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24191A - 通话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话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24191A
CN108924191A CN201810619525.1A CN201810619525A CN108924191A CN 108924191 A CN108924191 A CN 108924191A CN 201810619525 A CN201810619525 A CN 201810619525A CN 108924191 A CN108924191 A CN 1089241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data center
interactive terminal
server
c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1952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书田
韩学军
于海洋
盛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Yu Shuo Yun Lian Mdt Infotech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Yu Shuo Yun Lian Mdt Info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Yu Shuo Yun Lian Mdt Infotech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Yu Shuo Yun Lian Mdt Infotech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1952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24191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24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241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04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 H04L67/1021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based on client or server lo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话方法及系统,涉及通信领域,以缓解现有的通话方式存在手机资源依赖度高,影响用户通话体验的问题,能够改善通话体验。该方法包括:第一标识服务器接收第一交互终端发送的与第二交互终端进行通话的通讯指令;通讯指令包括第一交互终端、第二交互终端的标识;第一标识服务器根据通讯指令查询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第一标识服务器将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至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向第一数据中心发送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第一数据中心根据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一资源库调取与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并向第二数据中心发送建立连接请求,以使第二数据中心与第一数据中心建立起通话通道。

Description

通话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话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通话方式在通话期间,例如语音通话或者视频通话或者通过第三方软件通话,均要占用手机的CPU、手机带宽和存储空间等资源,在大量软件运行的情况下,通话质量均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影响用户的通话体验。
现有的通话方式存在手机资源依赖度高,影响用户的通话体验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话方法及系统,以缓解现有的通话方式存在手机资源依赖度高,影响用户的通话体验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话方法,包括:
第一标识服务器接收第一交互终端发送的与第二交互终端进行通话的通讯指令;所述通讯指令包括所述第一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以及第二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
第一标识服务器根据所述通讯指令查询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
第一标识服务器将所述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至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
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向第一数据中心发送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
第一数据中心根据所述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一资源库调取与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
第一数据中心向第二数据中心发送建立连接请求,以使第二数据中心基于所述建立连接请求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建立起通话通道。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第二数据中心基于所述建立连接请求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建立起通话通道,具体包括:
第二数据中心将所述建立连接请求发送至第二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
第二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建立连接请求向第二数据中心发送第二通话资源调动指令;
所述第二数据中心根据所述第二通话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二资源库调取与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以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建立起通话通道。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标识服务器根据所述通讯指令查询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标识服务器从标识服务器数据库中查找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标识服务器根据所述通讯指令查询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标识服务器按照距离由近到远的顺序从邻近的标识服务器逐个查找第二交互终端,直到查找到所述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向第一数据中心发送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具体包括:
