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11249B - 一种虹膜照明控制电路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虹膜照明控制电路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11249B
CN108811249B CN201810699646.1A CN201810699646A CN108811249B CN 108811249 B CN108811249 B CN 108811249B CN 201810699646 A CN201810699646 A CN 201810699646A CN 108811249 B CN108811249 B CN 1088112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infrared lamp
capacitor
infrared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9964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11249A (zh
Inventor
吴胜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ibu Infor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ibu Infor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ibu Infor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ibu Infor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9964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112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11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112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112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112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7Converter circu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8Eye characteristics, e.g. of the iris
    • G06V40/19Sensor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the ligh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H05B47/11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by determining the brightness or colour temperature of ambient ligh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虹膜照明控制电路及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光线传感器、虹膜摄像头和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有中央处理器、第一红外灯、第二红外灯、第三红外灯和虹膜照明控制电路;光线传感器实时检测虹膜摄像头周围的环境光并输出对应的光信号;中央处理器检测虹膜摄像头打开时,判断光信号小于亮阈值时输出双灯启动信号,光信号大于或等于亮阈值时输出单灯启动信号;虹膜照明控制电路根据双灯启动信号点亮第一红外灯和第三红外灯,根据单灯启动信号点亮第二红外灯。根据虹膜摄像头周围环境光的明暗程度自动选择点亮一颗红外灯还是两颗红外灯、来给虹膜摄像头提供红外光源,解决了单颗灯产生的红外光太弱影响虹膜识别效果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虹膜照明控制电路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虹膜照明控制电路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及国际市场的虹膜识别技术发展势头强劲,虹膜识别广泛应用在智能解锁、门禁考勤、金融证券、电子护照、电子商务、公安司法等行业中,虹膜识别产业将会越来越好。
为了进一步让虹膜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市场上出现了一款集娱乐、商业、工业应用的虹膜平板电脑,可以用来拍照、远程视频等。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在光线比较暗的情况下单颗灯不能很好的为虹膜摄像头提供红外光源,即红外光太弱,影响虹膜识别的效果,导致虹膜识别不灵敏、严重的甚至不能识别,从而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通过软硬件结合,设计了三个IR_LED来解决红外光不够,用户体验不好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虹膜照明控制电路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单颗灯产生的红外光太弱影响虹膜识别效果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虹膜照明控制电路,连接中央处理器、第一红外灯、第二红外灯和第三红外灯,其包括双灯控制单元、双灯驱动单元、单灯控制单元和单灯驱动单元;
所述双灯控制单元根据所述中央处理器输出的双灯启动信号和关闭信号输出对应的双灯控制信号,所述双灯驱动单元根据所述双灯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红外灯和所述第三红外灯的亮灭;
所述单灯控制单元根据所述中央处理器输出的单灯启动信号和关闭信号输出对应的单灯控制信号,所述单灯驱动单元根据所述单灯控制信号控制第二红外灯的亮灭;
