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21197A - 一种高空作业用的安全爬杆升降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空作业用的安全爬杆升降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821197A CN108821197A CN201810618430.8A CN201810618430A CN108821197A CN 108821197 A CN108821197 A CN 108821197A CN 201810618430 A CN201810618430 A CN 201810618430A CN 108821197 A CN108821197 A CN 10882119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tchet
- cam
- support plate
- ratchet pin
- protru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11/00—Lif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13/00—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accessori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17/00—Safety devices, e.g. for limiting or indicating lifting forc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空作业用的安全爬杆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连接杆,穿设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一侧端;第二连接杆,穿设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另一侧端;第一移动杆,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的一侧端;第二移动杆,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的另一侧端;第一轴托架和第二轴托架,间隔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第一升降转动轮和第二升降转动轮,设置在第一轴托架和第二轴托架之间;升降电机,与第一传动轴连接,以通过升降电机带动第一传动轴转动;第一制动机构,与第一传动轴的一端连接,以控制第一传动轴的转动或停止。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所公开的升降机构能够自动带动爬杆机器人攀爬电线杆,安全性高,且安全事故几率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空作业用的安全爬杆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和网络对现代人的工作和生活越来越重要,而电线电缆的架设和维护是保证电力输送和网络通畅的重中之重。随着电力不断的发展,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出现较多与商业或市政工程有关的高杆设施,如电线杆。
一般情况下,电线杆比较高,当需要电线杆上安装线路时,都是需要工作人员爬至电线杆高处进行作业。然而,传统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工作人员手动攀爬上电线杆的,安全性低,安全事故几率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空作业用的安全爬杆升降机构,能够自动带动爬杆机器人攀爬电线杆,安全性高,且安全事故几率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空作业用的安全爬杆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间隔设置;第一连接杆,穿设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一侧端;第二连接杆,穿设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另一侧端,其中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形成有用于收容电线杆的收容腔体;第一移动杆,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的一侧端,其中第一移动杆设有处于收容腔体且用于夹设电线杆的第一夹具;第二移动杆,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的另一侧端,其中第二移动杆设有处于收容腔体且用于夹设电线杆的第二夹具;第一轴托架和第二轴托架,间隔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第一升降转动轮和第二升降转动轮,通过第一传动轴转动设置在第一轴托架和第二轴托架之间,以通过第一传动轴带动第一升降转动轮和第二升降转动轮沿着电线杆攀爬;升降电机,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且与第一传动轴连接,以通过升降电机带动第一传动轴转动;第一制动机构,设置在第二支撑板的一侧上,其中第一制动机构与第一传动轴的一端连接,以通过第一制动机构控制第一传动轴的转动或停止。
其中,第一制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撑板的一侧的第一壳体、固定在第一壳体内的第一固定板、转动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上且一端互相连接的第一棘轮销和第二棘轮销以及处于第一棘轮销和第二棘轮销的另一端所形成的第一收容空间内且与第一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棘轮,以通过第一棘轮销和第二棘轮销卡置第一棘轮以控制第一棘轮的转向。