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向第一云端服务器或第一外挂资源设备发送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建立连接请求向第二数据中心发送第二通话资源调动指令,具体包括:
第二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建立连接请求向第二云端服务器或第二外挂资源设备发送第二通话资源调动指令。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交互终端接起时,所述第一交互终端通过所述通话通道与所述第二交互终端进行通话,实现通话功能。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
当通讯结束时,第一资源管理服务器和/或第二资源管理服务器发送断开指令,以使所述第一数据中心与第二数据中心断开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
当断开连接后,第一数据中心、第二数据中心分别反馈连接断开信息至对应的第一资源管理服务器、第二资源管理服务器,以使第一资源管理服务器、第二资源管理服务器分别向第一数据中心、第二数据中心发送资源释放指令。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话系统,包括:
多个数据中心系统,每个数据中心系统包括数据中心、标识服务器、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以及多个交互终端,多个所述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均存储在标识服务器中,不同数据中心系统的交互终端之间能够通过数据中心之间建立的通话通道相互通话;
所述通话通道的建立过程如下:
第一标识服务器接收第一交互终端发送的与第二交互终端进行通话的通讯指令;所述通讯指令包括所述第一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以及第二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
第一标识服务器根据所述通讯指令查询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
第一标识服务器将所述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至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
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向第一数据中心发送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
第一数据中心根据所述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一资源库调取与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
第一数据中心向第二数据中心发送建立连接请求;
第二数据中心将所述建立连接请求发送至第二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
第二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建立连接请求向第二数据中心发送第二通话资源调动指令;
所述第二数据中心根据所述第二通话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二资源库调取与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以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建立起通话通道。
本发明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话方法及系统中,其中,该通话方法包括:第一标识服务器接收第一交互终端发送的与第二交互终端进行通话的通讯指令;通讯指令包括第一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以及第二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第一标识服务器根据通讯指令查询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第一标识服务器将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至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向第一数据中心发送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第一数据中心根据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一资源库调取与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第一数据中心向第二数据中心发送建立连接请求,以使第二数据中心基于建立连接请求与第一数据中心建立起通话通道。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标识服务器、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以及数据中心分别对交互终端的通讯指令进行响应、调动资源和处理通话,能够缓解现有的通话方式存在手机资源依赖度高,影响用户的通话体验的问题。该通话方法无须占用交互终端的资源数据,从而降低了交互终端的配置需求,减轻了交互终端对自身资源的依赖,改善了用户通话体验。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话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通话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通话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中心系统的应用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话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目前现有的通话方式存在手机资源依赖度高,影响用户的通话体验的问题。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话方法及系统,以缓解现有的通话方式存在手机资源依赖度高,影响用户的通话体验的问题,能够改善用户体验度。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话方法,应用于两个不同的数据中心系统的通话。
参照图1,该方法由第一数据中心系统执行,第一数据中心系统包括第一交互终端、第一标识服务器、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和第一数据中心。这里的第一数据中心系统是指发起通话的交互终端所在的系统。
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1:第一标识服务器接收第一交互终端发送的与第二交互终端进行通话的通讯指令。
其中,上述通讯指令包括上述第一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以及第二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
此处的第一交互终端是指发起通话的一方(简称发起方),这里的第二交互终端是指第一交互终端发起通话的对象(简称接听方)。
上述的交互终端是指能够进行通话交互的设备(包括语音通话设备或者视频通话设备),例如交互终端可以是手机(例如老年机,即不需要很高的配置的手机)等移动终端,也可以是座机(例如仅具有通话功能的家庭电话)等固定终端,还可以是其他可交互的设备(例如对讲机等),只要是能够进行通话的设备即可,对此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上述的标识信息包括交互终端的设备ID、设备IP地址等身份信息,还可以包括交互终端的号码、交互终端所属的用户信息等。
