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10064A - 基于云服务器的远程控制平台 - Google Patents

基于云服务器的远程控制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10064A
CN108810064A CN201810118070.5A CN201810118070A CN108810064A CN 108810064 A CN108810064 A CN 108810064A CN 201810118070 A CN201810118070 A CN 201810118070A CN 108810064 A CN108810064 A CN 1088100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window
equipment
connect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1807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11807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1006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100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1006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1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plurality of remote 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云服务器的远程控制平台,包括:网络通信设备,用于接收用户通过远端终端设备发送的使能监控信号以及接收用户通过远端终端设备发送的推动控制指令;状态控制设备,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监控信号时,控制所述CCD摄影部件进入工作模式;折叠驱动电机,用于提供驱动力。通过本发明,能够提高远程可控性。

Description

基于云服务器的远程控制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计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云服务器的远程控制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变革,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技术逐渐渐入用户的视野。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其能够处理大量的数据的运算、处理,保证数据得到更加有效的处理。目前,用于数据采集的设备中,通常都是针对于较小运算量的数据信息采集、处理,当数据信息量较大时,由于处理器性能的原因,将造成无法有效的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目前云计算业务服务器端不断整合服务,各种系统都整合在云计算服务器中,随着系统的不断扩建,以及业务的整合和全面覆盖,相对来说每个业务系统对云计算中的服务器需求增多,并且带有多样化、高可靠、高效率的运行服务,以及故障快速诊断,实时处理等需求。
通常采用的方式是通过云计算中心统一管理、统一监控和控制设备,这样做可以节省资源,统一调配和管理,对于宏观的管理是可以的,但是这种管理存在管理不到细节问题,并且不能对每个系统服务器实时的、个性化的监控和控制。
还有一种做法是通过远程桌面等远程工具,人为手工的去查看各个指标情况,这样存在的问题就比较突出了,一是:手工查看不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二是:查看问题不够全面。三是:对系统管理人员来说工作量大,不利于自动化管理。三是:不能够整合系统需要的所有服务器,一起监控和管理,需要分别查看,这样不利于资源对比和分析利用率等弊端。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云服务器的折叠窗远程控制平台,对监控场景进行全方位的图像采集,能够基于窗户的灰度特征的匹配,确定折叠窗的当前位置,还能够接收来自网络的推动控制指令,并基于所述推动控制指令确定对折叠窗的推拉结构的驱动信号,以实现对折叠窗的远程驱动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折叠窗远程控制平台,所述平台包括:
网络通信设备,与远端的云服务器连接,用于接收被存储在所述云服务器中的各个预设参数;所述网络通信设备还用于接收用户通过远端终端设备发送的使能窗户监控信号以及接收用户通过远端终端设备发送的推动控制指令;
状态控制设备,分别与所述网络通信设备和CCD摄影部件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使能窗户监控信号时,控制所述CCD摄影部件进入工作模式,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禁止窗户监控信号时,控制所述CCD摄影部件进入省电模式;
折叠窗户主体,包括窗框、可折叠透明板、插销以及推拉结构,所述可折叠透明板内嵌在所述窗框内,所述插销用于将所述可折叠透明板固定在当前位置,所述推拉结构用于推动所述可折叠透明板进行折叠操作;
折叠驱动电机,与所述折叠窗户主体的推拉结构连接,用于为所述推拉结构的推动提供驱动力。
为此,本发明至少具备以下两个关键发明点:
(1)建立了先获得灰度矩阵、再基于灰度矩阵确定相应特征的特征分析机制,从而精确地从待检测图像中剥离出与待检测图像灰度值分布情况成正比的灰度特征,并基于灰度特征的匹配模式和窗户的预定特征参数实时验证出待检测图像是否为窗户图像,从而有效避免了窗户检测的误判;