其中,第一棘轮销和第二棘轮销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且第一棘轮销和第二棘轮销所形成的第一收容空间内转动设置有第一凸轮,其中第一凸轮设有第一凸起,以使得第一凸轮朝第一方向转动且第一凸轮的第一凸起转至第一位置时,第一凸轮的第一凸起推第一棘轮销离开第一棘轮,且第二棘轮销卡置在第一棘轮上,使得第一凸轮朝第二方向转动且第一凸轮的第一凸起转至第二位置时,第一凸轮的第一凸起推第二棘轮销离开第一棘轮,且第一棘轮销卡置在第一棘轮上,使得第一凸轮不转动且第一凸轮的第一凸起处于第三位置时,第一棘轮销和第二棘轮销卡置在第一棘轮上,其中第三位置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
其中,还包括:第二制动机构,设置在第二支撑板的另一侧上,其中第一轴托架和第二轴托架设置在第一制动机构和第二制动机构之间,且第二制动机构与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连接,以通过第二制动机构控制第一传动轴的转动或停止。
其中,第二制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撑板的另一侧的第二壳体、固定在第二壳体内的第二固定板、转动设置在第二固定板上且一端互相连接的第三棘轮销和第四棘轮销以及处于第三棘轮销和第四棘轮销的另一端所形成的第二收容空间内且与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棘轮,以通过第三棘轮销和第四棘轮销卡置第二棘轮以控制第二棘轮的转向。
其中,第三棘轮销和第四棘轮销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且第三棘轮销和第四棘轮销所形成的第二收容空间内转动设置有第二凸轮,其中第二凸轮设有第二凸起,以使得第二凸轮朝第一方向转动且第二凸轮的第二凸起转至第四位置时,第二凸轮的第二凸起推第三棘轮销离开第二棘轮,且第四棘轮销卡置在第二棘轮上,使得第二凸轮朝第二方向转动且第二凸轮的第二凸起转至第五位置时,第二凸轮的第二凸起推第四棘轮销离开第二棘轮,且第三棘轮销卡置在第二棘轮上,使得第二凸轮不转动且第二凸轮的第二凸起处于第六位置时,第三棘轮销和第四棘轮销卡置在第二棘轮上,其中第六位置处于第四位置和第五位置之间。
其中,第一支撑板的两侧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且第一支撑板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二托架和第三托架,其中第二托架靠近第一挡板设置,第三托架靠近第二挡板设置,且第二托架和第一挡板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一丝杆,第三托架和第二挡板之间转动设置有与第一丝杆对称设置的第二丝杆,且第一移动杆设有与第一丝杆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孔,以使得第一移动杆可移动设置在第一丝杆上,第二移动杆设有与第二丝杆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孔,第二移动杆可移动设置在第二丝杆上。
其中,第一移动杆处于收容腔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凸出部,第一夹具远离第二夹具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夹板,其中第一凸出部设有第五通孔,第一夹板设有与第五通孔对应的第六通孔,且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中设置有第三螺钉,以使得第一夹具铰接设置在第一凸出部上;第二移动杆处于收容腔体的一端设有第二凸出部,第二夹具远离第一夹具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夹板,其中第二凸出部设有第七通孔,第二夹板设有与第七通孔对应的第八通孔,且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中设置有第四螺钉,以使得第二夹具铰接设置在第二凸出部上。
其中,第一挡板上设有呈弧形状的第一档位卡槽,其中第一档位卡槽中可移动设置有第一衔接杆,且第一衔接杆与第一凸轮连接,以通过第一衔接杆带动第一凸轮转动;第二挡板上设有呈弧形状的第二档位卡槽,其中第二档位卡槽中可移动设置有第二衔接杆,且第二衔接杆与第二凸轮连接,以通过第二衔接杆带动第二凸轮转动。
其中,第一支撑板的底部间隔设置有第三轴托架和第四轴托架,其中第三轴托架和第四轴托架之间设置有第二传动轴,且第二传动轴上转动设置有第三升降转动轮和第四升降转动轮,以通过第三升降转动轮和第四升降转动轮沿着电线杆攀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所公开的高空作业用的安全爬杆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间隔设置;第一连接杆,穿设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一侧端;第二连接杆,穿设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另一侧端,其中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形成有用于收容电线杆的收容腔体;第一移动杆,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的一侧端,其中第一移动杆设有处于收容腔体且用于夹设电线杆的第一夹具;第二移动杆,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的另一侧端,其中第二移动杆设有处于收容腔体且用于夹设电线杆的第二夹具;第一轴托架和第二轴托架,间隔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第一升降转动轮和第二升降转动轮,通过第一传动轴转动设置在第一轴托架和第二轴托架之间,以通过第一传动轴带动第一升降转动轮和第二升降转动轮沿着电线杆攀爬;升降电机,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且与第一传动轴连接,以通过升降电机带动第一传动轴转动;第一制动机构,设置在第二支撑板的一侧上,其中第一制动机构与第一传动轴的一端连接,以通过第一制动机构控制第一传动轴的转动或停止。