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09525A - Harq-ack反馈方法、harq-ack提取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Harq-ack反馈方法、harq-ack提取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09525A
CN108809525A CN201710308732.0A CN201710308732A CN108809525A CN 108809525 A CN108809525 A CN 108809525A CN 201710308732 A CN201710308732 A CN 201710308732A CN 108809525 A CN108809525 A CN 1088095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quipment
control information
down link
harq
link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0873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佳慧
牟勤
刘柳
大久保尚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to CN20171030873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09525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78232 priority patent/WO2018201789A1/zh
Priority to CN201880027167.3A priority patent/CN110583070A/zh
Priority to US16/609,594 priority patent/US11356207B2/en
Publication of CN1088095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095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3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2Error control for data other than payload data, e.g. contro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3Point-to-multi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HARQ‑ACK反馈方法、HARQ‑ACK提取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由基站执行的混合自动重发请求确认HARQ‑ACK反馈方法,用于向多个用户设备反馈对应的HARQ‑ACK,所述方法包括:利用与所述多个用户设备对应的多个HARQ‑ACK产生至少一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其中对于每个用户设备,在该用户设备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之间存在隐式映射关系;以及将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传送至所述多个用户设备。

Description

HARQ-ACK反馈方法、HARQ-ACK提取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基站端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请求应答HARQ-ACK反馈方法、用户设备端的HARQ-ACK提取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以及对于移动数据业务需求的不断增长,人们对于移动通信的速率和服务质量(Qos)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网络多元化、宽带化、综合化、智能化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标准正在制定并且走向应用。在物联网应用场景中,希望实现人与物以及物与物之间的海量连接,提高网络覆盖率和资源效率并且节约用户设备的功耗。在Rel-13中提出了通过应用上行链路数据重发,以提高网络覆盖率。例如,上行链路数据重发次数集合可以定义为:{1,4,8,16,32…2048}。对于由诸如无线资源控制(RRC)指示的最大重发次数16,特定用户设备(UE)的重发次数则可以设置为{1,4,8,16}。由于上行传输的粒度差距太大,并且测量不准确,物联网应用场景中的上行链路数据应该支持基站的早期确认,即基站需要向用户发送HARQ-ACK
当基站反馈给用户设备的HARQ-ACK为ACK时,表示基站已经正确地接收并解码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也就是说,用户设备不再需要向基站发送该数据。
为了实现物联网应用场景中的上行链路数据接收的早期确认,已经提出了一种基于群组(Group-based)的HARQ-ACK反馈机制。具体地,基站可以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简称为DCI)中指示针对多个用户设备的HARQ-ACK信息。对于用于HARQ-ACK反馈的DCI,基站可以通过利用HARQ-RNTI(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fier,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基于针对多个用户设备的HARQ-ACK信息计算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RC)进行加扰。相应地,用户设备通过根据HARQ-RNTI对所接收的DCI信息进行校验,从而识别出所接收的DCI是否是用于反馈HARQ-ACK的DCI,并进而确定属于自己的HARQ-ACK的值。
在此情况下,在用于HARQ-ACK反馈的DCI中携带有针对每个用户设备的HARQ-ACK(图1所示)。为了能够使得每个用户设备能够识别出属于该用户设备的HARQ-ACK信息,基站通过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信令向每个用户设备通知其所对应的HARQ-ACK信息的比特位置。然而,这样的问题在于,在用户设备很多的大规模连接场景下,下行链路(DL)信令的开销巨大。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情形,期望提供能够有效地减小下行链路信令开销的HARQ-ACK反馈方法、HARQ-ACK提取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由基站执行的混合自动重发请求确认HARQ-ACK反馈方法,用于向多个用户设备反馈对应的HARQ-ACK,所述方法包括:利用与所述多个用户设备对应的多个HARQ-ACK产生至少一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其中对于每个用户设备,在该用户设备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之间存在隐式映射关系;以及将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传送至所述多个用户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混合自动重发请求确认HARQ-ACK提取方法,包括: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向多个用户设备反馈对应的HARQ-ACK的至少一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其中所述多个用户设备包括该用户设备和其他用户设备;以及基于该用户设备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息位的隐式映射关系,确定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HARQ-ACK。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用于执行向多个用户设备的混合自动重发请求确认HARQ-ACK的反馈,包括:产生单元,用于利用与所述多个用户设备对应的多个HARQ-ACK产生至少一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其中对于每个用户设备,在该用户设备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之间存在隐式映射关系;以及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传送至所述多个用户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用于执行来自基站的混合自动重发请求确认HARQ-ACK的提取,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用于向多个用户设备反馈对应的HARQ-ACK的至少一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其中所述多个用户设备包括该用户设备和其他用户设备;以及确定单元,用于基于该用户设备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息位的隐式映射关系,确定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HARQ-ACK。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HARQ-ACK反馈方法、HARQ-ACK提取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由于在所述多个用户设备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信息位之间建立隐式映射关系,从而每一个用户设备能够自主地确定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对应的HARQ-ACK,而无需DL信令逐个用户设备地通知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对应于各用户设备的HARQ-ACK所在的信息位,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DL信令开销显著减小。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现有技术中用于HARQ-ACK反馈的DCI内容的示意图;
图2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由基站执行的混合自动重发请求确认HARQ-ACK反馈方法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3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方案1的DCI格式的第一示例的示意图;
图4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方案1的DCI格式的第二示例的示意图;
图5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方案2的DCI格式的第一示例的示意图;
图6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方案2的DCI格式的第二示例的示意图;
图7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DCI格式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混合自动重发请求确认HARQ-ACK提取方法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9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基站的配置的功能性框图;
图10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用户设备的配置的功能性框图;以及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站和用户设备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各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提供以下参照附图的描述,以帮助对由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示例实施方式的理解。其包括帮助理解的各种具体细节,但它们只能被看作是示例性的。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对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而且,为了使说明书更加清楚简洁,将省略对本领域熟知功能和构造的详细描述。
(一)基站侧的HARQ-ACK反馈方法
首先,将参照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由基站执行的混合自动重发请求确认HARQ-ACK反馈方法。所述HARQ-ACK反馈方法用于向多个用户设备反馈对应的HARQ-ACK。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在步骤S201,利用与所述多个用户设备对应的多个HARQ-ACK产生至少一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其中对于每个用户设备,在该用户设备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之间存在隐式映射关系。
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信息位的值可以取1或0。当值为1时,表示HARQ-ACK为ACK,即基站已经正确接收并解码数据,用户设备不再需要继续重发。当值为0时,表示基站没有收到数据或者没有解对数据
然后,在步骤S202,将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传送至所述多个用户设备。
在本发明中,由于在所述多个用户设备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信息位之间建立隐式映射关系,从而每一个用户设备能够自主地确定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对应的HARQ-ACK,而无需通过DL RRC信令逐个用户设备地通知用于HARQ-ACK反馈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对应于各用户设备的HARQ-ACK所在的信息位,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DL信令开销显著减小。
在下文中,将在基于何种数据进行隐式映射、隐式映射中DCI的信息位与资源位置的对应关系等方面给出各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
第一实施例