具体的,第一交互终端发送与第二交互终端进行通话的通讯指令至第一标识服务器,第一标识服务器接收该通讯指令。
步骤S102:第一标识服务器根据上述通讯指令查询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
具体的,第一标识服务器根据接收的通讯指令中的设备ID(即设备标识)查询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二交互终端未漫游的情况下,这里的位置信息是指第二交互终端的所在的第二标识服务器。这里的第二标识服务器是指第二交互终端注册时所在的第二标识服务器。
此时,该步骤S102具体通过以下方式执行:
A上述第一标识服务器从标识服务器数据库中查找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
这里的标识服务器数据库包括所有交互终端的设备ID以及其所在的标识服务器。
一个数据中心系统的每个交互终端在注册时分配有唯一的设备ID,并存储在该数据中心系统的标识服务器中;不同的数据中心系统的标识服务器中的数据可以实时共享。即每个数据中心系统的标识服务器均包含有所有数据中心系统的交互终端的设备ID以及其所在的标识服务器,因此标识服务器数据库预先存储在第一标识服务器,第一标识服务器可以从标识服务器数据库中查找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即第一标识服务器可以从标识服务器数据库中查找到第二交互终端所在的第二标识服务器。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第二交互终端漫游的情况下,这里的位置信息是指第二交互终端的漫游所在的第二标识服务器。此时的第二标识服务器是指第二交互终端所在的地理位置的标识服务器(而非注册时的标识服务器)。
此时,该步骤S102具体通过以下方式执行:
B上述第一标识服务器按照距离由近到远的顺序从邻近的标识服务器逐个查找第二交互终端,直到查找到上述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
这里的邻近的标识服务器是指与第一标识服务器所在地理位置距离最短的标识服务器。即邻近的概念是指地理上的邻近。
考虑到与第一标识服务器的距离可能存在两个相等的标识服务器(例如距离量度精确度低的情况下)。
此时,该步骤S102具体通过以下方式执行:
C上述第一标识服务器按照预先设置的编号顺序从起始标识服务器逐个查找第二交互终端,直到查找到上述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
此处的编号顺序可以是小写数字(1号、2号…),这里的起始服务器是指最先编号(编号最小)的标识服务器;假设第一标识服务器为5号标识服务器,则起始服务器为1号标识服务器。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查询效率,在编号查询时第一标识服务器会跳过自身所在的编号,即跳过5号标识服务器接着查询。
当然编号顺序还可以替代为命名规则的顺序,例如以姓氏、笔画单一命名规则,或英文字母与地理标识组合的命名规则的顺序进行查询,具体可以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指出的是,此时,每个标识服务器需要进行编号或者命名以方便查找。
步骤S103:第一标识服务器将上述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至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
换句话说,第一标识服务器将第二交互终端所在的第二标识服务器传递至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以便于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基于该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向其所在的第二数据中心系统发起建立连接。
步骤S104: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向第一数据中心发送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
其中,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包括通话功能所需的资源数据,该资源数据包括带宽、音频通道、音视频通道等资源。
这里的第一数据中心包括第一云端服务器或第一外挂资源设备。上述第一外挂资源设备是指与第一交互终端相对应的客户自己的外挂资源设备。该外挂资源设备可以是用户从数据中心购买的提供的通话功能服务的一台应用服务器,也可以是客户的高配置的智能手机终端等设备,只要是具有提供音频、音视频通道和带宽以及数据处理能力的设备即可。
通过外挂资源设备使得用户可以随心的应用功能,减轻了对云端服务器的负担,同时避免了云端服务器在大量交互终端通话时的等待时间,提高用户的通话体验。
具体的,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向第一数据中心发送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以使上述第一数据中心根据上述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一资源库调取与通话功能相对应的资源数据。
这里的第一资源库包括云端服务器资源池或第一外挂资源设备资源池。
在具体实现时,该步骤主要包括:
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向第一云端服务器或第一外挂资源设备发送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以使第一云端服务器或第一外挂资源设备根据上述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一云端服务器资源池或第一外挂资源设备资源池调用与上述通话功能相对应的资源数据。
当通话功能对应的是语音通话时,此时,调取的资源数据包括音频通道、第一网络带宽等资源,以建立IP连接。
当通话功能对应的是视频通话时,此时,调取的资源数据包括音视频通道、第二网络带宽等资源,以建立IP连接。
需要指出的是,资源数据还可以包括存储空间、cpu处理能力、计算能力等资源。
步骤S105:第一数据中心根据上述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一资源库调取与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
步骤S106:第一数据中心向第二数据中心发送建立连接请求,以使第二数据中心基于上述建立连接请求与上述第一数据中心建立起通话通道。
具体的,第一数据中心向第二交互终端所在的第二数据中心系统中的第二数据中心发起建立连接请求;第二数据中心将上述建立连接请求发送至第二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
第二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根据上述建立连接请求向第二数据中心发送第二通话资源调动指令。
其中,上述第二通话资源调动指令与上述第一通话资源调动相匹配。换言之,第二通话资源调动指令也包括通话功能所需的资源数据,该资源数据包括带宽、音频通道、音视频通道等与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相匹配的资源。
上述的第二数据中心包括第二云端服务器或第二外挂资源设备,此处的第二外挂资源设备是指与第二交互终端相对应的客户自己的外挂资源设备。
具体的,第二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根据上述建立连接请求向第二云端服务器或第二外挂资源设备发送第二通话资源调动指令,
上述第二数据中心根据上述第二通话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二资源库调取与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以与上述第一数据中心建立起通话通道。
这里的第二资源库包括第二云端服务器资源池或第二外挂资源设备资源池。
