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34745A - 一种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34745A
CN108834745A CN201810642951.7A CN201810642951A CN108834745A CN 108834745 A CN108834745 A CN 108834745A CN 201810642951 A CN201810642951 A CN 201810642951A CN 108834745 A CN108834745 A CN 1088347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needle mushroom
compost
cultural method
pack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4295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志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Anx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Anx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Anx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Anx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4295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3474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347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347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20Culture media, e.g. compost

Abstract

一种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培养料原料按重量百分比为米糠38~42份、棉籽壳32~38份、麸皮12~16份、鼓皮10~14份、玉米面6~10份、黄豆面5~8份、石膏4~6份、过磷酸钙3~5份、尿素3~5份、蔗糖2~4份;接种后26~28天对出现的杂菌挑除,当菌柄长0.6~0.8厘米时光照保持在125~130勒克斯,二氧化碳含量保持0.16%~0.18%;采收前三天,每天起动喷淋系统对金针菇进行喷淋三次,每次喷淋时间为三十分钟,直接将袋子连金针菇一起拿出,食用时直接从根部割断或剪断接口。该金针菇的栽培方法能较好的对金针菇提供营养液和水分,合理的减轻人工劳力,提高了金针菇栽培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蔬菜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逐渐重视健康,饮食也逐渐由大量肉食改为多数素食,蔬菜的需求量也逐渐日益增加。金针菇是我们日常食用的蔬菜之一,其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是拌凉菜和火锅食品的原粮之一。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又称毛柄小火菇、构菌、朴菇、冬菇、朴菰 、冻菌、金菇、智力菇等。因其菌柄细长,似金针菜,故称金针菇,属伞菌目白蘑科针金菇属,是一种菌藻地衣类。金针菇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疗作用。金针菇为真菌植物门真菌冬菇的子实体,营养丰富,清香扑鼻。金针菇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成分较全,其中赖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尤其丰富,对增强智力尤其是对儿童的身高和智力发育有良好的作用,人称“增智菇”;金针菇中还含有一种叫朴菇素的物质,有增强机体对癌细胞的抗御能力,常食金针菇还能降胆固醇,预防肝脏疾病和肠胃道溃疡,增强机体正气,防病健身;金针菇中含锌量比较高,也可有促进儿童智力发育和健脑的作用;金针菇能有效地增强机体的生物活性,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有利于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对生长发育也大有益处;金针菇可抑制血脂升高,降低胆固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食用金针菇具有抵抗疲劳,抗菌消炎、清除重金属盐类物质、抗肿瘤的作用。金针菇氨基酸含量高,对促进智力发育、增强智力发育、增强记忆力有裨益,是儿童保健增智、老年人延年益寿、成年人增强记忆力的必须品,在多国家誉为“益智菇”。金针菇具有增强体内的生物活性,促进新陈代谢,有利益营养素的吸收。金针菇还具有抑制血脂升高,降低胆固醇,防止高血脂症,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目前,金针菇栽培需要人工不时的进行浇洒水分或养料,栽培的金针菇效率非常低下,影响了金针菇的正常栽培。