在该第一实施例中,基于基站向用户设备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资源位置进行隐式映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根据本发明的由基站执行的HARQ-ACK反馈方法中,对于每个用户设备,基于由所述基站向该用户设备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资源位置,例如: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的编号或索引,在该用户设备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之间存在隐式映射关系。
(1)方案1:以一条DCI进行HARQ-ACK反馈
在方案1中,所述至少一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为一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基站向用户设备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资源位置可以是单个PRB、多个PRB,也可以是一组PRB或多组PRB。例如,所述一组PRB可以是1个窄带(Narrow Band,NB)即6个PRB,也可以是预先定义好的3个PRB,在基站向用户设备分配单个PRB的情况下,在该用户设备与DCI中的一个信息位之间存在隐式映射关系。而在基站向用户设备分配多个PRB或多组PRB的情况下,可以基于多个PRB索引或多组PRB组索引,在该用户设备与DCI中的多个信息位之间存在隐式映射关系;或者,在基站向用户设备分配多个PRB、一组或多组PRB的情况下,也可以基于起始PRB索引、PRB组索引或起始PRB组索引,在该用户设备与DCI中的一个信息位之间存在隐式映射关系。
图3是图示以一条DCI对所述多个用户设备进行HARQ-ACK反馈的第一示例的示意图。在图3中,示出了DCI中的一个信息位对应于一个PRB(即,单个资源位置)的情况。例如,基于所分配的PRB的起始PRB索引,在该用户设备与DCI中的一个信息位之间存在隐式映射关系,即基于所述起始PRB索引确定DCI中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信息位的位置。然而,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
作为示例,图3示出了用于HARQ-ACK的DCI的数据信息包括100个信息位(bit)的情况。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包括100个信息位的DCI仅为示例,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用于HARQ-ACK的DCI的数据信息还可以是小于100、或大于100的其他位数。
如图3所示,在DCI中,第1位对应于PRB 0,第2位对应于PRB 1,……,且第99位对应于PRB 99。在图3中示出了100个位中的每一位均对应于一个PRB索引的情况。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例如,在用户设备较少的情况下,也可以仅采用100个位中的一部分对应于相应的PRB索引。
可替代地,图4是图示以一条DCI对所述多个用户设备进行HARQ-ACK反馈的第二示例的示意图。在图4中,示出了DCI中的一个信息位对应于一组PRB(即,一个资源位置组)的情况。
在图4所示的情况下,DCI中的一个信息位所对应的一组PRB(例如NB0),该组PRB可以分配给一个或者多个用户设备。在DCI中的一个信息位所对应的一组PRB是基站分配给同一个用户设备的情况下,在该信息位中携带指示针对该用户设备的HARQ-ACK的值。在DCI中的一个信息位所对应的一组PRB是基站分配给多个不同的用户设备的情况下,可以将预先划分好的PRB组对应至DCI中的一个信息位,而不论PRB组内的各PRB所对应的多个用户设备的HARQ-ACK值是否相同。以该PRB组内包括三个用户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如果与所述三个用户设备对应的HARQ-ACK的值均为1,则将DCI中的所述一个信息位的值设置为1。如果与所述三个用户设备对应的HARQ-ACK的值并非均为1,即与所述三个用户设备对应的HARQ-ACK的值中至少一个为0,则将DCI中的所述一个信息位的值设置为0。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所述多个不同的用户设备中存在HARQ-ACK为NACK的用户设备,则所述多个不同的用户设备所对应的DCI中的信息位取0的值。
另外,产生至少一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步骤进一步包括:根据固定的加扰标识(HARQ-RNTI)对循环冗余校验码(CRC)进行加扰,用于标识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用于向所述多个用户设备反馈对应的HARQ-ACK的信息。用户设备首先确定由所述HARQ-RNTI加扰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而提取具体信息位值作为HARQ-ACK。
在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过程中,存在诸如用于资源分配的DCI、用于HARQ-ACK反馈的DCI等多种类型的DCI。这里,在基站端,通过以HARQ-RNTI对CRC进行加扰,可以使得在用户设备端,通过利用HARQ-RNTI以及所接收到的CRC进行校验,能够识别出该DCI是用于HARQ-ACK反馈的DCI。其中所述固定的加扰标识可以是传统限定的值,也可以是新限定的值,只要其值固定即可。
(2)方案2:以多条DCI进行HARQ-ACK反馈
在方案2中,所述至少一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为多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述多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分别对应于不同的资源位置组。
图5示出了方案2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其中以两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行HARQ-ACK的反馈。如图5所示,将PRB0~PRB49划分至PRB组0,而将PRB50~PRB99划分至PRB组1。PRB组0对应于的资源位置组标识为1,而PRB组1对应于的资源位置组标识为0;或者反之,PRB组0对应于的资源位置组标识为0,而PRB组1对应于的资源位置组标识为1。
在图5所示的情况下,产生至少一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步骤进一步包括:根据固定的加扰标识(HARQ-RNTI)对循环冗余校验码(CRC)进行加扰,用于标识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用于向所述多个用户设备反馈对应的HARQ-ACK的信息;以及在每条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设置资源位置组标识,用于标识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资源位置组。
另外,在图5中仅示出了两条DCI,且以一个标志位(0、1)标识两个PRB组的情况。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例如,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更多条DCI(例如,4条DCI)的情况。当然,相应地,在4条DCI的情况下,可以以两个标志位(00、01、10、11)来区分四个PRB组。
图6示出了方案2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其中同样以两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行HARQ-ACK的反馈。如图6所示,将PRB0~PRB49划分至PRB组0,而将PRB50~PRB99划分至PRB组1。与图5所示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不同的是,在图6中并不依靠设置专门的资源位置组标识来区分不同的资源位置组,而是以不同而非固定的加扰标识(HARQ-RNTI)(即,资源位置组特定的HARQ-RNTI)对所述两条DCI进行加扰,进而区分不同的资源位置组。
在图6所示的情况下,其中产生至少一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步骤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资源位置组特定的加扰标识(HARQ-RNTI)对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用于标识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用于向所述多个用户设备反馈对应的HARQ-ACK的信息,并且标识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资源位置组。
类似地,在图6中仅示出了两条DCI的情况。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例如,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更多条DCI(例如,4条DCI)的情况。当然,相应地,在4条DCI的情况下,可以以四个不同的HARQ-RNTI来加扰分别加扰这4条DCI中的CRC,以区分四个PRB组。
另外,在方案1中描述了DCI中的一个信息位对应于一个PRB索引或者PRB组索引的情况。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方案2中的多条DCI中,也可以存在DCI中的一个信息位对应于PRB索引或者PRB组索引的情况。
第二实施例
在该第二实施例中,基于基站向用户设备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的增强控制信道单元ECCE索引进行隐式映射
除了上文中所述的第一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基于基站向用户设备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资源位置来在用户设备与DCI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之间建立隐式映射关系之外,可替代地,在第二实施例中,还可以对于每个用户设备,基于由所述基站向该用户设备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的增强控制信道单元ECCE索引,在该用户设备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之间存在隐式映射关系。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DCI格式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示出了包括24个信息位的DCI。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由于ECCE索引为24个,因此包括24个信息位的DCI仅为示例,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在第二实施例中,用于HARQ-ACK的DCI的数据信息还可以是小于24、或大于24的其他位数。
如图7所示,在DCI中,第1位对应于ECCE 0,第2位对应于ECCE1,……,且第24位对应于ECCE 23。在图7中示出了24个位中的每一位均对应于一个ECCE索引的情况。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例如,在用户设备较少的情况下,也可以仅采用24个位中的一部分对应于相应的ECCE索引。
当然,以上列举了基于PRB索引和ECCE索引,在用户设备与DCI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之间建立隐式映射关系。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任何其他的能够与用户设备唯一对应的信息也可以类似地应用于本发明,且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二)用户设备侧的HARQ-ACK提取方法
接下来,与由基站执行的混合自动重发请求确认HARQ-ACK反馈方法相对地,将参照图8描述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混合自动重发请求确认HARQ-ACK提取方法。如图8所示,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在步骤S801,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向多个用户设备反馈对应的HARQ-ACK的至少一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其中所述多个用户设备包括该用户设备和其他用户设备。
然后,在步骤S802,基于该用户设备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息位的隐式映射关系,确定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HARQ-ACK。
在下文中,将在基于何种数据进行隐式映射、隐式映射中DCI的信息位与资源位置的对应关系、以及基于这样的对应关系如何执行HARQ-ACK提取等方面给出各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
第一实施例
在该第一实施例中,基于基站向用户设备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资源位置进行隐式映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隐式关系为基于由所述基站向该用户设备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资源位置,而在该用户设备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之间建立的隐式映射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确定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HARQ-ACK的步骤包括:基于由所述基站向该用户设备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资源位置,确定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从而提取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HARQ-ACK。
(1)方案1:以一条DCI进行HARQ-ACK反馈
在方案1中,所述至少一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为一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如上文中参照图3描述的那样,以一条DCI对所述多个用户设备进行HARQ-ACK反馈。基站向用户设备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资源位置可以是单个PRB、多个PRB,也可以是一组PRB或多组PRB。例如,所述一组PRB可以是1个窄带(Narrow Band,NB)即6个PRB,也可以是预先定义好的3个PRB。在基站向用户设备分配单个PRB的情况下,在该用户设备与DCI中的一个信息位之间存在隐式映射关系。而在基站向用户设备分配多个PRB或多组PRB的情况下,可以在该用户设备与DCI中的多个信息位之间存在隐式映射关系;或者,在基站向用户设备分配多个PRB、一组PRB或多组PRB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该用户设备与DCI中的一个信息位之间存在隐式映射关系。