所述双灯驱动单元连接所述双灯控制单元、所述第一红外灯和所述第三红外灯,所述单灯驱动单元连接所述单灯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二红外灯,所述双灯控制单元和所述单灯控制单元均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
可选地,所述的虹膜照明控制电路中,所述双灯驱动单元对所述双灯控制信号进行滤波后控制所述第一红外灯和所述第三红外灯的亮灭;
所述单灯驱动单元对所述单灯控制信号进行滤波后控制所述第二红外灯的亮灭。
可选地,所述的虹膜照明控制电路中,所述双灯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升压芯片、第一电感、第一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升压芯片的VIN脚连接电源端和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第一升压芯片的EN脚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和中央处理器;第一升压芯片的GND脚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还通过第二电阻接地;第一升压芯片的BOOST脚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和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一升压芯片的SW脚连接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一电感的一端,第一电感的另一端连接双灯驱动单元,第一升压芯片的FB脚连接双灯驱动单元。
可选地,所述的虹膜照明控制电路中,所述双灯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一稳压管、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
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电源端、第三电容的一端和第一升压芯片的VIN脚,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和地,第一稳压管的负极连接第一升压芯片的SW脚和第一电感的一端,第一稳压管的正极接地。
可选地,所述的虹膜照明控制电路中,所述双灯驱动单元包括第四电容、第五电容和第三电阻;
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感的另一端、第四电容的一端、第一红外灯的ANODE脚和第三红外灯的ANODE脚;第五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一红外灯的CATHODE脚、第三红外灯的CATHODE脚和第一升压芯片的FB脚;第四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和地。
可选地,所述的虹膜照明控制电路中,所述单灯控制单元包括第二升压芯片、第二电感、第二二极管、第六电容、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
所述第二升压芯片的VIN脚连接电源端和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二升压芯片的EN脚连接第四电阻的一端和中央处理器;第二升压芯片的GND脚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还通过第五电阻接地;第二升压芯片的BOOST脚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和第六电容的一端,第二升压芯片的SW脚连接第六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二电感的一端,第二电感的另一端连接单灯驱动单元,第二升压芯片的FB脚连接单灯驱动单元。
可选地,所述的虹膜照明控制电路中,所述单灯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二稳压管、第七电容和第八电容;
所述第七电容的一端连接电源端、第八电容的一端和第二升压芯片的VIN脚,第七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八电容的另一端和地,第二稳压管的负极连接第二升压芯片的SW脚和第二电感的一端,第二稳压管的正极接地。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光线传感器、虹膜摄像头和电路板,其中,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中央处理器、第一红外灯、第二红外灯、第三红外灯和所述的虹膜照明控制电路;
所述光线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虹膜摄像头周围的环境光并输出对应的光信号;所述中央处理器检测所述虹膜摄像头打开时,判断当前的光信号小于亮阈值时输出双灯启动信号,所述光信号大于或等于所述亮阈值时输出单灯启动信号;所述虹膜照明控制电路根据所述双灯启动信号点亮所述第一红外灯和所述第三红外灯,根据所述单灯启动信号点亮所述第二红外灯;
所述中央处理器检测所述虹膜摄像头关闭时输出关闭信号,所述虹膜照明控制电路根据所述关闭信号熄灭所述第一红外灯、所述第二红外灯和所述第三红外灯;
所述虹膜照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红外灯、所述第二红外灯、所述第三红外灯和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光线传感器和所述虹膜摄像头。
可选地,所述的移动终端中,所述第二红外灯设置在所述第一红外灯与所述第三红外灯的中间;所述第二红外灯与所述第一红外灯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红外灯与所述第三红外灯之间的距离均为1.5cm。
