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34188A - 数据切换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切换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34188A
CN108834188A CN201810618871.8A CN201810618871A CN108834188A CN 108834188 A CN108834188 A CN 108834188A CN 201810618871 A CN201810618871 A CN 201810618871A CN 108834188 A CN108834188 A CN 1088341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data center
interactive terminal
server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1887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34188B (zh
Inventor
周书田
韩学军
于海洋
盛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WANGX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Yu Shuo Yun Lian Mdt Info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Yu Shuo Yun Lian Mdt Infotech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Yu Shuo Yun Lian Mdt Infotech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1887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341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34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341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341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341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4Selective release of ongoing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切换方法及系统,涉及通信领域,以缓解现有的切换方式存在用户体验度差的问题,能够改善通话体验。该方法包括:当第一交互终端处于通信状态且位于预设待漫游区域,第三标识服务器接收第一标识服务器发送的切换请求;通信状态包括第一交互终端通过通话通道与第二交互终端进行通话;切换请求包括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第三标识服务器将切换请求传输至第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第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根据切换请求向第三数据中心发送资源调动指令;第三数据中心根据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三资源库调取与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第三数据中心向第二数据中心发送连通请求,以与第二数据中心建立起用于数据切换的切换通道。

Description

数据切换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数据切换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通话方式在通话期间,经常会出现漫游的情况,漫游即意味着需要进行数据切换。
目前,现有的数据切换方式主要采用硬切换的方式,原因在于硬切换可以节省信道资源,具体过程为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先断开与原基站联系的信道,移动台自动向新的频率调谐,与新的基站建立联系,建立新的信道,从而完成数据切换。但是硬切换的方式在中间存在通讯信号中断的过程,影响使用者的正常通信,导致用户的通话体验较差。
综上,现有的数据切换方式存在用户的通话体验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切换方法及系统,以缓解现有的数据切换方式存在用户的通话体验较差的问题,能够改善用户通话体验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切换方法,包括:当第一交互终端处于通信状态且第一交互终端位于预设待漫游区域,第三标识服务器接收第一标识服务器发送的切换请求;通信状态包括第一交互终端通过通话通道与第二交互终端进行通话以实现通话功能;切换请求包括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第三标识服务器将切换请求传输至第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第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根据切换请求向第三数据中心发送资源调动指令;第三数据中心根据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三资源库调取与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第三数据中心向第二数据中心发送连通请求,以与第二数据中心建立起切换通道;其中切换通道用于数据切换。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通话通道的建立过程如下:
第一标识服务器接收第一交互终端发送的与第二交互终端进行通话的通讯指令;通讯指令包括第一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以及第二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第一标识服务器根据通讯指令查询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第一标识服务器将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至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向第一数据中心发送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第一数据中心根据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一资源库调取与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第一数据中心向第二数据中心发送建立连接请求,以使第二数据中心基于建立连接请求与第一数据中心建立起通话通道。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当第三数据中心与第二数据中心建立起切换通道,且切换通道满足预设标准时,第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发送切换通道完成信息至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以使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基于切换通道完成信息断开通话通道。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第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发送切换通道完成信息至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的步骤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向第一数据中心发送资源释放指令,以使第一数据中心释放资源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第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发送切换通道完成信息至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的步骤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向第一标识服务器发送释放指令,以使第一标识服务器释放与通话功能相关联的资源。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当第一交互终端处于非通话状态,且第一交互终端处于预设待漫游区域,第三标识服务器接收第一标识服务器发送的记录指令;第三标识服务器根据记录指令将第一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进行临时记录备份,并对第一交互终端的位置更新,以使第一交互终端能够利用第三数据中心的资源。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第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根据切换请求向第三数据中心发送资源调动指令,具体包括:第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向第三云端服务器或第三外挂资源设备发送资源调动指令。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资源数据包括CPU处理能力、存储空间、带宽、第一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以及第二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预设待漫游区域包括第一数据中心系统的管理范围的预先选取的第一外围区域和第三数据中心系统的管理范围的预先选取的第二外围区域。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切换系统,包括:多个数据中心系统,每个数据中心系统包括数据中心、标识服务器、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以及多个交互终端,多个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均存储在标识服务器中,不同数据中心系统的交互终端之间能够通过数据中心之间建立的通话通道和/或切换通道相互通话;通话通道用于非漫游通话;切换通道用于漫游通话;