在基站向用户设备分配单个PRB的情况下,在该用户设备与DCI中的一个信息位之间存在隐式映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其中确定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HARQ-ACK的步骤可以包括:基于该用户设备的经基站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资源位置,确定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一个对应信息位,并提取该信息位的值作为HARQ-ACK。例如,如果用户设备的PRB索引为50,则该用户设备将读取DCI中的第51位。如果在该DCI的第51位中的值为1,则意味着ACK,即不再需要继续发送上行数据。另一方面,如果在该DCI的第51位中的值为0,则意味着NACK,即仍需要继续发送上行数据。
而在基站向用户设备分配多个PRB的情况下,在该用户设备与DCI中的多个信息位之间存在隐式映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其中确定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HARQ-ACK的步骤可以包括:基于该用户设备的经基站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资源位置,确定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多个对应信息位,只要该多个信息位中有一位的值为1,就意味着ACK,即不再需要继续发送上行数据。而如果该多个信息位中所有位的值均为0,就意味着NACK,即仍需要继续发送上行数据。
或者,在基站向用户设备分配多个PRB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该用户设备与DCI中的一个信息位之间存在隐式映射关系,即基于所分配的该组PRB的起始PRB索引,在该用户设备与DCI中的一个信息位之间存在隐式映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其中确定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HARQ-ACK的步骤可以包括:基于该用户设备的经基站分配的起始PRB索引,确定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一个对应信息位,如果该信息位的值为1,就意味着ACK,即不再需要继续发送上行数据。而如果该信息位中的值为0,就意味着NACK,即仍需要继续发送上行数据。
在基站向用户设备分配一组PRB的情况下,在该用户设备与DCI中的一个信息位之间存在隐式映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其中确定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HARQ-ACK的步骤可以包括:基于该用户设备的经基站分配的PRB组索引,确定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一个对应信息位,如果该信息位中的值为1,就意味着ACK,即不再需要继续发送上行数据。而如果该信息位中的值为0,就意味着NACK,即仍需要继续发送上行数据。
并且,在图3中,DCI中的一个信息位对应于一个PRB(即,单个资源位置)。
另外,如上文中参照图4描述的那样,以一条DCI对所述多个用户设备进行HARQ-ACK反馈。所不同的是,在图4中,DCI的一个信息位对应于一组PRB(即,一个资源位置组)。DCI中的一个信息位所对应的一组PRB(例如NB0)可以只被同一个用户使用,也可以被多个用户使用
在DCI中的一个信息位所对应的一组PRB只分配给一个用户使用时,在该信息位中携带指示针对该用户设备的HARQ-ACK的值。在这种情况下,其中确定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HARQ-ACK的步骤可以包括:基于该用户设备的经基站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资源位置,确定该用户设备对应的资源位置组,基于该资源位置组确定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一个对应信息位,并提取该信息位的值作为HARQ-ACK。
在DCI中的一个信息位所对应的一组PRB分配给多个用户使用时可以将预先划分好的PRB组对应至DCI中的一个信息位,而不论PRB组内的各PRB所对应的多个用户设备的HARQ-ACK值是否相同。以该PRB组内包括三个用户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如果与所述三个用户设备对应的HARQ-ACK的值均为1,则将DCI中的所述一个信息位的值设置为1。如果与所述三个用户设备对应的HARQ-ACK的值并非均为1,即与所述三个用户设备对应的HARQ-ACK的值中至少一个为0,则将DCI中的所述一个信息位的值设置为0。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所述多个不同的用户设备中存在HARQ-ACK的值为0的用户设备,则所述多个不同的用户设备所对应的DCI中的信息位取0的值。在这种情况下,其中确定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HARQ-ACK的步骤可以包括:基于该用户设备的经基站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资源位置,确定该用户设备对应的资源位置组,基于该资源位置组确定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一个对应信息位,并提取该信息位的值作为HARQ-ACK。
每条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根据固定的加扰标识(HARQ-RNTI)加扰后的循环冗余校验码,用于标识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用于向用户设备反馈对应的HARQ-ACK的信息。用户设备首先确定由所述HARQ-RNTI加扰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而提取具体信息位值作为HARQ-ACK。
(2)方案2:以多条DCI进行HARQ-ACK反馈
在方案2中,所述至少一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为多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述多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分别对应于不同的资源位置组。
如上文中参照图5所描述的那样,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以两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行HARQ-ACK的反馈。其中,每条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根据固定的加扰标识(HARQ-RNTI)加扰后的循环冗余校验码,用于标识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用于向用户设备反馈对应的HARQ-ACK的信息,并且所述不同的资源位置组通过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资源位置组标识来标识。
在这种情况下,确定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HARQ-ACK包括:基于该用户设备的资源位置,确定其所对应的资源位置组标识;基于所述资源位置组标识,确定该用户设备对应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并确定对应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对应的信息位。
另外,如上文中参照图6所描述的那样,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以两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行HARQ-ACK的反馈。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不同的是,在图6中并不依靠设置专门的资源位置组标识来区分不同的资源位置组,而是以不同而非固定的加扰标识(HARQ-RNTI)(即,资源位置组特定的HARQ-RNTI)对所述两条DCI进行加扰,进而区分不同的资源位置组。在这种情况下,每条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根据所述资源位置组特定的加扰标识(HARQ-RNTI)加扰后的循环冗余校验码,用于标识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用于向用户设备反馈对应的HARQ-ACK的信息,并且所述不同的资源位置组通过所述资源位置组特定的加扰标识来标识。
在这种情况下,确定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HARQ-ACK包括:基于该用户设备的资源位置,确定该用户设备所属的资源位置组特定的加扰标识;对于每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利用所确定的加扰标识以及经加扰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校验;如果校验通过,则确定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对应于该用户设备所属的资源位置组,并进一步基于该用户设备的所述资源位置确定对应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对应的信息位。
另外,在方案1中描述了DCI中的一个信息位对应于PRB索引或者PRB组索引的情况。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方案2中的多条DCI中,也可以存在DCI中的一个信息位对应于PRB索引或者PRB组索引的情况。
第二实施例
在该第二实施例中,基于基站向用户设备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的增强控制信道单元ECCE索引进行隐式映射
除了上文中所述的第一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基于基站向用户设备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资源位置来在用户设备与DCI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之间建立隐式映射关系之外,可替代地,如上文中参照图7所描述的那样,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隐式关系为基于由所述基站向该用户设备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的增强控制信道单元ECCE的索引,在该用户设备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之间建立的隐式映射关系。
例如,在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的用于资源分配的DCI中,通过以C-RNTI加扰CRC。用户设备通过解扰经C-RNTI加扰的CRC可以确定该DCI是用于资源分配的DCI。此后,用户设备通过读取该用于资源分配的DCI的数据信息,可以确定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ECCE索引。在第二实施例中,采用该ECCE索引,在该用户设备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之间建立的隐式映射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确定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HARQ-ACK包括:基于由所述基站向该用户设备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的增强控制信道单元ECCE的索引,确定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从而提取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HARQ-ACK。
当然,以上列举了基于PRB索引和ECCE索引,在用户设备与DCI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之间建立隐式映射关系。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任何其他的能够与用户设备唯一对应的信息也可以类似地应用于本发明,且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三)基站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9描述与上文中第(一)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由基站执行的混合自动重发请求确认HARQ-ACK反馈方法对应的基站的具体配置。根据本发明的基站用于执行向多个用户设备的混合自动重发请求确认HARQ-ACK的反馈。
如图9所示,基站10包括:产生单元101和发送单元102。
产生单元101利用与所述多个用户设备对应的多个HARQ-ACK产生至少一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其中对于每个用户设备,在该用户设备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之间存在隐式映射关系。
发送单元102将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传送至所述多个用户设备。
在本发明中,由于在所述多个用户设备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信息位之间建立隐式映射关系,从而每一个用户设备能够自主地确定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对应的HARQ-ACK,而无需DL信令逐个用户设备地通知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对应于各用户设备的HARQ-ACK所在的信息位,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DL信令开销显著减小。
在下文中,将在基于何种数据进行隐式映射、隐式映射中DCI的信息位与资源位置的对应关系等方面给出各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
第一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基于基站向用户设备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资源位置进行隐式映射。
在第一实施例中,基站可以进一步包括:分配单元(图中未示出),用于向所述多个设备中的每一个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资源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产生单元101进一步被配置为:对于每个用户设备,基于由所述分配单元向该用户设备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资源位置,在该用户设备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之间建立隐式映射关系。