(2)建立了基于网络通信的折叠窗监控开启控制机制以自动跟踪折叠窗以获得相应的监控图像,还建立了基于网络通信的折叠窗折叠控制机制,以从各方面提高了折叠窗的可控性。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描述,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折叠窗远程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被控的折叠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折叠窗远程控制平台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目前,对窗户的智能化改造主要表现在对窗户的通气控制上。例如,设计的智能呼吸窗能够采用低电压供电系统形成大循环空气对流,实现不开窗就能净化室内空气的目的,有效的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不开窗就能通风换气的设计,既能阻挡室外的粉尘、雨雪、风沙、昆虫、悬浮物等侵入室内,保持室内清洁,又能有效减少噪音的传入,增加室内空间的舒适度。
然而,对于折叠窗来说,重要的是如何实现对其的折叠驱动控制,现有技术中都是采用现场手动或电动的控制方式,而如果用户不在现场,则上述对折叠窗的驱动控制难以定位以及实现。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搭建了一种基于云服务器的折叠窗远程控制平台,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折叠窗远程控制平台包括:
网络通信设备,与远端的云服务器连接,用于接收被存储在所述云服务器中的各个预设参数;所述网络通信设备还用于接收用户通过远端终端设备发送的使能窗户监控信号以及接收用户通过远端终端设备发送的推动控制指令;
状态控制设备,分别与所述网络通信设备和CCD摄影部件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使能窗户监控信号时,控制所述CCD摄影部件进入工作模式,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禁止窗户监控信号时,控制所述CCD摄影部件进入省电模式;
接着,继续对本发明的折叠窗远程控制平台的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所述折叠窗远程控制平台中还可以包括:
折叠窗户主体,包括窗框、可折叠透明板、插销以及推拉结构;
其中,所述可折叠透明板内嵌在所述窗框内,所述插销用于将所述可折叠透明板固定在当前位置,所述推拉结构用于推动所述可折叠透明板进行折叠操作。
所述折叠窗远程控制平台中还可以包括:
折叠驱动电机,与所述折叠窗户主体的推拉结构连接,用于为所述推拉结构的推动提供驱动力;
CCD摄影部件,设置在所述折叠窗户主体所在的区域内,用于对周围环境拍摄并输出实时高清图像,所述CCD摄影部件内置有预采集单元、纹理检测单元和分辨率调整单元,所述预采集单元用于对所述CCD摄影部件视野内环境进行图像预采集以获得预采集图像,所述纹理检测单元与所述预采集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预采集图像并估算所述预采集图像的纹理变化幅度,所述分辨率调整单元与所述纹理检测单元连接,用于基于所述预采集图像的纹理变化幅度调整所述CCD摄影部件拍摄的实时高清图像的分辨率;
空洞填补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实时高清图像,并对所述实时高清图像中的各个空洞进行检测,实现对所述实时高清图像中的各个空洞的填补操作,以获得并输出填补操作后的整合处理图像;所述空洞填补设备中,对所述实时高清图像中的各个空洞的填补操作包括:基于每一个空洞旁边的像素点的像素值递进式确定所述空洞所包括的各个像素点的像素值;
灰度等级分析设备,用于接收所述整合处理图像,对所述整合处理图像进行灰度等级分析,以获得所述整合处理图像对应的灰度等级;
灰度矩阵生成设备,与所述灰度等级分析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整合处理图像和所述灰度等级,建立以零到所述灰度等级为横坐标以及零到所述灰度等级为纵坐标所形成的灰度矩阵,所述灰度矩阵中每一个成员的数值为,在所述整合处理图像中,从灰度值为所述成员的横坐标的像素点到达灰度值为所述成员的纵坐标的像素点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的线路的数量;
特征分析设备,分别与所述灰度矩阵生成设备和所述灰度等级分析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灰度矩阵和所述灰度等级,并执行以下特征分析操作:对于所述灰度矩阵中的每一个成员,计算其横坐标和纵坐标之差的平方以作为权重系数,将所述权重系数与所述成员的值相乘以获得所述成员对应的特征项,将所述灰度矩阵中的所有成员的特征项相加以获得并输出所述整合处理图像对应的特征值;
特征判断设备,分别与所述特征分析设备和所述灰度等级分析设备连接,用于获得所述整合处理图像对应的特征值以及所述整合处理图像对应的尺寸,将预设第一权重因子与所述整合处理图像对应的特征值相乘以获得第一加法项,将预设第二权重因子与所述整合处理图像对应的尺寸相乘以获得第二加法项,将所述第一加法项与所述第二加法项相加以获得权衡参数,并当所述权衡参数在预设窗户权衡参数范围时,输出窗户识别信号,当所述权衡参数在所述预设窗户权衡参数范围之外时,输出其他物体识别信号;
其中,所述CCD摄影部件还与特征判断设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窗户识别信号时,停止对自身的拍摄操作,还用于在接收到其他物体识别信号时,切换到下一个方向继续自身的拍摄操作;
其中,所述折叠驱动电机还与所述网络通信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推动控制指令,并基于所述推动控制指令确定对所述推拉结构的驱动信号。
在所述折叠窗远程控制平台中:
被存储在所述云服务器中的各个预设参数包括所述预设距离阈值、所述预设第一权重因子、所述预设第二权重因子以及所述预设窗户权衡参数范围。
以及在所述折叠窗远程控制平台中:
所述分辨率调整单元基于所述预采集图像的纹理变化幅度调整所述CCD摄影部件拍摄的实时高清图像的分辨率包括:所述预采集图像的纹理变化幅度越大,所述CCD摄影部件拍摄的实时高清图像的分辨率越高;