并且,金针菇栽培成熟需要人工逐一采收,然后还需要进行分开清洗,耗费大量时间,非常麻烦,影响了金针菇的食用效率。另外,也没有提供金针菇生长所需养料,使得金针菇生长不良,长出的金针菇营养价值不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较好的减轻人工劳力,提高金针菇栽培效率的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一种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栽培室内设置:室内设置栽培架子,架子设置为4~6层,架子放置栽培盘子,在栽培盘子上设置喷淋系统,室内设置温湿调节系统,照明系统,二氧化碳发生器;(2)配制培养料:培养料原料按重量百分比为米糠38~42份、棉籽壳32~38份、麸皮12~16份、鼓皮10~14份、玉米面6~10份、黄豆面5~8份、石膏4~6份、过磷酸钙3~5份、尿素3~5份、蔗糖2~4份;(3)袋装灭菌:将上述重量份的培养料加蒸馏水充分拌匀,然后调节ph值到6.2~6.5,含水量为40~42%,然后选用长为18~22厘米、宽为28~30厘米、高度为10~15厘米的塑料袋进行袋装,将袋装好的培养料进行灭菌,灭菌温度95~105℃、灭菌湿度为76~78%、灭菌时间为15~20分钟;(4)接种:对室内以及进入室内的人员进行消毒杀菌,将袋装灭菌好的培养料放在栽培盘子上,选用生活力旺盛、健壮、无杂菌污染菌种进行接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菌种接于袋子上部;(5)发菌期管理:室内温度保持24~26℃、湿度为82~84%,接种后26~28天对出现的杂菌挑除,当菌柄长0.6~0.8厘米时光照保持在125~130勒克斯,二氧化碳含量保持0.16%~0.18%;(6)采收:采收前三天,每天起动喷淋系统对金针菇进行喷淋三次,每次喷淋时间为三十分钟,直接将袋子连金针菇一起拿出,食用时直接从根部割断或剪断接口。
进一步,该金针菇的栽培方法的步骤(2)配制培养料:培养料原料按重量百分比为米糠38份、棉籽壳32份、麸皮12份、鼓皮10份、玉米面6份、黄豆面5份、石膏4份、过磷酸钙3份、尿素3份、蔗糖2份。
进一步,该金针菇的栽培方法的步骤(2)配制培养料:培养料原料按重量百分比为米糠40份、棉籽壳35份、麸皮14份、鼓皮12份、玉米面8份、黄豆面6份、石膏45份、过磷酸钙4份、尿素4份、蔗糖3份。
进一步,该金针菇的栽培方法的步骤(2)配制培养料:培养料原料按重量百分比为米糠42份、棉籽壳38份、麸皮16份、鼓皮14份、玉米面10份、黄豆面8份、石膏6份、过磷酸钙5份、尿素5份、蔗糖4份。
进一步,该金针菇的栽培方法的步骤(3)袋装灭菌:将上述重量份的培养料加蒸馏水充分拌匀,然后调节ph值到6.4,含水量为42%,然后选用长为20厘米、宽为30厘米、高度为15厘米的塑料袋进行袋装,将袋装好的培养料进行灭菌,灭菌温度105℃、灭菌湿度为78%、灭菌时间为20分钟。
进一步,该金针菇的栽培方法的步骤(5)发菌期管理:室内温度保持25℃、湿度为84%,接种后28天对出现的杂菌挑除,当菌柄长0.8厘米时光照保持在130勒克斯,二氧化碳含量保持0.18%。
通过该技术手段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为,该金针菇的栽培方法能较好的对金针菇提供营养液和水分,合理的减轻人工劳力,提高了金针菇栽培的效率。并且,能在金针菇成熟时直接提供至餐桌进行切割,极大的减少了工作量,特别适合下火锅,较好的节约种植及后续食用时间,提高了金针菇食用的效率。另外,能合理提供金针菇生长所需养料元素,确保了金针菇生长良好,栽培的金针菇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较好的满足了人们对金针菇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经过本发明人多年对金针菇进行种植,经过反复论证,不断总结经验,做出该发明,以下举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栽培室内设置:室内设置栽培架子,架子设置为4~6层,架子放置栽培盘子,在栽培盘子上设置喷淋系统,室内设置温湿调节系统,照明系统,二氧化碳发生器;(2)配制培养料:培养料原料按重量百分比为米糠38份、棉籽壳32份、麸皮12份、鼓皮10份、玉米面6份、黄豆面5份、石膏4份、过磷酸钙3份、尿素3份、蔗糖2份;(3)袋装灭菌:将上述重量份的培养料加蒸馏水充分拌匀,然后调节ph值到6.4,含水量为42%,然后选用长为20厘米、宽为30厘米、高度为15厘米的塑料袋进行袋装,将袋装好的培养料进行灭菌,灭菌温度105℃、灭菌湿度为78%、灭菌时间为20分钟;(4)接种:对室内以及进入室内的人员进行消毒杀菌,将袋装灭菌好的培养料放在栽培盘子上,选用生活力旺盛、健壮、无杂菌污染菌种进行接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菌种接于袋子上部;(5)发菌期管理:室内温度保持25℃、湿度为84%,接种后28天对出现的杂菌挑除,当菌柄长0.8厘米时光照保持在130勒克斯,二氧化碳含量保持0.18%;(6)采收:采收前三天,每天起动喷淋系统对金针菇进行喷淋三次,每次喷淋时间为三十分钟,直接将袋子连金针菇一起拿出,食用时直接从根部割断或剪断接口。
实施例2