(1)方案1:以一条DCI进行HARQ-ACK反馈
在方案1中,所述至少一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为一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如上文中参照图3所描述的那样,以一条DCI对所述多个用户设备进行HARQ-ACK反馈。HARQ-ACK的DCI的数据信息可包括100个信息位(bit),但也可以包括小于100、或大于100个信息位。DCI中的各信息位可以分别对应于一个PRB索引,当然也可以仅一部分信息位对应于相应的PRB索引。基站向用户设备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资源位置可以是单个PRB、多个PRB,也可以是一组PRB或多组PRB。例如,所述一组PRB可以是1个窄带(NarrowBand,NB)即6个PRB,也可以是预先定义好的3个PRB。在基站向用户设备分配单个PRB的情况下,在该用户设备与DCI中的一个信息位之间存在隐式映射关系。而在基站向用户设备分配多个PRB或多组的情况下,在该用户设备与DCI中的多个信息位之间存在隐式映射关系。或者,在基站向用户设备分配多个PRB或一组PRB或多组PRB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该用户设备与DCI中的一个信息位之间存在隐式映射关系,即基于所分配的该组PRB的起始PRB索引或PRB组索引或起始PRB组索引,在该用户设备与DCI中的一个信息位之间存在隐式映射关系。
尽管图3示出了DCI中的一个信息位对应于一个PRB(即,单个资源位置)的情况。然而,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
如在上文中参照图4所描述的那样,DCI中的一个信息位对应于一组PRB(即,一个资源位置组)。DCI中的一个信息位所对应的一组PRB(例如NB0)可以是基站分配给同一个用户设备的PRB,也可以是基站分配给多个不同用户设备的PRB。在DCI中的一个信息位所对应的一组PRB是基站分配给同一个用户设备的PRB的情况下,在该信息位中携带指示针对该用户设备的HARQ-ACK的值。在DCI中的一个信息位所对应的一组PRB是基站分配给多个不同用户设备的PRB的情况下,可以将相同HARQ-ACK值的多个用户设备的经基站分配的PRB均对应至DCI中的一个信息位。或者,可替代地,在DCI中的一个信息位所对应的一组PRB是基站分配给多个不同的用户设备的PRB的情况下,也可以将预先划分好的PRB组对应至DCI中的一个信息位,而不论PRB组内的各PRB所对应的多个用户设备的HARQ-ACK值是否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所述多个不同的用户设备中存在HARQ-ACK为NACK的用户设备,则所述多个不同的用户设备所对应的DCI中的信息位取0的值。
所述产生单元101进一步包括:加扰单元(图中未示出),用于根据固定的加扰标识(HARQ-RNTI)对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用于标识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用于向所述多个用户设备反馈对应的HARQ-ACK的信息。用户设备首先确定由所述HARQ-RNTI加扰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而提取具体信息位值作为HARQ-ACK。
在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过程中,存在诸如用于资源分配的DCI、用于HARQ-ACK反馈的DCI等多种类型的DCI。这里,在基站端,通过以HARQ-RNTI对CRC进行加扰,可以使得在用户设备端,通过对CRC解扰后能够识别出该DCI是用于HARQ-ACK反馈的DCI。其中所述固定的加扰标识可以是传统限定的值,也可以是新限定的值,只要其值固定即可。
(2)方案2:以多条DCI进行HARQ-ACK反馈
在方案2中,所述至少一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为多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述多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分别对应于不同的资源位置组。
如上文中参照图5所描述的那样,在方案2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以两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行HARQ-ACK的反馈。如图5所示,将PRB0~PRB49划分至PRB组0,而将PRB50~PRB99划分至PRB组1。PRB组0对应于的资源位置组标识为1,而PRB组1对应于的资源位置组标识为0。
在图5所示的情况下,所述产生单元101进一步包括:加扰单元(图中未示出),用于根据固定的加扰标识(HARQ-RNTI)对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用于标识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用于向所述多个用户设备反馈对应的HARQ-ACK的信息;以及资源位置组标识设置单元(图中未示出),用于在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设置资源位置组标识,用于标识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资源位置组。
如上文中参照图6所描述的那样,在方案2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以两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行HARQ-ACK的反馈。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不同的是,在图6中并不依靠设置专门的资源位置组标识来区分不同的资源位置组,而是以不同而非固定的加扰标识(HARQ-RNTI)(即,资源位置组特定的HARQ-RNTI)对所述两条DCI进行加扰,进而区分不同的资源位置组。
在图6所示的情况下,所述产生单元101进一步包括:加扰单元(图中未示出),用于根据所述资源位置组特定的加扰标识(HARQ-RNTI)对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用于标识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用于向所述多个用户设备反馈对应的HARQ-ACK的信息,并且标识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资源位置组。
另外,在方案1中描述了DCI中的一个信息位对应于PRB索引或者PRB组索引的情况。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方案2中的多条DCI中,也可以存在DCI中的一个信息位对应于PRB索引或者PRB组索引的情况。
第二实施例
除了上文中所述的第一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基于基站向用户设备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资源位置来在用户设备与DCI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之间建立隐式映射关系之外,可替代地,在第二实施例中,还可以对于每个用户设备,基于由所述基站向该用户设备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的增强控制信道单元ECCE索引,在该用户设备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之间存在隐式映射关系。
如在上文中参照图7所描述的那样,DCI可以包括24个信息位。当然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DCI还可以包括其他数量的信息位。
在第二实施例中,基站10可以进一步包括:分配单元(未示出),用于向所述多个设备中的每一个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的增强控制信道单元ECCE索引。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产生单元101进一步被配置为:对于每个用户设备,基于由所述分配单元向该用户设备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的增强控制信道单元ECCE索引,在该用户设备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之间建立隐式映射关系。
当然,以上列举了基于PRB索引和ECCE索引,在用户设备与DCI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之间建立隐式映射关系。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任何其他的能够与用户设备唯一对应的信息也可以类似地应用于本发明,且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四)用户设备
最后,将参照图10描述与上文中所述的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混合自动重发请求确认HARQ-ACK提取方法对应的用户设备的具体配置。根据本发明的用户设备用于执行来自基站的混合自动重发请求确认HARQ-ACK的提取。
如图10所示,用户设备20包括:接收单元201和确定单元202。
接收单元201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用于向多个用户设备反馈对应的HARQ-ACK的至少一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其中所述多个用户设备包括该用户设备和其他用户设备。
确定单元202基于该用户设备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息位的隐式映射关系,确定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HARQ-ACK。
在下文中,将在基于何种数据进行隐式映射、隐式映射中DCI的信息位与资源位置的对应关系、以及基于这样的对应关系如何执行HARQ-ACK提取等方面给出各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
第一实施例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隐式映射关系为基于由所述基站向该用户设备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资源位置,而在该用户设备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之间建立的隐式映射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确定单元202进一步被配置为:基于由所述基站向该用户设备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资源位置,确定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从而提取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HARQ-ACK。
(1)方案1:以一条DCI进行HARQ-ACK反馈
在方案1中,所述至少一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为一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如上文中参照图3描述的那样,以一条DCI对所述多个用户设备进行HARQ-ACK反馈。基站向用户设备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资源位置可以是单个PRB、多个PRB,也可以是一组PRB或多组PRB。例如,所述一组PRB可以是1个窄带(Narrow Band,NB)即6个PRB,也可以是预先定义好的3个PRB。
在基站向用户设备分配单个PRB的情况下,在该用户设备与DCI中的一个信息位之间存在隐式映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确定单元202可以被配置为:基于该用户设备的经基站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资源位置,确定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一个对应信息位,并提取该信息位的值作为HARQ-ACK。例如,如果用户设备的PRB索引为50,则该用户设备将读取DCI中的第51位。如果在该DCI的第51位中的值为1,则意味着ACK,即不再需要继续发送上行数据。另一方面,如果在该DCI的第51位中的值为0,则意味着NACK,即仍需要继续继续发送上行数据。
而在基站向用户设备分配多个PRB的情况下,在该用户设备与DCI中的多个信息位之间存在隐式映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确定单元202可以被配置为:基于该用户设备的经基站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资源位置,确定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多个对应信息位,只要该多个信息位中有一位的值为1,就意味着ACK,即不再需要继续发送上行数据。而如果该多个信息位中所有位的值均为0,就意味着NACK,即仍需要继续继续发送上行数据。
或者,在基站向用户设备分配多个PRB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该用户设备与DCI中的一个信息位之间存在隐式映射关系,即基于所分配的该组PRB的起始PRB索引,在该用户设备与DCI中的一个信息位之间存在隐式映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确定单元202可以被配置为:基于该用户设备的经基站分配的起始PRB索引,确定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一个对应信息位,如果该信息位的值为1,就意味着ACK,即不再需要继续发送上行数据。而如果该信息位的值为0,就意味着NACK,即仍需要继续继续发送上行数据。
在基站向用户设备分配一组PRB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该用户设备与DCI中的一个信息位之间存在隐式映射关系,即基于所分配的该组PRB的PRB组索引,在该用户设备与DCI中的一个信息位之间存在隐式映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确定单元202可以被配置为:基于该用户设备的经基站分配的起始PRB索引,确定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一个对应信息位,如果该信息位的值为1,就意味着ACK,即不再需要继续发送上行数据。而如果该信息位的值为0,就意味着NACK,即仍需要继续发送上行数据。
并且,在图3中,DCI中的一个信息位对应于一个PRB(即,单个资源位置)。
另外,如上文中参照图4描述的那样,以一条DCI对所述多个用户设备进行HARQ-ACK反馈。所不同的是,在图4中,DCI的一个信息位对应于一组PRB(即,一个资源位置组)。DCI中的一个信息位所对应的一组PRB(例如NB0)可以是基站分配给同一个用户设备的PRB,也可以是基站分配给多个不同用户设备的PRB。