以及所述云服务器存储的是加密状态下的各个预设参数,所述网络通信设备还包括解密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各个预设参数进行解密操作。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折叠窗远程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
使用网络通信设备,与远端的云服务器连接,用于接收被存储在所述云服务器中的各个预设参数;所述网络通信设备还用于接收用户通过远端终端设备发送的使能窗户监控信号以及接收用户通过远端终端设备发送的推动控制指令;
使用状态控制设备,分别与所述网络通信设备和CCD摄影部件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使能窗户监控信号时,控制所述CCD摄影部件进入工作模式,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禁止窗户监控信号时,控制所述CCD摄影部件进入省电模式;
接着,继续对本发明的折叠窗远程控制方法的具体步骤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所述折叠窗远程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使用折叠窗户主体,包括窗框、可折叠透明板、插销以及推拉结构;
其中,所述可折叠透明板内嵌在所述窗框内,所述插销用于将所述可折叠透明板固定在当前位置,所述推拉结构用于推动所述可折叠透明板进行折叠操作。
所述折叠窗远程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使用折叠驱动电机,与所述折叠窗户主体的推拉结构连接,用于为所述推拉结构的推动提供驱动力;
使用CCD摄影部件,设置在所述折叠窗户主体所在的区域内,用于对周围环境拍摄并输出实时高清图像,所述CCD摄影部件内置有预采集单元、纹理检测单元和分辨率调整单元,所述预采集单元用于对所述CCD摄影部件视野内环境进行图像预采集以获得预采集图像,所述纹理检测单元与所述预采集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预采集图像并估算所述预采集图像的纹理变化幅度,所述分辨率调整单元与所述纹理检测单元连接,用于基于所述预采集图像的纹理变化幅度调整所述CCD摄影部件拍摄的实时高清图像的分辨率;
使用空洞填补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实时高清图像,并对所述实时高清图像中的各个空洞进行检测,实现对所述实时高清图像中的各个空洞的填补操作,以获得并输出填补操作后的整合处理图像;所述空洞填补设备中,对所述实时高清图像中的各个空洞的填补操作包括:基于每一个空洞旁边的像素点的像素值递进式确定所述空洞所包括的各个像素点的像素值;
使用灰度等级分析设备,用于接收所述整合处理图像,对所述整合处理图像进行灰度等级分析,以获得所述整合处理图像对应的灰度等级;
使用灰度矩阵生成设备,与所述灰度等级分析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整合处理图像和所述灰度等级,建立以零到所述灰度等级为横坐标以及零到所述灰度等级为纵坐标所形成的灰度矩阵,所述灰度矩阵中每一个成员的数值为,在所述整合处理图像中,从灰度值为所述成员的横坐标的像素点到达灰度值为所述成员的纵坐标的像素点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的线路的数量;
使用特征分析设备,分别与所述灰度矩阵生成设备和所述灰度等级分析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灰度矩阵和所述灰度等级,并执行以下特征分析操作:对于所述灰度矩阵中的每一个成员,计算其横坐标和纵坐标之差的平方以作为权重系数,将所述权重系数与所述成员的值相乘以获得所述成员对应的特征项,将所述灰度矩阵中的所有成员的特征项相加以获得并输出所述整合处理图像对应的特征值;
使用特征判断设备,分别与所述特征分析设备和所述灰度等级分析设备连接,用于获得所述整合处理图像对应的特征值以及所述整合处理图像对应的尺寸,将预设第一权重因子与所述整合处理图像对应的特征值相乘以获得第一加法项,将预设第二权重因子与所述整合处理图像对应的尺寸相乘以获得第二加法项,将所述第一加法项与所述第二加法项相加以获得权衡参数,并当所述权衡参数在预设窗户权衡参数范围时,输出窗户识别信号,当所述权衡参数在所述预设窗户权衡参数范围之外时,输出其他物体识别信号;
其中,所述CCD摄影部件还与特征判断设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窗户识别信号时,停止对自身的拍摄操作,还用于在接收到其他物体识别信号时,切换到下一个方向继续自身的拍摄操作;
其中,所述折叠驱动电机还与所述网络通信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推动控制指令,并基于所述推动控制指令确定对所述推拉结构的驱动信号。
在所述折叠窗远程控制方法中:
被存储在所述云服务器中的各个预设参数包括所述预设距离阈值、所述预设第一权重因子、所述预设第二权重因子以及所述预设窗户权衡参数范围。
以及在所述折叠窗远程控制方法中:
所述分辨率调整单元基于所述预采集图像的纹理变化幅度调整所述CCD摄影部件拍摄的实时高清图像的分辨率包括:所述预采集图像的纹理变化幅度越大,所述CCD摄影部件拍摄的实时高清图像的分辨率越高;
以及所述云服务器存储的是加密状态下的各个预设参数,所述网络通信设备还包括解密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各个预设参数进行解密操作。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被控的折叠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所述被控的折叠窗包括可折叠的窗页2以及多个折叠限位器1,可折叠的窗页2包括多个可折叠单元,每一个折叠限位器1对应一个可折叠单元,用于限制对应可折叠单元的折叠操作。
另外,所述网络通信设备为WIFI通信设备。WIFI是一种允许电子设备连接到一个无线局域网(WLAN)的技术,通常使用2.4G UHF或5G SHFISM射频频段。连接到无线局域网通常是有密码保护的;但也可是开放的,这样就允许任何在WLAN范围内的设备可以连接上。