通话通道的建立过程如下:第一标识服务器接收第一交互终端发送的与第二交互终端进行通话的通讯指令;通讯指令包括第一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以及第二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第一标识服务器根据通讯指令查询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第一标识服务器将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至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向第一数据中心发送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第一数据中心根据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一资源库调取与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第一数据中心向第二数据中心发送建立连接请求;第二数据中心将建立连接请求发送至第二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第二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根据建立连接请求向第二数据中心发送第二通话资源调动指令;第二数据中心根据第二通话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二资源库调取与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以与第一数据中心建立起通话通道;
切换通道的建立过程如下:当第一交互终端处于通信状态且第一交互终端位于预设待漫游区域,第三标识服务器接收第一标识服务器发送的切换请求;通信状态包括第一交互终端通过通话通道与第二交互终端进行通话以实现通话功能;切换请求包括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第三标识服务器将切换请求传输至第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第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根据切换请求向第三数据中心发送资源调动指令;第三数据中心根据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三资源库调取与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第三数据中心向第二数据中心发送连通请求,以与第二数据中心建立起切换通道;其中切换通道用于数据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切换方法及系统中,其中,该方法包括:当第一交互终端处于通信状态且第一交互终端位于预设待漫游区域,第三标识服务器接收第一标识服务器发送的切换请求;通信状态包括第一交互终端通过通话通道与第二交互终端进行通话以实现通话功能;切换请求包括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第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根据切换请求向第三数据中心发送资源调动指令;第三数据中心根据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三资源库调取与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第三数据中心向第二数据中心发送连通请求,以与第二数据中心建立起切换通道。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三标识服务器根据接收的来自第一标识服务器的切换请求,并作切换准备,即第三标识服务器将相应设备规格,需要的处理能力,存储大小、带宽、音视频通道等参数传给第三资源管理调动服务器,由第三资源管理调动服务器为其分配相应资源,并由第三数据中心执行资源准备;资源准备完成后,第三数据中心向第二数据中心发送连通请求,以与第二数据中心建立起切换通道,切换通道连通第三数据中心和第二数据中心,能够满足通话的带宽、音视频通道等各种资源需求,实现切换的软连通(无缝切换),确保数据中心交互终端总能得到较佳的服务和体验,以缓解现有的切换方式存在的用户体验度较差的技术问题,能够实现数据中心之间的无缝切换,改善用户体验度。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待漫游区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话通道的建立过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数据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中心系统的应用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切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目前,现有的数据切换方式主要采用硬切换的方式,但是硬切换的方式在中间存在通讯信号中断的过程,影响使用者的正常通信,导致用户的通话体验较差。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切换方法及系统,以缓解现有的数据切换方式存在用户的通话体验较差的问题,能够改善用户通话体验度。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切换方法,应用于包括三个不同的数据中心系统的数据切换系统。
具体的应用场景可以为:第一数据中心系统的第一交互终端和第二数据中心系统的第二交互终端在进行通话(可以是拨号过程,也可以是通话过程),第一交互终端逐渐远离第一数据中心系统的管理范围或者逐渐靠近第三数据中心系统的管理范围。
参照图1,该方法由第三数据中心系统执行,第三数据中心系统包括第三交互终端、第三标识服务器、第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和第三数据中心。
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1:当第一交互终端处于通信状态且第一交互终端位于预设待漫游区域,第三标识服务器接收第一标识服务器发送的切换请求;
其中,所述通信状态包括第一交互终端通过通话通道与第二交互终端进行通话以实现通话功能;所述通话通道是由第一数据中心系统和第二数据中心系统交互建立起来的;所述预设待漫游区域包括第一数据中心系统的管理范围的预先选取的第一外围区域和第三数据中心系统的管理范围的预先选取的第二外围区域。上述外围区域包括第一数据中心系统和第三数据中心系统的管理范围的交界处(两者的临界边或公共边);所述预设待漫游区域用于表征交互终端处于即将漫游出管理范围的临界状态,例如第一交互终端处于即将漫游出第一数据中心系统且具有进入第三数据中心系统的趋势(即第一交互终端的位置逐渐靠近第三数据中心系统)或者第三交互终端处于即将漫游出第三数据中心系统且具有进入第三数据中心系统的趋势;所述切换请求包括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换言之,切换请求包括通话功能所需要的资源数据,所述资源数据包括音频通道、音视频通道等资源以及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处理能力、存储空间、带宽等参数,还可以包括第一交互终端、第二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规格(例如型号)等终端信息;
进一步的,在步骤S101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第一标识服务器判断第一交互终端是否处于通信状态;
考虑到第一标识服务器在通话结束后才会释放自身存储的缓存数据,该缓存数据包括第一标识服务器在通话通道建立过程中产生的资源,例如接收的第一交互终端发送的与第二交互终端进行通话的通讯指令、第一标识服务器在查询过程中产生的资源(包括根据上述通讯指令查询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因此,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标识服务器可以通过判断自身是否存在缓存数据以判断第一交互终端是否处于通信状态;
考虑到第一交互终端和第二交互终端需要通过通话通道实现通话功能,因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标识服务器还可以通过判断第一数据中心和第二数据中心是否建立起通话通道以判断第一交互终端是否处于通信状态;
2、第一标识服务器或第三标识服务器判断所述第一交互终端是否处于预设待漫游区域;
具体的,第一标识服务器实时检测第一交互终端的位置坐标;第一标识服务器将所述位置坐标与预设待漫游区域的位置坐标区域进行对比,以判断所述第一交互终端是否处于预设待漫游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第一标识服务器还可以根据所述位置坐标查找第三标识服务器,所述第三标识服务器标识出与所述位置坐标所在的/距离最近的数据中心系统。
或,第三标识服务器接收第一标识服务器发送的第一交互终端的位置坐标;第三标识服务器将所述位置坐标与预设待漫游区域的位置坐标区域进行对比,以判断所述第一交互终端是否处于预设待漫游区域。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第一标识服务器和第三标识服务器始终在进行通讯交互,以确定第一交互终端是否与第三标识服务器的距离逐渐接近,通过交互位置信息以为数据切换作切换准备。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图2对预设待漫游区域进举例说明。参照图2,这里以第一数据中心系统、第三数据中心系统的管理区域为矩形,预设待漫游区域为距离临界边预设距离的区域。例如第一数据中心系统、第三数据中心系统的管理范围分别为长度10000m和12000m(单位,米)的矩形区域I和矩形区域II(图2中实现部分,则预设待漫游区域包括第一数据中心系统以及第三数据中心系统距两者临界边X的距离各为10m的所组成的区域III(图2中虚线部分表示)。