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所公开的升降机构能够自动带动爬杆机器人攀爬电线杆,安全性高,且安全事故几率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高空作业用的安全爬杆升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高空作业用的安全爬杆升降机构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高空作业用的安全爬杆升降机构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高空作业用的安全爬杆升降机构的第三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该高空作业用的安全爬杆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101、第二支撑板102、第一连接杆103、第二连接杆104、第一移动杆105、第二移动杆106、第一轴托架201、第二轴托架202、第一升降转动轮203、第二升降转动轮204、升降电机206、第一制动机构和第二制动机构。
第二支撑板102与第一支撑板101间隔设置。进一步的,第二支撑板102与第一支撑板101处于同一水平面,且第二支撑板102可相对第一支撑板101移动设置。
第一连接杆103穿设在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二支撑板102的一侧端。具体地,第一支撑板101的一侧端设有第一穿孔,第二支撑板102的一侧端设有与第一穿孔对应的第二穿孔,且第一连接杆103穿设在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中。
第二连接杆104穿设在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二支撑板102的另一侧端。具体地,第一支撑板101的另一侧端设有第三穿孔,第二支撑板102的另一侧端设有与第三穿孔对应的第四穿孔,且第二连接杆104穿设在第三穿孔和第四穿孔中。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101、第二支撑板102、第一连接杆103和第二连接杆104形成有用于收容电线杆10的收容腔体。
第一移动杆105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01的一侧端,其中第一移动杆105设有处于收容腔体且用于夹设电线杆10的第一夹具。
第二移动杆106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01的另一侧端,其中第二移动杆105设有处于收容腔体且用于夹设电线杆10的第二夹具。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移动杆105处于收容腔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凸出部,第一夹具远离第二夹具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夹板,其中第一凸出部设有第五通孔,第一夹板设有与第五通孔对应的第六通孔,且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中设置有第三螺钉,以使得第一夹具铰接设置在第一凸出部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移动杆106处于收容腔体的一端设有第二凸出部,第二夹具远离第一夹具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夹板,其中第二凸出部设有第七通孔,第二夹板设有与第七通孔对应的第八通孔,且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中设置有第四螺钉,以使得第二夹具铰接设置在第二凸出部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101的两侧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挡板113和第二挡板114,且第一支撑板101的第一挡板113和第二挡板114之间设置有第二托架115和第三托架116,其中第二托架115靠近第一挡板113设置,第三托架116靠近第二挡板114设置。
进一步的,第二托架115和第一挡板113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一丝杆117,第三托架116和第二挡板114之间转动设置有与第一丝杆117对称设置的第二丝杆118。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移动杆105设有与第一丝杆117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孔,以使得第一移动杆105可移动设置在第一丝杆117上。进一步的,第二移动杆106设有与第二丝杆118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孔,以使得第二移动杆106可移动设置在第二丝杆118上。
应理解,由于第一移动杆105可移动设置在第一丝杆117上,因此可以通过转动第一丝杆117来调节第一移动杆105在第一丝杆117上的位置,同时由于第二移动杆106可移动设置在第二丝杆118上,因此可以通过转动第二丝杆118来调节第二移动杆106在第二丝杆118上的位置,使得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夹住不同尺寸的电线杆10,灵活性高。
第一轴托架和第二轴托架间隔设置在第二支撑板102上。
第一升降转动轮203和第二升降转动轮204通过第一传动轴205转动设置在第一轴托架和第二轴托架之间,以通过第一传动轴205带动第一升降转动轮203和第二升降转动轮204沿着电线杆10攀爬。
应理解,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升降转动轮203和第二升降转动轮204外设置有摩擦纹,以增加摩擦力。