具体的,第二云端服务器或第二外挂资源设备根据上述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二云端服务器资源池或第二外挂资源设备资源池调用与上述通话功能相对应的资源数据,实现与上述第一数据中心建立起通话通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话方法包括:第一标识服务器接收第一交互终端发送的与第二交互终端进行通话的通讯指令;通讯指令包括第一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以及第二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第一标识服务器根据通讯指令查询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第一标识服务器将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至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向第一数据中心发送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第一数据中心根据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一资源库调取与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第一数据中心向第二数据中心发送建立连接请求,以使第二数据中心基于建立连接请求与第一数据中心建立起通话通道。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标识服务器、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以及数据中心分别对交互终端的通讯指令进行响应、调动资源和处理通话,能够缓解现有的通话方式存在手机资源依赖度高,影响用户的通话体验的问题。该通话方法无须占用交互终端的资源数据,从而降低了交互终端的配置需求,减轻了交互终端对自身资源的依赖,改善了用户通话体验。
实施例二: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话方法,该方法基于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步骤S103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S201: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根据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向第二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发送第一建立连接请求。
第一建立连接请求以与第一数据中心发送的建立连接请求进行核对,防止数据中心非法发送。
通过该步骤能够防止第一数据中心非法连接(例如第一数据中心被非法劫持擅自建立连接),使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起到监管的作用,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三种通话方法,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S301:当第二交互终端接起时,第一交互终端通过上述通话通道与第二交互终端进行通话,实现通话功能。
步骤S302:当通讯结束时,第一资源管理服务器和/或第二资源管理服务器发送断开指令,以使上述第一数据中心与第二数据中心断开连接。
如果上述第一交互终端或者第二交互终端挂断时,则通讯结束,此时第一资源管理服务器和/或第二资源管理服务器发送断开指令,以使上述第一数据中心与第二数据中心断开连接。
步骤S303:当断开连接后,第一数据中心、第二数据中心分别反馈连接断开信息至对应的第一资源管理服务器、第二资源管理服务器,以使第一资源管理服务器、第二资源管理服务器分别向第一数据中心、第二数据中心发送资源释放指令。
进一步的,第一数据中心、第二数据中心分别根据第一资源管理服务器、第二资源管理服务器发送的释放指令将通话功能对上述资源数据进行释放。
第一数据中心、第二数据中心将资源数据释放回收,实现资源可循环利用的同时,能够更好的为其他使用通话功能的用户提供通话服务,改善用户通话体验。
进一步的,该方法还包括:
第一资源管理服务器、第二资源管理服务器分别向第一标识服务器、第二标识服务器发送释放指令,以使第一标识服务器、第二标识服务器释放资源,这里的资源包括标识服务器在查询过程中产生的资源。
进一步的,在步骤S301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第一资源调动资源管理器和第二资源调动管理器对通话过程进行实时监听,以控制第一数据中心和第二数据中心对资源数据进行实时调节。
通过该步骤能够实现对第一资源调动资源管理器和第二资源调动管理器对通话资源的实时掌控,更好的分配资源数据,满足更多的交互终端的通话需求,提高更多用户的通话体验度。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话系统,包括:多个数据中心系统,每个数据中心系统包括数据中心、标识服务器、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以及多个交互终端,多个上述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均存储在标识服务器中,不同数据中心系统的交互终端之间能够通过数据中心之间建立的通话通道相互通话。
具体的,多个数据中心系统的数据中心之间形成通讯网络,每个数据中心系统的标识服务器是该数据中心系统的数据中心的节点,该数据中心系统的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用于调取资源、分配资源以及监听通讯过程。
这里首先结合图4对本实施例中提及的数据中心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该数据中心系统包括:交互终端、数据中心、标识服务器、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上述交互终端、数据中心分别与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通讯连接。
具体的,交互终端具有唯一的标识信息,且标识服务器存储有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交互终端与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之间建立有交互通道,在交互终端与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进行交互时,标识服务器可以将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告知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数据中心包括云端服务器和客户自己的外挂资源设备。标识服务器还可以将交互终端(例如车载终端导航时)或者通话时的其他数据中心系统的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告知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
进一步的,交互终端为多个,交互终端可以是手机或其他可交互的设备。这里的交互终端包括显示屏、摄像头、电池以及通讯模块等,完成用户指令的输入以及结果的显示;换句话说,本申请的交互终端只需具有交互、摄像、显示的基本功能,不需要具备CPU处理、缓存和存储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交互终端可以是手机,这里的手机可以是老人机也可以是智能手机,还可以是任何可交互的设备(包括固定终端和便携式设备,例如车载GPS)。
需要说明的是,该数据中心系统可以设置多个,即根据需要设置在不同的区域设置一个该数据中心系统,多个数据中心系统之间可以进行通信。且数据中心系统的标识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实时共享。
下面以交互终端为智能手机终端为例对本实施例中的数据中心系统的应用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具体方案如下:
S1利用标识服务器为每个智能手机终端配备唯一的标识。