可选地,所述的移动终端中,在所述第一红外灯、所述第二红外灯和所述第三红外灯的周围分布若干个用于散热的散热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移动终端包括光线传感器、虹膜摄像头和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有中央处理器、第一红外灯、第二红外灯、第三红外灯和虹膜照明控制电路;所述光线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虹膜摄像头周围的环境光并输出对应的光信号;所述中央处理器检测所述虹膜摄像头打开时,判断当前的光信号小于亮阈值时输出双灯启动信号,所述光信号大于或等于所述亮阈值时输出单灯启动信号;所述虹膜照明控制电路根据所述双灯启动信号点亮所述第一红外灯和所述第三红外灯,根据所述单灯启动信号点亮所述第二红外灯。能根据虹膜摄像头周围环境光的明暗程度自动选择点亮一颗红外灯还是两颗红外灯、来给虹膜摄像头提供红外光源,解决了单颗灯产生的红外光太弱影响虹膜识别效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虹膜照明控制电路中双灯控制单元和双灯驱动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虹膜照明控制电路中单灯控制单元和单灯驱动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中第一红外灯、第二红外灯和第三红外灯在电路板上的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包括光线传感器30、虹膜摄像头40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虹膜照明控制电路10、第一红外灯LED1、第二红外灯LED2、第三红外灯LED3和中央处理器20。所述光线传感器30与所述虹膜摄像头40相邻设置(如与虹膜摄像头40的镜头并排设置,采集镜头前方的环境光),所述虹膜照明控制电路10连接所述第一红外灯LED1、所述第二红外灯LED2、所述第三红外灯LED3和所述中央处理器20,所述中央处理器20连接所述光线传感器30和所述虹膜摄像头40。
所述光线传感器30实时检测所述虹膜摄像头40周围的环境光并输出对应的光信号;所述中央处理器20检测所述虹膜摄像头打开时,判断当前的光信号小于亮阈值时输出双灯启动信号,光信号大于或等于所述亮阈值时输出单灯启动信号;所述虹膜照明控制电路10根据所述双灯启动信号点亮所述第一红外灯LED1和所述第三红外灯LED3,根据所述单灯启动信号点亮所述第二红外灯LED2。红外灯点亮后提供红外光源给所述虹膜摄像头40,使所述虹膜摄像头40能采集到人的眼睛的虹膜数据并传输至所述中央处理器20中进行保存和比对(与历史采集数据信息进行对比),从而实现虹膜识别。当所述中央处理器20检测所述虹膜摄像头40关闭时输出关闭信号,所述虹膜照明控制电路10根据所述关闭信号熄灭所述第一红外灯LED1、所述第二红外灯LED2和所述第三红外灯LED3。此时无需虹膜识别则对应关闭红外灯,以减少电能消耗。
基于所述虹膜摄像头40的数据信息采集必须有红外灯提供光源。在光线充足明亮的环境中只需要中间的第二红外灯LED2即可满足虹膜摄像头的光源需求。在光线不充足或比较暗的环境中,一颗红外灯不能满足虹膜摄像头的光源需求,也就不能正常读取人的虹膜数据,此时需要两个红外灯(LED1和LED3)同时工作来为虹膜摄像头提供充足的光源,满足对灯光的需求。本实施例能根据虹膜摄像头周围环境光的明暗程度自动选择点亮一颗红外灯还是两颗红外灯、来给虹膜摄像头40提供红外光源,在满足不同光环境下虹膜摄像头的光源需求的同时,还能节省电能,解决了单颗灯产生的红外光太弱影响虹膜识别效果的问题。
基于光线较暗的情况比较少,在具体实施时,所述中央处理器20检测虹膜摄像头打开时,还可默认输出单灯启动信号来控制虹膜照明控制电路10点亮第二红外灯LED2。若此时光线较暗导致虹膜摄像头40无法采集虹膜数据,则中央处理器20检测预设时间到达时仍没有获取到虹膜数据,输出双灯启动信号来控制虹膜照明控制电路10点亮第一红外灯LED1和第三红外灯LED3,用两颗红外灯来增强亮度,向虹膜摄像头提供更亮的光源。此时无单灯启动信号输出或将单灯启动信号拉低。这样能在点亮红外灯的同时进行光线亮度判断,加快红外灯的点亮时间;先选择低亮以节省电能,检测不能获取到虹膜数据后自动切换为高亮,实现了智能化切换并确保了虹膜识别效果,大大方便了用户使用。
需要理解的是,所述移动终端可选为虹膜平板电脑;在具体实施时,其还可以为带虹膜摄像头的门禁装置、智能手机等需要虹膜识别的设备。
本实施例中,所述虹膜照明控制电路10包括双灯控制单元110、双灯驱动单元120、单灯控制单元130和单灯驱动单元140;所述双灯驱动单元120连接双灯控制单元110、第一红外灯LED1和第三红外灯LED3,单灯驱动单元140连接单灯控制单元130和第二红外灯LED2,双灯控制单元110和单灯控制单元130均连接中央处理器20。
所述双灯控制单元110根据双灯启动信号和关闭信号输出对应的双灯控制信号,双灯驱动单元120对双灯控制信号进行滤波后控制第一红外灯LED1和第三红外灯LED3的亮灭;单灯控制单元130根据单灯启动信号和关闭信号输出对应的单灯控制信号,单灯驱动单元140对单灯控制信号进行滤波后控制第二红外灯LED2的亮灭。
在具体实施时,各单元的处理过程为:所述双灯控制单元110接收中央处理器20输出的高电平的双灯启动信号IRLED_EN2时,生成高电平的双灯控制信号V1。双灯驱动单元120对所述双灯控制信号V1进行滤波后给第一红外灯LED1和第三红外灯LED3供电,从而点亮第一红外灯LED1和第三红外灯LED3。
所述双灯控制单元110接收中央处理器20输出的关闭信号(此时的关闭信号相当于低电平的双灯启动信号IRLED_EN2)时,无双灯控制信号V1输出(相当于双灯控制信号V1为低电平或0V)。双灯驱动单元120对低电平或0V的双灯控制信号V1滤波(相当于对其内部的剩余电能(来自之前的双灯控制信号V1)进行泄放),从而使第一红外灯LED1和第三红外灯LED3的供电为电平或0V而熄灭。
所述单灯控制单元130接收中央处理器20输出的高电平的单灯启动信号IRLED_EN1时,生成高电平的单灯控制信号V2。双灯驱动单元120对所述单灯控制信号V2进行滤波后给第二红外灯LED2供电,从而点亮第二红外灯LED2。
所述单灯驱动单元140接收中央处理器20输出的关闭信号(此时的关闭信号相当于低电平的单灯启动信号IRLED_EN1)时,无单灯控制信号V2输出(相当于单灯控制信号V2为低电平或0V)。单灯驱动单元140对低电平或0V的单灯控制信号V2滤波(相当于对其内部的剩余电能(来自之前的单灯控制信号V2)进行泄放),从而使第二红外灯LED2的供电为电平或0V而熄灭。
需要理解的是,若点亮两个红外灯仍不能满足虹膜识别的红外光亮度要求,所述双灯启动信号和单灯启动信号还可同时输出以同时点亮三个红外灯。即中央处理器20判断当前的光信号小于预设的最低亮阈值时,同时输出高电平的双灯启动信号IRLED_EN2和高电平的单灯启动信号IRLED_EN1。双灯控制单元110、双灯驱动单元120、单灯控制单元130和单灯驱动单元140接收对应的启动信号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处理过程与上述各单元的处理过程相同,此处不作赘述,区别仅在于此时是同时进行处理。这样能在较暗的情况下提供足够的红外光,进一步确保虹膜识别效果的有效性。