升降电机206设置在第二支撑板102上,且升降电机206与第一传动轴205连接,以通过升降电机206带动第一传动轴205转动。
第一制动机构设置在第二支撑板102的一侧上,其中第一制动机构与第一传动轴205的一端连接,以通过第一制动机构控制第一传动轴205的转动或停止。应理解,本实施例的第一制动机构主要是起到刹车作用,用于控制第一传动轴205是否转动或者停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制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撑板102的一侧的第一壳体207、固定在第一壳体207内的第一固定板208、转动设置在第一固定板208上且一端互相连接的第一棘轮销209和第二棘轮销210以及处于第一棘轮销209和第二棘轮销210的另一端所形成的第一收容空间内且与第一传动轴205的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棘轮211,以通过第一棘轮销209和第二棘轮销210卡置第一棘轮211以控制第一棘轮211的转向。应理解,第一棘轮销209和第二棘轮销210的一端是转动设置在第一固定板208上的,由于第一棘轮211设有齿轮,第一棘轮211处于第一棘轮销209和第二棘轮销210的上方,因此可以通过第一棘轮销209和第二棘轮销210的另一端卡置在第一棘轮211上,以达到控制第一棘轮211是否转动从而实现控制第一传动轴205是否转动或者停止。
进一步的,第一棘轮销209和第二棘轮销210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以通过第一弹簧拉住第一棘轮销209朝第二棘轮销210方向运动,第二棘轮销210朝第一棘轮销209方向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棘轮销209和第二棘轮销210所形成的第一收容空间内转动设置有第一凸轮212,以通过转动第一凸轮211来实现控制第一棘轮211是否可以转动。优选地,第一凸轮212呈圆形装置,且第一凸轮212设有第一凸起。
当第一凸轮212朝第一方向转动且第一凸轮212的第一凸起转至第一位置时,第一凸轮212的第一凸起推第一棘轮销209离开第一棘轮211,且第二棘轮销210通过第一弹簧的作用卡置在第一棘轮211上,此时第一棘轮211只可以朝第一方向运动,无法朝第二方向运动,以通过第一传动轴205带动第一升降转动轮203和第二升降转动轮204朝第一方向运动。优选地,第一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第二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当第一凸轮212朝第二方向转动且第一凸轮212的第一凸起转至第二位置时,第一凸轮212的第一凸起推第二棘轮销210离开第一棘轮211,且第一棘轮销209通过第一弹簧的作用卡置在第一棘轮211上,此时第一棘轮211只可以朝第二方向运动,无法朝第一方向运动,以通过第一传动轴205带动第一升降转动轮203和第二升降转动轮204朝第二方向运动。
当第一凸轮211不转动且第一凸轮211的第一凸起处于第三位置时,即第一凸轮211的第一凸起均不与第一棘轮销209和第二棘轮销210接触时,第一棘轮销209和第二棘轮销210通过第一弹簧的作用卡置在第一棘轮211上,此时第一棘轮211即不可以朝第一方向运动,也不可以朝第二方向运动,使得第一升降转动轮203和第二升降转动轮204固定在电线杆10的预定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位置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也就是说,当第一凸轮211的第一凸起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凸轮211的第一凸起是朝左边偏的,当第一凸轮211的第一凸起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凸轮211的第一凸起是朝右边偏的,当第一凸轮211的第一凸起处于第三位置时,第一凸轮211的第一凸起处于中心的。
第二制动机构设置在第二支撑板102的另一侧上,其中第一轴托架和第二轴托架设置在第一制动机构和第二制动机构之间,且第二制动机构与第一传动轴205的另一端连接,以通过第二制动机构控制第一传动轴205的转动或停止。应理解,本实施例的第二制动机构主要是起到刹车作用,用于控制第一传动轴205是否转动或者停止。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制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撑板102的另一侧的第二壳体213、固定在第二壳体213内的第二固定板214、转动设置在第二固定板214上且一端互相连接的第三棘轮销215和第四棘轮销216以及处于第三棘轮销215和第四棘轮销216的另一端所形成的第二收容空间内且与第一传动轴20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棘轮217,以通过第三棘轮销215和第四棘轮销216卡置第二棘轮217以控制第二棘轮217的转向。应理解,第三棘轮销215和第四棘轮销216的一端是转动设置在第二固定板214上的,由于第二棘轮217设有齿轮,第二棘轮217处于第三棘轮销215和第四棘轮销216的上方,因此可以通过第三棘轮销215和第四棘轮销216的另一端卡置在第二棘轮217上,以达到控制第二棘轮217是否转动从而实现控制第一传动轴205是否转动或者停止。
进一步的,第三棘轮销215和第四棘轮销216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以通过第二弹簧拉住第三棘轮销215朝第四棘轮销216方向运动,第四棘轮销216朝第三棘轮销215方向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棘轮销215和第四棘轮销216所形成的第二收容空间内转动设置有第二凸轮217a,以通过转动第二凸轮217a来实现控制第二棘轮217是否可以转动。优选地,第二凸轮217a呈圆形装置,且第二凸轮217a设有第二凸起。
当第二凸轮217a朝第一方向转动且第二凸轮217a的第二凸起转至第四位置时,第二凸轮217a的第二凸起推第三棘轮销215离开第二棘轮217,且第四棘轮销216通过第二弹簧中的作用卡置在第二棘轮217上,此时第二棘轮217只可以朝第一方向运动,无法朝第二方向运动,以通过第一传动轴205带动第一升降转动轮203和第二升降转动轮204朝第一方向运动。