WIFI是一个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品牌,由WIFI联盟所持有。目的是改善基于IEEE802.11标准的无线网路产品之间的互通性。有人把使用IEEE 802.11系列协议的局域网就称为无线保真。甚至把WIFI等同于无线网际网路(WIFI是WLAN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用本发明的折叠窗远程控制平台及方法,针对现有技术中用户远程控制中折叠窗难以定位和驱动的技术问题,通过提取现场图像的灰度特征,准确判断现场折叠窗的位置,尤为重要的是,除了建立了基于网络通信的折叠窗监控开启控制机制之外,还建立了基于网络通信的折叠窗折叠控制机制,从而有效实现了用户对折叠窗的远程控制。
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对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折叠窗远程控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包括:
网络通信设备,与远端的云服务器连接,用于接收被存储在所述云服务器中的各个预设参数;所述网络通信设备还用于接收用户通过远端终端设备发送的使能窗户监控信号以及接收用户通过远端终端设备发送的推动控制指令;
状态控制设备,分别与所述网络通信设备和CCD摄影部件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使能窗户监控信号时,控制所述CCD摄影部件进入工作模式,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禁止窗户监控信号时,控制所述CCD摄影部件进入省电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窗远程控制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折叠窗户主体,包括窗框、可折叠透明板、插销以及推拉结构;
其中,所述可折叠透明板内嵌在所述窗框内,所述插销用于将所述可折叠透明板固定在当前位置,所述推拉结构用于推动所述可折叠透明板进行折叠操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窗远程控制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折叠驱动电机,与所述折叠窗户主体的推拉结构连接,用于为所述推拉结构的推动提供驱动力;
CCD摄影部件,设置在所述折叠窗户主体所在的区域内,用于对周围环境拍摄并输出实时高清图像,所述CCD摄影部件内置有预采集单元、纹理检测单元和分辨率调整单元,所述预采集单元用于对所述CCD摄影部件视野内环境进行图像预采集以获得预采集图像,所述纹理检测单元与所述预采集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预采集图像并估算所述预采集图像的纹理变化幅度,所述分辨率调整单元与所述纹理检测单元连接,用于基于所述预采集图像的纹理变化幅度调整所述CCD摄影部件拍摄的实时高清图像的分辨率;
空洞填补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实时高清图像,并对所述实时高清图像中的各个空洞进行检测,实现对所述实时高清图像中的各个空洞的填补操作,以获得并输出填补操作后的整合处理图像;所述空洞填补设备中,对所述实时高清图像中的各个空洞的填补操作包括:基于每一个空洞旁边的像素点的像素值递进式确定所述空洞所包括的各个像素点的像素值;
灰度等级分析设备,用于接收所述整合处理图像,对所述整合处理图像进行灰度等级分析,以获得所述整合处理图像对应的灰度等级;
灰度矩阵生成设备,与所述灰度等级分析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整合处理图像和所述灰度等级,建立以零到所述灰度等级为横坐标以及零到所述灰度等级为纵坐标所形成的灰度矩阵,所述灰度矩阵中每一个成员的数值为,在所述整合处理图像中,从灰度值为所述成员的横坐标的像素点到达灰度值为所述成员的纵坐标的像素点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的线路的数量;
特征分析设备,分别与所述灰度矩阵生成设备和所述灰度等级分析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灰度矩阵和所述灰度等级,并执行以下特征分析操作:对于所述灰度矩阵中的每一个成员,计算其横坐标和纵坐标之差的平方以作为权重系数,将所述权重系数与所述成员的值相乘以获得所述成员对应的特征项,将所述灰度矩阵中的所有成员的特征项相加以获得并输出所述整合处理图像对应的特征值;
特征判断设备,分别与所述特征分析设备和所述灰度等级分析设备连接,用于获得所述整合处理图像对应的特征值以及所述整合处理图像对应的尺寸,将预设第一权重因子与所述整合处理图像对应的特征值相乘以获得第一加法项,将预设第二权重因子与所述整合处理图像对应的尺寸相乘以获得第二加法项,将所述第一加法项与所述第二加法项相加以获得权衡参数,并当所述权衡参数在预设窗户权衡参数范围时,输出窗户识别信号,当所述权衡参数在所述预设窗户权衡参数范围之外时,输出其他物体识别信号;
其中,所述CCD摄影部件还与特征判断设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窗户识别信号时,停止对自身的拍摄操作,还用于在接收到其他物体识别信号时,切换到下一个方向继续自身的拍摄操作;
其中,所述折叠驱动电机还与所述网络通信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推动控制指令,并基于所述推动控制指令确定对所述推拉结构的驱动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窗远程控制平台,其特征在于:
被存储在所述云服务器中的各个预设参数包括所述预设距离阈值、所述预设第一权重因子、所述预设第二权重因子以及所述预设窗户权衡参数范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窗远程控制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辨率调整单元基于所述预采集图像的纹理变化幅度调整所述CCD摄影部件拍摄的实时高清图像的分辨率包括:所述预采集图像的纹理变化幅度越大,所述CCD摄影部件拍摄的实时高清图像的分辨率越高;