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双灯控制单元110包括第一升压芯片U1、第一电感L1、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所述第一升压芯片U1的VIN脚连接电源端VBAT和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第一升压芯片U1的EN脚连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和中央处理器20;第一升压芯片U1的GND脚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还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第一升压芯片U1的BOOST脚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和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一升压芯片U1的SW脚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和第一电感L1的一端,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双灯驱动单元120,第一升压芯片U1的FB脚连接双灯驱动单元120。
其中,第一升压芯片U1的型号为LM3405XMK/NOPB,第二电阻R2为0Ω电阻。当双灯启动信号IRLED_EN2(高电平)输入时第一升压芯片U1启动,将电源端VBAT输入的供电电压升压为5V的双灯控制信号V1,双灯控制信号V1作为工作电压输出至双灯驱动单元120。第一电感L1为升压贮能电感,在工作电压稳定后再将其输出以确保红外灯的供电稳定性。当关闭信号(低电平)输入时第一升压芯片U1停止工作,无双灯控制信号V1输出(或双灯控制信号V1为低电平)。
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双灯控制单元110还包括第一稳压管ZD1、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源端VBAT、第三电容C3的一端和第一升压芯片U1的VIN脚,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和地,第一稳压管ZD1的负极连接第一升压芯片U1的SW脚和第一电感L1的一端,第一稳压管ZD1的正极接地。通过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的滤波使电源端VBAT的供电电压更加稳定,还能滤波外部干扰。第一稳压管ZD1对输出的双灯控制信号V1进行稳压。
所述双灯驱动单元120包括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和第三电阻R3;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第四电容C4的一端、第一红外灯LED1的ANODE脚和第三红外灯LED3的ANODE脚;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一红外灯LED1的CATHODE脚、第三红外灯LED3的CATHODE脚和第一升压芯片U1的FB脚;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和地。
第四电容C4和第五电容C5对高电平的双灯控制信号V1进行滤波后给第一红外灯LED1和第三红外灯LED3供电。第三电阻R3为限流控制电阻,用于限制流向红外灯的电流,避免电流过大烧坏红外灯。第一红外灯LED1和第三红外灯LED3可采用欧司朗品牌的红外LED灯,其能提供特殊红外光源。无双灯控制信号V1输出(或双灯控制信号V1为低电平)时,第一红外灯LED1和第三红外灯LED3无供电而熄灭。
请一并参阅图3,所述单灯控制单元130包括第二升压芯片U2、第二电感L2、第二二极管D2、第六电容C6、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所述第二升压芯片U2的VIN脚连接电源端VBAT和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第二升压芯片U2的EN脚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和中央处理器20;第二升压芯片U2的GND脚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还通过第五电阻R5接地;第二升压芯片U2的BOOST脚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和第六电容C6的一端,第二升压芯片U2的SW脚连接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和第二电感L2的一端,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单灯驱动单元140,第二升压芯片U2的FB脚连接单灯驱动单元140。
其中,第二升压芯片U2的型号为LM3405XMK/NOPB,第五电阻R5为0Ω电阻。当单灯启动信号IRLED_EN1(高电平)输入时第二升压芯片U2启动,将电源端VBAT输入的供电电压升压为5V的单灯控制信号V2,单灯控制信号V2作为工作电压输出至双灯驱动单元120。第二电感L2为升压贮能电感,在工作电压稳定后再将其输出以确保红外灯的供电稳定性。当关闭信号(低电平)输入时第二升压芯片U2停止工作,无单灯控制信号V2输出(或单灯控制信号V2为低电平)。
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单灯控制单元130还包括第二稳压管ZD2、第七电容C7和第八电容C8;所述第七电容C7的一端连接电源端VBAT、第八电容C8的一端和第二升压芯片U2的VIN脚,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和地,第二稳压管ZD2的负极连接第二升压芯片U2的SW脚和第二电感L2的一端,第二稳压管ZD2的正极接地。通过第七电容C7和第八电容C8的滤波使电源端VBAT的供电电压更加稳定,还能滤波外部干扰。第二稳压管ZD2对输出的单灯控制信号V2进行稳压。