当第二凸轮217a朝第二方向转动且第二凸轮217a的第二凸起转至第五位置时,第二凸轮217a的第二凸起推第四棘轮销216离开第二棘轮217,且第三棘轮销215通过第二弹簧的作用卡置在第二棘轮217上,此时第二棘轮217只可以朝第二方向运动,无法朝第一方向运动,以通过第一传动轴205带动第一升降转动轮203和第二升降转动轮204朝第二方向运动。
当第二凸轮217a不转动且第二凸轮217a的第二凸起处于第六位置时,即第二凸轮217a的第二凸起均不与第三棘轮销215和第四棘轮销216接触时,第三棘轮销215和第四棘轮销216通过第二弹簧的作用卡置在第二棘轮217上,此时第二棘轮217即不可以朝第一方向运动,也不可以朝第二方向运动,使得第一升降转动轮203和第二升降转动轮204固定在电线杆10的预定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六位置处于第四位置和第五位置之间,其中第四位置与第一位置对于,第五位置与第二位置对应,第六位置与第三位置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板113上设有呈弧形状的第一档位卡槽1131,其中第一档位卡槽1131中可移动设置有第一衔接杆1132,且第一衔接杆1132与第一凸轮212连接,以通过第一衔接杆1132带动第一凸轮212转动。优选地,第一档位卡槽1131的顶部设有第一卡孔,第一档位卡槽1131靠近第二支撑板102的一端设有第二卡孔,第一档位卡槽1131远离第二支撑板102的一端设有第三卡孔,其中第一卡孔与第三位置对应,第二卡孔与第二位置对应,第三卡孔与第一位置对应。
具体地,当第一衔接杆1132远离第一凸轮211的一端卡置在第一卡孔时,第一衔接杆1132带动第一凸轮212转动,使得第一凸轮212的第一凸起处于第三位置。当第一衔接杆1132远离第一凸轮211的一端卡置在第二卡孔时,第一衔接杆1132带动第一凸轮212转动,使得第一凸轮212的第一凸起处于第二位置。当第一衔接杆1132远离第一凸轮211的一端卡置在第三卡孔时,第一衔接杆1132带动第一凸轮212转动,使得第一凸轮212的第一凸起处于第一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挡板114上设有呈弧形状的第二档位卡槽1141,其中第二档位卡槽1141中可移动设置有第二衔接杆1142,且第二衔接杆1142与第二凸轮217a连接,以通过第二衔接杆1142带动第二凸轮217a转动。优选地,第二档位卡槽1141的顶部设有第四卡孔,第二档位卡槽1141靠近第二支撑板102的一端设有第五卡孔,第二档位卡槽1141远离第二支撑板102的一端设有第六卡孔,其中第四卡孔与第六位置对应,第五卡孔与第五位置对应,第六卡孔与第四位置对应。
具体地,当第二衔接杆1142远离第二凸轮217a的一端卡置在第四卡孔时,第二衔接杆1142带动第二凸轮217a转动,使得第二凸轮217a的第二凸起处于第六位置。当第二衔接杆1142远离第二凸轮217a的一端卡置在第五卡孔时,第二衔接杆1142带动第二凸轮217a转动,使得第二凸轮217a的第二凸起处于第五位置。当第二衔接杆1142远离第二凸轮217a的一端卡置在第六卡孔时,第二衔接杆1142带动第二凸轮217a转动,使得第二凸轮217a的第二凸起处于第四位置。
应理解,由于第一挡板113和第二挡板114均是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01上的,因此第一衔接杆1132和第二衔接杆1142的移动是同时的。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升降机构能够稳定在电线杆10上攀爬,第一支撑板101的底部间隔设置有第三轴托架218和第四轴托架219,其中第三轴托架218和第四轴托架219之间设置有第二传动轴220,且第二传动轴220上转动设置有第三升降转动轮221和第四升降转动轮222,以通过第三升降转动轮221和第四升降转动轮222沿着电线杆10攀爬。
应理解,值得注意的是,第三轴托架218和第四轴托架219可移动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01的底部。优选地,第一支撑板101的底部间隔设置有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第三轴托架218设有第一滑杆孔,第四轴托架219设有第二滑杆孔,其中第一滑杆穿设在第一滑杆孔中,第二滑杆穿设在第二滑杆孔中。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板101的底部间隔设置有第一伸缩杆223和第二伸缩杆,以通过第一伸缩杆223推动第三轴托架218移动,通过第二伸缩杆推动第四轴托架219一端。具体地,第一伸缩杆223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板101的底部的一侧,第一伸缩杆223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传动轴220的一端上,且第二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板101的底部的另一侧,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传动轴220的另一端上。应理解,由于第三轴托架218和第四轴托架219可移动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01的底部,因此可通过第三轴托架218和第四轴托架219带动第三升降转动轮221和第四升降转动轮222远离或靠近电线杆,以实现攀爬或者攀爬不同尺寸的电线杆10。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板102的底部间隔设置有第一滑轮201和第二滑轮202,以通过第一滑轮201和第二滑轮202移动第二支撑板102。