以及所述云服务器存储的是加密状态下的各个预设参数,所述网络通信设备还包括解密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各个预设参数进行解密操作。
CN201810118070.5A 2018-02-06 2018-02-06 基于云服务器的远程控制平台 Withdrawn CN1088100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18070.5A CN108810064A (zh) 2018-02-06 2018-02-06 基于云服务器的远程控制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18070.5A CN108810064A (zh) 2018-02-06 2018-02-06 基于云服务器的远程控制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10064A true CN108810064A (zh) 2018-11-13

Family

ID=64095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18070.5A Withdrawn CN108810064A (zh) 2018-02-06 2018-02-06 基于云服务器的远程控制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10064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1710A (zh) * 2009-01-29 2011-12-28 微软公司 使用用于自适应视频流传输的可变比特率和动态分辨率的多比特率视频编码
CN102496167A (zh) * 2011-12-07 2012-06-13 天津理工大学 相位调制数字图像伪彩色编码方法
CN104851106A (zh) * 2015-06-03 2015-08-19 西北大学 一种ccd原始图像的处理方法
CN104935617A (zh) * 2014-03-19 2015-09-23 彭俊林 一种可视遥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1710A (zh) * 2009-01-29 2011-12-28 微软公司 使用用于自适应视频流传输的可变比特率和动态分辨率的多比特率视频编码
CN102496167A (zh) * 2011-12-07 2012-06-13 天津理工大学 相位调制数字图像伪彩色编码方法
CN104935617A (zh) * 2014-03-19 2015-09-23 彭俊林 一种可视遥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851106A (zh) * 2015-06-03 2015-08-19 西北大学 一种ccd原始图像的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51979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3593056B (zh) 手势数据识别和处理方法、电视机和手势输入设备
CN110676937B (zh) 智慧安全用电运维管理系统
CN108426348A (zh) 立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908383A (zh) 一种屏幕颜色调整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097406A (zh) 数据处理装置以及相关数据处理方法
CN108229437A (zh) 基于云计算的图像分析系统
CN206442461U (zh) 低耗电且快速反应的监视装置
CN108513067B (zh) 一种拍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90032935A1 (en) Humidification device and humidification method
CN108534314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979582A (zh) 基于位置信息的空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144056A (zh) 空调器及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04578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282538B (zh) 基于云服务器的远程控制平台及方法
CN108200352B (zh) 一种调解图片亮度的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965589A (zh) 一种屏幕亮度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33556A (zh) 监控视频传输带宽的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48380A (zh) 显示画面的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512615A (zh) 一种信号强度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841306A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810064A (zh) 基于云服务器的远程控制平台
CN109780685A (zh) 一种设备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家用电器
CN110604921B (zh) 一种显示内容切换方法、服务器和可存储介质
CN108093233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3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