量值,引脚“-”连接第一侧催化基层出口的第一氮氧化物含量值。通过偏差计算功能块316计算出第二氮氧化物含量值与第一氮氧化物含量值之间的第二差值。
积分模块I 317将偏差计算功能块316输出的第二差值的信号的各个采样时刻的信号值乘以采样时间间隔后进行累加计算,并将累加值作为输出。积分模块I 317的输出值用于引入净烟气氮氧化物控制与喷氨量控制回路作为A、B两侧喷氨流量设定值的偏置量,目的在于依据实际的第一侧、第二侧出口的氮氧化物含量的大小平衡两侧喷氨流量,以达到两侧喷氨量的平衡分配。
信号汇总功能块312用于将第一侧喷氨量的中间设定值与偏置量相加,信号汇总功能块313用于将第二侧喷氨量的中间设定值减去偏置量,从而反复调节使第一侧、第二侧出口的氮氧化物含量保持平衡。
PID控制块314对第一侧喷氨阀的第一喷氨量以及信号汇总功能块312输出的第一侧喷氨量设定值进行PID运算,从而控制第一侧喷氨阀的喷氨量。PID控制块315对第二侧喷氨阀的第二喷氨量以及信号汇总功能块313输出的第二侧喷氨量设定值进行PID运算,从而控制第二侧喷氨阀的喷氨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回路,可以理解的是,基于上述实施例的思想,除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回路,还可以有其他的控制回路的设计方式可以实现本方案提供的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方法。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系统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s,CPU)41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和存储器420,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433或数据432的存储介质43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海量存储设备)。其中,存储器420和存储介质430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介质430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没标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计算装置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处理器410可以设置为与存储介质430通信,在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系统400上执行存储介质43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
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系统4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440,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450,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440,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431,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等等。
上述图1至图2所描述的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方法中的步骤由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系统基于该图4所示的结构实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功能调用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6)

1.一种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生成的喷氨量的初始设定值;
接收测得的净烟气氮氧化物过程值,并计算所述净烟气氮氧化物过程值与净烟气氮氧化物设定值之间的第一差值;
根据所述初始设定值和所述第一差值生成所述喷氨量的中间设定值;
接收测得的第一侧催化基层出口的第一氮氧化物含量值及第二侧催化剂基层出口的第二氮氧化物含量值,并计算所述第二氮氧化物含量值与所述第一氮氧化物含量值之间的第二差值;
根据所述第二差值和所述中间设定值,生成第一侧喷氨量设定值和第二侧喷氨量设定值;
依据所述第一侧喷氨量设定值控制第一侧喷氨阀,依据所述第二侧喷氨量设定值控制第二侧喷氨阀;
其中,所述初始设定值的生成过程为:
根据机组的运行历史和运行趋势,确定不同负荷下,第一侧喷氨量、第二侧喷氨量与负荷指令之间的直线映射关系,根据所述第一侧喷氨量、所述第二侧喷氨量与所述负荷指令之间的直线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机组负荷设定值对应的喷氨量经验值;
将对锅炉风煤比的上一采样时刻的值与当前时刻的值进行比较得到偏差信号,利用所述偏差型号与采样时间间隔计算得到微分结果,将所述微分结果输入预先设定的直线映射关系,输出所述锅炉风煤比对应的喷氨量经验值;所述预先设定的直线映射关系为所述锅炉风煤比与喷氨量的对应关系;
判断是否接收到磨煤机启停信号;如果是,则生成预设时长的脉冲信号;当所述脉冲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以预设的整数信号为叠加计算的磨煤机启停信号转换值;当所述脉冲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以零信号为进行叠加计算的磨煤机启停信号转换值;
对所述机组负荷设定值对应的喷氨量经验值、所述锅炉风煤比对应的喷氨量经验值、所述磨煤机启停信号转换值进行叠加计算得到所述初始设定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磨煤机启停信号进行转换还包括:
当未接收到所述磨煤机启停信号时,以所述零信号进行所述叠加计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差值为所述第二氮氧化物含量值减去所述第一氮氧化物含量值得到的值时,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差值和所述中间设定值,生成第一侧喷氨量设定值和第二侧喷氨量设定值具体包括:
对所述第二差值进行积分运算得到积分结果;
由所述中间设定值加上所述第二差值得到所述第一侧喷氨量设定值;
由所述中间设定值减去所述第二差值得到所述第二侧喷氨量设定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第一侧喷氨量设定值控制第一侧喷氨阀,依据所述第二侧喷氨量设定值控制第二侧喷氨阀具体包括:
接收测得的所述第一侧喷氨阀的第一喷氨量和所述第二侧喷氨阀的第二喷氨量;
根据所述第一喷氨量调节依据所述第一侧喷氨量设定值控制所述第一侧喷氨阀的过程;
根据所述第二喷氨量调节依据所述第二侧喷氨量设定值控制所述第二侧喷氨阀的过程。
5.一种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指令包括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指令。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810679263.8A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88376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9263.8A CN108837692B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9263.8A CN108837692B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37692A CN108837692A (zh) 2018-11-20
CN108837692B true CN108837692B (zh) 2021-06-08