步骤S102:第三标识服务器将切换请求传输至第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
换句话说,第三标识服务器将第一标识服务器发送的切换请求传递至第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以便于第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基于该切换请求的内容向第三数据中心发起资源调动。
步骤S103:第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根据切换请求向第三数据中心发送资源调动指令;
其中,通话资源调动指令与上述的切换请求相适应,换言之,通话资源调动指令该资源数据也包括通话功能所需要的资源数据,该资源数据包括带宽、音频通道、音视频通道等资源以及CPU处理能力、存储空间、带宽等参数,还可以包括第一交互终端、第二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规格信息等终端设备相关信息。
这里的第三数据中心包括第三云端服务器和第三外挂资源设备。上述第三外挂资源设备是指与第三交互终端相对应的客户自己的外挂资源设备。该外挂资源设备可以是用户从数据中心购买的提供的通话功能、影音娱乐功能等服务的应用服务器,也可以是客户的高配置的智能手机终端等设备,只要是具有提供音频、音视频通道和带宽以及数据处理能力的设备即可。
通过外挂资源设备使得用户可以随心的应用功能,减轻了对云端服务器的负担,同时避免了云端服务器在大量交互终端通话时的等待时间或者云端服务器处理能力达到上限需要等待资源分配的问题,提高用户的通话体验和影音娱乐等服务功能的应用体验。
具体的,第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向第三数据中心发送资源调动指令,以使上述第三数据中心根据上述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三资源库调取与通话功能相对应的资源数据。
上述的第三资源库包括云端服务器资源池和第三外挂资源设备资源池。
在具体实现时,该步骤主要包括:
第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向第三云端服务器或第三外挂资源设备发送资源调动指令,以使第三云端服务器或第三外挂资源设备根据上述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三云端服务器资源池或第三外挂资源设备资源池调用与上述通话功能相对应的资源数据。
当通话功能对应的是语音通话时,此时,调取的资源数据包括音频通道、第一网络带宽等资源,以建立IP连接。
当通话功能对应的是视频通话时,此时,调取的资源数据包括音视频通道、第二网络带宽等资源,以建立IP连接。
需要指出的是,资源数据还可以包括计算能力、图形处理能力等资源。
步骤S104:第三数据中心根据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三资源库调取与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
步骤S105:第三数据中心向第二数据中心发送连通请求,以与第二数据中心建立起切换通道。
其中上述切换通道用于数据切换。
具体的,第三数据中心向第二交互终端所在的第二数据中心系统的第二数据中心发送连通请求,以与第二数据中心建立起切换通道。
考虑到第一交互终端和第二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和位置信息已经确定,在一个实施例中,切换通道的建立过程可以参照下文论述第一数据中心系统和第二数据中心系统的通话通道的建立过程的相关步骤;具体的,该步骤S105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第三数据中心将连通请求发送至第二数据中心;第二数据中心将所述连通请求发送至第二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第二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连通请求向第二数据中心发送第二资源调动指令;所述第二数据中心根据所述第二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二资源库调取与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以与所述第三数据中心建立起切换通道。
考虑到第二数据中心系统实现通话功能的资源数据也已经调取完成,准备就绪,为了节约时间成本以及节约第二数据中心的资源,同时提高切换通道的建立效率,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数据中心根据接收到的切换请求直接与第三数据中心建立切换通道,此时第二中心系统中的资源数据在通话通道和切换通道两个通道是共享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切换方法,包括:当第一交互终端处于通信状态且第一交互终端位于预设待漫游区域,第三标识服务器接收第一标识服务器发送的切换请求;通信状态包括第一交互终端通过通话通道与第二交互终端进行通话以实现通话功能;切换请求包括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第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根据切换请求向第三数据中心发送资源调动指令;第三数据中心根据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三资源库调取与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第三数据中心向第二数据中心发送连通请求,以与第二数据中心建立起切换通道。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三标识服务器根据接收的来自第一标识服务器的切换请求,并作切换准备,即第三标识服务器将相应设备规格,需要的处理能力,存储大小、带宽、音视频通道等参数传给第三资源管理调动服务器,由第三资源管理调动服务器为其分配相应资源,并由第三数据中心执行资源准备;资源准备完成后,第三数据中心向第二数据中心发送连通请求,以与第二数据中心建立起切换通道,切换通道连通第三数据中心和第二数据中心,能够满足通话的带宽、音视频通道等各种资源需求,实现切换的软连通(无缝切换),确保数据中心交互终端总能得到较佳的服务和体验,以缓解现有的切换方式存在的用户体验度较差的技术问题,能够实现数据中心之间的无缝切换,改善用户体验度。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第一数据中心系统是指发起通话的第一交互终端所在的系统,第二数据中心系统是指第二交互终端所在的系统为例来对通话通道的建立过程进行说明。
这里的第一数据中心系统是指发起通话的第一交互终端所在的系统。这里的第二数据中心系统是指接听通话的第二交互终端所在的系统。换句话说,第二交互终端是指第一交互终端发起通话的对象,第一数据中心系统包括第一交互终端、第一标识服务器、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和第一数据中心。第二数据中心系统包括第二交互终端、第二标识服务器、第二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和第二数据中心。
参照图3,该通话通道的建立过程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第一标识服务器接收第一交互终端发送的与第二交互终端进行通话的通讯指令。
其中,上述通讯指令包括上述第一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以及第二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
此处的第一交互终端是指发起通话的一方(简称发起方),这里的第二交互终端是指第一交互终端发起通话的对象(简称接听方)。
上述的交互终端是指能够进行通话交互的设备(包括语音通话设备或者视频通话设备),例如交互终端可以是手机(例如老年机,即不需要很高的配置的手机)等移动终端,也可以是座机(例如仅具有通话功能的家庭电话)等固定终端,还可以是其他可交互的设备(例如对讲机等),只要是能够进行通话的设备即可,对此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上述的标识信息包括交互终端的设备ID、设备IP地址等身份信息,还可以包括交互终端的号码、交互终端所属的用户信息等。
具体的,第一交互终端发送与第二交互终端进行通话的通讯指令至第一标识服务器,第一标识服务器接收该通讯指令。
步骤S302:第一标识服务器根据上述通讯指令查询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
具体的,第一标识服务器根据接收的通讯指令中的设备ID(即设备标识)查询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二交互终端未漫游的情况下,这里的位置信息是指第二交互终端的所在的第二标识服务器。这里的第二标识服务器是指第二交互终端注册时所在的第二标识服务器。
此时,该步骤S302具体通过以下方式执行:
A上述第一标识服务器从标识服务器数据库中查找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
这里的标识服务器数据库包括所有交互终端的设备ID以及其所在的标识服务器。
一个数据中心系统的每个交互终端在注册时分配有唯一的设备ID,并存储在该数据中心系统的标识服务器中;不同的数据中心系统的标识服务器中的数据可以实时共享。即每个数据中心系统的标识服务器均包含有所有数据中心系统的交互终端的设备ID以及其所在的标识服务器,因此标识服务器数据库预先存储在第一标识服务器,第一标识服务器可以从标识服务器数据库中查找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即第一标识服务器可以从标识服务器数据库中查找到第二交互终端所在的第二标识服务器。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第二交互终端漫游的情况下,这里的位置信息是指第二交互终端的漫游所在的第二标识服务器。此时的第二标识服务器是指第二交互终端所在的地理位置的标识服务器(而非注册时的标识服务器)。