需要指出的是,也可以在数据中心为每个智能手机终端配备唯一的标识。
S2在数据中心为每部智能手机终端分配存储空间,处理能力。
具体的,1.以数据中心为资源库,资源库内流量,图形处理,CPU,存储空间等可以统一调配,应用。
2.配备专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
3.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可直连数据中心,也可以连接客户自有的外挂资源设备。
4.当智能手机终端发送指令执行某一功能操作时,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根据指令,合理动态调动分配相关资源(服务功能)。
5.相关资源进行处理,将结果经由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回传给智能手机终端。
6.资源使用完毕,释放资源。
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用于甄别客户指令,检查并分配客户所需资源(存储,CPU,图形加速,带宽等),动态按需分配资源。并且还用于区分资源等级,如客户默认资源,或者用户需单独付费资源。
应用场景如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中心系统的交互方法,由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执行,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接收用户通过交互终端发送的客户指令。
具体的,用户通过交互终端发送客户指令,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接收用户通过交互终端发送的客户指令。
需要指出的是,客户指令对应于用户想要执行的某一功能操作,客户指令可以是导航、影音娱乐,对应的功能操作分别为地图导航功能、视听功能。
2)根据客户指令计算与客户指令相对应的功能操作所需的资源数据。
其中,上述资源数据包括CPU的处理能力数据、随机存储器的占用量、数据储存器的占用量或者带宽的占用量。
例如,当客户指令是导航时,对应的功能操作是地图导航,该功能操作对应的资源数据即可满足要求:CPU的处理能力数据为4核中央处理器、随机存储器的占用量为2G,数据存储器的占用量为1G,带宽的占用量为1Mbps(兆比特每秒)。
3)向数据中心发送资源调动指令,以使数据中心根据资源调动指令从资源库调用与资源数据相对应的资源对客户指令进行处理生成处理结果。
本实施例以数据中心作为资源库,资源库内流量,图形处理,CPU,存储空间等资源数据可以被统一调配,应用。
这里的数据中心包括设置在云端的云端服务器和客户自己的外挂资源设备,这里客户自己的外挂资源设备可以用户的电脑或者用户的智能手机(充当服务器)。对应的,资源库包括云端服务器资源池和客户自己的外挂资源设备(外挂设备资源池)。
具体的,向云端服务器或客户自己的外挂资源设备发送资源调动指令,以使云端服务器或客户自己的外挂资源设备根据上述资源调动指令从云端服务器资源池或客户自己的外挂资源设备资源池调用与上述资源数据相对应的资源对客户指令进行处理生成处理结果。
进一步的是,客户自己的外挂资源设备需要经过管理平台认证以及在用户的交互终端的访问范围内以及满足交互终端的客户指令的资源数据的前提下优先选用。
即当客户自己的外挂资源设备满足用户的客户指令时,优先采用客户自己的外挂资源设备进行资源调用及处理,换句话说,客户自己的外挂资源设备的优先级高于云端服务器,一方面减轻了服务器的压力,另一方面减少了用户在服务器大量访问时的排队时间,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4)接收数据中心反馈的处理结果。
5)将处理结果发送至用户的交互终端,完成交互。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中心系统的交互方法,首先通过接收用户的客户指令,然后根据客户指令进行计算得到客户所需资源数据(包括处理能力和存储空间),接着向数据中心发送资源调动指令,实现资源的按需分配,最后接收处理结果并将处理结果发送至交互终端,完成交互过程。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专门配备的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根据客户指令在数据中心为每个交互终端分配存储空间和处理能力,能够缓解现有的高配置的智能手机成本昂贵,且存在运算能力和存储能力有限,不能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高速、稳定运行需求,导致用户体验度差的问题,改善了用户体验度。此外,该交互方法还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置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一方面减轻了数据中心的计算压力,另一方面大大减少了用户在终端上的花费,用户在终端上的花费可大大减少,用户可专注在终端交互功能上,从而能获得更好的体验。同时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分配的处理能力,存储空间可按需改变,避免用户只能更换手机的花费。
S3智能手机终端发布指令,通过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计算数据占用量,从数据中心下载或上传数据。
S4智能手机终端打开某个应用,比如某个APP,通过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计算APP所需资源,在数据中心利用已提供的CPU处理能力和存储空间运行。
S5智能手机终端可查看,修改,删除操作,操作与现存的手机操作系统一样,支持安卓,ISO等,但实际处理均需要经过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在数据中心完成。
S6如果两个数据中心的手机要通话,可直接根据对方的标识及IP地址,建立IP连接,建立通话通道。
具体的,1.当手机或其他交互设备想与另外设备建立通讯时,指令上传至标识服务器。
2.标识服务器在标识服务器里查询,找到相应设备的位置。
3.标识服务器将相应设备位置告诉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与相应设备建立IP连接,同时调用带宽,音视频通道等资源。
4.音视频通道开启,建立通讯。通讯结束,释放音视频及标识服务器相应资源。
S7数据中心配备相应的操作系统,能够完成此中心上的虚拟智能手机的各种操作。
S8在不同区域配备互通的数据中心,一旦检测到手机漫游出本数据中心,则数据中心自行同步,将数据中心的处理能力无缝切换,确保数据中心手机总能得到最近,最优的服务和体验。
具体的,1.当建立通信的设备离开自己最近的数据中心时,标识服务器负责定位最近的数据中心。
2.标识服务器告知最近的数据中心的标识服务器,做切换准备。
3.标识服务器将相应设备规格,需要的处理能力,存储大小等参数传给最近数据中心的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为其分配相应资源。
4.连通最近数据中心所分配的带宽,音视频通道,同时释放漫游出来的数据中心的各种资源,实现切换。
5.在切换及释放离开的数据中心资源前,通讯用两条不同的通道,当新建通道完全没问题,例如无干扰时,再释放原有通道。
S9利用现存的安全机制,或者自建的防控机制,确保数据中心手机绝对安全。
S10手机实际终端保留语音视频的编解码功能,从而使通话和视频不受影响。
S11数据中心设动态CPU分配机制,动态存储空间分配机制。
S12用户数据中心手机的处理能力,存储空间可按需调节。
S13支持用户更换智能终端,但数据中心手机可不改变,根据用户标识无缝对接。
S14实现各种可交互终端与数据中心手机对接,实现手机功能,比如,在确认身份后,用户可以在车载多媒体上操作数据中心手机。
S15用户撤机,可让用户下载所有信息后,收回CPU处理能力,存储空间等,数据中心进行再分配。
参照图5,下面以两个数据中心系统:第一数据中心系统和第二数据中心系统为例对本实施例中的上述通话通道的建立过程进行说明:
第一标识服务器接收第一交互终端发送的与第二交互终端进行通话的通讯指令;上述通讯指令包括上述第一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以及第二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