Family

ID=64203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79263.8A Active CN108837692B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376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25881B (zh) * 2020-03-30 2022-02-22 国家能源(山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降低双进双出磨煤机启停对脱硝系统扰动的方法及系统
CN112403262A (zh) * 2020-11-26 2021-02-26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国华电力分公司 一种脱硝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74889B2 (ja) * 1998-03-25 2004-10-06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脱硝装置のアンモニア注入量制御方法
CN105797576B (zh) * 2016-04-15 2019-12-27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 一种燃煤机组脱硝喷氨控制方法
CN106731590A (zh) * 2017-03-31 2017-05-31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抑制启、停磨煤机对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影响的控制方法
CN107526292B (zh) * 2017-09-18 2019-09-13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入口NOx浓度预测的调控喷氨量的方法
CN107952353A (zh) * 2017-12-04 2018-04-24 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净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187492B (zh) * 2018-01-17 2020-06-02 广东电科院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喷氨控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37692A (zh) 2018-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26292B (zh) 一种基于入口NOx浓度预测的调控喷氨量的方法
CN105597537B (zh) 基于预测控制技术的脱硝控制方法
CN108837692B (zh) 一种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净化的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Nuchitprasittichai et al. An algorithm to determine sample sizes for optimization with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Zhou et al.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pproach for NOx emissions minimization in a coal-fired utility boiler
CN101180590B (zh) 预测性排放物监测系统及方法
Cui et al. Adaptive state-feedback stabilization of state-constrained stochastic high-order nonlinear systems
US2014016219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e in combustion product control
KR20130089283A (ko) 산소 연료 연소 파워 플랜트를 위한 최적화된 통합 제어
CN101842148A (zh) Scr反应器中的试剂分布控制的自适应控制系统
CN112183922A (zh) 一种高能耗企业自备电厂发用电联合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8187492B (zh) 一种喷氨控制方法及装置
Zhang et al. MPC case study on a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in a power plant
Zhao et al. Nonthermal Plasma Reactions of Dilute Nitrogen Oxide Mixtures: NO x in Nitrogen
US2017016734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mission control in power plants
Xie et al. Full cycle dynamic optimisation maintaining the operation margin of acetylene hydrogenation fixed-bed reactor
CN109046021B (zh) 一种强自适应能力的scr系统精确喷氨控制方法
CN107390730A (zh) 一种尿素热解炉入口尿素溶液流量的控制方法与控制器
CN105511436B (zh) 烟气脱硝系统两台反应器喷氨量的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Riggs et al. Comparison between two nonlinear process-model based controllers
JP2005169331A (ja) 脱硝制御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H07281714A (ja) 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装置
JP3653599B2 (ja) 排煙脱硝設備のアンモニア注入量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CN113578008A (zh) 一种垃圾焚烧锅炉脱硝控制方法及系统
Kang et al. Development of a bifurcation analysis approach based on gPROMS platfor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15

Address after: Guangzhou Yuexiu District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60 Dongfeng Road No. 757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Applicant after: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Ltd.

Applicant after: HUANENG SHANTOU HAIMEN GENERAT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00 No. 757 Dongfeng East Road, Guangzhou, Guangdong, Yuexiu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HUANENG SHANTOU HAIMEN GENERATING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