综上,本发明所公开的高空作业用的安全爬杆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间隔设置;第一连接杆,穿设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一侧端;第二连接杆,穿设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另一侧端,其中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形成有用于收容电线杆的收容腔体;第一移动杆,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的一侧端,其中第一移动杆设有处于收容腔体且用于夹设电线杆的第一夹具;第二移动杆,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的另一侧端,其中第二移动杆设有处于收容腔体且用于夹设电线杆的第二夹具;第一轴托架和第二轴托架,间隔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第一升降转动轮和第二升降转动轮,通过第一传动轴转动设置在第一轴托架和第二轴托架之间,以通过第一传动轴带动第一升降转动轮和第二升降转动轮沿着电线杆攀爬;升降电机,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且与第一传动轴连接,以通过升降电机带动第一传动轴转动;第一制动机构,设置在第二支撑板的一侧上,其中第一制动机构与第一传动轴的一端连接,以通过第一制动机构控制第一传动轴的转动或停止。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所公开的升降机构能够自动带动爬杆机器人攀爬电线杆,安全性高,且安全事故几率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高空作业用的安全爬杆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撑板;
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间隔设置;
第一连接杆,穿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端;
第二连接杆,穿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另一侧端,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形成有用于收容电线杆的收容腔体;
第一移动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端,其中所述第一移动杆设有处于所述收容腔体且用于夹设所述电线杆的第一夹具;
第二移动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侧端,其中所述第二移动杆设有处于所述收容腔体且用于夹设所述电线杆的第二夹具;
第一轴托架和第二轴托架,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
第一升降转动轮和第二升降转动轮,通过第一传动轴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托架和所述第二轴托架之间,以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轴带动所述第一升降转动轮和所述第二升降转动轮沿着所述电线杆攀爬;
升降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且与所述第一传动轴连接,以通过所述升降电机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轴转动;
第一制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上,其中所述第一制动机构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一制动机构控制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转动或停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的第一壳体、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固定板、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且一端互相连接的第一棘轮销和第二棘轮销以及处于所述第一棘轮销和所述第二棘轮销的另一端所形成的第一收容空间内且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棘轮,以通过所述第一棘轮销和所述第二棘轮销卡置所述第一棘轮以控制所述第一棘轮的转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棘轮销和所述第二棘轮销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且所述第一棘轮销和所述第二棘轮销所形成的第一收容空间内转动设置有第一凸轮,其中所述第一凸轮设有第一凸起,以使得所述第一凸轮朝第一方向转动且所述第一凸轮的第一凸起转至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凸轮的第一凸起推所述第一棘轮销离开所述第一棘轮,且所述第二棘轮销卡置在所述第一棘轮上,使得所述第一凸轮朝第二方向转动且所述第一凸轮的第一凸起转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凸轮的第一凸起推所述第二棘轮销离开所述第一棘轮,且所述第一棘轮销卡置在所述第一棘轮上,使得所述第一凸轮不转动且所述第一凸轮的第一凸起处于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棘轮销和所述第二棘轮销卡置在所述第一棘轮上,其中所述第三位置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制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另一侧上,其中所述第一轴托架和所述第二轴托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制动机构和所述第二制动机构之间,且所述第二制动机构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二制动机构控制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转动或停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制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