第一标识服务器根据上述通讯指令查询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
第一标识服务器将上述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至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
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向第一数据中心发送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
第一数据中心根据上述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一资源库调取与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
第一数据中心向第二数据中心发送建立连接请求;
第二数据中心将上述建立连接请求发送至第二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
第二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根据上述建立连接请求向第二数据中心发送第二通话资源调动指令;
上述第二数据中心根据上述第二通话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二资源库调取与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以与上述第一数据中心建立起通话通道。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数据中心包括第一云端服务器和第一外挂资源设备,第二数据中心包括第二云端服务器和第二外挂资源设备。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标识服务器接收第一交互终端发送的与第二交互终端进行通话的通讯指令;所述通讯指令包括所述第一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以及第二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
第一标识服务器根据所述通讯指令查询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
第一标识服务器将所述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至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
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向第一数据中心发送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
第一数据中心根据所述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一资源库调取与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
第一数据中心向第二数据中心发送建立连接请求,以使第二数据中心基于所述建立连接请求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建立起通话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中心基于所述建立连接请求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建立起通话通道,具体包括:
第二数据中心将所述建立连接请求发送至第二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
第二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建立连接请求向第二数据中心发送第二通话资源调动指令;
所述第二数据中心根据所述第二通话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二资源库调取与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以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建立起通话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服务器根据所述通讯指令查询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标识服务器从标识服务器数据库中查找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服务器根据所述通讯指令查询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标识服务器按照距离由近到远的顺序从邻近的标识服务器逐个查找第二交互终端,直到查找到所述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向第一数据中心发送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具体包括:
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向第一云端服务器或第一外挂资源设备发送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建立连接请求向第二数据中心发送第二通话资源调动指令,具体包括:
第二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建立连接请求向第二云端服务器或第二外挂资源设备发送第二通话资源调动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交互终端接起时,所述第一交互终端通过所述通话通道与所述第二交互终端进行通话,实现通话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通讯结束时,第一资源管理服务器和/或第二资源管理服务器发送断开指令,以使所述第一数据中心与第二数据中心断开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断开连接后,第一数据中心、第二数据中心分别反馈连接断开信息至对应的第一资源管理服务器、第二资源管理服务器,以使第一资源管理服务器、第二资源管理服务器分别向第一数据中心、第二数据中心发送资源释放指令。
10.一种通话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数据中心系统,每个数据中心系统包括数据中心、标识服务器、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以及多个交互终端,多个所述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均存储在标识服务器中,不同数据中心系统的交互终端之间能够通过数据中心之间建立的通话通道相互通话;
所述通话通道的建立过程如下:
第一标识服务器接收第一交互终端发送的与第二交互终端进行通话的通讯指令;所述通讯指令包括所述第一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以及第二交互终端的标识信息;
第一标识服务器根据所述通讯指令查询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
第一标识服务器将所述第二交互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至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
第一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向第一数据中心发送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
第一数据中心根据所述第一通话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一资源库调取与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
第一数据中心向第二数据中心发送建立连接请求;