在DCI中的一个信息位所对应的一组PRB是基站分配给同一个用户设备的PRB的情况下,在该信息位中携带指示针对该用户设备的HARQ-ACK的值。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确定单元202可以被配置为:基于该用户设备的经基站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资源位置,确定该用户设备对应的资源位置组,基于该资源位置组确定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一个对应信息位,并提取该信息位的值作为HARQ-ACK。
在DCI中的一个信息位所对应的一组PRB是基站分配给多个不同用户设备的PRB的情况下,可以将相同HARQ-ACK值的多个用户设备的经基站分配的PRB均对应至DCI中的一个信息位。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确定单元202可以被配置为:基于该用户设备的经基站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资源位置,确定该用户设备对应的资源位置组,基于该资源位置组确定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一个对应信息位,并提取该信息位的值作为HARQ-ACK。
或者,可替代地,在DCI中的一个信息位所对应的一组PRB是基站分配给多个不同的用户设备的PRB的情况下,也可以将预先划分好的PRB组对应至DCI中的一个信息位,而不论PRB组内的各PRB所对应的多个用户设备的HARQ-ACK值是否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所述多个不同的用户设备中存在HARQ-ACK为NACK的用户设备,则所述多个不同的用户设备所对应的DCI中的信息位取0的值。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确定单元202可以被配置为:基于该用户设备的经基站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资源位置,确定该用户设备对应的资源位置组,基于该资源位置组确定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一个对应信息位,并提取该信息位的值作为HARQ-ACK。
每条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根据固定的加扰标识(HARQ-RNTI)加扰后的循环冗余校验码,用于标识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用于向用户设备反馈对应的HARQ-ACK的信息。用户设备首先确定由所述HARQ-RNTI加扰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而提取具体信息位值作为HARQ-ACK。
(2)方案2:以多条DCI进行HARQ-ACK反馈
在方案2中,所述至少一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为多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述多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分别对应于不同的资源位置组。
如上文中参照图5所描述的那样,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以两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行HARQ-ACK的反馈。其中,每条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根据固定的加扰标识(HARQ-RNTI)加扰后的循环冗余校验码,用于标识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用于向用户设备反馈对应的HARQ-ACK的信息,并且所述不同的资源位置组通过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资源位置组标识来标识。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确定单元202进一步被配置为:基于该用户设备的资源位置,确定其所对应的资源位置组标识;以及基于所述资源位置组标识,确定该用户设备对应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并确定对应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对应的信息位。
另外,如上文中参照图6所描述的那样,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以两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行HARQ-ACK的反馈。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不同的是,在图6中并不依靠设置专门的资源位置组标识来区分不同的资源位置组,而是以不同而非固定的加扰标识(HARQ-RNTI)(即,资源位置组特定的HARQ-RNTI)对所述两条DCI进行加扰,进而区分不同的资源位置组。在这种情况下,每条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根据所述资源位置组特定的加扰标识(HARQ-RNTI)加扰后的循环冗余校验码,用于标识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用于向用户设备反馈对应的HARQ-ACK的信息,并且所述不同的资源位置组通过所述资源位置组特定的加扰标识来标识。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确定单元202进一步被配置为:基于该用户设备的资源位置,确定该用户设备所属的资源位置组特定的加扰标识;对于每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利用所确定的加扰标识、以及经加扰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校验;如果校验通过,则确定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对应于该用户设备所属的资源位置组,并进一步基于该用户设备的所述资源位置确定对应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对应的信息位。
另外,在方案1中描述了DCI中的一个信息位对应于PRB索引或者PRB组索引的情况。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方案2中的多条DCI中,也可以存在DCI中的一个信息位对应于PRB索引或者PRB组索引的情况。
第二实施例
除了上文中所述的第一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基于基站向用户设备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资源位置来在用户设备与DCI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之间建立隐式映射关系之外,可替代地,如上文中参照图7所描述的那样,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隐式关系为基于由所述基站向该用户设备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的增强控制信道单元ECCE的索引,在该用户设备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之间建立的隐式映射关系。
例如,在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的用于资源分配的DCI中,通过以C-RNTI加扰CRC。用户设备通过解扰经C-RNTI加扰的CRC可以确定该DCI是用于资源分配的DCI。此后,用户设备通过读取该用于资源分配的DCI的数据信息,可以确定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ECCE索引。在第二实施例中,采用该ECCE索引,在该用户设备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之间建立的隐式映射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确定单元进一步被配置为:基于由所述基站向该用户设备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的增强控制信道单元ECCE的索引,确定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从而提取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HARQ-ACK。
当然,以上列举了基于PRB索引和ECCE索引,在用户设备与DCI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之间建立隐式映射关系。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任何其他的能够与用户设备唯一对应的信息也可以类似地应用于本发明,且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五)硬件结构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的框图示出了以功能为单位的块。这些功能块(结构单元)通过硬件和/或软件的任意组合来实现。此外,各功能块的实现手段并不特别限定。即,各功能块可以通过在物理上和/或逻辑上相结合的一个装置来实现,也可以将在物理上和/或逻辑上相分离的两个以上装置直接地和/或间接地(例如通过有线和/或无线)连接从而通过上述多个装置来实现。
例如,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基站、用户设备等可以作为执行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的处理的计算机来发挥功能。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站和用户设备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上述的基站10和用户设备20可以作为在物理上包括处理器1001、内存1002、存储器1003、通信装置1004、输入装置1005、输出装置1006、总线1007等的计算机装置来构成。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单元”这样的文字也可替换为电路、设备、装置等。基站10和用户设备20的硬件结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所示的各装置,也可以不包括部分装置。
例如,处理器1001仅图示出一个,但也可以为多个处理器。此外,可以通过一个处理器来执行处理,也可以通过一个以上的处理器同时、依次、或采用其它方法来执行处理。另外,处理器1001可以通过一个以上的芯片来安装。
基站10和用户设备20中的各功能例如通过如下方式实现:通过将规定的软件(程序)读入到处理器1001、内存1002等硬件上,从而使处理器1001进行运算,对由通信装置1004进行的通信进行控制,并对内存1002和存储器1003中的数据的读出和/或写入进行控制。
处理器1001例如使操作系统进行工作从而对计算机整体进行控制。处理器1001可以由包括与周边装置的接口、控制装置、运算装置、寄存器等的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构成。例如,上述的产生单元101、确定单元202等可以通过处理器1001实现。
此外,处理器1001将程序(程序代码)、软件模块、数据等从存储器1003和/或通信装置1004读出到内存1002,并根据它们执行各种处理。作为程序,可以采用使计算机执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动作中的至少一部分的程序。例如,用户设备20的控制单元401可以通过保存在内存1002中并通过处理器1001来工作的控制程序来实现,对于其它功能块,也可以同样地来实现。内存1002是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例如可以由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电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P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其它适当的存储介质中的至少一个来构成。内存1002也可以称为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存储器(主存储装置)等。内存1002可以保存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方法的可执行程序(程序代码)、软件模块等。
存储器1003是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例如可以由软磁盘(flexible disk)、软(注册商标)盘(floppy disk)、磁光盘(例如,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OM)等)、数字通用光盘、蓝光(Blu-ray,注册商标)光盘)、可移动磁盘、硬盘驱动器、智能卡、闪存设备(例如,卡、棒(stick)、密钥驱动器(key driver))、磁条、数据库、服务器、其它适当的存储介质中的至少一个来构成。存储器1003也可以称为辅助存储装置。
通信装置1004是用于通过有线和/或无线网络进行计算机间的通信的硬件(发送接收设备),例如也称为网络设备、网络控制器、网卡、通信模块等。通信装置1004为了实现例如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和/或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Duplex),可以包括高频开关、双工器、滤波器、频率合成器等。例如,上述的发送单元102、接收单元201等可以通过通信装置1004来实现。
输入装置1005是接受来自外部的输入的输入设备(例如,键盘、鼠标、麦克风、开关、按钮、传感器等)。输出装置1006是实施向外部的输出的输出设备(例如,显示器、扬声器、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灯等)。另外,输入装置1005和输出装置1006也可以为一体的结构(例如触控面板)。
此外,处理器1001、内存1002等各装置通过用于对信息进行通信的总线1007连接。总线1007可以由单一的总线构成,也可以由装置间不同的总线构成。
此外,基站10和用户设备20可以包括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Signal Processor)、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等硬件,可以通过该硬件来实现各功能块的部分或全部。例如,处理器1001可以通过这些硬件中的至少一个来安装。
(变形例)
另外,关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用语和/或对本说明书进行理解所需的用语,可以与具有相同或类似含义的用语进行互换。例如,信道和/或符号也可以为信号(信令)。此外,信号也可以为消息。参考信号也可以简称为RS(Reference Signal),根据所适用的标准,也可以称为导频(Pilot)、导频信号等。此外,分量载波(CC,Component Carrier)也可以称为小区、频率载波、载波频率等。