此时,该步骤S302具体通过以下方式执行:
B上述第一标识服务器按照距离由近到远的顺序从邻近的标识服务器逐个查找第二交互终端,直到查找到上述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
这里的邻近的标识服务器是指与第一标识服务器所在地理位置距离最短的标识服务器。即邻近的概念是指地理上的邻近。
考虑到与第一标识服务器的距离可能存在两个相等的标识服务器(例如距离量度精确度低的情况下)。
此时,该步骤S302具体通过以下方式执行:
C上述第一标识服务器按照预先设置的编号顺序从起始标识服务器逐个查找第二交互终端,直到查找到上述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
此处的编号顺序可以是小写数字(1号、2号…),这里的起始服务器是指最先编号(编号最小)的标识服务器;假设第一标识服务器为5号标识服务器,则起始服务器为1号标识服务器。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查询效率,在编号查询时第一标识服务器会跳过自身所在的编号,即跳过5号标识服务器接着查询。
当然编号顺序还可以替代为命名规则的顺序,例如以姓氏、笔画单一命名规则,或英文字母与地理标识组合的命名规则的顺序进行查询,具体可以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指出的是,此时,每个标识服务器需要进行编号或者命名以方便查找。
步骤S303:第一标识服务器将上述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至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
换句话说,第一标识服务器将第二交互终端所在的第二标识服务器传递至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以便于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基于该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向其所在的第二数据中心系统发起建立连接。
步骤S304: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向第一数据中心发送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
其中,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包括通话功能所需的资源数据,该资源数据包括带宽、音频通道、音视频通道等资源。
这里的第一数据中心包括第一云端服务器或第一外挂资源设备。上述第一外挂资源设备是指与第一交互终端相对应的客户自己的外挂资源设备。该外挂资源设备可以是用户从数据中心购买的提供的通话功能服务的一台应用服务器,也可以是客户的高配置的智能手机终端等设备,只要是具有提供音频、音视频通道和带宽以及数据处理能力的设备即可。
通过外挂资源设备使得用户可以随心的应用功能,减轻了对云端服务器的负担,同时避免了云端服务器在大量交互终端通话时的等待时间,提高用户的通话体验。
具体的,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向第一数据中心发送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以使上述第一数据中心根据上述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一资源库调取与通话功能相对应的资源数据。
这里的第一资源库包括云端服务器资源池或第一外挂资源设备资源池。
在具体实现时,该步骤主要包括:
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向第一云端服务器或第一外挂资源设备发送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以使第一云端服务器或第一外挂资源设备根据上述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一云端服务器资源池或第一外挂资源设备资源池调用与上述通话功能相对应的资源数据。
当通话功能对应的是语音通话时,此时,调取的资源数据包括音频通道、第一网络带宽等资源,以建立IP连接。
当通话功能对应的是视频通话时,此时,调取的资源数据包括音视频通道、第二网络带宽等资源,以建立IP连接。
需要指出的是,资源数据还可以包括存储空间、CPU处理能力、计算能力等资源。
步骤S305:第一数据中心根据上述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一资源库调取与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
步骤S306:第一数据中心向第二数据中心发送建立连接请求,以使第二数据中心基于上述建立连接请求与上述第一数据中心建立起通话通道。
具体的,第一数据中心向第二交互终端所在的第二数据中心系统中的第二数据中心发起建立连接请求;第二数据中心将上述建立连接请求发送至第二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
第二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根据上述建立连接请求向第二数据中心发送第二通话资源调动指令。
其中,上述第二通话资源调动指令与上述第一通话资源调动相匹配。换言之,第二通话资源调动指令也包括通话功能所需的资源数据,该资源数据包括带宽、音频通道、音视频通道等与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相匹配的资源。
上述的第二数据中心包括第二云端服务器和第二外挂资源设备,此处的第二外挂资源设备是指与第二交互终端相对应的客户自己的外挂资源设备。
具体的,第二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根据上述建立连接请求向第二云端服务器或第二外挂资源设备发送第二通话资源调动指令,
上述第二数据中心根据上述第二通话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二资源库调取与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以与上述第一数据中心建立起通话通道。
这里的第二资源库包括第二云端服务器资源池或第二外挂资源设备资源池。
具体的,第二云端服务器或第二外挂资源设备根据上述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二云端服务器资源池或第二外挂资源设备资源池调用与上述通话功能相对应的资源数据,实现与上述第一数据中心建立起通话通道。
通过设置标识服务器、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以及数据中心分别对交互终端的通讯指令进行响应、调动资源和处理通话,能够缓解现有的通话方式存在手机资源依赖度高,影响用户的通话体验的问题。此外,由于无须占用交互终端的资源数据,从而降低了交互终端的配置需求,减轻了交互终端对自身资源的依赖,改善了用户通话体验。
考虑到如何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进一步的,在步骤S303之后,还可以包括: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根据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向第二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发送第一建立连接请求。
这里的第一建立连接请求可以与第一数据中心发送的建立连接请求进行核对,以防止数据中心非法发送。
通过该步骤能够防止第一数据中心非法连接(例如第一数据中心被非法劫持擅自建立连接),使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起到监管的作用,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的,通话通道建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当第二交互终端接起时,第一交互终端通过上述通话通道与第二交互终端进行通话,实现通话功能。
当通讯结束时,第一资源管理服务器和/或第二资源管理服务器发送断开指令,以使上述第一数据中心与第二数据中心断开连接。
如果上述第一交互终端或者第二交互终端挂断时,则通讯结束,此时第一资源管理服务器和/或第二资源管理服务器发送断开指令,以使上述第一数据中心与第二数据中心断开连接。
进一步的,当断开连接后,第一数据中心、第二数据中心分别反馈连接断开信息至对应的第一资源管理服务器、第二资源管理服务器,以使第一资源管理服务器、第二资源管理服务器分别向第一数据中心、第二数据中心发送资源释放指令。
具体的,第一数据中心、第二数据中心分别根据第一资源管理服务器、第二资源管理服务器发送的释放指令将通话功能对上述资源数据进行释放。
第一数据中心、第二数据中心将资源数据释放回收,实现资源可循环利用的同时,能够更好的为其他使用通话功能的用户提供通话服务,改善用户通话体验。
进一步的,在第一交互终端通过上述通话通道与第二交互终端进行通话的过程中,还包括:
第一资源调动资源管理器和第二资源调动管理器对通话过程进行实时监听,以控制第一数据中心和第二数据中心对资源数据进行实时调节。
通过该步骤能够实现对第一资源调动资源管理器和第二资源调动管理器对通话资源的实时掌控,更好的分配资源数据,满足更多的交互终端的通话需求,提高更多用户的通话体验度。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数据切换方法,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S401:当第三数据中心与第二数据中心建立起切换通道,且切换通道满足预设标准时,第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发送切换通道完成信息至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以使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基于切换通道完成信息断开所述通话通道。
此处的预设标准是指切换通道的通话条件满足预设通话条件,这里的预设通话条件包括信号强度、噪音分别满足预设信号强度预设阈值、噪音预设阈值。
上述的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基于所述切换通道完成信息断开所述通话通道具体包括:第一资源管理服务器基于所述切换通道完成信息发送断开指令,以使所述第一数据中心与第二数据中心断开所述通话通道。