第二数据中心将所述建立连接请求发送至第二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
第二资源调动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建立连接请求向第二数据中心发送第二通话资源调动指令;
所述第二数据中心根据所述第二通话资源调动指令从第二资源库调取与通话功能对应的资源数据,以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建立起通话通道。
CN201810619525.1A 2018-06-15 2018-06-15 通话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89241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19525.1A CN108924191A (zh) 2018-06-15 2018-06-15 通话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19525.1A CN108924191A (zh) 2018-06-15 2018-06-15 通话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24191A true CN108924191A (zh) 2018-11-30

Family

ID=64421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19525.1A Pending CN108924191A (zh) 2018-06-15 2018-06-15 通话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2419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11364A1 (zh) * 2019-04-16 2020-10-2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实现网关异地多活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9077A (zh) * 2008-10-24 2009-03-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切换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427443A (zh) * 2011-08-19 2012-04-25 华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架构的音视频交互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03259862A (zh) * 2013-05-17 2013-08-21 北京九五一九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属地服务接入地址的远程植入系统及方法
CN103442126A (zh) * 2013-08-06 2013-12-11 际时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服务的手机的通讯方法及系统
CN106201723A (zh) * 2016-07-13 2016-12-07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的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9077A (zh) * 2008-10-24 2009-03-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切换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427443A (zh) * 2011-08-19 2012-04-25 华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架构的音视频交互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03259862A (zh) * 2013-05-17 2013-08-21 北京九五一九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属地服务接入地址的远程植入系统及方法
CN103442126A (zh) * 2013-08-06 2013-12-11 际时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服务的手机的通讯方法及系统
CN106201723A (zh) * 2016-07-13 2016-12-07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的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11364A1 (zh) * 2019-04-16 2020-10-2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实现网关异地多活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66269B (zh) 会话建立方法及设备
CN113596191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网元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A2129548C (en) A method of producing an intelligent network service
CN109831548B (zh) 虚拟内容分发网络vCDN节点建立方法及服务器
CN110402603A (zh) 管理无线通信系统中注册和会话的方法和执行该方法的装置
CN110366132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7018542A (zh) 网络系统中状态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035562A (zh) 会话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5491557A (zh) 一种实现能力开放的系统、方法及能力开放平台
CN101197848A (zh) 驻地网关中的存在检测及位置更新
CN108848537B (zh) 边缘云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06712973B (zh) 一种会话绑定的方法及系统
CN103118347A (zh) 一种终端间短号码呼叫的方法、系统和查询设备
CN110167092A (zh) 一种业务迁移的方法及装置
CN103109502B (zh) 对毫微微小区簇接入进行负载平衡的方法和装置
CN106888459A (zh) 降低d2d信令开销与频谱资源干扰的信息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CN108810988A (zh) 一种消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JPH0851669A (ja) パーソナル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認証情報の一時蓄積
CN102916930A (zh) 融合业务网络及其节点、资源请求的路由信息的获取方法
CN109548180A (zh) 基于区块链的通信方法及基于区块链的通信系统
CN104717626A (zh) 一种会话路由信息共享方法、设备和系统
JPH0851668A (ja) 認証情報の蓄積のための交換ノードの認証階層構造
CN108834188A (zh) 数据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10366160A (zh) 一种基于云服务器的多sim卡集群读卡通话方法及系统
CN108924191A (zh) 通话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