一种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栽培室内设置:室内设置栽培架子,架子设置为4~6层,架子放置栽培盘子,在栽培盘子上设置喷淋系统,室内设置温湿调节系统,照明系统,二氧化碳发生器;(2)配制培养料:培养料原料按重量百分比为米糠40份、棉籽壳35份、麸皮14份、鼓皮12份、玉米面8份、黄豆面6份、石膏45份、过磷酸钙4份、尿素4份、蔗糖3份;(3)袋装灭菌:将上述重量份的培养料加蒸馏水充分拌匀,然后调节ph值到6.4,含水量为42%,然后选用长为20厘米、宽为30厘米、高度为15厘米的塑料袋进行袋装,将袋装好的培养料进行灭菌,灭菌温度105℃、灭菌湿度为78%、灭菌时间为20分钟;(4)接种:对室内以及进入室内的人员进行消毒杀菌,将袋装灭菌好的培养料放在栽培盘子上,选用生活力旺盛、健壮、无杂菌污染菌种进行接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菌种接于袋子上部;(5)发菌期管理:室内温度保持25℃、湿度为84%,接种后28天对出现的杂菌挑除,当菌柄长0.8厘米时光照保持在130勒克斯,二氧化碳含量保持0.18%;(6)采收:采收前三天,每天起动喷淋系统对金针菇进行喷淋三次,每次喷淋时间为三十分钟,直接将袋子连金针菇一起拿出,食用时直接从根部割断或剪断接口。
实施例3
一种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栽培室内设置:室内设置栽培架子,架子设置为4~6层,架子放置栽培盘子,在栽培盘子上设置喷淋系统,室内设置温湿调节系统,照明系统,二氧化碳发生器;(2)配制培养料:培养料原料按重量百分比为米糠42份、棉籽壳38份、麸皮16份、鼓皮14份、玉米面10份、黄豆面8份、石膏6份、过磷酸钙5份、尿素5份、蔗糖4份;(3)袋装灭菌:将上述重量份的培养料加蒸馏水充分拌匀,然后调节ph值到6.4,含水量为42%,然后选用长为20厘米、宽为30厘米、高度为15厘米的塑料袋进行袋装,将袋装好的培养料进行灭菌,灭菌温度105℃、灭菌湿度为78%、灭菌时间为20分钟;(4)接种:对室内以及进入室内的人员进行消毒杀菌,将袋装灭菌好的培养料放在栽培盘子上,选用生活力旺盛、健壮、无杂菌污染菌种进行接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菌种接于袋子上部;(5)发菌期管理:室内温度保持25℃、湿度为84%,接种后28天对出现的杂菌挑除,当菌柄长0.8厘米时光照保持在130勒克斯,二氧化碳含量保持0.18%;(6)采收:采收前三天,每天起动喷淋系统对金针菇进行喷淋三次,每次喷淋时间为三十分钟,直接将袋子连金针菇一起拿出,食用时直接从根部割断或剪断接口。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栽培室内设置:室内设置栽培架子,架子设置为4~6层,架子放置栽培盘子,在栽培盘子上设置喷淋系统,室内设置温湿调节系统,照明系统,二氧化碳发生器;
(2)配制培养料:培养料原料按重量百分比为米糠38~42份、棉籽壳32~38份、麸皮12~16份、鼓皮10~14份、玉米面6~10份、黄豆面5~8份、石膏4~6份、过磷酸钙3~5份、尿素3~5份、蔗糖2~4份;
(3)袋装灭菌:将上述重量份的培养料加蒸馏水充分拌匀,然后调节ph值到6.2~6.5,含水量为40~42%,然后选用长为18~22厘米、宽为28~30厘米、高度为10~15厘米的塑料袋进行袋装,将袋装好的培养料进行灭菌,灭菌温度95~105℃、灭菌湿度为76~78%、灭菌时间为15~20分钟;
(4)接种:对室内以及进入室内的人员进行消毒杀菌,将袋装灭菌好的培养料放在栽培盘子上,选用生活力旺盛、健壮、无杂菌污染菌种进行接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菌种接于袋子上部;
(5)发菌期管理:室内温度保持24~26℃、湿度为82~84%,接种后26~28天对出现的杂菌挑除,当菌柄长0.6~0.8厘米时光照保持在125~130勒克斯,二氧化碳含量保持0.16%~0.18%;
(6)采收:采收前三天,每天起动喷淋系统对金针菇进行喷淋三次,每次喷淋时间为三十分钟,直接将袋子连金针菇一起拿出,食用时直接从根部割断或剪断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配制培养料:培养料原料按重量百分比为米糠38份、棉籽壳32份、麸皮12份、鼓皮10份、玉米面6份、黄豆面5份、石膏4份、过磷酸钙3份、尿素3份、蔗糖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配制培养料:培养料原料按重量百分比为米糠40份、棉籽壳35份、麸皮14份、鼓皮12份、玉米面8份、黄豆面6份、石膏45份、过磷酸钙4份、尿素4份、蔗糖3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配制培养料:培养料原料按重量百分比为米糠42份、棉籽壳38份、麸皮16份、鼓皮14份、玉米面10份、黄豆面8份、石膏6份、过磷酸钙5份、尿素5份、蔗糖4份。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所述的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袋装灭菌:将上述重量份的培养料加蒸馏水充分拌匀,然后调节ph值到6.4,含水量为42%,然后选用长为20厘米、宽为30厘米、高度为15厘米的塑料袋进行袋装,将袋装好的培养料进行灭菌,灭菌温度105℃、灭菌湿度为78%、灭菌时间为2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发菌期管理:室内温度保持25℃、湿度为84%,接种后28天对出现的杂菌挑除,当菌柄长0.8厘米时光照保持在130勒克斯,二氧化碳含量保持0.18%。