在具体实现时,该步骤S401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第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判断切换通道是否满足预设标准。
具体的,可以对切换通道进行稳定性检验,稳定性检验具体包括对信号强度、噪音等进行测试,将结果与信号强度预设阈值和噪音预设阈值对比,以判断切换通道是否满足预设标准。
通过该步骤可以确保切换通道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通话的顺利进行。
2)如果是,第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发送切换通道完成信息至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以控制第一数据中心与第二数据中心断开通话通道。
需要指出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可以通过第三标识服务器发送切换通道完成信息至第一标识服务器和/或第二标识服务器,进而由第一标识服务器和/或第二标识服务器分别告知所在系统的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由其(即相应的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控制第一数据中心和/或第二数据中心断开通话通道。
3)如果否,第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分配资源以及降噪处理,再次检测直至满足预设标准。
考虑到由于通话过程中产生的带宽不够、缓存容量不够可能导致切换通道不稳定,进一步的,第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按照预设资源增加量逐级添加资源数据以分配更多的资源数据以及对切换通道进行降噪处理,并再次检测直至满足预设标准,满足后执行断开通话通道的步骤,断开通话通道的过程可以参照步骤2)中的论述,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以第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发送切换通道完成信息至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来进一步实现通话通道的断开。
实际使用时,当第三数据中心与第二数据中心建立起切换通道,且所述切换通道满足预设标准时,第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发送切换通道完成信息至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和/或第二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以使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和/或第二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基于切换通道完成信息发送断开指令分别控制相对应的第一数据中心和/或第二数据中心来断开通话通道。
通过步骤S401确保切换通道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无缝切换时通话的顺利进行,提高用户通话体验度。在切换及释放第一数据中心的资源前,通话采用两条不同的通道,即切换通道和通话通道,当新建的切换通道完全没问题(满足通话条件或预设标准)时,再释放原有的通话通道。
步骤S402: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向第一数据中心发送资源释放指令,以使第一数据中心释放所述资源数据。
通过步骤S402,第一数据中心将资源数据释放回收,实现资源可循环利用的同时,能够更好的为其他使用通话功能的用户提供通话服务,改善用户通话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401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向第一标识服务器发送释放指令,以使第一标识服务器释放与通话功能相关联的资源。
进一步的,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S403:当第一交互终端处于非通话状态,且第一交互终端处于预设待漫游区域,第三标识服务器接收第一标识服务器发送的记录指令;
步骤S404:第三标识服务器根据记录指令将第一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进行临时记录备份,并对第一交互终端的位置更新,以使第一交互终端能够利用第三数据中心的资源。
例如,第一交互终端可以直接利用第三数据中心的资源进行游戏、导航、影音娱乐等服务,当然也可以在备份后进行漫游通话服务。换句话说,在漫游期间,第一交互终端与第三交互终端的地位是同等的。当第一交互终端漫游出第三数据中心系统时,第三标识服务器将备份的第一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和位置信息进行删除。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切换系统,包括:多个数据中心系统,每个数据中心系统包括数据中心、标识服务器、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以及多个交互终端,多个上述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均存储在标识服务器中,不同数据中心系统的交互终端之间能够通过数据中心之间建立的通话通道和/或切换通道相互通话。
具体的,多个数据中心系统的数据中心之间形成通讯网络,每个数据中心系统的标识服务器是该数据中心系统的数据中心的节点,该数据中心系统的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用于调取资源、分配资源以及监听通讯过程。
这里首先结合图5对本实施例中提及的数据中心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该数据中心系统包括:交互终端、数据中心、标识服务器、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上述交互终端、数据中心分别与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通讯连接。
具体的,交互终端具有唯一的标识信息,且标识服务器存储有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交互终端与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之间建立有交互通道,在交互终端与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进行交互时,标识服务器可以将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告知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数据中心包括云端服务器和客户自己的外挂资源设备。标识服务器还可以将交互终端(例如车载终端导航时)或者通话时的其他数据中心系统的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告知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
进一步的,交互终端为多个,交互终端可以是手机或其他可交互的设备。这里的交互终端包括显示屏、摄像头、电池以及通讯模块等,完成用户指令的输入以及结果的显示;换句话说,本申请的交互终端只需具有交互、摄像、显示的基本功能,不需要具备CPU处理、缓存和存储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交互终端可以是手机,这里的手机可以是老人机也可以是智能手机,还可以是任何可交互的设备(包括固定终端和便携式设备,例如车载GPS)。
需要说明的是,该数据中心系统可以设置多个,即根据需要设置在不同的区域设置一个该数据中心系统,多个数据中心系统之间可以进行通信。且数据中心系统的标识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实时共享。
下面以交互终端为智能手机终端为例对本实施例中的数据中心系统的应用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具体方案如下:
S1利用标识服务器为每个智能手机终端配备唯一的标识。
需要指出的是,也可以在数据中心为每个智能手机终端配备唯一的标识。
S2在数据中心为每部智能手机终端分配存储空间,处理能力。
具体的,1.以数据中心为资源库,资源库内流量,图形处理,CPU,存储空间等可以统一调配,应用。
2.配备专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
3.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可直连数据中心,也可以连接客户自有的外挂资源设备。
4.当智能手机终端发送指令执行某一功能操作时,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根据指令,合理动态调动分配相关资源(服务功能)。
5.相关资源进行处理,将结果经由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回传给智能手机终端。
6.资源使用完毕,释放资源。
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用于甄别客户指令,检查并分配客户所需资源(存储,CPU,图形加速,带宽等),动态按需分配资源。并且还用于区分资源等级,如客户默认资源,或者用户需单独付费资源。
应用场景如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中心系统的交互方法,由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执行,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接收用户通过交互终端发送的客户指令。
具体的,用户通过交互终端发送客户指令,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接收用户通过交互终端发送的客户指令。