所述单灯驱动单元140包括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和第六电阻R6;所述第十电容C10的一端连接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第九电容C9的一端和第二红外灯LED2的ANODE脚;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二红外灯LED2的CATHODE脚和第二升压芯片U2的FB脚;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和地。
第九电容C9和第十电容C10对高电平的单灯控制信号V2进行滤波后给第二红外灯LED2供电。第六电阻R6为限流控制电阻,用于限制流向红外灯的电流,避免电流过大烧坏红外灯。第二红外灯LED2可采用欧司朗品牌的红外LED灯,其能提供特殊红外光源。无单灯控制信号V2输出(或单灯控制信号V2为低电平)时,第二红外灯LED2无供电而熄灭。
请一并参阅图4,在电路板上,第二红外灯LED2设置在第一红外灯LED1与第三红外灯LED3的中间。第二红外灯LED2与第一红外灯LED1之间、第二红外灯LED2与第三红外灯LED3之间的距离均为1.5cm。基于红外灯的发热量可以达60度以上,为此在第一红外灯LED1、第二红外灯LED2和第三红外灯LED3的周围分布若干个用于散热的散热器(即图4中的黑色方块)。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虹膜照明控制电路及移动终端,能根据虹膜摄像头周围环境光的明暗程度自动选择点亮一颗红外灯还是两颗红外灯、来给虹膜摄像头提供红外光源,在满足不同光环境下虹膜摄像头的光源需求的同时,还能节省电能,解决了单颗灯产生的红外光太弱影响虹膜识别效果的问题。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虹膜照明控制电路,连接中央处理器、第一红外灯、第二红外灯和第三红外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双灯控制单元、双灯驱动单元、单灯控制单元和单灯驱动单元;
所述双灯控制单元根据所述中央处理器输出的双灯启动信号和关闭信号输出对应的双灯控制信号,所述双灯驱动单元根据所述双灯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红外灯和所述第三红外灯的亮灭;
所述单灯控制单元根据所述中央处理器输出的单灯启动信号和关闭信号输出对应的单灯控制信号,所述单灯驱动单元根据所述单灯控制信号控制第二红外灯的亮灭;
所述双灯驱动单元连接所述双灯控制单元、所述第一红外灯和所述第三红外灯,所述单灯驱动单元连接所述单灯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二红外灯,所述双灯控制单元和所述单灯控制单元均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
所述双灯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升压芯片、第一电感、第一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升压芯片的VIN脚连接电源端和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第一升压芯片的EN脚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和中央处理器;第一升压芯片的GND脚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还通过第二电阻接地;第一升压芯片的BOOST脚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和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一升压芯片的SW脚连接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一电感的一端,第一电感的另一端连接双灯驱动单元,第一升压芯片的FB脚连接双灯驱动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膜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灯驱动单元对所述双灯控制信号进行滤波后控制所述第一红外灯和所述第三红外灯的亮灭;
所述单灯驱动单元对所述单灯控制信号进行滤波后控制所述第二红外灯的亮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虹膜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灯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一稳压管、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
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电源端、第三电容的一端和第一升压芯片的VIN脚,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和地,第一稳压管的负极连接第一升压芯片的SW脚和第一电感的一端,第一稳压管的正极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虹膜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灯驱动单元包括第四电容、第五电容和第三电阻;
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感的另一端、第四电容的一端、第一红外灯的ANODE脚和第三红外灯的ANODE脚;第五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一红外灯的CATHODE脚、第三红外灯的CATHODE脚和第一升压芯片的FB脚;第四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和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虹膜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灯控制单元包括第二升压芯片、第二电感、第二二极管、第六电容、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