另一侧的第二壳体、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二固定板、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且一端互相连接的第三棘轮销和第四棘轮销以及处于所述第三棘轮销和所述第四棘轮销的另一端所形成的第二收容空间内且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棘轮,以通过所述第三棘轮销和所述第四棘轮销卡置所述第二棘轮以控制所述第二棘轮的转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棘轮销和所述第四棘轮销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且所述第三棘轮销和所述第四棘轮销所形成的第二收容空间内转动设置有第二凸轮,其中所述第二凸轮设有第二凸起,以使得所述第二凸轮朝第一方向转动且所述第二凸轮的第二凸起转至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二凸轮的第二凸起推所述第三棘轮销离开所述第二棘轮,且所述第四棘轮销卡置在所述第二棘轮上,使得所述第二凸轮朝第二方向转动且所述第二凸轮的第二凸起转至第五位置时,所述第二凸轮的第二凸起推所述第四棘轮销离开所述第二棘轮,且所述第三棘轮销卡置在所述第二棘轮上,使得所述第二凸轮不转动且所述第二凸轮的第二凸起处于第六位置时,所述第三棘轮销和所述第四棘轮销卡置在所述第二棘轮上,其中所述第六位置处于所述第四位置和所述第五位置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侧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且所述第一支撑板的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二托架和第三托架,其中所述第二托架靠近所述第一挡板设置,所述第三托架靠近第二挡板设置,且所述第二托架和所述第一挡板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三托架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转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丝杆对称设置的第二丝杆,且所述第一移动杆设有与所述第一丝杆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孔,以使得所述第一移动杆可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丝杆上,所述第二移动杆设有与所述第二丝杆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移动杆可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丝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杆处于所述收容腔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夹具远离所述第二夹具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夹板,其中所述第一凸出部设有第五通孔,所述第一夹板设有与所述第五通孔对应的第六通孔,且所述第五通孔和所述第六通孔中设置有第三螺钉,以使得所述第一夹具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一凸出部上;所述第二移动杆处于所述收容腔体的一端设有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夹具远离所述第一夹具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夹板,其中所述第二凸出部设有第七通孔,所述第二夹板设有与所述第七通孔对应的第八通孔,且所述第七通孔和所述第八通孔中设置有第四螺钉,以使得所述第二夹具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二凸出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呈弧形状的第一档位卡槽,其中所述第一档位卡槽中可移动设置有第一衔接杆,且所述第一衔接杆与所述第一凸轮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一衔接杆带动所述第一凸轮转动;
所述第二挡板上设有呈弧形状的第二档位卡槽,其中所述第二档位卡槽中可移动设置有第二衔接杆,且所述第二衔接杆与所述第二凸轮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二衔接杆带动所述第二凸轮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间隔设置有第三轴托架和第四轴托架,其中所述第三轴托架和所述第四轴托架之间设置有第二传动轴,且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转动设置有第三升降转动轮和第四升降转动轮,以通过所述第三升降转动轮和所述第四升降转动轮沿着所述电线杆攀爬。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618430.8A CN108821197A (zh) | 2018-06-14 | 2018-06-14 | 一种高空作业用的安全爬杆升降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618430.8A CN108821197A (zh) | 2018-06-14 | 2018-06-14 | 一种高空作业用的安全爬杆升降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21197A true CN108821197A (zh) | 2018-11-16 |
Family