需要指出的是,客户指令对应于用户想要执行的某一功能操作,客户指令可以是导航、影音娱乐,对应的功能操作分别为地图导航功能、视听功能。
2)根据客户指令计算与客户指令相对应的功能操作所需的资源数据。
其中,上述资源数据包括CPU的处理能力数据、随机存储器的占用量、数据储存器的占用量或者带宽的占用量。
例如,当客户指令是导航时,对应的功能操作是地图导航,该功能操作对应的资源数据即可满足要求:CPU的处理能力数据为4核中央处理器、随机存储器的占用量为2G,数据存储器的占用量为1G,带宽的占用量为1Mbps(兆比特每秒)。
3)向数据中心发送资源调动指令,以使数据中心根据资源调动指令从资源库调用与资源数据相对应的资源对客户指令进行处理生成处理结果。
本实施例以数据中心作为资源库,资源库内流量,图形处理,CPU,存储空间等资源数据可以被统一调配,应用。
这里的数据中心包括设置在云端的云端服务器和客户自己的外挂资源设备,这里客户自己的外挂资源设备可以用户的电脑或者用户的智能手机(充当服务器)。对应的,资源库包括云端服务器资源池和客户自己的外挂资源设备(外挂设备资源池)。
具体的,向云端服务器或客户自己的外挂资源设备发送资源调动指令,以使云端服务器或客户自己的外挂资源设备根据上述资源调动指令从云端服务器资源池或客户自己的外挂资源设备资源池调用与上述资源数据相对应的资源对客户指令进行处理生成处理结果。
进一步的是,客户自己的外挂资源设备需要经过管理平台认证以及在用户的交互终端的访问范围内以及满足交互终端的客户指令的资源数据的前提下优先选用。
即当客户自己的外挂资源设备满足用户的客户指令时,优先采用客户自己的外挂资源设备进行资源调用及处理,换句话说,客户自己的外挂资源设备的优先级高于云端服务器,一方面减轻了服务器的压力,另一方面减少了用户在服务器大量访问时的排队时间,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4)接收数据中心反馈的处理结果。
5)将处理结果发送至用户的交互终端,完成交互。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中心系统的交互方法,首先通过接收用户的客户指令,然后根据客户指令进行计算得到客户所需资源数据(包括处理能力和存储空间),接着向数据中心发送资源调动指令,实现资源的按需分配,最后接收处理结果并将处理结果发送至交互终端,完成交互过程。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专门配备的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根据客户指令在数据中心为每个交互终端分配存储空间和处理能力,能够缓解现有的高配置的智能手机成本昂贵,且存在运算能力和存储能力有限,不能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高速、稳定运行需求,导致用户体验度差的问题,改善了用户体验度。此外,该交互方法还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置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一方面减轻了数据中心的计算压力,另一方面大大减少了用户在终端上的花费,用户在终端上的花费可大大减少,用户可专注在终端交互功能上,从而能获得更好的体验。同时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分配的处理能力,存储空间可按需改变,避免用户只能更换手机的花费。
S3智能手机终端发布指令,通过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计算数据占用量,从数据中心下载或上传数据。
S4智能手机终端打开某个应用,比如某个APP,通过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计算APP所需资源,在数据中心利用已提供的CPU处理能力和存储空间运行。
S5智能手机终端可查看,修改,删除操作,操作与现存的手机操作系统一样,支持安卓,ISO等,但实际处理均需要经过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在数据中心完成。
S6如果两个数据中心的手机要通话,可直接根据对方的标识及IP地址,建立IP连接,建立通话通道。
具体的,1.当手机或其他交互设备想与另外设备建立通讯时,指令上传至标识服务器。
2.标识服务器在标识服务器里查询,找到相应设备的位置。
3.标识服务器将相应设备位置告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与相应设备建立IP连接,同时调用带宽,音视频通道等资源。
4.音视频通道开启,建立通讯。通讯结束,释放音视频及标识服务器相应资源。
S7数据中心配备相应的操作系统,能够完成此中心上的虚拟智能手机的各种操作。
S8在不同区域配备互通的数据中心,一旦检测到手机漫游出本数据中心,则数据中心自行同步,将数据中心的处理能力无缝切换,确保数据中心手机总能得到最近,最优的服务和体验。
具体的,1.当建立通信的设备离开自己的数据中心时,标识服务器负责定位最近的数据中心。
2.标识服务器告知最近的数据中心的标识服务器,做切换准备。
3.标识服务器将相应设备规格,需要的处理能力,存储大小等参数传给最近数据中心的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为其分配相应资源。
4.连通最近数据中心所分配的带宽,音视频通道,同时释放漫游出来的数据中心的各种资源,实现切换。
5.在切换及释放离开的数据中心资源前,通讯用两条不同的通道,当新建通道完全没问题,例如无干扰时,再释放原有通道。
S9利用现存的安全机制,或者自建的防控机制,确保数据中心手机绝对安全。
S10手机实际终端保留语音视频的编解码功能,从而使通话和视频不受影响。
S11数据中心设动态CPU分配机制,动态存储空间分配机制。
S12用户数据中心手机的处理能力,存储空间可按需调节。
S13支持用户更换智能终端,但数据中心手机可不改变,根据用户标识无缝对接。
S14实现各种可交互终端与数据中心手机对接,实现手机功能,比如,在确认身份后,用户可以在车载多媒体上操作数据中心手机。
S15用户撤机,可让用户下载所有信息后,收回CPU处理能力,存储空间等,数据中心进行再分配。
参照图6,下面以三个数据中心系统:第一数据中心系统和第二数据中心系统、第三中心系统为例对本实施例中的上述切换通道以及通话通道的建立过程进行说明:
其中,通话通道的建立过程如下:
第一标识服务器接收第一交互终端发送的与第二交互终端进行通话的通讯指令;上述通讯指令包括上述第一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以及第二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
第一标识服务器根据上述通讯指令查询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
第一标识服务器将上述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至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
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向第一数据中心发送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
第一数据中心根据上述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一资源库调取与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
第一数据中心向第二数据中心发送建立连接请求;
第二数据中心将上述建立连接请求发送至第二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
第二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根据上述建立连接请求向第二数据中心发送第二通话资源调动指令;
上述第二数据中心根据上述第二通话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二资源库调取与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以与上述第一数据中心建立起通话通道。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数据中心包括第一云端服务器和第一外挂资源设备,第二数据中心包括第二云端服务器和第二外挂资源设备。
切换通道的建立过程如下:
当第一交互终端处于通信状态且所述第一交互终端位于预设待漫游区域,第三标识服务器接收第一标识服务器发送的切换请求;所述通信状态包括第一交互终端通过通话通道与第二交互终端进行通话以实现通话功能;所述切换请求包括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图5中的通信主要是指第一标识服务器与第三标识服务器的切换请求的传递接收过程。
第三标识服务器将所述切换请求传输至第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
第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切换请求向第三数据中心发送资源调动指令;
第三数据中心根据所述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三资源库调取与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
第三数据中心向第二数据中心发送连通请求,以与第二数据中心建立起切换通道;其中所述切换通道用于数据切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数据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第一交互终端处于通信状态且所述第一交互终端位于预设待漫游区域,第三标识服务器接收第一标识服务器发送的切换请求;所述通信状态包括第一交互终端通过通话通道与第二交互终端进行通话以实现通话功能;所述切换请求包括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
所述第三标识服务器将所述切换请求传输至第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
所述第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切换请求向第三数据中心发送资源调动指令;
第三数据中心根据所述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三资源库调取与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