所述第二升压芯片的VIN脚连接电源端和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二升压芯片的EN脚连接第四电阻的一端和中央处理器;第二升压芯片的GND脚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还通过第五电阻接地;第二升压芯片的BOOST脚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和第六电容的一端,第二升压芯片的SW脚连接第六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二电感的一端,第二电感的另一端连接单灯驱动单元,第二升压芯片的FB脚连接单灯驱动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虹膜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灯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二稳压管、第七电容和第八电容;
所述第七电容的一端连接电源端、第八电容的一端和第二升压芯片的VIN脚,第七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八电容的另一端和地,第二稳压管的负极连接第二升压芯片的SW脚和第二电感的一端,第二稳压管的正极接地。
7.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光线传感器、虹膜摄像头和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中央处理器、第一红外灯、第二红外灯、第三红外灯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虹膜照明控制电路;
所述光线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虹膜摄像头周围的环境光并输出对应的光信号;所述中央处理器检测所述虹膜摄像头打开时,判断当前的光信号小于亮阈值时输出双灯启动信号,所述光信号大于或等于所述亮阈值时输出单灯启动信号;所述虹膜照明控制电路根据所述双灯启动信号点亮所述第一红外灯和所述第三红外灯,根据所述单灯启动信号点亮所述第二红外灯;
所述中央处理器检测所述虹膜摄像头关闭时输出关闭信号,所述虹膜照明控制电路根据所述关闭信号熄灭所述第一红外灯、所述第二红外灯和所述第三红外灯;
所述虹膜照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红外灯、所述第二红外灯、所述第三红外灯和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光线传感器和所述虹膜摄像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红外灯设置在所述第一红外灯与所述第三红外灯的中间;所述第二红外灯与所述第一红外灯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红外灯与所述第三红外灯之间的距离均为1.5c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红外灯、所述第二红外灯和所述第三红外灯的周围分布若干个用于散热的散热器。
CN201810699646.1A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虹膜照明控制电路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88112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99646.1A CN108811249B (zh)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虹膜照明控制电路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99646.1A CN108811249B (zh)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虹膜照明控制电路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11249A CN108811249A (zh) 2018-11-13
CN108811249B true CN108811249B (zh) 2024-04-23

Family

ID=64073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99646.1A Active CN108811249B (zh)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虹膜照明控制电路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112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51383A (zh) * 2021-01-15 2021-04-13 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虹膜图像采集的打光装置和虹膜图像采集系统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55014A (ko) * 1999-12-09 2001-07-02 구자홍 홍채인식 시스템의 조명장치
KR20050094221A (ko) * 2004-03-22 2005-09-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홍채 인식 시스템의 오토 틸트 옵티컬 유닛 및 그 방법
CN101290097A (zh) * 2007-04-18 2008-10-22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前照灯装置
JP2012115505A (ja) * 2010-12-01 2012-06-21 Fujitsu Ltd 視線検出装置及び視線検出方法
KR20130091065A (ko) * 2012-02-07 2013-08-16 주식회사 레비스 근거리 홍채 촬영용 카메라를 이용한 홍채 인식 방법
CN105472821A (zh) * 2015-12-18 2016-04-06 深圳市中孚能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灯具的移动电源电路及灯具
CN206594689U (zh) * 2017-03-31 2017-10-27 北京七鑫易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线追踪装置及头戴式显示设备