ID=64142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618430.8A Withdrawn CN108821197A (zh) | 2018-06-14 | 2018-06-14 | 一种高空作业用的安全爬杆升降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821197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31546A (zh) * | 2019-05-30 | 2019-08-16 | 管来芝 | 一种新式自动攀爬监控设备安装装置 |
CN111064123A (zh) * | 2019-12-31 | 2020-04-24 | 安徽明诚电力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 一种杆架举升式电力设备辅助安装维修装置 |
CN111900665A (zh) * | 2020-05-28 | 2020-11-06 | 衢州学院 | 一种电线杆爬杆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38078A (zh) * | 2018-05-17 | 2018-08-24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爬杆机器人 |
CN108482504A (zh) * | 2018-05-17 | 2018-09-04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高空作业用的安全爬杆升降机构 |
-
2018
- 2018-06-14 CN CN201810618430.8A patent/CN108821197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38078A (zh) * | 2018-05-17 | 2018-08-24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爬杆机器人 |
CN108482504A (zh) * | 2018-05-17 | 2018-09-04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高空作业用的安全爬杆升降机构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31546A (zh) * | 2019-05-30 | 2019-08-16 | 管来芝 | 一种新式自动攀爬监控设备安装装置 |
CN110131546B (zh) * | 2019-05-30 | 2020-11-17 | 新昌县康泓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式自动攀爬监控设备安装装置 |
CN111064123A (zh) * | 2019-12-31 | 2020-04-24 | 安徽明诚电力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 一种杆架举升式电力设备辅助安装维修装置 |
CN111900665A (zh) * | 2020-05-28 | 2020-11-06 | 衢州学院 | 一种电线杆爬杆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821197A (zh) | 一种高空作业用的安全爬杆升降机构 | |
CN108482504A (zh) | 高空作业用的安全爬杆升降机构 | |
CN208198627U (zh) | 高空作业用的安全爬杆升降机构 | |
CN106364392A (zh) | 智能化配电网鸟窝清除车 | |
DE202010013155U1 (de) | Mobile Leuchtbirne und Beleuchtungsvorrichtung zur Verwendung derselben | |
CN107905576A (zh) | 一种剪叉式升降舞台 | |
CN207009937U (zh) | 一种电力配电柜 | |
CN108438078A (zh) | 爬杆机器人 | |
US20180202220A1 (en) | Cord Reel Device for a Window Blind | |
CN213609651U (zh) | 抛接球式康复训练器 | |
EP1647514A1 (de) | Hangaufzug | |
CN209299697U (zh) | 一种苗木种植用的打孔装置 | |
CN108878130B (zh) | 立体三角形铁芯的装配装置 | |
CN213892965U (zh) | 一种无人机维修用辅助照明设备 | |
CN206233658U (zh) | 一种车位门 | |
DE19920080A1 (de) | Trainingskarussell | |
US2149666A (en) | Electrical toy airplane | |
CN108914808B (zh) | 一种桥梁警示牌装置 | |
CN210295426U (zh) | 一种交通信号灯安装结构 | |
CN106743982B (zh) | 线束传送的牵引机构 | |
CN213703440U (zh) | 具有多个自由度的移动装置 | |
CN208706210U (zh) | 一种企业管理用宣传装置 | |
CH697591B1 (de) | Vorrichtung zum Anheben und Absenken von Lasten, insbesondere von Hangarbeleuchtungen. | |
CN218564983U (zh) | 一种动物驱赶装置 | |
CN221908971U (zh) | 一种可调节的半导体设备零部件洗净用便捷夹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07 Address after: 2 / F and 5 / F (West Side) of Building 2, 38 Kaitai Avenu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robot Innovation Center Co.,Ltd. Address before: No.204, No.14, no.828, Maogang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Applicant before: SINOMACH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Ltd.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