第三数据中心向第二数据中心发送连通请求,以与第二数据中心建立起切换通道;其中所述切换通道用于数据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话通道的建立过程如下:
第一标识服务器接收第一交互终端发送的与第二交互终端进行通话的通讯指令;所述通讯指令包括所述第一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以及第二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
第一标识服务器根据所述通讯指令查询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
第一标识服务器将所述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至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
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向第一数据中心发送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
第一数据中心根据所述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一资源库调取与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
第一数据中心向第二数据中心发送建立连接请求,以使第二数据中心基于所述建立连接请求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建立起通话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第三数据中心与第二数据中心建立起切换通道,且所述切换通道满足预设标准时,第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发送切换通道完成信息至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以使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基于所述切换通道完成信息断开所述通话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发送切换通道完成信息至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向第一数据中心发送资源释放指令,以使第一数据中心释放所述资源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发送切换通道完成信息至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向第一标识服务器发送释放指令,以使第一标识服务器释放与通话功能相关联的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第一交互终端处于非通话状态,且第一交互终端处于预设待漫游区域,第三标识服务器接收第一标识服务器发送的记录指令;
第三标识服务器根据记录指令将第一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进行临时记录备份,并对第一交互终端的位置更新,以使第一交互终端能够利用第三数据中心的资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根据切换请求向第三数据中心发送资源调动指令,具体包括:
第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向第三云端服务器或第三外挂资源设备发送资源调动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数据包括CPU处理能力、存储空间、带宽、第一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以及第二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待漫游区域包括第一数据中心系统的管理范围的预先选取的第一外围区域和第三数据中心系统的管理范围的预先选取的第二外围区域。
10.一种数据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数据中心系统,每个数据中心系统包括数据中心、标识服务器、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以及多个交互终端,多个所述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均存储在标识服务器中,不同数据中心系统的交互终端之间能够通过数据中心之间建立的通话通道和/或切换通道相互通话;所述通话通道用于非漫游通话;所述切换通道用于漫游通话时的数据切换;
所述通话通道的建立过程如下:
第一标识服务器接收第一交互终端发送的与第二交互终端进行通话的通讯指令;所述通讯指令包括所述第一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以及第二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
第一标识服务器根据所述通讯指令查询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
第一标识服务器将所述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至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
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向第一数据中心发送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
第一数据中心根据所述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一资源库调取与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
第一数据中心向第二数据中心发送建立连接请求;
第二数据中心将所述建立连接请求发送至第二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
第二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建立连接请求向第二数据中心发送第二通话资源调动指令;
所述第二数据中心根据所述第二通话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二资源库调取与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以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建立起通话通道;
所述切换通道的建立过程如下:
当第一交互终端处于通信状态且所述第一交互终端位于预设待漫游区域,第三标识服务器接收第一标识服务器发送的切换请求;所述通信状态包括第一交互终端通过通话通道与第二交互终端进行通话以实现通话功能;所述切换请求包括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
第三标识服务器将所述切换请求传输至第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
第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切换请求向第三数据中心发送资源调动指令;
第三数据中心根据所述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三资源库调取与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
第三数据中心向第二数据中心发送连通请求,以与第二数据中心建立起切换通道;其中所述切换通道用于数据切换。
CN201810618871.8A 2018-06-15 2018-06-15 数据切换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88341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18871.8A CN108834188B (zh) 2018-06-15 2018-06-15 数据切换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18871.8A CN108834188B (zh) 2018-06-15 2018-06-15 数据切换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34188A true CN108834188A (zh) 2018-11-16
CN108834188B CN108834188B (zh) 2021-10-19

Family

ID=64142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18871.8A Active CN108834188B (zh) 2018-06-15 2018-06-15 数据切换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3418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49689A (zh) * 2019-12-25 2020-04-21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3473443A (zh) * 2021-08-20 2021-10-01 广东九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室内定位技术的无线漫游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17429A (ko) * 1999-08-11 2001-03-05 서평원 무선가입자망 및 무선가입자망에서의 로밍 방법