此外,无线帧在时域中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期间(帧)构成。构成无线帧的该一个或多个期间(帧)中的每一个也可以称为子帧。进而,子帧在时域中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时隙构成。子帧可以是不依赖于参数配置(numerology)的固定的时间长度(例如1ms)。
进而,时隙在时域中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符号(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符号、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符号等)构成。此外,时隙也可以是基于参数配置的时间单元。此外,时隙还可以包括多个微时隙。各微时隙在时域中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符号构成。此外,微时隙也可以称为子时隙。
无线帧、子帧、时隙、微时隙以及符号均表示传输信号时的时间单元。无线帧、子帧、时隙、微时隙以及符号也可以使用各自对应的其它名称。例如,一个子帧可以被称为传输时间间隔(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多个连续的子帧也可以被称为TTI,一个时隙或一个微时隙也可以被称为TTI。也就是说,子帧和/或TTI可以是现有的LTE中的子帧(1ms),也可以是短于1ms的期间(例如1~13个符号),还可以是长于1ms的期间。另外,表示TTI的单元也可以称为时隙、微时隙等而非子帧。
在此,TTI例如是指无线通信中调度的最小时间单元。例如,在LTE系统中,基站对各用户设备进行以TTI为单位分配无线资源(在各用户设备中能够使用的频带宽度、发射功率等)的调度。另外,TTI的定义不限于此。
TTI可以是经过信道编码的数据包(传输块)、码块、和/或码字的发送时间单元,也可以是调度、链路适配等的处理单元。另外,在给出TTI时,实际上与传输块、码块、和/或码字映射的时间区间(例如符号数)也可以短于该TTI。
另外,一个时隙或一个微时隙被称为TTI时,一个以上的TTI(即一个以上的时隙或一个以上的微时隙)也可以成为调度的最小时间单元。此外,构成该调度的最小时间单元的时隙数(微时隙数)可以受到控制。
具有1ms时间长度的TTI也可以称为常规TTI(LTE Rel.8-12中的TTI)、标准TTI、长TTI、常规子帧、标准子帧、或长子帧等。短于常规TTI的TTI也可以称为压缩TTI、短TTI、部分TTI(partial或fractional TTI)、压缩子帧、短子帧、微时隙、或子时隙等。
另外,长TTI(例如常规TTI、子帧等)也可以用具有超过1ms的时间长度的TTI来替换,短TTI(例如压缩TTI等)也可以用具有比长TTI的TTI长度短且1ms以上的TTI长度的TTI来替换。
资源块(RB,Resource Block)是时域和频域的资源分配单元,在频域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连续的副载波(子载波(subcarrier))。此外,RB在时域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符号,也可以为一个时隙、一个微时隙、一个子帧或一个TTI的长度。一个TTI、一个子帧可以分别由一个或多个资源块构成。另外,一个或多个RB也可以称为物理资源块(PRB,PhysicalRB)、子载波组(SCG,Sub-Carrier Group)、资源单元组(REG,Resource Element Group)、PRG对、RB对等。
此外,资源块也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RE,Resource Element)构成。例如,一个RE可以是一个子载波和一个符号的无线资源区域。
另外,上述的无线帧、子帧、时隙、微时隙以及符号等的结构仅仅为示例。例如,无线帧中包括的子帧数、每个子帧或无线帧的时隙数、时隙内包括的微时隙数、时隙或微时隙中包括的符号和RB的数目、RB中包括的子载波数、以及TTI内的符号数、符号长度、循环前缀(CP,Cyclic Prefix)长度等的结构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
此外,本说明书中说明的信息、参数等可以用绝对值来表示,也可以用与规定值的相对值来表示,还可以用对应的其它信息来表示。例如,无线资源可以通过规定的索引来指示。进一步地,使用这些参数的公式等也可以与本说明书中明确公开的不同。
在本说明书中用于参数等的名称在任何方面都并非限定性的。例如,各种各样的信道(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等)和信息单元可以通过任何适当的名称来识别,因此为这些各种各样的信道和信息单元所分配的各种各样的名称在任何方面都并非限定性的。
本说明书中说明的信息、信号等可以使用各种各样不同技术中的任意一种来表示。例如,在上述的全部说明中可能提及的数据、命令、指令、信息、信号、比特、符号、芯片等可以通过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性粒子、光场或光子、或者它们的任意组合来表示。
此外,信息、信号等可以从上层向下层、和/或从下层向上层输出。信息、信号等可以经由多个网络节点进行输入或输出。
输入或输出的信息、信号等可以保存在特定的场所(例如内存),也可以通过管理表进行管理。输入或输出的信息、信号等可以被覆盖、更新或补充。输出的信息、信号等可以被删除。输入的信息、信号等可以被发往其它装置。
信息的通知并不限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方式/实施方式,也可以通过其它方法进行。例如,信息的通知可以通过物理层信令(例如,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上层信令(例如,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信令、广播信息(主信息块(MIB,Master Information Block)、系统信息块(SIB,System Information Block)等)、媒体存取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信令)、其它信号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施。
另外,物理层信令也可以称为L1/L2(第1层/第2层)控制信息(L1/L2控制信号)、L1控制信息(L1控制信号)等。此外,RRC信令也可以称为RRC消息,例如可以为RRC连接建立(RRC Connection Setup)消息、RRC连接重配置(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消息等。此外,MAC信令例如可以通过MAC控制单元(MAC CE(Control Element))来通知。
此外,规定信息的通知(例如,“为X”的通知)并不限于显式地进行,也可以隐式地(例如,通过不进行该规定信息的通知,或者通过其它信息的通知)进行。
关于判定,可以通过由1比特表示的值(0或1)来进行,也可以通过由真(true)或假(false)表示的真假值(布尔值)来进行,还可以通过数值的比较(例如与规定值的比较)来进行。
软件无论被称为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还是以其它名称来称呼,都应宽泛地解释为是指命令、命令集、代码、代码段、程序代码、程序、子程序、软件模块、应用程序、软件应用程序、软件包、例程、子例程、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线程、步骤、功能等。
此外,软件、命令、信息等可以经由传输介质被发送或接收。例如,当使用有线技术(同轴电缆、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路(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等)和/或无线技术(红外线、微波等)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资源发送软件时,这些有线技术和/或无线技术包括在传输介质的定义内。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系统”和“网络”这样的用语可以互换使用。
在本说明书中,“基站(BS,Base Station)”、“基站”、“eNB”、“gNB”、“小区”、“扇区”、“小区组”、“载波”以及“分量载波”这样的用语可以互换使用。基站有时也以固定台(fixed station)、NodeB、eNodeB(eNB)、接入点(access point)、发送点、接收点、毫微微小区、小小区等用语来称呼。
基站可以容纳一个或多个(例如三个)小区(也称为扇区)。当基站容纳多个小区时,基站的整个覆盖区域可以划分为多个更小的区域,每个更小的区域也可以通过基站子系统(例如,室内用小型基站(射频拉远头(RRH,Remote Radio Head)))来提供通信服务。“小区”或“扇区”这样的用语是指在该覆盖中进行通信服务的基站和/或基站子系统的覆盖区域的一部分或整体。
在本说明书中,“移动台(MS,Mobile Station)”、“用户设备(user terminal)”、“用户装置(UE,User Equipment)”以及“终端”这样的用语可以互换使用。基站有时也以固定台(fixed station)、NodeB、eNodeB(eNB)、接入点(access point)、发送点、接收点、毫微微小区、小小区等用语来称呼。
移动台有时也被本领域技术人员以用户台、移动单元、用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用户台、接入终端、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机、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或者若干其它适当的用语来称呼。
此外,本说明书中的基站也可以用用户设备来替换。例如,对于将基站和用户设备间的通信替换为多个用户设备间(D2D,Device-to-Device)的通信的结构,也可以应用本发明的各方式/实施方式。此时,可以将上述的基站10所具有的功能当作用户设备20所具有的功能。此外,“上行”和“下行”等文字也可以替换为“侧”。例如,上行信道也可以替换为侧信道。
同样,本说明书中的用户设备也可以用基站来替换。此时,可以将上述的用户设备20所具有的功能当作基站10所具有的功能。
在本说明书中,设为通过基站进行的特定动作根据情况有时也通过其上级节点(upper node)来进行。显然,在具有基站的由一个或多个网络节点(network nodes)构成的网络中,为了与终端间的通信而进行的各种各样的动作可以通过基站、除基站之外的一个以上的网络节点(可以考虑例如移动管理实体(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服务网关(S-GW,Serving-Gateway)等,但不限于此)、或者它们的组合来进行。
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方式/实施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还可以在执行过程中进行切换来使用。此外,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方式/实施方式的处理步骤、序列、流程图等只要没有矛盾,就可以更换顺序。例如,关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方法,以示例性的顺序给出了各种各样的步骤单元,而并不限定于给出的特定顺序。
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方式/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利用长期演进(LTE,Long TermEvolution)、高级长期演进(LTE-A,LTE-Advanced)、超越长期演进(LTE-B,LTE-Beyond)、超级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SUPER 3G)、高级国际移动通信(IMT-Advanced)、第4代移动通信系统(4G,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5G,5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未来无线接入(FRA,Future RadioAccess)、新无线接入技术(New-RAT,Radio Access Technology)、新无线(NR,New Radio)、新无线接入(NX,New radio access)、新一代无线接入(FX,Future generation radioacces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注册商标),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码分多址接入2000(CDMA2000)、超级移动宽带(UMB,Ultra MobileBroadband)、IEEE 802.11(Wi-Fi(注册商标))、IEEE 802.16(WiMAX(注册商标))、IEEE802.20、超宽带(UWB,Ultra-WideBand)、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其它适当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系统和/或基于它们而扩展的下一代系统。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根据”这样的记载,只要未在其它段落中明确记载,则并不意味着“仅根据”。换言之,“根据”这样的记载是指“仅根据”和“至少根据”这两者。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对使用“第一”、“第二”等名称的单元的任何参照,均非全面限定这些单元的数量或顺序。这些名称可以作为区别两个以上单元的便利方法而在本说明书中使用。因此,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参照并不意味着仅可采用两个单元或者第一单元必须以若干形式占先于第二单元。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判断(确定)(determining)”这样的用语有时包含多种多样的动作。例如,关于“判断(确定)”,可以将计算(calculating)、推算(computing)、处理(processing)、推导(deriving)、调查(investigating)、搜索(looking up)(例如表、数据库、或其它数据结构中的搜索)、确认(ascertaining)等视为是进行“判断(确定)”。此外,关于“判断(确定)”,也可以将接收(receiving)(例如接收信息)、发送(transmitting)(例如发送信息)、输入(input)、输出(output)、存取(accessing)(例如存取内存中的数据)等视为是进行“判断(确定)”。此外,关于“判断(确定)”,还可以将解决(resolving)、选择(selecting)、选定(choosing)、建立(establishing)、比较(comparing)等视为是进行“判断(确定)”。也就是说,关于“判断(确定)”,可以将若干动作视为是进行“判断(确定)”。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连接的(connected)”、“结合的(coupled)”这样的用语或者它们的任何变形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间的直接的或间接的任何连接或结合,可以包括以下情况:在相互“连接”或“结合”的两个单元间,存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中间单元。单元间的结合或连接可以是物理上的,也可以是逻辑上的,或者还可以是两者的组合。例如,“连接”也可以替换为“接入”。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可以认为两个单元是通过使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电线、线缆、和/或印刷电气连接,以及作为若干非限定性且非穷尽性的示例,通过使用具有射频区域、微波区域、和/或光(可见光及不可见光这两者)区域的波长的电磁能等,被相互“连接”或“结合”。