CN107451443A (zh) * 2017-07-14 2017-12-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虹膜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170207A (zh) * 2017-12-13 2018-06-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虹膜识别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08798250U (zh) * 2018-06-29 2019-04-26 深圳微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虹膜照明控制电路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96417B1 (ko) * 2015-07-21 2022-05-12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조명 제어 장치
US20170061210A1 (en) * 2015-08-26 2017-03-02 Intel Corporation Infrared lamp control for use with iris recognition authent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55014A (ko) * 1999-12-09 2001-07-02 구자홍 홍채인식 시스템의 조명장치
KR20050094221A (ko) * 2004-03-22 2005-09-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홍채 인식 시스템의 오토 틸트 옵티컬 유닛 및 그 방법
CN101290097A (zh) * 2007-04-18 2008-10-22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前照灯装置
JP2012115505A (ja) * 2010-12-01 2012-06-21 Fujitsu Ltd 視線検出装置及び視線検出方法
KR20130091065A (ko) * 2012-02-07 2013-08-16 주식회사 레비스 근거리 홍채 촬영용 카메라를 이용한 홍채 인식 방법
CN105472821A (zh) * 2015-12-18 2016-04-06 深圳市中孚能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灯具的移动电源电路及灯具
CN206594689U (zh) * 2017-03-31 2017-10-27 北京七鑫易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线追踪装置及头戴式显示设备
CN107451443A (zh) * 2017-07-14 2017-12-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虹膜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170207A (zh) * 2017-12-13 2018-06-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虹膜识别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08798250U (zh) * 2018-06-29 2019-04-26 深圳微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虹膜照明控制电路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11249A (zh) 2018-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1095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dicating 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a lighting system
CN104902626A (zh) 一种灯控系统及方法
CN101601331A (zh) 照明控制器
CN104696727A (zh) 一种智能led灯
CN106658908A (zh) 一种照明智能监控系统
CN105792414A (zh) 一种光控球泡灯的灯光自动控制方法
CN108811249B (zh) 一种虹膜照明控制电路及移动终端
CN108541115B (zh) 一种灯具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05566715U (zh) 具有自动调节亮度功能的指示灯及包含其的电子装置
CN104615116A (zh) 一种狱墙照明灯及其安防系统
CN109445393A (zh) 基于移动终端定位的光感测自动照明系统
CN205176888U (zh) 一种人脸和身份证识别一体机
KR20160111095A (ko) 동작인식·음성인식을 통한 터치리스 패널 스마트조명시스템
CN208798250U (zh) 一种虹膜照明控制电路及移动终端
CN111800907A (zh) 一种智能灯具电路
CN203563248U (zh) 照明应急两用感应灯的控制电路
JP2006344555A (ja) 照明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照明システム
US20110069871A1 (en) Indoor energy-saving system
CN205230171U (zh) 一种具有声光控灯的门禁读卡器
CN110798942A (zh) 感应灯控制设备及其系统
CN112672470A (zh) 智能灯具控制方法、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7869441U (zh) 一种停车场照明节能控制系统
CN110572898A (zh) 一种会议室智能调光系统
CN102013131A (zh) 一种包装物回收终端机
CN206226575U (zh) 一种雷达感应式自动切换白光夜视和红外夜视监控摄像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