CN101662759A (zh) * 2008-08-25 2010-03-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漫游状态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2427443A (zh) * 2011-08-19 2012-04-25 华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架构的音视频交互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02740387A (zh) * 2012-07-06 2012-10-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点切换方法和系统
CN103259862A (zh) * 2013-05-17 2013-08-21 北京九五一九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属地服务接入地址的远程植入系统及方法
CN106201723A (zh) * 2016-07-13 2016-12-07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的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6851617A (zh) * 2017-02-14 2017-06-13 深圳市迪讯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sim卡系统及移动终端使用虚拟sim卡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17429A (ko) * 1999-08-11 2001-03-05 서평원 무선가입자망 및 무선가입자망에서의 로밍 방법
CN101662759A (zh) * 2008-08-25 2010-03-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漫游状态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2427443A (zh) * 2011-08-19 2012-04-25 华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架构的音视频交互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02740387A (zh) * 2012-07-06 2012-10-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点切换方法和系统
CN103259862A (zh) * 2013-05-17 2013-08-21 北京九五一九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属地服务接入地址的远程植入系统及方法
CN106201723A (zh) * 2016-07-13 2016-12-07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的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6851617A (zh) * 2017-02-14 2017-06-13 深圳市迪讯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sim卡系统及移动终端使用虚拟sim卡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49689A (zh) * 2019-12-25 2020-04-21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3473443A (zh) * 2021-08-20 2021-10-01 广东九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室内定位技术的无线漫游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34188B (zh) 2021-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78022B2 (ja) ゲートウェイサーバ及び情報提供方法
CN103634791B (zh) 切换运营商网络的方法、用户设备及远程管理平台
CN105874830B (zh) 一种移动性管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370600A (zh)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终端及系统
EP1408677A1 (en) Integrated Access Device storing audio announcements
JP2001500679A (ja) 遠隔制御によって呼を経路選択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8347748A (zh) 服务质量参数的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JPH11506594A (ja) 公衆交換電話ネットワークに移動性の属性を提供するための装置
CN111698772B (zh) 5g系统的注册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8848537B (zh) 边缘云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06559591A (zh) 基于呼叫转移实现的手机终端通话方法及装置
JP3256414B2 (ja) パーソナル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認証情報の一時蓄積
CN106712973B (zh) 一种会话绑定的方法及系统
US20210368567A1 (en) Multimode base station and cord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888459A (zh) 降低d2d信令开销与频谱资源干扰的信息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CN112039831B (zh) 语音呼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8834188A (zh) 数据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10366160B (zh) 一种基于云服务器的多sim卡集群读卡通话方法及系统
JPH0851668A (ja) 認証情報の蓄積のための交換ノードの認証階層構造
CN105379320A (zh) 用于实现针对移动订户的数字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CN108924191A (zh) 通话方法及系统
CN108923959A (zh) 交互方法、交互装置、电子设备及交互系统
CN106559767A (zh) 基于呼叫转移实现的双卡双待手机终端通话方法及装置
US2007019097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wireless intelligent services
JP2001352341A (ja) 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10

Address after: 266000 202, 216, software outsourcing center, 169 Songling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WANGX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000 202, 216, software outsourcing center, 169 Songling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YUSHUO YUNL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Data switching method and syste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2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019

Pledgee: Qingdao urban and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financing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

Pledgor: QINGDAO WANGX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370010074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52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019

Pledgee: Qingdao urban and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financing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

Pledgor: QINGDAO WANGX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370010074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Data switching methods and system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3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019

Pledgee: Qingdao urban and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financing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

Pledgor: QINGDAO WANGX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42195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