在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使用“包括(including)”、“包含(comprising)”、以及它们的变形时,这些用语与用语“具备”同样是开放式的。进一步地,在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用语“或(or)”并非是异或。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所确定的本发明的宗旨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作为修改和变更方式来实施。因此,本说明书的记载是以示例说明为目的,对本发明而言并非具有任何限制性的意义。

Claims (28)

1.一种由基站执行的混合自动重发请求确认HARQ-ACK反馈方法,用于向多个用户设备反馈对应的HARQ-ACK,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与所述多个用户设备对应的多个HARQ-ACK产生至少一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其中对于每个用户设备,在该用户设备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之间存在隐式映射关系;以及
将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传送至所述多个用户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对于每个用户设备,基于由所述基站向该用户设备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资源位置,在该用户设备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之间存在隐式映射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一个信息位对应于单个资源位置或一个资源位置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对于每个用户设备,基于由所述基站向该用户设备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的增强控制信道单元ECCE索引,在该用户设备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之间存在隐式映射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为多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述多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分别对应于不同的资源位置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产生至少一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根据固定的加扰标识(HARQ-RNTI)对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用于标识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用于向所述多个用户设备反馈对应的HARQ-ACK的信息;以及
在每条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设置资源位置组标识,用于标识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资源位置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产生至少一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资源位置组特定的加扰标识(HARQ-RNTI)对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用于标识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用于向所述多个用户设备反馈对应的HARQ-ACK的信息,并且标识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资源位置组。
8.一种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混合自动重发请求确认HARQ-ACK提取方法,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向多个用户设备反馈对应的HARQ-ACK的至少一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其中所述多个用户设备包括该用户设备和其他用户设备;以及
基于该用户设备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息位的隐式映射关系,确定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HARQ-ACK。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隐式关系为基于由所述基站向该用户设备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资源位置,而在该用户设备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之间建立的隐式映射关系,
其中确定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HARQ-ACK包括:基于由所述基站向该用户设备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资源位置,确定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从而提取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HARQ-ACK。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一个信息位对应于单个资源位置或一个资源位置组。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隐式关系为基于由所述基站向该用户设备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的增强控制信道单元ECCE的索引,在该用户设备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之间建立的隐式映射关系,
其中确定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HARQ-ACK包括:基于由所述基站向该用户设备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的增强控制信道单元ECCE的索引,确定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从而提取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HARQ-ACK。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为多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述多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分别对应于不同的资源位置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每条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根据固定的加扰标识(HARQ-RNTI)加扰后的循环冗余校验码,用于标识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用于向用户设备反馈对应的HARQ-ACK的信息,并且所述不同的资源位置组通过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资源位置组标识来标识,并且
其中确定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HARQ-ACK包括:
基于该用户设备的资源位置,确定其所对应的资源位置组标识;
基于所述资源位置组标识,确定该用户设备对应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并确定对应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对应的信息位。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每条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根据所述资源位置组特定的加扰标识(HARQ-RNTI)加扰后的循环冗余校验码,用于标识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用于向用户设备反馈对应的HARQ-ACK的信息,并且所述不同的资源位置组通过所述资源位置组特定的加扰标识来标识,并且
其中确定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HARQ-ACK包括:
基于该用户设备的资源位置,确定该用户设备所属的资源位置组特定的加扰标识;
对于每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利用所确定的加扰标识、以及经加扰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校验;如果校验通过,则确定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对应于该用户设备所属的资源位置组,并进一步基于该用户设备的所述资源位置确定对应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对应的信息位。
15.一种基站,用于执行向多个用户设备的混合自动重发请求确认HARQ-ACK的反馈,包括:
产生单元,用于利用与所述多个用户设备对应的多个HARQ-ACK产生至少一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其中对于每个用户设备,在该用户设备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之间存在隐式映射关系;以及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传送至所述多个用户设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进一步包括:
分配单元,用于向所述多个设备中的每一个分配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资源位置,
其中所述产生单元进一步被配置为:
对于每个用户设备,基于由所述分配单元向该用户设备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资源位置,在该用户设备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之间建立隐式映射关系。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一个信息位对应于单个资源位置或一个资源位置组。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进一步包括:
分配单元,用于向所述多个设备中的每一个分配用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的增强控制信道单元ECCE索引,
其中所述产生单元进一步被配置为:
对于每个用户设备,基于由所述分配单元向该用户设备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的增强控制信道单元ECCE索引,在该用户设备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之间建立隐式映射关系。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至少一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为多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述多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分别对应于不同的资源位置组。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产生单元进一步包括:
加扰单元,用于根据固定的加扰标识(HARQ-RNTI)对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用于标识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用于向所述多个用户设备反馈对应的HARQ-ACK的信息;以及
资源位置组标识设置单元,用于在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设置资源位置组标识,用于标识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资源位置组。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产生单元进一步包括:
加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资源位置组特定的加扰标识(HARQ-RNTI)对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用于标识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用于向所述多个用户设备反馈对应的HARQ-ACK的信息,并且标识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对应的资源位置组。
22.一种用户设备,用于执行来自基站的混合自动重发请求确认HARQ-ACK的提取,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用于向多个用户设备反馈对应的HARQ-ACK的至少一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其中所述多个用户设备包括该用户设备和其他用户设备;以及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该用户设备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息位的隐式映射关系,确定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HARQ-ACK。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隐式映射关系为基于由所述基站向该用户设备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资源位置,而在该用户设备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之间建立的隐式映射关系,