CN201810642951.7A 2018-06-21 2018-06-21 一种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Pending CN1088347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42951.7A CN108834745A (zh) 2018-06-21 2018-06-21 一种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42951.7A CN108834745A (zh) 2018-06-21 2018-06-21 一种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34745A true CN108834745A (zh) 2018-11-20

Family

ID=64203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42951.7A Pending CN108834745A (zh) 2018-06-21 2018-06-21 一种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3474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6346A (zh) * 2008-07-31 2009-02-18 芜湖野树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纯白金针菇的培育方法
CN101684053A (zh) * 2008-09-24 2010-03-31 上海雪国高榕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金针菇的培养基及制备方法
CN104885783A (zh) * 2015-06-09 2015-09-09 广西大学 一种瓶栽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CN106069178A (zh) * 2016-06-12 2016-11-09 吴军 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CN107484545A (zh) * 2017-07-24 2017-12-19 林燕 一种金针菇的高效栽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6346A (zh) * 2008-07-31 2009-02-18 芜湖野树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纯白金针菇的培育方法
CN101684053A (zh) * 2008-09-24 2010-03-31 上海雪国高榕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金针菇的培养基及制备方法
CN104885783A (zh) * 2015-06-09 2015-09-09 广西大学 一种瓶栽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CN106069178A (zh) * 2016-06-12 2016-11-09 吴军 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CN107484545A (zh) * 2017-07-24 2017-12-19 林燕 一种金针菇的高效栽培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4170B (zh) 一种杏鲍菇的菌株分离方法及其栽培方法
CN105309198A (zh) 一种香菇栽培料及香菇的种植方法
CN108812053A (zh) 一种室内栽培富硒大球盖菇的培养基及栽培方法
KR101383550B1 (ko) 유인균 미생물을 이용한 뼈를 튼튼하게 하고 키 성장에 도움을 주는 성장 촉진 쌀 및 그 재배방법
CN106242801A (zh) 一种富硒杏鲍菇的栽培方法
CN103609306A (zh) 一种萝卜苗无土栽培技术
CN104956912A (zh) 一种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CN107517729A (zh) 一种有机平菇的栽培方法
CN103314778A (zh) 一种茶树菇的培育方法
CN108703010A (zh) 一种猴头菇林下仿野生种植方法
CN103314773A (zh) 一种秀珍菇的培育方法
CN108633614A (zh) 一种平菇的大棚栽培方法
CN107417443A (zh) 一种富硒猕猴桃肥料以及猕猴桃的高产种植法
CN105993601A (zh) 一种利用榛子副产物栽培栗蘑的方法
CN107125017A (zh) 一种香菇的培育方法
CN107344869A (zh) 一种高产高品质猪肚菇专用栽培料配方及工厂化栽培方法
CN102668873A (zh) 一种杏鲍菇栽培方法
CN107787764A (zh) 高品质食用杏鲍菇的栽培方法
CN108293589A (zh) 一种鸡枞菌的栽培方法
CN105340574A (zh) 一种鸡腿菇的床式栽培培育方法
CN108834745A (zh) 一种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CN107197695A (zh) 一种鸡腿菇的家庭种植方法
CN103314775A (zh) 一种杏鲍菇的培育方法
CN103936518B (zh) 一种植物保健肥
CN107432166A (zh) 一种食用菌在玉米地种植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