其中所述确定单元进一步被配置为:基于由所述基站向该用户设备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资源位置,确定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从而提取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HARQ-ACK。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一个信息位对应于单个资源位置或一个资源位置组。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隐式关系为基于由所述基站向该用户设备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的增强控制信道单元ECCE的索引,在该用户设备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之间建立的隐式映射关系,
其中所述确定单元进一步被配置为:基于由所述基站向该用户设备分配的用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的增强控制信道单元ECCE的索引,确定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信息位,从而提取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HARQ-ACK。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为多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述多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分别对应于不同的资源位置组。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每条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根据固定的加扰标识(HARQ-RNTI)加扰后的循环冗余校验码,用于标识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用于向用户设备反馈对应的HARQ-ACK的信息,并且所述不同的资源位置组通过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资源位置组标识来标识,并且
其中所述确定单元进一步被配置为:
基于该用户设备的资源位置,确定其所对应的资源位置组标识;以及
基于所述资源位置组标识,确定该用户设备对应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并确定对应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对应的信息位。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每条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根据所述资源位置组特定的加扰标识(HARQ-RNTI)加扰后的循环冗余校验码,用于标识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用于向用户设备反馈对应的HARQ-ACK的信息,所述不同的资源位置组通过所述资源位置组特定的加扰标识来标识,并且
其中所述确定单元进一步被配置为:
基于该用户设备的资源位置,确定该用户设备所属的资源位置组特定的加扰标识;
对于每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利用所确定的加扰标识、以及经加扰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校验;
如果校验通过,则确定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对应于该用户设备所属的资源位置组,并进一步基于该用户设备的所述资源位置确定对应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对应的信息位。
CN201710308732.0A 2017-05-04 2017-05-04 Harq-ack反馈方法、harq-ack提取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Pending CN1088095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08732.0A CN108809525A (zh) 2017-05-04 2017-05-04 Harq-ack反馈方法、harq-ack提取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PCT/CN2018/078232 WO2018201789A1 (zh) 2017-05-04 2018-03-07 Harq-ack反馈方法、harq-ack提取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201880027167.3A CN110583070A (zh) 2017-05-04 2018-03-07 Harq-ack反馈方法、harq-ack提取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US16/609,594 US11356207B2 (en) 2017-05-04 2018-03-07 HARQ-ACK feedback method, a HARQ-ACK extraction method, a base station, and a user equipme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08732.0A CN108809525A (zh) 2017-05-04 2017-05-04 Harq-ack反馈方法、harq-ack提取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09525A true CN108809525A (zh) 2018-11-13

Family

ID=6401642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08732.0A Pending CN108809525A (zh) 2017-05-04 2017-05-04 Harq-ack反馈方法、harq-ack提取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201880027167.3A Pending CN110583070A (zh) 2017-05-04 2018-03-07 Harq-ack反馈方法、harq-ack提取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7167.3A Pending CN110583070A (zh) 2017-05-04 2018-03-07 Harq-ack反馈方法、harq-ack提取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356207B2 (zh)
CN (2) CN108809525A (zh)
WO (1) WO2018201789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43823A1 (zh) * 2019-01-11 2020-07-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组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1756500A (zh) * 2019-03-29 2020-10-0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03006A (zh) * 2019-01-18 2021-08-24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设备和基站以及由用户设备、基站执行的方法
CN114342554A (zh) * 2019-09-12 2022-04-1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终端和通信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99229A1 (en) * 2019-04-05 2020-10-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implementing ack/n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22027195A1 (zh) * 2020-08-03 2022-02-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Harq反馈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477012C2 (ru) * 2007-08-03 2013-02-27 Нокиа Сименс Нетворкс Ой Агрегирование подтверждений приема и отрицательных подтверждений приема мобильной станции в беспроводных сетях
CN104868980B (zh) 2008-02-04 2019-06-21 诺基亚通信公司 将循环移位映射到用于ack/nack资源分配的信道索引
CN102055552B (zh) * 2009-11-05 2014-07-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JP5941305B2 (ja) * 2012-03-14 2016-06-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04125045B (zh) * 2013-04-25 2017-12-1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传输ack/nack消息的方法
CN104243109B (zh) * 2013-06-07 2018-08-24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一种对上行数据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指示的方法
US10327232B2 (en) * 2015-09-02 2019-06-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allocating time and frequency resources to an uplink channel to carry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sed for narrowband communication
CN106559187B (zh) * 2015-09-25 2021-11-0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Harq-ack信息的反馈和接收方法及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43823A1 (zh) * 2019-01-11 2020-07-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组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3303006A (zh) * 2019-01-18 2021-08-24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设备和基站以及由用户设备、基站执行的方法
CN111756500A (zh) * 2019-03-29 2020-10-0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42554A (zh) * 2019-09-12 2022-04-1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终端和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067652A1 (en) 2020-02-27
US11356207B2 (en) 2022-06-07
CN110583070A (zh) 2019-12-17
WO2018201789A1 (zh) 2018-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10906A (zh) 资源配置和调度方法、基站以及用户设备
CN108809525A (zh) Harq-ack反馈方法、harq-ack提取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US20190141770A1 (e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JP7183260B2 (ja)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システム
JPWO2019082247A1 (ja)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及び基地局
JP6671762B2 (ja) 上りデータ伝送に対するフィードバック方法及び装置
CN109075917B (zh) 针对上行数据传输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10024434A (zh)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8631949A (zh)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8886799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8631975A (zh) 参考信号发送方法、信道测量方法、无线基站及用户终端
JPWO2019138524A1 (ja)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9314983A (zh) 用户终端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8631956A (zh) 反馈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0337832A (zh) 半永久性调度方法以及用户终端
CN114270891A (zh) 终端和通信方法
CN109561503A (zh) Sps的激活确定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KR20200038493A (ko) 유저단말 및 무선 통신 방법
JPWO2019186737A1 (ja) 受信装置、送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9863803A (zh) 用户终端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8809394A (zh) 一种混合信道质量测量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8811145A (zh) 发送和接收上行数据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WO2021059446A1 (ja) 無線通信ノード
CN109495972A (zh) 发送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移动台
CN109526062A (zh) 上行链路调度方式确定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3